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发扬院士文化

如何发扬院士文化

发布时间:2022-09-19 05:37:19

❶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逝世一周年,我们该怎样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逝世一周年,我们应该对他们表达我们的缅怀之情。

这两位老人他们的这一生无疑是非常的伟大的,都在致力于为我国的发展而努力着。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华儿女,更应该好好的践行他们的精神,把他们这一生的努力珍惜着。我相信在他们的精神的影响之下,我们中国的儿女会更加的珍惜粮食,爱护每一粒大米。我们也会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这些就是对于这两位老人最深刻的缅怀之情。

❷ 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觉”是哪个中国工程院院士提出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表示文化自信需要“文化自觉”!

程泰宁,生于1935年,籍贯南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获“梁思成建筑奖”,出版《程泰宁文集》《语言与境界》等学术专着。

我们不能再拾人牙慧、跟着别人“漂浮”了,同时,也不能总是“回头看”。我们需要独立思考,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评价体系。对建筑创作而言,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态度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在对话和传承基础上,通过比较、转换、创新,建构有特色的、能够推动中国以至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中国现代文化。当然这需要很多人的长期努力和积累,过程将很漫长。但是为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健康发展,我们只能坚持,无可回避。

当前,世界文化格局正在重构。作为中国建筑师,应该意识到,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节点上。我们的路既不在西方,也不在后方,而是在脚下的正前方。面对当前世界建筑现状,对中国建筑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把握时机,乘势而上,此为最佳选择。我们的作品要有中国特色,作品所体现的理念要有普适价值,我们不是模仿趋同,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同时能为世界所理解、所共享的理念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建筑大舞台上真正取得话语权,为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做出中国建筑师的贡献。我理解,这,就是中国建筑师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❸ 新华社、中纪委、半月谈等发声,立挺张伯礼院士,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中纪委、半月谈等权威媒体发声力挺张伯礼院士,不知道那群躲在阴暗面的小人,现在怎么样了?还站出来护主吗?上一次发了一篇类似的内容,竟然还有人在底下留言说:“是谁给了张伯礼院士国家情怀的认证、方方发表武汉的“真实记录”就没有国家情怀吗?”,还一直跟我争论不休,我只是懒得跟他说,嫌他眼界太低,他还得意洋洋!就是因为这样的人多了,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现在看到没有?是国家给了张伯礼院士“国家情怀”的认证,要争辩,要反抗,请到这些媒体下方留言,让14亿中国人看到你丑恶的嘴脸。

不得不说,国家需要正能量的人,需要这群人来树立正确的榜样,躲在阴暗面的小人们,瑟瑟发抖吧!

❹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向钟南山院士学习什么

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向钟南山院士学习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主动接过了重任,时代需要这样的榜样来感染我们年轻人以至于子子孙孙,中华文化精神的博大和宽广也需要我们这新一代的年轻人去发现。

钟南山说,父亲曾告诫他,“无论在何种境遇之下,都要诚实、鲜明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句话对他影响至深。

钟南山一直秉承的原则是:“真话不是真理,它不一定是对的,但能启发大家思考就很好。当然讲真话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

而之所以让钟南山毫不犹豫说出真话的,是他那颗继承医学世家“悬壶济世”的利他之心。内心装着他人,关切他人的安危,加上过硬的职业操守,这些就是钟南山的底气。

(4)如何发扬院士文化扩展阅读:

在工作中,我们要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一定是建立在自己专业基础上的。而这种专业,跟平时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也是长期专注一个领域的结果。

所以,想要在工作上取得成果,一定要有意识地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获得客户的赞赏和信任。

