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为西北重镇敦煌,颇具历史厚重感,你对它的印象是什么
很好。莫高窟壁画面积大,有的高达12英尺,但张大千带来的纸太小,所以他雇了几位喇嘛来缝画布和粘蜡纸。由于壁画上的人物高度和大小不同,高的人物高达天花板,低的人物高出地面两英尺。为了完整地复制壁画,张大千要求自己和随行人员严格按照壁画的大小进行复制。
一些人蹲着,一些人站在梯子上,一些人仰卧,一些人悬在空中。张大千说:"临摹壁画的原则是准确描绘,不渗透自己的思想,这是我反复告诉学生的作品信条.....临摹的每幅壁画,我都要把颜色,大小写下来,求真务实。",张大千一行在莫高窟工作了两年多,共画了276幅作品。
敦煌文化是指从4世纪到14世纪,在敦煌居民精神活动的指挥下进行的劳动创造,是敦煌居民1000年来的精神活动及其物化表现,包括教育、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宗教是敦煌在过去1000年中通过劳动创造(包括民俗)所体现和承载的精神活动和产品。敦煌是多元文化融合和影响的交汇点。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文化在此交汇。
B. 敦煌文化的形成,发展历史及其价值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
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
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敦煌是全人类的敦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
C. 敦煌的历史沿革
敦煌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
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在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
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后大月氏强盛,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号称“控弦之士三十余万”。汉武帝继位后,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汉唐之际,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汉宋之际,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亦传播至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从事中原丝绸和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
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被誉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公元400年,李暠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以后亡于北凉。凉州成为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敦煌又是凉州文化的中心,名流学者代不乏人。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有前往印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鸠摩罗什等佛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
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隋朝的建立,改北周以来的鸣沙县为敦煌县,后来又将大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至敦煌充边。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显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几次下诏各州建造舍利塔。诏命远至敦煌。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隋代存在的37年,在莫高窟开窟77个,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兴盛。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至今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
“安史之乱”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吐蕃乘虚占领河西,统治长达70余年。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敦煌百姓难以忍受吐蕃统治,张议潮率众在河西发动起义,驱走吐蕃贵族,收复河西故地,并归顺唐朝,被封为河西、河湟十一州节度使,建归义军,治沙州。后来,张议潮之孙张承奉叛唐自立“金山国”,结果被回鹘打败。914年,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长史曹议金自领节度使。曹氏统治时期,笼络当地望族,发展生产,推行教化,改善同周边民族关系,使河西维持了稳定安宁的局面。这一时期,莫高窟的开窟造像仍在进行,并未受到局势变动的影响。
11世纪初,党项族兴起,称霸河西,建立了西夏王朝,与宋、辽形成三足鼎立局面。西夏统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间,重视经济发展,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汉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在宋、夏时期,共开凿洞窟100个。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
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着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兵平定河西,修筑嘉峪关、明长城,重修肃州城。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卫,又设置关西七卫。永乐三年(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制,战乱连年,百姓流离失所,田园渐芜,敦煌渐渐衰败,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6年又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
2014年12月甘肃城镇体系规划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敦煌拟升格为地级市。
D. 当年的敦煌文物是如何流失的呢
随着清王朝的日益衰弱,各国列强纷纷派出“探险队”,在敦煌等中国西部地区进行“考古、探险、测绘”等活动。吉川小一郎是日本西本愿寺宗主大谷光瑞的门生,1911年5月,他受大谷的派遣来到中国西北,其目的一是联络另一名日本“探险家”桔瑞超,二是到敦煌掠夺文物。
1914年1月13日,吉川再次路过敦煌时,又去“拜会”王道士,并再次对当地进行“考察”,骗购了一批文物。
所幸,从建国后至今的时日里,中国的研究者们,从未放弃过努力,曾经被日本人批的体无完肤的中国敦煌文化研究,今天早已后来居上。原本以英语为通用语言的世界敦煌学术会议,从2011年起,终于改为了中文发言。所有这一切的改变,来自一代代传承者不屈不挠的努力。一如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摊子上,所有艰辛奋斗的努力!
