A. 八公山的豆腐为何如此出名
“八公山豆腐出名”源于汉代的“淮南王刘安”和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据明代着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清朝汪汲的〈事物原会〉说:西汉古籍有“刘安作豆腐”的记载。刘安是汉刘邦的孙子,建都于寿春(即今寿县),招宾客,方士数千人,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晋昌.毛被.左吴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常在八公的陪伴下,炼长生不老之灵丹妙药,不想炼丹不成,反以黄豆.盐卤(又有说石膏)做成豆腐。关于八公山豆腐还有一种传说:刘安在家炼丹不成,胸中烦闷,外出散心,忽见对面北山下来八位老人,虽须长齐胸,但神采奕奕,健步如飞。刘安大惊,疑是神仙,便求长生不老妙方,老人说是吃了用磨碎大豆做成的食物。刘安如法炮制,得豆腐。从此,豆腐之法就从八公山下传播开来。
</B>有着“食品之冠”美誉的豆腐,其发源地淮南,人们不再仅仅将豆腐作为餐桌上的佳肴,而是通过豆腐这个桥梁,扩大与世界各国朋友的交流合作,促进淮南市的经济繁荣与发展。美味豆腐正成为发展经济的纽带。
B. 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豆腐,是由谁发明的
说起豆腐,绕不过去的就是它的原料大豆。5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栽培大豆,并将其列为五谷之一。最初,中国人只是把大豆整颗蒸煮成豆饭来吃,但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豆腐被歪打正着地发明出来。
从古至今,无论是皇家贵胄的宴席,寻常人家的饭桌,文人雅士的食单,僧侣居士的斋堂,都少不了一味豆腐。清清白白,方方正正的豆腐,它串起中国两千多年来一代代人舌尖上的记忆。
C. 刘安发明的豆腐是民俗什么节令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在十六岁的时候承袭父亲的封号为淮南王,仍然建都寿春,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寿县。
刘安为人好道,欲求长生不老之术,因此不惜重金,广泛招请江湖方术之士炼丹修身。一天有八公登门求见,门吏见是八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轻视他们不会什么长生不老之术,不予通报。八公见此哈哈大笑,遂变化成八个角髻青丝,面如桃花的少年。门吏一见大惊,急忙禀告淮南王。刘安一听,顾不上穿鞋,赤脚相迎。八位又变回老者。恭请入内上坐后,刘安拜问他们姓名。原来是文五常、武七德、枝百英、寿千龄、叶万椿、鸣九皋、修三田、岑一峰八人。八公一一介绍了自己的本领:画地为河、撮土成山、摆布蛟龙、驱使鬼神、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等。刘安看罢大喜,立刻拜八公为师,一同在都城北门外的山中苦心修炼长生不老仙丹,也就是今天的八公山。
当时淮南一带盛产优质大豆,这里的山民自古就有用山上珍珠泉水磨出的豆浆作为饮料的习惯,刘安入乡随俗,每天早晨也总爱喝上一碗。一天,刘安端着一碗豆浆,在炉旁看炼丹出神,竟忘了手中端着的豆浆碗,手一撒,豆浆泼到了炉旁供炼丹的一小块石膏上。不多时,那块石膏不见了,液体的豆浆却变成了一摊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八公中的修三田大胆地尝了尝,觉得很是美味可口。可惜太少了,能不能再造出一些让大家来尝尝呢,刘安就让人把他没喝完的豆浆连锅一起端来,把石膏碾碎搅拌到豆浆里,一时,又结出了一锅白生生、嫩嘟嘟的东西。刘安连呼“离奇、离奇”。这就是八公山豆腐初名“黎祁”,“离奇”的谐音。
后来,仙丹炼成,刘安依八公所言,登山大祭,埋金地中,白日升天,有的鸡犬舔食了炼丹炉中剩余的丹药,也都跟着升天而去,流传下来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也留下了恩惠后人的八公山豆腐。
D. 淮南豆腐文化节几月几日举行,地点在那里
每年都是在9月15日-9月17日举行,一般安排都是15日上午是八公山旅游节开幕,然后当天晚上是正式的豆腐文化节开幕式(也就是常讲的豆腐节晚会),17日晚上是豆腐节大型焰火晚会(闭幕式),
E. 淮南一年一届的豆腐节是几号
每年都是在9月15日-9月17日举行,一般安排都是15日上午是八公山旅游节开幕,然后当天晚上是正式的豆腐文化节开幕式(也就是常讲的豆腐节晚会),17日晚上是豆腐节大型焰火晚会(闭幕式),中间这几天都是各个签约仪式,不过据说今年的房地产交易会办理房产证有优惠噢!!!!再然后这期间一直到国庆节结束,在龙湖公园都有大型灯会,不错的。基本上,俺知道的豆腐节就是这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