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解决少数民族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观念的改变、外地人口的不断进入等等都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只有本民族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积极的认知,才会自觉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
其次要提高本民族人民的知识水平,加强人民对文化的辨别能力,选择性地吸收外来文化。
❷ 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是如何应对的
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清政府日益腐败,中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着的封建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抗争:1、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2、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主张“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3、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意义:1、新思潮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寰球,去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2、洋务运动引进了西珐憨粹窖诔忌达媳惮颅方近代科技和先进技术,创办了中国人的第一批近代企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对本国的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其民用工业的创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封建文化教育起到了冲击作用。创办的新式海军使中国在国防建设方面向近代化迈出了最初的步伐。派遣留学生使中国出现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准备了骨干。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评价)。失败原因:1、新思潮是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只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学习其先进的政治制度,也没有付诸实践。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A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它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洋务,进行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B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C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官员去搞,力量既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D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天朝田亩制度》从客观方面说,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从主观方面说,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产品分配与土地分配相矛盾,根本无法实施。《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当时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没有实行。
❸ 如何维护我国文化安全
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种文化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能够完整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
具体而言,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的文化特性得到保持,民族文化的价值得到尊重,文化资源与遗产得到保护,文化传统得到传承等诸多内容。国家文化安全也可分为价值观念安全、语言文字安全、文化资源安全、风俗习惯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文化人才安全等方面。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非传统安全要素,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等传统安全要素共同构成国家安全体系。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文化传播的形式、速度和力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科技优势、营销手段以及政治推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从实际情况看,中国是一些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目标,我国文化的发展正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
比如,在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动作频繁;在文化交流领域,西方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影视产品和动漫游戏)、语言文字、学术理论、节庆习俗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社会科学和生活方式等形成冲击,文化霸权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切实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关键是要靠文化建设。新形势下,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实践中需要着力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建设。
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则是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能力越强,文化越先进,其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应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大力推动文化创新。
2、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实力较弱,这是我国文化话语权不强、文化贸易逆差大、文化安全角势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鼓励不同社会主体的资本向文化产业流动,迅速壮大文化产业,实现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产业强国的转变,让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上档次,逐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3、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应着眼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误读、误解和误判,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❹ 怎样解决少数民族文化的失传和失真的问题,从何入手
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世界上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族群,在一些偏远的山谷里,很多少数民族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苞一样,亟待于绽放,又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而且,少数民族的文化流传多年,直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这些文化反而出现了失传和失真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外,因为现在没有人会在意比如苗族、傣族等等文化的发展,如果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必须从包装、推广、创新等等这几方面入手。
少数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并且更加需要年轻人去传承。中国这么大的国土,有很多文化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可能也许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直播、一个简单的拍摄推广,就能带动整个文化发展,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❺ 如何全面复兴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其必然性。其原因大致有四个:
一是全球化使人们在趋同的气氛中产生了求异的意识。席卷全世界的全球化,正在使各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小,民族文化特色被淹没的危机意识出现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特色成为一种与全球化同时存在的世界性潮流。
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必然给中国人以文化的自信。因为中国今天的局面是由成千上万被中国文化武装起来的人干出来的。发展的成就证明了文化的价值,这其中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三是今天社会风气的浮躁使当代中国人难以创造出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优良文化,人们不得不回到传统文化中寻找价值观和精神寄托。中国传统文化有这样一种品质,你越是了解它,就越是喜欢它,它的博大精深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四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经历了由顶礼膜拜到理性看待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充满了敬意,否定“黄色文明”、颂扬“蓝色文明”成为知识精英的时尚;但随着对外交流的扩大,西方文化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特别是美国霸权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对外政策,包括《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所反映的惊心动魄的事实,一次又一次地给中国人提供了全面认识西方文化的反面教材。
无论对一个人,还是对一个民族而言,最深刻的自信是文化的自信,只有自信地保持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才有可能以自己的独特面貌自立于世,在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具有巨大文化潜力的大国,它完全有能力在继承自己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有别于当今西方文明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东方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体系能够给未来的人类以新的选择和更加和谐、舒适、平衡的感受。但是,这种潜力只是一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中国的经济实力能否发展到足以辐射自己的文化的地步;二是在此过程中,中国需要把自己的独特文化加以继承、提纯和创新,使之适应时代。努力满足这两个条件,是当代中国人的责任。
❻ 如何保护传统文化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有:
1、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优劣,有利于社会前进的脚步。
2、以时代的角度,以比较的观点和方法看问题。
3、继承、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国今后文化发展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主要传承:
1、有一定的文化积累。
2、明确方向。即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与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价值观相一致。
3、要有宽松环境。要允许磨擦事物存在、发展,不能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要鼓励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锋。
4、勇气和意志。需要整个民族的勇气和意志。
(6)民族文化危机怎么解决扩展阅读: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❼ 如何应对民族文化危机‘
民族文化是不会消失的,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文化延续最完整的!民族文化是很抽象的,可能你觉得现在它正在消失,但是很多东西都会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再会兴起,像文艺复兴一样!如果说应对,就需要学校父母对下一代的教育中多加普及!