E. 敦煌的历史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敦煌地区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陶器、铜器。夏、商、周时,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敦煌地区发现游牧民族留下的许多岩画至今历历在目。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强盛的匈奴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威势,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并且经常骚扰掠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采取武力防御和主动进攻两者兼用的战略,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元狩二年(前121年),汉王朝决定断敌右臂,张我左掖,进发河西走廊。同年春,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统率万骑从陇西出塞,进军河西,大获全胜。不仅生擒了浑邪王的儿子、柏国,还缴获了匈奴的“祭天金人”,给河西的匈奴势力以沉重的打击。汉武帝把这一战利品放置在甘泉宫"(陕西凤翔)加以供养礼拜。莫高窟第323窟北壁绘有此段故事。这年天,霍去病亲率骑兵涉过居延水,直冲祁连山,斩杀敌兵3万余人,使河西的匈奴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其间,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浑邪王杀死休屠王,携其部4万余人投降汉朝。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顺利地从乌孙凯旋而归。从此,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张骞"凿空"之行,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创举,为促进中外以及中原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为了彻底断绝匈奴与西羌的通路和联系,捍卫边关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武帝于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并采用设防、屯垦、移民等措施,不断充实、加强建设河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又从令居(今永登)经敦煌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修筑了长城和烽燧,并设置了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从此,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传播到中亚,西亚和欧洲。欧洲、地中海沿岸和西域的玉器、玛瑙、奇禽异兽、农作物等长途转运到中原。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往来不绝,都要经过丝路要道敦煌。敦煌成为中西交通的"咽喉锁钥"。当时的敦煌疆域辽阔,统管六县。西至龙勒阳关,东到渊泉(今玉门市以西),北达伊吾(今哈密市),南连西羌(今青海柴达木)。敦煌建郡之后,为西汉王朝经营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获汗血马;赵破奴击败姑师国俘获楼兰王,都是以敦煌为粮草、兵马供应基地而一举获胜的。 东汉初年,匈奴又逐渐强盛,征服了曾是西汉管辖的大部分西域地区,丝绸之路被迫中断。公元75年,东汉王朝出兵四路进击北匈奴,凉州牧窦固率河西兵大败匈奴,收复了伊吾等失地,重新打开通向西域的门户。同时派遣名将班超两度出使西域,杀死匈奴使节,联络西域诸国与东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使断绝65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自西汉设郡到西晋末的数百年间,丝绸之路虽几通几绝,但敦煌日渐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也逐步发展成为西北军政中心和文化商业重地,成为"华戎所交大都会"。在此期间,敦煌文化发达,名士济济,人才辈出:有骁勇善战的征边名将张奂,有深明大义的朝臣盖勋,有才学出众的大文学家侯瑾,有勤奋好学、人称"草圣"、"亚圣"的着名兄弟书法家张芝、张昶等。 永嘉丧乱,西晋王朝覆灭,晋室南迁,建立东晋政权。广大北方地区出现了"五胡"、"十六国"的混战、割据局面。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先后建立了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等封建政权。前凉张骏时期,曾改敦煌为沙州。公元400年,李高[注:为日下一高]据敦煌称王,建立西凉国。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以后亡于北凉。