❺ 应该怎样建设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校意识和文化观念,它是一种深层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主要体现在班风、校风建设上。班风、校风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渗透表现在校园内多种文化裁体及其行为主体身上,让人时时处处切实感受到它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震撼力。置身其中,受教育者无需教育者更多的说教,便会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感悟它对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熏陶。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建立学校的文化传统。开展重要节日、纪念日和学校重大集会的主题庆祝纪念活动;确立属于学校师生自己的节日。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和规模的文学节、音乐节、美术节等文体、联谊活动;定期表彰奖励“文明班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等;设计制作体现学生精神风采的校服、班服,做到教师、学生佩证上岗等。 (2)、抓好学校集体意识的培养。培养集体意识,要求教职员工都要有主人翁责任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发挥团结友爱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反对个人主义。 (3)、抓好舆论建设。正确健康的舆论,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能保证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也可以为学校形成良好校风奠定基础。要创办好宣传橱窗、校报和校广播站,使其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弘扬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设立阅报栏,至少订阅十种以上报纸,每日更换;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去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背一首好诗,看一部好电影,说一句格言,使学生能自觉抵制“消极文化”、“角落文化”、“垃圾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特殊场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主体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制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统整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体现在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潜在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后面的这些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连接在一起的,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我们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并努力使其育人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并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教育性原则。古人云:“百行以德为首。”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胜衰。道德兴,国家兴;道德兴,民族兴--这是现实得出的结论。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探求激发学生学习成才的规律,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形成正确的爱国成才观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涉及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避免出现各行其事、相互掣肘的局面。例如,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一要建立组织系统,从领导机构到专、兼职辅导老师,再到学生必须环环相扣;二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形成序列,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特点、不同兴趣爱好学生发展的需要。 最后,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应努力做到四季各有特点,阳春葱笼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枫似火,寒冬松柏长青;校园建筑的设计、景点的安排,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目前,我们已经做的一些工作: 1、 发掘环境文化。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不仅是学生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恰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草一木皆关情”。教室里、走廊上,悬挂的是历届毕业生以及在校普通班、美术特色班学生的优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又两次动员各年级全体学生收集格言警句,要求在爱国与成才的主题下,结合两个信念:只要努力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成才;热爱祖国,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收集有关人格、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等的格言警句,每班选定名人或自编的共两条格言警句经过加工制作分别布置在教室内外。