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朝曾经评选出七个名着,为什么现在只剩下四个了
众所周知,我国有四大名着,这四大名着在一定的意义上代表了我国文学水平的最高境界。因为我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在四大名着之前还有七大名着的说法,就是在现今的四大名着的基础上,还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和金瓶梅这三部小说。而这三部小说在后来的名着评选中被删除,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的内容思想不合时宜。
最后,清朝七大名着中没有被入选四大名着的三部小说,虽然文学功力和影响力都很广泛,但由于内容思想的问题而并不能入选。
B. 有哪些关于清朝历史的书值得推荐
1、《细说清朝》
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对俄和战、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侵华等历史事件,以及康熙、雍正、干隆、吴三桂、洪秀全、和珅、李鸿章、康有为、慈禧等历史人物。
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还阐释了顺治出家、雍正暴亡、干隆身世等历史之谜。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着作。
2、《正说清朝十二帝》
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3、《正说清朝三百年》
本书14个专题,旨在反映清王朝的主要方面及其发展。“帝王”部分不仅仅反映各帝性格、功过,更企图通过叙述各朝大事,勾勒清王朝的兴起与衰亡的轨迹。
“后宫”、“皇宫和皇家园林”、“王室”、“政治”、“官吏”、“法制”、“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科举”、“文化” 这些专题既横向展示清朝主要方面又纵向性地逐阶段地反映这些方面的发展。“灭亡”专题则专门叙述其灭亡过程。
4、《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5、《太监谈往录》
《太监谈往录》系多名晚清太监回忆录的合集,包括《宫廷琐记》(信修明着)、《清官太监回忆录》(马德清等述、周春晖记)和《太监往谈录》(耿进喜述、朱家浯记)3个部分。
内容多为身之亲历、目之亲睹和耳之亲闻,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记录了作者的太监生活及相关的宫廷见闻。
虽然他们在清官的服役时间、服务对象不尽相同,文化程度、思维定式各有局限,所述内容或多或少与事实存在误差,但由于都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在很多具体问题上却可以弥补史料之阙。将一个个零碎的细节连缀起来,呈现给读者的便是一段鲜活细腻、有血有肉的历史。
C. 有哪些关于清朝正史的书能让人更直接的了解大清朝。
1、《清史十六讲》。《清史十六讲》是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锺翰。本书主要是从王锺翰先生论着中选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
2、《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四千四百八十四卷,《清实录》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
3,《清史稿》,《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4,《清朝的皇帝》,《清朝的皇帝》是2008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阳。
5,《正说清朝十二帝》,是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阎崇年。
1、《清史十六讲》,王锺翰先生是着名的清史和满族史研究专家,很多文章发前人所未发,对清史满族史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清史十六讲》从王锺翰先生论着中选出十六篇代表性作品,大致包含了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历史人物研究方面,如《论袁崇焕与皇太极》《柳如是与钱谦益降清问题》;满族史研究方面,如《释玛法》《释阿其那与塞斯黑》等;清代官制方面,如《清代官制简述》《谈军机处》等。
2,《清实录》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是研究清代历史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
由于历史的原因《清实录》存有多个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过明显被篡改的痕迹,对照各版本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记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后世当权者对待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真实态度。
3,《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创新。如本纪部分不仅逐年记载了皇帝的军国大事,而且在前代逊君还健在、无谥可称时,创了“宣统纪”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记录天文、选举、艺文、食货及皇子、封臣等各方面活动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军机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
4,《清朝的皇帝》是高阳的作品,勾辑了爱新觉罗的祖先及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德宗等清朝历代天子的相关史实。
5,《正说清朝十二帝》该书讲述了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清朝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的重大贡献,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叙述了二百多年间,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无论是英明的康熙帝,还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对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说清朝十二帝,就是正说一个王朝的兴衰没落,正说一个时代的岁月变迁。
D. 想看清朝的史记应该看什么书
1、《清实录》
《清实录》是中国现存历代实录中最完整的一部。它是官修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清实录》告成后,精写五部,其中四部为满、蒙、汉三体文本,另外一部为满、汉两体文本,藏于盛京宫殿。
2、《清朝兴亡史》
《清朝兴亡史》是一部多卷本历史学着作,对清代很多重要问题阐发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见解,并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现有学术观点进行了商榷。
