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屯堡人的服饰
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各民族不同的服饰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积淀等。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不能不认为是他们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之情的叙说。
人们把安顺一带的屯堡村落,比喻为“绿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岛”。说其“孤”,是指其特殊:极富音律的语言,江南风韵的石头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活化石”式的民间戏剧,等等。其中,那透现着明代遗风的服饰,给初到屯堡的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人们把安顺一带的屯堡村落,比喻为“绿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岛”。说其“孤”,是指其特殊:极富音律的语言,江南风韵的石头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活化石”式的民间戏剧,等等。其中,那透现着明代遗风的服饰,给初到屯堡的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屯堡男人的服饰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从中系扣,俗称“三个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两个下摆各有一个口袋而得名。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所穿的裤子裤腰和裤脚十分宽大,若把两只裤脚和裤腰扎上,可装百余斤粮食,既凉爽又实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着短衣;冬天着长衫,穿布帮皮底钉子鞋。这种长统的钉子鞋形同战靴,俗称“战要鞋”。这种“战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绵绵的贵州山区不可缺少的实用物。穿上这种战靴,屯堡男人显得威武雄壮,精神抖擞。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战要皮鞋穿脚上,行走如风稳当当;走南闯北脚有劲,妖魔鬼怪也避让。”
外出赶场经商,屯堡男人总喜欢随身带着用麦草编织的草帽。这种草帽是女人选用白色的麦草,一根一根地衔接起来,编成长辫后再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制而成。精巧的麦草帽是女人心灵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爱恋的寄托。因此,麦草帽不仅是防雨防晒的用具,更是爱的信物。
屯堡老者头戴毡窝帽或包青布头帕,身穿长衫,不系腰带,脚穿布鞋,手提长长的竹子烟杆。有的小肚子上吊着牛皮缝制的“包肚”装钱币。毡窝帽如同江南水乡男人所戴的毡帽,一般用毛线或羊绒制品加工而成。老者们一旦戴上一顶毡窝帽一辈子不会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头上,因此,这种毡窝帽始终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一层油漆。
一根精致的烟杆是老者们的宠物。提着长长的烟杆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气的显示。长约5尺的烟杆选用竹节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节越多越密为最好。用麻线或铜线编成网包裹竹根成为烟斗,用桐油经常涂拭烟杆,使长长的烟杆黑红油亮,非常诱人。烟杆上要吊金属链缀着的古钱币或核桃雕制品等饰物,既有装饰作用也方便把烟杆挂在屋墙上或手提行走。
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安顺府志·民风》记:“屯军堡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妇女的服饰,尽管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朴风采,但一旦结婚后,周围环境使然,仍恢复传统服装的样式。身着或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额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如今,在装束上增添了一块方头巾和彩带黑色围腰。
在封建礼教的阴霾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脚”使多少女子饱尝痛苦而流干了眼泪。而屯堡人却大反礼俗,不以脚小三寸为美,任其自然,悠哉乐哉。虽然被认为有悖时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称为“大脚”,但在那战事不断,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却为她们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和农田劳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说起“大脚”,在屯堡人中还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明洪武年间,国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节,皇城大放花灯,热闹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被民间的欢乐气氛所吸引,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悄悄出宫去观赏花灯。一路上灯火辉煌,气象万千,把个皇后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经意间忘乎所以露出一双大脚被人看见,惊呼起来,惹得游人围堵观看。马皇后尴尬之余,扫兴地回到皇宫向朱元璋大发脾气。朱元璋笑而不语,事后叫人做了一双仿“尖尖脚”的粽子样大脚鞋给马皇后。马皇后穿上后,长裙笼住大脚,却露出一双翘翘的尖角。自此,皇后娘娘穿的“尖头绣花鞋”,屯堡人仿效着一代一代延续至今。这个传说虽有一点牵强附会,但联想到屯堡妇女那不忘祖规保留着的服饰头饰,可看到屯堡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是何等深沉。
屯堡姑娘不仅绣鞋花,还要绣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种衣物图案。这些衣物图案多为花卉、鱼鸟之类的大自然生灵,她们把这些生灵绣得栩栩如生同时又别具情趣。姑娘们一生绣出百余件花品,到出嫁“报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乡亲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数量多、质量好的绣制品自然会受到众口称赞。那对姑娘们来说是最好的评价。因为这些绣制品倾注着姑娘们的心血,寄托着她们美好的向往。就如她们心灵的歌声:“熬更守夜绣枕头,绣出鸳鸯戏水图。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云里头。”
