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让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学校、医院、居住环境、道路、水利、供电、通讯网络等建设。三是因地制宜,开发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和项目,促进当地群众的增收致富。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政府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各种补助资金,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刻不容缓,但要在较短时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难度非常大。要制定更加切实有力的支持政策,进一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紧紧依靠少数民族地区力量,扎扎实实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好支持政策措施。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政治制度,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和中央的重大方针。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采取实际行动支持、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把加快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配套,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有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是没有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好,有的是缺少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难以执行。今后,中央还将根据实际需要和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出台一些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措施。有了支持政策措施,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是要真正把支持政策措施及时、配套、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这样才能在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是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后劲。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离不开其他地区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但从根本上讲,最主要的还是应当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内在动力和活力上,紧紧依靠自身的力量才能加快发展速度,发展才有后劲。内外力量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发展才能快速、持续和稳固。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在体制机制改革上要大胆创新,有的方面甚至走在全国前面,只要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改革,就应当大胆探索、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着力培养当地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级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采取多种特殊政策措施,支持扶持具有带动辐射作用的龙头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中小微型企业加快发展。
三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要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培育支柱产业。采取特殊政策措施,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程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加快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一批高技术、高水平、高效益的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等产业基地,切实执行资源税收共享和生态补偿政策,支持、带动当地经济加快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项目审批核准、投资、税收、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应实行差别化政策给予特殊鼓励和支持。
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优先解决特困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贫困问题不解决好,众多人口没有脱离贫困境况,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就无从谈起。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应当把扶贫开发作为首要任务,特别是要优先解决特困人口的贫困问题。采取更加特殊、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集中国家和各方面扶贫资金,实施针对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特困人口的扶贫攻坚,力争用较短时间基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五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加大建设投资力度。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保障作用的铁路、公路、机场、能源、水利、供电、供水等大型项目,力争早见成效。优先建设一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扎实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建设资金。
六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较少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山区和贫困地区,民生事业落后状况最为突出,严重影响这些人口的生产生活,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如果民生事业没有大的发展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方式没有大的转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必要条件和基础保障,也就难以取得实际成效。要把改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作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优先加快发展的着力点和基础建设。坚持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以及交通、供水、供电、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增加投入。用于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方面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和各种补助资金,重点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让各族人民共享国家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的成果。
‘贰’ 如何推行少数民族的素质教育