通过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这些格言警句的确对部分同学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哲理隽语让学生体会,凡人小语使学生共鸣,名人名言叫学生醒悟思索。课题组还提议组建校“小记者团”,创办校报《晨曦报》,建立长桥中学网站,校刊、校报及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将原有的宣传橱窗留出一半作为爱国成才教育的专栏,定时更换其中的内容,学生和老师们课余时间看专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健康的、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心灵自然荡涤,思想必然升华。 2、 修炼礼仪文化。 健康的、高雅的交际方式和能力是现代中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怎样处理同学间关系?怎样处理师生关系?怎样处理与父母的关系?怎样认识爱国与成才的关系等等。优化学校人际环境,开展尊师爱生活动,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发挥班级环境的熏陶教育,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包括班风、学风、集体舆论、文化氛围等,老师和学生无论是在课堂或课后都倡导“赞赏鼓励”。目前,“老师好!”已经成为校园流行语。 3、 充实活动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它体现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现代中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死读书、读死书有悖于中学生身心。基于这一认识,走出课堂,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组织了“小记者团”,每月时报道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在课题组的提议下,学校成立了我校科学院(理科)、社科院(文科),设立两院的目的是为了树立学生中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的榜样,也使院士们以科学家为榜样,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发愤学习,并通过大力宣传来激励广大同学的学习上进心,从而推动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发展。科学院和社科院院士每学期都要分别进行课题研究,如这次暑假我所负责的社科院将进行:上海市民的素质--长桥中学师生协作与合作精神综合调查。我们还开展了全校范围的校长助理招聘,竞选出学生校长助理;每月评选最值得表扬者,并让他们担当升旗手;校运会人头攒动,健儿们生龙活虎;世界环保日的环保宣传教育,倡导学生爱校、节能;校园科技节上,学生们放飞飞机的同时也放飞了自己的理想。在区戏剧节系列专场比赛中,我们的两院院士们也积极投入其中参与排练,最终我们获得了一个二等奖和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又一次让学生们体会和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经过一次次的活动,我们也非常欣喜的看到学生们身上可喜的进步。 后面工作的一些设想: 1、继续充实活动文化。 我们应该成立校园电视台,组织“小记者团”团员们走出火热的校园生活,以自己敏锐的视觉把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组织校园文化艺术节,让学生自编自演;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观工厂,每月组织社会实践课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动手;指导学生参加读书征文比赛,组织书画摄影活动,举办心理讲座等。多姿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和个性特长,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月系列活动。下学期我们计划展开如下活动: “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庆国庆系列教育月活动,以“尊师重教、终身学习”为主题的九月学习月活动,开展 “美在身边”教室文化建设比赛活动,使教室更加整齐洁净、文明祥和,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能够使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推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2、健全价值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上涌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人生观、价值观,而这些又势必影响到校园的莘莘学子。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辨别能力的限制,不可能完全作出正确的判别。通过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定期观看爱国教育影片,让学生了解自己、把握人生方向,争取美好未来如此等等。开展有组织的班、团、学生会活动,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活动中校正观念,在实践中认同价值,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观和远大的人生理想。制订校训、编写校歌以及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虽然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力量是巨大的。正如美国教育家布莱森所说:任何一所学校环境都在默默的对孩子们发表演说,而且孩子们的确会注意它,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和影响。校园环境不仅反映了一定时代的传统观念,而且也影响着教学的积极性。因此,优化育人环境不仅仅看作是一种管理,更应该说它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密切配合,只有大家都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的功能才会得到真正加强,学生才能真正健康的发展。

