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福建文化系统怎么样

福建文化系统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0-02 00:47:53

① 如何提升福建省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具体地说,一是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的建设,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要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重点扶持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出版单位和社科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四是要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做大做强文化事业。

② 福建是一个怎么样的城市

福建给我的感觉,确实是“清新”,山美水美,空气好,厦门多次被评为“宜居城市”。福建省的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第一。


福建的生活

福建的厦门大学也被誉为“最美校园”,景色迷人,厦大的门口等待入校参观的游人也经常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当然,上天不会把所有的好都给一个地方,福建会有台风,去年厦门大学还遭受了台风的重创。福建春季多雨,有时候会连续下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晾衣服干的很慢。

在厦门很多住宅小区沿街散步,不是普通平房农村哦,而是很现代很高档的住宅小区,透过阳台往人家家里看看,你会发现,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神龛,点着香火,还有福建本地的老板,一定会在公司或店铺内也弄一个神龛。可见福建人对神的信仰是非常虔诚的, 福建人也许是中国最有信仰的一个群体。

③ 闽源文化的特点

不知你说的闽源,是什么意思,转一个给你看下吧。

众人知,福建简称为闽,但只少数人知道福建可称为闽中。福建被称为闽中由来已久,据《史记》记载:秦已并天下,皆废为郡长,以其地为闽中郡。这被称为闽中郡的主要是现在的福建地区。而“福建”的称法还是始于唐朝,当时朝廷从“福州”与“建州”各取一字,设立“福建经略使”,从此沿用福建的称法,如北宋设福建路,元朝设福建行省,明代设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直至今天设福建省行政区。
虽然福建作为闽地的指称延续了下来,但有着历史文化积淀的“闽中”一词并没有被闽人遗忘,“闽中”仍然流行在人们的话语中。然而,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闽中一词获得多重的释义。其一,“闽中”指福建整个地区;其二,“闽中”指福州;其三,“闽中”指闽北与闽南之间的莆田地区、闽东与闽西之间的尤溪等县区;其四,“闽中”指相对于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而言,不能纳入其中的地处福建中心的尤溪、大田等县区……这往往造成同为闽人之间的误会,也不利于闽外人士对闽中的理解。
为了避免不必的误会,有必要对闽中作一科学合理的界定,综合以上的观点,究其混乱的原因,是谈论者或基于历史文化立场,或基于地理位置立场,或兼而有之。客观地讲,将“闽中”定位于整个福建地区较为恰当。从历史文献中可知,福建多被称为“闽中”,谈及福建某些地区时,也极少出现闽南、闽西等称法。如果福建的某一地区有人找出史料,说古人就将该地区的某某说成闽中人氏,而认定该地区才是闽中,那就犯了逻辑错误,正如有人说某三明人是福建人,就以为三明才是福建一样。
福建又称闽中,是不容置辩的事实。如果延续古之称法,今天所称的“闽东”其实是“闽中东”,今天所称的“闽南”其实是“闽中南”,今年所称的“闽西”其实是“闽中西”,今天从地理位置立场所称的“闽中”其实是“闽中中”,等等。这些全称听起来显然有些别扭,而今福建又简称“闽”,故而今天的闽南、闽北、闽西之称法,准确地说是一种简称(是对福建即闽中地区的一种细分,)换言之,闽中包含了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及地理位置上的“闽中”。
综上,“闽中文化网”的内容就可以包容八闽大地的人们所创造、继承和发展的各种文化,从而使闽中文化网成为展示和弘扬福建文化的窗口,成为对内对外交流福建文化的平台。世世代代的闽人情系于闽中这块土地,以其地理资源优势开发了众多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形成引人瞩目的闽中山水文化,又以其智慧的头脑及勤劳的精神创造了丰富无比且特色独具的艺术和文化,如客家文化,闽商文化,朱子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等。总之,闽中的文化资源是丰富的、独特的,并期待着人们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
“闽中文化网”立足于闽中并致力于闽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尤其关注闽中文学创作、闽中山水旅游、闽中民间艺术、闽中姓氏源流等文化。目前,限于人力资源等因素,闽中文化网以闽中文学为主,可以这么说,闽中文化网就是福建作家网、福建文学网。