❽ 如何保护本民族文化
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应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法律、政策、技术、产业的保护都不可缺少,政府、专家、企业、普通群众都是保护的主体。
观念更新。必须提高西部地区民众的意识,提高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途径。一要树立信心。民族文化资源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淀,尽管有些内容与当代社会不相适应,但有相当多的成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且在当今和今后都会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使各民族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自己文化的价值。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信心,那么在西部开发和现代化进程中面对诸多的外来文化,就有可能作出对自己文化保护和发展不利的选择;二是选择性保护。民族文化的内容较为复杂,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是被动、消极、原封不动的保护,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保护;三是吸纳性保护。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期处于封闭的环境中,不与外界接触,虽然短时期内传统状态中的文化因素不会受到冲击,但从长远来看,这个民族不会获得发展。因此,面对西部开发所带来的外界文化,民族文化应采取包容、积极的态度,积极吸收其他民族的种种优秀文化,使本民族文化获得发展。
政府保护。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应起主导作用和负主要责任,尤其在法律法规、政策导向、宏观控制、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是其它力量不可替代的。一是落实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通过落实政策及出台新的政策来实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二是加大投入。各级要加大对民族文化的抢救、保存、挖掘、维护、整理和利用的资金投入,保障文化人和民间艺人的基本生活;三是在开发中要整体规划,保护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防止旅游区原生文化的西化、汉化、简单化、庸俗化和城市化。
立法保护。将民族文化资源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保护是最为有效的保护。建国以来,国家制定的一些民族法律法规中有不少关于保护民族语言、文字、习俗、文物等规定,但是还不太健全。大部分民族文化资源还没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如饮食用具、古老的生产工具、手工制作品、民族器乐等。因此,建立健全地方性及全国性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重点保护。从国家到地方都应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文化保护区或核心带。国家民委应继续推进民族文化联系点的工作。
分类保护。民族文化内容广泛、类别繁多,要对其实施有效的保护,必须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
加强教育。一是普及教育。重视对各民族干部群众进行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教育,尤其要加强中小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民族工作部门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编写出供广大干部群众阅读的民族文化知识读物;常规性的开展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如国家民委组织的民族文艺会演、民族服装服饰博览会、民族知识大赛等,对民族文化的教育、传承、推广具有重要作用;二是着力培养继承人。许多民族民间手工技艺、民族语言、土医土药、音乐舞蹈等随着老一代人相继离世,将面临消亡危机。国家和地方应有规划地培养继承人,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主体代代相承。
❾ 民族文化消失,民族最终会走向消亡
没有文化的。只有思想。也许未来人思想跟现代人不一样。他们也认为我们都的文化是落后的。世界是向前发展的。这无法阻拦的。更不是一些所谓中国人所说的回到古代去。
❿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原因。
1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西方的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而另一方面,我们盲目接受西方文化,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陷入与西方文化冲突的危机中,进而导致我们遗失了一些传统文化。
在近代的鸦片战争中,中国的文化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的威胁。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受到了西方先进文化的冲击,已经无法延续历史上一向以自我为主体来包容、吸纳的文化发展模式,中国不得不去学习西方的文化。到19世纪60年 代 ,西 方 列 国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大,洋务派兴起了一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思想活动,曾经认为西学是“歪风邪气”,而现在认为它是能够强国的知识,因为这次的冲击,中国开始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开启了对自身文化的批判和反思。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一方面,继承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另一方面,以胡适与陈序经为代表,主张“全盘西化论”的知识分子则认为应借鉴西方先进文化,反叛中国传统文化才是时代的选择,造成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断裂了。不过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些传统文化重新登上了舞台,比如提 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
从鸦片战争时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到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似乎无时无刻不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以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看好莱坞大片,喝可乐、吃汉堡,庆祝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崇尚西方科技等,而中国的重阳、七夕等却受到了冷落。目前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医院医疗器材、工厂的机械设备、国外的衣着风格等,我们在享受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应该忘本,而是做到兼容并蓄。
2 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成为全国各项事业的重心,如此单一的发展经济,导致我们相对地忽视了保护和延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出路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实情结合起来,制定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政策,但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动乱”时 期,教条主义照搬照抄毛泽东思想 ,拒绝吸收和借鉴西方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西方的先进文化一律定义为资产阶级,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律定义为封建迷信来加以批判,许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文化生活只剩下了标语、口号等“红色”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书法艺术所呈现的美感和技法,无不体现出了古人的智慧与汉字文化的精髓。同时我国的书法受到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喜爱,目前日本的书法从普及率、书法成就、装裱质量等都慢慢地超过了书法艺术的鼻祖——中国。在日本,五六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个人学习书法,全日本大约有100万左右的人能称得上书法家、能独自办个展和出作品集[1]。虽说现在电脑普及,但是日本仍然继承着书法的传统,大臣们在签署国家文书或是在正式的场合签名,基本上都是用毛笔,因为他们认为用毛笔签字,是个人素养的重要展现方式。而且每到元旦,日本的男女老少要到寺院和神社写毛笔字,写完之后合掌朗诵,最后供奉到殿堂上,才算了却一年开头的心愿。书法教育的普及和重视,也是日本得以传承书法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中小学都有开设书法课,除此之外,日本还开设了许多书法兴趣班,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培养兴趣的机会。由此可见,脱离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3 现代化的发展,使人们走向了富裕的道路,但是随之而来的是道德观的下降,并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早在先秦,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提出了“仁”的观念,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关切和尊重,佛教所提出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思想也体现出了人道观念,他与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有一致之处。道家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人的活动应该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这些学派其实是在提倡天人合一的理念来达到自然和人的平衡。但是近年来新闻不断暴露出了各种丑恶现象,贪官腐败的不良风气也在滋长蔓延。其次是人们贪婪的向自然界索取,导致空气、水等生存必需品遭到污染和破坏。无良商贩乱用化学添加剂,食品安全成了隐患,我们的生存环境也遭到威胁。我们做任何事不能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要考虑全局,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理应牢记中国文化的智慧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