❻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的文化传统

学生为本、赢在拼搏、同步发展
学生为本:传承“学生的成长就是学校的成功”的理念,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学生在校能快乐地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作为最终的教育目的,为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赢在拼搏:拼搏才会赢的信念,伴随着中关村中学每一步的成功、发展和跨越。爱拼才会赢,是积极的人生态度,闪烁着理性的工作智慧;是教育理想的追求,承载着学校的使命与责任;是对自我的信任,满怀激情迎接挑战和机遇。
同步发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编织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搭建教师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同步发展。
学校文化特色:人本、合作、奉献、创新的共同价值理念
教师队伍特色: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思想先进、勇于创新
课程特色:科学人文、多元开放
德育特色:恩来精神、院士文化
艺术、体育、科技特色:普及提高结合,一流竞赛社团
设备、设施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超前实用
建筑、环境特色:现代化建筑、花园式环境、文化场氛围 校训:崇德、尚礼、笃学、求真
崇德:发扬传统,传承美德,以崇敬之心遵从思行规范,砥砺意志品质,做品行高尚的人。
尚礼:倡导文明,尊崇礼节,以谦逊之心提高自身修养,滋润涵养心灵,做习惯优秀的人。
笃学:谦虚严谨,刻苦坚韧,以进取之心学习文化知识,致力研究创新,做勤奋好学的人。
求真:尊重规律,勇于探索,以执着之心追求科学真理,领悟人生真谛,做务实高效的人。
校风:文明、诚信、勤勉、奋进
教风:敬业、爱生、合作、创新
学风:乐学、好问、勤思、博览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自1982年建校以来,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综合素质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在中关村中学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及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该校师生的教诲和勉励。建校不久,李先念主席就题词“勤奋好学”,给全校师生以极大的鼓舞,使勤奋好学的良好校风迅速形成。此后中关村中学又先后得到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科学家、艺术家、知名人士的题词二百多幅,体现了他们对全校师生的热情关怀。
这些题词内容广泛、见解深刻,是教育师生的极好教材,是中关村中学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题词,或对师生寄予殷切的期望,或对教育教学提出精辟的见解,或介绍治学科研的经验方法,或坦言自己的人生感悟,有的慷慨激昂催人奋进,有的平易亲切感人至深,有的含深情于笔端,有的富哲理于纸上。师生在这些题词前驻足瞻仰,就是在同智者对话。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珍藏的这些名人手迹,有不少是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许多革命家、领导人、文化科学工作者,他们不仅品德高尚事业有成,而且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他们的书法风格或古朴苍劲,或飘逸潇洒,各具特色。同学们可以想见其为人,领略其风范,在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也受到艺术的熏陶。 校徽
作者:刘永林;创作时间:1995年。
创作说明:校徽整体呈圆形,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为腾飞图:在头雁的引领下,整齐的雁阵翱翔在广阔而又平静的海面上。它象征着中关村中学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我们中关村中学就是那雁阵,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发展、腾飞;该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就是那雁阵,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求索、创新;该校师生共同组成了那雁阵,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成长、成才。无垠的大海象征着和谐、安定的新时代,它为我们提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
下半部分为育才图:此图既如园丁用双手呵护成长中的幼苗,象征着中关村中学人的教育品格,崇德尙礼、敬业爱生;又如手捧启卷之书,象征着中关村中学人的学习风尚,笃学慎思、博采众长。校徽的上、下两部分同时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双坚实的手托起飞翔的雁群,象征着中关村中学人用双手托起飞翔的梦,用大智慧与大勇气成就辉煌的明天。
校旗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校旗旗面为红色,印有“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字样,长288mm,宽192mm。
校歌
歌名:托起希望的太阳(李幼容作词、铁源作曲)
歌词
我们是新的一代,闪耀着新的风采,我们在科学城学习,开拓新的世界。
迎着科学的星光,驶向知识的大海,为建设现代化祖国,奋发成才!
我们是新的一代,都拥有宽广胸怀,我们让青春年华,闪出智慧光彩。
办成一流的学校,处处洋溢着友爱,为挑起跨世纪重担,团结朝前迈!
啊!我们中关村中学自豪地歌唱,托起希望的太阳,从这里走向未来! 典礼和仪式 ⑴开学典礼:每学年开学的全校性第一次集会,标志着新学年的开始。
⑵全校集会:由教育处召集,包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重大的教育活动、典礼等。
⑶学生表彰大会:每学期表彰荣获各级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
⑷“周恩来奖章”颁奖大会:每两年举办一次,为获得“周恩来奖章”的学生颁发金银铜奖。
⑸建队仪式:每年9月,初一年级学生举行少先队大队成立仪式。
⑹离队建团:每年6月,初一年级学生举行离队建团仪式,成立共青团组织。
⑺青春誓言:每年6月,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进入青年的责任教育。
⑻百日冲刺:每年距中、高考一百天之际,初、高三年级学生举行誓师大会。
⑼成人仪式:每年3月,高三年级举行成人仪式,教育学生开始依法享有成年公民的权利,同时履行公民的义务、承担公民的责任。
⑽毕业典礼:每年6月举行,为初三、高三年级学生从母校毕业举行的仪式。
