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冼夫人文化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冼夫人文化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9-24 13:56:18

❶ 岭南,台湾人为什么崇拜冼夫人

首先,冼夫人确实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促进岭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她的伟大历史功绩值得赞颂和推崇。
冼夫人是一个有功于国家的人,在南朝至隋朝的历史大转折中立下了丰功伟绩。
①维护大局,带领岭南少数民族归附隋朝,促进了中国的再次大统一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全国大统一的时期,而隋朝能完成统一大业的最后促成者是冼夫人。公元589年隋灭陈后,虽然全国统一的大局已定,但隋军一时未到达岭南,于是岭南“数郡共奉冼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17〕隋高祖派遣韦洸安抚岭南,但陈朝亡将徐璒扺抗拒守,韦洸不能进入岭南。晋王杨广让陈后主写信给冼夫人,告知陈朝已亡,令其归顺隋朝。冼夫人“验知陈亡,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定。”〔18〕冼夫人与陈朝关系非常密切,与武帝陈霸先很早就认识,幷且有共同作战的经历,冼夫人是陈朝在岭南地区的依靠力量之一。面对陈朝的灭亡,冼夫人没有领导抗隋起义,而是毅然作出维护国家统一的正确抉择—归附隋朝,使中国始于东汉末年的将近四百年分裂(西晋的短期统一除外)最终再次归于一统。
冼夫人带领岭南少数民族归附隋朝的历史功绩不能低估。如果我们把这一举动放到当时全国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其意义就会看得很清楚了。在隋朝平定陈朝以后,南方的局势仍然十分动荡混乱。一方面陈朝虽然灭亡了,但其残余势力还存在,他们仍在负隅顽抗;另一方面反对统一的士族势力还不小,江南士族和地方豪强这时都趁机起兵反隋。《资治通鉴》卷177载:“江表自东晋以来,刑法疏缓,世族凌驾寒门。平陈之后,牧民者尽更变之。……士民怨嗟。民间复讹言隋欲徙之入关,远近惊骇。于是,婺州(浙江金华)汪文进、越州(浙江绍兴)高智慧、苏州沈玄侩,皆举兵反,自称天子,署置百官。乐安(浙江仙居县境)蔡道人、蒋山(江苏南京市)李忄夌、饶州(江西波阳)吴世华、温州沈孝彻、泉州王国庆、杭州杨宝英……等,皆自称大都督,攻陷州县。陈之故境,大扺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19〕隋朝花了不少的力量才扫平这些武装反抗,所以隋朝统治者是不希望用猛烈的军事行动来解决岭南的问题。
冼夫人带领百越民族归附隋朝,使隋朝基本是以和平的方式统一岭南。这一行动顺应了统一的历史发展方向,避免了战争带来的灾难,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她既得到了统治者的肯定和褒奖,也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赞扬和敬重。
②多次领导平定叛乱的斗争,维护地区安定
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地区多次发生地方官吏和少数民族首领的叛乱事件,为了维护地方安定,冼夫人多次领导平定叛乱。
梁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梁朝发生侯景之乱,梁朝政权岌岌可危。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高州刺史李迁仕趁机起兵叛乱,并企图通过联合冯冼家族势力以取得成功。冼夫人审时度势,识破了李迁仕的阴谋,阻止丈夫冯宝前往会见李迁仕,并使用妙计大败李迁仕,支持陈霸先北上讨伐侯景。陈朝时,冯宝去世,“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20〕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广州刺史欧阳纥反,陈朝派车骑将军章昭达讨伐,欧阳纥企图诱使冼夫人的儿子冯仆参与叛变。冼夫人当机立断地说“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21〕她立即部署军队拒守,率百越酋长迎接章昭达,与其内外夹击,平定欧阳纥的叛乱。隋朝时,地方豪强王仲宣和陈佛智叛隋,围困韦洸在州城,冼夫人派遣孙子冯暄前往解救。而冯暄与陈佛智素有交情,违反命令停滞不前,冼夫人大义灭亲“遣使执暄,系于州狱”〔22〕与隋朝将领鹿愿合力平定叛乱。多次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叛乱,不仅造成岭南地区社会动荡,而且关系到地方与中央激烈的权力斗争。冼夫人维护国家的统一,反对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愿望。
③积极推动少数民族“汉化”,为民办事
粤西和海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汉族和越族的关系以及越族各部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当地民族问题的关键。冼夫人经常劝说部族之间和平相处,积极传播汉文化,劝说族人遵从朝廷政令,教导族人学习汉人礼仪习俗。利用其既是越族首领又是汉人“郡守夫人”的特殊身份,深入反复教化民众,不断地改变着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并最终促使民族融合以及百越族接受中央政权的管辖。〔23〕
事实证明,冼夫人是古代岭南百越民族中少有的卓绝首领,她一生致力于本地区的安定发展和积极推动百越族的“汉化”,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该地区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这奠定了冼夫人深厚的群众基础。
冼夫人的功绩卓着,影响深远,无论是统治者、文人学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是希望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所以,有功于国有功于民的冼夫人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肯定和文人学士的歌颂,也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和怀念,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封建朝廷的敕封推动了冼夫人崇拜的形成

