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传统渐渐没落了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直是传承有度的,虽然战祸延绵,但是没有断绝。
只是到了清末,外寇入侵,对于故步自封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然后就是中原故土饱经战火,很多东西开始遗失,
特别是后来的年轻人拿来主义影响,认为外面的就是最好的。
就导致很多传统的文化遭遇排斥,特别是一场文化浩劫,很多传统遭受到灭顶之灾。
知道现在很多国人依然崇洋媚外,年轻人不愿意继承传统,造成流失。
再加上很多人打着传统的幌子来赚钱,其实自身没有什么本事,
真相被揭穿后,就有很多人站出来斥责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可悲的,很多东西的流失让人惋惜。哺育了很多人,却被人遗弃,在缺乏继承者的时候又有很多所谓的继承者出来利用传统文化赚钱。
更可悲的是,这些后辈人在揭穿那些打着传统幌子赚钱的骗子之后,不去反思如何扛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反而横眉冷对将矛头指向传统文化。
这方面是有例证的,比如现在的中医,武术(国术)。
‘贰’ 为什么古文明中只有华夏文明没有灭亡
首先要说一句,四大文明古国,或者说文明摇篮,这个概念是成立的,西方历史学界也有类似概念。
看看现在的埃及、伊拉克,被异族统治,邪教洗脑,完全抛弃祖上的璀璨的文明,真为他们感到羞耻啊。其实中华文化并非没有灭亡的危机,五胡乱华的时候,中原大地上匈奴、鲜卑、羯、羌、氐、汉等民族相互厮杀,最后剩下来谁呢?第一是鲜卑,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北魏和北周成为中国北方的统治者,而他们都是鲜卑人;第二个就是汉族。一向柔弱的汉人,在匈奴、羯、羌、氐等少数民族都被杀光了之后,居然幸存了下来,而且还是主要民族。。以至于孝文帝都要实行汉化改革,向汉人看齐。
另外那几个文明古国都是四战之地,被各种外敌洗来洗去,也不光是几个文明古国,多少强国几千年下来都洗没影了。中国东边南边有大海,西边有大山,北边纬度高,生存条件恶劣,综合起来说地理屏障决定了亚欧大陆上的其它强大文明难以轻易插足,而中国本身地理规模够大,人口也多,形成了统一的文化之后,相对于外部文化来说体量优势巨大,就算政权被政府了,文化也能延续。
就是汉文化很长一段时间是很开放的,能够吸收外来种族和文化的精髓。看多少外来食物,家具,乐器就知道了。还有佛教要不是经过汉文化的淬炼,也不会变成现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功不可没。你看欧洲那么屁大点地方,语言都那么多种,英德意西葡法,统一都没办法,还怎么在接下来几千年延续。
加上汉文化对周边压倒性的文化和人口优势,对于周边文明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古代中国地理相对封闭,文化先进,人口众多,所以一次次挺过来了。
1、中国地理环境优越,相对独立和封闭,在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很占优势,所以会有很多人去从事文学及其创作,也就必然会产生很多好的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文明占主导地位,中国有黄河,文明的发展必然要有河的参与,比如古印度的恒河,古埃及的尼罗河。
2、物质决定意识,因为中国一直存在,所以其作为物质附属品的文化也会随之流传。
3、中国在古代经理了较多的战乱,战乱中,汉族以及许多杉树民族会相互接触,文化也会发生碰撞,碰撞的结果必将是优胜劣汰,这也会使中国增加很多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
4、中国古代的文化大多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比如儒家文化等等,所以必然会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5、中国有较多的解释估计的注释书,比如各种训诂学,《尔雅》、《说文解字》等等。所以对于现代人对于古籍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主要是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文化传承!
另外,中国每个朝代的更替都有写很好的写史书,为了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
历史上的印度饱受外来势力的侵扰,而且绝大多数侵略者往往是进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都入侵过这个国家。因此印度文化受外族影响过深,不易保存!
