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渔歌子有哪些文化内涵与魅力

渔歌子有哪些文化内涵与魅力

发布时间:2022-10-06 17:10:11

⑴ 概括巜渔歌子》的主题

巜渔歌子》 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代表作。 整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西塞山的美丽景 色。这首词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 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⑵ 音频讲稿 | 斜风细雨不须归(诗词品读)胡柳烟

斜风细雨不须归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清丽的小词《渔歌子》,作者张志和,自号玄真子、烟波钓徒。从名字上看,他似乎很喜欢道家,我更喜欢叫他烟波钓徒,感觉上很潇洒。

《渔歌子》这首小词我们小学就学习过了,我再念给大家听一听。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知道大家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自己来看——

第一词句朗朗上口,读起来很顺口,词里大多是开口音,送气出去,气流不被唇齿阻挡,张开嘴去读,比如:塞、白、飞、花等等。这些开口音词汇组合成句,读来可以响亮、明快、活泼,是很合适说唱的歌词。

第二唐代人讲话和普通话有不一样的地方,发音有区别,用普通话去读它,当然不能还原唐代读音上的韵味,即便如此,今天我们用普通话去读,仍觉得词句节奏明快,音韵流畅飘逸,这更可见《渔歌子》在音韵上的魅力。究其原因,大概是它所用词汇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常见之物,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常用词,因此在语感上面,已遁入无形般的让人读来亲切、自然。

第三诗词讲音韵谐和,可读音却随时代发展变化,所以人们想了一个大致不错的补救办法,汉语讲四声,分平仄,在读的时候,平声字读得长一些,仄声字读得短一些。但不必过于死板地遵守,诗词表达内心的情感,因气使声,因情发声,长短之间还需要结合诗情具体处理。

这首词的入声字依平水韵是“塞、白、笠、绿、不”,要读得短促一些。这里,我按照平长仄短的读法,再读一遍给大家听一听,感受一下。

(普通话版)

(桂林话版)

(邵阳话版)

可惜我不会粤语或者闽南语,用这两个方言去读古诗词会更接近古音。

近些年,学诗词很流行吟诵,现在市面上有挺多吟诵班,有的把吟诵整得和唱歌一样,好玩是好玩,却未必是古人吟诵的法子,有的把吟诵的作用抬举得太高了,反而不利于更深入地掌握古典诗词。其实,吟诵是以前的人方便学习记忆诗词的一种读法,像蒙学里编三字经口诀便于儿童学习识记一样。它是一种趣味的学习方式,对惯用普通话朗读诗词的我们来说很新奇,门槛不高,容易流行。但,如果我们想再专业一些,还得循着对吟诵的热爱去阅读更多专业书籍才行。

有些诗词以志趣胜,有些诗词以情味胜,有些美在构思,有些美在语言,有些美在音韵,有些美在诗词背后的故事,有些美在意味,读诗词如同认识了解一个人,要因人而异,不能只用一种方法一种角度去阅读它们。

《渔歌子》这首词,志趣脱俗,构思精心巧妙,音韵爽朗活泼,张志和描绘了一幅清新烂漫、色彩明丽、朝气蓬勃、自在融洽的春江垂钓图。 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是颜色美。你看那鹭是白色的,桃花是红色的,箬笠是青色的,蓑衣是绿色的,这是春天的颜色,让眼睛水润舒适,心情大好。

远看西塞山前有一行白鹭悠悠飞过,近看有粉红桃花朵朵绽放枝头,一条春水碧绿宛若柔带,吹开千万春浪,多么赏心悦目、轻松自在的景色呀,人在山水间,沉睡的性灵被唤醒,暂时跳脱了身体拘役之苦,让心灵奔放如野马,平生快意不须酒,山水和乐是自由。难怪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万物有灵且美,文人雅士对山水的情怀已深植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不断哺育着我们的心灵。

半个月前,我去松山湖看黄花风铃木,成片的风铃木争相竞艳,流连林间的男女老少或拍照或席地而坐或抬头赏花,三五成群,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派春光融泄,和乐陶陶的景象,人也成了一道风景。人居天地间,谁不爱自然风光呢?正因如此,我们更要保护好自然环境,爱护自然万物生灵。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

第二是词人的想象和虚构。张志和写《渔歌子》时,眼前未必有山有水,桃花林未必就在流水边,鳜鱼的鲜肥滋味也得钓它上来煮来吃了才知道,如果,你总是用现实客观的眼光去套诗词里的物象,就会缺少灵光,缺少美感,失去情味。

你想,现实中的箬笠怎么会是青色的,蓑衣怎么会是绿色的?我小时候在村里见长辈披蓑戴笠去干活,笠,我们方言叫斗篷,是用细长竹条编的;蓑衣是用棕树上网状的纤维,也就是棕树皮做的,棕黑色。词里却说它们一青一绿,张志和难道不知道现实中的蓑衣、箬笠什么颜色吗,为什么主观上想象出青绿色呢?因为这样的春天更明丽、可爱,这样的春天更秀美,这里明显的景色带有张志和的主观色彩,是有我之景,为的是更加传神地表现春江春景,表现那个斜风细雨中怡然自悦垂钓不归的人。

