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为什么中国文化遗产以悲伤为主

为什么中国文化遗产以悲伤为主

发布时间:2022-09-27 19:25:45

❶ 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和原因

保护 文化 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关于保护文化遗产的 措施 的相关 文章 ,欢迎阅读!

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落实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成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协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文化遗产保护协调机构。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要充分发挥有关学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共同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加强执法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抓紧制定和起草与文物保护法相配套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抓紧研究制定保护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要严格依照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办事,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作出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各级文物行政部门等行政执法机关有权依法抵制和制止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决定和行为。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执法不力造成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要追究有关执法机关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队伍建设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科技的研究、运用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水平。

加大宣传

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认真举办"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各级各类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要经常举办展示、论坛、讲座等活动,使公众更多地了解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 教育 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 传统文化 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国务院有关部门也要切实研究解决自然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自然遗产保护工作。
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
说起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我们常常听到的话是“保护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记忆”,“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消失了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这些话都没有错,但都是废话。

如果你的家庭有一张老的全家福,你爷爷那时候还是其中最小的孩子。这张照片传到了你的手里,你是否会把它继续保存并传给你的子孙?我相信,至少有一半的人会这样做。

但是,这张照片并不是你子孙的记忆,也不会维系你的子孙的家庭凝聚力,如果它丢了,更不会产生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它最重要的功能,是让你和你的后代“看”,看见之后,会在心中涌现出一种怀旧的满足感,你会感叹时间不留人的力量。

这张照片就是你家的文化遗产,你要留下它,并不是因为它有多少大道理让你去诉说,而是你的眼睛、耳朵、身体能从和它的接触中获得一种别的物品不能带来的“感觉”。

这种感觉,它可以是爱,可以是恨,可以是欢乐,可以是忧伤。这种感觉,你虽然可以通过很多事情得到,但当你看到、听到、接触到那些经历过历史沉淀的东西时,你会发现,无论是爱、恨、欢乐、忧伤,都是亘古不变的人类情感。Rose Macaulay曾说,遗址给她带来一种愉悦感,因为爱与悲伤、希冀与怨恨,都可以通过遗址表现出的废墟的美传递到她的心灵。

文化遗产存在的意义,是激发人的感觉。除此之外,民族团结、精神文明、爱国主义,与它的关系都有点远。你见过几个人看了颐和园之后更爱国了?有几个人登上长城之后精神更文明了?又有几个人看了京剧之后领悟民族大团结?能做到这一点的,是政治宣传,而不是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当然不可避免要为政治服务,但这只是它的衍生产品。它最本质的意义,是带给人感觉,触动生理感官的情感!

你可以去“看”遗产。当你看到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会有感觉,无论它是愤怒还是惆怅;当你看到广岛原子弹爆炸的遗迹,你也会有感觉,无论你是会为被日本人侵略的国人感到不公还是为死去的日本人忧伤。

你可以去“听”遗产。美国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中,有一集雷蒙德为了让他父亲听到更高质量的音乐,特地买了一个立体声音响。结果却是他的父亲大发雷霆,愣是不要清晰舒畅的新音响,当老唱片嘶啦嘶啦响起时,他才满足地说:这才是音乐!

你也可以去“触摸”遗产。走在紫禁城中,摸一摸斑驳的青石板,拍一拍掉漆的内城墙,你也会有感觉——当年干隆爷可能也用手摸过这里。

这是感觉的力量。

这是其他一切生物不可能拥有的能力。它们看见食物会有食欲,看见异性会有性欲,看见阳光绿地可能会感到愉悦。但只有人,才具备了获得更为复杂、更高层次的感觉的能力。在进化过程中,人类所拥有的 情感类 型的越发丰富,是我们逐渐远离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让人感到生命的有限和情感的无限。齐美尔曾说,站在遗址和废墟上,人们可以意识到,无论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强大到什么程度,时间和自然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抗拒的。与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之极。因此,看着那些遗址和废墟,很多人会失落、空虚、惆怅。有些人会独自内省。也有人会对生命发问。

总之,只有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只有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人类才会对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产生敬畏之心。只有获得与保持这种高层次的复杂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会少些原始的暴力,多些内敛化的情感控制。

这种情感的复杂化和对情感的控制,是人组成群体、构成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更是进一步走下去的生理素质基础。人类不能失去这种感觉的能力,文化遗产则是使人类延续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人类要延续下去,必须保护文化遗产。正如我们保护环境和濒危生物是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一样,保护文化遗产,表达的也是对自然的敬畏。只不过,环保所牵涉的自然是空间维度的自然,而文保所牵涉到的自然,是时间维度的自然,是能够击退历史的,更宏大的自然力量。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感悟到这种超越历史的复杂情感,人类社会也并不需要每一个个体都具备这样的情感。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说,如果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利他主义者,这个社会注定也不会持久。在十个人之中,可能只有两、三个人具备这样的能力和悟性,对人类社会的延续而言,足够了。因为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群体,当一个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具备这种高层次的感觉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的时候,这种基因就会传递下去。人类才能始终站在进化的最前沿。

