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美术课如何文化自信

美术课如何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2-10-17 02:23:02

1.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表述的,“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只是把美术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在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这样,一个教师才能说自己的工作达到了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作为一个多年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我根据自己教学经验并结合现在小学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对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进行了一些摸索和尝试。
一、为什么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获得完美的人格。由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是迫在眉睫的。
1.社会发展需要在美术课程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社会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对每一个人的素质都提出了高要求。而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又是一个人素质培养的关键期。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科学课程以其严密的逻辑和知识增长他们的才智,语言课程以其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包含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经过这种艺术(美术教育)熏陶的学生,必将具有博大的精神境界、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2.美术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在美术课程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新课标将美术教育的基本性质界定为人文性,使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走出旧的单一技能训练为主的美术教育误区的层面上来。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美术课程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3.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在美术课程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
美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心理结构完善发展的人,审美的人,成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前进的人。美术不仅能表达感情,使人的创造性冲动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怎么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
要想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完善学生人格,必须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具体措施因人而异,关键是在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首先,在把握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下,教师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小学美术每册教材作品欣赏单元都有许多古今、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由于学生的兴趣、经历、知识面乃至成长环境不同,面对同一幅的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欣赏小学美术第八册梵高的《鸢尾花》油画作品时,有的孩子透过画面看到了春的风,夏的影,仿佛自己马上就能变成一只蝴蝶穿越于绿叶与蓝花之间;有的学生却透过画面中蓝紫色的忧郁和灰褐色的悲伤,感受到梵高的寂寞、孤独与死亡的气息。这些感受是孩子们内心的真实反映,教师应完全尊重学生的这些感受,从专业的角度培养他们感悟作品的能力。因此,通过欣赏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其次,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提高创作乐趣。美术作品是表现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和看法,画家必须首先学会从生活中感受、思考和发现,才能在创作中运用多种媒材和造型语言表达出来。在小学美术第二册《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中,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寻找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线条、纹理,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再通过教师从专业角度所给予的深入讲解,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在表现作品时,他们才能够较好地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创作出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线描作品。因此通过此类创作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人文感悟,掌握表现作品的人文方法。
第三,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创作作品时,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在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组织学生查找有关奥运会的起源和参赛项目等知识,让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来创作、设计相关的奥运美术作品。开可以用身边各种废弃材料设计、制作各种运动项目的动态模型和吉祥物等。最后,用这些美术作品装饰、美化校园。从而让学生将美术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凸显了教育的本质。
只有通过全面的美术学习,学生才能寻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获得应有的知识,具备应有的能力,形成应有的态度和价值观,为终生发展奠定好素质基础,即“生存基础、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生学习基础”。
总而言之,美术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没有丝毫勉强之感。美术教育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会促使美术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能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接受多方面的审美感受,在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质和精神境界,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追求,成为一个集真、善、美三位于一体的“完美人格”的人。

2. 美术核心素养的五个评价标准是什么

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经过周密思考、细致研讨和不断调整,凝炼出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美术核心的资料了解。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创新精神已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成为了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要求。而美术课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意实践指在美术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作方法,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文化理解:美术学科本身是一个人文性的学科,画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会从背景、政治、文化等方面入手进行创作。而当我们欣赏美术作品时则也需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并且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3. 如何在小学美术学科中培养人文素养

