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是什么
一、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
秦朝从维护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目标出发,强力推行法治政策,在文化教育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如下 方面:
(一)统一文字
目的是为了改变战国时期形成的“文字异形”局面,同时简化文字的书写。李斯最初总结出小篆的字体,并编成名为《仓颉篇》的字书,后来狱吏程邈又将小篆改进成更便于书写的隶书字体。
文字的统一对维护国家统一、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化心理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二)严禁私学,“焚书坑儒”
秦统一后,统治集团内部对实行郡县制的看法并不一致,丞相李斯认识到学术观点的不同正是思想统一的障碍,而春秋战国以来的私人自由讲学之风是形成学术争鸣的条件。于是李斯建议秦始皇厉行禁学、焚书的政策,得到采纳。禁学、焚书又进一步引发残暴的“坑儒”事件。
焚书是毁灭文化的最重要的固化物质载体,禁私学是堵截文化的传播途径,“坑儒”则是对人这一活生生的文化载体的毁灭。秦始皇因此将他的文化专制和愚民政策推向极端,从而也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三)吏师制度
秦王朝在禁止各种学派的私学的同时,为了培养知法、执法、守法的官吏和驯民,全面实行“吏师制度”。即在官府中设立“学室”,以官吏为教师,以法律为教学内容。
“吏师制度”的施行,导致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不仅否定了正常的文化消费和创造,也否定了专职教师的存在,重新回到夏、商、周时代“官师合一”的局面。这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二、汉代的文化教育政策
(一)汉初的文教政策
汉初是指汉高祖至汉景帝在位的一段时间,共60多年。在这段时间内,汉统治者奉道家的“清静无为”为政 治指导思想,表现在具体政策上,即尽量减少对百姓日常生活、生产事务的干预,任其自然发展。
在“无为”的政治背景下,统治者放松了对文化教育的钳制,为教育的发展、学术的繁荣提供了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文教政策上的重大举措有:重新重视各派知识分子在政治中的作用,并诏令政府官员推荐贤良文学之士;允许开办私学;废除了秦朝制定的“挟书律”,允许人们自由收藏、携带书籍等。
诸子百家之学因此开始复苏。儒家在先秦就很重视讲学,此时各地的儒学大师也开始收徒授经(左为唐代王维所作的《伏生授经图》),儒家学派得到了较为突出的发展,这为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独尊”政策奠定了基础。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汉初“无为”政治虽然有利于社会的“休养生息”,但也积累下许多没有解决的社会矛盾,如诸侯 势力的膨胀、土地兼并严重、北方匈奴的骚扰、政务废弛行政无效等。也导致中央财政匮乏,国家积弱,不能举行重大事务和工程。公元前140年,时年16岁的汉武帝即位,他有志于变汉初的“无为”政治为有为的进取政治,渴望寻求新的政治指导思想。(右图为汉武帝像)
汉武帝通过对策 选拔优秀的知识分子来充实官吏队伍,寻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对策中向汉武帝提出三条
建议: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即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采取冷淡态度,这样就可以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即“独尊儒术”。
2.兴太学以养士。汉初中央政府不办学,人才主要来自私学。董仲舒认为这一方面不能保障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统一人才的思想意识。他建议中央建立太学,直接掌控教育大权。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作为对这三项建议的回应,汉武帝先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独立儒家五经博士 ,而对先前设立的传记、诸子博士则不再续置,让其自然消亡。
2.开设太学。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正式由官方为儒家博士置弟子,称为博士弟子,宣告中央太学的正式建立。
3.完善汉初的察举办法,使其成为制度。
董仲舒的三项建议成为汉代的三大基本文教政策,其中“独尊儒术”是其核心。
B. 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有哪些
所谓先秦,指的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为止.先秦时期的文化
春秋时期的思想:
老子的思想:“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
哲学思想: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行的,事物具有对立面,并且相互依存在,不断的变化.
老子是大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是进步的,其无为的政治主张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积极作用.
孔子的思想:
思想内容:1·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即“爱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
2·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
3·主张以德治民,在政治上主张逐步改造.
