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明市客家文化答题
1、《沉重的金瓮》
1988年,福建省文物考古队来到清流县九龙湖边,在一个当地人称狐狸洞的溶洞里,发现了一个古人类文化遗址,还发现了大批无主的金瓮。金瓮是客家人盛放先人骨殖的陶瓮。
清流是客家人聚居的县,它与隔壁的宁化、长汀、江西的石城,称为客家摇篮区。特别是一百公里外的宁化石壁镇,在客家人眼中那里是先祖南迁福建的第一站,是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也是客家文化开始形成的祖地。
从汉朝末年开始,祖居黄河流域的中原人,为了躲避旷日持久的北方战乱,纷纷向南迁徙,路途中不少人得了疾病,死在前往福建的路上,活着的人把他们的尸体草草埋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葬俗,称为“二次葬”。长期的迁徙并未改变客家人的饮食适应环境的习俗,片中从客家的擂茶到生鱼片,再到认老树作父母,反映出了客家人良好的文化底蕴。
虽然来到石壁的人们生活逐步稳定,但他们父辈的尸骨依然散落在逃难的途中。于是客家先民纷纷回到南迁的路上找到祖先的尸骨,装进陶瓮背回石壁安葬。他们把这些不起眼的瓦罐陶瓮与昂贵的黄金画上了等号,称为金瓮,它寄托着客家人一段难以忘却的情感。就拿片中所描述的,其实,清流狐狸洞里的金瓮并非无主,可能是后人们出于不便的原因,没有回来取走父辈的骨殖而已。
2、《连升十二级》
上个世纪80年代,泰宁城关居民在清理自家房子的地基时发现了一件官窑瓷器,人们猜测这种专为宫廷生产的瓷器能出现在这里与泰宁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李春烨有密切的关系。
在任尚书期间,李春烨在泰宁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尚书第。尚书第是我国长江以南保存完整的明代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而当时李春烨时年俸禄才152两,建起这样一座的大院需要20多万两白银,这种巨大的落差引得了许多人的猜测。
据史学家推测这些钱主要来自于皇帝奖赏和魏忠贤一起卖官获得而来。据史料记载李春烨与魏忠贤相识时,正是魏忠贤大难临头的时候,在李春烨的帮助下魏忠贤逃脱了死刑,李春烨也就成为魏忠贤的救命恩人。天启皇帝登基之后,不理朝政,魏忠贤借机独揽大权后,李春烨也从此开始了跳跃式晋级,仅用三年从七品跃升到一品,连升12级。
天启皇帝去世,崇祯皇帝即位后处置了魏忠贤,在魏党都遭到重罚时,拥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的李春烨因查无实据,以“结交近侍又次等”罪从轻发落,尚书第也就没有没收。他仿佛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个缩影,代表了那个时代乃至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官僚制度下一部分的生存状态。
3、《溶洞寻踪》
玉华洞是中国着名溶洞之一,开发于西汉年间。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徐霞客游记》中,详细记载了这次玉华洞的游览经过,其中“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是玉华洞最精彩的描写。在将乐,其实还有两个更神秘的溶洞,那就是金华洞和银华洞。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玉华、银华、金华三处天然古洞在当时堪称“三华胜景”。但由于时间久远,金华洞与银华洞已经无法找寻了,为了印证古人的记载,《走遍中国》记者随着地质人员参与了金华与银华洞的探察与寻找,遇到了许多充满神秘的故事。
1980年,在地名普查中,工作人员与当地群众发现了银华洞的后洞,并在洞口一米处挖掘到唐天宝(742年———746年)铜钱一枚,以此证明银华洞游览历史之悠久。金华洞属于塔式与楼台式(或称包厢式)为主的岩溶地貌,但是它的位置至今还是一个谜,当时人们又是如何发现这些远在深山中的溶洞呢?片中福建地质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们借用特殊的设备,来重新确定金华洞的位置。检测结果表明,金华洞不是一个独立的洞,而是洞中有洞,上下交错,弯曲相连。
历史上曾经的三华胜景,终于有机会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4、《漂浮的古堡》
永安市境内,有一座名叫安贞堡的客家土堡仿佛是一艘巨轮漂浮在松软的沼泽地上。
安贞堡的主人姓池,他们在木材生意中有了些积累,修建土堡,堡内有300多个房间,可以容纳一千多人在里面避难。土堡四周还有稻田耕作,这让人对安贞堡建在沼泽上产生怀疑。在安贞堡附近最高地拿着竹叉扎下去,可以看见烂泥,安贞堡建在沼泽上的说法是有可能的。原来在上世纪70年代,土堡四周的稀泥超两米,为了方便耕田和来往,池家人砍了很多松枝和茅草铺在稀泥上,才有稻田。
池仁生解释说,选择在沼泽地是因为风水问题。永安博物馆馆长张承忠则认为这与当时池家在洋上村仍是小姓,威望不高有关系。至今盆地中最好的位置仍是村里的大姓人家居住,或许是当时的算命先生察觉到池家的难处,而选择了这片沼泽地。
在安贞堡的水井里冒出来的泉水常常有很多浮油的絮状物,这跟古堡的构建有关。为了地基的稳固,池家人用带有油脂的松木隔开了松软的泥土,最深的地方铺了十八层使得墙基牢牢地坐在了松木上。据永安文物研究所多年观察,北侧的角楼现了下沉的迹象,可能是地下水和堡墙的双重作用挤压了地基。永安市文物保护部门正在研究治理方案,保护这座漂浮的古堡永不沉没。
5、《岩穴里的秘密》
几年前泰宁县发现了一座古代岩穴墓葬,里面有一具古代汉人的干尸,这座墓穴的发现揭开了一千多年里岩穴葬俗的神秘面纱。
这座明代墓室的主人要葬在岩穴里原因据专家分析极有可能就是中原人南迁时留下的。考古专家在这考古发掘中发现带有典型的中原文化风俗印记的陶器、瓷器,由此认为泰宁是作为中原南迁的驿站。被迫南迁的中原客家人经过泰宁途中,在岩穴里安家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在泰宁大龙乡的张地村,全村是张姓一脉相传下来的,张姓祖先明永乐年间由河南到泰宁。张地村民的棺材也放置岩洞里,岩洞下面整齐排列了100多口棺材,这寄托了张家600年香火的神秘葬俗让我们看到的是客家人生而聚居,死而聚葬,生死不离的强烈的传统意识。
要想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生活,泰宁的岩穴寺庙是不能不去的地方。过去寺庙就是客家人在南迁路上祈求平安和休息的场所。岁月消逝,当中原先民历经千辛万苦落脚在这丹崖碧水的洞穴中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的生活、信仰和百年之后丧葬风俗都沉淀在这片山水之中。
6、《奇特的蓝宝石》
明溪县有一个叫林地的村子,曾是一座远古火山口。1500万年前喷发过后,这座火山冷却下来,形成一个直径约一公里的圆形山凹,村民的房屋就建在这个火山口里。
上世纪50年代,福建省地勘队发现了这座古火山口。由于火山口附近的河床上有许多宝石伴生物,与南非钻石产地的地质情况近似,省地勘队就成立了宝石地质队,负责寻找钻石。村民们谁也没有想到儿时戏水冲凉,成年引水浇地的那条小河,会有从天而降的财宝。那种在河里常见的蓝色石头,是一笔可以让他们改变命运的财富。当地的三五个村民只需带上几把铁锹,一只筛子,就能开工寻宝了,筛拣宝石成为当时农民的主要收入。
侯继美是明溪县第一个从事蓝宝石加工的人。1997年的一天,他在林地村收购的宝石原料中发现了一块蓝宝石,切割后发现这块蓝宝石在灯光下出现了美丽的图案,反射着七彩颜色。这块蓝宝石镶件加工完后,他上网一查,发现相似的宝石都是定价在200万元左右。如今,明溪蓝宝石已经成为中国广为人知的宝石品种,它以其颜色纯正、颗粒适中、净度高、裂绺少、奇特宝石迭出而闻名于世。这座位于三明最小的行政县,也因为盛产蓝宝石而改变了其发展的命运。
7、《沙县小吃里的奥秘》