一、如何融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于思想政治建设之中,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思想政治建设是保证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人的精神导向的建设,直接决定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灿烂的民族文化精髓和独特的人文精神。这决定了每个民族自己的精神风貌、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的各异。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要实施素质教育,忽视思想政治建设无疑是一句空淡。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离开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无稽之谈。如何融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于思想政治建设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提高民族素质,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先决条件。
首先,应在各种教育中立足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人文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激发民族自强心。各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灿的文化,更有其人文精华。这决定了他们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和精神景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采撷各民族灿烂智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造福人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其次,不同心理素质、不同地域环境、不同语言文字和不同历史背景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认知接受能力,因而在思想政治建设中如不以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必将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不可能确实起到提高民族素质的作用。只有切实以各民族光辉历程、先进人物、光荣事迹为模范进行富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当是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走的一条大道。
二、如何改革民族教育结构,构建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
由于历史等主、客观因素,民族教育结构单一性现象十分严重,这些直接受制约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同时又大大扼制着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育程度结构、教育专业类别结构、教育空间结构以及教育形式结构等方面的单一性问题上。而这些又受制约于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劳动技术结构、产业人才结构、布局结构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结构,同时又反作用在这些经济结构上。因此,如何解决教育结构改革问题是提高民族素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
三、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方式接轨,培养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新型高科技现代人才,是二十一世纪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教师学历达标率低,接受继续教育难的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资料反映,2003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37.2%、86.1%、96.2%。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达标率仍含有一定水份,整体水平让人担虑。同时,教师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大,在职人员接受继续教育难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尤其是“双语”师资更甚于此。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历史背景下民族传统教育方式不适合于普及。如藏族的寺院教育、贵族教育,伊斯兰教的经院教育,都不能使广大平民阶层的人接受平等的文化教育。现情况下,通过狠抓基础教育和普初工作,该问题基本解决。但由于地域差异、文化背景、社会意识形态等主客观因素,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与内地普通学校的差距仍然很大。现代教育手段的推行,给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富具操作性的机遇,但具体如何科学有效地实施,仍需要下大功夫去研究。
首先,应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利用“双语”教学的地区教材的适合问题。现行的各民族“双语”教材,都是以省区为单位,甚至是全国统一的教材,且知识明显滞后,不完全符合各地区的实际需要。不同地区文化层次上的差异,迫切要求各地区自行调研编纂适合本身教育发展的教材。这当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因地区差异而造成的起步不同,最后却必须达到同一标准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讨论研究。
其次,科学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跳跃发展是21世纪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的要求。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教育现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通过多种媒体的传播途径,达到教育的目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利用电信网、电视网和模拟课堂录音、录像等不同传播手段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可因省、地(州)、县(市)、乡、村的不同接收条件分类进行。在这一教育手段的具体实施上,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可实行高校对口支援、兄弟学校互相帮携带和以模范学校为样版制做优秀课堂教学录音、录像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原则,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四、如何合理有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难的问题,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提高师资水平,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学历亟待提高,知识陈旧,教学观念、教育方法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一不能等、二不能靠。如何使在职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接受继续教育,以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教学业务素质,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首先,在学校师资宽裕的情况下,通过脱产、半脱产方式参加自学考试、委托培养、进修深造等方式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和素质。分批派骨士教师利用学习、考察等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掌握科学的尖端教学技术技能,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整体素质。