年龄较大的屯堡妇女被称作“太婆”,服饰较为朴实,并多以青色为基调。其头饰较为简单,把头发梳在脑后挽成发髻,罩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简单的管簪,并包上一块青纱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长衣服的衣领袖襟绣简单花边,系青布腰带和围腰布,脚穿尖头绣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脚布(绑腿)以御寒。这些太婆们外出赶庙会、走亲戚时,肩上挂着黄布挎包,腰带上插一块折叠成方形的手巾,撑着红色的油纸雨伞,三三两两邀约成行。聚在一起时喜欢念佛或拉家常。她们用低沉的声音唱念佛经,吟出人生的艰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绿秋黄一世了;挂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见草。佛也,拿摩摸弥陀!”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明代服饰与发式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从那一件件绣品,我们看到了江南刺绣细腻、舒展、流畅的风格和线条跳跃、构图紧
⑵ 屯堡文化的来源
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
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驻防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600年过去了,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娱乐方式等依然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
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
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故此,“迨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名而名之屯堡人”(《安平县志·民生志》)除史书记载外,众多家谱的记载,足证安顺屯堡人实系“明代屯军之裔嗣”。随着时代的变迁、屯田的废除、移民的涌入,本来意义上的屯堡有所扩大,在以安顺为中心,东到平坝,西到镇宁和关岭,南到紫云,北到普定,方圆13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布屯堡村寨达数百个,人口有约30万人。明朝皇帝“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的举措,不仅实现了明王朝镇压反叛、巩固统治的军事目的,而且屯军移民带来的江南先进耕作技术,也促进了安顺的发展。屯堡人虽然来自中原和江南各省,但同一目的、同一命运、同一生存的需要,人众聚族而居,村寨连缀成片,逐渐形成有别于当地民族和其他汉族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屯堡文化,构成安顺多元文化中耐人寻味的一元。
其一,是安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里虽位于贵州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但峰林峡谷间都有大片的平坦盆地,加上充沛的水源,亚热带多雨温暖的气候,地位优势所带来的相对发达的交通。在安顺这片土地上,高度密集的屯堡群落,成为西南一带屯堡最集中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对屯堡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实行屯田制以后,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连片,保持着军队的体制,平时以耕种为主,并负责保卫周边的区域;一旦发生战争,则整装开上前线。这种自成体系亦兵亦农的建制,不同于正规军队可以调动、换防。一份份“愚忠”换来了搬不走的土地和家园。这种命运的安排,面对周边矛盾尖锐的环境,同为“远在异乡为异客”的心理,一种大老乡的文化认同感,就把这些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老乡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传递着同一文化信息同一表现形态。在相对固定的生活圈互动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
其三,明代在安顺推行屯田制,多是以一个家族或几大姓来设屯建堡。明朝皇帝非常清楚传统的宗法思想所产生的内聚合力和外在张力,能汇聚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实施“填南”方略,营造军事重地“汉多夷少”,集小力为大力,以家族为主体来建构屯堡片区,无疑是最佳选择。至今在众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为主体,他们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庙、上祖坟、续家谱,用传承的宗法思想延续本族的光荣和发展。其结果是对屯堡文化的沉淀,加速了固化作用。
其四,传统意义上的婚姻,是保证家族血缘得以延续的必须过程。在宗法思想支配下,过去的婚姻观很讲究“门当户对”。在这种婚姻理念支配下,他们择亲不但绝不会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就是从外省入黔来的“客家”汉人,也不是择偶的对象,甚至形成“屯对屯”、“堡对堡”、“民屯对民屯”、“商屯对商屯”的婚姻圈。就是这种亲对亲、戚对戚的单向性婚姻,以世家通婚的姻亲关系,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的人际网,把固有的信仰、民俗、习尚等文化具象相互影响相互聚合而保存下来。
其五,屯堡人来自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和江南地区,其生产方式大大优于当地的土着民。相对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使他们之间自然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自为一脉,自成一体,在整体意识的驱动下,整合成一道厚厚的墙,不屑周边民族文化的渗入。加之,屯堡人是明王朝开疆拓土的功臣。对土着民族,他们是征服者、占领者;对填南汉人,他们是先驱者、开拓者。特殊的社会地位,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不仅歧视当地民族,就是对经济状况好于他们而后来的商屯汉人,也不高看。常常讥笑其妇女头饰为“扫碓把”,尖尖小脚是“洋角锤”。一种正宗的观念,总使自己处于居高临下的态势,去护卫自己诠释自己孤独自己。
尽管清王朝废除屯田制,屯军失去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依靠,沦为与民屯商屯的民众同等的社会地位,但遥想祖上当年骑着高头大马披坚执锐来黔的赫赫威仪,其传统的优越心态仍挥之不去,固守着原有的习俗和文化,就如同他们跳地戏一样,敲着同一个鼓点,跳着同一部大书,玩着同一种心态。
⑶ 安顺屯堡文化的屯堡服饰
人们把安顺一带的屯堡村落,比喻为“绿色海洋中的一座座白色的文化孤岛”。说其“孤”,是指其特殊:极富音律的语言,江南风韵的石头建筑,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活化石”式的民间戏剧,等等。其中,那透现着明代遗风的服饰,给初到安顺的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服饰是一种文化载体。各民族不同的服饰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理念追求、文化积淀等。屯堡人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不能不认为是他们对祖上来自长江一带的眷眷依恋之情的叙说。