在沙县,小吃是百姓家里的平常饭食,扁肉、炸豆腐、红鸡汤家家户户都会做,而现在遍及全国的大中城市。小吃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清时期的文人小说笔记中,而小吃这种方便精致的大众食品则由来已久。
沙县始建于东晋年间,南宋末年文天祥护送赵昺南逃,在沙县遣散了随行的宫人,其中就有宫中的御厨。随着中原汉人的迁入和增多,特别是南宋以后,沙县出现了第一个繁荣时期。迁入的汉人带来了中原一带饮食民俗,千百年来继承和保留下来,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活化石。后来随着闽西与福州之间水运的发达,沙县作为水陆交通的码头,南来北往的客商自然很多,物美方便的沙县小吃自然就成为客商喜爱的食品,随着客商流走外端口。
沙县小吃分为城关和夏茂两个流派。夏茂小吃讲究原汁原味,品尝夏茂小吃,就是回味夏茂客家人的民俗习惯。而城关因为靠近闽江的支流沙溪,小吃受到福州等地的影响,而显得精致清淡。沙县小吃是中原饮食文化的产物。比如小吃中有名的扁肉,也就是馄饨,中原地区都是用小麦粉为外皮原料,但逃难至此的中原汉人找不到小麦,就用当地的芋头粉代替,现在仍然在面粉中掺杂芋头粉,做出的外皮呈半透明状。可以说,沙县小吃是印证了客家人南迁历史的活字典。
2. 三明风俗习惯
一 民俗节日
三明是一个保留了不少古老民俗的城市,由农耕社会产生的二十四个节气逐渐演变而成的岁时节日在三明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广大乡间地区,至今仍然会比较隆重地庆祝这些传统节日。正月新春除舞龙灯、元宵闹花灯外,三明舞灯还有古老的“稻草龙”和始于宋代的“矮子龙”;花灯亦有独特的“采茶灯”和“莲花灯”。 三月三,有吃“绿色清明果”之俗。十月孟冬,俗称“十月朝”是牛王生日,山里人这天必给耕牛喝米酒、灌稀粥。
二 地方戏曲
梅林戏俗称“泰宁大戏”,艺术风格朴实粗犷,在当地几乎人人都会唱几段这样的土戏。梅林戏唱念打做都有一定程式,行当多,角色分工细,唱腔特点山歌风味浓,节奏强烈,声调高昂,粗犷与婉转相兼。服饰古野,精致考究,化妆时常在眉与唇间饰以红点。
大腔戏流传于永安青水畲族乡一带,特点是“大嗓子唱高腔、大锣大鼓唱大戏”,唱腔高亢,原始粗犷。其保留了清晰的荆楚古音面目,具有青水乡独特的“粗腔大调”的土味。
三 饮食文化
沙县小吃,口味清淡,选料讲究,推崇手工制作和工序精细完整。小吃在沙县民间有深厚的基础,最具代表性的有:扁肉,烧卖,鸭汤粉干,泥鳅粉干,豆腐丸等。在沙县,享用小吃是一种乡情浓郁、情趣十足的精神享受。夏日炎炎,一碗青草冻下肚,清暑去火;寒冬腊月,几块豆干,一碟辣椒豆豉油,吃到浑身发热。街头小吃也是沙县的一大街景,一边吃,一边天南海北闲聊,有着从乡土和市井气息中生出的惬意。
3. 三明的介绍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绿都,中国南方生态乐园,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福建省的重点林区,也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唯一试点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素有“绿色宝库”之誉。有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冠的“宁化古杉木王群”;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区──三元莘口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和将乐龙栖山、沙县萝卜岩楠木林、永安天宝岩等四个自然保护区,并以珍稀动植物繁多而驰名。根据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意见部署,把三明市建设成为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和休闲养生基地。1地理坐标为北纬 25°29′-27°07′,东经116°22′-118°39′。 东接福州,南邻泉州,西连龙岩,北毗南平,西北靠赣州。东西宽230多千米,南北长180多千米。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山地占总面积82%,耕地占8.3%,水域及其他占9.7%,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三明辖二区一市九县,土地总面积2.29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左右。
4. 三明悠久的历史文化 急求……急求阿
现在的三明是在1970年才成立的,之前的三明地区从没有成立过统一的区域,在历史上都是分属其它地区,1970 年拼凑成一个“三明”,包括了福建的每个民系。现在三明境内最早的县建制是三国吴永安三年(公元260) 析建安县东部地置将乐县,西部地置绥安县,属建安郡。晋义熙元年(405)改绥安县为绥城县。并于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村县。隋开皇十三年(593)绥城、将乐并入邵武县(隶江西抚州)。唐武德四年(621)恢复沙村县建制改称沙县,属建州(今南平大部);八年(625)从邵武县析出复置将乐、绥城县,隶建州(今南平大部);贞观三年(629)2县俱废;垂拱四年(688)复从邵武、建安析出原绥城、将乐县地,重置将乐县;开元十三年(725)置黄连县(属建州,二十六年即738年改属汀州);二十九年(741)置尤溪县(属福州);天宝元年(742)黄连县改名宁化县(属临汀郡,今龙岩大部);元和三年(808)将乐县并入邵武、建安县,五年(810)再恢复(属建州)。五代南唐中兴元年(958)置归化县。宋建隆元年(960)置建宁县,均属建州(今南平大部);宋朝开始,将乐、泰宁、建宁、光泽、邵武隶属邵武军,元朝时候隶属邵武路,明朝到清朝隶属邵武府。i宋元佑年(1086)归化县改名泰宁县。宋元符元年(1098)置清流县,绍定元年(1228)撤县,元朝至元八年(1271)复置。历属汀州(今龙岩大部)、汀州府(今龙岩大部)、汀漳龙道。明景泰三年(1452)析沙县、尤溪县地置永安县(隶延平府);明成化六年(1470)析清流、沙县、将乐、宁化县地置归化县(隶汀州(今龙岩大部),后改名为明溪县,民国初属汀漳道。;嘉靖十四年(1535)析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县地置大田县(隶延平府)。清朝前期开始延平府、邵武府、汀州府、永春州分别属延建邵、汀漳龙、兴泉永道。
民国元年(1912)废府,将乐、沙县、尤溪、永安、泰宁、建宁县属北路道(1914年改建安道),宁化、清流、归化县属西路道(1914年改汀漳道),大田县属南路道(1914年改厦门道)。1925年废道,各县直属福建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建宁、泰宁、清流、归化为中央苏区县。1934年设行政督察区时,沙县、尤溪县属三区,大田县属四区,宁化、清流、明溪、永安县属八区,将乐、建宁、泰宁县属九区。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福建省省会内迁永安。1946年设九区(驻永安,辖永安、大田、德化、三元、宁洋、清流、明溪7县)。
1949年6月至1950年2月各县相继解放。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南平专区),三元、明溪、永安、清流、宁化、大田、宁洋、德化8县属第七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永安专区,10月德化县划属晋江专区)。1956年3月撤销永安专区,7月三元、明溪县合并称三明县,隶属南平专区,大田县划归晋江专区,永安、清流、宁化、宁洋县划归龙岩专区(同年撤宁洋县,部分地划归永安县)。1959年2月撤销清流、宁化县,设清宁县,成立省辖三明市。1961年撤销清宁县,恢复清流、宁化县与永安同划归三明市。1963年三明市改县级市,原明溪县属地析出恢复三明县,设三明专区,辖三明市及三明、永安、清流、宁化、大田5县。1964年三明县恢复为明溪县。1970年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划归三明专区,同年12月三明专区改名三明地区。1983年撤销三明地区,三明市复为省辖地级市,市区设三元、梅列区。1984年永安撤县建市。[1]