一、创设人文环境,营造人文氛围
1、创设美的教室环境,营造学美的艺术氛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富有创意的教室布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美术教室应突出“美”字。这种“美”是一种脱俗美、个性的美,让学生走进教室,仿佛走进了艺术殿堂,可以在教室的墙上张贴一些优秀儿童绘画作品,在教室的窗台上或墙上放置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如泥塑、壁挂、面具、脸谱等。通过欣赏一些想象丰富的儿童作品,引发联想,突破创作思维的狭窄性,牵引想象,大胆表现。还可以贴上一些中、西方大师不同风格的画,如西方大师毕加索、马蒂斯、米罗、夏加尔、莫奈等,中国名家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不同风格的画,使学生置于良好的创艺术环境中,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氛围,激发学美兴趣,培养爱美创美意识。
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情绪对于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紧张,则思维受压抑,情绪低落,心情烦闷,则思路阻塞,难以发挥创造潜能;而良好的心境,则思路开阔敏捷。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放下架子,把课堂变成学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课堂教学讲民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要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动手、动口、动脑,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保持愉快、轻松的心境。在教学中,教师切忌动辄训斥学生,而必须对学生和颜悦色,用情绪来感染,对学生所画的画,要用鼓励的目光相迎,以亲切的笑脸相待。由于为学生营造了“心灵自由”的空间,他们在轻松、无拘束、少规矩的氛围中,大胆想象,无拘无束画自己所想的,并争先恐后地给老师看,有的还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告诉老师。教师应多一些点头和微笑,尊重学生个性,学生心有所思,就会自觉运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保护学生的创造渴求,敢于发表见解,才能为创造思维的激发和培养打好基础。
二、依托教材内容,提炼人文素养
1、挖掘教材内容
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人文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如《桌子和椅子的设计》、《想象中的机器人》、《各种各样的门》等设计课,适当从作品的意境、形式、美感等方面增加难度,不仅仅是对学生技能、技巧的一种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刻苦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促进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家乡的果树》、《神气和大公鸡》、《各种各样的树》、《树和小鸟》、《昆虫》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对自然资源的爱护珍惜:《想象中的船》、《我心中的少年宫》、《高大的楼房》可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画素描时,通过严格要求学生养成先观察好、再动笔,先打好轮廓,再涂色调,最后进行整体调整的习作程度,不仅可以提高作业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有条有理、严谨治学的学风等等。
美术教材处处蕴含着人文精神。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人文因素,把每一课时的人文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奠定培养基石。
2、增强欣赏教学
欣赏是每堂绘画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多看多欣赏不同画种的美术作品,可以学到更多的构图知识、绘画用色方法和绘画技能,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而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文化成果的一部分,代表艺术实践的杰出成就,其间容纳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所以对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学习,体验其间种种可言传或不可言传的精神内涵,既丰富了生活积累,充实精神世界,也对提高文化素质和审美修养、完善其品性人格促进形成基本的道德、价值原则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充分利用这块瑰宝,采用人文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可是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举不胜举,而绘画课以绘画为主,欣赏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所以我把课前的五分钟唱歌改为欣赏,让学生超越时空的界线,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中遨游,获得多元化文化,陶治审美情操。如上《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一课时,我把表现茫茫大漠中宏伟壮观的金字塔,表现在逶逶延延地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巍峨巨龙的万里长城的图画展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都从心底里发出赞叹人类的古代文明:“我们的祖国真雄伟!”“古代劳动人民真伟大!”这单纯的雄浑的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之动摇的壮阔的美,使学生得到刻骨铭心的感化和体验,产生审美心里效应,从而陶冶情趣,净化心灵。
3、调整教学内容序列
要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除了有广阔的视野、博大的知识、专业的技能外,还应具备随机应变、综合应用的能力。身为教书育人的我们,应从小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原先特别强调的从低——中——高年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原则,应有所突破,有序、无序的教与学应有机结合、相补相存。按常规四年级才初步学习体积、空间,面对刚入学的孩子讲诉透视和空间,也能使儿童有空间知觉。在实践中,我通过适当的启发和直观引导,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画出了三个面以上的物体。又如色彩是三年级所学知识,但我在二年级就开始渗透,根据二年级孩子的水平,我先演示色彩的来源,阳光与色彩的关系,然后通过范画让学生识别对比色、同类色、冷调子、暖调子,同时告诉孩子用蜡笔、油粉笔、水彩笔等涂色技巧和三元色相互重叠所产生的效果,结果学生感到很新奇,也很感兴趣,课后纷纷尝试绘画,而理解过程也不差于成人。如画《想象中的太阳》一课时,有一位小朋友用蓝色太阳代表夏季,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说老师说过蓝色是冷调子,能给人带来凉意。这足以证明教学内容顺序的调整,让儿童 “放胆画”——大胆运用所学知识随意画各自认为喜欢的人和事。能促使儿童创新意识、综合应用意识快速形成,并养成敢于大胆表现的习惯。
三、开放教学内容,培养人文素养
语文、数学、自然、音乐、科学等学科本身蕴含人文教育功能,如数学能提升自己认识和改造客观事件的能力;音乐能给以努力奋斗、克服困难的力量等。挖掘各学科的人文资源,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利用各科感觉的相互沟通,发展儿童的知觉能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1、沟通语文学科,提高文化修养。
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在美术教学中,经常给学生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童话、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会读、会背、把优美的诗句融化在自己的大脑中,有朝一日和自己创作的画结合起来,创作灵感便一呼而出,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非常感人,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如在美术课上讲了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画《想象中的太阳》一课时,一位同学把童话故事与太阳相结合创作了《把温暖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画面上太阳姑娘甩着小辫子,手里拿着小太阳和太阳饼,送给由白云托到天空中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幅画充分表达了一个小学生对童话中卖火柴小女孩的同情和要为他献爱心的美好愿望。后来又朗读了着名小诗人刘倩倩写的《你别问我这是为什么?》。这首对小女孩充满同情和爱心的诗句,使小学生受感动,在他们中间产生极大的影响,也跃跃欲试为自己画的画写儿歌。有一位小学生在画《海底世界》时作了一首小诗:
蓝蓝的海洋,
神秘的海底,
我愿变成美人鱼,
永远生活在那里。
除此,我还鼓励引导学生画日记画,成语画。
2、沟通科学学科,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热爱科学是现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发展,没有一定的科学素质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我充分挖掘美术与科学互通的内容在让学生了解一定科学知识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手套设计》、《想象中的机器人》、《太空旅行》、《桌子、椅子设计》、《想象中的船》等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如教学六年级《想象中的机器人》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目前机器人制造的状况,掌握有关图书资料(目的了解科学,探索科学),开课时先欣赏国际机器人博览会中一个个设计精美的机器人,并听这些机器人对自己独特之处的介绍(课件制作),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几个集团公司展开讨论;你认为现代人需要何种机器人?再传授设计方法,最后小组合作创作。通过对目前机器人制造状况的了解,再从大量的动、植物自然景观,到飞机、汽车等人造物体,甚至许多卡通形象,给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一个个既具有一定科学原理,又别具匠心的作品跃然纸上。
