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也经历过外族的统治,为什么却说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
文明是指文化的传承而不是指上层建筑,政权的更迭和文明的传承没有关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古埃及也已经不存在了,在经历了亚历山大,古罗马帝国的征讨以及阿拉伯人等等入侵,文明出现了中断,像古巴比伦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还有古印度,他的文明也出现了中断和巨大变化。以前的印度可是不说英语的,但是现在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
清朝是满族建立的,但是他们一样是过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的,文化与汉唐相差并不大。清朝是过端午节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统治阶级是完全的接受这种文化的,是把春秋战国看成与自己一体的,所以这就不是文化入侵的行为,虽然有满族特有的如萨满等文化,但是并没有以武力胁迫来让人们信仰,萨满仍然只是在贵族中才会相信的东西,国家依然是以儒家治天下。
Ⅱ 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中断:中华文化半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古代少数民族统治时崇尚中华文化,并积极学习融入其中,所以不能说是中断。古埃及文字的消亡直接造成文化的中断,尽管这些国度后来都又重新建立,但消逝后又重拾的文化自然无法和本源完美衔接,断层和隔阂是无法避免的。
中国虽多然经历了数不清的朝代更迭,但基本都是在汉文化框架下的传承更替。文字也只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更迭,从未在外力的毁坏下而消逝过。
也是因此,甲骨文出土后我们能够那么快便基本上完全破解,所以,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从未中断扩展阅读:
发轫于中原的中华文化,是以华夏族的起源开始,始于西周、建于春秋、成于西汉,并历经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不断充实丰富和完善。
但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来自北方游牧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无论是冲击,还是破坏,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在统治中原之后,最终接受传播并秉持中华文化。
由于人口基数的差异以及中华文化传播载体的先进性,导致他们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外化于社会管理的农耕社会人文秩序,始终制衡着游牧文化的冲击和破坏。
Ⅲ 中国的文化为什么一直没有中断
人类历史上有四大古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学术界也有人把七个古代文明、即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密诺斯文明、玛雅文明、安第斯文明、哈拉巴文明,称作现代文明的“母文明”。无论是四大古文明,还是七个“母文明”,唯有中国文明历经四、五千年,持续至今,未见中断。中国文化这种无与伦比的延续力是综合原因造成的。
第一,自然地理环境。中华民族世代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其他文明中心,周边又有天然屏障的阻隔——东濒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北临茫茫戈壁和浩瀚无际的原始针叶林,西方面对着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西南则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国版图的周边是古人难以跨越的障碍,而内部却有相当开阔的回旋余地。这种地理环境可以用 “大而封闭”来概括。“封闭”使中国人不容易走出去,“大”又使中国人不必走出去。中国人不容易走出去,自然意味着外面的人、外面的文化也不容易走进来。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腓尼基、亚述、希腊、罗马等东地中海文明之间,以及它们与南亚诸文明之间,自文化的发生时期就多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并无严格的疆界。然而,中国文化的发生,大体是在与东亚文明圈以外诸文化相隔离的条件下独自完成的,因而中华民族是一个颇具原初性的民族,其文化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与东地中海文化和南亚文化大相径庭。截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文化始终未有经受过外来文化的根本性挑战。于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始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内自顾自地发展着,使中国文化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获得了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第二,经济因素。中国文化的诞生地——东亚大陆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只有南北两端小面积地域属热带和亚寒带,绝大多数地段都适宜农业生产。华人先民从六、七千年前,就逐渐超越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进入以种植业为基本方式的定耕农业时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小农经济创造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前提条件,再加上我国的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实行男耕女织自然分工的生产单位,把物质生活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这种经济结构本身是十分牢固的,自给自足的能力很强。虽然它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下,时有流离失所的忧患,但重整家园的难度也不大。于是中国的小农经济就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并成为封建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连续性的牢固的物质基础。
