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春秋时期的文化精神是什么
如同一般将早期希腊的思想文化发展以神话和理性的对立为线索一样,春秋时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线索亦具有类似的情况,当然,这里的神性思维或神话不应仅仅理解为神话的传说而且包括各种神灵的信仰,这里的理性思维或理性不仅仅指对自然世界的理性认识和科学理性,而是指有关社会政治的道德伦理的人文理性。在中国春秋时代,神灵信仰的没落和实践理性的萌生,是可以准确揭示其思想文化发展线索的。在那里,人类社会的秩序被当作自足自为的概念来思考,摆脱了史祝的神性思维,这是时代精神的总体趋向。礼则越来越成为内在于人类世俗世界、外在于宗教神灵世界的组织法则。世俗人文主义强调的是理智的教导,指引实际事务的实用主义进一步呼唤对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春秋时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为世俗的政治理性和道德理性与以神灵祭祀为核心的宗教意识的抗衡,并逐渐以政治理性和道德理性成为主导思想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极其复杂而又缓慢的,所以不能从一种纯粹的角度来设想西周到春秋神本信仰和人本理性的紧张,事实上,春秋时代思想文化尚未脱离神性思维的框架,只是在此框架内发展起人本主义和人文理性的因素,体现着人文精神的跃动。中国古代先民对卜筮活动与卜筮结论的神秘信仰在春秋时代渐次衰落,而以《周易》为代表的卦爻辞则在春秋时代渐次成为独立于卜筮行为的文本体系并在脱离卜筮行为的意义上经历了文本的经典化过程。春秋时代出现了非神启预言家和卜筮活动受到抵制或轻忽的事例,同时筮与德何者优先的问题也突出起来,占卜在实际事务的决策重要性逐步下降,理性判断和道德优先在事务中逐渐占据上风。春秋时代的天学星占也遭到以子产为代表的世俗政治理性传统的拒绝和抵制,而且天象星占的进行以政事和人事为主,这与以往以神事祭祀大不相同。在这一领域中,思想文化自身所发生的对神秘的去魇表现在把阴阳与吉凶区分开来,用独立的眼光看待自然,解释自然。同时,透过星象学,思维铺陈着一种整体的宇宙秩序感,产生了不依赖神祗之永恒的但却颇具规则性的思想表达。除了卜筮外,鬼神观念在祭祀文化中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时代鬼神观念和文化中不断渗透入道德因素,将崇德和事神联结在一起,成为春秋士大夫们的共同信念。春秋后期,人们对神灵和神灵祭祀的信仰已经衰落,人们对祭祀不再从宗教信仰来肯定其必要性,而是从祭祀的社会功能来予以肯定,表现出对现实社会及政治的关注远胜于对神界的尊崇。世俗政治理性和道德理性对神灵信仰的抗衡成为这一时代突出的思想文化现象。祀典的构成和重点显示出文化上人文性的展开。神灵谱系中占主导和首要地位的,不再是自然神,代之而起的是历史人物被神灵化的诸神,礼乐文化中的人文主义因素更为发展和突显。古希腊的诗人和悲剧作家中明显地、日益增长的人文主义,在米利都智者那里发展了自然主义和理性主义理解世界的方法,这一点中国春秋文化中也有相似的表现。这个时代人文思潮所主要针对的是神灵信仰而非巫术,用孔子后来所说的巫-史-儒的传延系统,这个时代人文思想所针对的不是巫术代表的原始宗教,而是事神的官祝史所代表的神灵信仰。春秋时代,祝史地位日益下降,政治理性化和文化理性化带来了事神之官的失落,事神之业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实质的意义上被看重,虽然晏婴等人并未摆脱神性思维,但认为神的作为决定于民和德,反对由祭祀行为来决定一切,神本思想在此不能不让位于人本理性,务实的世俗政治理性意识逐渐压倒了神秘的神灵信仰传统。有识之士不信占卜、不重祭祀,崇德贵民,注重自己的行为和德性,人的眼光更多地转向人本身,这是当时的重大变化。而史官内部也发展着神本思想和人本思想的分化和紧张。在有关祭祀和政事的言论中,民成为神所依赖的主体,获得了与神并立的地位,这是政事优先意识和史官中注重历史经验的理性意识的影响所致。祭礼文化中新的因素的出现,使得祭祀活动更多地发展了纪念的意义,强调合族的社会功能,以文化英雄和英雄神话的祭祀谱系把人的力量日益突出出来。