教育成就及文化贡献:教育方面;他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编订和整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即“五经”
对孔子思想及实践活动的评价: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其仁的思想,以德治民的思想,反对苛政,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和缓和阶级矛盾,使得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安定人民生活具有进步意义.其维护周朝的礼,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意志,是维护奴隶制,反映了儒家学派厚古薄今变得历史观,所以具有保守性和落后性.同时孔子对推动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古代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孔子在思想上,学术上,教育上所作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儒家学说经历代儒学家的发展和改造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同时对东亚一些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1·物质条件: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2·社会需要:春秋战国作为社会大变革时代,社会历史需要重新认识,百家争鸣是历史变动在认识上的表现.
3·政治变革需要:各国的政治变革与互相竞争需要理论指导.在尖锐的斗争中,实力无疑是基础.然而,没有适当的谋略,优势也可能转换劣势,所以当时统治者对人才相当重视.
4·环境与氛围:当时诸侯国纷争林立,政治空隙比较多,思想环境较为轻松,便于知识分子自由讨论问题,施展才华.
5·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6·不同的阶级对社会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主要学派与思想
墨家:代表:墨子
主要思想:1·“兼爱”——不分阶级差别
2·“非攻”——反对一切不义战争(反映了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的愿望) 3·“尚贤”——主张任人唯贤,反对王公的任人唯亲.
4·墨子一书记载了许多关于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认识水平.
反映了战国初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的现实,这代表了小生产者要求和睦相处,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保证生产发展,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墨家学说在当时成为最有实力的派别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说.
儒家:
孟子:
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重民”思想表现:1·“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2·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得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主张宽刑薄税.
这种思想反映了孟子在社会变革中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其仁政的思想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但其目的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与统治.
荀子:
哲学观点: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同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反映了战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增强.
道家:
庄子:
哲学: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属主观唯心论;
社会思想:鄙视富贵利禄,反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庄子的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法家:
韩非子:
1·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主张按社会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
2·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利用人趋利避害的本能,以严刑酷法统治臣民;
3·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法家思想体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要求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封建制度的要求,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C. 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有哪些
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
1、群体创作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出现在文字产生以前的时期,其特点是群讴唱和。其主要作品,应当是劳动乐歌(含农事祭舞),其基本审美趋向是实用。
墨子一书记载了许多关于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知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认识水平,反映了战国初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队伍不断壮大的现实。
这代表了小生产者要求和睦相处,有安定的社会环境以保证生产发展,提高政治地位的思想,墨家学说在当时成为最有实力的派别之一,有“非儒即墨”之说。
2、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
以原始宗教文化为背景,巫觋作为个体文学创作者开始出现,出于巫术目的而创制的韵文是当时主要的作品。
荀子哲学观点,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同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反映了战国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改造增强。
3、商、周之际到春秋时期
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为新兴文化的代表,当时重要的作品主要是记人事,观天象,述旧典的史家散文。