前面已提及,历代封建政权多次敕封冼夫人,并把冼夫人入祀国家祭典。封建朝廷的敕封,扩大了影响,增加了冼夫人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严感, 推动了冼夫人崇拜的形成。封建统治者敕封冼夫人都是有一定的目的的,陈朝和隋朝时的敕封主要是表彰冼夫人对国家所做的贡献,但隋朝以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由于冼夫人在岭南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封建统治者想借助冼夫人的形象稳定民心,维护统治。隋朝以后,历代政权对冼夫人的敕封都是在非常时期。
南汉政权是五代十国时期在岭南建立的割据政权。当时,中国又一次出现了大分裂的局面。在全国大分裂、大动荡的情势下,南汉政权统治下的岭南地区,阶级矛盾也很尖锐。南汉统治者极其奢侈,幷且刑法残酷,有刀锯、支解、刳剔等酷刑,因此,激起人民的反抗。为稳定统治,统治者封冼夫人为“清福夫人”,利用冼夫人的影响维护统治。
南宋高宗时期,正值金兵南下,北宋政权灭亡,南宋政权初建的时候,统治者极需稳定南方局面,以应付北方金兵的威胁。但这时,岭南并不平静,阮元《广东通志·前事略》的记载: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八月“盗入梅州,杀守臣沈同之,大掠而去”。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四月“陈颙围循州,焚龙川县,命江西安抚司遣将捕之”。同年八月,“江西统制傅枢讨平南雄贼吴盅、邓庆、刘军一等”。十一月,“陈颙犯梅、循二州。是冬,虔贼谢达犯惠州。”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正月,陈颙围潮州不下,引兵趋江西。同年二月,虔贼周十隆犯循、梅、汀州。”“时虔、吉盗连兵寇掠循、梅、广、惠、英、韶、南雄……”。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十一月,“广贼区稠围韶州乐昌县。”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正月,“海贼朱聪犯广州”,“闰二月,海贼陈感犯雷州,官军屡败。”〔24〕此后的绍兴年间,岭南还发生了多次的动乱。在此情况下,宋高宗赵构将冼夫人抬到神的位置,在海南儋耳人请求为冼夫人赐封号时,为儋耳宁济庙作庙额诰,册封冼夫人为“显应夫人,赐额曰宁济”,后又加封为“柔惠夫人”。从庙额诰中,我们可看到宋高宗的用心:“弥寇攘之患,格丰登之祥,惟神之功,宽朕之忧”。〔25〕
封建统治者还利用“神化”冼夫人,编造“显灵”神话,帮助镇压农民起义。例如:清朝时曾发生加封号的事件。据光绪《高州府志》的记载: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太平天国革命军陈金刚部进攻高州府,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南山战役中清军击败太平军。“冬十一月贼自南山来攻营,副将卓兴大破之……毙贼百余(此为卓军第一战功)。”〔26〕于是地方官绅借此编造冼夫人“显灵”的神话,大肆宣传。他们把清军战胜太平军的原因归结为“时北风烈动,忽转南风,贼愈不支。相传是处为冼夫人降生地,而是日又夫人诞辰,故灵应如此。”〔27〕时任广东巡抚的郭嵩焘即以此为据向清廷奏请敕赐封号,同治帝加封冼夫人“慈佑”。在这当中,掺杂了迷信色彩,统治者借此推行愚民的统治政策。
由于统治者的多次敕赐封号,再加上隋以后开科举取仕,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封建统治集团,利用民间对冼夫人的崇拜,大力赞扬冼夫人的功绩,推动民间信仰更深入更广泛发展。