这一时期文字的使用已经超出王公室档案和铭文的范围以及口传的叙述,《诗》、《书》最先在实践中得到文本的经典化,尽管在开始之时,《诗》、《书》的权威是出于仪典的需要,但逐渐地,《诗》、《书》作为规范的精神资源的意义日渐突出,经典在此意义上生成。春秋礼文化注重礼仪或仪典的节度等外在性规范的取向是仪式伦理,但是礼乐文化中也发展起德性体系。在伦理的层面,仪式伦理主导渐渐变成以德行伦理为主导。从诸多的德目来看,春秋时代甚至可以说进入了所谓德行的时代。而德性从仪式性德目到道德性伦理,表现出德愈加外在化了。外在化的德目与礼仪文化相适应,内在化的德目则与礼智治秩序的解体相伴而生,是为政治理性的萌生和发展。与希腊的理性不同,中国春秋时代的理性更多的是政治、道德、价值的理性。春秋时代,人对礼的关注从形式性转到合理性,形式性的仪典体系仍然得到保存,但公卿大夫们更为关心的是礼作为合理性原则的实践体现。士大夫们都有着视礼的政治、行政意义甚于礼的礼宾、仪式意义的共识,这使得礼文化的重点由礼乐向礼政转变。而这一切,都是在春秋后期的政治衰朽、危机中产生的。礼的意义的这种变化极为重要,从此,礼不再主要被作为制度、仪式的文化总体,被突出出来的是礼作为政治秩序的核心规范和原则、行为伦理规范和原则的意义。宗法政治的日趋瓦解是春秋思想史的主要背景。政治理性化表现在礼的政治化,表明象征控制渐渐让位于理性的政治管理。在政治理性化发展的同时,政治文化中的道德因素也不断发展,重视德政和统治者个人德性的思想比《尚书》时代更为发展。而安民、宽民、利民成了德政的中心观念。务德安民成为政治文化的共识,与西周敬德思想一脉相承,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基础范围。士君子的人格在这一时代也获得具体生动的表达,在他们身上带有后世人所熟悉的传统士大夫的气质,这种人格的呈现是春秋以前的记载所见不到的。臧文仲、叔向、子产都是主张明礼崇德、重民尚贤的人,早期儒家所继承的思想文化,不仅是西周的敬德保民思想,也有着春秋时代仁人志士所体现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理想为其基础,是谓亲亲尊尊贤贤。在春秋历史中涌现的道德人格也构成儒家思想的重要精神资源。春秋时代,是宗法秩序从成熟走向衰朽的历史。春秋时代神人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孔子及诸子时代不是以超越的突破为趋向,而是以人文的转向为依归,批判和反思的思想不是到孔子以后才出现的,而是在春秋时代中不断发展着的对神性的怀疑和对现实的批判反思。因此,如果把中国的轴心时代定在孔子以后,那么很显然,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的发展并没有与它之前的时代相断裂,并非横空出世,一无依傍,而是与它之前时代的思想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对神性思维展开的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伴随着人本思潮和实践理性自身的成长,为诸子时代的精神文化的灿烂辉煌准备了充分的文化基础和可资利用的丰富的文化精神资源。
B. 春秋战国时期 文化 有什么特点
望采纳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着名思想家和着作,对我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总结与交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帛画、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和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和其他乐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音乐艺术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取得许多世界领先的成就,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值得我们自豪。
C. 春秋时期的文化有哪些
春秋时期的文化主要是诸子百家百花齐放,其中最着名的理论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着很多人的思想。