3、沟通自然和现实生活,培养热爱生活、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就提倡“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美在生活中,美在自然里”的活教育思想,我国地域广阔,山河秀美,民俗民间和传统文化艺术广博多彩,根据教学计划目的的利用一个块时间,带领学生探寻名山大川,或走访人文景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捕捉自然中美的情趣,识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引导他们用心尽情体会,用笔尽情描绘。这不仅仅训练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更主要的是学生获得自然界“美”的启迪,用真实的情感去体验生活自然的美感,陶冶情操,学习用真情去表达和创造美的乐趣,同时可引发学生爱家乡、家祖国的思想及对人类伟大艺术成就的赞叹之情。
如在教学第二册《昆虫》一课时,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外寻找观察昆虫。结果课堂效果非同凡想,小学生不但了解了各种昆虫的形状、颜色,画时得心应手,而且还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在观察中的心得体会讲给大家听,有的学生说:“小蜜蜂非常勤劳,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不知疲倦地采集花粉,为我们人类酿造出最甜的蜜来。”又有的说:“在昆虫世界里,有益虫,也有害虫,像苍蝇、蚊子,它们是伤害我们身体健康的害虫,小蜜蜂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这一美一丑的对比,强化学生对事物感情认识,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中美的事物。在画第二课《象想中的昆虫》一课时,这位小学生还把小蜜蜂想象成可爱的小姑娘,他们穿着花衣裳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集花粉。从欣赏生活中蜜蜂采花粉的情景,到学生联想到把昆虫拟人化的过程,是对美好生活的再创造,他们所创造的作品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不正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创造美好未来的体显吗?
四、注重教学技巧,发展人文养养
1、启发诱导,自主探究。
人的本质是主体、能动的,学生是认识、实践、发展的主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性。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为人们发展自主意识、独立意识、创造意识提供了社会条件,也为个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小学教育要培养的是将来能适应社会的人。因此,“促进自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自变量”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抓住各种有利时机、诱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作为美术教师的根本责任。可通过课堂表演、音乐播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和让学生主动寻求答案等形式,诱发学生自主探究。比如在教学《美丽的花边》时,引导学生欣赏花边、动手将单独纹样排列组合成多种花边后得出:“将单独纹样按二方连续的规律排列组合成花边。”然后启发诱导:“将单独纹样排列组合成花边,还有哪些方法?”让学生再次利用课前用纸板剪制的单独纹样进行排列组合,让学生去自主发现,积极探究新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学生动脑动手探寻出的花边排列样式与教材中相比更为丰富,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集体创作,促进协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同时也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合作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集体创作完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这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会形成一种新型的关系,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之中,儿童的个性会得到充分地发挥,创造性会得到激发,当作品完成之后,他们会因创作的成功而增加集体的荣誉感。而且对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集体观念的建立,合作态度的培养等有着积极的意义,现代社会需要培养具有广泛合作态度的下一代。
如在教学《太空旅行》一课时,我通过“听”音乐,创设一种轻松的气氛,把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结合起来,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利用以太空为背景的大挂图,要求学生每人画出一架自己乘坐的与众不同、新颖的太空飞船或飞碟;然后剪下,粘贴到大张太空背景图中,让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愉悦地把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最后要求学生们为集体创作的作品命名,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说叫“热闹的太空”,有的说叫“各种各样的飞船”这样,通过个人创作与集体创作相结合的方法,寓教于乐,真正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达到了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3、分层指导,展示个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特长,每一个孩子都潜藏着许多“闪光点”。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个体差异,分层对待,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佳的发展。具体操作时应做到:1、对每一位学生都要认真细致地调查了解,对其个体差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他们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2、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并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让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3、加强个别辅导,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五、改革教学评价,提升人文素养
1、教师摒弃功利色彩,合理评价
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与素质教育而不是专业,因此儿童画创作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学生,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不要过多的讲解,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产生一种惧怕感,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的涂鸦,也不要轻易批评指责,这对画好与画坏并不重要,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去完成作业,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情感,从而培养自信心、自我表现能力。在教学二年级《想象中的太阳》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童话故事,然后让他们根据故事自由发挥,画出故事情节及添加适当背景,交上来的作业中有一幅画引起我的注意,这幅画画面用笔稚拙、随意、有点粗糙,也无“技巧”可言,更无任何背景,但他画了四个太阳——分别为绿、蓝、红、黄的太阳,用笔大胆,色彩丰富,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请小画者自己上讲台来给大家讲解他的答案令我惊诧,四个太阳分别代表四季的阳光:绿太阳是春天的太阳,绿色阳光催的大地吐绿万物复苏,蓝太阳代表夏季,因为老师说过蓝色是冷色调,能给人带来凉意,而黄色当然是收获的金黄的秋天,最后他希望冬天的太阳是红彤彤的,照得大家暧洋洋。我除了给他的造新思维给以大大赞扬,给他的画打上的高分之外,还鼓励其它同学向他学习这种敢于自我表现的精神。这位同学充满成功感,自豪感,从此酷爱画画。在2001年全国少儿书画比赛中,她画的《筷子树》获铜奖。
2、学生参与评价,培养管理、交往、合作的能力。
如果说教师的表扬与鼓励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及时评价,那么,学生参与评比记录则是对学习过程更具体、更细致的评价。我在美术课上常采取小组合作、对手互评和自我评价等形式,由选定的组长记录每次评论结果。每个学生都有一本小档案,评比的内容包括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的,如对同学作业的技巧、想象方面的看法等,也包括当今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如:是否按时上课,课堂纪律,完成作业的态度,爱护公物方面,保持室内整洁,文明礼貌等。这样的评价能培养学生善于管理、交往、合作的能力,以适应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引导使用不同绘画材料,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个性。