屯堡男人的服饰以短对襟和长衫大襟为主。对襟短衣从中系扣,俗称“三个荷包”,因在右上胸前和两个下摆各有一个口袋而得名。对襟短衣一般用青、蓝、白布加工而成,钉5颗或7颗布疙瘩纽扣。穿长衫时,头包青布头帕或毛线头帕,腰系青布腰带。所穿的裤子裤腰和裤脚十分宽大,若把两只裤脚和裤腰扎上,可装百余斤粮食,既凉爽又实用。
夏天,穿草鞋或布鞋,着短衣;冬天着长衫,穿布帮皮底钉子鞋。这种长统的钉子鞋形同战靴,俗称“战要鞋”。这种“战要鞋”既有保暖作用又具防滑功能,是冬雨绵绵的贵州山区不可缺少的实用物。穿上这种战靴,屯堡男人显得威武雄壮,精神抖擞。正如一首山歌所唱:“战要皮鞋穿脚上,行走如风稳当当;走南闯北脚有劲,妖魔鬼怪也避让。”
外出赶场经商,屯堡男人总喜欢随身带着用麦草编织的草帽。这种草帽是女人选用白色的麦草,一根一根地衔接起来,编成长辫后再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制而成。精巧的麦草帽是女人心灵手巧的展示,又是深深爱恋的寄托。因此,麦草帽不仅是防雨防晒的用具,更是爱的信物爱的显示。难怪男人们唱山歌时就唱出这样的心声:“身披草帽去赶场,就像喝了蜜蜂糖。”
屯堡老者头戴毡窝帽或包青布头帕,身穿长衫,不系腰带,脚穿布鞋,手提长长的竹子烟杆。有的小肚子上吊着牛皮缝制的“包肚”装钱币。毡窝帽如同江南水乡男人所戴的毡帽,一般用毛线或羊绒制品加工而成。老者们一旦戴上一顶毡窝帽一辈子不会洗一回,而且一年四季都戴在头上,因此,这种毡窝帽始终是油光光的,好像刷了层油漆。
一根精致的烟杆是老者们的宠物。提着长长的烟杆在街上走路是有福气的显示。长约1.2米的烟杆选用竹节密集的竹子加工而成,以竹节越多越密为最好。用麻线或铜线编成网包裹竹根成为烟斗,用桐油经常涂拭烟杆,使长长的烟杆黑红油亮,刁卜常诱人。烟杆上要吊金属链缀着的古钱币或核桃雕制品等饰物,既有装饰作用也方便把烟杆挂在屋墙上或手提行走。一根好烟杆是一件别致的工艺品。当你目睹屯堡老者口含烟杆流着口水如痴如醉地吸食时的那种神态,聆听着他们在吞云吐雾中讲述其老祖宗“调北征南”的往事时,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屯堡人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屯堡妇女始终保持大袖长袍尖头鞋等明代遗风,在众多的史料记载上多作了如实的描述。
《安顺府志·民风》记:“屯军堡子,皆奉洪武调北征南。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皆凤阳汉装也。”
《安平县志·民风》记:“妇女青衣红袖,戴假角,以银或铜作细练系簪上,绕髻一周,以簪绾之,名曰假角,一名凤头笄。女子未嫁者,以红带绕头上。已嫁者,改用白带。男善贸易,女不缠脚,一切耕耘,多以妇女为之。”
《平坝县志·民生志》记:“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绾一笄。”“即蓄发盘作圆髻于脑后,着角质、银质等簪。”
再看今日屯堡村落中妇女的服饰,尽管年轻姑娘追求时尚打扮已失去往昔屯堡女孩特有的古丰卜风采,但一旦结婚后,周围环境使然,仍恢复传统服装的样式。身着或青色或蓝色或紫色或粉色或绿色或白色的大襟大袖长袍,系“丝头腰带”,后吊长长丝绦,在袖口、衣襟处镶嵌美丽的花边。长发挽髻套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上银质和玉石发簪,腕戴银手镯,耳吊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额扎白布带‘老年人多为黑色’。如今,在装束上增添了一块方头巾和彩带黑色围腰。
汉民族是一种善于吸收他人长处的民族,随时代的变迁,在汉装唐服的原样上,从“胡服”、“满服”等其他民族的服饰中吸取长处而不断演变。而惟独屯堡妇女却不改祖制,身穿宽袍大袖,在过去的年代,屯堡妇女还显示出一种不落俗套不拘传统的自由。在封建礼教的阴霾笼罩中国大地的时候,女人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畸形追求,“裹小脚”使多少女子饱尝痛苦而流干了眼泪。而屯堡人却大反礼俗,不以脚小三寸为美,任其自然,悠哉乐哉。虽然被认为有悖时尚,被人瞧不起而鄙称为“大脚”,但在那战事不断,男人要出征打仗的特殊背景下,却为她们从事繁珍家务劳动和农田劳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说起“大脚”,在屯堡人中还流传一个有趣的传说。明洪武年间,国事已定,天下太平。在某年的元宵佳节,皇城大放花灯,热闹非凡。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被民间的欢乐气氛所吸引,带着几个宫女、太监悄悄出宫去观赏花灯。一路上灯火辉煌,气象万千,把个皇后娘娘看得心花怒放,不经意间忘乎所以露出一双大脚被人看见,惊呼起来,惹得游人围堵观看。马皇后尴尬之余,扫兴地回到皇宫向朱元璋大发脾气。朱元璋笑而不语,事后叫人做了一双仿“尖尖脚”的粽子样大脚鞋给马皇后。马皇后穿上后,长裙笼住大脚,却露出一双翘翘的尖角。自此,皇后娘娘穿的“尖头绣花鞋”,屯堡人仿效着一代一代延续至今,这个传说虽有一点牵强附会,但联想到屯堡妇女那不忘祖规保留着的服饰头饰,可看到屯堡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是何等深沉。
尖头绣花鞋的制作对屯堡女人来说是一件大事。从还是十来岁的姑娘起就要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绣花,绣到出嫁时可绣出数十双鞋花。所用图样多是身边常见的农作物花卉和传统的花样,如荷花、瓜花、牡丹、石榴、红梅、蝴蝶、鱼、喜鹊、凤凰等。图案多为象征吉祥幸福的“双凤争鸣”、“喜鹊登枝”、“双梅吐艳”、“富贵牡丹”等。这些图案,不仅反映了她们的审美情趣,而且传递了她们的理念追求。如:象征“多子”的石榴、蝴蝶、鱼,象征吉祥的喜鹊、凤凰,象征富贵的牡丹等。按照这些图案绣制的鞋花,要用十几种彩色丝线,讲究色彩的搭配、图样的和谐,给人以美感。在农活不太忙的六月,屯堡姑娘们三五成群邀约一起在走马转角楼上“坐六月”绣花。尽管天气炎热,但她们飞针走线寄托了自己美好的心愿,就如山歌所唱:“六月虽是大太阳,绣楼却是好春光。绣个喜鹊飞出去,何时才见我的郎。”
屯堡姑娘不仅绣鞋花,还要绣帽花、枕套花、背扇花等多种衣物图案。这些衣物图案也多为花卉、鱼鸟之类的大自然生灵,她们把这些生灵绣得栩栩如生同时又别具情趣。姑娘们一生绣出百余件花品,到出嫁‘服日子”那天,集中挑到新郎家去在乡亲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艺,数量多、质量好的绣制品自然会受到众口称赞。那对姑娘们来说是最好的评价。因为这些绣制品倾注着姑娘们的心血,寄托着她们美好的向往。就如她们心灵的歌声:“熬更守夜绣枕头,绣出鸳鸯戏水图。有朝一日同共枕,好比躺在云里头。”
每逢赶场、庙会、走亲会友,屯堡女人就会认真地打扮一番,无数的长袍大袖子衣服和绣花鞋汇聚在一起,可说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模特儿表演,也是一次无声的针线活的竞赛。那一件件工艺精美、色彩绚丽、生动鲜活的绣制品,让人不能不佩服屯堡妇女的奇巧心智。每到此时,人们仿佛看到一幅明代民俗风情画在屯堡村寨飘动起来。
年龄较大的屯堡妇女被称作“太婆”,服饰较为朴实,并多以青色为基调。其头饰较为简单,把头发梳在脑后挽成发髻,罩上马尾编织的发网,插简单的管簪,并包上一块青纱帕或青布,所穿大袖子长衣服的衣领袖襟绣简单花边,系青布腰带和围腰布,脚穿尖头绣花鞋。冬季,小腿上包裹脚布(绑腿)以御寒。这些太婆们外出赶庙会、走亲戚时,肩上挂着黄布挎包,腰带上插一块折叠成方形的手巾,撑着红色的油纸雨伞,三三两两邀约成行。聚在一起时喜欢念佛或拉家常。她们用低沉的声音唱念佛经,吟出人生的艰辛和感慨:“人生好比山上草,春绿秋黄一世了;挂起露珠如戴玉,一到寒冬不见草。佛也,拿摩摸弥陀!”
