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地球最早文化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地球最早文化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发布时间:2022-04-16 03:30:43

Ⅰ 地球文明到底分别是多少年

历史老师回答你:
你所讲的所谓“五大文明”是不被史学界所认可的。
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当然指的是人类文明!文明诞生的标志是出现诸如文字、国家(城邦)、法律等。迄今为止,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文明是古埃及文明,距今大约7000年。
以我国为例,在距今五千年前,原始部落联盟逐渐具备了“国家政权”的要素,出现监狱和法律,并有了早期文字,标志着在当时的中国诞生了文明。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Ⅱ 地球经历了几个时期距今各多少年

1、前寒武纪
2、寒武纪
3、奥陶纪
4、志留纪
5、泥盆纪
6、石炭纪早期
7、石炭纪晚期
8、二叠纪
9、三叠纪
10、侏罗纪
11、侏罗纪晚期
12、白垩纪
1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14、始新世
15、中新世
16、冰川时代晚期
17、现代世界
18、未来世界
19、1.5亿年后
20、2.5亿年后

1、前寒武纪:前寒武纪晚期超大陆和“冰室”世界(距今6亿5千万年前)

形成于11亿年前的罗迪尼亚超大陆这时开始分裂。前寒武纪晚期的世界与现在的气候十分相近,是一个“冰室”世界。

2、寒武纪:古生代的开始(距今5亿1,400万年前)

具有硬壳的生物在寒武纪第一次大量出现。诸大陆为浅海所泛滥。超大陆冈瓦那开始在南极附近形成。巨神海(Iapetus Ocean)在劳伦西亚(Laurentia,北美)、波罗地(Baltica,北欧)和西伯利亚(Siberia)这几个古大陆之间扩张。

3、奥陶纪:古海洋隔开诸大陆(距今4亿5,800万年前)

4、志留纪:古生代海洋闭合,诸大陆开始碰撞(距今4亿2,500万年前)

5、泥盆纪 :鱼类的时代(距今3亿9千万年前)

泥盆纪时,古生代早期海洋闭合,形成“前盘古(pre-Pangea)”大陆。淡水鱼类从南半球迁徙至北美和欧洲。森林首次在赤道附近的古加拿大生长。 植物大量生长,形成了今天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的煤炭。

6、石炭纪早期:石炭纪早期盘古大陆开始形成(距今3亿5,600万年前)

石炭纪早期,欧美大陆(Euramerica)和冈瓦那大陆间的古生代海洋闭合,形成阿帕拉契山脉(Appalachian Mts.)和维利斯堪山脉(Variscan Mts.)。南极开始形成冰帽,同时四足脊椎动物在赤道附近的煤炭沼泽开始发展。

7、石炭纪晚期 :巨大煤炭沼泽的时代(距今3亿600万年前)

石炭纪晚期,由北美及欧洲组成的大陆与南方的冈瓦那大陆碰撞,形成了盘古大陆(Pangea)的西半部分。南半球大部分被冰所覆盖,而巨大的煤炭沼泽则沿着赤道形成。以赤道为中心,盘古大陆从南极延伸至北极,并将古地中海(Paleo-Tethys Ocean)与古大洋(panthalassic)分隔在东、西两侧。

8、二叠纪

二叠纪末期:自古至今最大的灭绝(距今2亿5,500万年前)

二叠纪时,巨大的沙漠覆盖了西盘古大陆。同时爬行动物扩散到整个超大陆。99%的生物在灭绝事件中消失,标志着古生代的终结。

9、三叠纪

三叠纪末期,盘古大陆形成(距今2亿3,700万年前)

形成于三叠纪的盘古超大陆使陆生动物可以从南极迁徙到北极。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之后,生命开始重新多样化。同时,暖水生物群落扩散到整个古地中海(Tethys Ocean)。

10、侏罗纪

侏罗纪早期:恐龙遍布盘古大陆(距今1亿9,500万年前)

侏罗纪早期,中南亚开始形成。宽广的古地中海将北方大陆与冈瓦那大陆分隔开。尽管盘古大陆依然完整,不过可以听到大陆开始分裂的隆隆声。

11、侏罗纪晚期 :盘古大陆开始分裂(距今1亿5,200万年前)

侏罗纪中期,盘古大陆开始分裂。侏罗纪晚期,中大西洋是将非洲与北美东部隔开的狭窄海洋。东冈瓦那大陆开始与西冈瓦那大陆分离。

12、白垩纪 :新的大洋张开(距今9,400万年前)

白垩纪时南大西洋张开。印度从马达加斯加分离,加速向北对着欧亚大陆撞去。值得注意的是,北美仍与欧洲相连,澳大利亚仍然是南极洲的一部分。

白垩纪时全球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恐龙与棕榈树出现在现在的北极圈,南极洲以及澳洲南部。虽然白垩纪早期的极区可能会有一些冰帽存在,但是整个中生代都没有任何大规模的冰帽出现过。 白垩纪是海盆迅速张裂的时期。中洋脊迅速扩张导致了海平面的上升。

13、白垩纪-第三纪灭绝 :恐龙时代的终结(距今6,600万年前)

希克苏鲁伯(Chicxulub)撞击地球。这个直径16千米的彗星的撞击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恐龙和许多其他种类的生物因此而灭绝。白垩纪晚期,海洋继续拓宽,印度接近亚洲南缘。

