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是什么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心环节,发展教育科学
是基础工程
Ⅱ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错
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Ⅲ 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什么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1998年国家正式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到2005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资金34.4亿多元,基本解决全国11.7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自然村共9700万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
Ⅳ 先进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工程分别是什么
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基础工程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科教兴国和九年义务教育
Ⅳ 初中政治科目易错知识点归纳
大家都知道,初中政治的知识点很多,自然易错的知识点也是比较多的。为此,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政治科目易错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政治科目易错知识点
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人民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人民
全国人大代表 有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公民有直接 参加国家管理的民主权利。×
“直接”删去
社会主义本质 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 我国的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 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经济的主导。×
国有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国有经济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
四项基本原则
3、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活力源泉、不竭动力。×
改革开放
4、党和国家始终把民生问题、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首要工作、中心工作、工作中心、工作重心、工作重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5、我国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不是根本任务)
6、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共同富裕。×
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科技成就、人与自然
1、党和国家的各种措施有利于实现各族人民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同时富裕)。×
共同富裕/
2、党和国家致力于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与正义。×
“绝对”删去( 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3、我国的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部分(某些)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4、我们要战胜自然、改造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法治的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国策。×
基本方略(治国方略)
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公民)。×
广大人民群众
3、最有效、最可靠最重要的规则是道德。×
法律
4、依法治国和以德国(法律和道德),依法治国(法律)更重要,更有效。×
两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5、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都要 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
只有严重违法行为才是犯罪,才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不是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刑罚处罚,但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6、违法一定 犯罪,但犯罪不一定 违法。×
不一定 一定
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全体公民 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广大人民
8、法律由全体人代表(人民、公民)制定或认可。×
国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9、法律靠强制力 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本质特征(最重要的特征)×
国家强制力(如:法庭、监狱、公安机关、军队等)
10、法律对全体人民(公民)具有普遍约束力。×
全体社员成员
11、名人、官员知法犯法,要从重处罚。×
依法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1、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的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4、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核心利益、根本利益)√
5、“一国两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
6、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前提、原则、立场和基础是“一国两制”。×
一个中国
7、两岸和平统一已经没有障碍。×
还有台独分子和外国势力干涉的障碍;
8、两岸和平往来交流频繁,我国国家的完全统一将指日可待。×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9、我国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人民高度自治 。×
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管理本民族事务,享有自治权。
10、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统一香港、奥门和台湾。×
“社会主义”删去
11、香港、奥门和台湾实行“一国两制”,享有高度自治权。√
12、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3、我国是一个56个民族组成的完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完全”删去
• 精神文明、文化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是思想道德建设。×
发展教育与科学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思想道德建设
3、精神文明是基础,为其它文明提供物质条件(保障)。×
物质文明
4、物质文明是魂魄,为其它文明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神文明
5、弘扬民族精神为其它文明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科学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6、精神文明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
依法治国
7、民族精神产生民族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产生于
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民族精神
9、艰苦奋斗(奉献精神、井冈山精神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
10、爱国主义精神(雷锋精神、井冈山精神等)就是民族精神。×
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具体表现)。
• 展望祖国未来
1、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公平正义
2、民主法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3、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总体上的小康