帽子是儿童的主要标志。男孩从出生到青年,要戴小花帽、大风帽、缎子帽等多种帽子。用布缝制的花帽和风帽为虎头型,戴上它显得“虎虎有生气”,帽上绣着梅花、桃花或鱼鸟图案。风帽的帽后有一块长长的防风布用于冬天防御风寒。花帽和风帽的帽上上缀着玉石或银制的雕刻品,中间为观音菩萨,两边或是小菩萨或是刻有“长命富贵”、“福禄寿喜”等字样的饰品。头摇动时,闪射出若明若暗的亮点,仿佛是幼小生命在跳动。这些神灵吉祥饰品寄托着母亲对孩子的殷切期待,祈求菩萨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和将来有禄有喜。小姑娘则戴个无顶的花帽。帽沿绣着各种吉花瑞草,一根小辫从帽沿下垂于身后,显得活泼生动。
儿童的颈上戴铜或银的项链并吊长命锁或玉佩之类坠物,锁上或玉佩上均刻有简单图案和“长命富贵”之类字样。手上戴银或合金制成的手链,手链上吊着几个铃挡,当手摇动时响铃就会发出阵阵响声。这种幼小生命的跳动响声,是会令家人欣喜万分的。幼童的胸前要戴一个类似围腰的“白水兜”,中间缝着一个荷包,它既有吸收幼童流口水的作用保持衣服清洁,也能装些简单食品供孩子随时食用。“口水兜”用双层或多层布缝制而成,并绣出白果花、荷花等图形。
幼童胸前还会吊着木刻的鱼形玩具或如搭面棍一样的“磨牙棒”。幼童口衔木鱼或“磨牙棒”则有助于牙齿的生长。
儿童穿的衣裤较为简单,而鞋子十分讲究。这些小花鞋是母亲在姑娘时期就精心绣制的,寄托着将来为人之母的无限情思,饱含着对爱情和生命的挚爱。小花鞋上绣着鱼、鸟、龙之类生灵的图形,身为姑娘而绣制小花鞋,这是一件既喜在心又羞于脸的事情。一首山歌就唱出她们复杂的心情:“绣只喜鹊绣枝梅,再绣鲤鱼跳龙门;将来穿在儿脚上,我儿要做人上人。”
屯堡服饰是屯堡风情中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妇女的大袖长袍尖头鞋和别具一格的“凤阳头”,与南京博物馆所藏明代服饰与发式相似,它述说着屯堡人祖先挥戈南征的古老故事。从那一件件绣品,我们看到了江南刺绣细腻、舒展、流畅的风格和线条跳跃、构图紧凑的艺术个性,流淌着江南的余韵和飘逸着明代的遗风。
⑷ 屯堡文化和傩文化的区别
60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至今仍穿古代服装
今天的贵州,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专家称,屯堡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后的明代古村。
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发展,江西傩文化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等鲜明的特点;江西傩事活动分布广泛,其中的许多民俗遗存和影响一直延续至今,据 1995 年调查统计,全省有 25 各县(市)有傩事活动,保留的傩舞傩戏节目 247 各;江西傩被学术界誉为古代文化的“活化石”,倍受瞩目,多次应邀远赴法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表演、交流,产生了一定
⑸ 云山屯古建筑群的相关评论
6月一个艳阳的周末我辗转来到被誉为现存的“屯堡文化地面博物馆”的云山屯。
南方山区的田畴与北方不同,没有一望无际,田野总是会被山、水分割,山与田比例适中,放眼望去,能望到较远的距离,目光不会马上被山挡回来,当我们的目光顺着田间发白的路最大限度地延展时就延到一个隘口,隘口那边探出的半个山峰,还隐约可见一角亭沿,那就是云鹫山。
顺着路上山,走一段,只看见一两座坟茔,峡谷越上越窄,越没有人居住的迹象,这时面前出现一个石头垒成的土地庙,庙壁上简易地画着几只虎,旁边有一放牛的老者,我们这才相信山上是有村寨的,转过一个弯,山间稀落的有一两间农舍,山路变成了整齐的石台阶,两旁还有护栏、古树,越走树越茂密,光线也越暗,一抬头一座城门赫然眼前,从右到左刻着三个大字:云山屯。
山屯里飘来《国际歌》
这是一座石基木楼的屯门,两旁蜿蜒的石砌屯墙正好将峡谷封住。想当初定是“一门紧闭,万夫莫开”,然而现在却门洞大开,只见一屯民担着担,领着孩子悠然走进门洞里那午后强烈阳光中,我们也悠然走进了云山屯。
一条不宽的石板路,两旁是石墙石瓦的房子,窗口小得似枪眼,在阳光下泛着晃眼的灰白光,这种房屋结构具有战争环境中易守难攻的特色。几个穿着蓝咔叽布中山装的男人围在一条撬开石板的沟旁在商量屯里的排水管道的疏通方案以及每户出工出钱的办法,看来这条明朝就有的石板路下面早就藏着排水设施。
走过不长的石板路,耳边传来响亮但含混的广播声,好像唱的是《东方红》,我们的面前也开朗起来,有一块篮球场,一位妇女在上面晒油菜籽,边上有一座相对比较雄伟的木房,但是木房的大门却是紧锁着的,在好奇心唆使下我透过门缝往里看,里边塑着威武高大的财神,原来这是座财神庙,当我退到门廊上看到庙门两边的对联,不禁大笑起来,这左联是:财神招财进财来,右联是:计划生育就是好。这时广播里的歌已经换成了通知,村干部在通知各家各户参加打扫卫生,还说村里这几家人,哪家来哪家不来大家都是清楚的。通知播了几遍,广播里又响起了歌,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国际歌》、《国歌》……这歌声响彻了整个峡谷,也伴随着我们走通这个恬静的村子。
过了篮球场又走上石板路,这一路都是在下坡,两旁的房屋也不完全都是石头结构,而是石木结合。石墙、石瓦,木门脸的房子一间挨着一间,有倚门而坐聊着天的老人,有在门前洗衣的妇女,有扛着麻袋脸涨得红彤彤的小姑娘,还有静悄悄的小学校。越往下走房屋越疏,石板路变成了台阶,在台阶上坐着一个身穿蓝咔叽布的,脚穿解放鞋的老者,他的脚边放着一个玻璃杯,盛有小半杯透明液体,从老人脸上的红色可以断定那是酒。上前与老人攀谈,老人说他姓张也姓陈,还告诉我们他本姓陈,当兵转业后到云山屯张家当了倒插门女婿,所以又姓张,是拿退休工资的人。难怪他能这么优哉游哉的坐在石阶上喝酒。与他的清闲不同的是在石阶两旁有不少人正忙着用镰刀割着路旁的荨麻,一打听是在打扫卫生,我恍然大悟,原来广播里号召的打扫卫生就是割荨麻呀。在石阶的尽头我看见了两道相距不远的屯墙,与屯前的屯墙一样,爬着有历史感的藤蔓,封锁住了峡谷,小小的屯门外是不知通向哪里的蜿蜒山路。
就这样我们在云山屯晃悠了一遍,它的忙碌,它的恬静,它现在的样子已经粗粗印在胶片上,可是在这恬静的乡村照片后弥漫的东西让我们一遍又一遍地从屯前逛到屯尾,从艳阳的午后逛到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位土生土长的老人,搬出几张小椅子,喝着茶,抽着旱烟跟我们慢慢儿摆起了龙门阵:云山屯有一千多年了,我们看到的那一间挨着一间的老屋明代就有,有的原来是药铺,有的是戏楼。原来屯后只有一道屯墙,后来人多了住不下就向后扩,所以又修了一道墙,屯里最繁华的时候有一千多户人家,后来有不少人家到外面做生意,赚到了钱就搬出去,也有的家小孩考起学校在外面工作,老人也跟着出去了,现在屯里还有80来户人家。云山屯穿长衣服的人少,因为是客家,也不跳地戏,只是跳花灯,土改的时候云山屯的人都积极参加,跳花灯到处去宣传,他自己是演老太太的所以绰号叫“老太”。现在有电视的人家多了,平日里晚上人们都看电视,只是到过年过节才跳花灯。旁边的云鹫山上早些时候就有庙子,文化大革命时给砸了,1978年以后,大伙集钱重新修庙,现在庙修好了又有了师父,一到观音的生日还有过年过节来烧香的人好多,还可以住在庙里呢。
