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什么是校园生态文化

什么是校园生态文化

发布时间:2022-10-03 17:09:02

Ⅰ 如何建设校园生态文明

(一)“绿色校园”建设 1、制定和实施绿色生态校园规划方案。
(1)高标准、高起点对学院生态绿化进行规划,充分反映出学院的办学、人文、时代等特色;
(2)在校园绿化建设中注重乔灌草相结合、地面绿化、墙体绿化与屋顶绿化相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采用多树种、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地建设植被覆盖优秀的、景观种类丰富的、功能设施齐全的省级示范高职校园环境。
2、启动“生态科技馆”建设。
3、启动“树木园”建设。根据校园生态规划,依据各树种的生态习性,各类树种分科属,实行大混植小聚植,到2012年使我院校园保持树种1000种树种以上,引进国家一级、国家二级保护树种60种以上,主要植于学院行政楼前及教工宿舍区,同时,使校园中的草本植物种类达到300种以上,实行绿色认养机制,由优秀的毕业生或毕业班负责认养或种植一颗大树或一块草地,人人参与,促进学院绿化建设;对主要植物进行挂牌、命名。
4、推进全院师生植绿护绿活动常态化。将全院813亩土地依目前各分院在校人数及劳动力情况分为七块,各分院负责人为本分院绿化区域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分院师生对所属绿地进行植树造林、抚育管理等绿化活动。
5、加强生态环境类专业群和绿色生态类公共课程建设。
① 以绿色生态理念重新审视现有专业,开发新的专业;
② 以绿色生态类公共课程贯穿于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中。
6、加强绿色生态课题研究。每年院级课题中设置一定数量的绿色生态类课题,向校外组织申报一批相关课题。
(二)“文化校园”建设
1、校园人文内涵标志的设置与命名。
(1)完成对校园内所有道路、广场的命名和标牌设立;
(2)增补道路、楼宇、绿化等功能区的路标指示说明、环保标语牌和宣传警示牌;
(3) 制作校训、学风、教风、学院精神告示牌及增设名言警句、标语,弘扬校园特色文化。
2、以“生态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1)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高职教育活动。开设与生态、环境有关的选修课程和讲座并系列化、常态化、长期化,使届届学生均能系统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理念;
(2)成立多个相关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系列社团活动;
(3)开展“爱我校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创建和谐生态文明新校园”歌咏赛会、“生态文明”主题的班级宣传板报活动、以“绿化”为内容的主题班会、团(队)日、植纪念树、造纪念林等活动。
3、每年植树节和世界环保日均举行大型活动,使之成为学院的传统节日。
(1)在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中,要有毕业班认养树、重大活动或节日植纪念树、班级或部门分片包干看护树、绿化施肥、助草等活动,让植树节的活动更加丰富;
(2)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保护日,按一定的主题,由学校出面组织、环境分院具体承办的形式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相应活动,重点宣传环保日,倡导环保意识,节能意识,低碳经济意识,环境爱护意识。
4、每年定期开展林业与绿化知识竞赛和环保知识竞赛,使之成为传统竞赛项目。通过竞赛了解林业、了解林业政策、养成爱护环境、珍惜环境、美化环境。
(三)“生态文明”建设
1、开展安全文明行为规范活动,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1) 爱护学校财物,关心爱护校园内的任何财产和物品,不准擅自挪动、拆卸、损坏或丢弃;
(2)加强安全意识,学生不得在宿舍留宿外来人员;离开办公室、寝室及时锁门,注意防盗;严禁在宿舍内烹煮食物、焚烧纸张、点蜡烛,违章用电,防止火灾发生;
(3)宣扬禁烟禁酒,建立清新的无烟校园和无酗酒校园。学院制订并推行无烟无酗酒校园措施,全面禁止校园范围内吸烟酗酒,禁止任何香烟和酒品广告在校摆放,不接受烟草、酒品商的赞助;摆放禁烟禁酒标志于校园显眼处;
(4)严禁校园不文明恋爱行为,男女同学文明交往,形成自重、自律、自爱的良好校园精神风貌;
(5)杜绝网络中的腐朽文化,实施绿色上网工程,校园网络建设在满足教学、行政、学习等主流网络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应将“生态文明”理念植入网络建设中。
2、开展养成教育,倡导阅读立志,打造书香校园。
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及和谐工作关系,建设和谐校园。
(1)继续加强教师对贫困生的帮扶支持,为家庭困难同学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同时,学院设立贫困资助中心,支持帮扶贫困生,鼓励帮助困难同学完成学业;
(2)建立网络信息收集、交流和反馈平台、完善院长信箱和投诉信箱专人处理等制度,形成上传下达畅通机制,促进和谐师生交流;
(3)实行每个党员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担任班级政治辅导员,巩固和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实现党建进公寓,党员示范岗设到学生公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4)设立“青年教工论坛”,每年定期召开论坛会,予全院教职工提供平台为学院发展献计献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关心年轻教职员工的成长问题,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创建和谐工作关系。
4、实施节能环保措施,建设节能环保型校园。
(1)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应用节能装置(如更换节水龙头等),禁止使用塑料袋等白色污染,增加绿色环保材料的宣传与使用;
(2)开展校园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研究与实践,成熟后向周边辐射推广;
(3) 设立分类垃圾桶,分类回收垃圾,开展回收废旧电池等活动;
(4)节约水电,禁止使用高耗能电器。
5、建设绿色生活区,倡导文明卫生寝室。
(1)讲究宿舍卫生,不随地吐痰,不向楼道内、窗外和阳台外泼水、乱丢果壳、纸屑、饼子等杂物;不准将饭菜带入宿舍用膳;寝室长安排好值日表,值日生要认真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工作,每天定时清除垃圾;每周安排一次大扫除;
(2) 美化宿舍环境,宿舍布置力求美观大方,格调高雅清新;宿舍内生活用品按规定摆放,做到被褥叠放统一,洗漱用具摆放统一,卧具使用更换统一和衣物鞋子放置统一;严禁在宿舍楼道和室内乱张贴,公共场所不得堆放杂物;
(3) 爱护宿舍设施,不准擅自搬出和调换宿舍内任何设施,不得私自拆修、变动宿舍内的一切设施;学生要爱护宿舍的门窗、玻璃、家具以及水电等设施;
(4)保持宿舍区安静,不大声喧哗、不参与对他人学习和休息有影响的活动,宿舍内不准打球、踢球,严禁打麻将、赌博、酗酒、起哄闹事和摔瓶子,自觉服从并积极配合纪律和卫生检查工作。