14、始新世 新生代早期:印度开始撞击亚洲(距今5,020万年前)

5千万至5千5百万年前,印度开始撞击亚洲,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原本与南极洲相连的澳洲,此时也开始迅速向北移动。

15、中新世 :世界显出现代构造(距今1,400万年前)

2千万年前,南极洲被冰雪所覆盖,同时北方各个大陆迅速冷却。世界看起来和现代相似,不过请注意佛罗里达和亚洲的一部分仍然在海洋之下。

16、冰川时代晚期 :过去3千万年来地球进入冰室气候(距今18,000年前)

当地球处于“冰室”气候时,两极皆被冰雪覆盖。极区冰盖因为地球轨道变化(米兰柯维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而扩张。最后一次极区冰盖扩张发生在18,000年前。

17、现代世界 :现今世界有定义明确的气候带

我们进入了大陆碰撞的新阶段,这最终会在未来形成新的盘古超大陆。全球气候在变暖,因为我们正在脱离冰川时代,同时也因为我们向大气层中排放温室气体。

拓展资料

地球的形成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过多种学说。一般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此外,还有固体尘埃和太阳早期收缩演化阶段抛出的物质。在地球的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作用,不断有轻物质随氢和氦等挥发性物质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压和太阳抛出的物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质或土物质凝聚起来逐渐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并演化为今天的地球。水星、金星和火星与地球一样,由于距离太阳较近,可能有类似的形成方式,它们保留了较多的重物质;而木星、土星等外行星,由于离太阳较远,至今还保留着较多的轻物质。关于形成原始地球的方式,尽管还存在很大的推测性,但大部分研究者的看法与戴文赛先生的结论一致,即在上述星云盘形成之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和引力的不稳定性,星云盘内的物质,包括尘埃层,因碰撞吸积,形成许多原小行星或称为星子,又经过逐渐演化,聚成行星,地球亦就在其中诞生了。根据估计,地球的形成所需时间约为1千万年至1亿年,离太阳较近的行星(类地行星),形成时间较短,离太阳越远的行星,形成时间越长,甚至可达数亿年。

Ⅲ 地球最早文化的或是历史记载,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是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指的是位于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之间的一片冲积平原,亦称两河流域。所以,这一带产生的文明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或两河文明。
这里诞生的文明有十几个,盘根错节,迄今为止中国所有的教科书都描述含混不清,统称为所谓“两河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些说法都不科学,没有阐明这是“一批文明”的史实。
近年来,细心的日本学者理出了比较清晰的脉络,得到世界公认,日本原文翻译如下:

苏美尔文明
前9000年(1.1万年前)左右 苏美尔人移居这里开始农耕,苏美尔人的民族体系不明。
前6500年(8500年前)左右,居民点发达起来。
前3500年(5500年前)左右,发明世界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书写在粘土板上。
前3100年(5100年前)左右,两河南部苏美尔城邦国家发达起来,出现彩陶器和青铜器。
前2350年(4700年前)左右,阿卡德王Sargon建立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统一的集权国家。
巴比伦文明(阿卡德王朝建都阿卡德,后改名巴比伦)
前1900年(3900年前)左右,闪米特人(Semitic)中的一支亚摩利人 (Amorite)以巴比伦为首都建立了古巴比伦王朝。
前1700年(3700年前)左右,古巴比伦王朝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Hammurabi)经过30年的战争,征服了全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他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人类第一部法典。
赫梯文明
前1595年(3595年前)左右,现土耳其的赫梯帝国(Hittites)消灭了古巴比伦帝国。
前14世纪左右,亚述帝国(Assyria)独立,亚述人也是闪米特人的一支。
前12世纪左右,赫梯帝国突然灭亡,原因不明。赫梯是最早发明铁和铁器的强大帝国。
亚述文明
前13世纪左右,亚述帝国占领巴比伦。
前11世纪左右,由于赫梯帝国灭亡,亚述帝国势力扩张,马,战车和铁器大量使用。亚述进行了大量的征伐掠夺,发生了很多暴虐行为。
前745年,亚述帝国开始逐步攻占了美索不达米亚全境,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前722年,亚述帝国消灭了以色列(犹太人分裂后的北部王国)。
前671年,亚述帝国控制了埃及,成为支配整个东方世界的大帝国。
前612年,新巴比伦和米底(Medes)两国联合攻占和摧毁了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Nineveh)。
前609年,亚述帝国灭亡,迎来大约70年的“四帝国时代”:伊朗高原的米底,美索不达米亚的新巴比伦,小亚细亚的吕底亚(Lydia),埃及的第26王朝。
四帝国时代
前593年,犹太王国(南部王国)被新巴比伦击败,王族被捕,押送到巴比伦。
前586年,犹太人再起反叛,被镇压并被送往尼普尔(nippur)强制居住近50年(前538年)。
波斯帝国
前539年,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又称波斯第一帝国)控制东方全境。
希腊时期
前330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攻陷波斯首都,他的部将建立塞琉古帝国控制大部分两河流域。
前150年,塞琉古帝国灭亡:此前一百多年,两河流域战乱不息。
罗马行省时期
116年,图拉真(Trajan)攻打占领安息(Parthia),获得了安息控制的美索不达米亚。第二年(前117年)图拉真去世,继位的罗马皇帝哈德良放弃撤离美索不达米亚。
安息
118年,美索不达米亚再次被安息控制。安息是波斯帝国继承者。