《渔歌子》这首词看似实写,其实句句是作者于生活经验之上提炼出来的凝神之作,外在的是实写,内在的是想象与虚构的融合。作者选取了几组常见又优美,富有代表性的江南景物,并不限于一时一地一人一物,而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主观营造了一幅动态的画卷,最终把笔意落到了一个人物身上。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引出那个与自然和谐相融,悠闲自在,从容洒脱的人。

那么,这个人是谁,是什么身份呢?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点——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渔夫。这首词又名《渔夫》,风里雨里披蓑戴笠的是一个渔夫是可以明确了的。

大家注意了,这个渔夫——不是临时工,不是哪个士大夫休假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专门跑去品风赏雨,春江垂钓,洗一洗他的俗心,换个活法;更不是哪个贵族闲来无事,一时兴起,去寻个刺激,找个乐子,风雨里钓个鱼耍耍。

渔夫打鱼是渔夫的谋生手段,是渔夫的日常生活。渔夫身份地位不高,是劳苦大众,平凡普通。请问大家,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一个终日为生活奔忙的普通人,将如何自我安适于人世间,快乐地生活呢?有可能吗?我觉得可以,取决于我们对心灵的养护。

张志和被贬后,又逢赦免(可参见彭玉平编《唐宋词举要》),从此不再为官,隐居在会稽。唐代宗大历七年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张志和去拜访颜真卿,和众宾客把酒言欢,诗词唱和,创作了这首小词。可以说,词中渔夫是张志和本人的精神象征。

张志和用艺术手法,美化了渔夫的形象,让他宛若一名飘逸的仙人。这个仙人很可爱,有人间烟火气,他可一点也不脱离凡尘,清高自傲。他不爱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不那么爱官帽子铜板子,对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平凡生活可是爱得不得了。

这份热爱很自然,源于天性,一点儿也不刻意、做作,不是为了摆出一副隐士的样子才去山上砍柴,唱山歌,或者去河边钓鱼,喝着小酒,唱着渔歌。他的高尚不是装出来的。

张志和眼中的渔夫,一只小舟,一根钓竿,一个斗篷,一件蓑衣,这些物品的原料都取自山野,凭勤劳的双手制作出来,他吃的穿的用的,都能自给自足,这样独立于人世,哪里需要刻意去经营什么呢?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他取之于山水,用之于山水,生之于山水,死之于山水,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返璞归真吗?

斜风细雨不须归,是渔夫再正常不过了的一天,一点小风小雨有什么可躲避的,大惊小怪什么,又不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

朋友们,只有这份真纯,这样的淳朴,这样的自然平常心,才是一个烟波钓徒应有的自我修养啊。

说这首词格调隐逸、自在、风趣、洒脱、快活,没有错。不过,这些是它外化给人的印象罢了,不过是《渔歌子》的情趣罢了,读诗词读到这一层并不算真的懂了。在那情趣的底部,在那性灵的根系当中,发育壮大的是——对生命生活态度深深的明了与醒悟,是张志和的选择,是在衣食住行中体现出来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和和乐乐便是美,人间烟火放在心里,诗意不用刻意寻,抬头可见白鹭飞,心意过处鳜鱼肥,是风雨由人,山水由人,也是人由风雨,人由山水,顺其自然,自在圆融,从容不迫。

词是用来演唱的,古曲已经失传,有一天我偶尔用《新白娘子传奇》里的曲调去唱《渔歌子》,自我感觉良好,很有意思,在这里也不怕丢丑,唱给大家听,作为本期节目的收尾。

喜欢文章欢迎——点赞  分享  转发  三连哦O(∩_∩)O~~ 

⑶ 求渔歌子.原诗和赏析.

原诗五首
( 一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二 )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 三 )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 四 )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纯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 五 )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漫话唐代着名道士张志和的渔父词

长 虹

张志和为中唐时着名道士,号玄真子。会稽山阴人,又云婺州金华人。博学能文、工书画、善歌唱、喜吹笛。年十六举明经,深受肃宗赏识,命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录事参军。后坐事,贬南浦尉,会赦还 ; 又以亲丧,不复仕。隐居于会稽东郊,自号“烟波钓徒”。志和与颜真卿、陆羽等人相友善。访颜真卿于湖州席上首唱《渔父》( 又名《渔歌》,宋以后改为《渔歌子》,词牌名直至今日 ) 五首,负有盛名,传播国内外,至今不衰。又着《玄真子》三卷,收于《道藏》。

