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营造书香校园
营造书香校园:
1、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书香校园是校园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每个人包括每个学生和老师,都要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尤其是班主任的发动工作,更是重要。
2、打造书香校园,学校需要做的是校园氛围的营造,要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名人名言等,做成标语牌,挂在醒目位置。
3、老师需要带头读书,可以给老师们规定读书的数目,尤其是年轻老师,要求他们多读书,并且写出读书笔记。
4、教师读书心得交流大会,选出读书心得好的,进行交流,这里可以老师学生一块进行交流,要求他们要把读书和自己的工作学习结合起来进行交流。
5、班级营造书香氛围。
要求学生利用班级板报,打造书香班级,每一个学生看到励志语言,会静下心来读书,愿意看书,更愿意交流心得。
6、举办校园文化节
规定一部分内容必须是规定的书目里包含的内容,形式学生和老师可以自定,可以改变内容,可以改换形式,尽量丰富多彩的表现书籍内容,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② 如何让校园文化更丰富多彩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里“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正是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使其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 一、 环境育人,凸现教育无穷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个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赋墙壁、砖壁生命,让墙壁说话,并使其成为陶冶学生的“主体的画,无声的诗”。 1、走廊艺术,成为孩子们努力攀登的又一高峰。在我们的每个班级的走廊里,都有一张张图片,,那是大家的杰作,校园走廊成了学生们引以为豪的领地。 2、教室布置,是孩子们各显神通的绝佳时机。教室里分布了各种各样的版块,版块上有不同的名字“佳作园地”“我们的故事”“成长的足迹”……学生优秀作品,成长记录,美术作品都在这里展示,从而形成了每个班级不同的文化氛围。我们欣喜地看到他们的汗水在这里凝聚,智慧在这里闪光,个性在这里张扬,梦想在这里起航…… 3“温馨提示”是孩子们品德形成的又一个途径。走进校园,你会发现草坪上有孩子们温馨提示:“建设明校,做文明人”、“手留情花自香,脚下留青草如茵。”“学校是我家,洁净靠大家”……这些儿童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活动是学校生命力所在,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1.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结合重大事件,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2.开展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如:四月份“读写大赛”五月份“劳动教育”六月份“春季运动会”九月份“感恩教育”十月份“爱国教育”……从而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3.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要求每个班级每月出一期黑板报,举行美术,书法,足球,剪纸等兴趣小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尚师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1、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期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老师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每学期我们都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广泛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狠抓制度和规范建设。明确严格的校规和校纪是强化校风的重要方法,我们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学校的特点,制定了校训,校风,校歌等,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严格抓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展班队会评比活动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联系社区,繁荣文化建设。 1.学校作为社区的一部分,同样学校文化建设是社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带动整个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家庭的文明与和谐提高家庭教育效能,从而达到对社区的文化辐射。2.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推动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的窗口。 总之,校园文化已经为一种全方位的塑造教育生命的文化。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杨树林中心小学已经成为充满思想和智慧的校园,学校真正成为师生一路进取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③ 如何直观体现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体现有很多方面,最直观的就是校服,它可以很好的表达一个学校的文化,可以选择一些有设计团队的校服制造厂商来制做,把校园文化融入到校服中,据我所知同桌的你这个校服品牌的设计团队很厉害
④ 15怎样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如何理解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内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校园特有的一种精神,是校园发展的理念,还是一种价值取向。校园文化是响应党的号召而推出的一种文化,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潜移默化的存在于师生的意识层面。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师生之间凝聚力的体现。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外在的精神面貌,是向外界展示的一种形象。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精神文化的载体。精神文化是更高层次的文化建设,一个学校的良性发展必然要有过硬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建设对学生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
二、作为当代学生应该怎么做
作为高中学生,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用过硬的文化素养来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道德意识。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很多层面,例如,学校在倡导保护校园文化环境时,学生要不断督促自己保护校园环境。学生还要起到模范作用,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来带动校园一批人的意识觉醒。要坚决跟着党,做新时代要求的合格学生。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刻苦学习
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要刻苦,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要带头,在学习中起到模范作用,带动全班共同努力,让优秀成为大家的习惯。要携手努力,与同学多沟通多交 流,共同进步。要全面发展,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涉猎其它知识,不断拓宽自己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要勤于思考,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好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要不断与时俱进,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学生自己更要追求道德上的进步,用不断进步的文化素养,带动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2、发展创新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国家需要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新一代的学生不断启发自己,发展自己创新性的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外学生还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不断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不能事事都故步自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发展校园文化。
3、无私奉献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尊敬身边的老师以及老人,热心服务社会,热情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要有大爱之心,始终铭记党的教诲,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做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体会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价值。要培养奉献精神,多帮助身边的同学。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作为一名学生,他自愿去贵州支教,并且用自己的工资去帮助完善学校设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脱离困境。另外更有很多高中学生自发的去帮助班级里上不起学的孩子,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大爱
⑤ 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公、私两个方面来说。
公的方面:
这条路基本上走不通,可以轰轰烈烈走形式,但深入人心,很难。