Ⅱ 校园文化内涵应该包括哪些

Ⅲ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

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和树人,都是一个国家基础性的、长远性的事业。校园绿化,既是树木,又是育人。我们要通过校园绿化,让学校绿树成阴、校在林中,为师生营造优美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要通过校园绿化,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绿色实践,培养同学们热爱劳动的品质、热爱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环境的意识;我们要通过校园绿化,大力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使学校和广大师生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实践者。绿化与美好同在,绿色与文明同步,让我们的校园绿起来、美起来,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美丽风景。
师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文明的标志。有了绿色,我们的世界就会生机盎然,我们的环境就会更加优美,我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然而,随着人类对森林和湿地的过度利用,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湿地缩减、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携手应对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共建人类绿色家园,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通过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国森林面积已达到26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1%,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8亿亩,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快和人工林吸收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国土绿化工作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广大校园是国土绿化工作的重要领域,广大师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决定联合在全国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加速实现绿化祖国的目标。这是继绿色奥运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绿色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生动实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衷心地希望,通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广大师生把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让绿色延伸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同时,我也衷心地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这项活动,牢固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生态文明观念,自觉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积极投身校园绿化,让树木与树人在每一所学校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和树木一起健康成长,将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为我国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在全国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植绿、爱绿、护绿、兴绿的良好社会风尚。
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更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老师和学生作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创建绿色校园,既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的号召,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携手共建绿色校园,为打造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作出积极贡献。我相信,在全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大力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建设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达到的社会进步状态。生态文化是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家老子2000多年前就倡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生态文化哲理。近代着名生态思想史家唐纳德�6�1沃斯特亦警示人们:“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广大青少年抓起,引导大家从小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观念。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将积极参加“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坚持以“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为宗旨,努力将生态融入生活,用文化凝聚力量,进一步增强生态文化对青少年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壮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为此,我谈两点设想:第一,深入开展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研究。中国生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涵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荒漠与绿洲文化、草原文化、海洋生态文化等。通过对中国生态文化体系的研究,形成一部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创新性的专着。在此基础上,改编成普及版教材,为学校提供深入浅出的生态文化教材。