前凉、西凉、北凉三政权先后统治河西地区时,比较注重谨修内政,安民保境,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崇尚儒学,兴办教育。使河西地区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这一时期,凉州已成为中国北部的文化中心,而敦煌又是凉州文化的中心,名流学者代不乏人。如有号称"敦煌五龙"的索靖、汜衷、张彪、索纟介、索永,俱以文学闻名当时。索靖还是历史上着名的书法家。敦煌的经学大师宋纤、郭王禹、刘日丙等,讲学授徒数百人到上千人,敦煌人阚马因撰写的《十三州志》,是我国古代重要地理着作。还有天文学家赵匪文及索袭、宋繇、张湛等敦煌较知名的学者。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逃往河西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尤其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拜倒在"佛"的脚下,企望解脱苦难,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一大批佛学高僧在敦煌讲经说法。河西各地的佛门弟子多来此地研习学。如有世居敦煌的译经大师竺法护;有前往印度学习佛法的敦煌人宋云等。法显、鸠摩罗什等沸学大师无论东进还是西去都在敦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之后,开窟造佛之举延续了千百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敦煌艺术。 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的人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隋文帝收复河西时,相继平息了突厥、吐谷浑的侵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同时改北周以来的鸣沙县为敦煌县。隋文帝平定了南方割据政权后,将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敦煌充边,给敦煌带来了南方的文化和习俗。这样,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的地方文化更加富有明显的特色。隋文帝崇信佛教,曾几次下诏各州建造舍利塔。诏命远至敦煌。在最高统治者的提倡下,隋代虽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开窟竟有77个,且规模宏大,壁画和彩塑技艺精湛,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大业初年,隋炀帝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敦煌一带了解丝绸之路以及中西通商贸易情况。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炀帝西巡,在张掖举办了西域27国贸易交易大会,盛况空前。 唐朝初期,在河西设肃、瓜、沙三州。河西全部归唐所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占道的畅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到现在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 唐朝兴起的时候,我国西南部的吐蕃王朝日益强盛。"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从此一蹶不振。吐蕃乘虚进攻河西,攻陷了凉州、甘州、肃州等地。沙州将士百姓坚持了长达11年的抵抗,终因弹尽粮绝,以城降蕃。自此,吐蕃统治了全部河西,长达70多年。吐蕃也信佛教,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敦煌百姓难以忍受吐蕃暗无天日的统治,奴隶般的生活,本地人张议潮乘吐蕃王朝发生内乱,联络当地各族群众,聚众起义,赶走吐蕃贵族,一举光复沙州。经过10多年的斗争,全部收复河西、河湟等地,并遣使奉表归唐。唐王朝封张议潮为河西、河湟十一州节度使,建归义军,治沙州。 后来,朝廷诏张议潮人朝为官,沙州张氏宗族内乱。其孙张承奉嗣节度使,叛唐自立"西汉金山国",自称"金山白衣天子"。此时,甘州回鹘也控制了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金山国"为打通东西交通,与回鹃交战,结果一败涂地。后回鹘攻打沙州,张承奉难以抵挡,只好投降。公元9l4年,金山国亡,张氏绝嗣,沙州长史曹议金取代节度使地位,统领瓜、沙二州。曹氏统治期间,笼络瓜、沙望族,注意发展生产,重视经济、军事和文化建设,改善同周围各民族的关系,东交回鹘,西联于阗,与邻邦各国和睦相处,保持了稳定和安宁,维持了130多年。 11世纪初,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开始兴起,逐步强大。公元1028年取胜甘肃回鹘,继而攻陷瓜州、沙州,称霸河西。于1038年建立了西夏王朝。当时,形成了宋、辽、西夏三足鼎立局面。在西夏统治敦煌的一百多年间,由于重视经济发展,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不排斥汉文化,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大的发展。