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乡贤制度的优劣有哪些 ,,
优:有利于乡村的建设。劣:形成乡绅阶层,不利于地方政府的管理。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家乡的母土文化。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都被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
唐朝《史通杂述》记载:“郡书赤矜其乡贤,美其邦族”。明朝,朱元璋第16子朱曾撰《宁夏志》列举“乡贤”人物,开始建乡贤祠。
凡进入乡贤祠的人既要有“惠政”,又要体现地方民众的意志;清代,不但建有乡贤祠,还把乡贤列入当地志书。“乡贤”是中国各地本乡本土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
乡贤文化:
重构传统乡村文化,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乡贤。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
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乡贤文化是凝聚中国海内外人士的文化纽带。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精神原动力。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乡贤
2. 传承与发展乡贤文化的意义何在
弘扬乡贤文化,有利于涵养乡风文明。乡贤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记住乡愁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弘扬固有文化传统的精神原动力。其中所蕴含的文化道德力量,能延续传统乡村文脉,教化乡民、反哺乡里、涵养文明,使村民遵循行为规范、价值导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余姚在哪里,余姚市在哪个省,余姚属于哪个市
余姚市在浙江省,是浙江省省辖县级市,由宁波市代管,位于浙江省宁绍平原。
余姚位于东经120 度至121 度,北纬29 度至30 度。坐落于宁绍平原,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海曙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是长三角重要的旅游城市,是浙江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滨海生态保护区。
余姚境内萧甬铁路横贯中部,杭甬公路穿越境北;陆上大动脉329 国道横贯市境北部;发源于大岚夏家岭的姚江流经上虞,折而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姚江为浙东运河一段,水陆交通便捷。
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 截至2019年6月,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端口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端口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3)余姚鹿亭乡贤文化管在哪里扩展阅读
余姚秦时建县(一说汉建)。东汉建安五年(200)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
元元贞元年(1295)又升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复县。1911 年11 月8 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
1949 年5 月23 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 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南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已有2200 多年建县历史。
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
直至今日,余姚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隶属宁波市。 1995 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
4. 乡贤是什么意思
乡贤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乡贤是什么意思?乡贤:乡,不是指乡村,而是故乡的意思,可以是城市、县。
就是你的故乡的名人,或者一个具体地方的名人。
问题二:乡贤是什么意思一个地方的文化浓重以后,会出现代表性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可以称之为乡贤。
问题三:乡贤是什么意思一个地方的文化浓重以后,会出现代表性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可以称之为乡贤。
问题四:什么是乡贤乡贤:乡,不是指乡村,而是故乡的意思,可以是城市、县。
就是你的故乡的名人,或者一个具体地方的名人。
问题五:“乡贤”和乡绅有什么区别乡贤是大于乡绅的,在理论概念里,乡贤指对乡土社会有突出贡献的社会贤达,比如办学修路、助老扶幼,并在乡土社会有了危难之时,乡贤勇敢地出现在第一前线,各地也有很多乡贤祠,来表彰和传承这种精神。因此乡贤这一概念并不限定阶层,而更突出的是精神――贤达、贤能之精神,他们可以是告老还乡的官员,也可以是本地的仕子,但更广泛的意义是乡村里的情怀高洁之人,可能是一个普通教书先生、一个卖豆腐但助人为乐的年轻小伙子。
问题六:什么是乡贤,乡贤文化和传统乡贤文化4月20日下午,由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八场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以“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为题,为现场三百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乡贤是什么?乡贤文化应当如何古为今用?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光明网的资深网友、中南大学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教授陈赫在认真聆听本次讲座后,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乡贤文化古为今用时要注意甄别精华与糟粕