其次,在客观因素限制,脱产、半脱产接受继续教育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作用,通过模拟课堂、公开教学等手段,在本单位、本学科、本教研室内部形成帮、带、扶的良好教风,充分发挥中学教研究“教”的功能的同时挖掘“研”的力度,是自身提高教师素质的又一有效手段。
再次,克服地区资金困难,力所能及的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途径。
同时,在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过程必须科学化、合理化、实效化。即要利用教育主管、督导部门签订培养合同以防止人才流失,又要注意培养方式上的改革。以前接受培训、进修的在职教师,往往采取同等学历跟班、插班深造的方式,忽略了继续教育对在职人员培训的实效性,致使其结果是“耗了油而灯不亮”。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实效地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问题,不仅是接受教育方要考虑的问题,更是负责培养培训的校方应研究的课题。
‘叁’ 如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各个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1990年9月1日), 《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第180页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发展繁荣的时期,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民族问题依然复杂,民族工作的任务依然繁重。一是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实现后,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别依然存在,旧社会在民族问题上的遗毒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完全消除的。二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权益,主要是经济权益方面,民族之间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三是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由于相互了解或尊重不够,也容易造成某些误会和纠纷。四是民族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和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如果对宗教问题处理不慎或不当,也会影响民族关系甚至酿成冲突。五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有时会做出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事,甚至违法犯罪。尤其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国际敌对势力明目张胆地支持我国内部的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正在加紧对我们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利用民族问题打开缺口,是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在这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民族问题,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认真妥善地加以解决。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837- 1838页 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做好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和睦的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838页 我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纽带,主要有三个: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共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且载入了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不久前,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据宪法的精神、形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愿望,把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宪法的上述规定和七中全会、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阐述的原则,精神是一致的,就是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845- 1846页 为了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在全国,要注意处理好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民族自治地方,还要注意处理好自治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处理这方面的问题必须慎重,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贯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对于民族间发生的纠纷,要冷静分析,耐心疏导,及时加以排解。对于个别不听劝阻、蓄意制造事端、触犯法律的,不论出身于哪个民族,都要依法处理。涉及民族关系问题,各民族的干部和共产党员,要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民族关系的改善。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846页 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观点和政策。这主要是: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兴旺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继续存在;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应该一律平等,应该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和繁荣;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贡献,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在一些地方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处理民族问题时,还要注意全面地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今后,我们还要根据新的情况和经验,对这些基本观点和政策,继续加以充实和发展。 《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 (1992年1月14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848- 1849页 在民族问题上我想强调三句话: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肆’ 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则由于各种因素发展缓慢,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相比差距更大。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则多数居住在较为偏远、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的西部地区。像贵州的岩溶山区和高寒山区,甘肃和内蒙古的沙漠化地区等。在这些偏远的地区,信息滞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难度较大,较为贫穷落后。但是凡事都有好坏两方面的因素,少数民族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偏远的地理环境也使得他们居住的自然环境保护的较好,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自然资源丰富,有待开发,发展潜力巨大。如何根据少数民族自身特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丰富的文化底蕴,美味的特色食品,优美的自然风景,瑰丽的民族传说,照理说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位于贵州省的平正仡佬族却十分的贫困,没有良好的教育水平,也没有便捷的交通环境,人均收入少,这就是少数民族的地区普遍存在的情况。平正仡佬族乡位于贵州省遵义县西北边锤,据历史名城遵义70公里;是全国建制最早且至今冠名单一的仡佬族乡,有中国仡佬族第一乡之称。平正仡佬族乡的少数民族主要有仡佬族、苗族、彝族等,其中仡佬族占得比重最大。