着作以严谨的态度、详实的考据、客观的笔触,全面记录了清朝自开国、兴盛至衰落的历史。着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对清朝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既包括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也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纪要、评说。
同时对当今史学界的一些错误观点予以反驳、纠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为规范现代清史教学及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严谨的资料。
3、《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4、《满文老档 》
《满文老档 》是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记载天命纪元前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聪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1636)共27年史事。
后金汗皇太极于天聪三年(1629)四月设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翻译典籍,记注政事。巴克希库尔缠等奉命用老满文纂修史书,遂以为制。
天聪六年改用有圈点满文(新满文)修撰,岁岁相继,至崇德年间蔚为巨帙。原本37册,用明代旧公文纸或高丽笺书写,各册长短不齐,厚薄各异。
干隆六年(1741)内阁大学士鄂尔泰、徐元梦奉命将无圈点字档册中难以辨识的无圈点老满文捡出,附注新满文,按十二字头序列编成《无圈点字书》一部,存于内阁。
5、《星源集庆》
《星源集庆》为《爱新觉罗宗谱》嘉庆二十二年(1817)以后记载皇室本支世系的汉文本谱牒。
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满文男女横格谱牒一份,送大内收存。
嘉庆二十二年奉旨着玉牒馆按照每年宗人府所进十六房满文男女横格谱牒式样,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汉文男女横格谱牒各一份。
玉牒馆当即遵旨修毕呈进大内,并奏明今后每年于封印时从内领出旧本,将应加添改之处,于另缮之新本内添改毕,再于明年开印后,仍行送入大内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满文横格谱牒,则不再另行缮写。
嘉庆二十二年封印时,玉牒馆从大内领出了新修汉字横格谱牒,准备添改另缮,发现在其卷帙签上有仁宗御笔“星源吉庆” 四字,以后遂以此四字作为新修文宗以后历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汉字男女玉牒的名称。
E. 清朝有哪些着作
1.匆匆 [朱自清] 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3.背影 [朱自清]
4.荷塘月色 [朱自清] 5.圣诞节 [朱自清] 6.序 [朱自清]
7.女人 [朱自清] 8.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朱自清] 9.歌声 [朱自清]
10.阿河 [朱自清] 11.哀韦杰三君 [朱自清] 12.飘零 [朱自清]
13.白采 [朱自清] 14.温州的踪迹 [朱自清] 15.一封信 [朱自清]
16.《梅花》后记 [朱自清] 17.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18.儿女 [朱自清]
19.旅行杂记 [朱自清] 20.说梦 [朱自清] 21.海行杂记 [朱自清]
22.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23.看花 [朱自清] 24.我所见的叶圣陶 [朱自清]
25.论无话可说 [朱自清] 26.给亡妇 [朱自清] 27.你我 [朱自清]
28.谈抽烟 [朱自清] 29.冬天 [朱自清] 30.择偶记 [朱自清]
31.说扬州 [朱自清] 32.南京 [朱自清] 33.《忆》跋 [朱自清]
34.《山野掇拾》 [朱自清] 35.《子恺漫画》代序 [朱自清] 36.《燕知草》序 [朱自清]
37.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朱自清] 38.威尼斯 [朱自清] 39.佛罗伦司 [朱自清]
40.罗马 [朱自清] 41.滂卑故城 [朱自清] 42.瑞士 [朱自清]
43.荷兰 [朱自清] 44.柏林 [朱自清] 45.德瑞司登 [朱自清]
46.莱茵河 [朱自清] 47.巴黎 [朱自清] 48.西行通讯 [朱自清]
49.三家书店 [朱自清] 50.文人宅 [朱自清] 51.博物院 [朱自清]
52.公园 [朱自清] 53.加尔东尼市场 [朱自清] 54.吃的 [朱自清]
55.乞丐 [朱自清] 56.航船中的文明 [朱自清] 57.房东太太 [朱自清]
58.动乱时代 [朱自清] 59.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 [朱自清] 60.回来杂记 [朱自清]
61.论严肃 [朱自清] 62.论气节 [朱自清] 63.论吃饭 [朱自清]
64.论雅俗共赏 [朱自清] 65.论百读不厌 [朱自清] 66.论书生的酸气 [朱自清]
67.论老实话 [朱自清] 68.说话 [朱自清] 69.沉默 [朱自清]
70.撩天儿 [朱自清] 71.如面谈 [朱自清] 72.人话 [朱自清]
73.论废话 [朱自清] 74.很好 [朱自清] 75.是喽嘛 [朱自清]
76.不知道 [朱自清] 77.话中有鬼 [朱自清] 78.正义 [朱自清]
79.论自己 [朱自清] 80.论别人 [朱自清] 81.论诚意 [朱自清]
82.论做作 [朱自清] 83.论青年 [朱自清] 84.论东西 [朱自清]
85.憎 [朱自清] 86.父母的责任 [朱自清] 87.春晖的一月 [朱自清]
88.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 89.哪里走 [朱自清] 90.悼王善瑾君 [朱自清]
91.白马湖 [朱自清] 92.赠言 [朱自清] 93.春 [朱自清]
94.哀互生 [朱自清] 95.论说话的多少 [朱自清] 96.买书 [朱自清]
97.松堂游记 [朱自清] 98.初到清华记 [朱自清] 99.绥行纪略 [朱自清]
100.蒙自杂记 [朱自清] 101.北平沦陷那一天 [朱自清] 102.这一天 [朱自清]
103.重庆一瞥 [朱自清] 104.新中国在望中 [朱自清] 105.外东消夏录 [朱自清]
106.重庆行记 [朱自清] 107.始终如一的茅盾先生 [朱自清] 108.我是扬州人 [朱自清]
109.教育家的夏丏尊先生 [朱自清] 110.我所见的清华精神 [朱自清] 111.论不满现状 [朱自清]
112.论且顾眼前 [朱自清] 113.刘云波女医师 [朱自清] 114.南行通信 [朱自清]
115.南行杂记 [朱自清] 116.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17.悼何一公君① [朱自清]
118.潭柘寺 戒坛寺 [朱自清] 119."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0.前言 [朱自清]
121.欧洲之旅: 带你领略欧洲的文化 [朱自清] 122.潭柘寺戒坛寺 [朱自清] 123.悼何一公君 [朱自清]
124.细雨 [朱自清] 125.赠友 [朱自清] 126.小舱中的现代 [朱自清]
127."海阔天空&4cquot;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28.文物·旧书·毛笔 [朱自清] 129.全文下载 [朱自清]
130."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朱自清] 131.奖券热 [朱自清] 132.朱自清散文全编 [朱自清]
自己查去吧!