综上所述,在1.1万年前冰河时代结束,水源地带的积雪融化,两河流域的水量增大,人类从四周的高原地区逐步迁移到两河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建立城市和城邦国家,发展灌溉和农业机具。历史学家认为:《圣经》“旧约”中的伊甸园可能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某一城市,“人类始祖”亚伯拉罕(Abraham)就出自苏美尔时代的乌尔城(Ur),诺亚的洪水就是当地突发的洪灾传说的记录。
动物狩猎到动物驯养,植物采集到植物种植,是一个长期的渐变过程。狩猎采集时代,一平方公里只能养活0.4个人,农业革命以后,一平方公里可以养活十几个到几十个人,财富积累出现了。
财富的积累,劳动的速度赶不上战争掠夺的速度。于是,战争和掠夺不断发生:土地,水源,权利是争夺的焦点。后来人力也成为一种“资源”,所以如何控制和管理人口,在美索不达米亚成为一种新的学问,有关发明如下:
两河文明,发明了法律:从汉谟拉比的《法典》,到摩西的《十诫》,等等。
两河文明,发明了国家:尤其是波斯帝国(伊朗地区)的创建者居鲁士大帝(Cyrus the Great),他的创新性的“大统一,小自治”模式,使得波斯帝国管辖和控制的不同民族和国家多达50多个,成为古代世界最大的帝国。
两河文明,改革了宗教:犹太人首先发明“一神教”,后来衍生发展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
下面,简介两河流域的几个主要文明和着名历史典故。

巴比伦文明

以巴比伦为首都的文明很多,第一个文明是后世称为“古巴比伦”的第一王朝。
古巴比伦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约80公里,已是一片废墟,后来重建,用于旅游参观。

1932年的古巴比伦城遗址。
古巴比伦城的建筑,并不辉煌,几千年后新建的巴比伦城更加壮观。
但是,古巴比伦的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发明:法律。

左图: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右图:美国国会大厦里世界23个立法者浮雕之一的汉谟拉比。
汉谟拉比(Hammurabi,约前1810-1750年)是巴比伦城邦国家的第六位国王,他征战约30年,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成巴比伦帝国,成为第一位帝王。为了治理世界上最早的帝国,他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这部法典被制成了一座石碑保留下来。
法律,这项创新非常重要。没有法律,不成国家。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汉谟拉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政府建筑里,都树立了汉谟拉比的雕塑或者浮雕,以表示对这位世界上第一位系统的法律的立法者的尊敬”。

左图:《汉谟拉比法典》石碑,法国巴黎卢浮宫。右图:石碑上部的汉谟拉比浮雕。

赫梯文明

两河文明期间,发明了很多世界第一。苏美尔,巴比伦之后,最重要的文明是赫梯文明。
赫梯文明最重要的发明是铁器:赫梯人(土耳其地区)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铁器的民族,他们发明冶铁技术的时间至少在四千年前。公元前1180年赫梯灭亡后,长期被“垄断”“保密”的冶铁技术才被赫梯工匠传到其他国家:
约公元前800年传到印度。
约公元前600年传到中国。

左图是3300年前的赫梯帝国,其中的绿色是埃及帝国。
这时中国商朝迁都到殷。
这时希腊是迈锡尼文明时代。
这个时期,赫梯帝国与接壤的埃及帝国之间进行了多次的战争。其中,最着名的一场战争是卡迭石战役(Battle of Kadesh):时间为公元前1274年,地点为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东北地区,赫梯和埃及双方出动了总计5000-6000辆战车,步兵的数量不详,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不分胜负,后来双方签订了历史上着名的和约:人类学会了妥协。

Ⅳ 地球至今有多少年历史了

46亿年 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早已存在了,而且年龄非常古老。人类用什么法子能知道地球岁数的大小呢?这的确是个不简单的问题。在没有找到科学方法以前,人们只能从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来猜测天地生成之时。如 1654年,爱尔兰有一位大主教从希伯来的经典中,居然考证出地球是在公元前4004年 10月 26日上午 9时由上帝创造的。这种荒诞的说法在当时的欧洲,竟然也有人相信! 为了能了解地球的真实年龄,不少科学家都在做这方面的探索。1862年,英国物理学家开尔芬,第一次从物理学的观点探讨了地球的年龄问题。他曾假定地球原来是炽热的液体,以后凝固冷却下来。他根据热传导计算,曾推导出地球由凝固到演化成现在这种样子所经过的时间,约2000万年~4000万年。他的计算结果发表后,学术界并未承认,尤其是地质学家们认为,其数据绝不能视为地球的整个年龄。因为从大自然所观察的事实,地壳运动并非活动一次就不再有什么新的变化,实际造山运动在地史上,有的甚至可发生15次以上的轮回。因而,用最后一次变化的岩石来测定整个地球的地壳年龄,无论如何,其测定值人们是无法接受的。并且,首先就假定地球最早为液态状,也未必正确。