所以,我们需要文化遗产,不因别的,只因它能带给人们其他物品无法传递出的“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有些人可以获得更加深刻复杂的对时空的敬畏之情,并由此维系有别于原始情感的内敛化的“情感”。具有了一定数量拥有这种“情感”的群体,能够得以延续、继续繁衍生息。
文化遗产保护的六个趋势
第一是保护要素方面。

文物保护只保护文化要素,而文化遗产还要保护文物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生存的文化景观,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所以有着大量文化与自然、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结晶。

第二是文化遗产的保护。

文物保护往往保护的是静态的,古遗址、古寺庙,包括万里长城都是静止不变的,而文化遗产还要保护那些动态和活态的,比如人们居住的场所。因为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死气沉沉,静止不变,它完全可以充满生活气息,和对今天做出贡献。比如江南水乡、民族村寨,今天都作为保护的对象。

第三是保护的空间尺度。

文物保护往往只是保护一个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一座村庄、一个城市,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尺度和气魄更大,它包括大遗址群、文化线路等,比如沙漠丝绸之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希望中国政府牵头,带动丝绸之路这处世界最大的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世界遗产,它包括佛教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还包括水上丝绸之路,串联了97个国家。

第四是保护的时间尺度。

文物保护过去重视古代文物,后来开始重视近代史迹,但是文化遗产还要重视当代文物的保护,因为这一百年的变迁比过去上千年变迁的总和还要激烈,但是这一百年的生活、工作遗存下来的东西往往消失的更快,人们认为它是普通的、一般的、大众的。比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民协会的牌子,反映的是人民公社的文化现象,现在全国上下就找到了两块,谁家里要有第三块,就是国宝级的文物了。

第五是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

过去文物保护往往是注意保护那些宫殿、寺庙、教堂、纪念性的建筑,但是今天文化遗产保护还要重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比如福建土楼已经列入世界遗产。

第六是注意保护非物质要素。

文物保护保护的是物质形态的文物,而文化遗产还要保护非物质要素,特别是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共同生成的文化景观。传统的工具、技术和材料由当地民众组织起来去修复,这样做有三点好处:一是当地民众修自己的生产生活设施会非常精心,因为它要使用,它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二是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三是使这些传统的工艺技术能够通过这些修缮得到一次大普及、大传承。

猜你喜欢:

1. 保护文化遗产倡议书600字

2. 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范文精选

3. 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范文

4. 保护文化遗产倡议书范文

5. 保护文化遗产演讲稿

6. 保护文化遗产建议书模板

❷ 中国世界遗产的故事

1、长城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

后来,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代时修筑。长城沿线的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处在不同自然地带的过渡带上,使这个地区既宜农耕又宜于畜牧。

2、敦煌莫高窟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公元366年,一位叫乐僔的行脚僧人来到敦煌南面的鸣沙山,当他见到眼前的三危山顶忽放金光,宛如千佛降世,便深感此处是佛教的圣地。于是,乐僔便在鸣沙山沿河的陡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莫高窟从此诞生。

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

3、北京和沈阳的明清皇宫

1987年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黄瓦红墙,金扉朱楹,白玉雕栏,宫阙重叠,巍峨壮观,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秦始皇陵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的陵寝,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坐西向东,与历代帝王陵墓的格局不同,非常奇特。

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秦陵地宫内有哪些珍贵的随葬品,千百年来由此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

5、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敦煌莫高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清故宫

参考资料来源:秦始皇陵

❸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你知道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吗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中国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大国,拥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世界上文化遗产比较多的一个国家,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多达38项。其中比较着名的有长城,故宫和龙门石窟。

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和意大利威尼斯及泻湖是全球文化遗产中唯二两项满足六项文化遗产列入标准的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

长城。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着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❹ 中国文化遗产的传说