⑾校庆日:中关村中学始建于1982年,每年10月8日为校庆日,逢五逢十举办隆重的庆典。 文化艺术活动 ⑴艺术节: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施展才智、体现个性、培养能力。每年11月、12月举办,单数年为合唱节,双数年为艺术节。形式包括器乐、真人模仿秀、涂鸦、舞蹈、曲艺、摄影、动漫等。
⑵校园卡拉OK大赛:每学年秋季学期由学生会主办,有初赛、复赛和决赛,胜出者将参加学校新年庆祝活动。
⑶社团活动成果展示:全校性的学生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根据不同社团的特点,有多种专题展示形式。
⑷多元文化欣赏: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每天第一节课前五分钟通过电视向全校学生播放,是一项全新的艺术教育形式。内容包括世界名画、古典音乐、体育博览等,截止2011年6月已累计制作了近千集,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学生平等、宽容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⑸新年联欢活动:每年12月底举办的全校性新年联欢活动,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科技类活动 ⑴科技节:全校性科技活动,内容包括科技讲座、无线电测向、结构大赛、科技幻想绘画比赛等。
⑵模型比赛:校级比赛,以建筑模型为主、评出集体奖和个人奖。
⑶步行机器人竞赛: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参加,分组别评出集体奖和个人奖。 体育类活动 ⑴田径运动会:一年一度的大型全校性学生田径运动会。
⑵体育文化节:非毕业年级参加,以各种趣味体育活动为主要形式,集健身和娱乐于一身。
⑶班级篮球联赛:校级篮球赛事,以班级为单位参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⑷高中年级篮球赛:校级篮球赛事,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参赛。 其它教育类活动 ⑴校园新闻:由校电视台制作,在每周四班会时间通过电视向全校学生播放。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大事件、特色活动等。
⑵新生入学教育:在教育处的领导下,对新生进行的爱校教育。使新生了解中关村中学的历史,体悟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增强作为一名中关村中学学生的自豪感,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⑶军训:以民族精神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
⑷学生干部培训:是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关节,通过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
⑸南京、西安爱国主义教育:由教育处组织初二、高二年级争创“周恩来班”的班级分别赴南京、西安进行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⑹红十字会活动:宣传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传播自救互救知识,实践服务社会功能的相关活动。
除上述活动外,还有由教育处、校团委、艺教中心、科技中心、体育组、学生会、校红十字会等组织的不定期的各类活动。 德育工作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做人的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学校秉承传统,挖掘伟人文化的育人潜力,在师生中开展了“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育活动,在学生中掀起了争创“周恩来班”的高潮,逐步形成了以“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为主线,传承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高尚情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是全国较早开展“学习周恩来精神风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育活动的学校之一。截止2012年底,共进行了十一届“周恩来班”的争创、评选活动,共评选出38个“周恩来班”。该活动已成为学校班级建设的最高奋斗目标。学校开创性地在学生中设立“周恩来奖章”,表彰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促进学风建设。“周恩来奖章”成为中关村学子的最高荣誉。
截止2009年,在被命名的19个“周恩来班”中,有七个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四个班级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红旗团支部”;“周恩来班”班主任朱军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李慧文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二等奖;李梅、黄秀娥、朱军、范振欢被评为“海淀区班主任带头人”。 创建与发展 1995年,学校党总支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周恩来编研部)党支部结为友好支部,并通过周恩来编研部与梅园新村纪念馆建立了联系。
1998年,学校领导亲赴南京,学习开展争创“周恩来班”活动的经验,并酝酿建立该校第一届 “周恩来班”。
1999年10月,学校德育副校长的邢筱萍、德育主任高稚文、班主任周卫平带领高二一班全体师生赴南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并与南京梅园中学结为友好学校,与梅园中学“周恩来班”结为姊妹班。
1999年12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迎接新世纪”大会,命名了该校第一届“周恩来班”。
在周恩来编研部和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的帮助下,学校还积极参与了全国“周恩来班”“邓颖超班”创建活动协作组的工作,连续四次参加全国“周恩来班”、“邓颖超班”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与全国46所建有“周恩来班”、“邓颖超班” 的学校建立联系,学习和交流德育工作经验。
2006年10月7日,经过近4个月的筹备,在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协作下,由该校承办的全国第五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在海淀剧院隆重开幕。研讨会历时两天,圆满结束。 周恩来励志馆 2012年10月7日,中关村中学迎来建校三十周年校庆之际,经过两年多筹建成的周恩来励志馆与历届校友正式见面,该馆成为北京市和海淀区首家校内周恩来主题展馆。周恩来励志馆由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筹建而成,分为立志求索、旅欧入党、艰辛奋斗和鞠躬尽瘁四个部分,具有独特的针对青少年的教育价值。