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存着大量丰富而独特的西夏佛教艺术。举世闻名的"敦煌遗书''即在西夏统治时期(公元1036年)封藏于莫高窟第17窟内。 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州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着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造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 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干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 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F. 为什么丧失了家庙的性质标志着敦煌寺院文化的衰落
在中国古代,许多人是信神信佛的,包括敦煌历代的统治者。莫高窟开窟的供养人(出资者) 主要是当地的达官贵人、僧人、普通老百姓和来往的商人。丧失了家庙的性质 后的敦煌寺院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逐渐走上衰落,
隋代统一南北,击败西北的突厥和吐谷浑侵扰,保持丝路畅通,商贸繁盛。文帝和汤帝倡兴佛教,今天下各州建造舍利塔,瓜州也在崇教寺(莫高窟)起塔,宫廷写经也传至敦煌。短暂的隋代,在敦煌大兴开窟之风。唐王朝前期扼制了西域最大的威胁——西突厥的进犯,在西域设立安西都护和安西四镇。为加强军事防卫,在敦煌和河西走廊设立豆卢军、墨离军、王门军、赤水军、建康军等河西十军,使敦煌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丝绸之路全线畅通,“伊吾之西,波斯以东,朝贡不绝,商旅相继”。中西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敦煌石窟的营造达到了极盛,敦煌文化进一步凝聚了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以及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文化。 天宝十四年(755)发生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而衰,吐蕃乘机攻占陇右、河西。建中二年(781)吐蕃占领沙州,推行吐善行政、经济制度和习俗,同时,大力抉植佛教,佛教势力迅速膨胀,推动了莫高窟继续兴建。 会昌二年(842),吐蕃内乱,势力大衰。大中二年(848)沙州张议潮乘机率兵起义,陆续收复伊、西、瓜、肃、甘、凉等十一州,并遣使奉表归唐,被唐王朝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从此开始了归义军长达200多年的统治时期。张氏归义军政权恢复唐制,推行汉化,使敦煌的政局得到了稳定,佛教在张氏归义军政权的保护下,继续兴建寺院和石窟。宋乾化四年(914),曹议金接替张承奉政权在瓜沙二州六镇地区重建归义军政权,一直保持与中原王朝的密切来往,接受中原王朝封号,奉中原为正朔,利用旧日唐朝在各族人民中的声威,以求在西北各民族中树立自己的地位,又以和亲的方式,东与甘州回鹘,西与西州回鹘、于阗政权结好。曹氏政权与中原王朝及周围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良好关系,不仅保持境内相对稳定的局面,且共保丝路畅通,促进了敦煌与中原和西域佛教文化的交流,为敦煌佛教艺术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吐蕃占领敦煌之初,有些世家大族不愿与吐蕃统治者合作,进入了寺院,掀起了一股出家热,这也是吐蕃占领时期敦煌佛教发展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吐蕃统治政策的转变,他们对吐蕃统治者的态度也发生转变,吐蕃统治者把他们当作可以依靠的力量,使他们的政治地位有了提高。他们也继续把钱投向寺院,开窟造像,广施功德,代代相沿,把莫高窟变成了他们的家庙,如敦煌阴氏建造的洞窟,可考的有二三一、一三八及二一七,敦煌张氏有九十四、一五六、十八;敦煌翟氏有二二0、八十五、一00等,世家大族中那些出家为僧者就成了他们在僧界中的政治代表,他们凭藉各自家族的地位和实力,担任僧职中的高位,与掌握着政权的家族一样(当然在吐蕃统治时期他们所掌握的权力极其有限),是敦煌汉人社会的上层人物。他们的存在是吐蕃占领后敦煌佛教能继续发展的原因。
宋景祐三年(1036)和南宋宝庆三年(1227),敦煌先后为党项羌和蒙古族占领。西夏和蒙元统治者笃信佛教,敦煌莫高窟作为佛教要地,依然受到重视,仍有建造。但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蒙元疆域的扩大,敦煌失去了中西交通中转站与西域门户的重要地位。莫高窟也告衰落。