4. 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自觉性

审美意识的培养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美感教育活动,它要通过对人们的不断启发和长期的训练、熏陶的教育过程使之逐渐获得美感能力。这种美感能力由少积多,我们的审美意识就会不断地加深。这也就确定了审美素意识是带有认识性质的一种教育活动,但它的认识性质又具有独自的特点,它是在人们对于美的感受中获得的。[关键词]美术教育 审美意识 艺术欣赏 欣赏能力 学习兴趣 创造能力[正文]美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我校属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刚刚步入专业的美术训练,其审美意识比较模糊,然而这一阶段却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黄金时期。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如何在美术课上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一、益智、启美,激发学生审美兴趣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首要的一点应该使学生对所接受的新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在长期的美术课教学中我发现“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只有在教学中挖掘美术学科的内在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乐意学、认真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无论课堂内外,教师都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彻底转变只以教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不断地挖掘其自身的艺术潜能。如在广告设计课中,我选用了熟悉的“百事可乐”、“百威啤酒”等广告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欣赏优秀的广告设计作品,同时让学生体会其创意,分析广告内涵,运用讨论形式,你一言,我一语,唤起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通过成功作品的引导告诉她们你们自己也可以做到,达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鼓动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在标志设计课中,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传授外,我还运用大量的熟悉的标志让学生自己体会其形式和设计寓意,从而在自己的设计创作中得以应用,在练习中我特地选择了本校下一届的校运会标志设计的征集,这样学生设计创作目的明确,同时也加深了设计的好奇心理,即教育了学生热爱学校的主人翁的思想情感,又乐于大胆的创造和动手的实践性。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参与的事物,如果没有积极的感情参与、认识活动,就不可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由此可知,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挖掘学生审美意识的根基。二、感受、熏陶,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情趣、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唤醒学生感知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鉴赏与评述”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质材、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学生主体活动的精神,对学生理想的确立、审美观的树立有很大帮助,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我想这句话应该能给我们以启迪。在美术欣赏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如吴冠中的中国画《根扎南国》这幅作品,吴冠中关注的主要是艺术的形式语言。在这幅作品中,教师设问:画家运用了哪些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可以从塑造大榕树的形象上来分析构成形式美的因素。“学生观察、分析之后,一致认为盘龙多姿的枝干是用线条和墨块(即面)表现的,而郁葱繁茂的榕树叶是由不同形状的点和色彩组成,画面清新,明快。画家注重美术的基本语言----点、线、面、色相结合,创作出一幅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强烈形式美感的作品。 2.训练学生观测能力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眼睛辨别和把握作品形式表现。如构图上怎样可以自主地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物,影物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怎样遵循透视学、色彩学、解剖学等原则进行科学造型等等。让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自觉地把握不同画种艺术特征,不至于产生以某画种的特点去要求其它画种的错误审美心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多走出教室去感悟、理解、练习。如 《绘画中的空间的表现》、《明暗表现与绘画形象的立体感、空间感》、《作为绘画表现手段的色彩》等,这些室内外写生课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还促使他们学会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提高审美修养和能力。在这些写生课的教学中,我把形体、结构、色彩等知识溶于教学之中,从二维空间转移到三维空间,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从不同的角度画书包、课桌、鲜花、青草、树木、房屋等这些常见的物体,鼓励学生从身边观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写生让学生明白,虽然自然中不是处处存在着美的内容,但我们可以遵循美的原则,美的规律,使平淡无奇的自然景观变成具有审美价值的画面。写生的关键不是学会如何描摹自然本身,而是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修养。3.熏陶学生鉴赏能力 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判断能力和审美意识等,都是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提高的。运用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欣赏优秀作品,训练学生的眼光,提高判断能力。这种欣赏活动经常进行,在一定量的积累同时,受到熏陶、感染,就使学生的眼光更敏锐,脑子更有艺术理解力和吸收力。 