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典文化在新时期如何焕发生机和活力
论中国古代文化的时代性
清华大学 法61 刘星星
内容摘要: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化大国,中国古代文化之璀璨夺目,是世界其它国家所无以能比的。她的精彩世间罕有,她的丰富无与伦比,她的魅力无穷无尽、、、、、、而如此美妙的文化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那么中国古代文化与这种时代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文通过从我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学术方面、文学方面分析来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文化的时代”或“时代的文化”。
关键词:古代文化 时代 文化特点 学术 文学
作 者:刘星星 清华大学法学院法61班 2006012753
一、 前言
中国——龙的故乡。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各族儿女,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铸造了五千年华夏文明,为这方水土戴上了“文明古国”的桂冠,为“龙的传人”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仰。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着称于世。在五千年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在祖国这片广阔神奇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在改造山河.改善生活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包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灿烂文化。从秦汉以前的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次.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我国人民创造的形式多样的优秀文化,描绘了我国人民壮阔而又艰辛的奋斗历程,展示了我国人民细腻而又丰满的艺术情趣,记录了我国人民充实而又多彩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1]。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各个门类百花竞放,异彩纷呈,文化氛围十分融洽和谐。然而这些精彩的文化,无不与当时的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古代文化必然与其时代有着密切关系。战国《易传》曰:“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人文”指人类规范社会的人伦秩序、道德规范,这里的“化”就是改造教化之意。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文化可以归人们的行动、教化天下。也就是说,文化总是在教化一个时代,这种教化与规范,是文化与时代相融合,文化适应、约束并反映一个时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也约束和促成这文化的发展。那么文化和时代具体有什么关系而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的呢?
二、 从古代文化特点上看
中国古代的文化,因产生并发展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产生在生产方式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社会组织以宗法——专政政体为主的特殊经济和社会时代土壤中,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第一、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典型的伦理性特征。这种伦理性特点,是统治者治国的结果以儒。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余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中国古代文化特别重视伦理道德,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表现形态中,传统伦理思想处于中心地位。然而这种特征,归根到底,是因其时代所决定的。孔孟之道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为统治者推崇近两千年。而这种伦理性特点,正是在以儒治国的时代背景所形成的。
第二、中国古代文化的包容很强。它不仅兼容我国各民族的文化,也兼容各外来地域文化。这种包容性极强的特点,是与中国古代的开放、政策的开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的。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各国间经济文化交流不断,促使新文化的产生。屈原《楚辞》和《离骚》为代表的文化就是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的产物。魏晋南北朝民族文化的形成、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契丹文字、西夏文字的诞生,也都是当时的政治时代的产物。多民族文化形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另外,古代佛教外文化的形成与时代背景体现得尤为密切。两汉时期,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加强同世界其它地的交流,使佛教传入,唐的统治者崇尚佛教,使其达到鼎盛时期。明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渐渐强大,中国一些封建统治的衰落,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入,形成“西学东渐”的热潮。以上兼容性文化的形成无不是时代的特定产物,它有时代决定由反映着时代背景。
第三、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务实精神和崇尚中庸的特点。这种特征的形成与古代社会“以农为本”即统治者统治理念有着密切联系。封建小农经济历来提倡“自给自足”。务实精神是农人的基本特点,不务实作物收获,这种自给自足必然要求务实精神。文化上强调实用,使之与生产生活直接有关,如农学、天文医学、历史、文学、教育等。封建射虎提倡“学以致用”,“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是为学,“笃行之”是为用,“学而优则仕”,这些具有务实精神文化的形成,都是封建统治需要的体现。当然这种务实精神也使中国人在宗教方面为陷入狂热地步,可见中国时代特征的形成也受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崇尚“中庸之道”,这种中庸之道是以平和稳定为之屈的农人和农业自然经济的产物,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中国是智慧的特征,反对走极端,体现在政治上抑制强好,平均权利和田产;体现在文化上,则是多种文化相融,异中求同,求同存异。
从以上三点特征,可以得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先低能者时代的发展方向;同时一个时代也促使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融合,限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 从学术上看
(一)、先秦诸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全面形成时期。地主阶级崛起,女力主贵族没落,田氏伐齐,三家分晋,吴起相楚,商鞅变法,相继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反映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恶尖锐斗争。,各国为适应强权竞争纷纷变法,这都引发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思考和争鸣。随着官学的衰落和私人讲学的兴起,各学派着名学者广招门徒,聚众讲学,着书立说、互相辩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等各学术流派在争辩中深化自己的理论,构建起中国传统学术的框架,是的文化异常繁荣。一是天下大乱,礼崩乐坏换来了天下一统和拜见争鸣,一元文化的离析导致多元文化的发展。
孔儒之学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和礼教道德的精神,其也是为抗议当时“礼崩乐坏”主张贵贱有序而提出,“仁者,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思想在传统社会很快并长久占据统治地位,维护着封建社会发展。老庄之学为汉初统治者所采用,“休养生息”对韩统治的巩固起了很大作用。墨家思想反映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反对王公贵族任人唯亲,体现时代特征。法家学派倡言法治,力图改革,以富国强兵,这种思想正体现出这种战乱纷争的时代背景,即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
(二)、两汉经学
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合并战争,秦王嬴政终于完成统一大业。但其短暂王朝很快便被刘邦灭掉。两汉时期,鉴于奉行以利斯为代表的法家思想路线导致迅速灭亡的教训,统治者提倡黄老之学。随着汉朝国力的空前强盛,为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局面的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并被汉武帝所采纳,经血流派一时盛行。董仲舒以《公羊春秋》的儒家学说为主干,惯犯吸收阴阳五行、黄老姓名等多种学说,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他论证“三纲五常”,提倡大一统,无不是汉朝要求“政令一统、社会一同、文化一同”的要求。