这五首词收录于《全唐诗》中。笔者仅就有关《渔父词》的几个问题,分述于下。

一、玄真子往湖州访颜真卿的时间

因为这一问题涉及《渔父词》写作时间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

颜真卿于唐代宗大历七年 (772) 八月由江西抚州刺史离任。九月至东京,除湖州刺史 ( 治所在今浙江吴兴 ) 十一月从东京出发,八年正月到任。 ( 见 : 唐因亮撰《颜鲁公行状》、宋留元刚撰《颜鲁公年谱》) 志和闻讯,从会稽隐所乘小舟往谒。有些文章说是“大历九年 (774) 秋八月,讯真卿于湖州”,是不确切的。

二、玄真子首唱《渔父》时的盛况

大历八年春,颜真卿与门客玄真子、陆羽、徐士衡、李成矩会饮,乃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五首 ( 每首结句第五字用皆用“不”字 ):

( 一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二 )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 三 )

霅溪湾里钓鱼翁,舴艋为家西复东。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 四 )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纯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 五 )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还。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颜、陆、徐、李随即各和五首,共得二十五首,“递相夸赏,而志和命丹青剪素,写景夹词,须臾成五本,花木禽鱼,山水景象,奇绝踪迹,今古无伦,而真卿与诸宾客传玩,叹服不已。” ( 南唐沈汾撰《续仙传》)

三、《渔父》在国内词学界生产的巨大影响

张志和当日与诸公唱和之后,其兄张松龄闻之,恐其在外放浪不返,促其速归。曾和答弟《渔父》一首。

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桧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 见《全唐诗》)

此后,唐宪宗在位期间 (806-820) ,曾画像求访玄真子《渔歌》,已不可得。至穆宗长庆二年(822) 才被御史大夫李德裕获得。他在当年四月写的《玄真子渔歌记》说 : “德裕在内庭,伏覩宪宗写真求访玄真子,叹不能致,余世与玄真子有旧,早闻其名,又感明主赏异爱才,见思如此,每梦想遗迹,今乃获之,如遇良宝。” ( 作者注 : 文尾,写记日期是 : “长庆三年甲寅岁夏四月”。查阅《历史年表》长庆三年不是“甲寅”,而是“癸卯”,长庆二年是“壬寅”,故可断定“甲寅”应为“壬寅”,“长庆三年”应为“长庆二年”,这样,也与后面谈到的《渔父词》传至日本,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仿作于弘仁十四年,即唐穆宗长庆三年 (823) 相吻合。 ) 李德裕获得玄真子《渔父词》后,从而录之传播国内外,其功不可泯。

当时唐人唱和之作,大都失传,只有十五首收录于宋初人编的《金奁集》内,或谓这十五首即当时颜、陆、徐、李等人和玄真子之作,现选录其中结句第五字也用“不”字的五首 :

五岭风烟绝四邻,满川凫雁是交亲。风触岸,浪摇身,青草灯深不见人。

极浦遥看两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艇小,信横斜,那个汀洲不是家。

洞庭湖上晓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快,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舴艋为船力几多,江头雷雨半相和。珍重意,下长波,半夜潮生不奈何。

偶然香饵得长鱏,鱼大船轻力不任。随远近,共浮沉,事事从轻不要深。

此外,柳宗元、南卓和玄真子之词也已失传。留存至今的还有唐释德诚禅师——船子和尚的《渔父拨棹歌》三十九首,除前三首外,余皆与玄真子七七三三七句法完全相同。录其中两首于下 :

一叶虚舟一副竿,了然无事坐烟滩。忘得丧,任悲欢,却教人唤有多端。

一任孤舟正又斜,干坤何路指生涯。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

施蛰存先生曰 : “以拨棹子曲调咏渔父生涯,而寓以禅理”,“与张志和之渔父词同。因此,船子和尚遂与词有关系” ( 《船子和尚《拨棹子歌》载《词学》二期 ) 。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写《渔父》二首。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二首收录《全唐诗》内。词优美,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后晋和凝,天福年间,曾拜相。他写的《渔父》一首 :

白芷汀寒立鹭鸶,苹风轻剪浪花时。烟幂幂,日迟迟,香引芙蓉惹钓丝。

人称他的词“冶艳绝伦”。但这首却清新脱俗。

前蜀花间派词人李珣《渔父》一首 :

棹惊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潮。

李珣曾事前蜀主王衍,蜀亡不仕,以诗词自娱,多写闺情离愁。此词写隐居生活情趣,状物、言情、生动简炼。

到了宋代,玄真《渔父词》受到苏轼、黄庭坚两位着名文学家的高度赞赏。东坡在玄真子原作上加词,改为《浣溪沙》歌之。其词曰 :

西塞山前白鹭飞,杨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前序云 : “玄真子《渔父词》( 第一首词略 )此语妙绝,恨莫能歌者,故增数语,今以《浣溪沙》歌之”。

此后东坡又改写《鹧鸪天》一首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于今更有诗 ?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词前序云 : “表弟李如 言 : 《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更叶音律,但语少数句耳,因以玄真子遗事足之”。 ( 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误入《山谷内词》 )