一、现状及面临问题
(一)现状
平正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着丰富的石灰石、铁矿等矿产资源;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籽、茶叶、油桐等。由于远离较发达的中心城镇,其民族文化及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建筑等保存相对完好。仡佬族传统民居、民风民俗、传统菜肴、干壁仡佬悬棺、李村“天奇溶洞”、盘龙山踏脚寺、天宝山佛教文化、黑脚崖红军洞及瀑布群、盘水河风光、千年银杏等旅游景点也令人耳目一新。
平正仡佬族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春节前后有供粑迎送老祖、亮灯、初三拜树及梓潼愿灯;三月初三祭山、七月吃新节、九月初九煮酒节、十月仡佬节、等。本民族文化中的图腾崇拜(竹王)与祭祀、语言、歌舞、服饰等有较完整的传承记载。为了开发这些悠久的民族民俗文化,遵义市计划将平正仡佬族乡规划为仡佬族文化村寨旅游示范点。平正仡佬族乡地势起伏大,山高坡陡,是典型的高海拔地区,依地势特征自然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分散居的人口分布特点。平正仡佬族乡人均纯收入只占遵义县平均人均纯收入的50%,是典型的老、少、边、穷乡,于2003年列入贵州省100个重点扶贫乡。
(二)存在问题:
1.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平正仡佬族乡位于遵义县西部,距遵义县城100多公里,是全县较为典型的贫困乡镇。该乡团结村有210户农户,分别散居在方圆十几公里的陡坡上,地理位置封闭且错综复杂,往往存在着地形的天然阻断,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山高地贫。而且,缺少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各种封闭造成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阻塞,加大了对该地区的建设难度。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平正仡佬族乡配套水利设施不完善,耕地石漠化严重,且耕层薄,跑水、跑肥、跑土严重,各农作物的单产较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2)学校文体活动设施和现代教学设施严重缺乏,学校师资严重不足,教育水平提高缓慢。而另一方面教育水平的落后同时也导致了他们思想观念的守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3)很多村的道路除通乡公路和即将修建的高速公路外,全是泥石路面,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村民用不上自来水,电力设施不齐全,部分村庄仍未进行低压线路改造。
3、科技水平与农业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以传统的粮食、油料种植为主,绿色食品生产、循环农业发展所需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缺乏产后加工处理,无产业链,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村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接受新技术的难度大。大部分村庄缺乏集体经济来源,所需经费基本上靠上级政府拨款。
二、解决措施
1、以仡佬文化、区位气候为优势,倾力打造黔北特色乡村旅游。
(1)竹文化自古以来便备受我国文人雅士的推崇,正所谓: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也。可见竹在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贵州平正仡佬族乡正是竹文化传承的有力代表。可以打造其图腾崇拜(竹王)的文化底蕴,借助平正仡佬族乡黑脚岩瀑布群、仡佬石头城、盘水河风光、天奇洞、峡谷景致、干溪溶洞和马厂千年银杏等景观,大力挖掘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服饰、风俗习惯,一方面弘扬仡佬族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为旅游开发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
(2)加大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把乡村旅馆改造升级旅游宾馆:加大景区周围的餐饮服务,并对本乡的民众进行导游知识的培训,促进本乡居民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就业,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
(3)加大对旅游景点的宣传力度,借助电视、网络等进行广告宣传。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应从本乡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着手,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1)加强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村村通”工程,改变乡村道路的泥石路面状况,完成以网络电话为主的通讯基站的建设。
(2)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加大教育水平,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才能为本民族的发展与未来奠定基础。
(3)兴建水库,解决平正乡缺水问题。为了本乡的长远发展,拟决定建一座水库,请水利局的技术人员进行勘察设计,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综上所述:以平正仡佬族乡为例,可知由于受社会、经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少数民族及其地区发展速度滞缓。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水平,在最大化开发旅游等文化资源的同时,努力维护好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已经迫在眉睫。少数民族是我们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俗话说:只有最平衡的木板才能走出最精彩的表演。我们只有把少数民族及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好,平衡东西部、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差距,努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少数民族精神,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伍’ 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3、 支持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4、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
5、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
6、妥善解决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补偿问题。
7、 突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
8、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9、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10、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
11、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事业。
12、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卫生、体育事业。