4、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到2050年即21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
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6、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全面小康(共产主义)。×
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
7、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共产主义
• 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指: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起来)
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指: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富起来)
3、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7、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
• 其它
1、只有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中才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2、我们的理想只有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才能变成现实。√
3、只有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才能享受现代文明。√
4、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
5、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合作。√
6、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
7、只有严重违法行为(只有触犯刑法)才是犯罪,才要承担刑事责任√
8、有了艰苦奋斗精神(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合作),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一定”删去
9、奉献社会帮助他人是我们的法律义务。×
道德义务
初中政治学习方法总结
一、如何预习
具体的方法有三:(1)找难点、抓重点;(2)联系实际提问题;(3)做好预习笔记。
政治一节课学习一框内容,你就利用10分钟时间看一看,找出几个不懂的问题,就算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如何听课
1.政治老师讲了好多有趣的事,但考试有不考,我应该怎么办
老师讲有趣的事,第一是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兴趣,第二是为了说明政治上的原理。学习政治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道德品质,从而促使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不能因为与考试直接相关的内容就认真地听,而与考试相对较远的内容就不听,要重视课堂学习的体验过程。
2.老师上课的节奏很快,我不知他上到哪里了,应怎么办
老师上课不可能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听课习惯。如果你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说明你对教材内容比较生疏,因此,务必做好预习工作,通过预习,明确了上课内容,即使老师上课节奏快,也是能跟上他的思维。
3.黑板上有板书,课件上又有内容,我课堂笔记得如何记
有利于解决疑惑问题的信息必须要记,一堂课主要的知识点也要记,还有一些信息是教材中没有的,要尽量记。课堂笔记是预习笔记的完善与补充,要在预习笔记中留出一些空白处,就是为了记下上课中所得的重要信息。有时教师上课节奏快,信息量也大,那就要学习记下关键词、记下思路。等课后再去整理。
4.提高听课的效果要处理哪些关系
要处理有趣与无趣的关系,一堂课不可能45分钟都有趣,有趣的内容要听,无趣的内容也要努力地去听。要处理好听课与笔记的关系,一边听一边记下重要信息,不要只听不写,也不要只抄写板书,不听老师讲解。要处理好白板与黑板的关系,它们本是相辅相存的关系,而主导这些板书内容的根据主要是教材。因此,不要只看白板生动有趣的内容不记黑板中的板书内容。
三、如何记笔记
1.如果我把重点内容全背下来,可以不记笔记吗
要提高学习效果,必须转变死记硬的学习方法,要多思考、多积累,同时也要勤做笔记。
2.笔记具体记有哪些内容
第一、是预习阶段的预习笔记,主要对重点与难点知识及时勾画。
第二、听课阶段的听课笔记,把教师在上课中呈现的一些新信息记录下来。
第三、就是复习阶段的笔记整理,画一画单元知识框架图,列一列相同类的题目,比一比易混淆的概念与原理。
3.笔记什么作用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保留信息、强化记忆。预习笔记有收集学习素材的环节,则可以积累资料,扩充新知,获得许多新知识。课堂笔记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记笔记能提高听课的效果,而整理笔记是反思的过程,自己分析与综合能力会得到训练。
4.课堂笔记来不及写怎么办
这是如何记课堂笔记的问题,有人常常因记不全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放弃了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堂笔记不必记下上课的全部内容,如果在预习笔记的基础上记课堂笔记,课堂中主要记下一些新信息,有时内容比较多,全记下来确实有困难,那么就要学会抓重点,先记下关键词,如果还是不行,课后向同学借听课笔记,补上遗漏的内容。
错题集与笔记有什么区别?笔记主要是对重要知识点的摘要与理解,而错题集是自己犯错习题的收集与纠正。笔记与错题集还是分开为好,这样显得更有条理。
四、如何复习定期总结,查漏补缺
复习可分三种,课后复习、单元复习与考前复习,其复习的重点应有所区别。
复习要做到及时,首先要做好课后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就要复习,课后复习的目标是巩固基础知识;学习完一个单元,就要进行单元复习,其目标主要是掌握单元的知识结构,考前复习是为了应考,可运用归类法、比较法来进行复习,同时,要重视各种典型题的复习,提高审题与解题能力。
1.复习阶段除了看书外,还要做什么
复习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巩固基础知识,其二,就是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因此,就看书是不够的。复习阶段,同样要关注社会问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要多反思,有了感悟也要写写随笔,这样对自己的能力提高非常有帮助。
2.如何抓住复习重点
重要知识点不等于复习重点,复习的重点对每一个人来说应该是不同的,重要的知识点与自己薄弱环节都是复习的重点。
3.为什么说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复习是必要的
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社会热点是会变化的,而理论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能运用相对稳定的理论分析变化中的社会现象,表明已经学活了理论。例如:我国银行利率有升有降,而教材中只有中央银行有制定货币政策的职能表述,如果在复习时,结合当前的货币流通实际,则能明白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原因,从而得出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初中政治记忆技巧
关键词记忆
例如,将关键词提炼出来着重记忆,最后将其他词汇补充完整形成完整记忆。如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的关键词是:调节……分配,刺激……提高,促使……分化。
联想记忆
做好知识的迁移,知识是有连带性的,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新视角、新层面的认识,这时我们不必重新记忆,只需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加工即可。如市场、市场经济的作用。
协同记忆
多种感官联动,耳听,眼看,手写,口念,效果可能好些。
记忆的方法很多,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适合自己的记忆方式方法。
(1)要做到及时复习和定时复习。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时间与遗忘的数量成正比,因此对待遗忘最好的良药就是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定时复习,巩固记忆;经过多次复习后,知识即可成为长久记忆。
(2)多思多用,熟能生巧。常说常用,随时随地运用我们所学知识说明日常生活的人和事。如用价值规律说明钢材价格的升降。改变学习形式可以使学习更有效率,而且语言要规范、运用政治术语要准确。
(3)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的知识点。首先要仔细比较这些知识点的异同,找出它们相同和相异的原因,在真正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把它们放在一起掌握,第二,找出区分的关键词;整理出比较表,使异同一目了然。第三,把这些知识点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体会.如在日常生活中用的都是价格,只有研究价格的背后时我们才用价值。总之要比较异同,整理异同。
