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人传递信息的资料
古代通信
开放分类: 文化、通信、古代、历史
【概述】
在远古时候,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邮驿通信逐渐完备起来。
三国时期,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树是制定《邮驿令》。
隋唐邮传事业发达的标志之一是驿的数量的增多。
我国元朝时期,邮驿又有了很大发展。
清代 邮驿制度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邮”和“驿”的合并。
清朝中叶以后,随着近代邮政的建立,古老的邮驿制度就逐渐被淘汰了。
通信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其历史悠久,因此在古今中外都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趣闻。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互相通信了。当时人们通信,很可能是采取以物示意的通信方法。我国古代民间有种种通信方式。古时写信用绢帛,把信折叠成鲤鱼形。唐朝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之语。
汉代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在北海边牧羊,与朝廷联系中断。苏武利用候鸟春北秋南的习性,写了一封信系在大雁的腿上。此雁飞到汉朝皇家的花园后,皇帝得知了苏武的情形。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
唐玄宗时,首都长安有一富翁杨崇义,家中养了一只绿色鹦鹉。杨妻刘氏与李某私通,合谋将杨杀害。官府派人至杨家查看现场时,挂在厅堂的鹦鹉忽然口作人语,连叫“冤枉”。官员感到奇怪,问道:“你知道是谁杀害杨崇义的?”鹦鹉答:“杀害家主的是刘氏和李某。”此案上报朝廷后,唐玄宗特封这只鹦鹉为“绿衣使者”。
【烽火传军情】
“烽火”是我国古代用以传递边疆军事情报的一种通信方法,始于商周,延至明清,相习几千年之久,其中尤以汉代的烽火组织规模为大。在边防军事要塞或交通要冲的高处,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高台,俗称烽火台,亦称烽燧、墩堠、烟墩等。高台上有驻军守候,发现敌人入侵,白天燃烧柴草以“燔烟”报警,夜间燃烧薪柴以“举烽”(火光)报警。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之也相继举火,逐台传递,须臾千里,以达到报告敌情、调兵遣将、求得援兵、克敌制胜的目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为了讨得美人欢心而随意点燃烽火,最终导致亡国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灭商后建都镐京,历史上称作西周。初期,周王为巩固国家政权,先后把自己的兄弟、亲戚、功臣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还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勇不屈,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凶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凶,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故事。唐朝薛平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平贵,但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血和泪写下了一封思念夫君、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书信,让鸿雁捎去。
以上两则“鸿雁传书”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而“鸿雁传书”也就渐渐成了邮政通信的象征了。
【鱼传尺素】
在我国古诗文中,鱼被看作传递书信的使者,并用“鱼素”、“鱼书”、“鲤鱼”、“双鲤”等作为书信的代称。唐代李商隐在《寄令狐郎中》一诗中写道:“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时候,人们常用绢帛书写书信,到了唐代,进一步流行用织成界道的绢帛来写信,由于唐人常用一尺长的绢帛写信,故书信又被称为“尺素”(“素”指白色的生绢)。因捎带书信时,人们常将尺素结成双鲤之形,所以就有了李商隐“双鲤迢迢一纸书”的说法。显然,这里的“双鲤”并非真正的两条鲤鱼,而只是结成双鲤之形的尺素罢了。
书信和“鱼”的关系,其实在唐以前早就有了。秦汉时期,有一部乐府诗集叫《饮马长城窟行》, 主要记载了秦始皇修长城,强征大量男丁服役而造成妻离子散之情,且多为妻子思念丈夫的离情,其中有一首五言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长相思,下言加餐饭。”这首诗中的“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在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没有现在的信封,写有书信的竹简、木牍或尺素是夹在两块木板里的,而这两块木板被刻成了鲤鱼的形状,便成了诗中的“双鲤鱼”了。两块鲤鱼形木板合在一起,用绳子在木板上的三道线槽内捆绕三圈,再穿过一个方孔缚住,在打结的地方用极细的粘土封好,然后在粘土上盖上玺印,就成了“封泥”,这样可以防止在送信途中信件被私拆。至于诗中所用的“烹”字,也不是去真正去“烹饪”,而只是一个风趣的用字罢了。
【青鸟传书】
据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青鸟共有三只,名曰诏兰、紫燕(还有一只青鸟的名字笔者没有查阅到),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将吉祥、幸福、快乐的佳音传递给人间。据说,西王母曾经给汉武帝写过书信,西王母派青鸟前去传书,而青鸟则一直把西王母的信送到了汉宫承华殿前。在以后的神话中,青鸟又逐渐演变成为百鸟之王——凤凰。
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唐代李白有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李商隐有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崔国辅有诗“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借用的均是“青鸟传书”的典故。