5. 三明的历史
三明市,地级市,隶属福建省,位于福建省中部连接西北隅,地处北纬25°30′~27°07′、东经116°22′~118°39′之间,全市面积22965平方千米。东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邻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龙岩市。
上古属百越地,夏商时期属于扬州地,周代隶七闽地,战国时期属楚国地,秦汉时期属闽中郡及扬州会稽郡东冶县。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设立将乐县、绥安县(绥安县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改为绥城县,至唐贞观三年(629年)最终废置后未再恢复建制),隶属建安郡。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升沙戍堡为沙村县,是为沙县设县之始;后于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称沙县,先后隶属建安郡、建州。
唐朝开元十三年(725年),将沙县西部原黄连峒地带之黄连镇升格为黄连县,后于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宁化县,隶属临汀郡;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在原尤溪山峒地带设置尤溪县,隶属福州。
五代十国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将原绥城县地之永安场、归化场分别升格为建宁县、归化县(后归化县于宋元祐元年即1О86年改名泰宁县),隶属建州。
宋朝元符元年(10⑨8.年),析宁化县地设置清流县,隶属汀州。
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析沙县新岭以南地、尤溪宝山以西地设置永安县,隶属延平府;成化七年(1471年),析宁化、清流、将乐、沙县4县地设置归化县,隶属汀州府,后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改名为明溪县;嘉靖十四年(1535年),析尤溪、永安、漳平和德化地设置大田县,隶属延平府。隆庆元年(1567年),析龙岩、大田、永安地置宁洋县,隶漳州府。
清代基本沿明制,设福建布政使司,辖九府二州,先后增设龙岩州、永春州和台.湾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大田县改隶永春州(直隶州)。翌年,宁洋改隶龙岩州。
民国时期民国初年(1912年),改府为路,并改厅、州为县。三明境域属北路观察使署。
民国三年(1914年),改路为道,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尤溪县、建宁县、永安县统属建安道;宁化县、清流县、归化县、宁洋县统属汀漳道;大田县属厦门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制,实行新的省、县制,各县直隶福建省政.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1月,“闽变”发生,国.民.党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下辖闽海、延建、兴泉、龙汀四省及福州、厦门两个特别市。三明境域的沙县、将乐县、尤溪县、永安县、泰宁县、建宁县属延建省;清流县、明溪县(原归化县)、宁化县、宁洋县属龙汀省;大田县属兴泉省。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闽变”失败,四省撤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改组后的福建省政.府实行行政区督察专员制,将全省划分为10个行政区。三明境域的沙县、尤溪属第三区(称南平专署);大田属第四区(称仙游专署);永安、宁洋、清流、明溪、宁化属第八区(称长汀专署);将乐、泰宁、建宁属第九区(称邵武专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又将全省原划分的10个行政督察区缩并为7个行政区。尤溪县、永安县、将乐县、沙县属第二行政区;大田县、宁洋县属第六行政区;宁化县、明溪县、清流县、建宁县、泰宁县属第七行政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4月,省政.府内迁永安。6.月,省保安处、县政人员训练所、三青团等一些国.民.党党、政、军机.构相继迁到三元、梅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为便于管理,福建省政.府决定以三元镇为中心,划出人口万余人的各乡,成.立三元特种区,辖三元城关、列东、列西等地,仍视为沙县境内的一部分。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于三元特种区辖境小,财政入不敷出,遂将原沙县、永安、明溪3县属地各划出部分并入三元特种区,成.立三元县。全县土地面积为1031平方公里,人口约3.8万.人,隶属第二行政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全省行政区调整为9个行政督察区。三明境域的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尤溪县仍属第二区(南平专署);宁化县属第七区(长汀专署);永安县、宁洋县、大田县、清流县、明溪县、三元县改属第九区(永安专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全省行政区又调整为7个行政督察区,永安专署改称第六区,三明境域各县隶属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49年冬至1950年春,三明境域各地先后解.放,分属龙岩、永安、南平专署。
1950年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在永安县设立专(市)级建制的省督察机.关即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年4月,改称永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下辖三元县、永安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宁洋县、德化县(同年10月27日划归晋江专区)。
1956年6.月,永安专署撤销。7月间,三元、明溪2县合并成.立三明县,隶属南平专署。永安县、清流县、宁化县、宁洋县(1956年7月9日国.务.院第34次会.议决定撤销)隶属龙岩专区,大田县隶属晋江专区。
1958年4月,三明辟为重工业基.地后即成.立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为党.政合一领.导机.构,负责领.导三明工业区的工业建设以及各项市政建设与管理工作,直属省委、省人委领.导,并与南平地委、行署双重领.导三明县。
1959年2月,经中.央批准,三明重工业建设委.员会与三明县机.构合并,成.立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省辖)。
1960年1月,三明人.民公.社筹委会改名为三明市人.民委.员会(为省辖三明市)。
1961年11月,恢复三明县建制,辖区为原明溪县行政区域。同月,清流、宁化、永安三县从龙岩专区划归三明市,辖区扩大为四县。