Ⅳ 地球产生人类文明到现在距今多少年

到现在已经自已经达到四亿多年,四十五一年以上,所以说很多地球上面球形中的事情,上面一般都没有解决,所以说现在人类出现不过是100多万年的时间

Ⅵ 地球诞生时候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大概多少年(大概)其中有多少宙每宙又分为多少纪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太古代[前震旦纪(18亿年前到45亿年前)]和元古代[震旦纪(5亿7千万年前到18亿年前)]
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元古宙(Proterozoic)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
震旦纪(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生物的进化看,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而与不含可靠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寒武纪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后期数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震旦纪时地表上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与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纪可以被认为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古生代开始
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
寒武纪(5亿7千万年前到5亿1千万年前 三叶虫时代
寒武纪(Cambr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距今5.4亿年,延续了4000万年.寒武纪是生物界第一次大发展的时期,当时出现了丰富多样且比较高级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保存了大量的化石,从而有可能研究当时生物界的状况,并能够利用生物地层学方法来划分和对比地层,进而研究有机界和无机界比较完整的发展历史.
比较着名的有早寒武世云南的澄江动物群、加拿大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寒武纪的生物界以海生无脊椎动物和海生藻类为主.无脊椎动物的许多高级门类如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笔石动物等都有了代表.其中以节肢动物门中的三叶虫纲最为重要,其次为腕足动物.此外,古杯类、古介形类、软舌螺类、牙形刺、鹦鹉螺类等也相当重要.抛开牙形石不说,高等的脊索动物还有许多其他代表,如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中的华夏鳗、云南鱼、海口鱼等,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中的皮开虫,美国上寒武统的鸭鳞鱼.
奥陶纪(5亿1千万年前到4亿3千8百万年前
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
奥陶纪(Ordovic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延续了6500万年.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在板块内部的地台区,海水广布,表现为滨海浅海相碳酸盐岩的普遍发育,在板块边缘的活动地槽区,为较深水环境,形成厚度很大的浅海、深海碎屑沉积和火山喷发沉积.奥陶纪末期曾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冰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非洲,特别是北非、南美的阿根廷、玻利维亚以及欧洲的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等地.
奥陶纪的生物界较寒武纪更为繁盛,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发展,其中以笔石、三叶虫、鹦鹉螺类和腕足类最为重要,腔肠动物中的珊瑚、层孔虫,棘皮动物中的海林檎、海百合,节肢动物中的介形虫,苔藓动物等也开始大量出现.
奥陶纪中期,在北美落基山脉地区出现了原始脊椎动物异甲鱼类——星甲鱼和显褶鱼,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也出现了异甲鱼类.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
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
志留纪(4.38亿年前到4.1亿年前) 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
志留纪(Silurian period)是早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本纪始于距今4.35亿年,延续了2500万年.由于志留系在波罗的海哥德兰岛上发育较好,因此曾一度被称为哥德兰系.
志留系三分性质比较显着.一般说来,早志留世到处形成海侵,中志留世海侵达到顶峰,晚志留世各地有不同程度的海退和陆地上升,表现了一个巨大的海侵旋回.志留纪晚期,地壳运动强烈,古大西洋闭合,一些板块间发生碰撞,导致一些地槽褶皱升起,古地理面貌巨变,大陆面积显着扩大,生物界也发生了巨大的演变,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壳历史发展到了转折时期.
志留纪的生物面貌与奥陶纪相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志留纪时仍占重要地位,但各门类的种属更替和内部组分都有所变化.如笔石动物保留了双笔石类,新兴的单笔石类也很繁盛;腕足动物内部的构造变得比较复杂,如五房贝目、石燕贝目、小嘴贝目得到了发展;软体动物中头足纲、鹦鹉螺类显着减少,而双壳纲、腹足纲则逐步发展;三叶虫开始衰退,但蛛形目和介形目大量发展;节肢动物中的板足鲎,也称“海蝎”在晚志留世海洋中广泛分布;珊瑚纲进一步繁盛;棘皮动物中海林檎类大减,海百合类在志留纪大量出现.
脊椎动物中,无颌类进一步发展,有颌的盾皮鱼类和棘鱼类出现,这在脊椎动物的演化上是一重大事件,鱼类开始征服水域,为泥盆纪鱼类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植物方面除了海生藻类仍然繁盛以外,晚志留世末期,陆生植物中的裸蕨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是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