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心里,始终深蕴着执着的本位文化精神。他们时时以冷竣的态度迎候外域文化的纷至沓来,在心灵深处却抱定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信念和只要“以我化人”,不要“以人化我”的心态。这就决定了华夏民族虽然也曾在历史上接纳外来文化,却未能造成文化的双向性优化整合,没有形成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工商业文化相互激荡而成的新结构文化。这样,汉民族固有的农耕文化难以发生质的飞跃,不过是在补充若干异质文化因素的情况下变得更加完备而已。
第三,社会政治因素。在西方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氏族制度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以地域为特征的个体经济,家庭及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有较多的政治民主权利,国家与家庭各行其是,长期处于纷争局面,使原有文化难以传承。与此不同的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后,氏族制度非但没有被清算,其残余反而被长期保留,氏族演变成宗法制宗族。在宗法系统里,男性家长是一家之主,族长是一族之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极其牢固的社会基层单位。这一种组织以及它的核心精神在社会上扩展开来,就形成了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政权组织,此时,“君为臣纲”就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准则。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把人们牢牢地粘合为一体。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在家要做孝子,在国必做忠臣,忠君就是爱国,这是长期维系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的根本原则。在宗法精神统摄下的中国封建制度,是一个有较大弹性和再生能力的机体。由于宗法关系给阶级关系罩上了温情的面纱,使封建制度的某些阶段,阶级对立并不十分尖锐,而且,封建制度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实施“仁政”,推行“让步政策”使社会危机得以缓和、破败的经济得以恢复。
总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系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绵性提供了牢固的社会政治基础。
Ⅳ 中华文明历时五千年为什么没有被打断
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没有被打断,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第一,中国地理因素非常特殊。中国地理位置,处于亚欧大陆的最东端。由于中国地理位置西高东低。西部有高原沙漠,东南边有海,西南部是瘴气丛生的荒蛮之地;北部通过沙漠,是特别寒冷的苦寒之地。这些特定的地理环境,就像一个框定好大屏障,客观上不利于外族入侵。
第四,在历史上,中国一直都引领世界的发展。自秦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一直都是小国忌惮的对象。几千年来,东亚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也证明了国家的实力。虽然清末以后中国受到了列强的侵略,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虽然1937年七七事变以来,中国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外敌入侵,甚至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是,这并不能掐灭中国人的斗志,更没有影响中华文化的传承。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经历了近百年的耻辱,但是靠自身的努力,现在中国又一次强大地站了起来,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经济、军事实力,不容质疑。这在客观上,也为国家的发展与和平奠定了基础。
Ⅳ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
没有断绝是指文明没有间断。西方文明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它们的历史文明存在断层,只有中国文化保留下来了。
古埃及文明在阿拉伯人入侵后就已经灭亡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现在只有考古学家可以认识,古巴比伦文明在波斯人的入侵下,文化也没有流传下来。
古印度也一样,现代的印度人已经丢失了他们的语言(现在印度人的母语是英语),而古印度的历史更要到中国的古代典籍来寻找。
只有中华文明,数千年前的典籍和传说现在还是我们民族的圭臬,比如传说伏羲氏一画开天,创造了先天八卦,后周文王作易,在后孔子又注释了系辞。
而周易是诸子百家一切学说的根源,这些文化我们至今仍在流传,并给予我们启迪,所以中国文明没有断绝确实是事实。
(5)中华文化为什么能从未中断扩展阅读:
中华文化也多次受到外来文化,特别是来自北方游牧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无论是冲击,还是破坏,也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在对峙中原、统治中原之后,最终慢慢开始理解、接受、丰富、传播并秉持中华文化的血脉。
的这些北方游牧民族面临的主要对象是长期生活在中原的族群,由于人口基数的差异以及中华文化传播载体的先进性,导致他们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中华文化。
除此之外,中华文化外化于社会管理的农耕社会人文秩序,始终制衡着游牧文化的冲击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