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每个都有很多神奇的传说。
下面以莫高窟为例,讲几个莫高窟的传说:
在故事之前,先介绍一下敦煌莫高窟的概况。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本地人都这么叫),现在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因为那里有几千年来中国各个朝代开凿的洞库。里边有大量菩萨塑像和壁画,内容都是佛经故事,各个朝代的洞库又有当时的社会文化特色,所以可以说是中国佛教历史的大网络。莫高窟曾经有喇嘛庙、和尚庙和道士庙,都是为了守窟保经。解放前最后一个守窟人是个道士,叫王圆禄(音),藏经洞就是他发现的。
一、九层楼里的鬼故事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从他们那里我听到的这些故事。奶奶跟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大概是96年的事吧记得当时我上高中):莫高窟里最大的佛是一尊坐着的33米高的96窟(九层楼)弥勒佛,九层楼是在其周围的石壁上搭起的9) 层楼台,远看象是一座镶嵌在石壁上的寺院大殿。楼梯在殿内,佛爷的座下从坐到右有条通道,很低大概1。3米左右吧,过年去拜佛的人都会从底下钻过去,这样新年里都会平安。九层楼前面是个广场,一些重要的仪式啊什么都在这里举行。作为旅游胜地,莫高窟白天游客很多,不管哪个角落都能见到游人。但到下午5点以后,游人都回市区了(莫高窟离敦煌市区5华里),就只有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那里呆着。有三个年轻职工,两男一女(女的是院里一个熟人的女儿,和两个男的之一谈对象呢),就在九层楼的大殿前聊天,聊着聊着女的就看见三楼楼梯上有个白影子,说是不是还有谁在上面没下来,反正都有钥匙(大殿都锁了),干脆到楼上去看看,于是他们就上楼了。九层楼里没有电灯,完全靠外面的阳光取光,而且它是坐西朝东,5点以后里边能见度就很低了。他们三个人上到三楼的时候,女的突然就不走了,两个男的奇怪就问她怎么了,她也不说话,过了会就直冲下楼,往对面的沙丘上跑(距离洞窟5-600米有条河,再往东走就是一片沙丘,再往东是三危山,祁连山的一部分,沙丘的一片高地遥对着莫高窟的地方是墓地,埋葬着曾经守过窟的和尚喇嘛类的人物),两个男的就跟在后面追,叫她的名字也不回答,追也追不上!(要知道两个男的使劲的追都追不到个女的)。女的跑到墓地中的一个坟前停下了,两个男的追到那里,就听那个女的自言自语说:有人叫我过来这里,我就来了……两个男的吓坏了,拉着女的就往回跑,后来听说女的精神有点乱了,听奶奶说那个坟是一个和尚的。
二、林荫道上的和尚
坐车往莫高窟走的后半段路,过了敦煌机场,就都是戈壁,一直到莫高窟前一公里的地方公路两边,有一条长500米左右的白杨林,这些树都是奶奶爷爷那辈人栽的。研究院新的办公区就在这片林子里。从新区骑车到莫高窟得个10来20分钟吧。工作人员有一部分都在新区住宿舍。一次一个工作人员很晚了骑车回新区,大概晚上10点多以后了,路上很黑,就依稀看见路。骑进林子后,他就看见前方50米左右有个和尚,青色和尚装,他还挺奇怪,怎么会有个和尚?于是加速想要追上那个和尚,但他发现,不管骑多快,和尚总在距离他50米左右的前方,而且依稀是面对着他!(他后来都很奇怪,路都看不清为什么看那个和尚很清楚?)他意识到是见鬼了,吓的也不敢再追,骑到新区就回宿舍蒙头睡觉了!后来他跟院里的人说,大家都说是**和尚?老人似乎都认识……奶奶讲给我的……
三、新区宿舍的闹鬼事件
经常有美术学院的学生去莫高窟临摹写生,有些人会被安排在新区宿舍里住宿。有个学生到了莫高窟后住在新区宿舍,过了几天安稳的写生生活,有天夜里,他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到半夜1、2点了,老听见有人在楼道里走动,就在他睡的宿舍的门口来回走,还有踢易拉罐的声音,易拉罐在地上滚动发出的咣啷声,还有风声(隔壁上的风吹起来很恐怖,呜呜的,而且无穷无尽的感觉)。他怕的不行,因为听见脚步声还算正常,而听见楼道里有风声就不正常了。好几次听见脚步就停在门口,也不敲门,过会又开始来回走。吓的他也不敢上厕所,就这么醒着一直到5点多天开始亮了才没有那些声音。第二天他问其他宿舍的人,没有一个人听到夜里有异动,也没刮风。吓的他当天就回学校了,也不敢临摹了。因为研究院里有些研究员兼任美院的导师,所以从他们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
四、麦积山的凄厉惨叫
奶奶年轻时,因为从事文物保护工作,所以经常去其他石窟古迹去临摹和统计考察。有一次去甘肃甜水麦积山临摹壁画。麦积山远看象是一个很大的农家麦剁,山上也有很多洞库。当时奶奶他们去了都在山下农舍里住,解放初期那里很荒凉,农舍就靠近麦积山的一段悬崖。有天晚上下雨,那时还没有电灯,点的都是煤油灯,奶奶睡在床上就听见外边的雨和风很凌厉的响。大概半夜三点多突然听见一个男人的惨叫声,象是一个人从悬崖上掉下来,声音从小到大,很凄惨的叫声,然后突然就没了。奶奶他们一起的都听见了,大家都起来,提着马灯出去在山脚下找人,他们都认为有人失足掉下山崖了。但是找到天亮了也没找到,很奇怪,因为听到的声音很近,就象是在跟前发生的。第二天他们去问麦积山石窟的管理人员(年龄不小了,就是守窟的),那老头告诉他们在多年以前确实有个人从奶奶他们住的旁边山崖上掉下来,是个男人,也是在个大雨之夜……当时奶奶他们也真是厉害,胆子都很大,听了也没当回事,继续在那里一直到任务完成才回敦煌。后来奶奶跟我将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做出了她自己的解释,可能是地球磁场关系,把多年前的惨叫声存在了那个环境里,当同样的环境再出现时,又把当时的声音重放了。