志留纪:
生命在海洋中生,在海洋中发展壮大.在4亿多年前的志留纪,水域中的生物千姿百态,热闹非凡,植物已发展到大海藻,动物发展到低等的脊椎动物鱼类.而陆地上的生命却十分罕见,几乎到处是童山秃岭,一片荒凉. 末期,由于地壳剧烈运动,地球表面普遍出现了海退现象,不少水域变成了陆地,有的海底崛起了高山.沧海巨变,对水中的生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圆口类很象鱼,但缺乏成对的胸、腹鳍、特别是嘴巴上没有上下颌,所以又叫"无颌类".古代的无颌类,都是些体外披着硬骨片的"甲胄鱼".古代的无颌类,从奥陶纪出现以后,在志留纪很繁盛.但因为无颌,生活方式落后,仅能以流入中内的水中夹杂的食物为食,所以在生存斗争中,它们敌不过新兴的有颌鱼类而日趋衰落了.
泥盆纪(4.1亿年前到3.6亿年前) 鱼类的时代
泥盆纪(Devonian period)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距今4.1亿年,延续了约5500万年.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表现为陆地面积的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着改变.
腕足类在泥盆纪发展迅速,志留纪开始出现的石燕贝目成为泥盆纪的重要化石.此外,穿孔贝目、扭月贝目、无洞贝目和小嘴贝目在划分和对比泥盆纪地层中也极为重要.
泡沫型和双带型四射珊瑚相当繁盛.早泥盆世以泡沫型为主,双带型珊瑚开始兴起;中、晚泥盆世以双带型珊瑚占主要地位.
鹦鹉螺类大大减少,菊石中的棱菊石类和海神石类繁盛起来.
正笔石类大部分绝灭,早泥盆世残存少量单笔石科的代表.
竹节石类始于奥陶纪,泥盆纪一度达到最盛,泥盆纪末期绝灭.其中以薄壳型的塔节石类最繁盛,光壳节石类也十分重要.
牙形石演化到泥盆纪又进入一个发展高峰,这个时期以平台型分子大量出现为特征.
昆虫类化石最早也发现于泥盆纪.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 “鱼类的时代”.早泥盆世以无颌类为多,中、晚泥盆世盾皮鱼相当繁盛,它们已具有原始的颚,偶鳍发育,成歪形尾.
早泥盆世裸蕨植物较为繁盛,有少量的石松类植物,多为形态简单、个体不大的草本类型;中泥盆世裸蕨植物仍占优势,但原始的石松植物更发达,出现了原始的楔叶植物和最原始的真蕨植物;晚泥盆世到来时,裸蕨植物濒于灭亡,石松类继续繁盛,节蕨类、原始楔叶植物获得发展,新的真蕨类和种子蕨类开始出现.
进入 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的时代
石炭纪 两栖动物的时代
石炭纪(Carboniferous period)开始于距今约3.55亿年至2.95亿年,延续了6000万年.石炭纪时陆地面积不断增加,陆生生物空前发展.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的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石炭纪又是地壳运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因而古地理的面貌有着极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气候分异现象又十分明显,北方古大陆为温暖潮湿的聚煤区,冈瓦纳大陆却为寒冷的大陆冰川沉积环境.气候分带导致了动、植物地理分区的形成.
石炭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与泥盆纪比较起来,有了显着的变化.浅海底栖动物中仍以珊瑚、腕足类为主.早石炭世晚期的浮游和游泳的动物中,出现了新兴的筳类,菊石类仍然繁盛,三叶虫到石炭纪已经大部分绝灭,只剩下几个属种.
最早发现于泥盆纪的昆虫类,在石炭纪得到进一步的繁盛,已知石炭、二叠纪的昆虫就达1300种以上.陆生脊椎动物进一步繁盛,两栖动物占到了统治地位.早石炭世一开始,两栖动物蓬勃发展,主要出现了坚头类(也称迷齿类),同时繁盛的还有壳椎类.
早石炭世的植物面貌与晚泥盆世相似,古蕨类植物延续生长,但只能适应于滨海低地的环境;晚石炭世植物进一步发展,除了节蕨类和石松类外,真蕨类和种子蕨类也开始迅速发展.裸子植物中的苛达树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成为造煤的重要材料之一.
二叠纪 重要的成煤期
二叠纪(Permian period)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拚接形成联合古大陆(泛大陆).陆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的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二叠纪是生物界的重要演化时期.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主要门类仍是筳类、珊瑚、腕足类和菊石,但组成成分发生了重要变化.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只剩下少数代表,腹足类和双壳类有了新的发展.二叠纪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筳类、三叶虫全都绝灭;腕足类大大减少,仅存少数类别.
脊椎动物在二叠纪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鱼类中的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等有了新发展,软骨鱼类中出现了许多新类型,软骨硬鳞鱼类迅速发展.两栖类进一步繁盛.爬行动物中的杯龙类在二叠纪有了新发展;中龙类游泳于河流或湖泊中,以巴西和南非的中龙为代表;盘龙类见于石炭纪晚期和二叠纪早期;兽孔类则是二叠纪中、晚期和三叠纪的似哺乳爬行动物,世界各地皆有发现.
早二叠世的植物界面貌与晚二叠世相似,仍以节蕨、石松、真蕨、种子蕨类为主.晚二叠世出现了银杏、苏铁、本内苏铁、松柏类等裸子植物,开始呈现中生带的面貌.
古生代到此结束.中生代开始啦!
中生代是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的时代!
三叠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
三叠纪(Tri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这种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生物变革方面,陆生爬行动物比二叠纪有了明显的发展.古老类型的代表(如无孔亚纲和下孔亚纲)基本绝灭,新类型大量出现,并有一部分转移到海中生活.原始哺乳动物在三叠纪末期也出现了.由于陆地面积的扩大,淡水无脊椎动物发展很快,海生无脊椎动物的面貌也为之一新.菊石、双壳类、有孔虫成为划分与对比地层的重要门类,而筳及四射珊瑚则完全绝灭.