Ⅳ 关于校园生态文化的作文

和谐发展的人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进我们的校园,一排排树直插云霄,如同一位位学识渊博的老人,指引我们探索知识之奥秘。前行,脚踩在层层干净的阶梯上,听那春末的和风温情地拂动绿树的新芽;看着春日的娇花与鹅黄的幼蝶共舞,形成一个恍惚迷离、令人如醉如痴的世界。这声,宁静了我的心;这景,怡悦着我的情。此经此情,让学习的疲惫在瞬间消失无痕。
学习、徜徉在这样一个自然式的美丽校园中,感悟天地之灵性何尝不是一种乐事?谁不想仰望蓝天,俯看绿地?谁不想呼吸新鲜的空气,身处幽静的环境?谁不想自己的家干净、清幽而充满温馨?而我们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是我们数千名同学共同的家园。
现在,全国许多学校在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 的活动,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我们组织了清洁小组,划分了卫生公区,辛勤的园丁也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一排排赏心悦目的万年青……我们的校园越来越美了。但是,我们仍不时发现有同学乱丢纸屑,脱口成脏抑或大肆喧哗等种种与绿色校园之美不相称的举动。
绿,生命的颜色;绿,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绿色,便有了美丽的校园。
让我们捡起一片纸;节约一滴水;珍惜一朵花;爱护一棵草;种植一棵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美化校园,培养我们的绿色意识。这不仅是绿色我们的校园,同时也是绿色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为母校披上最华丽的绿装.

Ⅳ 政治题:校园环境建设有什么意义

简单来说:有利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复杂一点: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培育人文精神的沃土,更是优化农村初中育人环境、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

一、校园文化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建、信奉、遵循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所构成,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课堂文化为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德育氛围对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用之一、引导价值取向、发挥同化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社区文化,它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取向的向导。它以师生员工与学校的价值追求和谐一致为目标,产生对价值观念、精神文化、活动文化、审美价值、人生价值、人际交往、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导向。校园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校园气氛、教师言行等都在无声无息的引导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挥着巨大的同化和导向力量。

校园文化物质形态方面,当学生看到美的东西,就会赞赏他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置身于美丽的校园环境中,干净舒适的教室,美丽、幽静的花园、小径,庄严神圣的国旗、古朴典雅的书画、亭台,都会使人受潜在的约束,提升自己的道德行为。苏姆林斯基说:“孩子在他周围——在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学校领导踏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风格,教师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品行、完善的人格和气质、端庄优雅的仪表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天天耳濡目染教师的人格魅力,会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起着道德教育功能。学校的优良的学习风气、健康的课外文体娱乐活动等也在引导学生培养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作用之二、情感激励和塑造人格

校园文化是激励学校师生员工追求卓越、努力创造、获取成就的一种重要机制。校园里出现的催人积极进取的书法、绘画作品、历史名人、名言警句等,这些本是无生命和情感的,但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都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对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产生共鸣,同时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产生向往之情。学校师生员工中的优秀典范人物,其优秀的思想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求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作风、勤奋的求学精神、辉煌的奋斗业绩是学校树立的榜样、楷模和旗帜,并激励着全校师生员工学习、效仿。

校园文化能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形象,它把校园精神的深刻内涵,通过形象塑造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心理、思维、语言行为之中,共同的校园文化、共同的价值体系使学生对外界的事物作出价值判断、价值体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作出求真、向善、唯美的抉择,使老师和学生的心灵和形象打上校园精神文化的烙印。

