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南半岛是什么和什么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主要来自什么省和什么省
中南半岛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主要来自广东省和福建省。
中南半岛南端扼南海、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是国际航运的要道,交通与战略意义重要。
重要城市多沿河海分布,主要港口有海防、岘港、芽庄、胡志明市、磅逊、梭桃邑、曼谷、新加坡、巴生港、槟城港、毛淡棉、丹老与仰光等。半岛各国皆与中国、印度具有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故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
Ⅱ 比较中南半岛各国在文化上的异同点
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
中南半岛的民族众多,开发历史悠久,为东南亚古代灿烂文化的摇篮。中南半岛的主要河川及其主要山脉(例如横断山脉)大部分为中国地区所延伸过来的,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
Ⅲ 中南半岛,分布的是什么人种,大多信仰哪两个宗教
中南半岛上,居住着的土着都是黄种人,但不是中国人那样的蒙古人种,而是 “马来人种” 。这种人都是 “深目阔鼻高额头”、“瘦小枯干黑皮肤”、“双眼皮大眼睛” 。这一带土着多信奉“小乘佛教”。法国殖民者带进来的天主教,也有信奉。
中南半岛(Indo China Peninsula)是位于东南亚的一个半岛,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因位置临近印度和中国,受到印度和中国的影响,国际上称为印度支那,中国在学术上有时也称作印度支那半岛或印支半岛。
而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佛于菩提树下跏趺而坐,日夜参悟,终得正道。
因此中南半岛上居住的黄种人80%以上信仰佛教,同时也有部分人群信仰着天主教。
(3)为什么中南半岛文化那么一致扩展阅读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
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Ⅳ 中南半岛
中南半岛(Indo-China Peninsula)
简介
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西部。面积206.5万平方千米,占东南亚面积的46%。海岸线长1.17万千米,多重要港湾。地势北高南低,多山地和高原。北部是古老高大的掸邦高原,海拔1500~2000米。众多山脉自南向北呈扇状延伸,形成掸邦高原及南部山、谷相间分布的地形格局。主要山脉自西向东依次为那加山脉、若开山脉;登劳山脉、他念他翁山脉、比劳克东山;长山山脉。3大山序之间的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自北向南,汹涌奔腾,源远流长。河流上游多穿行于掸邦高原,深切的河谷将高原分为数块,如伊洛瓦底江与萨尔温江之间的东缅高原,萨尔温江与湄公河间的清迈高原,湄公河与红河之间的老挝高原等.是典型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一些河流的中下游河谷平原及各河的河口三角洲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集中区。
名称来源
“印度支那”一词是音译自法文“Indochine”,表示位于印度与中国之间并受两国文化影响的区域。东南亚、台湾、欧美等地的华人普遍使用“中南半岛”一词,主要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支那”发展成为侮辱中国的词语,在于右任的倡议下,改用“中南半岛”,(另有抗战时因“支那”多有歧视的意思,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提议更改中文名为“中南半岛”一说),意思为“在中国以南的半岛”。但是在学术界(特别是地理学和地质学界),“印度支那”一名仍然在继续使用,如印支构造期就是用“印度支那”的缩写“印支”命名的。
[编辑本段]历史
从公元前2世纪起,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亚洲的文明开始进行辗转的贸易。在古代从中国到印度之间可能的通道有四条:
直接翻越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 穿过西域和中亚的戈壁沙漠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向南(玄奘取经的路线,丝绸之路南支); 穿过云南和缅甸的热带雨林(南方丝绸之路); 从海路过南中国海经马六甲海峡绕过马来半岛(海上丝绸之路)。 其中前两条路线去印度十分艰险,故而大多数商人都选用后两条路线,尤其是海路。由于后两条路线都要经过印度支那诸国,这些国家得以逐渐发展起来,并深受中国及印度的政治及文化影响。
从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这个地区除了泰国保持独立以外一直都被法国和英国殖民统治。其中老挝、柬埔寨、越南被法国统治,称为“法属印度支那”。缅甸、马来亚、新加坡被英国统治。1893年法国人建立第一个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日本占领法属印度支那,1942年日本占领除泰国外中南半岛全境。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南半岛的英属殖民地的独立较为平和,1948年缅甸独立、1956年马来亚自治,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1965年新加坡自马来西亚联邦脱离独立。法属殖民地则较为艰辛,越南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即展开对法国独立战争,1954年日内瓦会议以后,法属印度支那各国才获得独立。1960年美国侵入越南。经历多年的越战,1975年美军撤离,越南统一。而后,扩大了中国和苏联的影响,红色高棉在国内发动大屠杀,1978年引起越柬战争,1979年发生中越战争。到了90年代原法属印度支那才能享有和平。