“古刹”一家亲
踏着夕阳我们上云鹫山投宿,山上石阶级级,古树密密,每上一级台阶就忘却一点山下的尘世,虽然知道山上的庙是才修的,但走在古木蔽日的石阶上,不禁以为即将要走进的是深山古刹,这庙里只有半壁旧墙能看出是原来的遗址,其余的亭台庙殿都是新的,这些新的建筑不论从材料、造型、工艺、色彩都与我心中的古刹相去甚远,再加上内容混乱,不绝于耳的广播让我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一个媚俗的地方,不是真正的佛教殿堂,直到我认识庙里的全体成员。
总共有6个人,3个女尼,1个哑巴,一个削发的小伙子,一个10岁剪着男孩头的小女孩。哑巴负责守门和打扫卫生,都叫他老哑伯,他住在上厢房里。削发的小伙子叫罗老三,憨憨的,他是云山屯人,白天在庙里干些背米背油的力气活,吃饭也在庙里,晚上下山回家睡觉。10岁的女孩是被母亲送到庙里托师父们抚养的,每天背着书包到山下的学校上学,放了学就回到山上的家。三个女尼分别是大师父、二师父和大师父的徒弟,她们每天念经、做饭、缝纫……我们在庙里住下,与主人们一同围坐着吃斋饭,那是素素一餐,并没有因为有客人而有什么不同,主人们看着电视有说有笑,回答我们好奇的问题。师父们说着身体不舒服早上起不来上早课的事儿,说着谁炒的菜味道好的事儿,大师父把最好的菜————炒豆腐,先往小女孩碗里送,二师父把剩不多的菜全给年轻力壮的罗老三,哑伯咿呀的劝我们吃菜。如果不是女尼身上的衣服提醒我们,这是在寺庙里,我简直以为自己在一个相亲相爱的普通人家做客,如果不是一只蚊子停在大师父的脸上,她虽奇痒难忍却不打它,甚至不许别人将蚊子赶走,还说“它吃就吃吧,难得吃一回”,我简直难把她们和记忆里那些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的女尼联系起来。眼前的这一切让我想起一幅画,伦勃朗的《圣家族》,想起了“佛在心中”。
饭后哑伯对着我们咿咿哑哑指着楼梯,小女孩偎在二师父的怀里给我们解释:“哑伯伯是叫你们上去玩”,顺着楼梯我们来到大殿的顶层,放眼望去西方的天空还残留着夕阳的红晕,红晕下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在我目所能及的天边,色彩也由绯红渐变为浅黄灰蓝暗蓝,在天顶一颗星亮了,我们仰面朝天的躺在平台上,隐没在城市灯光后的漫天的星星次第的被点亮了,亮出北斗七星,亮出牛郎织女星……此时耳畔响起了钟声,木鱼声,女尼们虔诚的诵经声,还有隐隐约约山下人家远远的狗吠声。 近几年,“屯堡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屯堡文化来源于600多年前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南方过后,为了统治南方,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有点类似现代的“新疆建设兵团”。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居然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明代江南的文化生活习俗,与当地的文化结合,形成屯堡文化”。
“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云峰八寨”。云峰八寨景区位于安顺市区以南的十八公里处。云峰是地名,所谓八寨是由云山屯、雷屯、本寨、小山寨、吴屯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
云山屯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云山屯深藏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七眼桥镇云鹫山峡谷中,寨前古树浓荫,两山夹峙,山势险峻,仅有一条盘山石阶可进入屯门。屯门两侧依据山岩地势砌成高六米、长十数里的石墙连接悬崖,并如长城般在两侧陡峭的高山上蜿蜒合围。各显要位置分布十四个哨棚(碉堡)。一条东西向石头主街纵贯全村,街两侧有高台戏楼、财神爷庙、祠堂以及老字号德生昌中药铺。数条弯曲的小巷巧妙地将各家各户串联起来,住宅、碉楼等大部分建筑依山势的起伏呈阶梯状分布于两侧山腰,整个村落布局、道路设施和院落结构绝妙地完成了三重封闭性防御体系。
云山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境内,距老320国道月12公里,离安顺市西秀区约30多公里。从贵阳出发,走贵黄(贵阳-黄果树)高速公路,在天龙出口下,继续沿320国道西行,到七眼桥镇拐进去云山屯的乡村公路即可,也可在贵黄高速的安顺东出口下,沿320国道返回走,到七眼桥镇转进到云山屯的道路即可。通往云山屯的公路经过改造,现在的路况良好,从贵阳出发总行程约80多公里。
汽车开上险峻的盘山公路,在寨门下的停车场放好车,买门票,再沿石阶走几十米便可进入前屯门。 开发云、贵是明朝的一大举措,在“移民实边”的政策下,大批汉族移民进入贵州,把“中原文化”搬了进来,渐与“中州”接轨。自元代开辟驿道以来,贵州战略地位提升,成为“西南之奥区”。明初为了平定云南,沟通川、湖、滇、桂,沿驿道设置24个卫所,就地设屯堡“且耕且战”,于是有了“军屯”,即通常所说的“调北征南”。与此同时,又招募外地农民来贵州屯种,建立“民屯”和“商屯”,即所谓“调北填南”。这些屯民定居下来,子孙繁衍,称为“屯堡人”。贵州的屯堡,数以千计,唯有平坝、安顺、镇宁一带至今保存“大明遗风”、“江淮余韵”,真乃天下一绝。