13、突出抓好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
14、 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15、 进一步加强各族干部的团结。
16、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7、 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
18、切实加强城市和散居地区的民族工作。
19、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20、 坚决维护祖国统一。
2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2、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23、加强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24、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民族工作。
25、完善民族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6、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
(5)如何发展回族的教育经济文化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确认56个民族成份,实现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
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自治地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力,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
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社会文化事业,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密切了党同少数民族群众的联系。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巨大成功。
参考资料: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陆’ 党和政府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国家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帮助、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并动员和组织汉族发达地区支援民族地区。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状况看作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
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方面,国家坚持从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教育事业。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
重视民族语文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在经费上给予特殊照顾,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等。
4、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中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体现在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多方面。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
(6)如何发展回族的教育经济文化扩展阅读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一、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国家在《民族区域自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明确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二、是实施一系列文化工程,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在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一系列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倾斜。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全国民族院校普遍开设了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吉林等省建立了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
‘柒’ 少数民族文化
-----回族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回族人口数为9816802。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分布也较多,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由中国国内及国外的多种民族成分在长时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伊斯兰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回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元代有“四等人”制,回回的地位一般高于汉族。回回中的贵族、官宦、学者及商人的活跃,对于元朝的开国和中西交通的开拓,以及军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为回回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和在各项事业中的长期发展打下了根基。然而元朝回回人又是被征服者,在蒙古贵族劫持下辗转流徙,生活上不稳定,风俗习惯有时也不被尊重,为回回人形成对环境变迁的适应性以及抗争性的共同习理提供了主要条件。明代曾把回回称作“回夷”,说明回回已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而存在。回回人与蒙古人的地位相似,“善加抚恤,密切防闲”,反映了明朝统治者对于各地陆续内附和归化的蒙古人和回回人的政治待遇。清代,在严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刺激下,回族人的民族意识愈趋强烈,为了民族自尊和民族生存而进行着顽强的搏斗。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回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解放前,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回族人民在政治上没有地位,经济和文化发展缓慢。国民党政府歧视少数民族,不仅无视回回的风俗习惯,而且根本不承认回族的存在。回回族只能称回教徙,蒋介石操纵下的“国民大会”把回民称作“内地生活习惯特殊之国民”。回族内部的军阀、官僚和有宗教特权的教主,也加重对回民的剥削和奴役。 1949年前,回族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但发展水平极不平衡,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农村回民大多无地、少地,或只占有山地、沙地、盐碱地、词滩地,农民破产和逃亡现象比较普遍。以河南省辉县为例,1948年在430户回族农民中就有赤贫、贫农和下中农414户,占总户数的93 9/5。广大回族贫苦农民缺吃少穿,生活极苦。云南省寻甸县一个自然村,70户回民竟有60多户每年缺3~6个月的粮食,不得不以薯仔及野菜充饥。以农为主兼营商业、畜牧业或兼营运输、屠宰及制革、榨油等副业,是农村回族人民较为突出的特点。西北回族聚居地区封建占有关系更加严重,良田沃壤多为官僚、地主和教主所占有。国民党回族军阀马鸿逵、马步芳等统治下的宁夏、青海地区,沉重的军政费用都压在当地回、汉等农牧民头上。在西北众多的门宦、教派巧立名目盘剥役使回民,给回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种种不幸。 当时,回族经营的工商业多半同特有的生活习俗相联系,局限在饮食、鲜货及制革、皮货、香料、膏药、珠宝玉石等行业中。