地理
中南半岛地势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特征。首先,其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山川大致南北走向,且山川相间排列,半岛地势犹如掌状。其次,其地势久经侵蚀而呈准平原状,喀斯特地形发育,在第三纪造山运动中,印度马来地块亦有隆起和断裂现象。第三,平原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大河下游面积广大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中南半岛的山脉和高原主要有西部的那加山脉和阿拉干山脉,为向西突出的弓形山脉,大部分海拔在1800米以上,长约1100公里,包括许多平行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南的延续部分,并继续向南伸展。东部有越、老、柬边境南北绵延1000多公里的长山山脉,山脉西坡较缓,逐渐过渡到老挝、柬埔寨境内的高原,如川圹高原、会芬高原、甘蒙高原和波罗芬高原等;山体东坡较陡,逼近海岸,形成许多峭壁和岬角。中部为中国横断山脉向南的延续部分,在缅泰边界有登劳山、他念他翁山脉和比劳克东山,向南伸入马来半岛,在缅甸境内山体较宽较高,成为东南亚面积最大的高原——掸邦高原,在泰国东部有呵叻高原。在上述山地、高原之间,在南亚大河顺地势自北向南奔流入海,自东向西有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
这些大河中,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最后在 越南注入海洋。
中南半岛山地和高原经长期侵蚀,大部分山峰呈浑圆形,高原侵蚀面发育。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一般以克拉地峡为界。在构造地势上马来半岛是印度马来地块的一部分,山地位于中部,向东西两侧降低。中部山地包括八条大致平行的山岭,纵贯南北,因久经侵蚀,故高度不大,出露岩石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最高峰塔汉山仅2 190米。掸邦高原海拔1000~1300米,主要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石灰岩层构成,并有花岗岩侵入体。高原面上有许多深切的峡谷和高出地表800~900米的山峰。脊岭和沟谷交错,地面侵蚀剧烈,西部有一个南北长达600~700公里的大断层。泰国东部的呵叻高原,大部分海拔150~300米,由红色砂岩组成,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地而起伏不平。在掸邦高原以及越南和老挝的北部,喀斯特地势广布,是着名的风景区。
中南半岛三角洲众多,着名的有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红河三角洲和湄南河三角洲。这些三角洲都由大河冲积而成,面积广大,地势低平,三角洲上河网密集,多沼泽,向海扩展速度快。
气候
半岛绝大部分位于北纬10°~20°之间,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3~5月为热季,冬夏季风均消退,气候炎热,月均温达25~30℃;6~10月为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充沛;11月~翌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受地形影响,在迎风坡达5000毫米,而背风坡则不足2000毫米。个别迎风坡和马来半岛地区可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少数内部平原和河谷则形成热带草原。半岛上蕴藏大量有色金属矿藏,其中铅、锌、银、锑、铜、锡、钨等矿藏均占有重要地位。此外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干季及雨季较分明,均为农业国家。产柚木,橡胶、稻、甘蔗等,且中南半岛的主要河川及其主要山脉(例如横断山脉)大部分为中国地区所延伸过来的,故有山同脉,水同源之说。
其他
民族众多,开发历史悠久,为东南亚古代灿烂文化的摇篮。重要城市多沿河海分布,主要港口有海防、岘港、芽庄、胡志明市、磅逊、梭桃邑、曼谷、新加坡、巴生港、槟城港、毛淡棉、丹老与仰光等。半岛各国皆与中国、印度具有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故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
Ⅳ 东南亚宗教观:佛教为何在中南半岛有着独特优势
因为中南半岛都去佛教兴起的早,而且随着历代王朝对佛教进行的政治倾斜,使得佛教信仰已经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自然成为中南半岛最大的宗教力量。
东南亚地区位于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中间的位置,从古至今这里都不断的与两地文明进行融合。此外,东南亚地处交通要道,经常接纳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信息,这就让东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传播有了些许不同之处。
相比之下中南半岛地区的佛教起源非常早,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在我国三国时期。由此可见中南半岛的佛教传统可以说是深根蒂固牢不可摧,所以佛教依然占据着中南半岛民众信仰的主流。
Ⅵ 印度和中南半岛人文方面的相似之处
印度和中南半岛人文方面的相似之处,例如以下几方面:
1、气候炎热,半岛绝大部分位于北纬10°-20°之间,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2、资源丰富,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半岛上蕴藏大量有色金属矿藏,其中铅、锌、银、锑、铜、锡、钨等矿藏均占有重要地位。
3、宗教熏陶,整个印度次大陆遍布无数美丽的庙宇、雄伟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庙、犹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诸教基本已经传遍了南亚、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的各部落或国家,印度人亦曾沿雷多一带山区,越过森林深入缅北中缅边境,因此,缅甸受印度文化之熏陶很深。
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五国以及马来西亚西部,半岛各国皆与中国、印度具有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故中南半岛又称“中印半岛”。
Ⅶ 为什么中南半岛这些大城市每年吸引不少中国游客到此参观
1、地缘上,这些国家的传统文化与中国接近、亲善友好;
2、物价上,这些国家消费水平低,物美价廉;
3、旅游服务和硬件设施上,比较发达完善;
4、当地人大多信仰虔诚,诚信友善,没有“38元一只天价虾”等现象欺客宰客。
Ⅷ 若中南半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亚州将会呈现怎样的格局
如果中南半岛都国家形成统一的话,并不会对整个亚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是因为中南半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军事发展都非常的糟糕,这也使得中南半岛这些国家根本无法和其他的亚洲强国进行对抗,当然中南半岛如果形成统一的局面,那么这个国家最后的结果也必然会是以分裂告终。因为中南半岛地区各个国家的文化以及思想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旦强行建立一个国家的话,将会徒增这个国家的内耗。
现在中南半岛上的这些国家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毒品泛滥以及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如果这些国家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的话,这对于中南半岛上这些国家的未来发展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Ⅸ 连柬埔寨都差点统一的中南半岛,为何至今难以统一
因为在中南半岛上有非常多的民族,这些民族之间曾经有过非常多的恩怨,但是由于现在都成为了东盟的成员国,所以也使得这些恩怨渐渐地烟消云散,然而长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以及理念,也使得现在中南半岛上的民族都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以及语言。所以这也使得中南半岛根本不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局面。
曾经有很多国家想要统一中南半岛建立一个地区性的强国,然而这也遭到了周边大国的强烈反对。当然如果现在还有想统一中南半岛的国家的话,不排除周边大国会动用武力来介入。所以中南半岛根本不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局面,从地理环境上也不容易形成统一的局面。
Ⅹ 1浅析中南半岛五国的地理资源,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异同,
1.①泰国是中南半岛五国中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着名的大米生产国、出口国和创汇国,是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世界第一大产虾国。泰国的自然资源亦十分丰富,以矿产品、生物资源、水力资源为主。其中,钾盐储量世界第一,橡胶产量世界第一。 1932年人民党革命后,君主制被推翻,国王作为君主立宪的象征被保留。但宪法规定国王是国家元首,并且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又是宗教的最高护卫者。国教是佛教,百分之九十 的人口信奉佛教,泰国寺庙林立,佛像雕刻随处可见,故又被称为“千佛之国”和“黄袍佛国”。②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越南十分崇拜文化符号,在越南,尽管佛教是主流文化,但移民文化的影响力一样很显着③老挝水力资源丰富,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老挝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老挝人民革命党是老挝唯一政党。④柬埔寨:人党与奉党联合执政,在重大问题上保持着良好的沟通与配合。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属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森林覆盖率61.4%,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山区,多重要渔场,工业基础薄弱,门类单调。农业是柬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5%。教育方面20世纪60年代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自70年代后,因长期战乱,文教事业遭受严重破坏。近年来政府重视教育,兴建了一些学校。⑤缅甸:缅甸军队宣布实行多党民主制。缅甸的矿藏资源丰富,缅甸的森林覆盖率为50%左右,是世界柚木产量第一大国。粮食作物以生产大米为主,素有“稻米之国”美称。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