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楚文化的发展路线是什么如何评价
楚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按楚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可把楚文化划分为滥觞期、勃兴期、鼎盛期和转变期4个阶段。
楚人建国丹阳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是楚文化的滥觞期。在这一时期,楚国完成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在兼采华夏文化和蛮夷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开始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总的来说,此时的楚文化与华夏文化尚没有明显而重大的区别,尤其是陶器、青铜器等物质文化方面,但楚文化又毕竟显示出了一些自己的特性。崇火崇凤好巫、开拓进取、不拘礼法、爱标新立异等特点为后来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春秋时期是楚文化的勃兴期。这个时期,楚文化开始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表现在各个方面。从社会形态上看,农奴制布满了楚国各个县邑,奴隶制相反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民族政策上,楚人把自己定位于夷夏之间,实行抚夷属夏的国策。对于所灭之国,楚人的作法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而不以俘掠奴隶为好。从官制上看,楚官多称尹,从中央到地方,少有例外;从行政建制上,楚国首创县制,后为各国效仿;在兵制上,称谓、建制也与中原多异。这些大的文化背景已经充分昭示了楚文化的个性与气魄,楚文化也由此成熟起来。
战国时期是楚文化的鼎盛期。此时,铜器生产登峰造极,铁器普遍推广,丝织刺绣兴旺发达,漆器木器应运而生,城市建设欣欣向荣,物质文化可算是达到了顶点。与勃兴期明显不同的是,鼎盛期的楚国精神文化大放异彩,给予后世巨大的启迪,从哲学到文学,从字画到乐舞,无不独风骚,彪炳千秋,更为主要的是,楚人的政治社会体制、民族文化心理,日常生活方式等趋于成熟定型,使楚文化真正成了独特的"这一个",千百年来为人们津津乐道。
秦汉之际为楚文化的转变期。秦国灭掉了楚国,并排斥楚文化,使楚文化遭受重大打击。但楚文化的精神因素方面远比物质因素方面根深蒂固,因此楚文化被打而不倒,秦末,楚人刘邦、项羽大兴楚文化,使楚文化有复苏之势,但离开了物质文化根基的楚文化终究是不可能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下去了。汉武帝独尊儒术后,自成体系的楚文化不复存在,但楚文化的某些因子却与传统中原文化一样,成为新的汉文化的组成部分。至此,南北文化相互交融,彼此促进,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Ⅱ 楚辞的影响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楚人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至迟在殷商时期,楚人已经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至西周初,据说鬻熊曾“子事文王”,后来熊绎又被成王封于楚(《史记·楚世家》)。这应该理解为周王朝对楚人实际控制江汉地区的承认。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最后楚为秦所灭。但楚地的反秦起义,又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融汇,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
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左传》记楚人赋诵或引用《诗经》的例子,就有好多起。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着区别,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作野蛮的异族。《小雅·采芑》记叙周宣王南征楚国之事,说:“蠢尔蛮荆,大邦为雠。”并把“蛮荆”与北方的玁狁并列。《鲁颂·閟宫》又把楚人与北方戎狄并列,同作为应予严惩的对象:“戎狄是膺,荆舒是惩。”
而楚人自己,在不愿承认周王室权威的时候,也往往自称:“我蛮夷也。”(见《史记·楚世家》)
一般认为楚文化比中原文化落后,这样说不完全对。楚文化的兴起也许比中原文化迟,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落后,主要只是表现在国家制度不够成熟,尤其是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关系的政治与伦理思想远不及北方文化完密。——所以楚人需要引进有关的学说和典籍。与此相应,原始宗教——巫教的盛行,也可以看作楚文化落后的表现。但在其他方面,楚文化不一定落后,甚至有许多地方远远超过中原文化。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楚辞十分重要。