爬行动物在三叠纪崛起,主要由槽齿类、恐龙类、似哺乳的爬行类组成.典型的早期槽齿类表现出许多原始的特点,且仅限于三叠纪,其总体结构是后来主要的爬行动物以至于鸟类的祖先模式;恐龙类最早出现于晚三叠世,有两个主要类型:较古老的蜥臀类和较进化的鸟臀类.海生爬行类在三叠纪首次出现,由于适应水中生活,其体形呈流线式,四肢也变成桨形的鳍;似哺乳爬行动物亦称兽孔类,四肢向腹面移动,因此更适于陆地行走.
原始的哺乳动物最早见于晚三叠世,属始兽类,所见到的化石都是牙齿和颌骨的碎片.
三叠纪时,晚二叠世幸存的齿菊石类大量繁盛起来,中、晚三叠世的大部分菊石有发达的纹饰,有许多科是三叠纪所特有的.菊石的迅速演化为划分和对比地层创造了极重要的条件.
双壳类也有明显变化,晚古生代的种类只有很少数继续存在,产生了许多新种类,并且数量相当繁多.尤其在晚三叠世,一些种属的结构类型变得复杂,个体也往往比较大.由于三叠纪的环境与古生代不同,非海相双壳类逐渐繁盛起来.
裸子植物的苏铁、本内苏铁、尼尔桑、银杏及松柏类自三叠纪起迅速发展起来.其中除本内苏铁目始于三叠纪外,其它各类植物均在晚古生代就开始有了发展,但并不占重要地位.二叠纪的干燥性气候延续到了早、中三叠世,到了中三叠世晚期植物才开始逐渐繁盛.晚三叠世时,裸子植物真正成了大陆植物的主要统治者.
朱罗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
侏罗纪(Jurassic 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始于距今2.03亿年,结束于1.35亿年,共经历了6800万年.
生物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些重要事件,引人注意.如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翼龙类和鸟类出现,哺乳动物开始发展等等.陆生的裸子植物发展到极盛期.淡水无脊椎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叶肢介、介形虫及昆虫迅速发展.海生的菊石、双壳类、箭石仍为重要成员,六射珊瑚从三叠纪到侏罗纪的变化很小.棘皮动物的海胆自侏罗纪开始占领了重要地位.
侏罗纪时爬行动物迅速发展.槽齿类绝灭,海生的幻龙类也绝灭了.恐龙的进化类型——鸟臀类的四个主要类型中有两个繁盛于侏罗纪,飞行的爬行动物第一次滑翔于天空之中.鸟类首次出现,这是动物生命史上的重要变革之一.恐龙的另一类型——蜥臀类在侏罗纪有两类最为繁盛:一类是食肉的恐龙,另一类是笨重的植食恐龙.海生的爬行类中主要是鱼龙及蛇颈龙,它们成为海洋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成员.
三叠纪晚期出现的一部分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晚期已濒于绝灭.早侏罗世新产生了哺乳动物的另一些早期类型——多瘤齿兽类,它被认为是植食的类型,至新生代早期绝灭.而中侏罗世出现的古兽类一般被认为是有袋类和有胎盘哺乳动物的祖先.
软骨硬鳞鱼类在侏罗纪已开始衰退,被全骨鱼代替.发现于三叠纪的最早的真骨鱼类到了侏罗纪晚期才有了较大发展,数量增多,但种类较少.
侏罗纪的菊石更为进化,主要表现在缝合线的复杂化上,壳饰和壳形也日趋多样化,可能是菊石为适应不同海洋环境及多种生活方式所致.侏罗纪的海相双壳类很丰富,非海相双壳类也迅速发展起来,它们在陆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上起了重要作用.
侏罗纪是裸子植物的极盛期.苏铁类和银杏类的发展达到了高峰,松柏类也占到很重要的地位.
白垩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由极盛走向衰灭
白垩纪(Cretaceus period)是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始于距今1.35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
剧烈的地壳运动和海陆变迁,导致了白垩纪生物界的巨大变化,中生代许多盛行和占优势的门类(如裸子植物、爬行动物、菊石和箭石等)后期相继衰落和绝灭,新兴的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及腹足类、双壳类等都有所发展,预示着新的生物演化阶段——新生代的来临.
爬行类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达到极盛,继续占领着海、陆、空.鸟类继续进化,其特征不断接近现代鸟类.哺乳类略有发展,出现了有袋类和原始有胎盘的真兽类.鱼类已完全的以真骨鱼类为主.
白垩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最重要的门类仍为菊石纲,菊石在壳体大小、壳形、壳饰和缝合线类型上远较侏罗纪多样.海生的双壳类、六射珊瑚、有孔虫等也比较繁盛.淡水无脊椎动物以软体动物的双壳类、腹足类和节肢动物的介形类、叶肢介类为主.
早白垩世仍以裸子植物中的苏铁类、本内苏铁类、银杏类和松柏类为主,真蕨类仍然繁盛.从早白垩世晚期兴起的被子植物到晚白垩世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统治地位.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b2]地球历史的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但是,在真正的陆生植物--裸子植物--兴盛的时候,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也发展起来了.因此,从动物的角度来看,中生代双可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到中生代成了当时最繁荣昌盛的脊椎动物,它们形态各异,各成系统,霸占一方,到处是"龙"的天下.向海洋发展的,如鱼龙;向天空发展的,如飞龙;向陆地发展的,如各式各样的恐龙. 2亿多年前的三迭纪早期以后,有些陆生爬行动物又返回海洋,先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鱼龙、蛇颈龙等,其中,一些还是当时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 爬行类由爬行到飞行的种类也不少,如喙嘴龙,翼手龙等.上天不容易,由爬行到飞行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是一代代有利于飞行的变异积累的结果.
新生代开始啦!它是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时代!
第三纪 被子植物的时代