❼ 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的什么精神或品质

总结:

1.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
2.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3.不重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的贡献给国家;
4.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
5.简朴,即使已经成为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

具体:
袁隆平院士作为科学家,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成就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一是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改革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二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他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我认为前辈已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三是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他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课题一上马就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三系配套得以很快实现。我想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更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做到“雪中送炭”而非“雨后送伞”做一名合格的服务员,围绕全局决策,统一认识,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事办成、办好、办到位。加强自身素质休养树后勤人形象。
同时,袁隆平院士还具有非常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我为我院出了个袁隆平院士而感到骄傲,更为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而感到自豪。

❽ 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以往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总成。那么,我们今天说弘扬传统文化,是不是凡属传统文化或者说凡是老的旧的东西都该复兴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在一些人眼中,传统文化仿佛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要它一出现,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另一些人则更对传统文化顶礼膜拜,对它既不能有丝毫的怀疑,更不能有取舍之间的犹疑。

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其实是早在上世纪的五四时期就已经有过反思和激辩的,那个年代的青年曾经响亮地喊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陈独秀、胡适、鲁迅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但是,在高喊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依然有必要回答一下“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才有弘扬的必要”这个老问题。对待传统文化应该有一种审视的态度,任何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不理性的。对此,许多专家学者也表示,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要更好地认同与养护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并从中找到它的现代价值。

着名学者朱大可说:“传统文化应当接受普世价值的检验。所谓普世价值,就是被全人类所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像爱、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正义和教养等。凡是符合这些普世价值的传统文化,就可以被继承和弘扬,相反,凡是违背这些价值的,当然要予以抛弃。”对于一些人以“保卫民俗”为由发表的“磕头和作揖是典型的非物质遗产需要保护”等言论,朱大可认为这是“文化恋旧癖”在作怪:“磕头是奴隶人格的表达,它违背了人格平等的普世信念。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文化中最愚昧的部分之一,正是从这种磕头人格中产生了家长威权体制和国家专制主义,历史上整个东亚地区都曾受到这种文化的污染。”

而学者裴钰则对此看法不同:“在法理社会中,我们需要尊重个人的文化权利。一些旧俗的出现,本身就体现了多元化文化的兴起,这也是国际文化的潮流,早在198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把‘西方文明’这门课程,变为‘世界文明’,引导学生从西方文明的单一视野,扩展为包括非洲、拉丁美洲、西亚和中国在内的多元化的世界文明。这是大势所趋。”他表示,传统文化需要理性和真诚的传承,而不是做作的“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博大精深的,想要一下就通晓或者无论是谁都通晓,肯定是不切实际和苛刻的。所以,像“京剧进小学”和某专家呼吁“全球读经、论语100遍”之类,才会招来那么大的骂声。

一网友说:“‘全球’这个提法很有创意,就像大跃进时中国的钢材一样,雄踞世界。除此之外,100遍是个什么概念?假如有耐心来个‘论语100遍’,一个星期读一遍的话,连续不断就要100个星期,差不多就是两年。如果比较忙,而且觉得老读一本书乏味,那读一遍休息一个月再接着读第二遍,大至上需要10年,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在10年时间内完成这项‘伟大的事业’,总之我是绝对不会的。”

还有网友说,“作为‘国粹’的京剧,对它的弘扬,肯定不是以中国人人会唱为指标的。没弄清楚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的所有国粹恐怕都要遭殃。而喜欢京剧的没人搭理,不喜欢的偏要填鸭,这个拧巴的局面,我觉得不应该是国粹应得的待遇”。

裴钰则认为,京剧进小学,作为学生选修课是应该被允许的,但是,“我反对样板戏借着这一进程,僭越京剧的传统。有人说对传统文化的遗忘是可怕的,我却认为遗忘可以通过普及来弥补,可怕的是文化的僭越,用虚假和偏见制造的伪民俗、伪文化,这是弘扬传统文化中需要提防的最大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有专家提出应该恢复使用繁体字的建议,也在文化界激起很大波澜。北大教授孔庆东对此非常不以为然,他在博客里写道:“孔老师认为他们说得还不够狠,为了不忘我堂堂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政府应该下令,全国人民都写甲骨文,因为那些所谓‘繁体字’,也是从甲骨文、金文,一步一步简化来的……”

接受记者采访的大部分专家学者也主张逐步恢复使用繁体字,起码不会写也应该认识繁体字。朱大可说:“繁体字应该叫‘本体字’,也就是汉字的本原字形。这是中国文化历史密码的主要承载者之一,也是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最佳工具。这是中国文化最独特伟大的遗产之一。应该排在四大发明之后,列为第五大发明。简体字部分地颠覆了‘本体字’的文化密码承载功能,是对汉字遗产的严重破坏,应当尽快予以纠正。”

