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权威文化
中国的权威文化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
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 宪问》
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
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拿起板砖飞他!”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秦伯》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民间谚语联对
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到了朝廷上那些所谓的学高八斗的“君子”嘴里就变了个味。为什么呢?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学者们某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便发挥他们的专长自做主张,把这句改为“无毒不丈夫”了。
4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
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大致翻译一下这段话,时任全国教育劳模的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贬低了孔子。
孔老先生很郁闷,收拾行李就离开了卫国,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烂事儿,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断不是发神经突然开骂起包括自己老妈在内的所有女人,而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等人。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庄子的这句话其实是这样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庄子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边的尽头,这样会搞死自己的”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相濡以沫,多美的情景,虽然这并不是爱情最理想的状态。当年街道居委会的老大妈就算再没文化,这句话肯定是会说的。只是我们都没曾想到,后边还跟了一句“还可以相忘于江湖”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其实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情感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你们推崇的这句话,它的原意中根本没有你们所需要的压迫与歧视,却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
② 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
符合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主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相同的,亚文化就是在这一范围里相对处于次要状态的文化。主文化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亚文化是只有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亚文化
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反文化是西方犯罪社会学的一个概念。
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现存的社会文化。T.罗札克的《反文化的创作》是关于反文化论的主要代表着作。反文化作为西方犯罪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的学生运动提出来的。
研究反文化的犯罪社会学家认为:反文化的鼓吹者一般都是青年,青年人正因为具有反文化倾向,才提出否定和取消现存社会文化的主张,才出现包括犯罪行为在内的违反传统观念的行为方式。由于反文化具有反对现存文化的特点,因而它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主文化完全相反。
(2)反权威文化是什么扩展阅读
组织主文化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
强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更大,与降低员工的流动率有更直接的关系。在强文化中,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强烈的认可和广泛的认同。
强文化的一个特定效果是降低流动率。在强文化中,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的立场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
这种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而这些特征反过来有使员工离开组织的倾向降低。
③ 如何看待知乎反权威
每个人都是自大的,只不过有些人比较理智,但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是以为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然后他们就是那一部分少数人。
④ 反文化是不是都是负面的请举例说明。
反文化是指某种文化内部摧毁其终极性价值规范的倾向。通常把一定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抗议运动,视为反文化运动。如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等,其实都是正面的
⑤ 什么是一种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的意识形态
我前面的微信的话,可以通过那个自由形式的一种转体,然后改变它争取的方式就可以好了
⑥ 威利斯的反文化现象是什么
《学做工》开篇这样写道,“要解释工人阶级子弟为何从事工人阶级工作,难点却是解释他们为什么甘于如此”,这个问题的贡献在于作者试图去理解社会底层再生产独有的逻辑、过程和机制,摆脱了之前社会再生产理论对社会各个阶层分析时往往不加区别的做法。那么,作者保罗·威利斯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呢?
书中第一部分为深度的“民族志”描写,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中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家伙”从毕业前18 个月到工作半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从而揭开了“反学校文化”的面纱。所谓“反学校文化”,指的是被称为“家伙”的学生结成非正式群体,以抽烟喝酒、逃学旷课、“找乐子”各种方式来挑战学校和老师的权威。在这一部分,作者展现了“民族志”的魅力,先搁置理论和先见到现场中去,只有“活生生的日常文化”才是学术想象力真正的源泉。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有趣的细节,比如在毕业那天,“家伙”们故意在午饭时喝醉,以这样在年轻老师看来奇怪的方式攻击学校;比如在谈论“软耳朵”或“书呆子”(循规蹈矩的学生)时,“家伙”们会认为自己充满男性魅力……
在“民族志”这部分作者并没有去讨论“反学校文化”具体的生成,但从书中可以知道,“反学校文化”很大部分来着“车间文化”的延伸(父辈的影响与打零工的经历),另外学校教育体系也是催生“反学校文化”的土壤。结合书中第二部分的“理论分析”,我们大致也可以认为《学做工》并没有否定“再生产”理论对资本主义教育体系的看法——学校教育不过是实现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工具,工人阶层所在的结构位置早已注定了他们的整体命运。保罗·威利斯认为“反学校文化”正是对教育范式的反抗,但反抗为何自觉沦为社会再生产呢?