教师的欣赏能力与学生的欣赏能力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学生欣赏能力发生变革时,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欣赏能力的辅导者、支持者,使学生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提高评论能力,逐步成为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人。如塞尚的《苹果与桔子》,产生顺畅、和谐及愉快情绪的形式机制是由那些主要成份造成的,线条是流畅的、形状是柔滑圆润的、色彩是暖调的;静物在大面积白衬布映衬下,整个明度是高调的。构图是由各种大小方向不一的三角形组成,变化而统一。桌面向左倾斜造成圆滑的果子不稳定感,但似乎又在右倾斜的果盆强 力牵制下取得了平衡。这样画面既有欢快的动感,又有祥和定静的均衡感。但这些定性的分析必须后于学生的评价,教学应当首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因为对形式因素的剖析是胜不过对形式的直觉,直觉是对形式全面综合性感知,是动态的。教师对过引导,让学生逐步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学校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三、参与、分享,促进学生审美发展 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学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标新立异和创新,使个性获得发展。美术课堂上需要教师去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利于师生情感交流的比较宽容的学习环境。善于启发、激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理解,教师应适应学生的情感、态度,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和体验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是美术教学的必要条件。1.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艺术潜能一节成功的美术课,教师要充分酝酿情绪,利用自己的语言、声调、速度、动作、姿势和脸部表情的变化,诱发学生与授课内容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等种种途径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营造美好的课堂气氛,要做到两点:一师生的配合与沟通。配合默契时,才会有美好的课堂氛围,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其次要轻松,即师生都要有一个放松、轻松的心态。美好的课堂氛围,本身就是对学生美好情感,美好心灵的培养,它涉及到美育的实质和根本。如命题画《可爱的家乡》,我想到了《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我将这支明朗、欢快、节奏愉悦的歌曲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美妙的音乐中。这时,他们仿佛看到了家乡的奇山异水、碧蓝大海,看到了高楼大厦、车来人往的美好景象。最后,爱家乡的情感催动了作画的欲望,学生自主自觉地在音乐氛围内构思作画,创作出了一幅幅主题突出、构图饱满、色彩明快、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音乐的使用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心理感受,促进了新知识的掌握,新技能的形成,还引发了下次再学习的激情。又如在风景装饰画的学习中,作业《秋韵》的制作过程设计安排:设音乐情景短剧——学生讨论——根据体会完成作业。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秋天的音乐、秋天的故事,营造了一个秋天的世界。学生正是处在这样的情景中才能够轻松体会到《秋韵》的感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作品完成后让学生互相对自己作品内涵美进行展示和欣赏,在讲课时适当运用教学整合,对学生进行美的引导、美的启发,使学生达到美好的心境,有了美好的心灵和艺术的情感,是不难画出具有美好意境的作品。 2.鼓励审美,提升学生艺术表达 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审美已趋向多元化,在这个“弘扬个性”的年代,我们的教学评价更应“与时俱进”,许多教育家呼吁:“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美术也正是因为求新、求异才有了蓬勃的生命力——从放荡不羁,开创水墨大写意画风的徐渭到强调中西调和的林凤眠,从严谨治学,弘扬美好人性的达·芬奇到对绘画狂热到精神分裂的凡·高,古今中外美术史上闪烁着光芒的巨星皆是个性张扬的怪杰,我们的评价也应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情感和表达方式的差异性,更加注重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的个性化语言和创造性表达。这是她们稍纵即逝的艺术灵感火花,个性与激情的袒露,不能以刻板的审美标准去衡量,也不能简单地用优劣的等级来评价。 鼓励审美个性就是鼓励学生不仅能学会欣赏艺术作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及作画的接触感觉和不断的尝试,进而掌握其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3.立意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想象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象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象使它有形。 学生能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目的在于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其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如在作人物练习时,人物比例关系及“像”与“不像”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画面想象、布局、环境衬托及色彩搭配,在学生大致掌握人物大小比例的基础上,我又利用欣赏活动投影片来启发他们想象人物的多种姿态:如跑、跳、蹲等,同时我又在黑板上画出动态线进行引导。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不一会儿,一幅幅精彩的人物形象便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创作欲很强,画面的主题突出,构图恰到好处,学生们运用头脑中储存的一切信息,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的审美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天两天或靠仅有的几节美术课就能完全达到的。它是我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体现,它我们审美实践、审美鉴赏的总结,让我们共同启发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日常生活,用表现生活来升华审美意识。