黄庭坚也将《渔父词》改为《浣溪沙》歌之。

词云 :

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

山谷对此改写之词,颇自得。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黄山谷尝以其句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

宋徽宗政和、宣和间已以词着称于时的张元干,在其《芦川词》中有《渔家傲——题玄真子图》一首。一则证明此时玄真子《渔父词》流传有图 ; 二则说明他是受玄真子图的感染而写的一首词。词云 :

钓笠披云青障绕,绿蓑雨细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闲烦恼。

这首用玄真事迹填的词,也可以说是玄真《渔歌子》的改作。

宋高宗也曾和《渔父词》十五首,载入《宝庆会稽续志》内。选前二首如下 :

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古名。

薄晚烟林澹翠微,江边明月已明晖。纵远 ,适天机,水底闲云片断飞。

十五首词前序云 : “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 ( 注 : 是唐人和玄真子《渔父》之作 ) ,戏同其韵,赐辛永宗。”《庚溪词话》说他的《渔父词》“清新简远,备《离骚》之体”。

南宋陆游仿作的《渔歌子》词五首是 :

( 一 )

石帆山下雨蒙蒙,三扇香新翠箬篷。苹叶绿,寥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 二 )

晴山滴翠水如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是帆。

( 三 )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 四 )

湘湖烟雨长莼丝,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时,潮落舟横醉不知。

( 五 )

长安拜免几公卿,渔父横眠醉未醒。烟艇小,钓车腥,遥指梅山一点青。

当代词学家唐圭璋在《读词札记》陆放翁《渔歌子》条说 : “放翁诗词,有豪放闲适两面,此特其闲适一面,颇令人有倏然出尘之想。”

词中也抒发了个人对南宋小朝廷不能任贤,使爱国英雄徒然老去的悲愤心情。

迨至金元时代,虽说词已趋于衰微,但仍有一些文人时玄真子《渔父词》喜爱仿作,如金世宗之孙完颜 填有两首《渔父》 :

( 一 )

杨柳风前白板扉,荷花雨里绿蓑衣。红稻美,锦鳞肥,渔笛闲拈月下吹。

( 二 )

钓得鱼来卧看书,船头稳置酒葫芦。烟际柳,雨中蒲,乞与人间作画图。

金宣宗时,礼部尚书赵秉文《渔歌子》二首是 :

( 一 )

一叶黄飞一叶舟,半竿落日半江秋。青草渡,白苹洲,归路月明山上头。

( 二 )

白头波上白头人,黄叶渡西黄叶村。山几朵,酒盈尊,落日西风送到门。

元代着名文学家、画家赵孟頫《渔父》二首是 ;

( 一 )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

( 二 )

侬往东吴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赵孟頫妻管道升 ( 字仲姬,一字瑶姬 ) 也有《渔父词》四首 :

( 一 )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晓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

( 二 )

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回去霅溪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钩船。

( 三 )

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鲙新鱼,除却清闲总不知。

( 四 )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赵孟頫宋宗室,入元累拜翰林学士,其妻伴夫在外,洞察官场之腐败,鄙视功名利禄,追求自由生活,思归故里,从而仿玄真子原作写此《渔父》四首。松雪见到,称 : “此《渔父词》皆相劝以归之意,无贪荣苟进之心。” ( 见陈衍《元诗纪事》 )

元代道士张雨《渔父词——赞船和尚》二首,其一云 : 上钓金鳞不用多,蹚翻船子便高歌。犹有在,问如何?问取侬家张志和。”《全金元词》 ) 这首词明确指出船子和尚的《拨棹子歌》取之玄真子《渔父词》。

到了明代,词益衰,入清始复,清康熙年间着名词人纳兰性德,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渔歌子》 :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唐珪璋先生在其《词学论丛》中说 : 此“词见徐虹亭《枫江渔父图》。当时题者颇众……皆有七绝咏之。惟容若题小令云……。·时胜流,咸谓此词可与张志和《渔歌子》并传不朽。”

在国内只传诵“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首,上面援引的历代诸家效仿之作,只是为了说明这首词对祖国文学繁荣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篇幅关系,对有些文人之仿作,只好割爱未录。如南宋王谌、元代梅花道人吴镇、周巽等人的《渔父》《渔歌子》等等。

张志和的《渔歌子》第一首,直至今日,几乎被所有编辑出版的《古代诗词选》所选中,几乎所有喜爱古典诗词的人,都能津津有味地背诵出来。

四、日本词学源于玄真子《渔父》

玄真子《渔父词》五首传入日本时间,应是唐穆宗长庆二年 (822) 四月李德裕获得之后,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 (823) 春和玄真子《渔父词》之作以前的一段时间内。据日本学者神田喜一郎在《填词的滥觞》一文中考证 : “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于何时所作 ? ……就是在嵯峨天皇行幸贺茂神社之弘仁十四年二月至同年四月十六日让位于御弟淳仁天皇时这两个月之间。”距玄真子于唐大历八年 (773) 春作《渔父》时,正好五十年整,李德裕获得此词后的一年整。