【黄耳传书】
信鸽传书,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现在还有信鸽协会,并常常举办长距离的信鸽飞行比赛。信鸽在长途飞行中不会迷路,源于它所特有的一种功能,即可以通过感受磁力与纬度来辨别方向。
信鸽传书确切的开始时间,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早在唐代,信鸽传书就已经很普遍了。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有“传书鸽”的记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张九龄是唐朝政治家和诗人,他不但用信鸽来传递书信,还给信鸽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飞奴”。此后的宋、元、明、清诸朝,信鸽传书一直在人们的通信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历史记载上,信鸽主要被用于军事通信的目的。譬如在公元1128年,南宋大将张浚视察部下曲端的军队。张浚来到军营后,竟见空荡荡的没有人影,他非常惊奇,要曲端把他的部队召集到眼前。曲端闻言,立即把自己统帅的五个军的花名册递给张浚,请他随便点看哪一军。张浚指着花名册说:“我要在这里看看你的第一军。”曲端领命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笼子放出了一只鸽子,顷刻间,第一军全体将士全副武装,飞速赶到。张浚大为震惊,又说:“我要看你全部的军队。”曲端又开笼放出四只鸽子,很快,其余的四军也火速赶到。面对整齐地集合在眼前的部队,张浚大喜,对曲端更是一番夸奖。其实,曲端放出的五只鸽子,都是训练有素的信鸽,它们身上早就被绑上了调兵的文书,一旦从笼中放出,立即飞到指点的地点,把调兵的文书送到相应的部队手中。
【风筝通信】
我们今天娱乐用的风筝,在古时候曾作为一种应急的通信工具,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军事上利用风筝的例子,史书上多有记载。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竹筒传书】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哩。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像一座巨大的钟楼矗立着。那时人们在灯塔里燃烧木柴,利用它的火光指引航向。
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奉国王托来美二世菲莱戴尔夫之命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标志。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1302年毁于地震。9世纪初,法国在吉伦特河口外科杜昂礁上建立灯塔,至今已两次重建,现存的建于1611年。
在古老的灯塔中,意大利的莱戈恩灯塔至今仍在使用。这座灯塔是建于1304年,用石头砌成,高50米。美国第一座灯塔是建于1716年的波士顿灯塔。此后,1823年建成透镜灯塔,1858年建成电力灯塔,1885年首次用沉箱法在软地基上建造灯塔,1906年落成第一座气体闪光灯塔。1850年,全世界仅有灯塔1570座,1900年增到9400座。到1984年初,包括其他发光航标在内,灯塔总数已超过55000座。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在这些塔顶上竖起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通过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该系统在18世纪法国革命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信号旗】
船上使用信号旗通信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旗号通信的优点是十分简便,因此,即使当今现代通信技术相当发达,这种简易的通信方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近程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旗号通信时,可以把信号旗单独或组合起来使用,表示不同的意义。通常悬挂单面旗表示最紧急、最重要或最常用的内容。例如,悬挂A字母旗,表示"我船下面有潜水员,请慢速远离我船";悬挂O字母旗,表示"有人落水";悬挂W字母旗,表示"我船需要医疗援助"等等。
【旗语】
在15-16世纪的200年间,舰队司令靠发炮或扬帆作训令,指挥属下的舰只。1777年,英国的美洲舰队司令豪上将印了一本信号手册,成为第一个编写信号书的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记"字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语字母。1805年,纳尔逊勋爵指挥特拉法加之役时,在阵亡前发出的最后信号是波帕姆旗语第16号:"驶近敌人,近距离作战。"
1817年,英国海军马利埃特上校编出第一本国际承认的信号码。舫海信号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状各异:有燕尾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颜色和图案也各不相同。
⑵ 什么叫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对信息的比较稳定的看法、态度和行为习惯汇集的总称,反映在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等社会的各个领域。狭义的信息文化指计算机文化和因特网文化,它是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看法、态度和行为习惯。
⑶ 信息文化的概念
一种新的文体、一场新的文化浪潮正在近六亿移动用户的拇指间诞生、形成、传递、逐渐走向成熟。它所引起的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足以令人凝神关注并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我们新的生活文化和信息文明乃至更多.
