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有哪些
一、综合性。 综合性是文化遗产本身或具体到某一个事项的主要特征。特别是文化空间,在其中的某一事项中,往往包括有古代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哲学、宗教、伦理、法律(行为规范)、社会、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等。比如一个苗族鼓藏节事项(也是用《苗族古歌》作为祭祀词之一的事项)。他对铸柱撑天从材料选择到冶炼描述,就是古代物理化学认知的描述,他的有如“七七四十九天”等一系列象征性数据反复出现,是古代数学的传播,他对事件及天象的叙述,是天文历法的表现,蝴蝶妈妈生出人与神及动物以及对宇宙诞生的描述,就是古代关于宇宙、人、自然关系的哲学思想,仪式中体现出众多关于人的行为规范就是古代的法律,他描述的生产与分配方式就是古代的经济体制,他表现的战争周折就是古代的军事战术,他包含的古歌、音乐舞蹈、服饰银饰就是文学和艺术,他的活动整体就是苗族的传统的宗教信仰。哪怕一幅小小的布依族的传统蜡染,他也包含有宗教分布、信仰崇拜、哲学追求、审美情趣、工艺技巧等等。这一些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征,在一个事项中,可以包括有无数个文化的信息。 二、集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每一个事项的立体内涵,都是现任的集体创造。它不像现在的电视电影、喜剧及音乐、小说诗词等,有明确的内容责任人,即创作者。它是某一事项的初始形态得到集体认同后,在传播、传承过程中逐渐丰富而形成的。上面所说的集体,有极为明确的社会性,它有可能是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社区、一个村落、一个人群、一个行业。集体性不单表现在创造上,还充分表现在传播与传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事项的初始形态一旦得到集体认同后,他便在这个集体中显示出他的价值,这个集体在确立了他的价值取向后,开始进行传播,传播的过程,就是各种事项介入集体生产生活、信仰崇拜、祭祀禁忌、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游乐嬉戏等等领域的过程。这样,这些事项开始在某几个方面或一方面去规范人们的行为——包括生产劳作、社会交际、精神向往、艺术创造等等。传播中这些事项显示出了他对维护社会平衡、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体现出了及体检相互借用、互相影响的现象——才有了现代文化人类学中所说的文化圈、文化域,甚至文化社区、文化群落、文化村落这些概念。有了集体创造、集体传播、便开始有了集体传承。传承是由遗产事项的价值确定的,继而便有了集体传承的自觉性。物质遗产如遗址、物价等,它的传承(一代接一代研究、移交)是不可变异的,因为它是静态的,固定整型价值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活态的,所以它的传承就出现了这么个自觉原则:我们把它称之为“固守主体,横生枝节”;这个主题是传统的,得到一代代集体认同的主要内容,横生的枝节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去丰富主题内容,去改造一些不适应当时形态的枝节——这就是文化人类学所说的文化遗产产生的变异性。这一切都是集体活动,所以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体性。
㈡ 中国历史的代表遗址有哪些特点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人文古迹。
我国历史古迹之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至今已发现的古人类有十多种,如距今已有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有80万年的陕西蓝田人,距今有40万年的北京人,遗迹年代更晚一些的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山顶洞人等等。至于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就更多了,比较典型的有本文提到的“蓝田遗址”、“河姆渡遗址”、“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等。
我国古代为帝王修建陵墓的风气相当盛行,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其中所发现的历史文物之丰富一向为世人所注目。我国着名的帝王陵墓主要有黄帝陵、禹陵、秦始皇陵、昭陵、成吉思汗陵、明十三陵等。1974年我国考古人员在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面积达14,260平方米的兵马俑坑,坑内有成千上万个武士俑和陶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河姆渡文化遗址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据考证,傅家山先民定居以后,种植水稻是它最主要的食物。根据是骨耜农具的使用、夹炭陶中大量掺和的稻谷和陶器上谷粒、稻禾的刻划纹饰等。除此之外,渔猎和采集是这些先民必要的经济补充。
中国南方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河姆渡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
㈢ 文化遗存是什么
文化遗存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既包括人们加工过的实物,还包括未经加工但使用过的实物。遗迹即不可搬动者,如宫殿、房基、矿井、城堡、坟墓、路土等;遗物为可搬动者,如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装饰品等。
㈣ 旧石器早期的文化遗存以什么为主要特征
总体上看,西亚地区旧石器时期的考古发现零星而局部,据以知的材料,旧石器早期的文化遗存以砾石砍斫器和手斧为主要特征(与非洲、欧洲早期文化类似)。中期以石片文化为特征,在技术与类型上与欧洲的勒瓦娄哇文化、莫斯特文化接近,发现了许多早期智人的化石。晚期遗存主要是石叶文化,最后出现细石器。