嵯峨天皇同亲王之间唱和的《渔歌子》共十二首,其中天皇的五首是 :

( 一 )

江上渡头柳乱丝,渔翁上船烟景迟。乘春兴,无厌时,求鱼不得带风吹。

( 二 )

渔人不记岁月流,淹泊沿洄老棹舟。心自效,常狎鸥,桃花春水带浪游。

( 三 )

青春林下度江桥,湖水翩翩入云霄。烟波客,钓舟遥,往来无定带落潮。

( 四 )

溪边垂钓奈乐何,世上无家水宿多。闲钓醉,独棹歌,洪荡飘飘带沧波。

( 五 )

寒江春晓片云晴,两岸飞花夜更明。鲈鱼脍,莼菜羹,餐罢酣歌带月行。

神田喜一郎说 : “拜读嵯峨天皇御制,我们便可得知,这是唐人张志和着名的五阕《渔歌子》的摹拟之作。”“张志和原作……是五阕联章,而且每阕都以结句第五字“不”字,为其奇处。嵯峨天皇御制每阕结句第五字都用“带”字,与此同一手法。由此可见,天皇是以张志和的作品为蓝本的。并读二作,只觉得一种高雅冲淡的意趣见于其中 ; 天皇不只是仿效原作的形式,而且深入到原作的神髓中去。这境界使人为之倾倒。” ( 以上见其所着《填词的滥觞》)

有智子内亲王“奉和御制”之作二首 :

白头不觉何人老,明时不仕钓江滨。饭香稻,苞紫鳞,不欲荣华送吾真。

春水洋洋沧浪青。渔翁从此独濯缨。何乡里,何姓名,潭里闲歌送太平。

每首结句第五字用“送”字。

滋野贞主“奉和御制”之作五首,选其中第三、四两首 :

潺缓绿水与年深,棹歌波声不厌心。砂巷啸,蛟浦吟,山风吹送入单衿。

长江万里接云霓,水事心在浦不迷。昔山住,今水栖,孤竿钓影入春溪。

每首结第五字用“入”字。“贞主作为当时第一流的硕学之士,那是当之无愧的。但就词章而论,似乎未可多予称许。就说这《渔歌子》,笔下有窘涩之处,诸如‘涛似马,湍如牛' ( 第二首 ) 、‘昔山住,今水栖'一类词句,都显得稚拙。”“有智子内亲王不愧才女中佼佼者,其所作,无论命意或措辞,都使滋野贞主瞠目其后,更何况还是一位十七岁少女之作。” ( 田野喜一郎评语 )

我国当代词学家夏承煮在其《瞿髯论词绝句》和《域外词选前言》中,有《日本嵯峨天皇》绝句云 :

樱边觱篥迸风雷,一脉嵯峨孕霸才。

并世温馗应色喜,桃花泛鳜上蓬莱。

“一脉嵯峨”当然也包括公主有智子内亲王在内,成为日本词学这一新生事物的霸才。他们君臣之间唱和时的乐曲声,像惊雷般震撼着樱花之国,也使同时代的中国词人温庭筠喜形于色 ( 诗注云 : 其时温庭筠才十岁左右。《北梦琐言》谓“温庭筠号钟馗") 。末句指天皇词作源于中国张志和《渔父》。

今人陆坚在其所着《张志和 ( 渔父 )的流播与日本填同的滥觞》文尾结语说 : “嵯峨天皇君臣远在一千一百六十多年前按着中国特有的格律要求和艺术手法填词,殊非易事 !……特别是嵯峨以天皇之尊,躬事倡导,因而群起取法,奋翥相继,并卓然成家。这与从弘文天皇御制开始的汉诗前后交相辉映。这是中日两国悠久的友好交往的明证,是中日两国千年词史上的美谈,也是激励人们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范例。” ( 见陆坚、王勇主编《中国典籍在日本流传与影响》,1990年 12 月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张志和《渔父》之作,是唐诗衍化为词的一个创举,又以其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故能“风流千古”,享誉国内外 ; 它对祖国词学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能获得“词祖”之殊荣。正如施蛰存先生所说 : “玄真子与词的关系,在其所撰渔父词五首,此唐词祖宗也。” ( 《张志和及其渔父词》载《词学》第二辑 ) 谭正璧先生在其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张志和”条目说 : “他的渔歌后世用为词调之一体,故被推为词家之祖。”文学界普遍认为,张志和为文人作词的先声。或谓李白是词的生母,经张志和、王建等人哺乳长大。

“词祖”、“词的乳母”这些赞誉,张志和当之无愧。最后以夏承焘先生《张志和》绝句结束此文。绝句云 :