第三,民间信仰的形成促成了冼夫人崇拜现象长时间的广泛的存在

岭南地区人民历来重视对祖先对英雄人物的崇拜,粤西和海南人民以崇拜冼夫人为多,并形成了广泛的民间信仰。前面已提及,该地区建有很多冼夫人庙,每年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人们把冼夫人奉若神明,把她看作是救灾救难的神。人们都相信冼夫人可保佑他们,每逢诞期都到冼夫人庙烧香跪拜,祈求消灾得福。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信仰具有功利性的因素,凡求一事,必有一神应之,这使得冼夫人崇拜具有了植根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一方面是由于迷信思想不能消除,这为冼夫人崇拜广泛扩展提供了精神支持,使得冼夫人崇拜现象长时间的广泛存在,并形成了广泛的民间信仰。

❷ 岭南文化的特点

1、岭南文化的重商性      

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领域历来具有重农抑商的倾向。但是,这种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条件下萌生的价值观念,在岭南地区并无突出的反映。岭南文化上的商业精神不仅弥漫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者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     

2、岭南文化的开放性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的岭南文化,必然是“窗权之下,易感风霜”,免不了要发生与其他外域文化的碰撞和交汇,形成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呈现出与较为封闭的内陆文化有明显的不同性质。     

3、岭南文化的兼容性      

开放性跟兼容性是相互联系的。岭南文化具兼容并蓄的性质,它处于与不同文化相互对流和沟通的状态,不存在严重冲突和对抗的局面。     

4、岭南文化的多元性      

岭南文化的兼容性在表现上,必然出现岭南文化的多元性。岭南文化的多元性是指多种性质,多种类型,多种层次文化的并存,使岭南文化显得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富有活力。     

5、岭南文化的享乐性      

岭南文化的享乐性不仅表现在舒适、快乐、美好、享受等美的生活追求,企求幸福生活,更重要的表现为通过劳动,获得成功,取得胜利,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目的以及对个人利益、事业成就的满足。其主导方面是积极的,它催人上进,奋发,开拓,攀登,建设美好的生活,追求幸福的人生。但也有一些消极因素,诸如过于追求刺激和物质享受,甚至奢侈。

(2)冼夫人文化的积极意义有哪些扩展阅读:

岭南文化是指中国岭南地区文化,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 从地域上,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尤其以属于汉族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构成了汉族岭南文化的主体。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在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多方面,岭南文化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上居于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近代岭南文化更是近代中国的一种先进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岭南文化以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在中华大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岭南文化涵盖学术、文学、绘画、书法、音乐、戏曲、工艺、建筑、园林、民俗、宗教、饮食、语言、侨乡文化等众多内容。从地域上,岭南文化又分为广东文化、桂系文化和海南文化三大块,尤其以属于汉族广东文化的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构成了岭南汉族文化的主体。

❸ 年例的由来

年例萌芽于岭南古老的祭祀。经过近两千年变迁,在化州“跳花棚”、雷州“走清将”、徐闻“罗卜戏”、吴川“舞二真”之中,依然能感受到古傩的魅力。年例最初是祭祀仪式,是扩大的元宵节、春节、庙会,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

年例有一套完整的程序,重视祭祀仪式。部分保留明清时期祭社风俗,汇融中原元宵节的娱乐喜庆色彩。在经年累月发展中,年例融入中原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元素,发展成为粤西最隆重的民俗活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年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心文化”精神,弘扬国家统一、和谐团结的主旋律。

(3)冼夫人文化的积极意义有哪些扩展阅读:

传统年例活动包括: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具体指敬神、摆宗、打醮、祭拜、挂花灯、游神、放鞭炮等环节,大都以祭祀活动为主。还有舞狮、舞龙、舞春牛、八音、粤剧(“做大戏”)、木偶戏(“鬼仔戏”)、歌舞、杂剧、宴席等活动。