“反学校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它一方面反对学校教育,因为洞察到中学文凭对他们找工作没有实质的用处,所以觉得没必要把自由牺牲在学业上;另一方面“家伙”们接受了体力和脑力分工以及性别分工的观念,认为体力劳动才是男子汉该做的事。在离开学校后,“家伙”们欣然地走向车间,他们对“车间文化”并不陌生,很快就能融入其中。当他们发现日复一日的劳动无尽头时,事情已经晚了。由于丧失了向上流动的资格,“家伙”们将停留在工人阶级的体力劳动中,就此也实现了社会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看,“反学校文化”只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
“反学校文化”虽然没有让“家伙”们逃离工人阶级的命运,但在《学做工》的作者看来这并不是无谓和莽撞的反抗。正如他所说的,“文化生产的文化实践,其功能在于洞察或看透他们的生存状态,从而从他们的角度决断出最有利的身份和行动,以及可提供的制约和条件”。“家伙”们过早地拒绝了中产阶级的价值,比如文凭,特别值得说的是他们意识到劳动与自我的分离,劳动不再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一发现既是对中产阶级的嘲笑,也是为他们长期忍受单调体力劳动的准备。相比于那些循规生,“家伙”在车间几乎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反学校文化”本来是通过对“厂房文化”的模仿才得以诞生,所以他们终究还是要快活得多。上述这些说法,是把“家伙”看成一个整体,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层整体的命运是无法翻转的,能向上流动的只是极少数人。
在整体阶级命运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家伙”们的行为虽然是细微的反抗,但他们毕竟通过“反学校文化”嘲笑了资本主义社会主流价值,这样让未来生活不至于难以承受——在一样的结局下,一开始的“抵制”终究是要比“接受”有更多的准备。
《学做工》除了揭示了开篇的问题,还对“反学校文化”有诸多深入的理解,正像作者在以后学术生涯中所坚持的:“通过对普通大众活生生的日常体验和实践的洞察,去发现他们创造性的火花”。“家伙”们的主体并没有理论中消失,而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找乐子”。
⑦ 我想写余华作品中的先锋精神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
先锋精神是反权威,反文化,反主体,反历史的,既具有艺术创作的自觉意识,又表现着对既成社会规范和艺术传统的叛逆或超越企图。比如余华的早期创作《现实一种》《古典爱情》等,而你提到的那些作品都是余华90年代中期以后的作品,不算入先锋文学了。他后期放弃了先锋文学的尝试。
⑧ 什么是反文化
反文化是指某种文化内部摧毁其终极性价值规范的倾向。两种说法具有互补性,且为不少论者接受,并以此认识反文化,便把一定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抗议运动,如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等,视为反文化运动。在认定中国“文化大革命”是反文化运动的同时,也把五四运动看成反文化运动,岂不荒谬?这种混乱,惹出了思索的不便和褒贬的错位,其害不言自明。
其实,那个“反”字并不坏,如“反专制”、“反腐败”、“反恐怖”,都是褒扬性概念。但“文化”(包括连带的“传统”)这个概念可并不全是中性的,而且还有相当的褒义成分,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地在某种文化之前加个“反”字,这种文化的面目就不太好看了,如指“文革”没错,指五四运动则有误导性,因此有必要做个梳理。
⑨ 请问道家反对建立有意志的权威,而建立无意志的世俗权威是什么意思
道家反对一切有意志的权威,想建立一种没有意志的权威,并称它为道。
由于当时文字及其传承工具较为落后,知识普及率不高,道家建立无意志权威“道”纯粹是空想,后来也演变成为了宗教权威。
我想道家所谓无意志的世俗权威可能是指完全民主的形式吧,类似于每个人都是高素质的,自己修身,没有统一的国家政权,让人民自由发展。(即“无为而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