安顺为湖广通往云南的驿道所经,战略地位重要,素有“滇之喉,黔之腹”的说法。明代在此设立普定卫,驻军密集,屯堡星罗棋布,云山屯便是一个典型。云山屯位于安顺市西秀区以南18公里处,周围有本寨、章庄、吴屯、竹林、小山、雷屯、九溪等屯,合称“云峰八寨”。在方圆11平方公里的地方,山清水秀,阡陌相连,8个村寨分布有序,散布在山间坝子之中,既可耕种又可防守,既可各自为战又可互为支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又是明代开发贵州的历史见证。这些屯堡600年来默默无闻,可是,在现代化飞速推进的今天,明城不见了,明代的村寨、屯堡大都消失,而云山屯依然保存下来,使人感到惊讶,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山屯坐落在云鹫山的峡谷中,山势险峻陡峭,古树浓荫,只有一条盘山古道可以进入。它是一个封闭式的屯堡,数公里的石墙蜿蜒起伏,入口处高耸着歇山顶的箭楼,在险要之处设有14个碉楼。一条东西向的主街纵贯全村,数条弯曲的小巷把若干院落串联起来,有民居、店铺、庙宇、戏楼和碉楼。最早的民居是“栅栏式”的简易建筑,继后建起了“一正两厢一照壁”的三合院,称为“燕窝式”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建起了“一正三厢”或“两正两厢”的四合院,还有正厢不分的“印子房”及两楼一底的“转廓楼”。若干民居构成一条死巷子,在转角处设有碉楼,仿佛是城堡中的一个小城堡,形成第二道防线。大的院落也“户自为堡”,有高大的院墙和厚实的大门,还有枪箭射击孔,成为最后一道防线。云山屯鼎盛时期,住户近千,在中心地点建有戏楼,雕梁画栋,显示它曾经有过的辉煌。云鹫山上建有寺庙,诸子捧钵而来,道家也在山巅的悬崖上修建玉皇阁,三层重檐的阁耸立在悬崖间的拱桥之上,可以登高远眺。岩缝中溢出清泉,流水淙淙。云山屯是国内罕见的明代遗存,2005年被文化部、建设部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本寨依山傍水,后有葱茏的青山拱卫,前面有绿水环绕,一片农田。本寨很可能是当年屯军的大本营,无论选址和建筑都显出军事要塞的特征。寨内碉楼林立,街巷相连,户户相通,8座碉楼形成犄角之势,从不同角度控制屯堡的制高点。各条巷道的交汇处均成“丁”字形,在此可以控扼三方。巷道狭窄,院墙高耸,射击孔及观察孔随处可见。这里住着500多户人家,杨家老宅、杨家大院、金家大院、王家大院、项家宅院都是典型的屯堡式建筑,有的宅院建有垂花门楼,门窗上有人字格、万字格、寿字格各式雕。寨中有蛛网状的排水系统,下水道入口处有青蛙、龙凤、蝙蝠形状的石板盖着,水沟是藏在地下的阴沟。
云山屯、本寨及周围屯堡的建筑,把江南风格与当地石头建筑完美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屯堡建筑”。来到屯堡,仿佛走进“石头世界”,“石头的道路石头的墙,石头的屋基石头的房,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与周围的喀斯特地貌浑然一体。这里不仅保存了古老的建筑,还保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青山绿水,桃红柳绿,田原美美,蛙声一片,俨然是延续至21世纪的“世外桃源”。也许是“集团性移民”的缘故,明代古风世代传承,人们穿着古老的服装,演出古朴的地戏,唱佛歌,摆古话,连说话都带有古音,保留许多老汉人的习俗,来到这里,时光仿佛倒流了600年,回到已逝的明代。 云山屯,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这里素来有“滇之喉、黔之腹”的美誉。同时,这里也就成为了兵家的必争之地。六百多年前,明洪武帝朱元璋派将远征滇、黔,为了加强对西南边疆的统治,从江浙一带招募士兵,屯田于此。至此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当地一朵靓丽的奇葩。
今天的云山屯依然群山环绕,各种文化安静地在此保存着,你也许没有想到吧,这里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依然恪守着其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这是一段关于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忆,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它既保留了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说到此处,是不是很想体验一下古老的明代屯堡呢,下面请看:
明代驻守军队形成了古村屯堡
明代是云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时代。朱元璋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派30万大军进攻西南,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并把军队留在云贵地区,又下令将留戍者的父母妻子儿女全部送到戍地。在当地,军队的居住地称为“屯”,移民的居住地称为“堡”,他们的后裔就叫做“屯堡人”。
当地人至今仍然穿着明代服饰
屯堡地区妇女的服装非常特别,多以青、蓝色为主,样式为宽袍窄袖并且不加花边,她们的服饰是传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俗称“凤阳汉装”,是她们亲手缝制的。这种衣服如今已经成为屯堡的一种标志。屯堡的妇女是不缠足,据说是因为朱元璋的妻子马秀英自幼习武且不缠足。她嫁给朱元璋以后,南征北战,还率将校家属缝衣做鞋。屯堡妇女常说:“我们皇帝娘娘不裹脚,我们也不裹脚”。因此屯堡地区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把这些文化保留下来,是何等的不容易,这也许在世界上是最后一块完整的保留汉族服饰文化的地方了。
最古老的地戏,可能是京剧的根源
自徽班进京,一直发展到如今的国粹京剧,人们似乎很难说清楚京剧的根源究竟在什么地方。但是在屯堡,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戴着面具表演的传统地戏,这里的地戏多是以军事题材为主的武戏,也有可能就是京剧最古老的根源。
⑹ 贵州都有哪些旅游景点
恩。贵州省的赤水市。有很有名的四洞沟。
还有原始文化遗产——桫椤王国
以及石丈洞瀑布。一片翠绿的竹海。
古朴的苗寨。等都是很有旅游价值的。
值得一游喔。
当然还有非常壮观的丹霞赤壁。
等一系列的风景名胜。你去贵州旅游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赤水市的众多景点。
恩。遵义的话。那当然首先就是着名的红军长征遗址——遵义会议会址。
当然也有枫香温泉。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花溪、天河潭、青岩古镇、镇山村古风秀水游
“高原明珠”——花溪,游览美丽的自然山水;被称之为天下第一“爱河”的花溪河,参观巴金和其夫人萧珊渡蜜月的别墅——憩园别墅;在这儿留下许多关于爱的故事。
贵州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镇——青岩古镇;此镇是贵州人才辈出之地,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赵以炯故居及古镇风貌;中餐可品尝到当地人自己酿造的青岩糯米酒;被称为“绿色食品”的米豆腐;香糯可口、肥而不腻的“状元蹄”等美味。
贵州喀斯特地貌特色的——天河潭景区;她集山、水、洞三奇为一体;在这里不但可乘船游览溶洞——崆灵洞,还可徒步游览称“天上人间”的旱溶洞——银河宫
⑺ 屯堡人的衣服是否就是明时期的汉服!