㈤ 文化遗产有哪些特点
一、文化遗产的定义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对文化遗产的定义有文物、建筑群、遗址三条。
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成就,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莱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
(3)能为一种已经消失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类型建筑群或景观的杰作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作品。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是处在不可挽回的变化之下.容易损毁的地址。
(6)与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或文化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关联,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实物。
㈥ 农业文化遗产具备的特征有哪些
农业文化集团具备的特征是地域性,而且主要是有民族性
㈦ 什么是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遗迹和遗物,既包括人们加工过的实物,还包括未经加工但使用过的实物。遗迹即不可搬动者,如宫殿、房基、矿井、城堡、坟墓、路土等;遗物为可搬动者,如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装饰品等。
文化遗存,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二零零六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㈧ 我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有何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
我国古代的文化遗址分布星罗棋布,重点是三大地区:一是燕山南北地区,二是黄河两岸、华山地区,三是长江下游江浙地区。从距今五千年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到后来的北京、西安与洛阳、六朝古都(南京)与杭州,都说明了这三个地区是中华历史文明的重心所在。实际上,上述三个地区分别代表了北方的草原文明、中原旱作农业文明、南方的水稻、渔猎文明。这是宏观的概述。
㈨ 龙山文化遗址的遗址特点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000-46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龙山文化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们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
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尚义县现存大量龙山文化遗址,曾经出土过大量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存。 最早的山东人——沂源人从泰沂山脉迁徙到平原,择水而居,巨野河和武原河流域也许是原始先民理想的居住之地。从山上到山下,是人类迈出的颇具关键性的一步,有了这一步,才会有以后的筚路蓝缕、“式辟四方”,才有了今天我们称之为华夏文明的黎明期——龙山文化。
□文/片翟伯成“两河流域”产生了华夏文明的黎明期龙山文化发源于巨野河和武原河流域。巨野河,西支发源于历城区西营镇拔槊泉,东支发源于章丘市曹范镇北曹范村西的巨野河,又名巨合水。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巨合水南出鸡山西北,北经巨合故城西。”东西两支在龙山镇北汇集流入现杜张水库后,经历城鸭旺口入小清河。全长约46.8公里,河床宽50米。此河两岸遗址甚多,城子崖便是各支流汇入巨野河的第一个河边台地遗址。武原河又名武原水,在巨野河东部,据《水经注》记载:“武原水北经谭城东,又北经东平陵县故城西。”历史上有名的巨合城和谭国故城就在两河之间。1930到1931年,考古界对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进行了发掘。上层为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下层首次发现了一种以磨光黑陶为显着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最初称为“黑陶文化”,后以遗址命名为“龙山文化”,现在专称为“山东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是岳石文化,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遗址出土的黑陶主要有杯、碗、豆、盘、盆、罐、瓮、鼎、等日用器皿,其中以带扳杯、三足盘、高柄豆、鸟首足鼎、白衣黄陶袋足、肥袋足最富有代表性,还有漆黑光亮、做工极其精致、薄如蛋壳的陶器,称之“蛋壳陶”,其制作技术高超绝伦,是陶器中上佳之品。此外,在遗址周围还发现一处平面为长方形的版筑夯土围墙遗迹,南北长约450米,东西宽约390米,墙基厚度达10米,考古发掘者认为这可能是当时的城墙基址。发生在“两河流域”的一次着名战役“两河流域”是海岱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为“济左走廊”之锁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相,领兵攻齐,路过龙山。韩信意欲出奇兵打齐国一个措手不及,故不从城内穿过,在龙山北1公里许的巨野、武原两水交汇处架起一座石桥,大军往东直扑临淄,大败齐军。以后,这座桥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为了纪念韩信,当地百姓称此桥为“韩信桥”。