老郭最近一句话说的很好:什么样的艺术算是真正立住了?商演!为什么?因为那是实打实的掏钱啊。所以,从艺的也会实打实地琢磨人心。艺术是什么?是把人心琢磨透了然后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而传统艺术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当年曾经深入人心到现在有些式微了的表演形式。为什么会式微?第一,大时代变了;第二,主流人群变了(50.60和70.80.90的人的兴趣点应该有不同吧),传统艺术却迟迟没有在继承行业前人经验上发生改变,并且!没有继续融入观众的生活,这,就是问题所在。
据我本人所见所看,大多数公方的传统艺术进校园就在这两个点上没法子做好。一、没商演。钱当然有,公方出。所以看的人漫不经心,演的艺术家们不琢磨人心。一个是真有诚意,拿出好段子、好绝活来演,但脱离观众实际生活;一个被社团、学生会拉去充场面、过任务,当场叫好过后就忘。这样的进校园只能是给传统艺术续命!当然,一定也有看完后真心喜欢开始着迷的同学,但总是零零落落,三个两个。
私的方面:
现成的只有两个例子可以借鉴。赵的二人转和郭的相声。俺知道这两件事都是各种声音都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艺术又活了。
还有一个例子有点偏题,是抖音。我们向外输出了多年的文化影响力,但总有点差强人意。但抖音的小视频在各国的火爆让很多国外的老百姓第一次见到了中国的富强与有趣(当然,这话可能很偏颇,经不起推敲)。可见,有时候他山之石,真的可以攻玉。
我的想法是:两条路一起走也许可以成功。
公的方面可以继续。这都是传统艺术中最好的东西,是经典,是有功力的,让人知道高山到底是什么、有多美。而私的方面,真的要放一把、推一把了。让这些传统艺术再去想想怎么把钱挣了?这样从业者就会扎扎实实琢磨人心,想尽办法融进观众的生活,慢慢地渗透,总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开始着迷——都是曾经最得人心的东西,没理由就这么衰败了。
以上,望采纳
⑥ 如何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
1.
绿化、美化、净化校园。
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是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处理想的校园,不仅要求建筑的布局合理,各个部门排列有序,而且要求把植树、栽花、种草的地方充分组织利用起来,按照校园的总体规划,根据校园内地形、地貌进行巧妙的设计,建设成为绿树成荫,恬静优雅的环境。 像我们学校近年来在图书室的墙上,走廊上,张帖了一些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以及名人名像……这无声的一切,都在诉说着一个学校师生的审美能力,办学水平;这无声的一切,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着学生、陶冶着学生、吸引着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校园文化是校园历史的一种精神产品,是一种隐性的,又十分富有吸引力的亚文化系统。 小而言之它这是一种潜在的渗透在校园各个角落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它无处不在,无处不含,是整个校园理性光芒的密密细雨,它会让任何知识与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学校那种独特情调和氛围的熏陶。
2.
合理巧妙地布置教室。
⑦ 怎样利用学校环境来传递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
对教学楼、办公楼等楼宇进行合理布置,让楼宇内部呈现书香脉脉的文化气息。在教学楼的大厅、走廊墙面上可以悬挂古今中外劝人读书的名言;在办公楼上可以张贴“营造书香校园,夯实成功一生”“师生共读书,书香满校园”等文化标语;在楼道内可以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以瘦笔如钩、大开大阖、大鹏展翅、繁花锦簇等多种表现方式,传达读书的自信和喜悦。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营造,让学校展现书香韵味,让师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呼吸文化的空气,享受审美的启迪。
文章图片1
2 书香园区的营造
“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时刻浸润在书香当中,学校要力争将室外园区建设成随手可翻阅的书。通过对园区的命名来突出文化氛围,利用精心策划的“文化石”“文化书”来汇聚文化。由此,意蕴丰富的园区,刻有优美诗文的石头,记载着一个个催人奋进、引人向上故事的“故事书”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一种书香文化,让学生可以随意观看、思索,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文章图片2
3 书香教室的营造
建立班级图书角,选出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登记和学生借书、还书的记录,并利用特定时间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让阅读的种子在每个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图书角所需图书由班费购买和学生捐献,一般不少于300册。建立严格的图书借阅制度,做好借书和还书的记录,保证图书数量。教室的墙壁上悬挂或张贴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样既使每一本书都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也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⑧ 如何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及文化
“双减”政策让中小学生从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培训压力中彻底解放出来,也就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双减”政策出台落实之前,中小学生大都过着来自学校和家长双重压力的“负重”生活:从学校层面,学生内部有排名,班级之间有排名,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往往学生面临着作业过多,晚上熬夜也做不完的情况;从家长层面,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为孩子报了各种学习补习班,还报了各种技能补习班,这让广大的中小学生过得很累,甚至连愉快的玩耍时间都没有。
“双减”减少了孩子们在学校和家里面临的作业和技能双重压力,也解放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当孩子们的课程变得简单,当孩子们的作业减少,此时,孩子们便会多出来很多空余时间,而丰富的课余和校园活动,能够让孩子在快乐成长的同时,达到全面发展的效果。
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和校园生活,可以从“动静结合”入手。一方面,应该大力发展以团体活动为核心的社团活动,通过各种游戏和动手活动,让孩子们增强对动手能力的感知,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人员交际技能;另一方面,也应该大力发展音乐、书法等以静态为主的听音乐、写书法、读书等活动,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感知世界、感知美好。
当然,在用多彩活动丰富中小学生校园生活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发力。可以多尝试戏曲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建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让中小学生,通过读书这个窗口,了解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领会到传统文化知识的独特魅力,寓教于乐,劳逸结合,让中小学生,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⑨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下面是有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方案,欢迎参阅。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件精神,根据《福州三十七中三年规划》,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品位,丰富办学内涵,促进教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园文化建设理念
整合时代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
1、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发展背景: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延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2、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发展背景: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其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具有情境性、渗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悦性等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3、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历史背景:有近30年的办学历史,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曾被评为“福州市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福州市初中教育示范校”等市区先进集体,有较高的社会信誉和较好的群众基础;已基本形成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铸造了“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这是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根基和现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构建思路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师生为主体创建并共享的,以制度、环境、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为此我们构建的福州三十七中校园文化将着力形成以下特色:
1、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贯彻“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方针,整合学校管理思路、调整管理模式,完善学校规章制度,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制度文化;结合课程开发,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活动项目,激活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团结务实,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净化、绿化、美化、优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文化中,感受美的氛围、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得到美的升华,强化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2、校园文化建设的运行:以校园物质(环境)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以校园精神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校园制度文化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保证,以校园行为文化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和外在表现。
3、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学校民主型的制度文化、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质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开拓型的观念文化。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健康周、校园网、各种专项比赛、演讲、文章、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以及艺术特色校等为平台,显现学校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着力体现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是科技文化教育;二是思想行为教育;三是审美情趣教育。形成体现学校办学思路和特色的三大识别系统: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办学思路的思想识别系统;二是校训、校风、制度、行为指导语等行为识别系统;三是校园整体面貌、特色建筑和文化设施等形象识别系统。从而使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四、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思路
1、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绿化、“绿色生态园”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的环境文化必须处处洋溢浓厚的育人氛围。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人们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审美观点来设计校园,这种“人化”了的校园物质文化反映了人们的种种思想观念;同时,校园环境将对作为这种环境审美者的师生产生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使受教育者如入健康艺术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花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始至终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
校训、校徽;校园内各种提示牌;校园绿化地带;宣传栏、阅报栏、图书架;教学与研究宣传栏;信息广告栏和光荣榜;思想政治宣传栏;校务公开宣传栏;团队宣传栏;身心健康宣传栏;报刊信息宣传栏;座右铭、每周格言等;围墙上的校训“为成功人生奠基”和“公民道德基本要求”20个字等大幅固定标语等。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建筑物协调和谐;校园环境宁静优美,树木花草相映成趣,道路平坦整洁;校园内电线、电话线等各种管线统一规划,合理铺设,确保安全美观;校园干净、整洁、地面不见垃圾、无卫生死角;教室窗明几净,布置典雅,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使师生员工沉浸在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之中,呼吸清馨高雅的文化气息,达到陶冶情操之目的。
2、制度文化建设:校园内严谨规范的秩序、师生们积极向上的情绪,深深体会到科学的校本管理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其它各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润滑剂,其潜在的功能无疑是巨大的。因此,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凸现本校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有文化特色的规范、高效、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和制度,构建学校特色制度文化。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校务公开制,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整理完善规章制度,制定运作程序,汇编成册,理顺层次、撤汰冗员、规范程序、行而有据,形成依法办事、民主管理、以德立校的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完善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立爱护公物制度、公共卫生和环境卫生“值周班”制度、绿化制度和校园养护责任制等等。
一、建设背景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只有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并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为理论基础,才能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目标提供文化底蕴和精神支撑。作为高职院校,她面临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直接冲击,每时每刻需要全方位的素养来丰富其文化底蕴,用以增强其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有他的特殊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是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需要
胡锦涛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工作的每一环节都应把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放在首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才能坚持其正确的方向与导向,才能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彰显其影响和凝聚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坚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这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文化源泉,它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精神实质及深刻内涵。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指导,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灵魂。只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才能深刻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任务。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教师的事业发展和师德培养以及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高等教育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软环境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所在
所谓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种发展要素间的一种均衡有序、协调促进的和谐状态。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和谐校园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和谐,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在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大致可分为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硬环境建设一般包括学校建筑、教育教学设施、文化设施及校园景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包括标志性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建设。硬环境建设既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同时本身也包含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如果说硬环境建设体现的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的形象,那么软环境建设表现的则是校园文化主观的内在气质。建设现代和谐校园文化无疑应将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我们作为民办高职学院,具体说来应体现在三个基本方面:一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即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实事求是、严谨勤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良好的育人环境。即注重人格培养和素质提升,形成教书育人、尊师重教、为人为学、追求完美的教育教学的良好环境。三是良好的人际环境。即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风尚,内化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软环境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相比较而言,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软环境建设中所传达出的教育理念、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最能体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气韵,是大学精神内核的彰显及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整合功能及凝聚功能。