5.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要对美术素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理解。那么什么是美术素养呢?
所谓美术素养,是指学生对美术学科要领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索能力,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生活、从事经济生产、做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美术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还要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这种素养具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美术学科基本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标准在课程具体目标中提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开阔视野、拓展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于学生的内省和内化,强调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稳定的态度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具体到美术教育上来,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是否感受关怀和尊重。如果得到关怀和尊重,学生就能够产生爱、快乐、欢喜与骄傲的情感,否则就会产生恨、厌恶和悔恨的情感。事实证明,缺乏情感的教育是苍白的。
态度是指个体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成分。要让一个学生形成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态度,那么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喜欢这门课,进而在意向上形成认真学习美术的倾向性。
价值观是一种涉及行为方式和目标的持久信念。价值观是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所构成,思想形式多种多样;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人们心目中用于衡量事物轻重、权衡得失的天平和尺子。
美术素养是个新名词,大家都需要关注:基本的美术素养不仅仅指的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那么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哪些方面
(1)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的(或许还应该是独特的)反应;
(2)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
(3)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是一种直接而稳定的学习动机,美术教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素养,能帮助学生了解美术教育的意义并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引导学生改变旧有的“传输——接受”的学习方式,完成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心理。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途径是多方面的:美术兴趣的激发;观察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增强;综合探索能力的开拓。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新课程的开发利用给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生机。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综合探索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整体美术素养的提高,也是提高美术素养的基本途径。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可就以下几点作以分析。
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是先决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动力。兴趣作为一各自觉的动机,是智慧和灵感活动的起点,是对所从事活动有所创造的重要条件。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逐步形成的,教师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创作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在学生当中,兴趣爱好不同。这就要在教学中提倡因材、因人思教,深入浅出,把深奥的道理用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形式、语言传授,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运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手段,如范画、参观、欣赏、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从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重要一环。
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美