Ⅵ 绿色校园的内涵意义

一、“绿色校园”的内涵
“绿色校园”是指学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导向,在全面的日常工作中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管理中,通过制订环境管理制度,开展有效的环境教育活动,创设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家长和专家参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全面提高师生的环境素养,共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绿色校园不仅仅是“绿化校园”,更主张环境教育从课堂渗透扩展到全校整体性的教育和管理,鼓励师生的民主公平地共同参与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和联系,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发展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环境素养,落实环保行动。 “绿色校园”是我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的具体体现,是21世纪学校环境教育的新方法。
学校首先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的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价值观,行为养成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正规环境教育的基本功能。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约占学生每天生活的1/3,校园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通过校园的环境、生活和管理体系传递可持续发展思想尤显重要。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学校也被看作是一个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它随时随刻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学校进行环境管理和规划,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学校环境管理活动本身也是师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机会和进行环境教育的资源,有着特定的教育意义。学生可以通过了解校园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改善,学习环境和社会的知识,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参与校园环境的改善,提高环境素养。
二、创建“绿色校园”的效益
对于学校师生:有助于师生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师生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使其 在今后的个人和家庭生活中更加重视环境问题。
对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环境管理体系和相关档案资料的建立,提高环境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对于环境:减少学校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回收再生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更利于师生身心健康。
对于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社区、政府、企事业和民间团体在学校环境教育和管理上的合作。
对于教学:学校可以获得实现“绿色学校”的课程所需要的教育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强化素质教育。
社会影响:学校能提高自己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学校有机会获得极高的荣誉奖励,并能向当地、全国和国际宣 传和交流自己的经验。
如今绿色校园的开展正在进行中…

Ⅶ 生态校园的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也在努力发展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这就需要一个好的环境。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009年,在河北省廊坊市香河第一中学,我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协会联合启动了一项名为“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的活动。同时,我国的农业也在面临一个大的转型,现在农业类型很多,比如: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立体农业、订单农业等等 ,都旨在提升农业的附加值,这些都是新兴的创意农业。用我国最根本的农业来规划一个更具有意义的教育基地————“生态校园”,是件支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实事。

Ⅷ 什么是高校校园文化有哪些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创建、信奉、道循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淮则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它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所构成。它与高校面向二十一世纪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联系;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为目的。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除显性课程以外,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潜在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品德发展,是间接的、内隐的、无意识的德育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隐性课程形态可分为:
1.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学校的物质文化载体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美化物态。校园主体建筑指门面、路径、教学楼、学生宿舍及食堂等;校园文化设施主要指体育场、俱乐部、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展览室、音乐厅以及相关的设备器材等;校园美化物态指草坪、雕塑、花坛、亭台、纪念碑、及假山等。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的和情感的,但是经过教育建设者们按照预期的教育目标,并适应学生成长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后,校园建筑和生态环境也变得活起来。
2.行为性隐性课程。学校的行为文化载体主要包括主体行为形象、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交际活动。主体行为形象主要指学校领导作风和风格,教师的品行、人格和气质、仪表,学习风气及学生的饮食,服饰等生活习惯;文化活动载体指自主性科研活动、学术活动、课外文体娱乐活动、群众性俱乐部活动等。交际活动载体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异性之间、师师之间、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
3.制度性隐性课程。学校的制度教育载体主要包括学籍管理制度、课外活动管理制度、生活秩序和环境管理制度、奖励与惩罚制度、思想教育管理制度、等体系制度以及校训、校徽、校歌等延展性文化标志。
这些隐性课程通过无意识地、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成长。

Ⅸ 学校进行生态教育,有什么影响

引言: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在改变生态环境的同时,生态教育一词也应运而生。教育的生态观是指运用生态学方法,研究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学校将生态教育、思想、理念、原理、原则和方法融入实践。以生态环境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环境是所有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保护问题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关心的问题。而学校里的学生正处于生态环境中最好的年纪。所以学校进行生态教育,让学生深刻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生态教育的进行也也是顺势而为,颇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校园生态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