除传统项目表演,现代歌舞杂技的引入,让年例不再局限在传统祭祀,从最初娱神祭祀,发展为融交际和文娱于一体的文化盛会,所谓“做年例”“睇年例”(看年例)等。

❹ 年例的年例起源

一说:相传,湛江的“年例”也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过年和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庆祝丰收、祈祷祭祀日子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一说:它实际上是元宵节、庙会、湛江等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综合起来的节日。
一说:年例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年例活动由冼氏家族祭祀祈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
南朝至隋朝时期,岭南圣母冼太夫人是当地的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冼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当地人如此敬重一位爱国的巾帼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们的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及爱国主义思想。或许把冼太夫人尊为神只是延习了祖先的做法,把拜冼太夫人仅看成是年例的一种形式。但其中所包涵的那种文化内涵,是泯灭不了的。冼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历史意义,它传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还有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精神。
客观分析,年例与元宵又有不同,主要区别在于:
一、 年例是没统一日子,它多集中在农历腊月至二月间,还有“翻秋”年例(在秋收后的一个月举行,大都是在农历三月至十一月)则每个月都有,少数地方一年中还会举办两次年例。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一天,有的地方举办两三天。而元宵则固定在农历正月十五一天,过了这天不叫元宵。
二、信仰不同,元宵称上元节,与道教三元说信仰有关,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而年例宗教信仰广泛,它祭祀的神灵有道教的三官大帝,也有佛教的观音菩萨,本土的冼太夫人,社稷土地,康王以至祖宗、树神、鬼等等。
三、元宵节是吃元宵,燃灯等,年例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在古时,年例注重于乡傩驱魔逐鬼仪式。
四、年例盛行地区与古代俚人生活的区域相重叠,具独特的唯一性,是其它民系所没有的。元宵则地域广泛,是多民族的节日。
所谓“年例”,可解释为年年有例,俗语也叫“饭期”。
过了春节,茂名等地的年例也就陆续开始了。所谓“年例”,可解释为年年有例,俗语也叫“饭期”。茂名人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可以说“年例”是茂名农村的第一大节日。实际上“年例”只是具有同一地域特色节日的通称,并不是所有做年例的地方都习惯把年例叫做年例,茂名、湛江市区和遂溪一般叫年例或“元宵”,其他地方习惯称谓各不相同,例如,雷州叫游人或元宵,徐闻叫上军坡、闹军坡或游神,廉江叫游神或游花街等。
茂名地方的“年例”,可以说来源于“元宵节”。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指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这天晚上有观灯的风俗,“东风夜放花千树”描写的正是元宵节观灯的情景,因此元宵节也称灯节或上元节。也许是茂名人的创造,把节日时间错开,便成了以吃喝为主的“年例”。年例期早的从年初五便开始,直到二月底。茂南有句俗语“最早黄竹,最迟艾屋”,是说高山镇黄竹村正月初七日便做年例,而公馆镇的艾屋地是2月28日才做年例。各条村庄的年例日期错开,是便于亲戚朋友互相欢聚。