“乡贤”一词使用了一个“贤”字,想必造词者是想借此赋予乡贤人物、乡贤现象和乡贤文化以褒义。存在决定意识。乡贤一词出现于封建社会。这里的“贤”字的褒义,必定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来衡量、筛选的。
《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录“乡贤”一词。只有贤达一词――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例如“社会贤达”。以“乡里”替代“社会”,就构成了“乡贤”。所以,“乡贤”一词指的是乡里的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乡贤有两类。一类是百姓口碑邻里旌表的乡贤。胡彬彬教授在“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讲座上展示了一幅通旌表,它是“乡党亲友”完全自发地表彰一位乡贤“梁老先生”的,落款署名者120多人当中,没有一位梁姓本家。可见梁老先生多么地受到乡邻的敬仰、爱戴!用当今的事务类比,相当于海选基层人大代表不拉票、不贿选的方式直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我认为,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但是,是由老百姓“民意直选”的这一类“百姓口碑里的乡贤”与相应的乡贤文化当中,值得我们今天来借鉴、继承、发展的精华和可以用来充实、丰富当代的核心价值观的份量,是很重的。当然,也免不了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封建核心价值观的污染。
还有一类是皇封诰命树立牌坊的乡贤。从网络文献可以查得:浙江省湖州德清县钟管镇1993年在建尚坝村小学时,从地下发掘出一块“诰封荣禄大夫恩安县知县德清乡贤傅公家祠碑”,碑原立于尚坝村乡贤祠。是傅云龙纪念父亲傅羹梅功绩的碑石,傅羹梅曾在云南恩安县任知县,“乡贤”是其死后,皇帝册封的尊称。碑立于光绪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学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撰写,由傅云龙用隶书书写。碑文15列,每列26字。现立于“由乐园”傅云龙塑像旁。这一类由皇帝册封表彰的乡贤,我认为其主旨应该是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家天下”服务的。它弘扬的应该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帝王追求的最高规范。当然,也会有一些精华附着。
乡贤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那么,乡贤文化必定也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
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实践中的乱象令人担忧
在当今社会有一些活动,虽然并没有明确地打出“乡贤”的幌子,但是,都与乡贤、乡贤现象、乡贤文化有些瓜葛。而其出发点和归宿,恰恰与胡教授讲座里提倡的正确主张与追求,严重地相悖离。这些现象令人担忧。
“抢始祖”现象的背后
如今,到处时兴“抢始祖”,包括抢夺名胜古迹的冠名权,甚至极端到垄断、排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地步。有一个直辖市用暧昧但又很明白的广告词声称:“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某某(某直辖市名)某某(下属某县名)”您看,世界上只有两个,一个在您心中,那剩下的不就是“唯一”的吗?此处还开发了一个“伏羲洞”,借此表白本地人是中华始祖伏羲氏的后代,比炎黄子孙还要历史远久,还要正统。
靠贪腐浪得“乡贤”虚名
现实社会里存在着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用贪腐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不......余下全文>>
问题七:杯中细品乡贤着什么意思Unitedwestand,dividedwefall.
问题八:怎么样算乡贤的人有教养,有文采,德高望重,大户旺族,说话有份量
问题九:乡贤制度的优劣有哪些历史发展过程中,血缘产生氏族,氏族产生部落,部落产生部落联盟,部落联盟形成国家。而血缘、地缘是构成古代社会基层组织的基础。在古代基层社会中,相同姓氏的会基于血缘关系形成宗族,宗族形成一个地方基层。
宗族中会出现有声望、有权力、有财富的人,他们成为了宗族的领袖(如族长)。这些宗族领袖或者是科举及第未仕或落第士子、或者当地较有文化的地主、或者是退休回乡或长期赋闲居乡养病的官吏、或者是宗族元老等。
由于相同姓氏的归属感,宗族领袖们操控了宗族内部的“执法权”。宗族(主要是大宗族)的领袖们形成一个庞大的阶层,这个阶层形成了士绅。古代社会,由于物质力量的局限性,官府对基层控制太难,也乐得把基层的控制权转移给士绅。
社会基层就形成了“官府与士绅共治”的场面,当政治稳定时,官府、士绅和谐共处;而到政治动荡时,士绅可以组成一支小武装力量(即家兵)。
魏晋时的坞壁就是着名的代表,中国史上有很多军阀多起于家兵。近代以来,曾国藩的湘军团练也是这种地方基层武装的一种代表。
士绅有其优劣:
优点在于开明的士绅是农村良性文化的组成部分,起到协调宗族内部、宗族之间矛盾、维系基层稳定的作用,同时可以宣传科举与教育,使农村基层实现文治,以配合官府。近代以来,地方士绅投资铁路、实业,获得美名。
缺点就在于劣绅土豪推行基层的陋习,管理不公混乱,有时会鼓励宗族械斗,成为地方不稳定因素。在动乱时,士绅可能组成武装,使乱象更乱,官府更为失控。
近代以来,由于近代化的需要,迫切需要调动地方的剩余劳动力投入对外战争与发展国内经济。士绅成为了近代化的阻力,从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都迫切的需要完成这个任务。
四一二政变导致的结局就是,国民党基层组织交给了共产党,中国社会断裂成两个阶层: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代表了社会上层,包括官僚资本、大地方、士绅等;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代表社会下层,包括工人农民等。两层之间爆发了内战,最终是共产党胜利,国民党被逐至小岛。