首先应该注意到,南方的经济条件较北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汉书·地理志》说,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由于谋生较为容易,就可能有较多的人力脱离单纯维持生存的活动,投入更高级更复杂的物质生产。所以至少在春秋以后,楚国的财力物力,已经明显超过北方国家。《左传》记重耳奔楚,对成王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已可窥见一二。据历史记载,楚是春秋战国时拥有黄金很多的国家。从地下考古发掘来看,战国时代楚国的青铜器,足以代表先秦青铜器冶铸的最高水平。至于楚地漆器、丝织品之精美,那是北方根本无法比拟的。屈原《招魂》中描绘楚国宫廷内极其奢华的享乐景象,当然也须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样因为在南方谋生比较容易,途径也多,不需要组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以克服自然,维护生存,所以楚国也没有形成像北方国家那样的严密的宗法政治制度。据《韩非子》说,楚国的贵族也一直拥有比较独立的势力。这对于楚国同北方国家的对抗也许是不利的。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个人受集体的压抑较少,个体意识相应就比较强烈。一直到汉代,楚人性格的桀骜不驯,仍是举世闻名。《史记》、《汉书》中,可以找到不少例子。
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曲,主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被当作调节群体生活、实现一定伦理目的的手段。因而,中庸平和被视为艺术的极致。而楚国的艺术,无论娱神娱人,仍然都是在注重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充分展示出人们情感的活跃性。楚地出土的各种器物和丝织品,不仅制作精细,而且往往绘有艳丽华美、奇幻飞动的图案。《招魂》、《九歌》所描绘的音乐舞蹈,也显示出热烈动荡、诡谲奇丽的气氛。旧楚地、今湖北随县出土的一套具备五个半八度的编钟,被中外专门家誉为“世界奇迹”,实际证明了楚国音乐及歌舞的发达。而北方的正统音乐,通常是限制在一个八度的音域范围内的。
综上所述,应该说:以春秋战国时代而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实是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如果单就艺术领域而言,楚文化的成就为高。文学是广义的艺术的一个方面。我们所要论述的楚辞,既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奇葩,又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文化尤其楚国艺术的一般特点,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等等,也都呈现于楚辞中。
楚辞的形成,从直接的因素来说,首先同楚地的歌谣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述,楚是一个音乐舞蹈发达的地方。我们从《楚辞》等书还可以看到众多楚地乐曲的名目,如《涉江》、《采菱》、《劳商》、《九辩》、《九歌》、《薤露》、《阳春》、《白雪》等。现存的歌辞,较早的有《孟子》中记录的《孺子歌》,据说是孔子游楚时听当地小孩所唱: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还有刘向《说苑》所载《越人歌》,据说是楚人翻译的越国舟子的唱辞: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种歌谣到秦汉时还十分流行。如刘邦有《大风歌》,项羽有《垓下歌》。它的体式与中原歌谣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每句可长可短,在句尾或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这些也成为楚辞的显着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辞虽脱胎于楚地歌谣,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汉人称楚辞为赋,取义是“不歌而诵谓之赋”①(《汉书·艺文志》)。屈原的作品,除《九歌》外,《离骚》、《招魂》、《天问》,都是长篇巨制;《九章》较之《诗经》而言,也长得多。它们显然不适宜歌唱,不应当作歌曲来看待。同时,这种“不歌而诵”的“赋”,却又不是像散文那样的读法,据古籍记载,需要用一种特别的声调来诵读。这就是“吟”。(所谓的“吟”,就是介乎于“读”和“唱”之间的一种形式,是以一种较为简单的调子来吟完整篇文章,当然,楚辞之中应该还有当时楚地的楚音。)歌谣总是篇幅短小而语言简朴的,楚辞正是摆脱了歌谣的形式,才能使用繁丽的文辞,容纳复杂的内涵,表现丰富的思想情感。顺带说,现代人为了区别楚辞与汉赋,不主张称楚辞为“赋”,这不无道理,却不能说汉人这样称呼有何过错。因为本来是先有“屈赋”而后有“汉赋”的。
汉人又有“赋者,古诗之流也”一说(见班固《两都赋序》),当是为了攀附儒家经典,兼考虑到赋的铺张特征。
楚地盛行的巫教,又渗透了楚辞,使之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据史书记载,当中原文化巫教色彩早已明显消退以后,在南楚,直至战国,君臣上下仍然“信巫觋,重淫祠”(《汉书·地理志》)。楚怀王曾“隆祭礼,事鬼神”,并且企图靠鬼神之助以退秦师(见《汉书·郊祀志》)。民间的巫风更为盛行。《汉书·地理志》及王逸《楚辞章句》等,都言及楚人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的风俗。可见在屈原的时代,楚人还沉浸在一片充满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神话世界中。生活于这一文化氛围中的屈原,不仅创作出祭神的组诗——《九歌》,和根据民间招魂词写作的《招魂》,而且在表述自身情感时,也大量运用神话材料,驰骋想象,上天入地,飘游六合九州,给人以神秘的感受。甚至《离骚》这篇代表作的构架,由“卜名”、“陈辞”、“先戒”、“神游”,到“问卜”、“降神”,都借用了民间巫术的方式。
