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
首先,文化底蕴的基础是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所以先要获得大量的知识做铺垫。
在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或文学家。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从幼年起就开始诵读论语春秋等名着。因此,这些人在成年后可以考取功名,在人与人的交谈中可以体现出自己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应该从幼年起就积极地学习到。所以在我们的谈话和生活中,不应刻意表现自己的学识和文化,这样会显得自己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也会让别人对自己留下坏印象。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尽可能地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才能表现出真实的文化内涵。
Ⅱ 怎样提升文化底蕴~
一个人文化底蕴的不断积淀与丰富,可以提升人的品味和气质。而读书不乏为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读好书,从那字里行间去发现,去感悟一些美好的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不断地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展示自己。文化底蕴是在接受教育熏陶中,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把握和领悟的。这种实践过程既是运用文化工具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主体自身修养的过程,即治学修身同时并举。
Ⅲ 如何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1、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总是显得众说纷纭,但其中有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古今贯通,进行独立和批判的思考,关注现实,以达到提升个人人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老师的能力来自平时的积累,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传媒方式也拓展了我们的读书渠道,很多微信公众号都有很精彩的书籍介绍或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等文章,一些听书app、大学的公开课视频等都是我们扩展知识面的好途径。今后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上进行记录,不断学习。
2、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只是学习是不够的,课要上得好,要提出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同时把思考作为习惯,在这方面,北京四中的张汉林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他针对一件事情本身,提示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其过程和意义,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代入,把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会发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比如:想象一下你自己在那个人的位置,你如何回应当时的情况?在这次决定中,什么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思考,进一步追问:当我们试图解释或理解人们过去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可能和考试题不贴边,但是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进而加深对具体事件的认识。
我同时惊叹张老师能提那么多问题,本身也证明将实践与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
3、怀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升课堂人文性
第一位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长赵世超教授,他的主讲题目是《史学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由中国传统文化说起》,讲座立足先秦文化变迁,用一张纸的提纲,面对会场500多人侃侃而谈,内容深刻,时间精确,条理脉络清晰,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性,与时俱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赵教授的讲座很多内容我们在大学都接触过,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以这么流畅条理的线索深入浅出的讲出来,所以我认为,赵教授分析的历史教师的能力应该再加一条,那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熟练,一名教师停止了学习,或者没有主动把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只是沉迷于哗众取宠和稗官野史的讲述,表面上光彩照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历史本该有的人文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认识和态度。
4、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历史教师之间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凭借历史教学研究独树一帜,有的老师凭借对高考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老师学识丰富,有的老师妙趣横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要关注自己的特长,在新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研究。
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
二、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的落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
1、把握“五度”,提升课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教师钻研高考试题,结合高考命题的思路,试着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大胆纵贯古今中外的知识,李爱笃老师脱稿讲了历史教学的“七度”(跨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效度,尺度),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他的讲述,我认为,历史教学有大局,也有细节,如讲德国的统一的时候,必须联系容克贵族的知识,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明白德国统一的过程和缺点,同时,知识是联系的,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时间分期的意识,这里就可以通过一些高考题,过渡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同(如联系美国的独立战争,英国的改革和法国的革命),进而分析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教师可以顺带联系今天德国对历史教训的吸取,建立的议会制共和国,进而分析:制度的改革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同时,全民的政治参与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其中也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动荡。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联系的,长期这样对比联系,学生一定会形成习惯。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也可以借此彰显。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精细备课