(三)、魏晋玄学
东汉后期,政局的变化、儒家思想的衰落、党锢之祸的发生,以及仕人致仕这一传统人生之道所面临的挑战,都是新旧思想发生交汇和碰撞。在此过程中,一种重自然而弃名教、重个性而轻共性、高扬人性而鄙薄神性、追求真实而唾弃虚妄、略与具体事务而醉心于抽象原理的学术取向渐渐形成。这种与两汉经学神学化背道而驰的新思想和新价值观,就就是融合了经扬弃的儒学的儒学与老庄之学后形成的玄学。玄学以何晏、王弼、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他们探讨有无、本末、动静、自然等哲学问题,丝毫不及政事,使当时形成了一种寄情山水,不求闻达乃至放荡不羁的生活观念。这种“玄、远、清、虚”的学术氛围、生活情趣,实际就是一种对于汉代名教压抑人性、虚伪矫情的反驳,是对当时政治失望的表现。
(四)、宋明理学
唐朝时期,佛教达到极盛。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的衰落,时代的巨表及其儒学正统意识的觉醒。从中唐起,以韩愈为代表的思想家反对佛老,以恢复儒学道统为己任,苦心追寻文化传承的血脉。富有一种文化使命的职责。及至两宋,积贫积弱的政局和北方彝族的内侵,激发起许多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使命感,他们怀着“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积极创立新儒学——理学,立学以儒学为主体、吸收佛道思想而成。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明朝科举考试独尊程朱理学,实际是封建统治的需要。
(五)、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这一段时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制度,明初统治者主动外交,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传教士东来,这一切时代背景都促进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其中李治者则儒家经典并非“万事至论”,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评判,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提倡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这些在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无不预示着封建王朝的必然灭亡。
可见,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经过以同样昭示:一个时代的文化总是体现这个时代的特征,总是要适应这个时代,不同的时代又有不同的文化种类,一种文化必然爱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出现,并在这个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变化,并导引时代的发展。
四、 从文学上看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代有高峰,名家辈出,佳作纷呈、瑰丽璀璨看陈人类文化史上罕有之奇观。我们常将中国古代文化概括为“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小说”几个阶段,而这几个文学阶段正体现出时代的特点。
诗经与楚辞 诗经描写了民间故事、宫廷宴饮、西周春秋时期宗庙祭祀等社会生活,整体体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写实倾向,体现了人民的疾苦。《楚辞》体现了使人强烈的爱国思想,表达了对时政的担忧,体现出时代特点。
先秦散文与汉赋 先秦散文分为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描写历史;诸子散文是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动,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中产生的。而肿胀法的内容无不与先秦社会动荡的特征紧密联系。而函复产生于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和统一的封建帝国。它以其文词展示了汉帝国江山的宏伟、宫殿的巍峨、城市的繁荣、物产的丰富、商业的发达和汉武帝文治武功之隆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身力量的强大,表现了对自己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的高度自信与肯定。汉赋的恢宏气势正是汉朝强盛国力的体现。
唐诗宋词 盛唐是古典诗歌的繁荣时期,像李白这一时期的诗脍炙人口,风格雄奇豪迈,明快生动。而杜甫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晚唐杜牧的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它以咏史来指责当时的统治者。从唐诗的风格变化看到唐朝由盛而而衰的过程。宋词繁荣一时,首先由于宋代封建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市民队伍物扩大,人们思想情感更加丰富,词为此流行。其次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使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此来抒发感情。从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派,以及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我们都可以看出时代变迁的影子。
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元杂剧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有爱情剧《西厢记》、世情剧《救风尘》、历史剧《单刀会》、公案剧《窦娥冤》、水浒剧《李逵负荆》等。元杂剧是文学更贴近人民生活,直接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现实。这些杂剧无不以社会现实为背景,体现出文化的时代性。明清时期,伴随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市民文学蓬勃兴起,小说成为文学主流。这一时期经济进一步繁荣,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情趣,而且叙述文学已出现了商品化倾向,从而促成通俗文学的繁荣。另一方面,社会上情欲的泛滥和自我张扬加之以李贽等“异端人士”出现,使明清小说具有主情浪漫的特色。这一时期传世佳作层出不穷,有反映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政治军事斗争的《三国演义》,有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由鞭挞封建礼教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的《红楼梦》,也有揭露科举制度腐败,批判封建社会的《儒林外史》等。这一阶段的小说文化,充分歌颂人民斗争精神,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没落;同时这种小说文化的兴起也是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在中国的体现。
由此,从文学文化来看,一种文学文化能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的变化,其一定会被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一个时代也必然影响到其文学文化的风格、内容及形式,并以这种文学文化来为其添加魅力。
五、结论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从中国古代文化及社会的变迁史中,我们可以看到:
中国古代一个时代的文化,必然被深深地打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他会通过影响这个时代的各个方面来导引甚至限定时代的发展;而一个时代,也必然会产生一种文化与之适应,并且它会通过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来影响这种文化的内容、风格和形式,直至这种文化与之适应或至少与之不背道而驰。文化与时代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将之命名为“时代的文化”或“文化的时代”。
2. 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文提要: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网络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可能性贡献.“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尊重”,“主张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我们反对排斥异质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文明”.近代中国的三次文化宣言,通过以文化的名义直抒当下诉求,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策略指向演进的历史轨迹以及未来文化建设策略在价值取向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学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观念、****理论等文明成果,要像学习马克思主义一样,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保护中国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是:学校教育和媒介传播.