我觉得只是旅游区的噱头而已……=。=
不过屯堡服饰和清代汉族女子服饰还有有一些出入。这些都是要进一步研究的,现在不能有准确的回答。
另外虽然明代也有立领斜襟扣子什麽的……但是和清代的是不同的……
正统明代服饰可参见撷芳主人绘制的q版大明衣冠,浅显易懂,包含很多明代服饰,考据严格。
⑻ 中国哪个地方还保持着汉族传统服饰、习俗
贵州天台山天龙屯堡
这里的人过着60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时至今日仍穿古代服装,依然恪守着其世 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历经600年的沧桑,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
⑼ 屯堡的文化传承
1993年发掘的明 “荒王 ”墓出土的随葬品中的衣服、鞋子与现在安顺雷屯、云山屯一带屯堡妇女的宽袖镶边大襟衣、绣花丹凤鞋在尺寸、花样等方面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屯堡妇女的服饰,是民风民俗考古考察和游览观光的活化石,是活着的历史。
(此处表述存在严重疑问,鲁荒王是男墓,出土服饰均为男装,其合葬的戈妃墓发掘前已被严重盗掘,并无服饰出土,此处自称与妇女服饰类同,存在严重疑问!)
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大衣袍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流绣花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髻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现在,其他地方只能在戏台上看到的这种穿着打扮,在屯堡却是日常生活便装,其盛装、婚丧嫁娶装和节日盛装更有独特的魁力。
初进屯堡,你就会发现,来来往往的屯堡妇女们皆穿着一身宽衣大袖的右开襟长袍,宝蓝色的,开襟上绣着杂色的滚边。长袍外面又穿着较短的码裙,腰间系着色彩斑斓的丝绸腰带,腰带在身后结着坠子,微风拂过,飘逸翻飞,极有韵味。妇女们的的头上全都包着或青或白的帕子,帕子上再覆着一张色彩迥然的头巾。悄悄的露出的发型显得很是独特,头的两鬓梳了两绺在在耳畔,成凤头状,向额前微展发绺,重心则向后倾斜,头顶分两道发路,中间又再梳成独立的一绺,有人称其为“三把头”或“凤阳头”,也因此被误称为“风头苗”。
屯堡妇女的头饰和服饰在婚前和婚后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婚前,姑娘梳着独独的一条辫子,头上不包帕子。而衣服的上衣则是小袖的素色长袍,并以布为腰带。婚后,妇女头上挽着发髻,并用银做的细练簪绕髻一圈。包青色或白色的头帕。并且必须穿大袖长袍,前襟点缀着花边,腰带改用丝绸腰带,后面打着结。江南的丝绸工艺在屯堡妇女的丝绸腰带上得到了较为突出的体现。这条丝绸腰带是屯堡妇女最庄重,最昂贵的装饰品,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地触摸。结婚的时候,新娘子还要剪眉,扯脸,也就是将脸部的汗毛和前额的毛发一齐剪掉,并把眉毛剃成细柳状。
屯堡妇女的服装颜色主要以蓝、绿、藏青、藕荷色为主,却绝少有红色的。只有在结婚的时候,新娘才穿一次鲜红的嫁衣,而这红嫁衣的风采也就成了屯堡妇女一生种记忆深处的经典风景,那是她们一生种的幸福极致。 宗教在屯堡几乎无所不在。屯堡人所信奉的神灵主要是以历史上有关军事方面的人物以及汉族所普遍崇拜的诸般信仰。如崇拜关羽、道士、巫婆、阴阳端公、山神等。
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屯堡人便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迎菩萨活动。彼时,各个村寨的屯堡人都举着用木头雕刻的关圣帝塑像,游场串坝,以供人瞻仰。在屯堡。几乎每个村寨的大姓家族都设有祠堂、祭庙。而每家的堂屋正壁上均设有神龛,神龛下面又设置有神坛。神龛中,屯堡人供奉的神位显得丰富而又复杂。既有佛教人物,又有坛神赵侯,还有祖先牌位以及有关诸神。
在屯堡,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庙宇。为了表达他们对佛祖的虔诚,有的屯堡妇女竟然跋涉了两百多里的路,从安顺徒步到贵阳黔灵山的弘福寺烧香叩拜。而且,她们还规定,朝山拜佛的妇女得从不再生孩子时候开始,倘若朝山拜佛后,又再生孩子的话,那么一切都得从头再来。因为,她们认为,只有身子干净了,才能表示对佛祖的虔诚,佛祖的惠泽才会垂青于你,颠沛的心灵才会得到神灵的慰藉。
屯堡人设立的神坛是一种小型的瓦罐,里面盛着香火和黄色的草子。而祭坛的方式则是采取跳神和跳花两种。据《安平县志》记载:正月元旦至十五,击鼓以唱神歌,装扮傩神,沿村逐疫,所至之寨,比款以酒食,九月祀五显神,远近咸集,戏舞终日,至暮乃歌。 而今,这样的祭祀活动除了按照上述日子和规矩举行外,还在其它节日里举行。 八字四合院
居民的建筑成四合院,既有江南四合院的特点,又有华东四合院的布局,但最突出的特点是全封闭的格局。居民建筑分朝门、正房、厢房,朝门成雄伟大“ 八 ”字形,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门头上雕有垂花柱或面具等装饰品。正房高大雄伟,在木制的窗棂,门簪上雕刻着许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厢房紧依正房两边而建,前面为倒座,形成四合,中间为天井,天井是用一尺厚的石头拼成,四周有雕刻着 “ 古老钱 ” 的水漏。
石头之城
屯堡民居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一户民宅就是一座石头的城堡,一个村庄就是一座纯粹的石头城,屯堡是一个防御敌人的整体,而屯堡民居就是组成这个整体的每一个细胞,既可以各自为阵,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邻,既保证一宅一户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又维系各家之间必要的联系。
屯堡建筑把石头工艺发挥到极至,从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走进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个石头世界。
军事堡垒
石头建筑的屯堡居民,具有强烈的军事色彩,村寨内部的巷子互相连接,纵横交错,巷子又直通寨中的街道,形成 “ 点、线、面 ”结合的防御体系。靠巷子的墙体,留着较小的窗户,既可以采光,又形成了遍布于巷子中的深遂枪眼。低矮的石门,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当时战争所需的建筑构式和屯军备武的思想。现在屯堡村寨中,至今残存着许多垛口、炮台。 地戏又称跳神,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一种民间戏曲。以其粗犷、奔放的艺术个性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很受屯堡人的欢迎。一个地戏队跳一部书称为一堂,据粗略统计,全省约有370多堂。主要分布在以安顺西秀区为中心,包括临近的平坝、普定、镇宁、关岭、紫云、清镇、长顺、广顺、贵阳等地的村寨中。安顺市所属的各区、县有300堂,仅西秀区就有192堂。因为它活动在农村,又是以平地为戏台围场演出,属于农民称谓的吹地灰之属,故称之为地戏。
地戏见诸于史料记载,最早应是明嘉靖年间的《徽州府志》记歙州一带迎汪公时“设俳优、狄、胡舞、假面之戏”。这里的假面之戏与安顺一带农村抬汪公时地戏队参与活动应是一脉相承。屯堡地戏源于借“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初衷,而屯堡人怀乡恋土的心理情愫,以及演武增威、神灵护佑的需要,将这一千年古礼传承至今。