6. 《如何从美术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层面提升到文化层面》

一直以来,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忽略厂学生情感的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使他们失去了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要将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转化为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这也是我们新世纪美术教育改革的一大特点。以往,我们总认为美术学习主要是技能技巧的学习,而新的国家美术课程标准中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第一,从文化的层面来看,随着通讯与交通工具的发展,人类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然而,文化交流可以是一柄双刃剑,既可能伴随互惠,也可能导致两败俱伤。如何减少文化、民族间的偏见与冲突,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者认为,缺乏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是导致民族偏见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多元文化的跨文化教育是致力于民族间的相互理解、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民族的美术,产生相异的美术形态,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性。把美术学习提高到美水文化学习层面,可以使我们对美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对各民族的美术文化也有了更宽泛的理解和尊重,更需要发挥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
第二,从美术学科本身来看,美术学科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有着直接的和暗含的关系,因此,它是素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入的焰体素质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
首先,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让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等,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要以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过去的单纯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导致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加大。学生学的很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就必然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设计时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使学生的能力等不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如果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改革,课程改革就等于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程内容的改革,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倡导自主学习,教师主导。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对知识技能进行艺术探求的机会,启迪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开发,让学生真正获得自主的权利,充分体现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
2.注重多元能力培养,双基落实。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还要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强调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活动方式,各种美术作品的形式规律、主题内容及其文化意蕴。我们有的教师在上欣赏课时,经常停留在引导学生只是关注作品内容的表现,如画的是什么(风景、景物还是人物),画了什么故事,或作品的题目是什么。一旦作品的主题内容与题目相符,就产生一种
看懂了的满足感。这样的观赏很肤浅,没有深度。因此,要提高学生对美术及其作品的理解深度,仅仅停留在主题内容这个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从美术作品的形式规律及其文化意蕴两个纬度进行探索。当然,新美术课程的知识不仅仅指制作美术作品的技能,还包括美术与文化、美术与自然相关联的知识;而技能也不仅仅指制作美术作品的技能,还包括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技能,学生自主学习美术的技能,运用美术知识技能于其他学科学习中,或解决生活中所遇到问题的技能等等。
4.提倡合作探究,加强活动成效。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时间没保证,任务没有分工,有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任务繁重,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误解了合作探究,忽视了活动的成效。参与者少,旁听者多。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这种
活动目的性差,有活动没有体验,没有反思。缺少活动实践的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教师对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过程的实践指导不够。
小组学习,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得不到重视,在小组汇报时成绩差的学生的意见往往被忽视。
5.整合学科综合,提高视觉审美。个别教师由于过于强调学科之间的综合,出现了知识容量过多、时间不够、学科特点不明显,而匆匆过场的现象。教学时因对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处理欠妥,有时过于强调专业知识的技能要求,有时又忽视了学科知识的落实,教学指导只重表面现象,缺少对学生视觉审美的感受和体验,美术课上的不伦不类。
新课程实验区大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室,还没有配备相应的多媒体设施,尤其是农村学校,即使该校有着素质较好的美术教师,有了相应的美术课件也是
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对于以视觉审美为主要特点的美术学科,其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就更大。
6.智用现代媒体,结合传统手段。有的美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还只是停留在把计算机当作普通的打字机和投影机使用,对计算机强大的美术功能效果,对相应美术软件的应用和开发知之甚少。有的教师有了课件后,就忽视了对传统美术教具的使用,缺少了对实践操作的示范和指导。电教媒体引入课堂,用好了,能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但媒体毕竟是手段而决非目的,为媒体而媒体的做法,不但吃力不讨好,还会弄巧成拙。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只是一种国民美术教育,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美术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我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对学生未来生活有帮助的,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转变我们的观念,要更多地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而不是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待美术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多地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组织课程内容,才会淡化学科中心,才会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才会努力将美术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其次,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审美教育的目的: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②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①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②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形象贮存。
③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④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形象进行比较。
对美术作品形式规律的感知和认识,这是与美术语言的直接对话和交流,是倾向于直觉和感知的活动。
视觉去识读,而不是提供专家现成的结论。有的教材告诉学生直线使人感到刚强,曲线会产生柔美之感,或列表告诉学生各种色彩可能产生什么联想等等,其实美术语言一旦进入作品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半透明的塑料窗帘是并置的直线,会有刚强感吗?又粗又黑的铸铁下水道弯管呈曲线状,有柔美之感吗?其实图形的特征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可以说,作品中的造型要素及其特征必须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去感悟,也许其结果只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说不清道不明的朦胧感觉,是观者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而且会见智见仁,各不相同。再者,从心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也应该少提供现成的知识,要多让学生通过体验,自己去发现知识,建构知识。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总的来说,我们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把我们的美术教育推向更高标准。让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受到良好的美术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7. 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这是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的一段话。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而如何通过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无愧于时代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学美术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教育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把文化的学习融入到美术教学过程中是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要充分发掘其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从灵魂深处感受传统文化巨大的美术魅力。一是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外来文化迅速冲击我国,一些学生在“日流”“韩流”的影响下“冷落”了本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相关知识的了解少之甚少,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日渐式微。作为美术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能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再创辉煌。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让学生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中国的美术作品,感受传统美术的无限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二是要引导学生具有参与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意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许多传统手工艺,如泥塑、面塑、剪纸、皮影戏、年画等民间艺术正在远离我们的视线,将面临消亡的危险,怎样才能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关注点。如鉴赏中民间美术一课,课堂中可以利用幻灯片进行图片展示、可以进行实物现场展示,更甚至可以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这些都能让学生在学习欣赏好的传统美术的同时,增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让我们的后代再次领略先人带给我们的美丽文化,自觉参与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且更是一种文化品质的学习和培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注重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使之从中领悟生活的真谛,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是一切民族情愫的基础和前提。艺术来源于生活,每位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理解,透过他们的作品,我们可以体会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热爱。如齐白石所画的花鸟鱼虫,笔意稳练、古朴,率真而无掩饰,他所画的虾,平淡中透出几分天真,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我们的美术教学就应该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它所折射出的作者那份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民族的才是历史的。我国的艺术作品既是社会时代的真实写照,又是历史见之于当下的重要窗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汴京城商业繁荣的景象,通过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北宋的风俗、风貌;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通过瓷器的欣赏,我们可以了解华夏各个时期的文明及其辉煌历史;民间美术是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我国民间美术品种极多,贯穿于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
三、选择教材中相应的切入点将传统文化渗透进课堂教学
1.结合民间工艺制作,了解传统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我国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博大精深,而学生对民间工艺的了解渠道比较狭窄,仅仅通过电视、报纸中知道一鳞半爪,或者看到父母从产地带回后的实物才略知一二,对民间工艺的内涵、价值、在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民间艺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等更是知之甚少。比如在高中美术鉴赏17课《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形式丰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剪纸、刺绣、年画、皮影戏、泥塑、风筝、中国结等等,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根据自己介绍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先进行交流,然后小组进行汇总,使学生们从对中国古老的民间美术知识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大家设计制作剪纸、年画、泥哨、风筝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层面提高到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层面,加深学生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民族人文精神。
2.结合建筑艺术欣赏,领略中华建筑的文化历史,弘扬民族的建筑特色。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无论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建筑装饰的“吉祥观”与“等级观”,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有着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把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作为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以建筑为切入点,展开进行分析讲解,不仅使学生对中国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能有一个比较具体的了解,从中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传承中国民族建筑特色。
3.结合名画欣赏,将传统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中去。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时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赏画、品画的机会,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通过让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虾》,潘天寿的《露气》,林风眠的《鱼鹰小舟》,领略中国写意画的水墨淋漓、似与不似的创作特点。通过赏画,使学生对中国写意画有一个质的认识,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创作空灵意境中蕴含的美学真谛。
总之,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需要长期关注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来考虑选择授课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了解民族传统艺术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价值,激发广大青少年珍惜祖国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自觉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在知识爆炸的这样一个时代里呵护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基层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8. 如何在美术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1、利用美术的学科特性,与学生从心底里坦诚地沟通情感,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