煌的莫高窟原来是个大寺院,在隋唐佛教鼎盛时期曾经聚集了上千的修行者和信众。在中国古代,许多人是信神信佛的,包括敦煌历代的统治者。莫高窟开窟的供养人(出资者) 主要是当地的达官贵人、僧人、普通老百姓和来往的商人。石窟的开窟者主要是佚名的僧人和民间石匠画工,最早的开窟者就是一个和尚。由于皇家没有直接开窟,所以敦煌石窟在正史中很少有记载,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中,保留下来的历史资料也是很不完整和规范的。致使敦煌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石窟艺术,充满了神秘色彩和遥远边陲的乡土气息,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迷和无数的传奇。辉煌的石窟艺术展现给人的真实,却是那些开窟者和供养人从心底流露出的对神佛的无限崇敬,是真正佛性的体现,发展期早期彩塑多以弥勒为主尊,带有印度造像的特点。塑像体格高大,额斗宽阔,脸形方正,直鼻,眼窝深,发髻为波浪形,衣纹贴身。如北凉时期(412-460) 第275窟的交脚弥勒,高3.4米,是早期最大的彩塑。塑像面相丰圆,神情庄重,头戴三珠宝冠,项饰璎珞,腰束羊肠裙,坐狮子座,后面是倒三角靠背。弥勒造像鼻梁高隆,眼珠突出,具有印度佛像造像的特点。印度的造像手法是古希腊式的,这是印度佛教之前的信佛时期留下来的。所以传说敦煌的名字与古希腊人有关,不是不无道理。
公元525年,中原出现“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也影响了莫高窟的石窟造像,如第428窟苦修禅定像。塑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飘逸自得,宁静超脱。
北朝时期的壁画多是佛经故事画。最着名的有尸毗王割肉救鸽的故事,最早见于北凉275窟北壁中层,只画了割肉和过秤两个情节,属莫高窟最早的连环故事画之一。最精彩的当属北魏第254窟北壁前部的“尸毗王本生”。还有第257窟北魏的九色鹿本生故事画,285窟西魏五百强盗(得眼林)故事画等。
北魏时期的的天宫伎乐壁画还带有西域特征,如259窟、435窟,舞者肩披长长巾帛似今印度妇女披的纱丽,舞姿也颇富印度风韵。
从北魏晚期到西魏,由于孝文帝的改革,作为统治者的鲜卑民族开始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特别是迁都洛阳后,更加速了汉族文化的传播。这时的壁画中出现了一些中国的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如西王母,东王公,伏羲女娲等。西域的绘画风格仍然保存着。
顶盛时期
到了隋唐时期,塑像造型由北魏秀骨清像转为雍容华贵,色彩丰富。隋代塑像体壮丰满,鼻低耳大,衣着富丽。姿态也更丰富生动,形象更加中国化了。塑像敦厚恬静的仪容也更符合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这是佛教从寺院走向现实生活的重要过渡时期。
如第427窟的阿难是佛的弟子,长于记忆,称为“多闻第一”,双手合十,恭侍佛侧。肌肤丰实,衣着简朴。中心柱南龛迦叶是佛的弟子,少欲知足,修头陀行。双手合十,恭立佛侧。形容枯槁,青筋暴突,面部棱角分明,目光炯炯,微现笑容。阿难和迦叶都生于印度,但造型服饰中已带有明显中国特征。
隋代壁画也渐渐走向佛经故事,如第419和420窟的佛说《法华经》、《涅槃经》等大乘佛经壁画。
唐代(618–907),“贞观之治”,全国统一,经济稳定,尤其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史称“盛唐”,百姓生活富足,中原文化空前繁荣,佛教在中原大地普及。不少高僧从内地前来弘法,经卷不断从长安、洛阳传入,敦煌石窟艺术受到内地佛教文化的影响,建筑风格、规模形式、塑像和壁画的内容都发生了变革。
自唐代开始,雕塑造像已完全离开墙壁,更具独立性和立体感,洞窟内出现了更多塑像的组合。如第332窟威严的天王,第55窟强悍的力士,第45窟西壁敞口龛中南北侧二身袒胸露臂的菩萨,翠眉秀目,丰颐洁莹,似笑非笑,神情恬静慈祥。
唐代是一个营造巨型大佛的时代。唐代初年,叱咤风云的武则天为了取代李唐天下,下令僧人造《大云经疏》,该经称武则天为弥勒下世,全国各地兴起塑造弥勒的热潮,莫高窟最大的塑像,96窟的北大像,35.5米高,气势宏伟,庄重沉稳,开元年间,130窟的高26米的南大像也被塑造出来。再加上榆林窟第六窟的大像,三座大佛窟,供奉的都是倚坐的弥勒,都是在唐代开凿的。建大佛窟耗费惊人,投入的人力难以估计,南大像窟就用了三十年时间才建成,也只有国力雄厚的唐朝才有这个实力。
自隋朝开始,弥勒信仰在中原普及盛行,记载的有关弥勒的经典有很多,反映了当时人们崇敬弥勒,相信弥勒将下生成佛,普度众生,成就未来佛。此外还有中唐第158窟反映释迦牟尼涅槃卧像,长15.8米,右胁而卧,四周配有壁画,以造像与壁画相结合的手法,表现菩萨,弟子,护法,国王,大臣肃穆举哀的大型场面,衬托出人们对佛发自内心的崇拜和敬仰。唐朝的壁画色调最为丰富多彩,富丽而灿烂,呈现出楼台亭阁、金碧辉煌、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的局面。壁画内容可分为五类:即佛像画;大型佛经画;佛教历史画;供养人画像第220窟的阿弥陀经是唐代佛经故事画的代表作,以非常形象的手法描绘了佛经中的西方极乐世界。第148窟的弥勒说法图则展现了弥勒世界的美妙景象。佛教史迹画,是描绘佛教东传故事的壁画,第323窟主室南北两壁共绘制了八个佛教史迹故事,是绘制佛教史迹最多的一个洞窟。第61窟五代是时期的“五台山图”是描绘中国四大佛教灵山之一的五台山及文殊菩萨圣迹的画卷,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圣迹图。莫高窟的装饰图案,千姿百态,绚丽多彩,既是连接洞窟建筑,塑像和壁画的纽带,同时又是独立存在的图案。以藻井图案为代表的隋唐装饰图案,是莫高窟的装饰图案的高峰。如第329窟窟顶藻井和第159窟西壁窟顶图案,繁缛多样,花纹缜密,这些图案多出现在窟顶中心,寓意苍穹深远莫测,宇宙无限之大。由于唐朝重要的经济地位和中原文化盛行,使敦煌成为“丝绸之路”上商贸中心,繁华一时。