1963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明专员公.署,将三明市降为地辖市,专署下辖三明市、三明县、永安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同月从晋江专区划入),共计一市五县。
1964年4月,三明县恢复为原明溪县名。
1967年2~3月,三明军分区奉命介入地方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成.立生产领.导小组,负责三明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同年7月,福州军.区党.委决定成.立三明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
1968年10月,成.立三明专区革.命委.员会,为党.政合一的领.导机.构,行使原地委、专署的全部职能。1970年6.月18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尤溪、沙县、将乐、泰宁、建宁5县划归三明专区,7月正式划入。三明专区辖区扩大为一市十县。同年12月,三明专区革.命委.员会改为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3月29日,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改称为三明地区行政公.署,辖区不变。
198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地辖三明市改为省辖市,并撤销三明地区行政公.署,实行以市带县的管理体.制。198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永安县改为永安市(县级市)。
6. 关于三明的民俗风情
客家人的话 一般的习俗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灶神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把锅台洗刷得干干净净,傍晚点烛烧香放鞭炮,用酒、米、灶糖、灶饼等素供祭祀灶神,据说是为了堵住“灶君”的嘴,要他“上天奏好事,回宫保平安”。“送灶”时家家还点盏竹制的“八卦灯”,一直燃到正月十五才熄灭,称为“长明灯”。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凌晨即起,穿戴一新,鸣炮开门,以图开门大吉。尤溪人在早餐前要煮生姜红糖茶先吃“甜头”。早餐皆为素食,或线面、或汤丸,象征长寿、团圆;沙县早餐必有大蒜、豆腐、红头菜(菠菜)等,寓新年诸事合算、富足、开门见红之意。旧时初一,人们往往上寺庙谒诸神、拜祖宗,祈求平安;乡邻见面,彼此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发财”;这一天,大人小孩都禁止讲不吉利的话。如碗打碎了,要说“碎(岁)碎(岁)平安”;小孩摔跟头,说“拾元宝”;受伤流血,称“见红有喜”……初一上午,将乐某村群众还有到水井、溪边争挑第一担水之习俗,叫“考头水”,寓新年事事第一。
从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一般拜年者不能空手,要带糕饼糖果之类,给长辈要带红糖,拜年者返回时,主家要回送同等价值的礼品,叫“礼尚往来”。
三明市> 民俗风情 > 沙县肩膀戏
提起沙县,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风味小吃。如今沙县风味小吃成为品牌,无论你走南还是闯北,哪个城市都有沙县风味小吃红红火火地树起一道亮丽的风景。殊不知,沙县引人注目的又岂此风味小吃?沙县肩膀戏以其别样妖娆的地方风韵、童趣盎然的独特魅力不仅走出了山门,还漂洋过海,饮誉八方。
肩膀戏,亦称肩头坪。据《沙县志》记载,清朝宣统年间,沙县民间的戏剧十分活跃,各个戏班竞相演出。时有“玉枕轩”的领班连细狗别出心裁,创新出一种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肩膀戏。演出时,由8岁左右的孩童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负责唱腔、头部表情和双手动作,大人负责台位变换的腿部动作。戏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小孩担任什么角色,大人就走什么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平时又训练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仅不怯场,而且唱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起来招形式有致、维妙维俏。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垫步……根据剧情需要,与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浑然一体。
沙县肩膀戏,是全国别具一格的民间传统艺术。演技奇特,唱腔动听,兼容各调,场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间艺术奇葩”之美称。它早先采用民间最流行的小调打花鼓演唱《小放牛》、《补缸》、《花子过关》等剧目;后来采用南词曲调演出《赶船》等戏;后面又发展到演出《黄鹤楼》、《平贵别窑》、《四郎探母》等京剧折子戏。过去每当逢年过节,肩膀戏都要走街穿巷演出一番,所到之处,无不备受欢迎。
如今欣逢盛世,沙县肩膀戏再度焕发青春,推陈出新、博采众长,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县肩膀戏剧团参加了在澳门议事亭前地广场隆重举行的“万家喜庆贺蛇年”的开幕式表演,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演出。当地记者在专题报道中写到:“对本地居民来说,肩膀戏是较为少见的文艺节目,约五六岁的小孩站在壮汉的肩上,穿着戏服边唱边舞,在悠扬的乐曲中演戏,是一种高难度的特别戏种。”同年下半年,沙县肩膀戏剧团又带着《猪八戒巡山》等新剧目,参加了中国第五届民间艺术节,荣获了金奖殊荣。
三明市> 民俗风情 > 茶东坑鱼子灯
在泰宁城区每年元宵夜晚的灯火中,茶东坑的鱼灯最让人赏心悦目,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距县城仅二十华里的茶东坑村,座落在四面环山,风光秀丽的小盆地之中。现在全村一百二十多户,四百九十多个人口,居住高度集中,全部姓邹,属宋进士邹位博支下第三世三九公原为始祖的一个兴旺家族。这个村到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发迹历史。凡来过此地的人们,无不为村之青山绿水人之热情好客而感叹不已,赞曰:“这是一块极为难得、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风水宝地。”
这个村地势较高,山多岭大,世世代代以种田为业,人们劳作很不轻松。他们辛辛苦苦劳动一年,为了消除劳作疲惫,庆贺当年的丰收,祈祷来年的吉祥,每年的正月总要用上几天时间开展以自发组织,自己制作,自行排练,自我欣赏的群众性的玩灯活动。这项具有很强娱乐性的民间鱼灯活动,始自清朝道光年间,因为群众已把它视为揽胜纳祥的传统习俗,故生命力很强,到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久盛不衰,远近闻名。
茶东坑的鱼灯不象其它灯种一旦做成可用上几年,而是一年一换,逐年提高,不断创新。因此,有着很高的工艺水平和欣赏价值。做一盏鱼灯虽然并不很复杂,但工艺要求都十分讲究而精细。
首先是用上等竹子材料做鱼灯模型,鱼头和鱼尾至关重要,为单独制作,此材料要削得细腻而光滑,使之做成之后拼起来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和真实性。两片面鳃要精心制作,其框架弯曲度全靠制作人的灵性和手感来掌握,以做成匀称准确的头尾模样。