奶奶现在还很健康,思维敏捷,我经常和她讨论现在的社会啊国事啊,她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非常喜欢听奶奶讲她的经历。
五、莫高窟天空的五彩祥云
这个事情没有鬼怪色彩,倒是很吉祥的真实经历,不过是爷爷经历的。
爷爷当年在研究院任摄影队队长,负责对各个洞库的壁画佛像进行拍照存档,还有莫高窟周边环境取景等等。他经常背着相机到处跑,包括附近三危山里。他年轻时候看到过两次祥云。敦煌那边地处沙漠戈壁中间,很干燥,天空很少有云。但爷爷看到的是在莫高窟正上方,有很大一片云彩,云彩边缘发五色光,红、绿、黄、灰、青,而且在飘动过程中不怎么变形。在佛爷窟上方看到这样的景象,感觉就象在西天世界观看诸佛爷出行讲经一样。爷爷在敦煌呆了40多年,只看到过两次这样的景象。我则没有福气,只是听说。
爷爷一生受过很多苦,本来学艺术的个性都很张扬,但就因为那些岁月的那些经历,让爷爷的后半生很平淡内敛甚至是封闭的度过了。但爷爷是个很好的人,也是受了菩萨的保佑吧,92岁时无疾而终,我们做儿孙的都很欣慰,他的后半生过的很好……怀念爷爷
六、莫高窟的菩萨很灵
其实莫高窟的菩萨很灵的,要知道他们都是几千年的佛了。前面说的和尚故事,我想是因为这些菩萨仍然让他们侍奉才会留在莫高窟。
奶奶以前是档案室的,所以负责所有洞窟的钥匙。80年代的莫高窟洞窟没有象现在的铝合金门,大都是木头门加大锁,而且没有现在的水泥走道,高点的洞子就是在山壁上打上木桩,然后铺上木头板,用绳索固定,走起来很惊险。我小时候经常跟着奶奶来回跑洞子,洞子里边黑乎的,进去都得打手电,而且很阴凉,哪怕外边的太阳晒的沙子到100多度,里边还是10带度,奶奶边查洞子边给我讲佛经故事,壁画里有好多都是象连环画一样讲述佛经故事的。所以我从小就对佛有感情,自然也信佛了。呵呵扯远了……言归正传
莫高窟洞子靠南边上有个小洞子,里边的菩萨是送子观音,在没有进行保护前,敦煌的老百姓都去那里拜她求子。
我的大舅结婚5年了没有孩子,他比我妈结婚早两年,后来我都2岁了他还没子女,急的不行,他和我舅妈什么方都试了,医院检查,吃药,就是没动静。注:大舅在兰州工作。有次回敦煌过年,跟我奶奶说起这个事,奶奶说,我带你去拜拜送子观音吧,大舅特高兴,和舅妈一起去了。是大年初几啊,洞子里很冷,而且地上都是沙土,舅舅和舅妈进去就跪在土里了,很虔诚的上香,拜佛,奶奶就在边上看着,当时奶奶听见舅舅嘴里念叨:菩萨保佑赐我对龙凤胎吧……挺贪心的哈……结果过了年到下半年,舅妈就怀孕了,于是我的表妹诞生了,呵呵,舅舅说当时他太贪心了,当时只要个男孩就好了。不过他对我这个表妹疼的不行,表妹也特粘她爸,舅妈老吃他俩的醋。我的表妹很乖很听话,我始终相信她是个有福的人,因为是菩萨送她来这个世界的……;
七、奶奶和剪纸和尚
奶奶在我心目中是很让人崇拜的人,虽然性格很要强,有时候很强硬,但她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多,其中有不少都是带有灵异性质的,所以很吸引我。这次说个剪纸和尚的事:
敦煌气候干燥,远离海洋和湖泊,所以终年少雨少雪,居民靠饮用地下水和修建水库储存雪山融水来生活。
记得小学4年级时候吧,夏天,特别热的一天,好象是个礼拜六,(注:我只有周末两天在奶奶家住,平时在自己家和父母住),天上没有云彩,奶奶在家里听我一个劲的喊热,就在书房里书桌旁不知干吗,过了会她叫我过去,手里拿着一叠纸片。我就问她要做什么,她把纸片展开,是一条7个手拉着手的和尚,光头,有耳朵,手和脚(做法很简单,就是把纸来回折叠,象剪窗花那样剪出人形),然后她跟我说,去把这几个和尚抹点糨糊,倒着(注意是倒着)贴在阳台护栏边上,明天就下雨了。我当时特不相信,真这么容易下雨么?但小孩爱玩,也没跟奶奶争,拿了就去贴上了。第二天果然下雨了!!而且雨还不小!!我现在想起来都兴奋!记得当时我还问奶奶为什么会这样,奶奶这样解释说:7个和尚被贴了以后会飞到天上拦云,只要是路过的云都会被他们拦住,这样越拦越多,就会下雨了……我当时还问,如果雨下的停不住怎么半?奶奶说去掉一个和尚,给天留个空,云就都走了。现在想起来,这个解释就是哄小孩玩的,但事实是那次下雨特别准,现在都没想通为什么这么灵!!
PS:奶奶还教过一招,如果看着天阴沉沉的,但就是不下雨,就让小男孩(一定是小男孩)在楼下墙角边JJ冲着天撒尿,一会就下雨了。我是亲身试验过的,哈哈,也特别灵的说。
八、文化大革命时期奶奶经历的鬼事
奶奶给我讲的最玄的故事就是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历的事。那时研究院所有的研究员都是黑五类,牛鬼蛇神,包括院长都被造反派毒打和折磨。奶奶他们被分两批住在不同的地方,牛棚草屋。也是环境所影响,小鬼们趁着乱也不安分。那时候奶奶住的草屋顶上经常有异动,半夜里象是老鼠搬家一样的声音,一群东西来回的跑,唧唧喳喳的,拿棍子捅一下就安静了,过会又开始折腾。白天上屋顶去看,却什么都没有。她们是几个女同事住一起,都吓的睡不着觉。后来托老乡找了几根桃木挂在门口,效果也不大(注:那时候因为闹腾工作都停了)。终于有一天奶奶睡觉朦胧中觉得一个小人,黑糊糊的跳进门后,到她们床前不动了。奶奶那会人很清醒,但就是动不了,喊也喊不出来,想抓旁边的人也动不了。奶奶胆子很大,认为没有亏心事不怕鬼叫门,也不慌张,就这么僵着。早上天亮的时候感觉突然就没事了,那个东西也不见了。跟其他人一说,邪的是另有两个同事也都有相同的情况发生。后来奶奶他们总结的,和平盛世人和气壮,鬼怪也不敢造次,乱世人才会被鬼欺负啊。