庄子哲学,发展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属主观唯心论,社会思想,鄙视富贵利禄,反对社会不公平现象,庄子的这种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西周春秋时期
贵族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创作者,他们所献诗、所采诗是这一时期留存后世最多的作品。老子的思想,“无为”,反对采用严刑峻法,哲学思想,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是运行的,事物具有对立面,并且相互依存在,不断的变化。
老子是大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是进步的,其无为的政治主张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积极作用。
5、春秋战国之际到战国末期
在贵族和庶人之间兴起的“士”阶层,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诸子散文”是这一时期最多最具个性的文学作品。
教育成就及文化贡献,教育方面,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编订和整理《诗经》《尚书》《礼》《易》《春秋》,即“五经”。
D. 秦朝文化都有哪些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行极端的集权统治。残忍的“焚书坑儒”导致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倒退。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货币等手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和统一,郡县制的行政模式为以后君主集权的封建社会模式奠定了基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P51-52-53)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P52)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P53)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E. 先秦史实:贵族文化教育涵盖哪些方面
中国的贵族,到周兴起时已经很像样了,周之封建,又巩固和强化了贵族阶层。贵族封建,立基于宗法。国家即是家族的扩大,宗庙里祭祀辈分的亲疏,规定贵族间地位的高下。宗庙里的谱碟,即是政治上的名分。所以我们看春秋、战国,多是同姓兄弟之国,或者这样那样的亲戚。
贵族的首要任务,就是习“礼”。“礼”涵盖的范围很广,最早的“三礼”指天、地、人之礼,后来才指儒家的三部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礼,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说,“人无礼不立。”大到祭祀天地、朝拜天子,邦国盟会,小到省亲会友,戴帽穿衣,无一不受“礼”的约束。譬如打仗,多么惨烈的事情啊?也要讲“礼”,其中就有“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等讲究,就是说对方没列好阵时不能进攻,不能对已经受伤的对手再行伤害,不能擒获有黑白两种发色的长者。今天看来,这简直迂腐透顶,可在周时,就是战争的礼仪规范,况且对立的双方多是这样那样的亲戚。但“礼”的主体人群却很小,只限于贵族以上,天子和公侯伯子男贵族阶层,这叫“礼不下庶人”。
敬天法祖,尊法守礼,是贵族的首要任务,是贵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贵族终身习学的重要课程。贵族必须接受教育,也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接受教育,学什么呢?礼、乐、射、御、书、数,此为六艺。所以别轻视驾车的技术,驾车,参乘,都得有贵族地位才行。也别轻松射箭的技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贵族才有资格随从出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就是贵族从征写下的诗句。诵诗赋诗,是贵族传统,也是高雅艺术。盟会宴享,祭祀朝拜,重大场合都会有,私下感慨也会有。《春秋左氏传》,记载有众多诵诗、赋诗的案例。
贵族的核心价值观,即是尊王攘夷,忠君保民。周天子及诸侯,属华夏农耕,以文化先进而成统一民族,又始终处于夷狄游牧族群的威胁之中,所以孔子这样肯定管仲的功绩,“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在周代,敬天与法祖是统一的,敬天与保民也是一致的,正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贵族有忠君的责任,有从征的义务,贵族精神最终体现为“礼”的秩序,“仁”的内核。贵族要习礼,要接受教育,由此诞生出附带的特点,即是举止优雅,好学多艺,民间所谓“有样子”和“识书达礼”是也。
这就是先秦贵族文化教育主要提倡或者说是必须了解的东西!
F. 秦朝的教育制度
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必然影响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也会促进着政治的发展。因此教育本质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所以春秋战国的私学才会蓬勃发展起来,但是当秦国统一天下以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秦执政理念以法学为主,因此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从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发,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其主要点是: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
作为高度集权一种社会,都会对私学采取一种禁止态度,因为私学容易形成一种与统治阶级观点不一致矛盾,为社会安定埋下祸根。
早在西周时期,古代典章文物,俱掌于官府;礼、乐、射、舞器,都藏于宗庙。民间无书无器,学术专为官有,教育非官莫属,非官莫能。当时也是学在官府,官师合一。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教育冲破了“以吏为师”的局限。秦统一华夏,理所当然不再容忍私学泛滥。
秦国之所以采用以史为事的教育体制,除了是中央集权需要,也是从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发,
首先以吏为师是法学政治主战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就有言论:“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做学问搞理论的人不劳动还富有,不用经历战争的危险还有社会地位,这美事谁不愿意干呢?人都聪明了就会钻法律的空子,法律就废了,劳动的人少了国家就贫穷了,这就是世道混乱的原因。从中不难看出法家对其他偏重理论学派的刻骨仇恨,同时也有着几分愚民教育思想的影子。在商鞅的基础上,韩非子进一步提出了以吏为师的构想:“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便是吏师制度的思想基础。