D. 春秋文化!
春秋时期的文化特点: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实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历史转型。在春秋这个转型期,尽管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观念仍在人们心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普遍地发生着影响。周天子及其诸侯政治权威的动摇与衰落,学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随之而出现的学术下移、典籍文化走向民间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又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某种改变,这些变化正是春秋时期思想文化转型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
着作:《左氏传》30卷; 墨子,老子,论语,国语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音乐专辑名】
专 辑:春秋
歌 手:徐鑫
语 言:国语
日 期:2003.09.00
曲目:
[01]春秋
[02]陈隋
[03]天山之春
[04]渭水情
[05]草原小姐妹
【乐队名】
春秋乐队成立于2000年。风格以重金属为基准,融入中国民族音乐,欧洲战歌等音乐元素,
春秋音乐丰满大气,在力量、内容、音乐美感上结合的很到位,具有游牧民族的高亢洒脱,也有东方部落音乐和宫廷音乐的神秘,在中国音乐圈内独树一帜,春秋继承了老一代摇滚音乐人的传统统情节,也借鉴、融合了新一代音乐人的前瞻性。精密特别的和声编制是春秋的特色之一,乐队有很强的现场演出能力。看今日春秋——冷兵器的诱惑
主唱:杨猛
吉它手:郭怡广
吉它手:寇征宇
贝司手:李波
鼓 手:刁磊
键 盘:李猛
【歌曲名】
演唱者李烁,收录在2006年的专辑《好梦留人》中,歌词:
春山暖日和风 阑杆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杨柳秋千院中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一点飞鸿影下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电视剧】
《东周列国:春秋/战国篇》
中文名称:东周列国|战国篇
资源类型:RMVB
版本:(更新至32集/32集全)
发行时间:2000年01月01日地区:大陆
语言:普通话
演员:刘威 刘薇薇 等
中国的战国时代是世界人类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东周列国|战国篇》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山河的二百多年中,诸子百家纵横捭阖、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浩瀚场面。《东周列国|战国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流传的有关战国时期的典故,如“孙庞斗智”、“商鞅变法”、“田单复国”、“苏张纵横”、“窃符救赵”、“吕氏春秋”、“荆柯刺秦”等经典故事,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曾有人预言:九十年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局势将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又一模拟,因此《东周列国|战国篇》的推出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
春秋篇:
第一集 骊山烽火
第二集 黄泉认母
第三集 如此君臣
第四集 筑台纳媳
第五集 诸儿文姜
第六集 管仲拜相
第七集 尊王攘夷
第八集 霸主齐桓
第九集 仁义大旗
第十集 骊姬乱晋
第十一集 羊皮换相
第十二集 择君图报
第十三集 重耳励志
第十四集 重耳返晋
第十五集 文公成霸
第十六集 罪哭崤山
第十七集 赵盾弑君
第十八集 赵氏孤儿
第十九集 一鸣惊人
第二十集 庄王治楚
第二十一集 霸主余韵
第二十二集 崔庆之乱
第二十三集 晏子相齐
第二十四集 高山仰止
第二十五集 逃出昭关
第二十六集 专诸刺僚
第二十七集 三约伐楚
第二十八集 掘墓鞭尸
第二十九集 会稽之耻
第三十集 勾践灭吴
=========================
战国篇:
第一章 死士豫让(1-3集)
第二章 魏宫惊梦(4-5集)
第三章 商鞅变法(6-9集)
第四章 孙庞斗智(10-12集)
第五章 苏张纵横(13-15集)
第六章 赵武灵王(16-18集)
第七章 田单复国(19-21集)
第八章 范雎逼仇(22-24集)
第九章 窃符救赵(25-26集)
第十章 吕氏春秋(27-29集)
第十一章 荆柯刺秦(30-32集)
E.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究竟有多丰富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央集权之前的一个存在。春秋战国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璀璨的存在,尤其是在思想文化方面更是如此。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辉煌,无论是在之前还是之后,都没有再次出现过。那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究竟有多丰富?对此,笔者认为春秋张时期思想文化的丰富,主要体现在大量思想家的涌现,以及各个思想派系的形成这么两个主要方面。
三、思想丰富的主要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传统历史中思想文化发展的至高峰,真正的百家争鸣,思想文化极为丰富。之所以会如此,最主要的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发展而不停进行探索的结果,但是在后世由于中央集权的原因,对思想进行高度控制,致使思想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F. 关于春秋战国文化,介绍详细点
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文字
春秋时代开始,各地诸侯相争,而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
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在文字使用方面可以粗略依照地域分为五大系统:东方齐系、东北燕系、南方楚系、北方晋系和西方秦系文字,各系统的文字大体上相近,只有小部份文字有所差异,因此彼此文书往来并没有太大问题。
文学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因当年为屈原逝世2230周年,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吕不韦任秦国丞相时期,组织门客编写了着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思想
春秋战国之交,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
旧的制度和道德伦理观念,被新的制度和意识形态取代了;一部分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矛盾尖锐激烈,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
书法
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铜铭文(金文)及石鼓文代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其风格或苍劲古朴,或清秀典雅,具有特殊的美感,为后世所珍重。
盟书、简册,无论是丹书或朱书,其字体又别具风韵。如侯马盟书,刀锋笔痕明显,转折顿挫有力,线条粗细略有变化,入笔出笔形成蚕头,有人称之为蝌蚪书,形成一种特殊的美感。玺印文字为后来的印章篆刻艺术提供了最早的典范。
(6)春秋文化体现在哪里扩展阅读: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虽然较低,但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才。
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许行、陈相、苏秦、张仪等,都是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或科学家。至于一般的出谋划策、谈天雕龙之流,以及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更是人数众多。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代表着作。
其中,《论语》《孟子》和《庄子》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G. 简述春秋战国的主要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着名思想家和着作,对我国后世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