其儿,是鱼鳞剪花,这是一项很细致的工艺,极讲究分寸和平直。鳞花材料是采用很薄而光滑的红纸,在红纸上裁剪鳞花是用锋利的剪刀来操作,鳞花既不能剪太祖也不能剪太细,其粗细要与模架大小相吻合,即与整条鱼的大小成恰当的比例。
第三,是粘贴鳞花,这道工序要特别细心,操作顺序是:先在做好的骨架模型表面粘上浆糊,然后贴上一层易透光且很薄的棉纱白纸作衬底;接着在白纸上面贴上已剪好的鳞花纸片,贴花时要用两手将鲜花纸片拉紧,但要控制好力的适度,以免把鳞花拉断,眼看拉出了明显的鳞花才能贴上,这样一片片鳞花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让人对鱼鳞产生一种直观和立体的感觉。
第四,是点眼,描鳃和画翅,这项工序要有一定的美术工艺基础,一般是由艺高手巧的做灯师傅统一掌握,用红、兰、黑三种浓淡不同的颜色描绘而成。
第五,是装灯照明,鱼灯是在夜晚这个特定的时间里活动,之所以称其为“鱼灯”,顾名思义就是鱼和灯的结合。这两者是互为作用,相辅相成。灯是装在鱼腹之中,夜间借助灯光的作用,将鱼的外形特征和活动情景衬托出来,即前面讲到的让人产生直观和立体的感觉。灯的制作很简单,是在一个杯子里盛上白米饭和茶油,再放一块古代使用的中间有个洞的铜钱片,洞中穿插一根白带子做灯芯。由于燃料是采用真茶油,故灯一点燃就会散发出一股股香味来,这种照明灯也叫“茶油灯”。最后是上根手提的竹子把柄,这样一盏鱼灯就全部完成。准确地讲,茶东坑的鱼子灯是“鲤鱼灯”,人们还称“吉祥灯”。
茶东坑每年玩的鱼灯,都是由各家各户制作和出灯,但制作是集中统一起来,制作时间一般是在正月初四至初六日这三天进行,制作时有专人讲授做灯的基本常识和技术要领。所以每次做灯既是完成制作任务的实践过程,又是取长补短、观摩学习的极好机会。鱼灯做成后各家都挂在自家的神台上,每晚把灯点亮,以展示自家的辉煌和吉祥。正是采用这种集体方式,体现了客家能做灯,人人能玩灯,因此,这个村群众性的鱼灯活动能始终做到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勤劳而有智慧的茶东坑人,不仅鱼灯做得非常漂亮,而且鱼灯也玩得十分高明。他们之所以喜欢玩赏鱼灯,是由于他们与“鱼”结下了不解之缘。俗话讲的“鱼水情深”这句话,无不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生动的体现。灯龙由鲤鱼灯、熊鱼灯、五角星灯和毛主席像灯四个部分组成,其毛主席像灯和五角星灯是解放后才解放后才增加的,增加这两种灯是意味着茶东坑人从黑暗的旧社会进入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从此翻身作主得解放,以表达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的恩情。灯龙排列顺序是:最前面是一盏毛主席像灯为灯首,其次是一对五角星灯和一对熊鱼灯,接着是数十盏鲤鱼灯相继排列。掌灯的领头为五人,由大家推选年纪大、声望高,而又技艺好的人担任。所有掌灯人都有一种高度自律的责任心,这就是心态善良,思想集中,精力旺盛,动作整齐,各自把关,既要把灯舞得活灵活现,又不能出现烧灯现象,确保欢乐、生动、热闹、安全的娱乐风韵,以展示兴旺、发达和吉祥的美好前景。 在每年正月十五这个欢乐的夜晚,当人们酒足饭饱之余,家家户户都出灯,男女老少都出门,鱼灯领头人一声号令,掌灯的年轻小伙子个个都喜笑颜开,把自家的鱼灯举出来,以昂扬的姿态,纷纷加入灯的行列,一瞬之间就形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灯龙。于是,长长的灯龙,再配上“茶东坑、茶东坑、茶东坑坑茶东坑”铿锵动听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使茶东坑这个小小的村子,倾刻就沸腾了起来,真是灯如龙,人如流,歌如潮,好是一派热闹非凡局景象。 茶东坑村有一个合族共用的宽畅大厅,这个厅的中柱梁高五点五米,宽六米,长六点六米,面积达三十九点六平方米。这厅世称古老的祖厅,见全村的婚丧喜庆等一切大事活动都在这个厅里举行。当然,正月十五日元宵夜晚的鱼灯无不例外也是先在大厅活动。舞灯在震天动地的三响“三品铳”声中开始,这时排好的两列鱼灯,从大门前左右两侧同时进入大门,厅上鞭炮阵阵,锣鼓声声,鱼灯对对,表演非常好看,场面极为壮观。鱼灯在厅上舞过一阵后,再延伸到村前露天空坪上,此时只见鱼灯越演越烈,鞭炮越放越响,锣鼓声、鞭炮声和“三品铳”的巨响声交织在一起,前后持续两个小时的鱼灯活动,使整个村庄充满了灯火辉煌,色彩斑斓,人心涌动,热闹异常的气氛。是啊!一年伊始,人们的喜悦、欢乐、祝福和吉祥,以及美好的理想和寄托,似乎都凝聚在这片欢乐之中。 鱼灯在本村玩过之后就进入县城,把鱼灯活动推向高潮。进城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年是在初六、初七两个晚上,有的年是安排在元宵佳节夜晚。进城这天,掌灯队伍早早就吃上晚饭,经准备一番就急忙下山,沿途一路欢歌一路灯,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县城。历来茶东坑的锣鼓打得很有名气,因为他们的锣鼓旋律动听,节奏鲜明,起伏不断,远近耐听。尤其是在他们的锣鼓声中,还有一段声响近似“茶东坑”这三个字的谐音,因此在远距离之外,一听锣鼓声音就知道这是茶东坑的鱼灯来了,往往是鱼灯未进城而锣鼓声音先进了城。城里人一听茶东坑的鱼灯来了,无不喜出望外,于是男女老少都拥上街头赏灯去了。鱼灯队伍对城里人的献演是慎之又慎,因为他们有心要以自己别具一格的鱼灯风姿,让城里人一饱眼福,使他们能度过一个欢快的元宵夜晚。 为此,茶东坑的鱼灯队伍遵循鲤鱼在水中生活习性和游水动作,按戏游、结伴、冲浪、出水和跳龙门五大排列动作,进行完整的表演。特别是鲤鱼跳龙门的场面尤为形象生动,只见成双成对的大红鲤鱼露出水面,由低而高,再腾空而起直跳龙门场景,使一盏盏鱼灯格外显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再加上锣鼓的紧密配合,更使全场演出产生一种动作紧凑,节奏鲜明,热闹异常,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此情此景,让人很难相信这是灯,简直就象水中畅游的活鱼,真是把鱼灯演活演绝了。观众反映说:观赏茶东抗的鱼灯,无不使人觉得这是一种艺术享受。
三明市> 民俗风情 > 客家情歌
三明客家,是山歌的故乡。西晋“永嘉之乱”以后,一批批中原汉人,为避战乱、饥荒、瘟疫等天灾人祸,纷纷南迁;历尽艰辛,来到了闽西北这块世外桃源栖息繁衍。千百年来,客家祖先和土着百姓和平共处,并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渗透。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造出许许多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三明民歌与地方民俗风情融为一炉,带着泥香土味,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客家情歌,以炽热、健康的情感,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洗炼的语言,表达了青年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憧憬、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对封建婚姻的反抗。有如清泉,沁人心脾。
客家情歌大多七言,隔句押韵,有四名式,也有段体结构,形式多样。还有对唱、盘歌等,倍受群众喜爱。
三明市> 民俗风情 > 石壁风俗
令客家人瞩目的弹丸山村石壁,被愈来愈多的人们所关注,不仅客家学者纷至沓来寻访奥秘,慕名而来的游人更是络绎不绝,都想领略她的异彩风姿,撩开她神秘的面纱,尤其令人神往的是石壁的民众风情,任人咀嚼无穷、寻味万千,使我们联想着中华古国源远流长的璀璨文化,客家人坚执的信念和至今遗留在石壁的中原风俗。无论研究石壁、或研究客家,都应从研究石壁的风俗民情入手,以提示她深奥的文化内蕴。研究风俗,旨在“探索近代的社会制度、风俗与信念之起源,并剖析影响于国家生活的各种民风与行为的动机”。探讨石壁风俗,其目的也在此,却也是一切学问中“最有兴味,最有价值的一门学科”。