第二、以吏为师是当时政治所需。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生日宴上的一次争吵。为帝王祝寿自然少不了臣子奉承讨巧,但对废分封行郡县早有不满的儒学博士淳于越却公开唱反调,批评臣子阿谀献媚,并趁机攻击郡县制不合古制,不能长久,于是与力主郡县的李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儒法之争。李斯带着传统法家的观点大肆批评儒家以学乱整,是社会动乱的隐患,并建议“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学法令,以吏为师。”
秦始皇从巩固统一的封建政权出发,根据李斯的建议,果断地采取了颁挟书令所谓挟书令,并非是毁掉所有的书籍,所禁者仅限于私藏在儒生或百姓手中的儒家经典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藏书的限制。二是关于办学的限制。所谓禁私学以吏为师,也并非是取消教育。规定:有愿求学者,可按封建王朝的统一布置,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所禁者仅限于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所办的二心私学。以杜绝儒生聚徒讲学,结党营私,扩大其势力。从实行这一措施的原因及措施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始皇并不是要取消教育和毁灭文明,而是要铲除危害封建集权主义统治的思想影响。
第三、以吏为师本质是复兴官学。
秦朝的吏师制度和博士官的设置,秦朝由于实行特殊的文教政策而没有创建正式的学校。秦朝的教育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一是吏师制度。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这就是说,秦朝统治者是非常重视法令政策教育的,即以法为教。而法令政策的传授,主要是靠官吏来担任的,即以吏为师。二是设置博士官。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及《前汉书郊祀志》所载,秦置博士官,员额数十,其职责为:或议政事,或备咨询,或掌故籍。另外,他们也可以收徒讲学,传授典章文化
G. 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状况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赵氏,传说周孝王因秦祖先秦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于秦,作为周朝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获封为诸侯,伯爵,秦始建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雍城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嬴政在前221年称始皇帝,中国历史进入皇权专制时代。秦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秦朝。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发明了铬盐氧化处理兵器的新工艺;建筑材料颇具特色,瓦当更是精美的艺术品。
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着名军事家和将领。
H. 秦朝时人们如何学习
秦朝在文化教育方面,从崇法排儒的基本政策出发,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其主要点是:
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
秦始皇从巩固统一的封建政权出发,根据李斯的建议,果断地采取了“颁挟书令” 所谓“挟书令”,并非是毁掉所有的书籍,所禁者仅限于私藏在儒生或百姓手中的儒家经典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藏书的限制。二是关于办学的限制。所谓“禁私学以吏为师”,也并非是取消教育。规定:有愿求学者,可按封建王朝的统一布置,“以吏为师”和“以法为教”;所禁者仅限于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所办的“二心私学”。以杜绝儒生聚徒讲学,结党营私,扩大其势力。从实行这一措施的原因及措施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到,秦始皇并不是要取消教育和毁灭文明,而是要铲除危害封建集权主义统治的思想影响。但是,这种强制焚书和以法代教,以及不办学校培养人才的做法,是简单粗暴和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也是不利于科学文化繁荣和进步的。
“书同文,行同伦”
这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推行统一文字、规范社会伦常的重要措施。
所谓“书同文”就是要消除战国诸侯割据时期那种“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统一文字的工作。其具体做法是:以周时的大篆为基础,省其字形,改其字体;用秦国的现行文字做标准,取其所同,罢其所异。统一后的文字,官府所用的叫做小篆。
民间使用的叫做隶书。秦朝实行“书同文”的措施,使字体由繁到简、由杂到齐,这是一种进步的趋势,是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
所谓“行同伦”就是规范道德行为的标准。春秋战国以来,由于封建制在形成过程中,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念,旧的没有铲除,新的没有确立。特别是由于各国封建制的进程不一,程度不同,所以各国的道德观念差别很大。秦统一以后,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不仅需要有统一的法令,而且需要有统一的道德,其做法就是用《秦律》取代《周礼》,从而达到“黔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之目的。这一措施的实行,有利于融汇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以便推动其他方面的交流和统一,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设三老以掌教化”
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加强地主阶级的专政,非常注意从思想上麻醉广大人民群众。为此,在全国各乡村普遍设立了教化机构。“三老”是秦王朝中央集权组织机构中最基层的一种乡官,这种乡官是专门负责掌管教化工作的。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百姓进行法令政策、伦理道德的教育。很明显,这一措施是贯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和“书同文,行同伦”的组织保证。
秦朝的吏师制度和博士官的设置
秦朝由于实行特殊的文教政策而没有创建正式的学校。秦朝的教育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一是吏师制度。今本《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若有欲学法令,以吏为师。”这就是说,秦朝统治者是非常重视法令政策教育的,即“以法为教”。而法令政策的传授,主要是靠官吏来担任的,即“以吏为师”。二是设置博士官。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及《前汉书.郊祀志》所载,秦置博士官,员额数十,其职责为:或议政事,或备咨询,或掌故籍。另外,他们也可以收徒讲学,传授典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