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地球历史的中生代,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但是,在真正的陆生植物--裸子植物--兴盛的时候,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动物--也发展起来了.因此,从动物的角度来看,中生代双可称为"爬行动物时代". 爬行动物到中生代成了当时最繁荣昌盛的脊椎动物,它们形态各异,各成系统,霸占一方,到处是"龙"的天下.向海洋发展的,如鱼龙;向天空发展的,如飞龙;向陆地发展的,如各式各样的恐龙. 2亿多年前的三迭纪早期以后,有些陆生爬行动物又返回海洋,先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鱼龙、蛇颈龙等,其中,一些还是当时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 爬行类由爬行到飞行的种类也不少,如喙嘴龙,翼手龙等.上天不容易,由爬行到飞行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是一代代有利于飞行的变异积累的结果.
第四纪 劳动创造了人类
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始于距今175万年.第四纪包括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二者的分界以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后.
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很接近于现代.哺乳动物的进化在此阶段最为明显,而人类的出现与进化则更是第四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哺乳动物在第四纪期间的进化主要表现在属种而不是大的类别更新上.第四纪前一阶段——更新世早期哺乳类仍以偶蹄类、长鼻类与新食肉类等的繁盛、发展为特征,与第三纪的区别在于出现了真象、真马、真牛.更新世晚期哺乳动物的一些类别和不少属种相继衰亡或灭绝.到了第四纪的后一阶段——全新世,哺乳动物的面貌已和现代基本一致.
大量的化石资料证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古猿与最早的人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人能制造工具,特别是制造石器.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劳动使人类根本区别于其它一切动物,劳动创造了人类.另一个主要特点是人能直立行走.从古猿开始向人的方向发展的时间,一般认为至少在1000?万年以前.
第四纪的海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小型有孔虫、六射珊瑚等占主要地位.陆生无脊椎动物仍以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为主.其它脊椎动物中真骨鱼类和鸟类继续繁盛,两栖类和爬行类变化不大.
高等陆生植物的面貌在第四纪中期以后已与现代基本一致.由于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变化,逐渐形成今天的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植物群.微体和超微的浮游钙藻对海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仍十分重要.
新生代:7千万年以来的新生代,是被子植物大展宏图的时期,哺乳动物之所以能在新生代里大发展,其中就有大量发展起来的被子植物作雄厚的物质基础. 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是食虫类.它们大都是些以昆虫为食的小动物,现代的刺猬是它们的后裔.它们在不同的自然环境里曾先后几次"趋异"进化,发展成20多个不同的类群,形成了有胎盘哺乳动物的大繁荣.
新生代详细划分(单位:百万年)
第三纪古新世 65―53
始新世 53—36.5
渐新世 36.5―23
中新世 23―5.3
上新世 5.3―1.8
第四纪更新世 1.8―0.01
全新世 0.01―现代
地球上的地壳发展阶段
1
太古代―元古代
地壳薄弱活动;海洋沉积占绝对优势;末期形成一些古地块.
2
震旦纪
海洋沉积占优势;古地台形成.
3
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加里东运动, 海洋沉积仍占优势;末期,加里东地槽褶皱隆起.
4
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
海西运动,陆相对扩大;末期许多地槽隆起,北大陆联合,南大陆开始解体.
5
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
燕山运动,南大陆解体,北大陆普遍活动;环太平洋地槽内带隆起成山.
6
第三纪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古地台、古褶皱普遍活动;古地中海带及环太平洋外带,隆起成山.
7
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新构造期
差异升降显着,冰川广布.
地球上的动物界发展阶段
1太古代
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2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
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3泥盆纪
鱼时代
4石炭纪―二迭纪
两栖动物时代
5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
爬行动物时代
6第三纪
哺乳动物时代
7第四纪
人类时代
地球上的植物界发展阶段
1太代
最低等原始生物产生
2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早期
海生藻类时代
3奥陶纪早期―石炭纪―二迭纪早期
陆生孢子植物时代
4二迭纪早期―三迭纪―侏罗纪―白垩纪中期
裸子植物时代
5白垩纪中期―第三纪―第四纪
被子植物时代
地球上的部分生物盛行期
1地球天文时期
2太古代 前震旦纪
藻类、海棉
3元古代: 震旦纪
藻类、海棉
4古生代: 寒武纪
藻类、海棉、腕足动物、海林檎、三叶虫、
奥陶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
志留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鹦鹉螺、
泥盆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鳞木、鹦鹉螺、
石炭纪:藻类、海棉、珊瑚、腕足动物、海林檎、海百合、海蕾、海星、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
二迭纪:藻类、海棉、珊瑚、海百合、三叶虫、沙鱼、鳞木、鹦鹉螺
5中生代