(4)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的同学常有这样的问题:对老师上的每一节课都能听懂,但总觉得知识非常零散。搞不清所学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思想品德每一个知识都不是孤立的。知识间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从联系的程度来看有显性联系和隐形联系之分,即有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很明显就能表现出来,很容易就能表达清楚,如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税收与国家的财政收入等,但有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则需要我们透过现象去抽象和提炼或者搭建桥梁、借助其他知识去寻找。比如遵守市场交易原则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调整经济结构与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我国的民族政策等。从联系的空间角度看,可分为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是指平行知识间的联系,如课与课、节与节、框与框之间的联系;纵向联系则是从深度上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一课或一节中包含的知识。除此以外,由于条件的变化,还会在知识间产生其他的联系。
(1)有意识地自己动手整理知识体系。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是先从课题或节题(中心)入手,逐渐细化知识点,认真思考本课或本节为什么包含这些知识,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对本课或本节知识进行阐述的,把能够准确反映知识间关系的内容用尽可能简短的词句甚至用一个词概括出来,用不同方向的箭头将知识连接起来,这样你就可以自己绘制一个知识体系图,这种知识体系能够将知识间的横向、纵向和隐性联系较为科学准确地挖掘出来。如果能经常进行上述工作,就会提高构建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扩而广之,你可以对整册书包含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一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一个宏观的认识。
(2)重视一册书的前言部分,前言是对本书所学内容的整体介绍。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把知识置于整体当中去认识。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知识,去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3)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的教学原则和重要的学习方法,在长期坚持的基础上可以对同一类社会问题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解决这类问题一般使用的理论知识,以实际材料为背景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联系。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与成果等。
(4)借助教参中列出的知识结构来理解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但这一方法远没有前面的方法好,因为没有经过自己消化,拿来主义的东西效果不会太好。
猜你喜欢:
1. 中考政治初一至初三必备知识点
2.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3. 初一政治必背知识点
4. 初一初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5. 中考必考政治知识点大全
Ⅵ 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分别是什么
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
基础工程:发展科学和教育。
Ⅶ 什么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经济基础,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科教兴国,九年义务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思想道德建设就是在社会主义阶段以发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建设的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得到高度发展,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高度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依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我国文化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还将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将有力推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促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纽带和标志。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在某个阶段、某个方面可能会出现不一致、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与中华民族创造的影响世界的各种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就是这些文明成果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基石。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的兴旺发达为支撑,同样离不开文化的兴旺发达为支撑。各个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却有生命力强弱、影响力大小、持续力长短之别。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不仅具有物质、科技、军事、制度的力量,而且一定具有文化的力量。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演进过程,又是一个引导培育的自觉过程,是按照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要求进行文化创造和精神生产的过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是我们党把文化自强建立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不仅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科技大国到科技强国、从军事大国到军事强国的跃升,而且要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跃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历经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文化的感召力在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忠实传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积极倡导、努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使得中华文化愈益根深叶茂。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武器,意识形态的竞争与较量从来没有“终结”,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赢得文化的竞争与较量,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是思想精神意义上的文化强国,而且也是经济社会意义上的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文化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的文化生产是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能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效的检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让人民群众既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逐步提高文化素质、塑造高尚人格,这也是文化自强的重要内涵。如果我们的精神文化产品,广大群众欣赏不上、欣赏不起、欣赏不了,这就很难造就文化的繁荣兴旺。目前,在文化资源的配置状况、文化消费的实际能力、文化需求的层次差异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平衡的情况,这正是要通过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加以改变,通过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加以解决,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