羊裘老子不能诗,霅溪风谣和竹枝。

谁唱箫韶横海去,扶桑千载一竿丝。

注 :

萧韶 ( 舜乐 ) ,这里指张志和渔父词。

“羊裘老子”是赞美张志和的高洁。李德裕在《玄真子渔歌记》中说 : 玄真子“隐而名彰,显而无事,不穷不达,严光之比欤!”严光是东汉人,少与光武同游学,光武即位,变姓名,隐身不见。帝令人物色得之,除谏议大夫,不就,隐于富春山,披羊裘钓于江上。夏先尘以高洁的严光比喻为张志和。诗的第二句称赞张志和是位擅长“风谣和竹枝”的词人。末两句歌颂张的渔父词,“横海”东播口本,流传千载。

⑷ 《渔歌子》写了哪几个景物描写的景物有什么色彩景物有什么特征透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塑造出渔翁的形象“西塞山前白鹭飞”,先写远景山光:细雨中远处的山峦更显得青翠,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桃花流水鳜鱼肥”,再写近景水色:岸边红艳的桃花与河中碧绿的流水互相映照;春汛期间,鳜鱼正肥,那鱼儿在水中游动,还不时地跃出了水面。这两句自然风景描写:先远后近,层次清楚;写出青的山,白的鹭,红的花,碧的水,色调和谐(板书:色调和谐);静的,写出山和桃花,动的,写出飞翔的白鹭,流动的河水和游在水中、跃出水面的鳜鱼,动静相映(板书:动静相映);描写出了一幅绚丽优美的江南水乡风景画(板书:环境如画)。
(4)这首词怎样由描写自然风景过渡到描写垂钓的渔翁?塑造出了渔翁什么样的形象?
写自然风景结于“鳜鱼肥”,自然地引出了垂钓的渔翁。“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头戴着“青箬笠”,身披着“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连一点儿回去的意思都没有,塑造出了渔翁神态从容、心情安适,陶然于垂钓之中的形象(板书:神态从容 心情安适 陶然垂钓)。
(5)这首词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趣?
这首词在如画的环境中塑造出渔翁的形象,抒发了词人厌恶黑暗官场、喜爱隐居生活的情趣(板书:厌恶黑暗官场喜爱隐居生活)。词中的渔翁可能就是自号“烟波钓徒”的词人自身。“不须归”,词人已经陶醉于隐居垂钓之乐,永无再回黑暗官场之意了。
(6)指定学生二人朗读这首词。
要求舒缓清朗,读出词中的情趣。