一、石壁风俗的形成
风俗最显着的特点是民众性、传承性、地域性、稳固性。某项风俗在民间形成之后,便成为一地人民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然而一些有违当朝政法社会制度的风俗,历代封建统治者虽曾严格限制,但在民众心里扎下深根之后,却也是一代一代传承,很难改变。即使在苛严政治制度桎梏下有所收敛,但一旦社会制度发生变革,又重复兴起,由此观之,风俗对于一地政治、社会有着深刻影响。这正是阐明,石壁独特风俗形成之后,经过漫漫的历史长河和一次次政治风云的冲击,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能够延续至今,保持中原古风俗的遗风,其根本原因是它的稳固性和传承性,在民众生活中形成道德行为的规范。石壁风俗是中国民间文化、社会习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射着客家人特殊的精神风貌。
隋唐之际,由于战乱、灾荒或政府奖掖等诸多因素,中原汉人迈着艰难的步履,一批批向南逃亡,在南迁过程,大多曾滞留石壁。尤其第二次唐代大批移民中,在石壁定居时间长、人口多,为石壁风俗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陈运栋教授《客家人》中指出:“自从经过一次战乱之后,客家移民的主力,遂由长江南岸迁移到赣南山地,后来就以宁化一带为据点,向闽粤赣区拓植。”大量移民的涌入,多来自中原,有较为相同的风俗,如婚庆、丧葬、生产、生活、服饰、语言、岁时节日等,都有其中原地域的广泛性。
石壁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石壁的风俗不是孤立的。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壁风俗形成的重要基础上早在千多年前深埋在地下的如淮土乡淮阳赤下窑的唐代古窑址的古瓷器标本等出土文物,用古老、沉默、刚毅的语言证明石壁历史的久远。
石壁究竟何时有人类居住?笔者未曾读过这方面的资料。以福建人类活动历史推算,唐之前已有人类活动的史迹。至少也有三四千年。有关福建先民的记载,据先秦典籍《周礼·职方氏》称:所谓“七闽”,毫无疑问,包括石壁在其中。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是有七支不相属的闽部族。许慎则认为,是南方百越中活动在东南的一支,是以崇拜蛇为图腾的部族。《史记》《汉书》称:“福建先民习于水性,便于用舟。”《汉书·严助传》谈到闽越国时云:“越方外之地, 发文身之民也”。这些记载是不是与石壁先民有关,笔者不能武断地证示。可以肯定的是客家人大量涌入石壁之前,石壁曾是土着人繁衍生息之地。不论土着人口多少,他们在生活过程,形成了较为古朴的原始习俗。由于大批汉人来自中原,栖居石壁,冲击着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从石壁风俗中至今遗存的“夤夜抢亲”、“蜡烛火种”、“背抢新娘”,无疑是石壁土着成为社会抢新的遗风和对火神的崇拜。这是一种土人文化,也包含了客家南迁的移民文化,经过中原文化的播衍,在长期历史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形成。石壁风俗发展的根本性在于它接受、继承了中原正统文化和土着文化的冲撞,吸引了多种养份而丰富发展起来,不仅继承着儒家风俗的传统,又渗透、融合迁移地区和当地土着的风俗。尽管大批的客家先民纷至沓来,反客为主定居石壁,却不能排除土着民风的渗透。汉人和土着民俗民互相的融合、渗透,使一些比较单一的民俗事象呈现出丰富和多元的内涵,形成了石壁独特的民俗色彩。而后,土着逐渐被同化,演绎为客家文化来主导石壁社会的发展,客家人构成石壁的主体,构成客家文化的形态,这是形成石壁民俗的基础。
石壁独特风俗的形成是基于如下条件:1、地理条件。石壁有一块约200 余平方公里的偌大盆地,水草肥美、森林茂密,有蛛网般的溪河,为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与江西古城交界处有武夷山脉南段为屏障,距石壁不上10公里的站岭系闽赣两省主要通道,有大片土地可供开垦,有偌大盆地可供居住,地理条件优越。2、历史条件。隋大业间(605~617)巫罗俊随父由南平到黄连峒(宁化古称)定居。巫罗俊率众在石壁地区垦荒造田,“开山伐木、泛筏于吴”,将林材运往长江下游各地销售,沟通、促进了石壁与长江沿岸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建筑城堡、抵御土寇、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吸引了客家先祖在此定居。3、交通条件。由于武夷山脉的阻滞,远离频仍战乱,不听枞金伐鼓之声,很少与其他民系、其他国家、其他民族联系,形成长期的封闭状态。由于众多中原先祖聚居一处,使中原各地风俗经过渗透、融汇,衍化为石壁独特风格,在漫长的岁月长河,固守一方乐土,保持中原古朴民风,充分表达了小生产顽强的特性。
二、石壁风俗从哪些方面保留了中原古代的遗风呢?
1、从婚庆上。婚姻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是人生的最大美事,自古有“同姓不婚”的条规。石壁婚姻基本保持中原古风,主要形式有聘娶婚、招赘婚,童养媳、等郎妹、姑换嫂、纳亲、冥婚等。解放后,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纳妾和冥婚已经革除。石壁婚姻,大体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大多是包办婚烟。婚俗的礼仪也再现中原古风的繁文缛礼,主要有:开生日、送果子、送日子和归亲。结婚后三朝回门、五朝下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延续至一个月,喜庆高潮才悄然消失。石壁闹新婚还有一个奇特习俗,即新婚夫妇洞房花烛夜,经过“闹房”之后,洞房四周、门外窗口还簇拥着一些人偷听偷看的习俗,甚至有人悄然躲进新房偷走新娘的绣花鞋,待第二天归还原主,新娘得陪一桌酒席,预示吉祥之意。
由于几百年间,石壁人口量外迁,各姓系民大多离开石壁,只留下张姓在石壁定居,成为石壁主要姓氏,经过数百年繁衍,人口逐渐增多,“同姓不婚”却囿限了子孙的发展。他们无法向更远的外姓人氏联姻,婚姻终成了张姓先祖的一大难题。经过先祖的反复商榷,至闽张氏第十七世祖终于下定决心,修改族谱中“同姓不婚”的章程,冲破那座牢固的藩篱,以村中大道为界,分为上市下市,东西各立家庙,各族族谱,从十八世祖始,宗支五服之外,上下市张姓子女可以通婚,彻底结束了“同姓不婚”的历史。这是石壁先祖面对现实,勇于改革的一大举措,解决了长期困扰石壁先民的一大难题。
2、从丧葬礼仪上。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归宿,同婚姻一样是人生之大事。甚至丧葬礼仪,比生礼更为隆重气派。对于繁缛的丧礼,人们虽强烈反感,却不敢越矩,世世代代都严格承继,从不越雷池。至今依然根深蒂固的难以革除。丧葬最主要是重寿考,即上了60岁以上的老人死亡,称“白孝”,以肃穆庄重的礼仪,以示儿女的孝心。丧葬礼仪主要有报丧、落棺、出送等。事后还要做七、守孝、做周年、造坟、祭祀,尤其讲究造坟,坟地选择中十分重视风水。坟墓的营建大体如客家民居相似,让死者在九泉之下有安身之所,不致荼毒,表达了客家人对先祖的无限崇敬。
3、从节日习俗上。石壁人保持继承着传统节日的特点和习俗,如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和全国许多地区的习俗大体相一致,仅仅是些微的差异,显示着自身独特的特点。石壁人还有自己的节日称“七月半”。那是超度孤魂野鬼,进行打醮度孤活动的节日,给死去的亲人烧纸钱、插路香,类似闽南的普渡。石壁人年初七(正月初七)要吃七种羹当早餐。即选用芹菜、葱、韭菜、肉、鱼、米果等,与饭汤合煮成羹。意谓吃下了七种羹能勤快、聪明、长久、有余、富裕、团圆,充分表达人们对新生活的企望。有一首歌谣很能表达七种羹的韵味,即“吃了七种羹,开始做零星”。敬告人们,过完了春节,不能再在家休闲,需要勤劳耕作了。每一个节日,对客家人都是一种鼓舞、愉悦、吉祥、喜庆,都是对生活充满新的企求,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方式,表示着独特的寄托的企愿。