在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做年例没有现在这样热闹、隆重。那时,生产队干鱼塘,杀几头猪,社员们领回几斤鱼、几斤肉,再杀一个鸡做菜,就算是丰盛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做年例也就越来越隆重、热闹。一般人家也摆上三、五桌;富裕人家则摆十几二十桌,吃的也不仅仅是鸡、鸭、鱼、肉,而是“天上飞的,海里游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做年例是谁家客人多,客人级别高,门口停放的小车多,主人的面子就大。探年例不仅亲戚朋友来,连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都可以来。亲戚朋友见见面,聚聚情谊,交流信息,辛苦一年的农民高兴热闹几天,也是一件有益的事。 “年例”节日的形成源于明朝,流传有一个民间故事。话说四五百年前,位于鉴江中下游江边的高州城(原茂名县城)、化州城、吴川城(梅菉)等城镇已形成商业中心区,手工业发达,附近的乡村也是农业发达地域,从事工、农器具和木、鱼、盐等物品贩运的人往来城乡之间,有的农人渐渐脱离农耕变为城镇人。使得在江边千年形成的商品集散地,渐渐扩大城的面积,当地的农村人也变为街道人。高州城镇、化州城镇、镇隆城镇、吴川梅菉城镇由三日一圩市向日日皆圩市转变,商业经营行会便搞一些商庆活动以推动商品交换。明朝时,鉴江流域各地的城乡已经由汉俚文化融合进而全部汉化,中原移民和北来的官员宣传中原文化,将祭社稷为主的民俗节日社火(庙会)传至当地,已跟当地古俚人流传下来的鬼神文化渐渐融合,形成祭灶、燃灶火、游庙神、上刀山、过火海、鸣铳炮、送瘟神、烧纸船、插田旗、送吉贴、出花灯等一系列习俗。这种习俗也成为当时一种村庆文娱活动。村庆活动吸引城镇人,商庆活动也吸引乡村人,随着部分乡村人变为行商人、部分城边土地变为街道,城乡人往来逐渐频繁,很多人都觉得:将乡村的庙会农庆和城镇的商庆结合起来,城乡皆有文娱活动多好啊 。
说的是高州府城有一个由农人变街人的人,名叫高化年,20岁出头的他随父亲高圣将茂名县北部山区出产的木材(主要是杉树)通过鉴江水路木排流运方式,贩运到化州城和吴川梅菉城出售,又从这些地方用船运回其他物品转卖,经过多年的经营,家境殷厚。高化 年的 祖辈是北方移民来的,很懂中原文化的内涵,对古俚人文化也颇理解。他在行商过程中,认识一位在化州城任教谕名叫金和成的人,又在梅菉 城镇结 交一位与他父亲同龄的黎族人吴贤。吴贤住在海边山村,从事船运,来梅菉把物品通过江海贩到家乡出售。时间长了,相知了,高圣和吴贤结拜为兄弟。有一天,吴贤请高圣父子到他船上饮酒,叫出女儿斟酒。那高化年见了花容月貌的吴女,竟一见倾 心。吴女也对高化年暗送秋波。席间知吴女名叫吴梅例,也知书识礼。因高圣跟吴贤成结拜兄弟,高化年和吴梅例也以兄妹相称。高化年爱心涌动,却不敢冒犯兄妹礼教,不敢跟父亲言及求婚的事。情煎三个月后,跟化州城的金和成教谕吐露心曲。金和成愿意玉成美事,稍作思量,叫高化年于正月十五元宵节日,请吴贤父女及他那个山村的多个乡老到来赏花灯,由他说合。
高化年把金教谕的话讲给父亲听,又说这样既可增进情谊,又可促进城乡人江海人往来,使生意兴旺。高圣觉得儿子想法聪明,欣然答允,发出请贴。元宵之日,吴贤携女梅例和村老八人往高家赴宴。席间说三天后的正月十八,是他海边山村的庙祭活动,跟街上的元宵灯庆有所不同。金教谕当即叫吴贤要礼尚往来,要高圣父子带他和商友前往贺庆。吴贤却说村居简陋,不敢接贵客。金教谕向高圣建议:在梅菉镇江边他的木货场那里,邀请吴贤带一部分人到来表演庙会的娱乐节目,使海边山村人多来看你的木材,买卖会更好。高圣想到此举高明,便发出邀请。那天货场上张灯结彩,由吴贤村人和请道士做道戏演木偶戏傩戏,邀客入席吃饭,卖出的木材比往日增加一倍。几天后,高圣又在高州府地他江边的货场,按当地的庙祭日举办一次娱庆,上演木偶和傩戏,还从信宜山村请来能做“上刀山”、“过火海”等民间表演的人,从自己木场中挑最大的杉树制作“刀山”。也请吴贤带女和乡亲到来。四面八方的人都来看热闹,过后,高圣的木材又多卖一倍。又过几天,适逢化州城江郊庙祭,高圣又举办一次民俗节目演出。从商的种田的都到来看民俗表演。戏场热闹之时,金教谕说要暂留高化年在孔庙书院帮教,当即挂出说是高化年作的一对联的上联:农商庆会成年例。说明谁能对得好联,便成终生挚友;又问台下的高圣和吴贤答应不答应,两人都高兴说好。
用新鲜事作的新鲜联句,把人难倒了,好一会儿没人能对上,有两个秀才说出一二句,金教谕都说文不对题。这时,只见金教谕带着一位眉清目秀的秀才打扮的青年上台,手里展开所对下联的条幅:例年成会庆商农。金教谕说:这下联是上副的回文,对得好,愿出联和应联的成亲朋挚爱,说完便叫二人对拜。在戏台下看戏的高圣和吴贤都觉得那应对的后生好像是吴梅例。原来这对联事是金教谕暗中安排好的。全场的人都称赞含有高化年的“年”和吴梅例的“例”两人名字后一字的这回文对联:农商庆会成年例,例年成会庆商农。
这农商庆会过后,金教谕对高圣和吴贤劝说:两个年轻人都当众对拜了,我作媒人,让他俩成亲吧。两个一商一农的好友笑着点了头。由于这一对联,这一桩美事,又见农商庆会将庙会和商庆结合,既迎吉送邪又促进城乡人情谊和大众娱乐,便使人觉得要年年成例,各地推举庙会乡贤轮年做首“例年”会庆,年年如此庆商农。传扬出去,这条圩的圩诞也开会集捐学着做“年例”,那条村的庙会祭也集捐做“年例”,由农村变为街道的更做大“年例”,农商同庆,你做我做。接着就传遍乡村,就互相攀比,你那圩街来的亲朋多,生意好了,也表明肯施财就能发财,我邀更多的亲朋来;你那村庄庙庆多亲朋来,人气旺,表明有爱心,我便请更多亲朋来,于是众人便有了做“年例”能“福人又福己”的心理意象,于是“年例”节日便传承几百年直至今天。由于各地村庄和由村变街的最初庙会诞祭日不同,所以流传到今天的年例日期也不同。清朝嘉庆年间修的《茂名县志肪硎?叻风俗》始对年例作记载:“自是至二三月,里祠设醮,家奉神沿门逐鬼,谓之做年例……”再早在明代的《金瓶梅》第十四回中,西门庆对吴大妗子、李瓶儿说道:“今日门外玉皇庙圣诞打醮,该我年例做会首……”可见,年例是由庙会(诞)形成的年年成例,简言年例。而年例也一直延续至今,而且热闹、隆重程度不亚于当年。