F. 想要了解中国清朝的历史,有哪些书籍推荐
推荐看一下清石稿,因为《清史稿》比起《史记》《汉书》来,好懂多了,它是不可替代的,至于你想省事,退而求其次,那就是看看民国时期,肖一山的《清史》,和近人戴逸的《简明清史》,都无不可,二十四史清史演义萧一山的清史。
G. 清朝都有那些着作
清代的小说最负盛名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H. 清朝有那些很有文学代表性的作品和作者
清朝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和谴责小说;
清朝的诗歌:“诗界革命”及黄遵宪的诗;京剧的形成;
清代的绘画:清初朱耷、石涛的山水花鸟画,中期的“扬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吴昌硕的仕女花鸟画及杨柳青、桃花坞和民民间年画。
太多了,这里只列举最出名的吧.
小说戏曲类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曹雪芹 红楼梦
陈忱 水浒后传
西周生 醒世姻缘传
李汝珍 镜花缘
洪升 长生殿,桃花扇
下面的是诗词
顾炎武 精卫
屈大均 壬戌清明作
吴梅村 圆圆曲
袁枚 马嵬
郑燮 渔家
陈维崧 醉落魄·咏鹰
朱彝尊 卖花声·雨花台
纳兰性德蝶恋花
文章
侯方域 李姬传马伶传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 狱中杂记
袁枚 黄生借书说
I. 清朝前期编纂的大型典籍有哪些
清朝前期编纂的大型典籍有:《四库全书》、《明史》、《大清律例》、《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
1、《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干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干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约八亿字。
2、《明史》
《明史稿》是清代万斯同、王鸿绪编着的纪传体史书。又称横云山人明史稿。成书早于《明史》。共310卷,包括本纪19卷、志77卷、表9卷、列传205卷。清康熙十八年1679,史馆始编纂《明史》。三十年,完成初稿416卷。三十三年,王鸿绪任总裁时,又与当时监修张玉书、总裁陈廷敬各任一类,继续纂修。
3、《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是我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王朝清王朝的国家法典。清朝入关后,即从顺治元年开始,“详译明律,参以国制”,着手法典的制定,经顺治、康熙和雍正三朝的努力,法典逐渐趋于成熟。干隆皇帝即位后,继续命臣工对前朝律文及成例进行重新编定,干隆五年公元1740年、完成,并定名为《钦定大清律例》。
《大清律例》颁布以后,完成了清代最为系统、最具代表性的成文法典。之后一直到清末法制改革之前,清代律例的律文不再有所变化,而对于清代法律制度的调整则主要通过增改例文的形式来进行。
4、《大清一统志》
《大清一统志》,中国清朝官修地理总志。从清康熙二十五年至道光二十二年,前后编辑过3部。这是受时代的限制,是封建时代任何一部官修地理总志所不能避免的。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伟大的学术价值与重要性,也不能掩盖它在世界历史地理着作中的光辉地位。
5、《读史方舆纪要》
《读史方舆纪要》,原名《二十一史方舆纪要》,是古代中国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着,由明、清时期地理学家顾祖禹创作,中华书局于2005年出版。《读史方舆纪要》共130卷后附《舆地要览》4卷,约280万字。常简称《方舆纪要》。共一百三十卷。作者于明亡后隐居不仕,历时三十年,约在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成书。着重考订古今郡县变迁,详列山川险要战守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