4、崇拜神明。宗教信仰习俗,对石壁村民影响至深。石壁村民的崇拜,主要是崇拜风水、崇拜祖宗、崇拜神明。
风水,不仅是石壁人,也是客家人寻求兴旺的寄托。如迁居之时对村落的选择,死者择风水宝地安葬,造屋建房地址的择定,无不遵循风水。对于风水宝地不惜重金购买,甚至演绎了村坊、姓氏、房族之间长期不懈的争斗,乃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石壁人崇拜祖先,充满浓郁的宗教色彩。崇拜祖先和崇拜神明溶为一体,紧密结合,采用不同方式,利用各渠道,搞好族内睦邻关系、团结族众,充分利用祖先家训教育子孙。其实训大抵了自儒家体系,不独是封建时代对族众的行为规范有积极意义,就是进行精神文明的当今亦有现实意义。如许多祖先家训演化为村规民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成为村民的行为规范,建树社会新风,促进安定团结。
三、石壁风俗的传播
石壁风俗,既继承了中原的古风俗,又结合客地实际,经过融合、改造,呈现出多样性、综合性、独创性的特点,铸造了客家人的精神,使客家人有着刻苦耐劳、刚强弘毅、勾勒创业、团结奋斗的优良民性,深受中外客家学者的赞誉。这些民性是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是在严酷的自然斗争和阶级斗争为了争取自身的生态和发展而磨炼出来的。
在第二次大迁移中,由于石壁较长时间滞留了人数众多的中原汉人暄宾夺主、以客夺主,从而形成许多星散的村落,也形成了经过承继、融合、改造之后的独特风俗。当石壁先民有组织地大举转徙南迁,去开辟新的谋生之地时,自然将石壁已经形成的风俗带来了新居地,在新居地继续的传播,一代代传承。
从服饰方面的传播,石壁老女人的船型髻、大襟衫、乌长裤镶花边、洞阔头、围裙、花鞋等,男人的对襟衫、儿童的狮头鞋等,随着石壁人的迁称,已播衍至广东嘉应和台湾等地。尽管部分台湾客家人住在城镇,也穿西装、茄克,老年人却都喜爱穿传统衣衫,有很大部分是随着巫罗俊子孙迁居台湾而遗留至今的。
从饮食方面传播,石壁人居住山区,农田作物大多种植稻谷、番薯。以米食为主食。一日三餐都备有干饭,辅之以番薯。有食用米粉、豆腐、擂茶、水酒、伊面等。这些饮食习俗不仅流传在闽粤客家地区,台湾地区也很盛行。而且石壁人喜辣的风味还传播至四川湖南等地。
节日习俗中,至为突出的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葛藤、艾叶。相传此习俗源于石壁,以后播衍至闽西、广东等客家地区,而不属客家地域的闽北或广东其他他区也受此影响。故事原出于唐末黄巢起义,黄巢下令军中,凡挂葛藤处不准有犯,果然,黄巢军队所到之处,凡挂起葛藤村庄均免遭灾难,终成习俗,而广为流传。
石壁婚俗,保留了中原古代习俗,和客地所有地区相一致,只是一些细微末节有所不同。
石壁风俗为何能播衍辐射至客家许多地区?重要原因是,保留了中原古代风俗,随着石壁先祖的迁移,而将种类风俗一同带去,在新的地区播衍继承,也有些风俗被客地融化、改变,或赋上新的内容,或由于各种原因被新地区的风俗所取代。而客家人追念敬奉先祖的习俗是至为隆重虔诚的,充分表达了客家人念念不忘先祖,也充分说明客家民系密切的渊源关系。
7. 三明好玩吗
三明是福建省辖市,位于武夷山与戴云山脉之间。全市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67.5万;辖1个县级市(永安市)、2个区(梅列区、三元区)、9个县(明溪县、清流县、宁化县、大田县、尤溪县、沙县、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森林覆盖率达76.8%,有"绿色宝库"之誉;年平均气温为19.4℃,一年四季均可游览。
三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旖旎,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三明岩前发现了20万年前古人类文化遗址。宁化石壁是中国历史上由北向南客家大迁徙的中转站,被誉为"客家祖地"。古邑多俊杰。宋代"理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和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及清代"书法四大家"之一的伊秉绶等历史名人都诞生在这里。三明名胜古迹众多,自古以来为人们所称颂。这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的泰宁金湖;有被着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为"大而逼,远而整"的永安桃源洞"一线天";有犹如"神仙洞府"的将乐玉华洞……
改革开放以来,三明旅游业迅速发展。现已建成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为特色的旅游风景区(点)58处。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将乐玉华洞),国家4A级旅游区4个(泰宁大金湖、永安桃源洞、梅列瑞云山、三元格氏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将乐龙栖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泰宁猫儿山国家森林公园、三元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1个(泰宁大金湖),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泰宁尚书第明代建筑群,三元万寿岩,永安安贞堡),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梅列瑞云山、沙县七仙洞-淘金山、宁化天鹅洞群),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三元格氏栲,三明萝卜岩,永安天宝岩,泰宁峨眉峰,宁化牙梳山,建宁闽江源,尤溪九阜山,明溪均峰山,君子峰,大田大仙峰),省级森林公园2个(梅列金丝湾、将乐天阶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个(梅列正顺庙,沙县城隍庙,泰宁世德堂,将乐杨时墓,建宁白楼、天主教堂,尤溪南溪书院、季奎堡、孔时公大厝,清流狐狸洞,宁化伊秉绶墓、革命烈士纪念碑、黄慎墓),已推出"碧水丹山游、溶洞探奇游、漂流探险游、森林考察游、寻根谒祖游"等旅游线路。"绿三角之旅"和"客家之旅"被列为省级三大联合促销线路。全市现有市、县两级旅游局12个,旅游质监所3家,旅游监察大队2家,旅游培训中心1家,并成立了旅游协会。有饭店、宾馆68家,星级饭店28家,有旅行社35家,旅游汽车公司3家。三明交通方便,国道205线,316线、省道212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鹰厦铁路横贯市区,开通了"永安号"、"金湖号"专列、"三明号"三明←→厦门城际列车,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也在建设中。三明物产丰富,有竹、木、菇、闽笋、建莲、金桔、天然宝石等,还有"汀州八大干"的明溪肉脯干、宁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明旅游已形成了一个能够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需要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三明是全国着名的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双拥城、优秀旅游城市。
朋友,文明、清明、开明的三明,竭诚地欢迎您!