毛氏当权后,迫切的要打破士绅控制的基层,便进行了土地改革。当然地方士绅被打倒了,党干部成为了基层主导,“官府与士绅共治”局面似乎变成了‘’官府独治‘(或官绅一体化)。这种措施确实起到调动了基层积极性的作用。
毛氏当政期间,利用了广播、电报、铁路、公路等现代设施,加强了对党干部的思想控制,进而控制整个基层,建立了一个自上到下的金字塔极权社会。
但这种极权社会带来个弊端,就是:一旦领导层政策失误,将会在底层造成无限放大。古代社会,士绅对于政权的批判作用随着土改不复存在。另一面,党干部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不仅并未提高,相对于传统士绅还下降了,传统士绅社会的文治局面荡然无存。再有,党组织极权化强行输入信仰,党组织极权化,而非法治化,这是一种政治春药,药效一过必然引起强势反弹。第四,基层由党干部统治,并未打破血缘、宗族关系,而共党的农村户籍政策(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限制人口流动,反而更强化了这种血缘宗族关系。不少党干部仍来自于当地血亲宗族中。
所以,随着文革的破产,极权主义被打破,中国步入了威权社会。而基层宗族组织复活了,复活的原因有:一、传统的血缘、宗族关系一直存在,甚至为毛共的农村户籍政策强化了;相同血缘姓氏的归属感重新点燃了,宗族文化复活了。二、改革开放后,农村出现了贫富分化。极权主义的消亡,与重商主义的萌生,让会赚大钱的人成为了当地的名流、“乡贤”。当前的“乡贤”成分与古代社会不同,主要是党干部及后代、致富商人、宗族元老,有时还有回乡创业的大学生。
“官府独治”重归“官府......余下全文>>
问题十:乡贤会的内容及框架会员包括:本村的老党员、老干部、复退军人、经济文化能人;出生地成长地或姻亲关系在本村的“返乡走亲”机关干部、企业法人、道德模范、持证社会工作者、教育科研人员;在农村投资创业的外来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等。
会员30名以上的,成立理事会,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成员,理事成员会议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三年。
5. 余姚哪里有在招聘照顾小孩子的,管吃住
余姚康贝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余姚市酱园街129号
6. 农村文化建设是什么政府部门管的呢国家每年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哪里能查到呢谢谢!
1、根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新农村文化设施的监督管理。
认定:农村文化建设主管部门是县文化局。
2、根据:县级和乡镇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新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维修、管理资金,应当列入本级人民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
认定: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在县财政局或审计局能查到。
7. 什么是乡贤,乡贤文化和传统乡贤文化
4月20日下午,由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十八场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以“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为题,为现场三百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乡贤是什么?乡贤文化应当如何古为今用?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实践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光明网的资深网友、中南大学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教授陈赫在认真聆听本次讲座后,围绕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乡贤文化古为今用时要注意甄别精华与糟粕
“乡贤”一词使用了一个“贤”字,想必造词者是想借此赋予乡贤人物、乡贤现象和乡贤文化以褒义。存在决定意识。乡贤一词出现于封建社会。这里的“贤”字的褒义,必定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封建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来衡量、筛选的。
《现代汉语词典》里没有收录“乡贤”一词。只有贤达一词——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例如“社会贤达”。以“乡里”替代“社会”,就构成了“乡贤”。所以,“乡贤”一词指的是乡里的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乡贤有两类。一类是百姓口碑邻里旌表的乡贤。胡彬彬教授在“乡贤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讲座上展示了一幅通旌表,它是“乡党亲友”完全自发地表彰一位乡贤“梁老先生”的,落款署名者120多人当中,没有一位梁姓本家。可见梁老先生多么地受到乡邻的敬仰、爱戴!用当今的事务类比,相当于海选基层人大代表不拉票、不贿选的方式直选出来的人大代表,有非常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我认为,虽然产生于封建社会,但是,是由老百姓“民意直选”的这一类“百姓口碑里的乡贤”与相应的乡贤文化当中,值得我们今天来借鉴、继承、发展的精华和可以用来充实、丰富当代的核心价值观的份量,是很重的。当然,也免不了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封建核心价值观的污染。
还有一类是皇封诰命树立牌坊的乡贤。从网络文献可以查得:浙江省湖州德清县钟管镇1993年在建尚坝村小学时,从地下发掘出一块“诰封荣禄大夫恩安县知县德清乡贤傅公家祠碑”,碑原立于尚坝村乡贤祠。是傅云龙纪念父亲傅羹梅功绩的碑石,傅羹梅曾在云南恩安县任知县,“乡贤”是其死后,皇帝册封的尊称。碑立于光绪庚子(1900)年冬,碑文由北洋大臣、文学殿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撰写,由傅云龙用隶书书写。碑文15列,每列26字。现立于“由乐园”傅云龙塑像旁。这一类由皇帝册封表彰的乡贤,我认为其主旨应该是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家天下”服务的。它弘扬的应该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帝王追求的最高规范。当然,也会有一些精华附着。