除了楚文化本身的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对楚辞的形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如前所述,春秋以后,楚国贵族对《诗经》已经相当熟悉,这成为他们的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屈原《九章》中的《橘颂》全用四言句,又在隔句的句尾用“兮”字,可以视为《诗经》体式对《楚辞》体式的渗透。在战国时代,纵横家奔走游说,十分活跃。他们“欲以唇吻奏功,遂竞为美辞,以动人主”,“余波流衍,渐及文苑,繁辞华句,固已非《诗》之朴质之体式所能载矣。”——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中的这一节论述,正确地指出了战国纵横家华丽铺张的文辞对《楚辞》形成的影响。
当然,“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文心雕龙·辨骚》)。
楚辞是楚文化的产物,具体说来,又离不开伟大诗人屈原的创造。
Ⅲ 中原文化是否包含湘楚文化
中原文化不包含湘楚文化。中原文化与湘楚文化有很大不同的风格,比如中原的诗经,四字,比较平实,楚辞长句,带兮。湘楚敬山鬼,中原没有这一说。包括口语发音、饮食、服饰等文化都有不同
Ⅳ 为什么楚国不能统一中原
楚国是长江流域的一个国家,从西周开始一直和周王室对峙。其主要发展的地区是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和河南北部等。楚成王和楚庄王时楚国逐渐达到了第一次鼎盛时期,通过讨伐陆浑之戎第一次和中原周天子相见,并有问鼎中原的想法。王孙满通过机智的回答打消了楚王称霸中原的念头,其实王孙满的话只是告诉楚王你的德不足以称霸中原。楚成王开始寻求向北扩,但是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崛起抑制了楚国向北发展的势头,在诸侯的强大势力面前与齐会盟,这就是有名“召陵会盟”。楚国在近百年的征伐中先后灭掉了众多小国实力有所增加。在与晋的征战中互有胜负。而且春秋晚期楚国内乱不断先是王室纷争,接着吴败楚使楚国实力大大削弱。应该说齐和晋的强大军事实力是挡住楚的北上步伐一个重要原因。而楚国自己的乱政则成为不能入主中原另一重要因素。在整个春秋期间楚只是灭掉汉江流域和随等几个小国,在进取中原的战略问题上毫无大的进展,只是争取了几个附属国。
战国时期早期楚王任用吴起,国家实力迅速发展,疆域扩大到淮河流域,并占有今天的浙江部分地区。但是因为悼王薨变法失败楚国的发展停顿不前。到了中期和晚期楚国几位国王都没有出色表现,最后在与秦的战争中屡次败北终于难逃灭亡的命运。在春秋和战国期间楚国无论从疆域和经济能力上都是当时大国,并几次北上争霸的行动。但他终究为什么不能统一中国入主中原呢?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楚的北面是中原大国晋和齐。这两个大国都是老牌的诸侯,而且夹辅周王室有着征伐名正言顺的号召力。二,楚北上中原首先遇见的蔡,郑,随和其它姬姓小国等。这些小国在楚国强大时或者晋,齐忙于它事的时候,楚可以欺负他们,但是不能灭亡他们。如果灭亡姬姓国家,姬姓诸侯会团结起来一起发难,逼退楚,使被灭的国家复国。这些国家在春秋起了楚与中原的缓冲作用,滞留了楚前进步伐。三。楚在战国中晚期政策错误。先是伐秦,无功后转而连秦。受到侮辱后盲目伐秦,一败再败。晚期秦的战争机器实力大大超过楚,楚应该看清形势连齐互保,以求时间发展自己,等待秦的内乱,寻求时机败秦收复失地,不失为万全之策。四。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差异不被中原诸侯所接受,即便是那些臣服于楚的国家,他们也随时都想翻盘脱离楚的控制。特别是蔡经常在亲楚,还是亲晋的问题上左右摇摆。这说明这些国家自己就不认同楚的文化。与中原不是一个族类。综上所述楚是不管是文化方面,军事方面都不具备统一中原的实力。
Ⅳ 什么是中原文化什么是楚文化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关系他们是如何发生冲突的
中原文化信天命、祖先,楚文化信鬼神、巫术,中国人如今的文化呢,信天命也祭祖先,信鬼神更信巫术。这就明白了吧
Ⅵ 汉文化和先秦的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吗
楚文化并非与中原文化并列的独立存在,也不是突兀地生成的。
楚人是先祖,是西周初期南迁的中原人,有一个迁到河南再到湖北、湖南的过程。很难说这些人和当地土着的结合,会不带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其实,我们总忽略先秦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交流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1、西周分封。分封到各地的国君,都是长期生活、工作在一起,拥有基本一致的文化基础的人。他们到了封地,就是当地文化的引领者。
2、中央统治。周天子对各诸侯国进行文化统治和影响,大家所知道的朝觐、颁布历法等都属于文化统治的手段。
3、被动交流——战争。战争是文化的交流的重要形式。这一点在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交流最频繁。