主 要 景 区
金湖
位于武夷山南端的泰宁县境内,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为福建省最大人工湖,湖面五万多亩,纵深60余公里,库容达8.7亿立方米。在大金湖景象万千的水上天然大佛寺,游戈万顷碧波上,呼吸着迎面扑来的习习灵气,举目可见一尊尊天然"大佛"接踵而至:"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点迷津,"水上观音"临水而居,"红脸伽蓝"威风凛凛,"罗汉"修行,"达摩"诵经,"弥勒"开心……在他们周围,还有成群结队的"圣象"、大大小小的"金龟",以及"藏龙"、"卧虎"等都充满了这方山水的灵气,静静地在此修行千年复千年。
云游水上天然大佛寺,有缘之人不但能于祥云缭绕之间释放自我,领悟碧水丹山的诗情画意,更能感受到大金湖山水的灵气,让心放松,让心安慰。
上清溪
位于金湖上游,漂流全长15公里,曲折穿梭于深山峡谷、丹崖幽林之间,两岸壁立千仞,奇岩拔扈,融"野、幽、奇、趣、险"于一体,一年四季均可漂流。泛流方圆几十公里,保留着最原始、最野性的自然景致。飞禽不避人,人过谷传声。99曲、88滩、77弯、66峰、55岩、44景、33里,让您饱尝有惊无险的刺激,因"妙在原始,美在自然"而享誉"华东第一漂"。
尚书第
座落于泰宁县城中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天启间协理京营戌政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春烨宅第,面积达四千多平方米(南北长87米,东西宽52米),主体建筑为五幢,辅房八栋,分五道门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有房120余间,均系砖石、木结构,甫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地,天井有石柱花架和石水缸,庭院前的甫道设五重门楼,横匾分别有"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礼门"、"义路"、"曳覆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石刻。尚书第建筑布局严谨、合理,对于研究明代建筑有较高价值,现"尚书第"内辟有"明代蜡像馆"等。
桃源洞
位于距永安市区8公里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区。因溪旁遍植桃花而得名。沿溪多美景,素有"水似漓江山武"之称,而其中一线天,全长120米,两侧石壁高三四十米,最高处达九十米,整齐如同刀劈剑削,人需侧身而行,徐霞客赞道:"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曾未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是桃源洞胜景之精华,2002年3月,被确定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之最。
鳞隐石林
位于永安西北13公里的大湖乡,风景区面积1.21平方公里,附近还有翠云洞、寿春岩、洪山洞、十八洞、石洞寒泉等五个景片。这里耸立着奇形怪状的石柱196座,最高的36米。据考证,在距今五千万年以前,这里原来是海底,由于地壳运动,才形成现在这样的石林景观。
鳞隐石林地势有两大特征:其一"别有洞天",这里有石门初步、妙哉亭遗址、十笏山河、仙猴抱桃、地下迷宫等20多个景点。其二为"卧龙潭",有吟风弄月、远眺台、揽胜窗、点额、独乐洞等景点。
安贞堡
位于永安市槐南乡西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15亩,大小房间320多间,上下3层,共有18个厅,12个厨房、5口水井,可供千余人食住。它始建于清光绪乙酉年(1885年)。是当地太学生池占瑞和他的儿子池云龙出资兴建的,故又称"池贵城"。池云龙曾多次晋京参观、访问,回来后亲自设计、绘图,借鉴了北京古建筑艺术风格。建造历时16年,耗金万两。一个世纪过去了,安贞堡栉风沐雨,巍然屹立,成为八闽大地不可多得的宝贵文物。
玉华洞
位于将乐县城南7公里的天阶山下,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洞总长10公里,主洞长5里。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光华四射而得名,是福建省最长最大的石灰岩溶洞,被誉为"闽山第一洞",列"中国四大名洞之一"。
玉华洞内有两条通道,分藏禾、雷公。果子、黄泥、溪源、白云六个支洞、洞内有石泉、井泉、灵泉三股泉水,清澈甘冽,潺潺有声,有达摩面壁,仙人田、地下龙宫、瑶池五女、硕果累累,五更天等一百六十多景,前后洞口及洞内的岩壁上,保存着许多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宋代着名理学家杨时,民族英雄李纲曾游此洞,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洞炫巧争奇,遍布幽奥,透露处层层有削玉裁云之态"。
幽深的玉华洞是实施洞穴疗法的"天然医院",洞内温度长年保持18℃,凉风习习,空气清新,其前洞空气在洞内受冷下流往前洞喷出,前洞口的风力强达4级,构成闻名的"一扇风",令人心旷神怡,洞内充满丰富的游离子,泉水饱含丰富的微量元素,其环境对于气管炎、关节炎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天鹅洞
位于宁化县城东28公里处,因其山形似天鹅般洞内钟乳石如同天鹅般洁白而得名。天鹅洞群包括天鹅洞、神风洞、石屏洞、水晶洞、山涧一线天等6个风貌各异的溶洞,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密的岩溶地貌风景区。
客家祖地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等历史时期,中原汉人为避战乱南迁,大多聚居于此,而后陆续向外衍播。石壁因此成为如今遍布世界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1。2亿客家人的祖地。石壁客家公祠供祀着160姓客家的先祖牌位,收藏客家族谱、家乘和客家史料。每年10月为"祭祖月",在石壁举行世界客属祭祖大典等活动,平时根据游客需求举行祭祖仪式。
龙栖山
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古传有龙潜于此而得名,全区面积63.85平方公里,拥有6万亩原始森林,野生动物资源异常丰富,其中珍贵的有南方红豆杉群、柳杉群、金钱松、华南虎、云豹、娃娃鱼、梅花鹿等。
龙栖山峰青峦秀、翠叠绿拥,古木参天、山花烂漫、秀水长流,较为着名的景点有龙潭瀑布、梅花鹿苑、古厝桥、云海奇观、仙人堂、连片黄山松等。
龙栖山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是夏季,白天温度不过30℃,是避暑休闲的胜地。
格氏栲
位于距三明市区20公里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森林公园,以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格氏栲纯树种群落而荣登绿色王国榜首,有"世界之最"之称,植物学家誉之为"凤毛麟角"。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有千余种维管束植物,三百余种珍禽异兽,千余种昆虫及数十种经济菌类,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科研、考察的热点。1992年以来,保护区得到开发,兴建了森林度假村等配套接待设施,成为生态旅游的热点。
淘金山
位于沙县城西2公里处,又名屯军山、华山,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海拔450米,山多奇石,兀立于丛林中,尤以三迭岩、金龟石、将军寨等最为出色。山中有千年古刹栖云寺、华山古殿、宗教风情独特的山胜大圣庙及宋代"理学四贤"之一罗从彦祠堂等景观,50余处摩崖石刻为宋至当代名家手迹。长达42米的石雕卧佛和铁树群,堪称奇绝。
瑞云山
距三明市区6公里处,国家AAAA级旅游区,以独特的火山岩地貌、奇异的植物造景、幽雅的岩洞古刹着称。其间瑞云洞内有一座始建于宋代的五开间木结构庙宇,佛道共居一室,堪称一绝。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代摩崖石刻数处。雄伟逼真的马背,逶迤险峻的栈道,气宇轩昂的亭阁,是人们登高览胜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映托着缕缕晚霞红云,瑞云山麓更显妖娆。
水上游三明
位于三明市区,是三明城市风光的一道翡翠长廊,上至三元区城关大桥,下至斑竹水电站的两岸五桥之间,远山如黛,近岭如墨,楼房掩映在万绿丛中,碧水倒映着天光云影,尽显三明山水城市"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的独特风韵。或乘坐"闽光号"游船水上游览,或漫步江滨两岸,古榕、垂柳、亭台、城雕,尽收眼底。入夜华灯辉映,水中明月,脚下繁星,让人体会"青山碧水画中游,临风如举天上客"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