历史上着名的“耿弇讨张步之战”也发生在两河流域。《水经注》记载:“耿弇之讨张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有城,西有深坑,营也。与费邑战,斩邑于此。”张步,字文公,琅邪人,为当地豪强,聚众数千人,自封为五威大将军,据齐地。后受命刘永,自封定汉公,未成。建武五年(公元29年),武帝派建威大将军耿弇起兵讨张步,张步闻之,派大将费邑守济南(即东平陵),派费敢守巨里(即龙山巨合城),又分兵屯祝阿,并在长清及泰山西侧置数十营以待耿弇。因巨里西临巨野河,耿弇即派兵砍伐树木,扬言要填平巨野河。几天后,巨里有降者,告之费邑要发兵救巨里。闻之大悦,急令攻下巨里后,自引精兵于巨合城外高冈上大战费邑,将邑斩之。这是东汉时发生在两河流域的一次着名战役。寻觅古河畔的红袄军营寨巨合河边问李全,妙真营寨尚依然。三分轻重归谁是,枪号梨花二十年。这是晚清着名诗人王象春在《齐音》中的一首咏唱妙真寨的诗。诗人凭吊遗踪,遥想当年驰骋疆场二十余年的女英雄,在钦仰之中蕴含着惋惜和遗憾。“巨野河边问李全,妙真营寨尚依然”,诗人说出了在巨野河边,金代末年农民起义军——红袄军的女英雄杨妙真曾在此结寨驻兵,后人称之为妙真寨。金末,蒙古人南下,金宣宗贞祐二年(1214)五月,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蒙古军再度南下,在山东、河北等地大肆掳掠。金朝统治者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无力抵御蒙古军南下,依然对境内人民横征暴敛。为反抗金朝的统治,在山东、河北一带爆发了大规模的红袄军起义。当时,山东红袄军共有三支军队:鲁东的杨安儿、鲁南的刘二祖、鲁中的李全。当时的章丘,在李全的势力范围内。杨妙真,小名四娘子,金末红袄军着名首领杨安儿之妹,善使枪,自称“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与李全部会合后,遂与李全结为夫妇,成了李全的得力助手,势力也空前壮大,渐渐控制了整个山东,并顺利说降了金朝山东元帅张林,接收了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宁海、济南等二府十二州。李全割据一方,很重视在章丘的营建,他在金兴定二年与杨妙真进驻章丘,在今之龙山(巨野河畔)、水寨(城子村)、相公庄皆有兵寨,而最着名的,当数章丘相公庄北会仙山上梨花枪山寨壁垒,至今遗迹犹存。清康熙年间章丘梭庄进士李缙明有《啸园自记》考其遗址曰:“长白山之麓……会仙峰,孤峰壁立,为李全寨,二十年梨花枪壁垒尚屹然也……。”李全离开章丘后,又纵横天下十余年。金正大八年,因内乱兵败李全被杀。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子李璮返回山东老家,继任益都行省,居数年而死。李璮,袭父职治益都行省,专制山东三十年。后投蒙,又叛蒙,不久被俘处死。 2014年7月13日,考古人员日前在河北省尚义县的石井乡四台蒙古营发现4000年前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墓葬,挖掘出遗骸一具。
其中陪葬物品有夹砂黑陶片21片、石斧一把、石铲一把、石磨轮两个及颈项佩戴饰品。考古人员认定此处为4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
此墓葬出土的夹砂黑陶、打磨石器、骨器等随葬物品,对研究龙山文化以及当时葬俗生活习俗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主要山东龙山文化遗址
编号 名 称 地 点 方 位 范 围
1 崔碾遗址 边河乡崔碾村南 100×80米
2 石家毛托遗址 辛店街道办事处石家毛托村北 100×80米
3 于家店遗址 辛店街道办事处于家店村北 200×300米
4 王家庄遗址 稷下街道办事处王家庄村西 不清
5 蔡王庄遗址 敬仲镇蔡王庄村东 不清
6 河沟遗址 敬仲镇河沟村西南 350×200米
7 朱家庄遗址 敬仲镇朱家庄村东北100米 100×50米
8 大马岱遗址 皇城镇大马岱村西南 1000×800米
9 韩家六端遗址 皇城镇韩家六端 不清
10 崖付遗址 皇城镇崖付庄西北 150×100米
11 金召遗址 召口乡金召村南砖厂 300×300米
12 三中院内遗址 临淄三中院内 不清
13 葛家遗址 齐都镇葛家庄东200米 100×70米
14 苏家遗址 齐都镇苏家庙村东 200×200米
15 小杜家遗址 稷下街道办事处小杜家庄北300米 800×150米
16 石庙孝陵遗址 齐陵镇石庙孝陵 100×100米
17 赵王庄遗址 齐都镇赵王庄西 不清
㈩ 陶寺遗址的文化特点
陶寺遗址 早期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是:陶器主要为手制,陶胎一般比较粗厚,器壁厚薄不均匀,器形也不如何规整;陶器颜色较杂,纹饰主要采用绳纹;炊具釜灶较多,其次为扁矮足鼎,侈口深腹罐、陶缸等;器具以平底器为主,圈足器很少,袋状三足器仅有一种;盆、罐、瓮的扣多平折;扁壶的对称钮多在颈部。从已发现的陶器群来看,除折腹盆的形制和庙底沟仰韶文化的浅腹盆有着某些相似之处,陶缸、矮足陶鼎等可以在山西、河南等地的其他龙山文化遗址中找到对比材料外,其他大部分的器形大多是初次看到,据此基本可以说明这一期文化遗址的特点。
陶寺遗址晚期文化遗存的主要特点是:陶器的制作方法除手制外还出现了轮制、模制等其他制作方法,陶胎较薄,器壁厚薄较为均匀,器形也较为规整,咋的陶相对于前期已经很少,绝大部分为火候较高的灰陶和磨光黑
陶;纹饰除早期的绳纹以外,篮纹也成为了主要的纹饰,方格纹则已成为居绳纹、篮纹之后的纹饰;炊具主要是陶鬲,其次是部分三足器,没有发现釜灶、鼎、缸;泥制容器中,形制大小不同的圈足罐、折肩罐十分普遍,圈足豆、敞口盆、单耳杯比较多见;扁壶一侧壶腹中部明显外鼓,口部下收有短颈,凸状钮施在户口盐商;罐、盆、豆等器口内沿多见双折细棱等。从整个器群来看,这期遗存有一些接近河南龙山文化的因素以及较多与河南龙山文化三里桥类型相近的因素。(图片 )
陶寺遗址的早晚两期文化遗存,就文化面貌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且已有迹象表明,陶寺文化早晚两期遗存之间有承袭关系,从总的方面来看,仍属龙山文化范畴,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考古学界将陶寺遗址视为黄河中游龙山文化的另一种新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