❺ 考场作文: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宗璞文章《紫藤萝瀑布》的开头。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 引“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的经历?什么让你的脚步停住?你又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 请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开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 600 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本次月考作文打破常规“给题目”的做法,给出的是文章的开头。这样的作文形式类似于续写,即以此为开头,将文章顺畅地接下去。那么,在这里就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个开头了。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一句叙述性话语,交代了人称“我”,表明了本文应写“记叙文”,虽然要求里说“文体不限”,那实在是虚晃一招,扰人耳目。

此句也给出了“我”的动作---停下脚步,外加一个修饰性词语“不由得”。表明我被眼前所见、耳中所闻所吸引,驻足仔细观看或者倾听。理解到这儿,按照思维逻辑,紧接着开头叙述的就该是展开描绘了。因为写作是拿书面语跟陌生人对话,所以,一定要用精细的描写把眼前吸引你的场景充分展现出来,用文字带动读者跟你一起看、一起听。

那么接下来,就该表达内心的想法了,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认知的表现。眼前所见所闻为何能让你驻足呢?让你引发了怎样的联想?有了怎样的思考?感受到了怎样的趣味?当然,也可以写写之后自己的行动或是变化。因为开头的“停下脚步”是正在进行时,接下来的行进当然也应有必要的交代。   

理解至此,行文就有了思路。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呢”?这个吸引“我”注意的场景正是文章的选材所在。而选材,必须回望自己真实的生活,在自己真实的经历里去寻找那个让自己或怦然心动、或黯然神伤、或若有所悟、或趣味盎然、或义愤填膺、或百思不得其解的场景,那么这个选材可能是一处或奇特或美丽的景致(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也可能是校内外一个引发思考的事件,也可以是一个引发回忆的场景或物件,也可能是让人垂涎的色味俱佳的美食,也可能是一件惹人发笑的趣事……只要是能阐发意义或者意思的事件都可以,但必须强调亲身经历。