④ 谈谈你对福建文化的认识

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它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作为中国文化的亚文化圈,福建是个相对独立的历史文化单位和类型,是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实践时空中的一个代表性区域。福建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契合点。在地理生态环境上,福建特殊的山海相随的自然环境对该区域文化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经典地体现着农业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历史文化传承方面,福建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一个复合体,具有文化的多元性和随之而来的宽容性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丰厚的动态积淀,福建已培育出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它体现着福建社会现实的人文状况,并成为该区域社会成员共享的生存方式。
相对的封闭性及其影响

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制于两种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结构。其中,自然环境对人类行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它对于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某种角度上甚至可以说,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的产物。福建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该区域人文以天然的定位。
偏处东南一隅的福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山峦叠嶂,丘陵起伏,河谷和盆地错综其间。在古代交通工具很不发达的情况下,这种自然环境把福建与浙江、江西以至北方中原各地天然地阻隔开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社会经济区域。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给福建文化发展的历程烙上了鲜明的印痕,并间接隐现在文化生态中。
秦汉以前,福建地广人稀,处于蛮荒状态。当时生活在这里的闽越人与外界文化联系很少,其独立发展和兴盛的时期,相当于中原夏、商、周王朝,至少存在约1500年。这种地理上的相对隔绝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中原主流文化的强制性影响,使闽越土着文化保持着相当独立的状态,拥有较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人文内涵自成体系,成为福建文化演进的重要源头。
汉代以后,伴随着中原汉民大规模迁徙入闽,汉文化在福建的传播速度加快,并逐渐取代闽越文化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汉民沿着不同路线进入福建后,寻找适宜的地点生存,并逐渐拓展生存空间。福建境内较大的河流如闽江、九龙江、晋江、木兰溪、汀江等,其流域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成为中原汉民入闽后定居繁衍的最主要的栖居地。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是汉文化强大的载体,它大大加强和深化了汉族文化扩展浸润的历史趋势。
由于不同的北方汉民迁入福建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尽相同,甚至差别颇大,再加上福建境内山峦叠嶂的阻隔和区域内自然地理环境的许多差别,这些不同的江河流域便各自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小经济文化生活区域,致使福建文化容易形成以相互排斥的地域文化心理为基础的众多子系统,从而形成一种呈碎状割据的文化形态。
这种文化形态上的碎状割据状态清晰地反映在福建民系的划分上。福建民系大致可分为六个,即福州人、莆仙人、闽南人、闽北人、客家人、龙岩人。民系差异的形成,是北方汉人不断迁入福建的过程中,由于地理、语言、民俗和区域小经济圈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同时,在各个民系内部,在更小的范围内,不同地域的人文内涵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福建人文的差异现象尤为典型地体现在方言及民俗两个方面。福建方言的纷繁复杂在全国是少有的,福建境内有七大方言区:闽东方言区、莆仙方言区、闽南方言区、闽北方言区、闽赣方言区、闽中方言区、闽西客家方言区。在全国八大汉语方言中,福建境内使用的汉语方言已达七种,可以说是全国汉语方言的缩影。而且在同一方言区内,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特殊性在全国方言中也是罕见的。
福建民俗的差异性也是很典型的,不同区域对同一民俗事象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十里不同风,一乡有一俗”,形象地说明了福建民俗的这种差异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福建民俗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多样性。
方言与民俗的复杂性,只是福建文化形态上呈碎状性特征的两个方面的表现。但从中可以透视出,由于历史地理及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双重的相对封闭性,给福建人文及文化生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传承上的宽容性特征