裴钰非常认同文字是文化复苏的核心问题之一的观点,并提出了“处女中文”的概念:“我们对传统的继承,关键在于继承最精粹、最本色的内容,即没有经过篡改、扭曲和僭越的最纯洁的部分。”他认为唐代武则天的造字运动就是对汉字的僭越,她造出了十多个新汉字,结果都失败了。他说:“繁体字是数千年文化的主流,直到今天也在世界华语圈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在简繁体的争论中,我们容易有狭隘的情绪,以为两个字体势不两立,恢复繁体字就要打倒简体字,其实,繁体和简体是同一种文字的变化,而不是造出了新字,汉字并没有分裂成了两种‘字体’,因此,我主张现代人会写简体字,会认繁体字。”

近一段时间,最大也最被痛批的就是山东建中华文化标志城了。对于这个经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参与,耗资300多亿也打不住的项目,文化界几乎是群情激奋,许多专家学者更毫不留情地斥之为“文化赝品”、“民族的羊癫疯”、“最愚蠢最荒谬”,是对传统文化的无情嘲弄。

朱大可斥责道:“文化标志城是一个荒谬的狂想,它是权力美学和旅游经济的混合产物,也是近几年各地祭拜狂潮的集大成者。此前我们已经看到‘中华第一祖龙’和汉高祖塑像之类的水泥怪物,除了浪费民脂民膏之外,这类建筑物没有任何文化价值。”

而裴钰则把标志城比喻成鼓捣泰山封禅的宋真宗“文化安全套”,他说:“我刚提到武则天造字,现在就有造城,伪学术方案只会产生一个新的文化赝品。有人让我预测这个城的未来,我想起了武则天造字的后果,后人在辞典中对武则天造的‘曌’字的注解是:同照字,任何的文化僭越最后往往成为一个黑色幽默。”

北大教授陈晓明也在博客里写道:“传统文化是中国生存发展的精神底蕴,它存活在中国人的心里,存活在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言行中,存活在人们的精神信念和价值关怀中。它首先通过教育来传承,通过社会中的人们的自我修炼来提升。通过对书籍的阅读、交流和实践体悟来抵达。耗费巨资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所谓的文化标志城,那是旅游娱乐项目,与文化无关。”

而面对中华大地不断冒出来的像标志城这样的非驴非马的“文化”项目,有人建议干脆由政府出台有关“文化”用地标准的法规,省得各地像横店造城运动般造假上瘾,造了“天安门”、“故宫”、“清明上河图”还嫌不够,现在又打算投200亿开始建造赝品“圆明园”。

非问题

清明节该如何祭奠

今年是第一次实行清明节休假制度,对此,公众和专家学者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有网友建议用网祭来替代传统祭俗:“网祭真的是值得提倡的方法。它可打破亲临现场去祭祀的时间和空间之限制,随时随地,我们坐在家里或在遥远的他乡就 可进行了;网祭很安全,可避免传统烧香烧纸的火灾事故发生;网祭比传统的祭祀方法,成本更是省到了最低;网祭比传统的祭祀方法更真诚,因为传统方法从某种角度上讲是去送点东西了却个人心愿而已,而以写祭贴和祭文方式,其内容可是我们发自肺腑最真心的祭语。”

80后的王可一进3月,就开始筹划自己的清明节假期出游行程。她说:因为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已为这个节日定了“悲伤”的调,所以人们早就忘了清明节其实是古人一个踏青寻春、进行户外运动的节日。而民俗学家还表示,清明节其实还是一个社交的节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赵书说:“如果追本溯源,就会发现,清明其实既是悲伤的日子,又是欢乐的日子,还是社交的日子。”

而专家学者普遍比较认同传统的祭奠方式。朱大可说:“在作为亡灵节的清明追思先人,这是人类的共同情感需要。”但他对纳头祭拜表示了深深的厌恶:“纳头祭拜不是继承历史传统的最好方式,尤其是那种盲目的膜拜,只能制造出新的文化奴隶。只有在普世价值的基础上,对旧事物进行阐释、辨认、甄别、取舍、改造和推进,才能完成对历史垃圾的清除和对文化精髓的弘扬。”