如果这样做,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教师一定课前细致的备课,计划好时间,调动学生课前思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学生的课前学习和探究,又会反过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Ⅳ 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1、教师要积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创设有利情境,引导学生以初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性学习,规范思维过程,并对不同形态的史料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执行“从史实到结论”的教学程式,教学的中心放置在引导学生对现成史实和史论的机械性记忆与理解层面上,忽视了对学生历史研究素养的培养。在面对上述试题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只能简单地抱怨命题偏离了“方向”,这是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在执行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史料”到“史实”再到“史识”的过程。这里,就要求教师能够开发出多样化的史料,让学生在提炼史料信息的过程中验证教材中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并能够从中逐渐感悟、反思这些不同形态、不同性质史料的使用价值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甄别、判断史料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研究方法和严谨思维能力的过程。
2、
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标准对历史评价本身进行反思和再评价,形成历史思维的独特视角和科学的价值倾向。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过于注重评价的结果,注重对历史事件本身的评价,而忽视了从更高的层面上对该评价结果的再评价。如,对于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说来,我们仅停留在“影响”本身,即:“一方面开始瓦解东部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掠夺中国资源,强占中国市场,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中;另一方面,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启提供了条件”等等。却很少有人对该评价结果进行评价,即:该评价结论的产生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坚持了怎样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标准?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是两个不同的评价角度。我们能够从中获得的启示是,评价问题的立场、角度和标准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自然不同。
3、要注意将各种“史观”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史观”统领我们的课堂教学。“史观”是统领历史思维的灵魂。要有意识地将诸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等等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内容中,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素养。在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个问题时,我们就要将“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加以引入。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经济被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世界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被迫开放,开始被动地融入了世界经济舞台,从这个角度分析,就运用了全球化的观念。同时,也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崛起和社会的全面转型,中国经济领域逐渐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从这个角度分析,就是近代化的史观。
Ⅳ 怎么提高文化素质
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
、怎样使自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呢?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工作、学习、生活的关系,建立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新鲜处世方式。不能因为工作繁重而托辞没有学习时间,更不能因为生活的单调而误认为学习无用。我们要知道只有学习才能把自己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也只有学习才能使自己走出单调、低级、无味的生活。因为学习使人对待事物有了新认识、新观念,学习使人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新手段、新方法,学习使人走出了既得利益的小天地,走向了豁达和谐的大世界。要具备起码的学习能力,它包括广泛涉猎的能力、知识的储备内化与重构的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等。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读书,广泛地读书、挤时间读书。古人云:“不闻大论则志不鸿,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可见读书的重要。韩国96.8%的家庭藏书达到500本以上,犹太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从不把书当坐垫坐在屁股下,并且每个能读书的人一年要自觉自愿地至少读一本新书——这就是民族的希望,也是民族的瑰宝。这应该给我们一个警醒:读书应该是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个人的重大责任,同时,也是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Ⅵ 如何提升个人历史素养
教无定法。但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各种教法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历史教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挖掘教材的深度,提升学生思维层次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挖掘教材中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因果并列关系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的关键。例如:我在讲授“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唐朝灭亡”这一史实时,就通过优化设计教学方案,挖掘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层次。我设计的具体课堂提问为:唐朝前期政治清廉,民风淳朴,生产发展,因而社会安定,国运昌盛,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然而,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出现了什么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局面有哪些原因?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是什么事件使唐朝由盛转衰?削弱唐朝统治力量具体有哪些因素?导致唐朝灭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学习这段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什么启示?如此设计和安排教学,有效推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强化了学生对唐朝由盛及弱,最后瓦解灭亡的历实的理解和掌握,极大提升了学生深层思维的能力。
二、巧用多媒体活跃学生思维,深化对史实的理解
1.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勤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助推器”。多媒体教学具有表达形象直观,反馈迅速及时的特点,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如在上《原始农耕文化》这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观看“尖底瓶”的汲水动画,让学生细细品味原始的半坡人用尖底瓶慢慢汲水的过程,然后让学生针对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因为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所以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毫不费力就理解了尖底瓶使用起来既省力又方便,了解到原始人在当时就已掌握了一定的重心原理。
2.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教材重点。如: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国设立通商口岸。教材中提到关于通商口岸的条约有五个,分别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中英和中法《北京条约》、1885年的《中法新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开放的城市有20个。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并理解呢?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通商口岸图示法,生动、直观地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及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到内陆的逐渐延伸的趋势。