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演一堂戏,跳一部书。少数较大的村寨如詹官屯、吉昌屯、狗场屯、西屯、九溪等有两堂乃至三堂戏。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从他们的家谱上看,祖上都是征南时的马上将军。他们都曾经为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他们只能用地戏表演的征战场面来缅怀祖先的战绩了。一堂戏的演员20余人,由戏头或称“神头”负责全部书的排演和指导。
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或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就地围场而演。演出时间一般为两个节令。一是稻谷扬花时节。以农事为主的屯堡人为了祈求一年的辛劳能获得好收成,也为了缅怀祭祀祖先,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期间开箱跳“米花神”,,时间约三至七天。另一个演出时间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为了欢庆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丰收,为了祈祷求得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家家康乐,在新春到来之际,地戏班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全村男女老少在寒风中看得如醉如痴喜笑颜开。春节期间演出,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要跳半月乃至一月。为了增进村寨间的友谊或艺术上的交流,有的村寨会互请地戏队去演出。
地戏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具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歌唱,应声而舞。地戏的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舞。唱,是无乐器伴奏的说唱,不分行当,只有男女角色之分,没有男女声腔之分,由剧中角色边说边唱边交待剧情。其舞,实则为打,是表现战斗场面的对打格斗。地戏演员从古代战争的骑马步战的厮打格杀中,经衍化而形成略具程式的套路。又加之是农民的艺术,与农村生活紧密相连,在套路的叫法上极富有农家生活情趣。有的村寨还使用铁质的真刀真枪搏杀,勇猛逼真,铿锵之声不绝于耳,看得令人心惊胆战。对打中,还吸收当地苗族舞蹈中的舞步和花灯中的“四方步”,在“转”和“旋”中战裙飘舞,使惨烈的场面透着刚劲的美。伴唱者手执彩帕纸扇,边伴唱边手舞足蹈,动作虽简单,却使格杀挂上了一条美的彩带。
由于地戏演出的场地有限,且农民的经济实力不足,而搬演的故事又是千军万马征战的“大书”,以至在演出的时空转换和表演手法上,多使用虚拟、写意、象征来表现实情实景。一个“二龙吐珠”送出两队人马就代表了两军对垒的千军万马;一个“龙出海”或“龙摆尾”绕场一周,就象征着人马行程了百里千里;一条板凳可以是雄兵据守的高关;一张桌子可以是巍峨的大山;一棵小树可以是繁茂的树林;一块白布可以是滔滔的大河。《薛丁山征西》中苏锦莲与陈金定交战后,苏把面具摘下放在地上退出场,观众明白苏锦莲已被陈金定杀死;《三国》长板坡赵云救阿斗一段戏中,演员将一双鞋脱下,放在用两对锏拼摆成的一个“井”字旁后退下,观众就明白糜夫人不愿拖累赵云已跳井自杀。地戏表演中的虚拟性写意性,让人不能不佩服农民艺术家的聪明才智。难怪在1992年安顺召开的国际军傩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看了地戏表演后,来自北京的一位研究京剧艺术的专家感慨说:“徽班进京两百年,而地戏存在已几百年,我从地戏身上看到了京剧的影子。”
一个地戏剧本就是一部书,就是讲唱一个完整的征战故事。不分场次,不分生旦净末丑的行当,由剧中人物边演边打讲唱完毕。由于它表现的内容是征南而来的屯兵熟悉的军旅生活,所表现的人物是屯堡村民所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封神将军等,故而几百年来在屯堡村寨中传承至今。
地戏剧本的内容比较单一。可以说是一部部屯堡人景仰、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赞诗篇。既没有谈情说爱的才子佳人戏,也没有抒臆心怀的清官公案戏;既没有悱恻悲切的《窦娥冤》之类,也没有妙趣横生的《风筝误》之属。它只有与屯堡人生活紧密相关的反映军旅生活的金戈铁马征战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在30来部剧目中,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明清时代脍炙人口的演义说部,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一举成名光宗耀祖的家将书。如《三国演义》、《说唐》、《杨家将》、《岳传》等,却没有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妖道怪的《西游记》和抗暴安良的《水浒传》。
头戴面具是地戏演出的重要特征。关于面具的发展,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傩文化发展轨迹上不可忽视的一个光点。面具在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作用。它掩容增威的威慑功能,沟通了人神之间的距离,在崇尚图腾畏惧大自然风雨雷电不可知的摧毁力的古代先民心目中,是他们对生的希冀和对死的恐惧的膜拜物。
地戏面具俗称“脸子”。是用丁木和杨木刻制而成。用此两种木料,一是取材容易,二是木质细疤结少,便于用刀。随着人口激增山林减少,且独具特色饱熏民俗特征的面具随旅游发展而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品,大量用材的需要,工匠们更青睐易生易长的白杨。
一堂地戏面具的多少视剧中人物而定。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演出内容的单一化──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使人物角色的分类主要以将为主。粗分可为“正将”和“反将”(或称“番将”)。由于地戏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在汉民族正统思想的支配下,总以汉人当政一方为正方,称“正将”以番邦为反方,称“反将”。
面具的用色比较讲究人物的性格特征。按雕刻艺人的话说“要跟书走”,书中对人物的描述是什么性格,就要用艺人们心目中性格化的颜色来表示。以单色论,一般红色代表忠勇(如薛仁贵),黑色代表刚烈(如张飞),蓝色代表果敢(如单雄信),绿色代表稳沉(如尉迟宝林),白色代表英武(如马超)。另外,书中对人物脸相的描述是什么颜色,或者内涵情节因素,用色上也必须“跟书走”。如脸若重枣的关羽用红色,性如烈火的黑炭头尉迟恭用黑色,脸似金妆的余化是金,,因与尉迟恭争当征东元帅举石狮累得吐血而病倒的秦叔宝,自然就要用黄色代表了。若单色加上对称的花纹,那就是反将了。
地戏,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戏剧,在其戏剧本体中就包含着诸多的祭祀因子。当剧中人物被罩上“神”的光晕后,崇尚多神信奉的屯堡人在把地戏看作娱人娱己的艺术样式时,更把剧中人物赋予神性而视为自身命运的主宰者。稼禾的丰歉、村寨的平安、人畜的兴旺等既靠科学技术,也依赖神灵的保佑。如此,祈福纳吉的祭祀仪式就自然构成地戏演出中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