接待东来弘道和西行求法返回中原的僧人、内地和西域的客商无数。使敦煌的佛教和石窟艺术不断汲取中原、西域、印度佛教文化的营养,也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如莫高窟第217窟、103窟、45窟、85窟等。第103窟南壁西侧有一幅依《法华经变•化城喻品》而绘的佛经故事。画面上山峦逶迤,树木掩映,身着个色服装的商人,有的赶着驮载丝帛的大象,有的牵着骡马……行进在商旅途中,商人除了西域人、中原人、还有南亚印度等国之人。公元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唐政府把河西精锐部队调入中原,吐番军队趁机进入河西,并成为敦煌的主人,统治敦煌达60馀年。吐番是西藏的前身,信仰佛教,崇拜神灵。吐番统治时期,继续遵循盛唐风格,推动敦煌石窟艺术,并且使敦煌躲过唐会昌灭佛的劫难,历史如此安排,似乎冥冥之中,神佛真的保佑着敦煌石窟文化。吐番壁画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密宗神像,如如意轮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还有一些表现佛教圣迹和灵异的瑞像图,及吐番的高德大僧和供养人像也被绘在洞窟的壁画上。唐朝“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富裕,佛教家喻户晓,而且是多佛的信仰。家家供佛,人们向往庄稼“一种七收”,树上“自然生衣”的弥勒世界,相信只要念一声药师佛的名号,一切苦难皆可解救,倡导无论贵贱贤愚,只要专心念佛,凡夫皆得脱离秽土,往生西方净土。艺术家们的创作才能在信仰的世界里,得到充分地发挥,他们把人间荣华富贵搬上墙壁,又把天国的富丽堂皇展示人间,天上人间,人间天上,真是天人合一的时代,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半神文化。
③衰落期
隋唐以后,敦煌石窟艺术走向衰落期。
公元1036年,西夏统治了敦煌,佛教成为西夏国教,西夏君主元昊从西藏迎来藏传佛教葛举派大师,使敦煌石窟艺术融入藏族文化。1227年,成吉思汗的铁骑踏进沙州,在敦煌,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人,把西藏传来的密宗文化推向高潮。莫高窟第465窟就是元代藏传佛教密宗的代表窟。此窟主室为正方形,复斗顶,设中心圆坛,窟顶画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的五方佛,四壁绘有各种金刚。其中有表现男女双修的“欢喜金刚”,表现制恶降魔的“愤怒金刚”等。人面多作绿色,青色或红绿阴阳面,人物形象描绘准确,生动,线描细腻,晕染富有立体感,表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为敦煌石窟艺术最后的辉煌又添了几分色彩。及由此而产生的有着深邃内涵的信仰文化。所以佛像画是敦煌莫高窟永恒的主题
G.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文化遗产被外国人破坏
敦煌文化遗产被破坏严重。只不过,我国那些敦煌宝贝,外国人拿去也珍惜,都放在博物馆的。
还有,明朝大部头永乐大典,也被外国人几乎全毁坏过。但实际,永乐大典的毁坏,还不真能全怪外国人。还在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时,这大书都已经遗失很多。根本不完整了。
H. 收集关于敦煌所有的历史资料
敦煌莫高窟是古丝绸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在中国西部的茫茫沙海中,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莫高窟自公元366年创建以来,经过一千多年的连续开凿营造,至今保存洞窟492个,彩塑2200多尊,壁画45000多平方米。
有敦煌的神话传说、敦煌本地的佛教故事、敦煌社会历史故事、敦煌历史人物故事、敦煌石窟故事、敦煌近现代故事、敦煌学故事、敦煌壁画本生故事、敦煌壁画因缘故事、敦煌壁画佛传故事、敦煌壁画佛教历史故事、敦煌壁画瑞像故事以及敦煌壁画经变故事。
(8)敦煌文化是如何消失的扩展阅读:
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近5000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悠久历史孕育的敦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辉煌;那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精美的石窟艺术、神秘的奇山异水……
使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绿洲越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在这个群山拥抱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色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
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 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人才辈出……美丽的敦煌,是块富饶、神奇、诱人的土地。