乡贤文化属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里面有精华,也有糟粕。那么,乡贤文化必定也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
乡贤文化在当今社会实践中的乱象令人担忧
在当今社会有一些活动,虽然并没有明确地打出“乡贤”的幌子,但是,都与乡贤、乡贤现象、乡贤文化有些瓜葛。而其出发点和归宿,恰恰与胡教授讲座里提倡的正确主张与追求,严重地相悖离。这些现象令人担忧。
“抢始祖”现象的背后
如今,到处时兴“抢始祖”,包括抢夺名胜古迹的冠名权,甚至极端到垄断、排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地步。有一个直辖市用暧昧但又很明白的广告词声称:“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某某(某直辖市名)某某(下属某县名)”您看,世界上只有两个,一个在您心中,那剩下的不就是“唯一”的吗?此处还开发了一个“伏羲洞”,借此表白本地人是中华始祖伏羲氏的后代,比炎黄子孙还要历史远久,还要正统 。
靠贪腐浪得“乡贤”虚名
现实社会里存在着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用贪腐或其他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不义之财捐一个“某某委员”的头衔,在乡里就“名正言顺”地成了“乡贤”。再根据“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封建的裙带逻辑,家族就成了本村人五人六的“乡贤大户”。这就为家族贪腐构筑了以血缘为纽带的组织基础。这种家族式乡村贪污窝案的例子,不胜枚举。
宗教文化的异化现象
宗教的“丛林”与宝刹、高僧,本来是修行学法、弘扬普渡众生、劝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庄严场所和大德。可是,如今看看某些“不是乡贤胜似乡贤”的主持人物及其寺庙,疯狂地聚敛钱财不亚于最充斥铜臭的商场。,宗教文化里可资借鉴、改造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精华,几乎完全异化为怪力乱神的符咒。
宗族文化对现代民主建设是一把“双刃剑”
乡贤、乡贤人物与乡贤文化大都与宗族相关联。现代社会主义政体结构应该是搞“五湖四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里就有“民主、平等、友善”。
宗族文化对于建设现代乡村基层政权机构,可能是一柄双刃剑,“既能载舟,亦能覆舟”。现今乡镇基层政权机构,有的已经被大姓家族掌控。无需拉票贿选,也无需抵制选民按自己的意志投票,完全按照法定程序,单凭大姓家族的“乡贤”,甚至仅仅凭家族血缘的纽带,大姓家族就可以稳操胜券。该如何保障小姓氏公民的合法民主权益,令人忧虑。
续写家谱的利弊
当今续写家谱成风。这对正常且正当的慎终追远、建树优良的好家风、忠厚传家,以及培育新的乡贤、乡贤人物和乡贤文化非常有好处。但是。一旦演化为争夺正统的继承权与合法性的争斗,即可造成危害无穷的恶果。小至于一个家族,中至于一个地方或企业,大至于国家,莫不如此。
必须再次强调,我们从传统的乡贤文化里撷取养分古为今用来为“新时期如何构建新的乡贤文化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提供更好的价值引领”时,必须先对传统的乡贤文化里的精华和糟粕进行仔细的甄别。应该精心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决不能一概继承。
继承不是全盘肯定,而是扬弃;扬弃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甄别——选矿叫做跳汰、精选、富集、提高品位;俗语叫做“吹糠见米”:就像北方农民收割后的扬场,南方农民收割后,用风车车谷子,稻草的灰屑和瘪壳从出口吹去,饱满的谷粒从溜槽里收集。对历史上形成的“乡贤文化”也应该如此对待。(光明网记者 田文姝采访)
8. 在古代“乡贤”是什么意思
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
9. 三门峡市在哪里属于哪里管
三门峡地处中原豫、晋、陕三省交界处,豫西重镇,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三门峡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原始文化,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址奠定了华夏文明五千年的根基、黄帝铸鼎原文化、虢国文化和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思想文化,达摩创立的禅宗文化及古代崤函战争文化等诸多历史文化,正是崤函文化的典型代表。三门峡面积10309平方千米,人口245万(2011年),辖1区湖滨区、3县渑池县、陕县、卢氏县、代管2个县级市义马市、灵宝市,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中文名称: 三门峡
外文名称: The City Of SanMenXia
别名: 天鹅城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河南
下辖地区: 湖滨 义马 灵宝 渑池 陕县 卢氏
政府驻地: 湖滨区
电话区号: 0398
邮政区码: 472000
地理位置: 河南西北部
面积: 10309平方千米
人口: 245万(2011年六普数据)
方言: 中原官话 洛嵩片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着名景点: 仰韶村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 函谷关
火车站: 三门峡站,三门峡南站
车牌代码: 豫M
代码: 411200
历史名人: 关龙逄,王浚,张士贵,上官仪
生产总值: 1148.8亿元
当代名人: 南振中,南振民,南鑫
峡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21世纪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援华项目,这是我国北方唯一一个被列入该项目的城市。三门峡位于陕西、山西及河南交界处。[1]
三门峡市 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