以上的想法都是审题构思的过程,不论考场或是平时,审题构思都是重要的一步。在这一步上,要做到“宁停三分,不争一秒”。

很遗憾,当这个作文题出现在试卷上时,我们班竟有16个同学惯性思维,选择了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题目,将平时强调的审题静思忘在了一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其他审题准确的同学呢,也有部分选材雷同,从内容上完全看不出自己别样的生活体验,都是人云亦云的大众题材,诸如校园赏花题材。也有同学以此为开头,但不考虑接下来该怎么衔接,径直弃开头奔着回忆走了。只有少数同学理解对了题意,选择了很多人经历过但没感触的生活场景来写。比如校园生活中野炊活动中爬毕业墙的一幕,气排球比赛失利同学伤心的一幕等等。也有选择路经幼儿园引发回忆的场景,公交车上是否让座的纠结情景,博物馆里让自己震撼的文物典藏。但本学期经历的“参观遗迹”“炒菜场景”“农场参观”“户外表演”等生活并几乎很少进入同学的笔下,更不要说自己经历的独特事件了。

所以,不注重审题,不会联系生活,成为了本次作文的教训。

作文的功夫在作文之外。我依然要这样强调,培养自己对生活的敏感度,培养自己思维的条理性,培养自己精细描画生活与内心的能力,才是写作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必备品质!

佳作欣赏:

                      马浩哲

我不由得停下脚步,现在已是春天,但眼前却分明有一棵“冬天的树”!此树并不高大,显然是去年冬天在移居到校园里的。树干是笔直秀挺的,枝杈是错落有致的,但枝条上却挂着干枯的、黄色的叶子。仔细看,所有枝丫也没有发芽的迹象。可是环顾四周,却是一片新绿盎然,甚至就在这个庭院的其他地方,还长着两棵跟它同类的树,但此刻却满是新发的嫩绿的叶子,有的叶片已差不多长到了孩子的手般大小。阳光下,熠熠闪光,看着好有生机。

再仔细看看这棵树,却依然无法在它身上找到春的痕迹。是环境的问题吗?我心中萌发了这个念头。那,应该就是这棵特立独行的树拒绝发芽了。

为什么要拒绝这个我们觉得很美好的季节呢?一个个想法充满了我的脑瓜。

是因为它喜欢冬天吗?它认为冬天很美好,正能在严寒中磨炼意志,所以便希望这个世界一直都是冬天?但,没有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不论事物多么美好或者丑恶,都会被时间改变的。所以,我猜,或许它为了纪念上一个冬天,同时也不让自己因为下个冬天还要九个月才到来而感到伤感,这棵树,将自己的冬装完完整整地整理,并保存下来了。这是一种答案。

是因为,它命中注定要这样的吗?在它冒芽的时候是夏天,当它停留在春天的发芽抽叶阶段时,别的树早就是浓荫如织了。正因如此,它必定比别的树晚了一步,所以也就显示了它的不凡,总是比别的树晚一个季节。所以,在春天到来时,它自顾自地活在冬天的季节。这又是一个答案。

或者,它在冬天时,它已经悄声无息地羽化成仙了?多么可喜!或者,它在冬天时,变成了虫的安乐窝?多么可惜!

在众多猜想中,我更愿意相信它喜欢冬天。因为生命要有感情,只有懂得爱恨,才是生命;只有能感悟,才是生命。

这棵树,带给一种认知:有感情的生命,才是被认可的生命;而没有感情的生命,虽然被称作生命,但它们是不被认可的生命!

                      段诚志

我不由得停住脚步,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知为何,公交车站中聚集了我从未见过之多的人流,多得能让我感到人群移动时与地摩擦产生的震动。伴随着人群的躁动,一辆摇摇晃晃的公交车从道路尽头慢吞吞地驶来。我一见大事不妙,来不及多想,立刻迈动刚才停下的步伐,向站台大步流星地奔去。

还好,手脚麻利的我灵巧地窜上了公交车,还不可思议地寻得了一个靠窗的座位。窗外,夕阳的余辉四溢,暖和而又温馨。

看着挤上车来的乘客,我铁了心不让出座位给任何人——的确,谁也不想在人挤人的车厢中“受苦受难”,更何况我还带着重重的书包。不多时,我便自在地打起了盹来,丝毫不在意车内的吵闹。

下一站到了,可车箱内依然不见宽敞,反而因一位新到来的乘客显得更加拥挤。我努力睁大看着她:两鬓花白,四肢瘦削,似乎年近古稀。她左手拎着一个沉重的塑料袋,右手提着一箱牛奶。显然,她也没料到车上竟有如此多的人,只好靠着我前面的窗户玻璃,可因为周围人太多,那箱牛奶她只能自己提。

  我注意到豆大的汗珠从她额前的花白头发间渗出,她的眼神中透露着对能供她休息的座位的渴望。更让人不安的是,她似乎正眯着眼看我,而我一抬头,却只有隔档在她面前的人海。

我有了一个念头,“让座”。可是千载难逢的一个座位,难道要让给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婆婆吗?况且天知道让座后,我会被挤成什么狼狈模样。我摇摇头,可心里却像被灌了铅一般沉重,愈发的不安。