文化生态的状况与其相应的文化土壤有着密切关系。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福建文化的形成是个多元性的复合体,它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兼容土着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福建地域的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有着丰厚的积淀。由此随之而来的是福建文化生态宽容性的特征。
福建历史文化传承经历了独特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大体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秦汉以前的闽越文化阶段。由于福建地僻海隅,境内交通闭塞,又远离中原地区,秦代和汉初政权虽然先后在福建设立闽中郡和闽越国,但均实行“以闽治闽”的方略,汉文化在福建的影响不大,此时闽越土着文化保持着相当独立的状态,地域特色鲜明且自成体系。
第二阶段是汉至唐末、五代时期,闽越文化开始了与外来汉文化漫长的整合过程。汉代以后,中原文化开始向东南沿海扩展,并日益波及福建。一方面,中央政权加强了对福建的治理和开发,为汉文化大规模传入揭开了序幕。另一方面,作为汉文化强有力的“载体”,中原士民开始大规模迁徙入闽,中原汉文化也在福建自北向南扩展传播,这对闽越土着文化造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此时入迁的北方汉人与闽越人之间有较大的文化距离和族群界线。
第三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闽学文化为主流的阶段。此时期以宋儒理学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模式逐渐在福建地域占据统治地位,而闽越土着文化因素成为文化“底层”并被“隐形化”、“边缘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多层面互动格局形成并使地域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在福建文化体系建构史和地域社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阶段,南宋朱熹创立的朱子理学发展成为元明清时代控制整个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官方哲学,成为政治、法律、道德、艺术、教育等上层建筑各个领域的指导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福建地域社会的海洋文化特征得以突显。宋元时期的泉州成为世界着名的贸易大港,南宋时与泉州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到元代则增加到100多个。商人、旅行家、僧侣以及各行各业的外国人云集于此,并带来了多种外来文化,使福建文化受到西方文化较大的冲击。明清时期,尽管中央政府屡屡在福建沿海实行海禁,但沿海民众的海洋意识并未中断。
第四阶段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阶段。此时期由于福建在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的区域特点和优势,福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迫使福州、厦门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二,这对福建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福建文化由此经历着与近代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激荡,呈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鲜明的开放性,涌现了一大批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如林则徐、严复、沈葆桢、林纾、辜鸿铭、萨镇冰等人,他们均站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文化先潮。

多元的文化生态环境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福建文化的进程已铸就了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福建文化生态的主要特征有:精神文化的多元融合与不平衡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共存,沿海与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冒险与守成并存的文化性格等。由于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福建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动态系统;与此相应地,福建文化生态处于一个多层次的社会文化体系相交织叠压和互动的状态中。这种状态表征为三个方面:
首先,福建文化在源流上是多元性的,在现状布局上则呈碎状割据的状态。从源流上看,福建文化的形成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海外文化的冲击、台湾文化的交融、邻域文化的渗透等诸因素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现状上,福建文化在布局上呈碎状割据的状态,如闽中三山文化、莆仙文化、闽西客家文化、闽南海洋文化等等,它们彼此之间呈相对独立且平行并存的状态,尽管在相互交融上有逐渐加强的现象,但彼此的地域文化距离仍是十分明显的,并且谁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的主导地位。这些不同层次的文化成分在福建文化这个动态系统中共同构造了多向度的文化力,引导和制约着福建区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
其次,福建文化生态在态势上呈既开放又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折射为陆地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二者并存且相互交融。福建山海相随的地理环境迫使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传统农业文化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形成的内向、保守、封闭的文化体系,它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固守家园,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它往往保持着某种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比较封闭、偏狭,而这在福建浓厚的家族观念中又得到强化和巩固。中原汉人的入迁,对福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他们在迁移入闽的同时带来了中原的陆地农业文化,由于当时早期的福建地域尚处于无序状态,他们必须凭借家族的力量来拓展生存空间,这种状况自然而然地加强了血缘宗族的观念。
与此相对应,海洋商业文化则往往以动态和开放为特征。福建海岸线漫长,位居全国第二位。自宋以后,福建人口迅速增长,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中,向内陆延伸困难,人稠地狭的矛盾使许多人无可耕之田,只能转向大海谋求发展。宋元时期福建航海业由沿海贸易为主转向以远洋贸易为主,明清时期私人海上贸易蓬勃而兴,成为当时福建海洋经济社会性的集中体现。在这漫长的历史洗礼中,逐渐形成了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同重义轻利、礼教森严、内向保守的传统农业文化相比,海洋商业文化具有迥然不同的文化特征,如重利的价值观、冒险进取的拼搏精神和宽容的开放意识。这种颇为强烈的海洋性格,在相当多领域已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桎梏,适应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福建成为近代中国新思潮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正与其开拓求新的海洋文化气息有着密切关系。
福建文化生态是福建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传承的产物,它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历经两千年来的历史洗礼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无疑对于福建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运动起着精神意识的历史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进程。

⑤ 福建民俗文化,你知多少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宝岛台湾相邻。一个城市、民族的文化发展,总离不开民间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淀慢慢形成的。
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看一下 福建文化 吧!