⑸ 古人垂钓的几种文化精神境界

垂钓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休闲健身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不朽的诗篇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古人垂钓十分讲究文化精神境界,或名志、或备考、或欣赏、或品尝,可谓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一、等待时机,寻觅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最有名的当数姜太公钓鱼。姜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听说周文王公正廉洁、礼贤下士、锐意改革,就立志去辅佐周文王,但他又不愿直接去找周文王,于是就来到周文王的领地渭水边隐居下来,以垂钓为乐。姜太公垂钓之意不在鱼而在乎政治,他经常在周文王打猎或出巡的必经之路渭水边,即今宝鸡县磻溪河畔,用直钩垂钓,一方面通过垂钓锻练身体,磨炼意志;另一方面又在思虑国家大事,研究对策,等待时机,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一待就是二十年,终于在80岁时,周文王来渭水边打猎,听说姜太公的奇事就决定亲自拜访姜太公,两人一见面就谈得十分投机,政治观念和治国策略完全相同,于是周文王就请姜尚出山,帮助他出谋划策,讨伐殷纣。经过10年的奋战,姜尚终于帮助周武王打败了纣王,灭了殷,建立了周朝,姜尚也在他90岁时正式被封为国师。
二、不愿与当朝者同流合污,隐居深山,以耕种垂钓为乐,保持自己的高风亮节 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士叫严子陵,又名严光,他少年时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两人感情十分深厚,情同手足。当刘秀夺取了政权,当了汉光武帝后,想起了自己的少年好友,思慕其贤,于是派大臣去请严子陵进京,出任议谏大夫,并表示要同严子陵“日同游,夜同榻”。但严子陵不愿与汉光武帝同流合污,“不吞荣华富贵之钩”,坚持隐居富春山,以垂钓躬耕为乐,甘愿过贫苦生活。后人对严子陵的这种“不吞荣华富贵之钩”的精神十分赞赏,给予很高的评价。尤其是李白,不仅写诗对其大加赞赏,还亲自到严子陵家乡浙江桐庐县的富春山凭吊,在严子陵钓鱼台垂钓,体会其精神,希望能在梦中与严子陵相见,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严子陵垂钓还有两个典故也十分感人。一是“羊裘垂钓”,出自后汉书《严光传》。说的是严光少年时和刘秀同学,两人十分要好。而刘秀当了汉光武皇帝,严光便离开京城更换姓名隐入深山了。刘秀思其贤,便派人四处寻找,有人报告说有一披着羊裘在富春江边垂钓的就是严子陵。于是汉光武帝派太监去请严子陵,遭到断然拒绝。后人便用“羊裘垂钓”来表示对严子陵这种不慕官爵、隐居不士的精神加以赞扬,遂形成“羊裘垂钓”的典故。 再一个是“子陵鱼”。说的是当汉光武帝派人手捧锦袍玉带去请严子陵回京做官时,严子陵不但拒绝,而且说“钓鱼人是用不着锦袍玉带的”,随手将锦袍玉带撕成一条条一丝丝,抛入富春江,而这些一条条一丝丝银光闪闪的锦袍玉带一入水,立马变成鳞光闪闪的小鱼。这些小鱼每年的五月都要集群逆流而上,来到子陵钓鱼台,拜谒严子陵,年年如此,岁岁必来。后人感其诚,称其为“子陵鱼”。 其实“子陵鱼”是栖居在山溪中的一种小型吻虾虎鱼,每年春夏之交,集群逆江而上,成群觅食产卵洄游。这种吻虾虎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论是新鲜或是干制品都是上等佳肴,成为当今旅游富春江的一道名菜。
三、追求淡泊宁静、闲适自由、人与自然和谐的至高境界,这是东方人垂钓的精神支柱 中唐诗人柳宗元十分喜欢垂钓,在遭贬广西柳州时,写过一首千古绝唱“江雪”,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试想在那鸟都不到、人迹全无的深山里,独自一人在大雪天里垂钓,可见其垂钓的环境是多么宁静,其性情是多么孤傲,内心是多么痛苦。柳宗元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年轻人,他因参与王叔文倡导的变革,屡遭贬斥。先被贬湖南永州,一待就是10年,后又被贬广西柳州。但他不屈不挠、顽强抗争,坚强地生活下来。不仅为当地的老百姓做了大量好事,而且寄情于祖国的山山水水,以垂钓为乐,以写诗、写游记为己任,借诗抒发心中的忧愤,表达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追求淡泊宁静、人与自然和谐的至高境界。
另一位诗人张志和也是一个垂钓迷,自称“烟波钓徒”。浙江金华人,唐肃宗时官至金吾卫录参军,因不满官场的腐败,弃官隐居江湖,以垂钓为乐。据说他在太湖垂钓,常常是不投饵,志不在鱼,以表达自己不恋官场、怡情山水、自得其乐的情趣与志向。他的“渔歌子”一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就是其心境的最佳表露,追求的就是自然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孟浩然的“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李商隐的“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纶”以及张志和的“乐是风波钓是闲”,都是这种文化精神境界的最佳体现。
四、以垂钓修身养性,陶冶情趣,解忧排遣,以激励自己的创作热情,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这是又一种垂钓的文化精神境界 历代大诗人、词家、文学家、散曲家、画家,诸如李白、杜甫、杜牧、王维、孟浩然、张志和、韩愈、苏东坡、李商隐、范成大、陆游、纪晓岚、唐寅、郑板桥、马朴臣以及女诗人李舜弦、花蕊夫人等,无一不是垂钓爱好者。他们通过垂钓,一方面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享受垂钓的乐趣,抒发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另一方面,又通过垂钓,体验生活,察看民情,搜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并将垂钓的感受融注到诗词中,写出了大量的优秀诗词,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精神财富。如李白的《独钓清溪江》、杜牧的《赠渔父》、王维的《清溪》、孟浩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白居易的《渭上偶钓》、高适的《渔父》、韩愈的《独钓》、花蕊夫人的《钓鱼》、和凝的《渔人》、陆游的《渔父》词、唐寅的《钓鱼》、郑板桥的《渔家》、马朴臣的《渔》等等。这些诗词,有的反映不恋高官厚禄,只追求享受自然和垂钓的乐趣与志向。如白居易的《渭上偶钓》诗云: 说我垂钓意,人鱼又兼忘, 无机两不得,但弄秋水光。 清代诗人马朴臣的《渔》诗云: 自把长竿后,生涯逐水涯, 不争鱼得失,只爱傍桃花。 有以诗词反映诗人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悲痛心情,只有垂钓来排遣心中的怨恨和不得已。如杜甫晚年流落成都,在严武手下当差,因没有什么事干,就经常去钓鱼,严武为此专门写了一首诗劝杜甫不要因钓鱼而误了为官,杜甫立即写了两首诗酬答,其一云: 拾遗曾凑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 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 其二云: 两映行宫辱赠诗,元戎肯赴野人期, 江边老病虽无力,强似晴天理钓丝。
五、借垂钓放松身心,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以备再战,这也是古人垂钓的一种文化精神境界 清康熙年间,江苏宝应县城有一位年轻书生,名叫王式丹,他不仅自幼刻苦学习,饱读经书,而且善于学习,将学习与休闲结合得很好。这一年江苏举办乡试,别的考生都忙于日夜苦读,死记硬背,准备应考。而王式丹却不急不忙,更让人不解的是考试前三天,他拿起鱼竿,跑到芦苇丛生、绿树成荫的宝应湖边垂钓去了。在垂钓过程中,王式丹一方面饱受了湖边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薰陶,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放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另一方面,他又在垂钓过程中,根据考试的要求,构思了一篇四、六对仗的骈体文,打好了腹稿,怀着必胜的信念参与了考试,一举考中了举人。接着他又参加了全国考试与殿试,夺得了第一名,成为当时的状元。 再一个故事是发生在清干隆年间,故事的主人公是纪晓岚。纪晓岚既是一个大文豪,出口成章,又是一个嗜垂钓如命的人,特别喜欢钓鱼。一天干隆皇帝与纪晓岚一起出游,干隆皇帝想考一下纪晓岚的文学才干,指着远处的钓翁命纪晓岚写一首嵌着十个“一”的绝句,纪晓岚略一沉思就吟道:“一篙一橹一孤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钓鱼绝句用十个“一”将钓翁垂钓的情景串连起来,有动有静,情景交融,跃然纸上,尤如一幅山水画,使人不得不叫绝。纪晓岚之所以能对答如流,短时间内吟出一首“钓鱼绝句”,除了他才思敏捷,文学功底深厚外,也与他经常垂钓有关,这也是他十分熟悉的题材,故能立刻吟出。 六、美食家的垂钓情结 江鲜湖鲜不仅是现代人餐饮中的优选食品,古人也十分青睐,而垂钓则是获取江鲜湖鲜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亲手垂钓所得、活水煮活鱼,品尝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历代大诗人、文学家、画家、散曲家中不乏美食家,而这些人又都与垂钓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具代表的就是大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他喜欢吃鱼,更喜欢钓鱼。苏东坡的《春江晚景》一诗写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在这里,春天的野菜、长江中最名贵的河豚鱼、鲥鱼都是苏东坡最喜欢品尝的江鲜。