古埃及也是如此,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
我们祖国不仅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国家。长期以来,我们的祖国一直是世界文明的先驱,领先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使我们祖国成为世界上文化发达的最早国家之一,对世界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是一个具有特别旺盛生命力的伟大民族。
参考资料:http://www.hu.com/question/21157664?group_id=41790953
‘叁’ 为什么中华文明没有中断,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主要原因是汉族的形成和思想上的统一,在民族的不断融合与发展之下,统治者对于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并且秦始皇还统一了六国,直接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古代的中国一直都是处于分裂的状态,并且因为诸候间的纷争不断,从而导致民不聊生。
而每一次朝代的更迭,其实都是一次民族的大融合。在这样的民族大融合期间,中华民族的版图也在不断的形成和交融,最终导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甚至到了近代,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打破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中国,由此中华文明才得到了传承。
而且,古代中国因为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家国以及天下的观念早就深入人心,这并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改变的。
‘肆’ 四大文明独剩中国,为什么中华文明唯一没有被毁灭的
古印度与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但是,四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余三大文明古国全部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
中华文明始终是建立在一个大一统国家之上的。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国家的实力一直都是非常强大。这种强大使得华夏一族一直难以被征服,更谈不上毁灭了。
‘伍’ 为什么中国文明能延续几千年但没灭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在没有宗教信仰,思想现实的时候,才会繁荣昌盛,不会被灭亡,消失于世界民族之林。
罗马帝国前期,没有全民宗教信仰,只有现实的皇权。帝国繁荣昌盛,疆域辽阔。而自从皇帝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后,帝国实力迅速衰落,直到最后分裂,亡国。罗马民族消失于世界民族之林,罗马文明中断。
而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思想很现实,遇到困难,也从不祈求远在天边的神灵,而是自己动手,打败困难。所以,世界十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下来了。
中国人民,天然敬畏皇权
虽然中国一直有北部蛮夷游牧民族的隐患,但它始终没有消灭我们,而且还被我们同化了,为什么?因为当我们遭遇亡国之难时,从不寄希望于神灵,而是现实的拿起武器顽强抵抗到最后。
[本人学识短浅,以上只是我的粗谈大论,有诸多不妥之处还请指出~]
‘陆’ 中国的文化为什么一直没有中断
人类历史上有四大古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学术界也有人把七个古代文明、即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密诺斯文明、玛雅文明、安第斯文明、哈拉巴文明,称作现代文明的“母文明”。无论是四大古文明,还是七个“母文明”,唯有中国文明历经四、五千年,持续至今,未见中断。中国文化这种无与伦比的延续力是综合原因造成的。
第一,自然地理环境。中华民族世代生活的东亚大陆,远离其他文明中心,周边又有天然屏障的阻隔——东濒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北临茫茫戈壁和浩瀚无际的原始针叶林,西方面对着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西南则耸立着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国版图的周边是古人难以跨越的障碍,而内部却有相当开阔的回旋余地。这种地理环境可以用 “大而封闭”来概括。“封闭”使中国人不容易走出去,“大”又使中国人不必走出去。中国人不容易走出去,自然意味着外面的人、外面的文化也不容易走进来。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腓尼基、亚述、希腊、罗马等东地中海文明之间,以及它们与南亚诸文明之间,自文化的发生时期就多有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并无严格的疆界。然而,中国文化的发生,大体是在与东亚文明圈以外诸文化相隔离的条件下独自完成的,因而中华民族是一个颇具原初性的民族,其文化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与东地中海文化和南亚文化大相径庭。截至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文化始终未有经受过外来文化的根本性挑战。于是,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始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内自顾自地发展着,使中国文化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自己的民族传统,获得了前后递进、陈陈相因的延续性。
第二,经济因素。中国文化的诞生地——东亚大陆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区,只有南北两端小面积地域属热带和亚寒带,绝大多数地段都适宜农业生产。华人先民从六、七千年前,就逐渐超越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进入以种植业为基本方式的定耕农业时代。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小农经济创造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前提条件,再加上我国的小农经济是以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实行男耕女织自然分工的生产单位,把物质生活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紧密结合起来。这种经济结构本身是十分牢固的,自给自足的能力很强。虽然它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低下,时有流离失所的忧患,但重整家园的难度也不大。于是中国的小农经济就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并成为封建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连续性的牢固的物质基础。
在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心里,始终深蕴着执着的本位文化精神。他们时时以冷竣的态度迎候外域文化的纷至沓来,在心灵深处却抱定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信念和只要“以我化人”,不要“以人化我”的心态。这就决定了华夏民族虽然也曾在历史上接纳外来文化,却未能造成文化的双向性优化整合,没有形成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工商业文化相互激荡而成的新结构文化。这样,汉民族固有的农耕文化难以发生质的飞跃,不过是在补充若干异质文化因素的情况下变得更加完备而已。
第三,社会政治因素。在西方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氏族制度逐渐消亡,代之而起的是以地域为特征的个体经济,家庭及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有较多的政治民主权利,国家与家庭各行其是,长期处于纷争局面,使原有文化难以传承。与此不同的是,我国进入文明社会后,氏族制度非但没有被清算,其残余反而被长期保留,氏族演变成宗法制宗族。在宗法系统里,男性家长是一家之主,族长是一族之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极其牢固的社会基层单位。这一种组织以及它的核心精神在社会上扩展开来,就形成了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政权组织,此时,“君为臣纲”就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准则。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把人们牢牢地粘合为一体。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在家要做孝子,在国必做忠臣,忠君就是爱国,这是长期维系我国古代社会政治伦理的根本原则。在宗法精神统摄下的中国封建制度,是一个有较大弹性和再生能力的机体。由于宗法关系给阶级关系罩上了温情的面纱,使封建制度的某些阶段,阶级对立并不十分尖锐,而且,封建制度有比较完备的调节机制,统治阶级往往通过实施“仁政”,推行“让步政策”使社会危机得以缓和、破败的经济得以恢复。
总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系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绵性提供了牢固的社会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