突然,老婆婆手一抖,牛奶箱脱手砸在别人脚上。看着她手忙脚乱捡起箱子的样子与周围人对她投去的鄙夷的目光,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沉重与紧张。再看看其他也有座位的人,从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心里也不好受,也有着与我同样的打算,似乎也在纠结。

这时,车内响起了广播声,“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我再也忍不住了,想:为了自己一点舒服,让别人受累,而且还是一位老人,这算什么!于是,在其他人,也包括老婆婆诧异的目光下,我站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她。顿时,我感到心中流涌着一股轻松的愉悦感。再抬眼,我似乎看到了周围人对我赞许的目光。心里不由又是一种乐滋滋的感觉。

或许,“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就是我此刻的感觉吧。

                      鲜博宇

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不知有多长的时间,就伫立在那里。因为我看见了,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太阳神鸟!

太阳神鸟,安详的躺在那里——这是一片金箔,它薄如发丝,外轮廓为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鸟均引颈伸腿,逆时针方向飞行。从整体来看,内层图案像一个旋转的太阳,外层的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与太阳相关的神鸟。

估计现在的高科技机器也很难制出这么薄的物品来了。能够制造出薄如发丝的物品的,也只有大自然与大自然孕育的智慧的古蜀人民。

太阳神鸟依然一动不动,它不会飞,但它的造型会说话。似乎正在夸耀着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

古蜀人民,以他们强如钢铁的意志,将砂金打磨打工成了只有0.21毫米厚的太阳神鸟。古蜀人民却不知道,他们制成的稀世珍宝,就在几年之前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中国有不计其数的文物,但唯独太阳神鸟成为了中国文遗的标志。如果古蜀文化的传承者还健在的话,那他们一定会比获得了多次诺贝尔奖的人更加的兴奋。

霎时间,我觉得古蜀人民似乎不再是一个群体,而是一种不可被抹去的精神。这种精神,融到了太阳神鸟里面,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蜀人以及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

古蜀国消失了。古蜀人民消失了,但他们化为了万物;化为了自然;化为了——太阳神鸟,化为一种精神只跟在后代蜀人身上,那便是勤劳、智慧与乐观。

    我依然看着太阳神鸟,迟迟不能离开:我,一定要看透眼前这四只逆时针飞舞的神鸟——神鸟是不动的,但他们有对飞翔的渴望,所以它们一直在美好的灵魂中飞。太阳神鸟,身在此处,心却已经飞到世界各地去滋润万物了——它是平等的,如一杆公平的称。我想,这也是四只神鸟的位置被镀空的原因。

我被彻底被折服了:太阳神鸟,原来是会飞的。

离开太阳神鸟后,我回头瞟了一眼,似乎看到四只振翅飞翔的神鸟在祝我成功。

它,还是文物吗?明明是一圆鲜活的生命。

                          岳彦妤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那里有的是童年,那里有的是欢笑,那里有的是青春年少与三岁的懵懂无知,纯真善良。没错,是幼儿园,一个老家有些历史的幼儿园。

我就停在那里,认真但又怀念地看着它,滑梯,绿草地,我们在那里笑了多少次,哭过多少次。玻璃窗上笑得开心的小女孩,不是当年的我吗?记得那次绘画比赛,画妈妈,我竟给妈妈画一头白发,还天真地说:“总有一天妈咪会有白头发!”记得和朋友思雨竟然因为一个积木玩具,幼稚地没有理对方一个星期。记得那年生活老师写评语竟说:小岳宝贝,很爱吃。记得大班毕业了,我们全班没有一个人哭,反而笑得可开心了,不懂得什么叫做悲伤。

我走向了幼儿园的大门,放假了,空无一人,同是教室,可好像又有什么不一样了,曾经生锈的铁门已被大长颈鹿门代替,曾经唯一的滑梯边又多了些设施,曾经从没有干净过的台阶已经铺上了地毯。

再一次见面,一定都是陌生人吧,我趴在铁门上想。曾经手牵手走路的玩伴,如今早已各奔东西;当年许下的一辈子的誓言,早就被风吹散了;那年同睡一张床的思雨,也早就不再熟悉了。低头从脚到头,一米六五的身高,牛仔裤、牛仔外套,黑色衬衫,早就与那个流鼻涕,流口水,一身布裙却一心想穿公主裙的心思单纯的三岁小女孩不一样了吧。成长是一个必须接受但又无比残忍的过程,那些陪伴你的人,终会离去。

三岁那年我踯躅着不想进幼儿园,十二岁那年,停下了行走的脚步,看着幼儿园,希望把那些快乐的日子抓住,却发现,岁月是一把沙,你怎样努力,怎样怀念也不再拥有了。所以,我愿停下脚步,静静享受飞速流逝的青春。