在纸质媒介时期,杂志、报纸提供各种新闻,读者从中获取信息、感受人生百态,它们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推动着社区、城市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到了电子媒体时代,信息更新已经变成实时;而在移动通讯时代,人类第一次实现了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即说话和走路的同步和融合。
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化。
⑷ 列举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并给出简要分析说明
巨大作用:
当今世界正在向信息时代迈进,信息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润滑剂";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地渗透到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信息产业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在这股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传统形态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影响,城市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
1 提高了城市规划的效率与科学性。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根本依据,是指导城市建设,实施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更新了城市规划的方法与手段,大大提高了规划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并且还加强了公众参与。未来的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到信息文明时代将形成的"智能城市"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必须以地球信息科学、人居环境科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与方法基础,以体现城市规划: 1 理想、理性、综合 整体 、系统、动态、生态的思想; 2 以区域为主体的多层次的人居环境为重点; 3 决策支持的方法。
2 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生了一大批以往所没有的新兴产业; 2 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使传统产业明显带有信息化的痕迹,从而获得新的出路; 3 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呈现取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总之,城市产业结构开始由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向新兴的信息经济模式转变。另外,与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相对应,城市的就业呈现出"软化"的特征,也就是说就业结构中从事管理、研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教育等"软职业"的人员比重的增大。
3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由集聚走向集聚与分散并重。爆发于18世纪的产业革命,使资本和人口向城市集中,开始了近代的城市化过程,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集中化趋势,这种集中化以制造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为基础,以交通技术的改进为条件。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将使城市居民的工作、教育、生活、购物、就医、娱乐等打破时空限制,人们对办公室、学校、购物中心、医院、交通工具等的依赖性大大减弱;部分工业生产对资源、对高度集中的生产规模的依赖性亦降低,削弱了集聚的动力。这就大大地拓宽了城市的活动空间,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也呈现扩散化趋向。在总体呈现扩散化的趋势下,城市也有一定程度的集聚。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需要更高质量的协调与合作,这就要求城市各种功能在中
心区域重新融聚。现代信息技术使城市发展可以根据各自所需更自由地选择其规模和空间布局结构。扩散化趋势将引导城市 尤其是特大城市和大城市 产业和人口的分散,使其部分工业职能外迁,城市外围出现了一些新的工业生产区域 城镇群体 ,城市的功能结构得以纯化,空间区划更为明晰;集聚化趋势则促使了中心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城市中枢功能更为强大。
4 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信息中心职能日趋加强。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为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为人们使用有序的信息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生又加速了信息的产生与传递。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其交通、通讯、科技力量、大众传媒等的服务水平优越,信息交汇便捷,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城市的中心地位的加强也要求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信息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必然首先在城市兴起。在新技术革命兴起的今天,城市不仅是人流物流的集散地,更是创造、获得和传播信息的场所。信息是资源,是财富。信息开发和服务水平的高低、信息产业的发达与否,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服务社会化,信息业产业化,信息市场现代化已使城市具备了信息产业发展的最佳环境。各级城市将逐步成为不同地域的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的中心,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信息中心职能将日趋加强。简言之,对应于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开始步入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城市的发展史也将走过从政治中心到经济中心再到文化信息中心的演变过程。
5 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可能。城市交通问题是城市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失衡现象之一,解决交通拥挤、堵塞的传统办法莫过于发展集体交通运输系统、限制私人汽车的发展、增加道路网的密度等等,但都只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可能。首先,城市交通问题产生于不断增长的交通量和滞后的交通设施之间的失衡,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跨越了时空限制,改变了人们与外界交流、交往的方式,城市中出行人数和次数减少,城市的交通总量必然下降;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将大大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服务水平,通过建立智能交通系统 ITS ,解决好"人 车内信息 --车 车外可见环境信息 --环境 车外不可见环境信息 "系统的信息传送和交换处理,对城市的交通流量进行全面的动态协调控制,从而实现城市交通的高效率。基于以上两点--交通量的下降和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的提高,再辅以引导性的交通政策,将使城市交通环境大为改善,交通服务高效快捷。