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程度存在的重硬件投入、搞形象工程,轻软件培育、忽视品格塑造的现象,不利于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软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形成有益于促进全面发展的、科学创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和谐校园环境;才能肩负起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者和社会思想库对于提高社会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价值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三)坚持主流导向,反对和抵制落后腐朽文化,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体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同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大学作为社会各种思想和观念碰撞与交流的舞台,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同时并存的情况下,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发展的方向,实现自身的文化和谐也是其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校园文化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形成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精华与大学精神的凝聚和积淀。比如,爱国爱校、集体主义、主人翁意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等等,通过它的熏陶必将提升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流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性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力的思想和道德上的根基与保障。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中出现了非主流文化日益盛行的趋势。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课桌文化、宿舍文化等等新的校园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并对主流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一方面,坚定不移地以先进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与方向,继续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尊重非主流文化存在的现实性与合理性,肯定其在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和谐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促进与其主流文化的融合;对非主流文化的消极作用也要敢于批评和指正,特别是其中容易引发思想困惑、道德失范,与主流价值截然对立的价值主张,只有坚持主流文化,才能促进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健康向上、文明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一、指导思想
以“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立足实际,突出特色,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二、目标任务
(一)环境建设
1、绿化、美化工作
①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使校园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
②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设专职绿化人员,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
2、工作学习环境:
①对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活动室内部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或升级。
②对各功能室实行承包到人制度,并把管理好坏与平常工作量奖进行挂钩,为教工各项文娱活动提供舒适的外部环境。
③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选活动。
④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活动。
3、人文景观建设:
①适当设置人文景观,充分利用教室内外墙壁的宣传作用。
②在学校设置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名言语录牌和匾牌。
③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增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等。
(二)文化氛围:
1、宣传舆论
①充分发挥校园网站、黑板报、广播站、校报和宣传橱窗的主阵地作用。
②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③扩大宣传阵地、宣传设施和宣传内容。结合“学习党章”“一法一条例”活动,把文明校园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2、校园文化:
①本着“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宗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课外活动。
②举办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教师论坛、青年教师才艺大赛、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
③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
(三)道德规范:
1、文明举止:
①加强礼仪教育。
②加强形势教育,增强正义感。
③开展敬业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为:
①开展与社区服务共建实践活动。
②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③开展以“三大”、“三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四)校内秩序:
①强化校园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维护公共秩序。
②要加强门卫管理,把好校园治安第一关。
③落实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确保师生活动安全
④加强巡查制度,维护校园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
三、具体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力加强和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进高品位校园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为社会提供新的文化规范,有利于培养造就大批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人才,因此全校教职工要提高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立由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为主要成员、师生代表参加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发挥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⑩ 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1、开设更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地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开设更多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有针对性地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提倡和鼓励学生组成各种兴趣小组,研读国学名着,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2、精心组织活动,让广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下思想升华
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例如邀请校内和校外专家举行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专题讲座;充分利用节庆日和纪念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书画比赛、歌舞比赛等,让学生感悟经典、启迪人生。
3、校领导高度重视,营造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制度上重视,开展“书香校园工程”,从学习传统文化入手,构建“德育特色学院”。从措施上重视,真正从根本上净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道德色彩浓重的校园文化氛围,消除低俗文化,抑制垃圾文化的传播;在校园设施建设上,布置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教学楼等都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有机统一。
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员工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发挥其对学校人文底蕴的形成、对主体人文意识养成和主体性调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拓展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意义:
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中,主体的能动性得以调动,校园文化才能得以创新和发展。因此,必须努力提升校园主体的人文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含着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念,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可以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德性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为校园主体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