(一)学校教育活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2006年9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二)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普适性宣传,将传统文化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传统文化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目前,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斯宾格勒的“文化有机论”与季羡林的“21世纪是东方文化世纪论”,以及不少学者认同的“太平洋世纪论”都认为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将成为世界主流或内核.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在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在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中国、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中国“礼义仁智信”的做人原则,教化为本、以德为先的政治策略,饱含中国深厚文化底蕴的风俗民情,孕育中国悠久历史的名山大川,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蕴藏着丰富价值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人类新一轮道德价值规范的重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3. 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方法
要想让传统文化发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啊,最好是怎么样让它和一些现代的元素,比如说激光灯光,嗯,LED对一些做个结合,嗯,发展文化产业。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复兴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5. 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6. 如何让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文学的任务和功能历来都受到重视。尤其注重文学与时代、与政教的关系,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 “教以化之”等重大社会功用,强调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并由此形成一个鲜明地主张“有为而作”、“有补世用”的优良传统。公元前的孔子首先提出诗(文学)“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三国魏文帝曹丕,极重视文章的写作,认为文章可以“经国”,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王充也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者,一章无补。”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对写作诗歌的目的作了更直截了当的阐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对此,白居易说得更为明白:“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苏东坡也提出文学创作要“有为而作”,“言必中当时之过”。这是古代诗人、作家、文论家这些关于文学任务和功能的论述,对后来的创作实践和文学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古典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古典文化,重视古典文学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物质载体、重构传价值体系,才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古典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总结古典文学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古典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中国传统的古典文学中包括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发展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古典文学在其中起到的莫大作用决不容忽视。在经典文学面临“失重危机”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怀:中国古典文学中充满了人伦纲常、道德风范,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良风美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东方各国,直至今日,也到处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风范在现代生活中的深刻影响和巨大作用。
(花了心血组的,如果满意就采纳哦,呵呵~~~)
7. 如何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努力学习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在生活中,学到并在生活中做到和体现,然后才能更大的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不过首先,自己要先修身先自己做到,然后在发扬。。言教不如身教。
8. 怎样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但经过改造仍然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部分,既不是全盘继承,也不是全部抛弃,而是推陈出新,进行创造性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它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和模仿,而是结合当前、面向未来的创新、创造和再生。所谓推陈,即立足于当代,扬弃那些不适合今天需要的东西;所谓出新,即对这一层次的传统文化进行清理和提炼,并积极创造新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2,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有效的继承和保护就是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即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3,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必须积极加以继承,进行创新性发展,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继承与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在当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应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力量,对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华部分积极加以继承,并不断进行创新性发展。
将现代内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当代中国精神,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
(8)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如何焕发新生扩展阅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这些方针阐明了在新时代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一是让优秀传统文化生动起来;二是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三是要努力去实现生活和社会认同这种传承、发展这种传承;四是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
首先就是找出传统文化的生动性。其实,传统本身就具有着生动性,但传统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久远,岁月的变迁,空间的转换,可能使它的生动转变或减弱,但它仍不失是一种生动的文化,这时,就要对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动的部分进行“修复”。
9.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该如何在新时代自处
1,一方面,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好的方面和精髓被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下,需要我们保持初心,“砥砺前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此,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初心,才能照亮我们前进正确的路。
2,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和其他新生文化共同相处。新时代,既有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生文化,也有外来文化,我们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与其他文化摩擦出火花;引导其他文化在主流文化的环绕下良性发展、引导淘汰不合时宜的劣质文化、糟粕文化。
3,最后,丰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被赋予时代潮流、被注入新鲜血液。这就需要吸收新时代条件下其他文化好的方面,创新、创造中华文化在新时代下的新内涵,让中华文化永远富有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