6 使城市建筑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赋予了现代建筑全新的概念和更多的功能。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大厦是1984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建成的,现在智能建筑已成为都市现代化的标志。一般来说,智能建筑都具有办公自动化、楼宇自动化、通讯自动化、消防自动化和保安监控自动化等功能。
7 城市管理与监控手段更为发达。我们知道,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大系统,城市管理是一个涉及面广、变量多、层次多、目标多的综合性管理,传统管理手段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发展更加复杂、多变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能十分快捷地提供各种背景资讯,减少了因通讯手段落后、方式简单和邮路误差所造成的信息失真,从而使决策可以做到更为科学、缜密和及时。城市管理与监控手段将变得更为先进和发达,借助计算机网络,城市建设与管理能真正摆脱"人治"、走上"法治"轨道。
8 全方位地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影响城市的有形方面,对城市的无
形方面也有影响。信息网络使"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网上购物、就医、娱乐"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加强了人与人的信息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人们能更方便地向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社会将进一步走向公开化和民主化
(以上为复制资料)
⑸ 信息文化的构成特征
信息文化除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外,还有一些特性,主要表现在:
1、数字化、全球化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物质文化特征
数字化是信息文化的根本特征,网络上的一切信息(包括各种图片 声音 游戏 虚拟现实技术等)无论采用的是哪种编程语言最终都是以二进制代码0和1存储在计算机中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信息,不管从前多么千差万别,都可以按照一种的简单的统一的机器“语言”被组织起来。
全球化是信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是区域性的,因地理障碍造成的交流障碍是不可克服的。互联网环境下,地理障碍已经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文化将是全球性的,或具有全球性的。
2、虚拟性、交互性体现了信息时代的行为文化的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人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交互作用的技术手段。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办公室、网络商店和网上购物等,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工具,区别于其他传统传播工具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交互性。互联网用户不但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信息双向流动,而且还可以达到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总而言之, 互联网具有实时、互动的特点。
3、开放性、自治性、自律性成为信息时代制度文化的特色
信息网络的结构是开放的和高度自组织的,在这种开放的技术环境中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时随地的以匿名的方式浏览各种信息发表各种看法,这为信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但是同时,又要求人们要有高度的自治性、自律性,切实的做好不做法律、道德所不允许做的事情。
4、信息交流自由、平等、共享的理念正逐渐演化为信息时代精神
文化本身就具有延续和传递的特点,而信息文化在作为文化的一种同样也在传递和延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信息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各种信息设备进行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无论是哪里无论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在网络中人们用虚拟身份和不同的人进行对话进行言论,所以能够加强人们的交流意识,从而汲取所需的文化,促进平等对话,同时也能够将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东西与人分享扩大交际圈。
构成
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是立足于社会信息和信息资源的累积和沉淀、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更替和勃兴,为社会信息交流和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化的人文环境,是社会活动与信息活动的交融的结果。信息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体系构成了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发展基础。
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形成和调控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各种信息关系的程序化、制度化手段的组合,从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认同感出发,确立人类信息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理制度,是社会信息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信息伦理和信息法规以其强制和非强制的力量维系社会信息交流和管理活动。
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是人类信息交流和管理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性方式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展现,是伴随信息交往过程中外在的技术力量和资源形态的演化而不断更新。在信息扩散、中介、接受、吸纳和再生的全过程中,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与普遍规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响的信息行为方式。