在北平、天津、上海、济南、开封等城市有回族工商业资本经营的面粉、纺织、制革、肥皂等公司和工厂。在西北、云南等地,回族商业资本有同印度、缅甸、蒙古等国的贸易交换活动,以及在中国边疆与内地之间用马帮、骆驼队进行商品运输的活动。工人阶级在回族中出现较早,以码头搬运工人、矿山采掘工人及黄河上的“筏工'人数较多。回族中更多的则是推车摆摊、提篮叫卖的小商贩,本小利微,受季节和行业的限制,生活很不稳定。 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缓慢。中国内地及云南的散居回民,接受新的思想较快,文化教育较西北的回族地区发达,在学术、文化和科学技术界有一批回族的教授、科学家、作家、工程师、画家、医生、戏剧家等等,并出现了一批由回族人士创办的中小学校和刊物。由于农村破产,工商凋敝,广大回族农民和城镇贫民的子女根本无力入学读书,加之一般学校里不设回民伙食,更加限制了回族青少年求学的机会。西北地区的回族军阀,只知搜刮民财,根本不管文化教育。原宁夏全省到1949年只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没有高等学校。在甘肃临夏等地,回民文化娱乐活动也受教主干涉,对回族妇女的束缚更为严重。回族聚居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极差。缺医少药现象严重,有的阿訇甚至用“吹赌哇”(即用墨汁把经文写在碗里让患者冲服)等迷信方式给回民治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回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根据回族聚居程度的不同,于1958年10月25日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在甘肃省成立了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几个回族自治县和一些民族乡。在各级自治机关回族干部占了相应的比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对回族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回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给予了照顾和优惠。散居回民同样获得当家做主的平等权利。在历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回族代表。到1980年全国回族干部已有12万6千多人。回民的风俗习惯受到尊重,回民较多的城镇都设有回民饭馆和回民食品供应网点。在回族职工、学生较多的单位,一般都设立回民食堂,未设回民食堂的则发给回民伙食补贴。每逢回民三大节日(圣纪、开斋节、古尔邦节),各地在物资供应上和庆祝活动都给予照顾。回民的土葬习俗受到尊重,各地多设有回民殡葬服务处,并拨出荒地、山地作为回民公墓。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在回族中得到了全面贯彻。
‘捌’ 简介回族发展概况
回回人在到达中国时,最初大都被分别编入“回回军”、“西域亲军”、“哈刺鲁军”、“阿儿浑军”、“探马赤军”等各军中,并参加了灭西夏、金朝和南宋的战役。此后随着统一全国的实现,又相继被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过着“屯驻牧养”、兵农合一的生活;或随地入社,被置为“编民”,取得与汉族农民同样的资格,从事农业耕作。今甘肃河西、宁夏、新疆、云南、河南、山东等地,都是当年回回军兵士屯驻耕种的重要区域。例如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各地回回炮手“悉令赴南京(开封)屯田”;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令“给滕竭儿(今新疆阜康县)回回屯田三千户牛、种”;1297年(元大德元年),“徙襄阳屯田合刺鲁军于南阳”,每户给田150亩。1322年(元至治二年),元英宗硕德八刺下诏:“免回回人屯戍河西者银税”。屯田活动的展开,为回回民族农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世纪后期,明代元而兴,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例如1371年(明洪武四年),徐达令原住在北京附近的故元遗民(山后民)35800余户分散于各地卫府;不久,又将在战争中掳获的“沙漠遗民”32800余户迁至北平屯田;1384年(洪武十七年),令已入京卫的北平降卒,悉放为民屯田。上述遗民和降卒中,除部分为蒙古人外,实际上包括部分回回人在内。因为居住在北京、北京附近及其以北地区的回回人数量很多,明朝初年并未将他们与真正的蒙古人严格加以区分开。又如洪武初年归附朋朝的西域人薛都尔丁,他在被封为土司后,即受命率部众屯驻于碾伯、巴州、米拉沟(今青海省民和县内)一带耕牧。今民和、乐都一带回族,就有部分为其后裔。
也有故元官员后裔,为躲避明政府扰害,隐姓埋名,投奔于僻远地区从事耕作的。例如赛典赤·赡思丁后裔,流布各省,其中就有不少后改事耕作。据说福建陈埭乡,就是由其后裔蕃衍而来的。
14世纪晚期,明政府为加强西北边防,曾从各地征调大量人力到西北地区屯田,其中也包括大量回民,例如洪武至永乐年间,从江左(今江苏省等地)、海泗(今安徽省北部)一带,派人移居西宁、乐都、贵德等地。尔后青海东部出现的众多回回村寨,就是由上述移民建立起来的。
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明朝政府的积极倡导和鼓励也有一定关系。15世纪以前,在甘肃河西、平凉,宁夏固原、灵州等地,广大回回人民,大多数都从事畜牧业。殷实之家,马匹成群,牛羊上万。但后来都逐渐改事农业或农牧兼营。有的还与当地汉族人民一道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灌溉,如河西的“回回渠”,宁夏的“满达刺渠”、“纳忠闸”和“哈三闸”,就是汉、回两族人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历史见证。
18—19世纪时,因清朝统治阶级实施民族压迫政策,西北地区的农业经济曾一度遭到较严重的破坏,但从全局看,直至19世纪中叶以前,生产仍然处于上升阶段。诚如前引毕源所奏,“人口更为稠密”,“回民大半耕种、畜牧”。
回回人民因长期与汉族人民杂居共处,其耕作技术大体上与汉族人民差不多。所谓“今居眼习俗,久同华族”,就是上述论断的有力佐证。他们以牛犁耕,引水灌田,注意选育良种、适时耕作和施肥。农作物则因所处地域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稻米、小麦、玉米、高梁、瓜果、蔬菜以及豆类等。
从事农业的回回人,绝大多数都兼营商业、手工业或畜牧业。即使有较多土地的富裕农民、富农和地主,往往也不例外。单纯经营农业的极少。据调查,滇南沙甸村解放前有900余户人家,几乎没有一家单纯依靠耕种为生的。每户差不多都养着几头牛,一二匹马,或替客商转运货物,或养鸡鸭往个旧出卖,也有组织马帮走边区的。另据永建回族自治县永胜乡回辉登村调查材料,该地在解放前就有60%的农民是以营商(商贩)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30%农户半农半商。专门从事农业经营的只占10%左右。
‘玖’ 如何开发回族旅游文化
1宗教文化:可以开发宗教旅游资源,围绕伊斯兰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如服装,饰品,文化标示等。
2饮食文化:回族饮食文化多种多样,各地回族的饮食也是有不同的,并且风味多样,色香味俱全,现在大街上清真餐馆很多,但打多没有自己的特色,都作为大众化饮食了,所以饮食这里也可以大作文章,类似“满汉全席”。
3地域文化:回族分布地域广,而各地回族的子文化却大有不同,比如西部地区的回族,宁夏的“花儿”以及特色地域的文化,也是有待开发的。
以上只是我的想法,仅供参考。
‘拾’ 回族的经堂教育是怎样的
经堂教育的出现及其改良,是回回民族社会经济及伊斯兰教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充分反映了宗教职业者和宗教上层对扩大宗教影响的要求与愿望,对广大回回人民文化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
教育对一个民族的社会地位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标志着一个族群的劳动力素质和竞争能力。教育也是社会文化延续和更新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是文化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我国回族而言,其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主要是通过经堂教育实现的。而回族宗教信仰的巩固与传播、宗教习俗的继承与传递都离不开对人的培育,离不开经堂教材。文化是后天习得的,除了口耳相传、父传子受式的家庭影响,作为庞大文明体系的承载物,经典教材可谓任重而道远,它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并且保持着同一的精神与格式,这也正是教材不容忽视的原因所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打开回族经堂教育教材研究的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