❺ 冼夫人在做人方面有哪些高尚气节

冼夫人,俚族人,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丈夫冯宝,任高凉太守,手握大权。

冼夫人自幼聪明伶俐,勤劳能干。她不仅博览群书,极富文采,而且擅长挽弓射箭,可谓文武双全。到了婚嫁年龄,冼夫人和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结为伉俪。婚后,她全力协助丈夫在俚族人民中间推行政令,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促进汉族和俚族的融合统一。

当时,南方变乱迭起,朝代更替频繁。面对这种动乱局面,冼夫人下定决心要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在她的努力下,广东境内汉、俚等族人民归服了朝廷的领导,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国家一度出现了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公元548年,江南发生了“侯景之乱”。高州刺史李迁仕想乘机割据称雄。所以,他拒不发兵北上参加平灭“侯景之乱”的战争。不仅如此,他还招兵买马,扩张势力,企图起兵叛乱,以达到称霸广东的目的。

李迁仕为了争取冯宝和冼夫人的支持,就派人请冯宝去高州聚会,说有要事商量。冯宝正欲前往,冼夫人急忙出来阻拦,不让丈夫前往。丈夫很不解,询问其故。冼夫人向丈夫分析了李迁仕的不良意图——叛变朝廷。她让丈夫装病推托,以保全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

冯宝听了冼夫人的分析,没有赴约。没过几天,李迁仕果然打出反旗。这时候,冯宝连连夸奖冼夫人料事如神,并向她讨教平灭反贼的良策。冼夫人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分析,只有智取才能将反贼一网打尽。

冼夫人不顾个人安危,决定亲自深入虎穴。她带了十分丰厚的礼物,由1000多个士兵担着,假装是去恭恭敬敬地拜见李迁仕,以赎前次不赴约之罪。李迁仕听说是冼夫人亲自前来,毫无防范地打开了城门。哪知这些士兵的长担子中都藏着兵器,他们出其不意地杀进城后,占据城门、府衙等要地,并接应后续部队陆续入城,很快就打败了李迁仕的分裂势力,维护了广东地区的安定和统一。

后来,广州刺史欧阳纥(hé)又起兵反叛朝廷。冼夫人再次举起了平灭反贼的大旗,欧阳纥见冼夫人态度坚决,就胁迫冼夫人就范,诱捕了冼夫人的儿子冯朴。在这紧急关头,冼夫人义正辞严地告诉部下:“我不能为了保护儿子而负了国家。”冒着儿子可能被杀的危险,冼夫人毅然起兵讨伐叛逆,广东地区的统一和安定局面在她的努力下得以保全。

朝廷鉴于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和地方安定方面做出的贡献,封她为中郎将,于是她成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少数民族中惟一的女将军,当地群众也把她奉为“圣母”。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哪一个民族,都有责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在我国历史上,除了冼夫人这样的女将军,还有松赞干布那样的王室贵胄(zhòu),他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作出了贡献。在“东突”势力抬头,“台独”势力猖獗的今天,我们应该像冼夫人和松赞干布那样胸怀祖国,放眼未来,坚决维护民族团结,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阅读全文

与冼夫人文化的积极意义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