I. 哪位朋友可以给我一些详细的关于“玛雅文化”和“敦煌文化”的资料!
玛雅文化简介: 在玛雅人的观念中,历史是以千万年为单位推演的无尽轮回,人生短暂如同朝露。而他们的文明也在片刻辉煌之后湮没在中美洲的蓊郁丛林之中。玛雅文明的突变式发展和倏然消失至今仍是难以破解的谜题,这使得她成为最引人入胜的古代文明之一。 玛雅文化是世界重要的古文化之一,更是美洲重大的古典文化。玛雅人在5000年前就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海岸,在美洲远古的石器时代就开始了他们的生产活动,所以和世界上的其他人类一样,他们的古代史正常地经历了采集、渔猎向农耕过渡的发展阶段。玛雅(Maya)文明孕育、兴起、发展于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恰帕斯和塔帕斯科两州和中美洲的一些地方,包括今天的伯里兹、危地马拉的大部分地区、洪都拉斯西部地区和萨尔瓦的一些地方。这一地区的总面积达32.4万平方公里。 一、玛雅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人进入了定点群居时期并从采集、渔猎进入到了农耕时期。农业和定点群居孕育了玛雅文明。玛雅文明从此就开始了。 世界上的许多学者研究玛雅文化,对玛雅文明比较公认的历史分期是: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317年为玛雅文明发展的前古典时期,从公元317年到公元889年为古典时期,从公元889年到1697年为后古典时期。也有人把它叫做早期阶段、中期阶段和晚期阶段。 前古典文明出现在危地马拉的太平洋沿岸和高原地带。这时,玛雅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在出现的城市广场上建立了许多大型的石碑,石碑上雕刻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形象。因为在公元1-2世纪时出现了象形文字,所以石碑上就有了记述统治者历史的文字。此外,城市里还出现了大型石料建筑物(如金字塔和城市的卫城)。大型石铺广场和堤道反映了这时候的建筑已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水平。前古典时期的文明中心在中美洲的纳克贝(Nakbe)和埃尔米拉多尔(ElMirador)。 古典时期文明发展的中心在危地马拉一带的蒂卡尔、帕伦克(Palenque)、博南帕克(Bonampak)和科潘等地。这时的文化特征主要反映在建筑、雕刻和绘画上。博南帕克壁画是世界有名的艺术宝库。 位于中美洲的玛雅古典文明中心,不知什么原因到9世纪时衰落了。此后,玛雅文化北移到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在那里进入了后古典文明时期。玛雅的后古典文明有奇钦·伊察(ChichenItza)、乌斯马尔(Uxmal)和玛雅潘(Mayapan)三大中心。 公元10世纪后,势力强盛的托尔特克人后裔,从墨西哥侵入尤卡坦半岛,影响了奇钦·伊察。玛雅文化与托尔特克文化在融合的基础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已经衰落的玛雅文化重新繁荣起来,玛雅历史进入了第二个发展时期。后古典文明的文化特征是除了继承南部玛雅文明的文化遗产外主要是建立了许多比以前更大和更雄伟的神庙和大型金字塔。天文和历法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这里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改为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保护、研究工作。 敦煌,一个神圣的名字。 敦煌是多种文化融汇与撞击的交叉点,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在这里相遇。 敦煌是艺术的殿堂。那些公元4至11世纪的壁画与雕塑,带给人们极具震撼力的艺术感受。敦煌又是文献的宝库。在这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资源,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 特文、梵文,文种繁多;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民族、民俗、语言、历史、科技等广泛领域。 1900年农历5月26日,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在敦煌莫高窟发现了这个藏经洞,那些古代文献赫然堆满整个窟室。由此,产生了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敦煌学"。 1910年,敦煌藏经洞劫余文献运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而今,藏经洞发现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作为世界上收藏敦煌遗书最多的单位,以其丰富的馆藏,为敦煌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举办的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专题文献展览,旨在揭示敦煌遗书的流散历史,展示敦煌遗书的风采及内涵,介绍敦煌遗书的保护与研究现状。这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敦煌学的研究;对于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敦煌文化遗产,带动我国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J. 千古敦煌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历史和底蕴呢
汉朝丝绸之路诞生时,敦煌就具备了很高的经济和政治意义。它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一路走到了现在,为中华文化保留了历史和记忆。
一千年以来,从皇帝到唐代,敦煌不间断的汉文化,在一千年,这个连接是中华文明最繁荣的时代,汉、唐时期,汉、唐时期文明的本质回族,汉、唐时期文明树的根深入地球,而敦煌将会产生非常灿烂的敦煌文化,展现的是石窟艺术的绝妙杰作,文化和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石窟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