4、主动交流:人才交流的自主性,使得各国先进的文化得以相互交流。尤其东方诸国的交流,已经使这些国家的文化越来越趋同。秦国发展较晚,但商鞅变法后,东方先进的文化制度被引进,也很快跟了上来,并有自己的特点。
以上可见,至少到了战国时期,各国文化从大体上讲,基础是一致的,甚至相同的。这也是秦国能够统一全国的文化基础。
当然,各国自己的文化特点必然还会保留和发展的,我们不能说鲁国和齐国在文化上是完全一样的。正如大家所知,鲁国的正统意识、齐国的务实精神,使两个国家的文化具备了各自的鲜明特点。
楚文化也是如此,只不过由于地处偏远,并且地域广阔,自身文化的发展自由度更大,其特点更加鲜明一些。
到了秦朝统一后,进行了一次文化大革命,更加促进了大一统国家的文化统一性。这一点,成为汉朝文化的起点。
可以说,这时候出现的汉文化,是自有文明以来逐渐积累、交流而磨合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了。
这么说,并不是否定楚文化的鲜明特点,相反,楚文化独特魅力还是很明显的。老子、庄子、屈原,都是楚文化(文学和思维)的典范。
Ⅶ 汉文化和先秦的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吗
先秦的楚文化和汉文化是什么关系呢?说成一脉相承不是太准确的。汉文化事实上是先秦各种各样文化的大结合,而楚文化是这其中关键的构成部分。假如充分考虑打倒暴秦,创建汉朝的通常是以楚人为因素中坚和关键的这些人,楚文化对汉文化的干扰很有可能比大家想象得更加深入与悠久。
可以说,此刻发生的汉文化,是已有文明行为至今慢慢累积、沟通交流而磨合期为一个平稳的构造了。那么说,并并不是否认楚文化的鲜明特征,反过来,楚文化与众不同风采或是很显着的。我、充符、屈原,全是楚文化(文学类和逻辑思维)的楷模。
Ⅷ 中原对楚辞的影响
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春秋战国时代,北方的主要文化典籍,如《诗》、《书》、《礼》、《乐》等,也已成为楚国贵族诵习的对象。《左传》记楚人赋诵或引用《诗经》的例子,就有好多起。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着区别,因而楚人长期被中原国家看作野蛮的异族。
丰富的物质条件,较少压抑而显得活跃的生活情感,造成了楚国艺术的高度发展,这是楚文化明显超过中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中原文化中,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歌曲,主要被理解为“礼”的组成部分,被当作调节群体生活、实现一定伦理目的的手段。因而,中庸平和被视为艺术的极致。而楚国的艺术,无论娱神娱人,仍然都是在注重审美愉悦的方向上发展,充分展示出人们情感的活跃性。
一般认为楚文化比中原文化落后,这样说不完全对。楚文化的兴起也许比中原文化迟,但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楚文化的落后,主要只是表现在国家制度不够成熟,尤其是用于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关系的政治与伦理思想远不及北方文化完密。——所以楚人需要引进有关的学说和典籍。与此相应,原始宗教——巫教的盛行,也可以看作楚文化落后的表现。但在其他方面,楚文化不一定落后,甚至有许多地方远远超过中原文化。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楚辞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应该说:以春秋战国时代而论,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实是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如果单就艺术领域而言,楚文化的成就为高。文学是广义的艺术的一个方面。我们所要论述的楚辞,既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奇葩,又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楚文化尤其楚国艺术的一般特点,如较强的个体意识,激烈动荡的情感,奇幻而华丽的表现形式等等,也都呈现于楚辞中。
Ⅸ 春秋时期楚国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
春秋时期,楚国不具备统一中国的条件和实力,原因有:
1、楚地在长江以南,大部是未开发地区,经济落后。
2、楚国被中原诸侯视为“荆蛮”,遭到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排斥甚至是联合对抗。
3、楚国春秋时期的政权组织形式也不够稳定,实际上是楚王室和贵族势力以及各地方势力、各部族势力的一种松散联合。无法最大程度的集中国力对外扩张。
4、吴越等国的存在,牵制了楚国大量国力,使其无法放心北进。
5、一系列战争的失败和失策也影响了楚国的扩张
Ⅹ 什么是中原文化什么是楚文化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关系他们是如何发生冲突的
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分别指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化,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文化差异导致冲突,但同一居多,相互影响,中原文化的图腾代表龙,楚文化的凤,中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墨子等和楚文化的代表人物屈原,老子等不都是中华民族的嘛,不都是人类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