福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的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做成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饥的点心。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国着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达他们的生活、劳作和情爱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头语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枝一秀。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大多是山野峻岭,男女共同劳作,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地位差别,客家人大都纯朴耐劳,客家人这些独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响着客家山歌。

客家多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山区,日常生活工作都与山有关系,客家妇女与男子同样从事着山间的各种劳作,在长期的山间劳作中,用山歌互相倾诉表达是自然中事。

客家人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劳作辛劳,一旦走到田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唱几首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客家人因没有其他较为普遍的民众娱乐,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客家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也很严,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就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

龙岩客家婚嫁习俗
生活在龙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方迎亲队到达女方家,新娘出门要站在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客家民间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立业。接着要背新娘出家门,上车轿时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到达男家后,新娘要在手捧盛着柑橘吉祥圆盘的伴娘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表示“火红兴旺”,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

⑥ 为什么说闽越文化石福建历史文化的一个高峰

秦汉时期闽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当时日常生活所用陶器所体现出的文化特性。她们的文化面貌特征鲜明。闽越陶器的器形、装饰和品种是与当时中原秦汉文化有明显区别的,也与周边地区的百越民族的其他分支有区别。而与先秦福建当地闽越先民的陶器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这都是与闽越人的特定的生活习俗、审美和传统文化有关,是闽越物质文化中典型代表。
闽越国文化的形成除了表现在风格一致并自成系统的日用陶器方面外,还表现在宫室建筑、城邑建设、铜、铁器生产、文字、艺术以及政权组织、社会经济等一系列方面。其中陶器则是衡量同一文化和特定文化内涵的重要标志。闽越国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和特征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在日用陶器方面,形成了与前、后代风格不同,与同时期他族不同的自成一体的陶器系统。
2、大型宫殿和城邑的出现及城市建设的成熟。
3、与城邑和大型宫室殿堂相适应的各类的砖、瓦、供排水管道系统等建筑材料的应用。
4、精美的青铜礼乐器、生活用器和先进兵器的使用。
5、铁器的出现以及大量制造,铁器普遍应用于军事、农业、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6、文字的应用和流行。
从这几个重要因素中,可以看出除第1点外,其余5个特点是福建地区古闽越族人建立了闽越国以后,才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文化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了西汉闽越国文化基本要素。闽越国文化虽然是闽越族在秦汉时代创造的自成一体、独具特殊的方国文化,但又与先秦的闽越文化有着许多继承和内在的联系,特别是日用陶器类(上述第1点)。也就是说闽越国文化是在先秦闽越文化的发展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内地先进文化诸因素而产生的,是闽越族文化的发展高峰。
闽越文化的衰落是因为到西汉中期,中央王朝不能容忍在中国东南方仍存在一个割据政权,汉武帝发兵消灭了闽越国,命军队将闽越人举国迁置江、淮地区,将闽中故地和闽越人城邑、村落烧为废墟。迄今为止,在全省范围内几乎没有发现西汉晚期的文化遗址。
秦汉闽越国文化的历史意义
闽越国文化,是2000多年前福建古文化发展达到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由于城邑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大量先进铁农具的引进和应用,农业生产的大幅度进步;铁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手工业的发达;文字的推广和普及等,在福建经济文化史上,已达到空前的程度。
统一的王国政权,对于福建闽越人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当时的闽越王国必须图强,才能自保,才能生存下去,才能发展壮大。因此在主观上,闽越国统治者必然倡导发展国家的社会的经济,并与中原内地和周边较强、较富庶的诸侯国加强交往与联系。另一方面,闽越也侵略或吞并周邻小国、弱国,甚至发展到攻击南越等强国,武装抗汉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在客观上这些兼并、侵掠也从某种方面促进了国势并刺激了一些生产部门的发展。如为了征战的需要,闽越国要进一步扩大屯垦、聚积粮草、伐材造船等,正如文献记载:闽“越人欲为变,必先田馀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前面所示的出土文物资料都印证了这个问题。另外,从军事装备的生产和引进方面也说明了许多问题,众多锻铸精良的铁兵器:矛、戟、刀、剑、矢镞等,普遍装备军队,杀伤力很强的铜弩机也已成为闽越军的基本装备。在闽越铁矛中,矛头多长而锋利,其中最长的矛头达81.5厘米,是我国所发现的汉代铁矛头中最长的,在我国兵器制造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我国古代经济的基础。闽越国的农业经济与先秦时期闽越农业相比,无疑发生了巨大的进步和变革。其中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是农业革命的前提。闽越国时期,较大规模的聚落、封邑和城市的出现,都是农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从出土的犁、锄、锸、钅矍(镢)、镰、五齿耙等各种类铁制农具考察,可知当时闽越国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已被闽越人民接受和掌握。这必然在农业生产中产生深远影响和重大变革。尤其是发现有巨大的铁犁和先进的五齿耙,就是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它们也属于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闽越国城址中出土的铁犁铧重15公斤,系国内目前已知西汉前期最重的铁犁。同样,城址中出土的铁五齿耙,也是目前国内西汉遗址中仅见之物。在汉代农业考古中,意义重大。