3.推进个性化和合作化探究学习。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界面友好,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如讲授“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讨论内容分别围绕绘画、石窟艺术及“书圣”王羲之。我在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以讨论发言的形式来展示各组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以第三小组为例:课前,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王羲之的材料,如王羲之小时侯苦练书法的故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并附介绍他写的字风格的旁白,有效地推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化探究学习的行为。
三、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
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在灌输系统、科学历史知识的同时,不继强化提升、拓展学生历史的知识的层次和内容。
1.对于高中教材将出现历史内容。在初中历史课本中,若遇到有些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此知识点又会在高中出现,对此历史教师就应讲授适当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的内容可在高中阶段讲授。例如在教授“红军的战略转移”、“甲午战争”等时,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段或电教纪录片,并将一些精彩对白或感人情节等制作成课件,以便随时根据学生需要播放,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利用教材中外史结合的特点。在讲述具体史实时,教师可以顺便提及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如在讲述“三国干涉还辽”时,教师可以阐述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开展激烈斗争,从而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的矛盾,而“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正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围绕着“争夺在华利益”相互斗争、相互矛盾的表现,由此帮助学生从单纯地死记硬背,逐步过渡到在比较、联系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
3.对于初高教科书都出现的难、点知识,努力寻找知识的突破口,进行启发诱导,讲清重点和难点,尽量进行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例如“辛亥革命”,这是初高中教科书都出现的知识,我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准备好、设计好如下几个递进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和阐述:一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旧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二是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三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完成了哪些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综合以上内容,系统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和教训是什么?通过上述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原来的教师讲讲、学生记记的授课模式逐步转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方式。
Ⅶ 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体现在气质上的,在互联网时代,娱乐至上,信息满天飞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被严重瓜分,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认识格局,我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
不要浪费刷短视频的时间,爱阅读、爱纪录片、爱文化类节目,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一起成为深厚文化底蕴和优雅得体的人~
Ⅷ 如何提升个人历史素养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历史素养,历史素养不简单的指的只是历史知识,如果说懂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并不能就说明你的历史素养很高,同样的历史素养需要对历史的,各种事件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多看书】
我觉得多看书这三个字,应该很多人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从小到大,不论是在什么地方,无论是谁,提什么建议的时候,都会说要多看书。可是真正有人这样做了嘛,很少很少的,有的人只是把它当耳旁风,又干脆是习以为常的熟视无睹了!但是你想要提升你自己历史素养的话,一定要多涉猎一些与历史方面的有关书籍,比如说美国作家名字太长记不清楚了他的着作全球通史,又比如说喜欢看小说的完全可以去看一下《明朝那些事》还有那个《明太祖传》他们这些文笔都是相当不错的不仅能给你讲述一些历史知识,也带有一定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让你能够阅读下去。
不过更加建议的是多看一些专业性强度大一些的书籍,多看书的话,很大程度上能够增长历史知识的底蕴,所以想要提升你的历史素养也有迹可循。
【阅读时思考】
跟很多人说要多看书,她们有的也听话去做了,去看书了,可是看书之后完全就像过了一篇,根本没有在自己心里留下什么印象。如果比较想要形成自己一个历史素养,那你就在看一些历史相关知识的时候,要多问自己问题。比如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如果某一个小因素发生了改变,这个历史事件的走向又是怎样的,而且还可以看一些比较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自己尝试去探讨一下或者说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视野和评价会是怎样的。思辨才能使人成长。
【看电视】
看电视不是说让你看一些娱乐节目而是要看和历史相关的,比如说一些鉴宝,又比如说一些探求古代文化史,更或者是一些的人文风俗,这些都是一些有关于历史的节目,多看些这些内容,一定程度上都在为增长你的历史文化素养铺路。
其实历史素养就像人的素养一样,并不是说是一个具体的存在,而是通过你的言行举止和你对东西的评判看法来表现的。
历史,并不只是过去。培养良好的历史素养于自身来说也是有利的。
Ⅸ 大学生如何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讲究的是人伦礼仪、道德仁义,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是对全人类的大爱,儒学影响甚至可以说定义了中国的道德标准。道家追求的是无为而治,顺应自然,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在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的形势下是极其重要的,而道家思想又是中国最早的哲学与科学,对当时的世界观与社会现象作出了描述、猜想和论述。而佛学讲究的是智慧,要的是众生平等,佛学有大慈悲心,要世人体谅他人的苦痛并予以帮助,佛家的众生平等是宏观的,是不局限于人的,佛学教化世人要正常的看待生老病死,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生活。
学习儒家的精华思想可以使我们大学生学会仁义礼仪,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学习道家的精华思想有利于我们大学生安宁心神、认知世界,学习佛学能使我们大学生变得更加善良,能更平和的看待自己人生中的苦难坎坷,能更积极的面对生活。学习墨家的“兼爱非攻”,认识法家的“依法治国”,了解兵家的知己知彼,谋定而动,各派学说的精华都能有效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并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万事万物皆不能尽善尽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精华与糟粕的共同存在是不能避免的。文化本就是一个随历史变迁的动态词汇,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进程中,我们的文化也在不断的繁衍变化,推陈出新,祖先们遗留下来的不一定全是精华,但精华一定能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