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人类个人和群体的精神的、内化的信息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而这种文化体的心理构成和意识外倾成为社会信息文化的精神支撑,是信息文化的核心之所在。建立于人类信息世界的内在的、隐性的、历史的信息思维模式之上,信息文化具有独特性的信息价值系统和观念系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经纬交错的信息文化的“ 精神地图”。
显然,四种形态的信息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而作为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信息文化的理性分析。因而,我们更倾向于把作为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和作为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看成是严格意义上或狭义信息文化。[3]
对信息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我们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信息文化所具有的别于其他文化的主要特征。
⑹ 列举三个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事例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事例有许多,比如:
1.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手段越来越丰富,我们现在不但可以通过手机通话,发送短信,还可以使用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发表看法,进行在线讨论,甚至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功能进行远程可视通话。
2.让生活更方便的卡
走在大街上,随便一个人的兜里可能都放着几张小小的“卡”,如银行卡、交通卡。这与已开展十多年的“金卡”工程密不可分。“金卡”工程是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技为基础,以银行卡等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转账形式实现货币流通。现今,卡已经成为一种最贴心的信息化成果,它已将触角延伸到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普通百姓可以时刻体会到信息化的方便与快捷。人们使用交通卡乘坐公交车,使用电话卡拨打公用电话,使用银行卡消费、提现……此外,还有就医卡、城市公用事业预付费卡(如电表卡、煤气卡、加油卡),以及校园卡、门禁卡等。
3.“拍客”——用镜头改变生活
过去,摄像、发布新闻多是新闻专业人员才能完成的事。现今,数码摄像机(DV)的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已成为一般家庭也能购买的消费品。DV的普及使得人们记录生活的方式发生改变,从图片记录为主逐渐升级为影像记录为主。之后,视频网站在世界范围内纷纷起步,大家可以将自己拍摄的作品上传到网站,供世界各地的人观看。拍摄设备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发展为“拍客”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以“原创、关注、分享”为特点的“拍客”文化开始大规模流行。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与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
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计算机和互联网普及以来,人们日益普遍的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图像等)。
信息技术在全球的广泛使用,不仅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率,而且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使学习者可以克服时空障碍,更加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速度。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将开辟出通达全球的知识传播通道,实现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传授者之间的互相对话和交流,不仅可望大大提高教育的效率,而且给学习者提供一个宽松的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在传统的教育领域引发一场革命,并促使人类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
互联网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工具。互联网拥有的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文献库和100万个信息源,成为科研人员可以随时进入并从中获取最新科技动态的信息宝库,大大节约查阅文献的时间和费用;互联网上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使身处世界任何地方的研究者都可以成为研究伙伴,在网上进行实时讨论、协同研究,甚至使用网上的主机和软件资源,来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信息网络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渗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电子出版以光盘、磁盘和网络出版等多种形式,打破了以往信息媒体纸介质一统天下的局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交互式界面的采用为文化、艺术、科技的普及开辟了广阔前景。网络等新型信息介质、为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传播,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提供了崭新的可能性。网络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就必然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一种新的适应网络时代和信息经济的先进文化将逐渐形成。
⑺ 什么叫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产生并形成于信息时代,是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
数字化是信息文化的根本特征,网络上的一切信息,无论采用的是哪种编程语言最终都是以二进制代码0和1存储在计算机中的。这意味着,所有的信息,不管从前多么千差万别,都可以按照一种的简单的统一的机器“语言”被组织起来。
全球化是信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前任何形态的文化都是区域性的,因地理障碍造成的交流障碍是不可克服的。互联网环境下,地理障碍已经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的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信息文化将是全球性的,或具有全球性的。
信息文化与传统文化:
信息文化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数字文化,它与传统文化迥然不同。信息文化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的转型与升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经历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
信息文化则是在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而形成了更加具有特殊性、个性化和无穷创造力的全新文化。因此,发展信息文化与实现传统文化具体形态的转型并不矛盾。
⑻ 信息文化
近年来,互联网正以开放、共享、交互为特点,向全世界扩张,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重塑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军事形态。互联网作为开放的全球文化共享和舆论传播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文化模式,正在形成全新、独特的文化——信息文化。
9.1.1信息文化的概念与构成
“文化”一词来源于《周易》中“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以文教化”、“文治武功”之意。文化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精神的体现。英国人类学家 E.B.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学习到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政策墨西哥城会议上定义了“文化”,认为文化可以看做是有一个社会或社会集团的精神、物质、理智和感情等方面显着特点所构成的综合整体,它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也包括生活方式、人类的基本权利、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
综合各方面的观点,从广义角度来看,文化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生活及产品的总和,是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制度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缔结的社会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行为文化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具有鲜明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精神文化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信息文化是文化在信息社会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资源、信息平台、信息经济和信息整个生命周期为支点的信息活动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按照文化的四个层次观点,信息文化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图9.1):
(1)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是信息文化的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信息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体系。
(2)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中人类信息活动的道德准则和法理制度,是社会信息活动的基本依据和总体要求。具体内容包括信息伦理和信息法规。
(3)行为方式的信息文化,是信息社会中人类信息交流和管理约定俗称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规律性展现,是在信息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个人的、民族的、地域的特色与普遍规律的结合,形成了具有人性魅力和影响的信息行为方式。
图9.1 信息文化的构成
(4)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信息文化的核心,是人类个人和群体精神的、内化信息意识和素养的集中体现。
这四种形态的信息文化具有明显的层级性,物质形态和社会规范的信息文化是广义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的信息文化是信息文化的理性分析。
9.1.2信息文化的一般特征
信息文化的特征包括两个方面:一般特征和时代特征。信息文化的一般特征是指作为行为方式和精神观念的最为本质和基础的特征,具有历史时期信息文化所具有的稳定性;信息文化的时代特征是指一定历史时期信息文化的现实性、具体特征,反映了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信息文化所具有的时代特征。
从信息文化的发展来看,信息文化大致经历了口头文化、书写文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和网络文化五个阶段。信息文化除了具有其他所有文化的共有特征之外,它还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动态开放性。信息共享是信息文化的最大特色,信息权利是信息活动的根本保证,信息交流是信息延续的物质基础。信息文化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使不同的思想、观念、知识和技术得以并存和继续发展。
(2)即时发展性。信息文化是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文化,与时俱进是信息文化的生命所在和穿透力的体现。
(3)技术推动性。信息文化是高度技术化的社会文化形态,信息技术成为信息资源对社会作用的主要工具和重要途径。
9.1.3信息文化的时代特征
当代信息文化是口头文化、书写文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和网络文化的集合体,具有混合文化的特征。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数字地球、虚拟社会,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1)交往便捷化。借助于信息平台,人类在信息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际交往的速度加快、效果加强、联系紧密和成本降低。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一种信息平台,使得信息交往便捷化。
(2)道德多元化。在信息社会中,社会道德呈现出从依赖性道德到自主性道德、从封闭性道德到开放性道德、从一元道德到多元道德、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特征。
(3)组织分散化。信息文化带来了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革命。在信息社会中,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虚拟组织形态。组织形态虚拟化必然导致组织“实体”的分散化,由此引发管理人员新的工作观念、新的工作形式、新的合作关系,并从心理层面影响人的行为。
(4)生活个性化。在信息社会中,道德的拉动和技术的支持促使生活向个性化发展。由此出现了需求个性化、产品定制化、管理自治性、交往私密性等个性化特征,使得个人的各种愿望得到更多的满足,个人的生活方式得到更多的尊重,个人的精神情感得到更多的宣泄。
(5)结构复杂化。在信息社会中,技术开放、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交叉性等因素促使社会结构向复杂化发展,出现了更多具有技术含义标准的社会层级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