   

❻ 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1.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具体有历史的、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和审美的价值,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的来说,文化遗产,作为人类自然和社会活动的历史遗存,无论它们最初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先进的还是反动的,都从不同的侧面和领域揭示这一定的历史现象,体现古代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水平,它们价值和作用是永恒的,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重大。

4.保护文化遗产能够帮助各族人民广泛汲取民族精神养分;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文物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了各族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历史根基;文化遗产在对外交流,保护旅游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6)为什么中国文化遗产以悲伤为主扩展阅读:

中国文化遗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保存在中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启动的计划。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

截止至2017年7月,中国已有52项世界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1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

文化遗产历程

1985年,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侯仁之起草并与阳含熙、郑孝燮和罗哲文另外三位委员联名向政协第六届三次会议提交了《我国应尽早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积极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以利于中国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和保护》的提案。

由此展开了中国加入保护世界遗产的进程。1985年11月22日,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1987年,中国正式加入该公约及开始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并于同年首批便有6个世界遗产获成功申报。

截至2012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共有43项(包括自然遗产9项,文化遗产30项,双重遗产4项),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意大利(47项,含跨国项目)和西班牙(44项,含跨国项目)。

2013年6月21日和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7届会议正式通过决议,分别将中国云南东南部红河自治州哈尼梯田和新疆天山列入最新的世界着名遗产名录。

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丝绸之路”是中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其中首都北京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而苏州是至今唯一承办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的中国城市(2004年,第28届)。 中国5000年文化蕴藏了不可估计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是世界之窗。

❼ 中国文学作品大多是悲伤的形式,你知道为什么吗

让我们先看一下鲁迅先生给喜剧和悲剧下的定义: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则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喜剧的极致便是悲剧。喜剧让别人笑,悲剧让他人哭。文学揭露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人生的悲欢离合,很多想阐释的无所谓是一个又一个悲剧。从孟姜女哭长城、封建主义的压迫到近代百年战乱之苦,悲剧作品从来都是占据了主要地位。文学讲究有感而发,诸如种种的底层悲苦,常常让作家切身体验,心有所感,对现实进行艺术提炼。

出现那么多悲剧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悲剧几乎成为了中国文化的底色。屈原投江、精卫填海、夸父追日,仿佛骨子里,中国的文学就染上了悲伤的色彩。但是,无可争议的是,所有的悲剧作品其初衷,都是为了让现实改变,变得更好而已。


❽ 哭也是一种文化

孟姜女传统曲调形成一种哭文化 孟姜女传说日前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专家介绍,孟姜女传说不是起源于秦代,而是春秋时期的齐国,比秦始皇早约300年。据《左传》等史书记载,齐庄公四年秋,齐国将军杞梁率兵攻打莒国,不幸战亡。杞梁安葬后,其妻孟姜仍悲痛万分,一天,孟姜到杞梁墓“抚棺大恸,涕泪俱尽,继之以血。齐城忽然崩陷数尺……” 据记者了解,孟姜女这一恸哭,不仅惊天动地,而且改变了齐国风俗,至今山东淄博一带的中老年妇女仍然长歌代哭,以孟姜女传统曲调来寄托哀思。孟姜哭调在农村广泛流传,形成了一种哭文化。 哭是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了,人的眼泪从眼睛中流出(也有不流的)、声音异乎寻常诉说着某种命运或遭遇(也有不诉说的)、双手掩面(也有不这样做的)、身子靠住某人或某物甚至狂跑的(也有安安静静的)的一系列身体的运动。 哭与流泪不一样,当人的眼睛受到外界刺激比如说风沙袭击,辣椒进入或者受重力弹压时,人会流泪而不哭。这时人的眼泪只不过是人的眼睛的自我调节罢了。哭与诉说或唱歌不一样,诉说或唱歌是人的心理驱使或感应世事而表现出的宣泄或调节方式;至于手或身子的运动,主要是难言之隐(因而不以面部示人或不能接受事实)和狂怒的外在表现。而哭综合了这些活动的特点。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哭不只为发泄悲伤,还为表达喜悦。在特殊情况下,哭是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如刘备的哭,他每一次哭就哭出一座城池。所以哭往往能折射出某些社会现实和变化。但“哭”常为世人回避,所以其功能若隐若现。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从有文字记录的时候开始,有关哭的记载史不绝书。“哭”在交际等领域常表现为个人宣泄压力和获取政治资本的手段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民俗范围形成规范化、程序化和仪式化的风俗礼仪,现代生活中依然是民俗活动的重要内容,部分少数民族中更成为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除了“哭”本身反映具有时代变化的社会意义外,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建立,哭的生理、心理机制还被引入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哭就具有更多的现实和社会意义。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中国文化遗产以悲伤为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