Ⅶ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一共多少年了

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地球形成的假说--"星云假说".他推测,46亿年前,宇宙间有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大星云.这星云内如火球,外面浓烟滚滚,并在宇宙间强烈地旋转着.在快速旋转中,因引力作用,星云中大而密的部分,把周围小而稀的部分吸收进去逐渐形成了大而密的球体--太阳;又由于太阳周围的稀疏质点的相互碰撞,并逐渐向太阳赤道面集中,形成了围绕太阳运转的各个行星,其中一颗行星就是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天体,地球的起源和整个太阳系的起源是分不开的.据天文学家推算,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里发生过一次大爆炸,碎片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结聚合,到距离现在约50亿年前,一团巨大.黑暗.无定形.冷而稀薄的气体(包括氧.氖.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氨.等)与尘埃星云(石墨.磁铁矿.硅酸盐等)在今天太阳系位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收缩,重的物质在太阳系内部集中,轻的物质向外逸散,后来重的物质形成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时距离现在约46亿年. 地球形成之初温度较低,各种物质混杂一起,平安相处.后来,由于地球内部的镭、铀等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引起火山爆发与强烈地震,逐步形成高山、丘陵、平原.由于太阳的照射,使地球温度慢慢升高,地球内部物质的化学作用,地壳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水蒸汽等.这些气体上升到地球外部,形成大气层.水蒸汽在高空遇到冷气流后,便形成降雨.地球受大量雨水冲击,在低洼处汇成海洋、湖泊、河流,于是也就有了植物、动物和人类.经历几十亿年的演变,地球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地球目前的寿命是46亿岁,至于未来地球能存在多久,这还是一个未知数.以下是参考资料.地球的寿命有多长?据推测,地球已存活了46亿年.但它到底能活多久呢?科学家们认为,若任凭地球自由自在地运转,恐怕它会永远存在下去,但要是有别的外来因素干扰它,地球就可能有寿终正寝之时.外来因素首先是太阳,因为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能够在右地球命运的星球.也就是说,地球上一切能源、动力都来自太阳,太阳一旦有三长两短,势必殃及地球.本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太阳总有一天会燃尽炼绝,由白转橙再变红,最后变成一颗万籁俱寂的黑暗星体,了却其灿烂辉煌的一生.到了本世纪30年代,当物理学家了解到了太阳发光发热的奥秘后,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原来,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它的热核反应,太阳的一生将度过引力收缩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以及致密星阶段.其中主序星阶段是太阳的稳定时期.这一阶段将持续100亿年.目前太阳只度过一半时间,正处于中年时期.一旦太阳到了红巨星阶段,那么地球的末日也就来临了.当然,这是几十亿年以后的事.除了太阳对地球的干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呢?有的科学家认为,太阳可能有一个兄弟-一太阳的伴星,这颗伴星日夜不停地绕日运行,每隔2600万年,就会转到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来"兴风作浪",它的强大引力将引起众多慧星的大扰动,有10亿颗慧星将在太阳系内因横冲直撞,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将成为这些慧星的"靶子".如果与地球相撞的慧星的质量足够大,那后果就不堪设想:轻者生物灭绝,生态剧变;重者山崩地裂,地球"粉身碎骨".然而,这颗可能会给地球带来不测的太阳伴星并没有被人们发现,不过许多科学家是相信它的存在的..

Ⅷ 地球最早文化的或是历史记载,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

地球现存最古老的东西岩石已经存在25万亿年,那就是中国的泰山。

Ⅸ 地球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人类有多少年的历史

地球大约形成于45亿多年前,这颗岩石行星最初只是漂浮在太空里的尘埃,这些尘埃源自于巨大古老的恒星在寿命终止时的大爆炸。

自然界生物的大发展,最终导致人类的出现,古猿逐渐演化成现代人,一般认为,人类是第四纪出现的,距今约有240万年的历史。
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一直演化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Ⅹ 地球从有人类到现在有多少年了

据考察约为440万年。

阿尔迪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远古的人类文明,他比此前发现的最古老原始人“露西”的生活年代早100多万年。

身高4英尺(约合1.21米)的“阿尔迪”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古老原始人。她生活在440万 年前,直到1992年被发现。经过17年的探寻和研究,科学家将埃塞俄比亚出土的100多块碎片 拼接起来,并成功复原了她的骨骼模型。

(10)地球最早文化到现在有多少年了扩展阅读:

对“阿尔迪”的研究:

2009年,《科学》杂志宣布发表等待已久的、4.4百万年前的、称为Ardipithecus ramis的化石报告。人们对它的期望很高。

因为发现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古人类学家蒂姆·怀特 (Tim White),曾承诺它是一"异常的个体","像罗塞塔石(Rosetta stone: 按: 有助分析古代文字的古迹)一样可协助了解两足运动。"

发现频道以"阿尔迪,最古的人类祖先揭面罩"为题,并引用怀特的话说,阿尔迪是"我们在黑猩猩与人之间可能找到的最接近的共同祖先。"合众社的头条新闻为"寻到世界最老的人与动物的连接骨骼",并说"这新发现提供证据,

黑猩猩与人从一古老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科学》杂志称阿尔迪为 2009 "当年的突破"。 从科学的观点,称阿尔迪为"新化石"并不很贴切,因为化石是在1990代初发现的。

2002的一篇文章解释说﹕最初找到的骨头很"软"、"破碎"、"压扁"和"像白垩土",怀特报告说,"当我清理它的表面时它就崩裂了,所以我必须为每一块碎片做模子。

一篇《国家地理》杂志名为"找到最古老的人类祖先骨骼"的文章中,科学编辑这样说:"阿尔迪死后,它的遗骸被路过的河马和其他的食草动物践踏到泥里。几百万年后,侵蚀又将严重破碎和变型的骨头重新带到表面。它们脆弱程度到了摸一摸就会成灰的地步。

阅读全文

与地球最早文化到现在有多少年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