⑦ 福建的闽商文化有哪些

1.爱拼才会赢、铤而走险:冒险精神
拥有并超越"爱拼才会赢",闽商才真的会赢。 在新崛起的闽商中,那些更富于真正商业智慧的人,已表现出新的心态和新的性格、开始表现中远大的战略眼光。
2.独立性,不盲目排外,表现出海洋文化特有的对异质文化的兼容性。
3.兼容性:海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
一是福建文化在源流上是多元性的,在现状布局上则呈碎状割据的状态。二是福建文化生态在态势上呈既开放又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折射为陆地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二者并存且相互交融。三是与此相对应,海洋商业文化则往往以动态和开放为特征。

⑧ 中国福建传统文化有哪些

1、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福建地方戏曲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

它是由明末儒林戏与清初的平讲戏、江湖戏,在清末(光绪至宣统年间)融合而成的多声腔剧种,俗称“前三合响”,雅称“榕腔”或“闽腔”。

闽剧风格高雅、潇洒,道白清晰,唱腔优美,婉转流畅,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现优美的身段,通过外形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2006年5月20日,闽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45。

2、梨园戏

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

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高甲戏

高甲戏,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高甲戏的传统剧目有九百多个,而演出剧目则分为“大气戏”(廷戏和武戏)、“绣房戏”和“丑旦戏”三大类。

高甲戏的角色原来只有生、旦、丑,后来又先后增加了净、贴、外、末和北(净)、杂二色;高甲戏的表演艺术来自梨园戏、木偶戏、弋阳腔、徽戏和京剧。

高甲戏的音乐唱腔以南曲为主,兼用“傀儡调”和民间小调;高甲戏使用的乐器分为文、武乐二种。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Ⅳ-48。

4、福州评话

福州评话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讲述并有徒歌体唱调穿插吟唱独特的传统说书形式,流行于福建省的福州、闽侯、永泰、长乐、连江、福清、闽清等十几个县市及台湾省和东南亚的福州籍华侨集居地。

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福州十番

又称"十欢"、"十番伬",是福州主要地方音乐。清干隆初年,侯官郑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词》云:"闽山庙里夜人繁,闽山庙外月当门。

槟榔牙齿生烟袋,子弟场中较'十番'。"其乐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锣、大小钹、云锣、狼丈、木鱼、檀板、清鼓等13种。

流行于福州、闽侯、福清、长乐、连江、罗源、闽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荣、福鼎、宁德、古田以及南平等县市,还曾巡回演奏于上海、香港、南洋群岛等地,深受群众喜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甲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梨园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闽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州评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州福州十番

⑨ 福建属于什么文化区

福建属于华东文化区
华东文化区包括上海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四省。华东文化区分吴越文化、八闽文化和台湾文化三个亚区
文化区(culture region)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占据的地区,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具有独特的统一体功能的空间单位。
文化区的英文名称亦可写作culture area。
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某些特定的文化事物的组合,就构成了文化综合体,若干个具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了文化系统,它所分布的地区就是文化区。

阅读全文

与福建文化系统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