⑹ 渔歌子读完之后有哪些收获二十字

渔歌子
唐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鉴赏
词中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的山光水色和怡情悦性的渔人形象:春江水绿、烟雨迷蒙,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岸畔桃红,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青箬笠,绿蓑衣,渔人醉垂忘归时。全词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这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是一首色彩明优意万千,脱离尘俗钓湖烟。思深韵远情融景,生活任行乐自然的抒情诗。

“西塞山前白鹭飞”首句,点明地点;此西塞山何处?鄂州、湖州?虽有异议,对词境来说倒无所谓。白鹭是自由、闲适的象征,“众禽无此格,玉立一间身。清似参禅客,癯如辟谷人”、“漠漠江湖自在飞,一身到处沾渔矶”,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第二句,点出江南水乡最美好的季节——正是桃花盛开,江水猛涨,鳜鱼正肥时。“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⑺ 渔歌子+塞下曲+望洞庭+浪淘沙+赋得古原草送别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⑤,绿蓑⑥(suō)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 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⑦: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译文】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中垂钓。而他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这里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其三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弓刀:像弓一样弯曲的军刀。

【译文】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逃窜。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简析】

这是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
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
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编辑本段]注释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5.山水翠:湖光山色。
5.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6.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总概括为: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小巧玲珑的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在月光下像个白银盘,里面的君山像个青螺。(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上册)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编辑本段]赏析
这里是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首山水小诗将洞庭湖描写得如此高旷清超,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不无感慨地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可见历来描写洞庭景色的诗文很多,要写得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是十分不易的。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编辑本段]今译
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色交融在一起,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湖面平静得如一面没经过打磨
的铜镜。从远处看,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背景
见《竹枝词》的作者背景。

注词释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古诗今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

【注释】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长长的原上草哇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野草野花蔓延着掩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这是白居易十六岁时应考的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命题诗,题目前要加“赋得”两个字,内容类似咏物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了送别友人时的惜别之情。

借春草表达情意是古人惯用的手段。“青”,谐音“亲”、“情”。春天是青草发芽的时候,也是人最思念亲人的时候。青草年年长,思念也会年年加深。野火烧不尽野草,空间隔不断友情。野草遮住了道路,你就不要走了吧?野草塞满了道路,该有多么难走!野草是那么荒远,你何时才能回来?我虽然不愿意你离去,你却不得不远行。这莽莽的青草,见证着我们的友情。

说白了:朋友,你就要远行了。我们何时才能相见呢?等到明年青草再绿的时候,我该多么想你呀。这路途遥遥,又让我多么担心你呀!不过,我们的友谊像青草一样常青,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

⑻ 《渔歌子》是词牌名,以渔歌子为词牌名的古诗还有哪些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渔歌子有哪些文化内涵与魅力扩展阅读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着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阅读全文

与渔歌子有哪些文化内涵与魅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