裴钰则一如既往地反对伪文化的僭越行为,“今年清明节,西部要推出祭祀黄帝,它是又一个臆造的伪传统,新的文化僭越。因为人们在清明节最重要的是祭扫‘父母丘墓’和私家祖先,清明时节祭祀黄帝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而且,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还需要历史科学的进一步考古印证,推出黄帝清明祭祀,用世俗血缘传承对待文化符号,是非常荒谬的”。他表示,清明节根本的人文意义在于对个体的关怀,只有切实落实到个人心灵的层面,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所在。

对于近两年的国学热、各地哄起的祭孔和寻祖热潮,专家学者表示是新的文化恶搞,除了跟风炒作,最重要的还是利益的角逐,其本身的精神实质早已丧失殆尽。朱大可表示,大规模的公祭活动是“经济与政治的亲密联盟,而文化虽然被打扮得楚楚动人,却永远只是一个受利用和奴役的婢妾”。裴钰说:“‘国学’这个概念早就被民国学术界废除了,今天哪来的‘国学班’?因此,我引用西方学界的‘阐释学黑手党’概念,来评价这些伪文化的制造者。”

❾ 宁晋县孩子们意外收到张伯礼爷爷的回信,如何传承中医药文化

张伯礼院士因为在抗击新冠病毒当中做出巨大贡献,所以被授以”人民英雄“的荣誉称号。张伯礼院士是河北省宁晋县人,家乡第六小学的学生们观看了全国抗议表彰大会后,身后感动,因此纷纷通过写信、画画的方式向张伯礼院士表达了尊敬的心。张伯礼院士收到了孩子们的信息之后也做出了回信,他知道孩子们对中医很感兴趣为此也很高兴,他赠送给了孩子们医药读本,让孩子们了解中医院知识。中医博大精深,我觉得要传承中医药文化应该鼓励更多的人去学中医,并且鼓励病人多去看中医。

二、让对中医院有深刻研究的人多出书,将他们的知识用书籍记录下来。

一些中医在中医药学上颇有建树,他们对中医有独到的研究。我觉得对于这些人应该让他们多出书,让他们把他们的毕生所学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够供后人学习,才能够把他们的研究成果传承下来。

你觉得应该如何做才能传承中医院文化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谈谈!

❿ 作为当代大学生 我们应该如何向钟南山院士学习 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青青年

写作思路:可以写学习钟南山院士的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精神,作为一名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在面对疫情这一刻,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才真正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才认真反思平日那些娱乐至死的项目,是多么无聊和浪费时光。

正文: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拥有知识的积累才能养成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学习不是一天两天 就能够做好的事情,它需要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在认识上和行为上都逐渐地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和位置也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发生着或多或少地改变。

所以,耐心地学习文化知识才是广大青年现在所必须做的,只有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才能将祖国建设更前大。我们要“取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当今的中国已经走向了世界,从而我们和世界交流也愈加频繁,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中国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我们更应该吸取其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广泛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他们的知识技能,他们的先进思想,这些都是现代青年必须要学习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在新时期继续发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风采,担当当代青年的先锋,与全社会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当继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进-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从政治上保证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应当继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为国家和社会的服务技能,从专业能力上保证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看到84岁的老人,为全体国民甚至是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奔波,很多国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有人说,在这一刻,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才真正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才认真反思平日那些娱乐至死的项目,是多么无聊和浪费时光。

年龄稍长的人,都应该对17年前的非典记忆深刻,那时候钟南山在危急时刻,让大家“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最终,在非典疫情中,钟南山率先带领团队投入救治行动,确立广东病原学,组织广东非典防治研究,获得国际上救治存活率最高的成绩。

在工作中,我们要拥有一锤定音的能力,一定是建立在自己专业基础上的。而这种专业,跟平时在学习中不断积累,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也是长期专注一个领域的结果。

每一个时代都不乏天才,每一个时代都不缺良臣与奸佞。而那些枯灯夜雨下的荒江野老,剑指连营而无畏,笔削春秋而直前,才是注定矗立时代之巅的民族脊梁。或许我们智商平庸,但也可以拥有不平庸的品格,做着不平庸的梦,投世界以正直。

与如何发扬院士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