2、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

二、通过美术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1、在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成绩。

2、教学的内容多选择孩子们熟悉或喜欢的,特别要注意形式和方法应适合孩子们各阶段的智力发展和能力表现,避免孩子觉得太难,没有信心。

3、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评论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通过美术教育,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1、从实际出发,培养孩子在做事时始终保持兴趣和耐心,逐步增强自控能力。

2、从理想出发,树立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学会排除困难,持之以恒,使自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综上所述,把健康心理发展的教育有机的结合到具体学科中去,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该学科的教育效果,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深远意义往往是远远超越该学科自身价值。我要强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教书的目的本来就是育人。

9.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传承中华文化

一、美术教学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体现为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其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丰富生活情趣和终身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完善人格。从高中教材可以知道,能和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相当少,传统文化常常被忽视和遗忘,机械反复地进行技能学习,将忽视美术内涵。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得不到合理的发挥,也摧残学生对审美的理解、感知、想象,更不能让学生得到美的教化与并强化美术文化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我们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精华、精神积淀、审美情趣。
二、利用课堂课程教材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美术教师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应多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的文化知识,对现有教材进行合理的补充和拓展,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比如对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皮影、武术、中国漆器、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四大发明、中国织绣、中国瓷器古代兵器、青铜器、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等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要有大概的理解和把握。在美术教学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插图渗透传统教育。如对中国建筑与外国建筑的比较,欣赏中国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建筑的构造到装饰纹样、装饰色彩,无不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交融,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利用课堂知识让学生课外通过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楼,而蒙古包是用最简洁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艺完成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创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我们不仅为工匠的精湛技艺而赞叹,而且鼓楼是侗家人团结的象征。通过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学生体会以人为本、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这些理念与如今的和平发展、爱护自然、保护地球、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这样通过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10. 如何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艺术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教师通过艺术课程培养其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从而实现培养人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自信、分享等人文素养发展的整体目标呢?我觉得可以从美术教材,美术史与美术课堂等方面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以下是我的实践所得:
1、挖掘美术教材中体现人文素养的内容,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美术课堂。
美术教材是美术教育的载体,通过教学内容实现美术教育目标。美术教材的编写在每个时期都在不断变化其教学内容。从二期课改前的教材看,它注重学生美术技能与技法的培养,教学内容专业性强,例如中国画,素描,速写,水粉,色彩以及雕塑等,从内容看是专业的美术学校教材的减缩版。但在二期课改之后有了很大的改变。二期课改小学美术课本充满了“人文关怀色彩”,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材中加入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内容以及许多中国以及西方的许多美术经典作品欣赏,使学生更多接触到了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与着名艺术家。从这里我们也感受到普通学校中小学美术课堂与专业学校培养专业美术人才在培养目标上有了很明显的差异。美术课堂不再成为美术专业学校培养后备人才,而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美术课程改革“以人为本”把人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之本,这是教育界的“文艺复兴”。在美术课堂教师注重学生内在精神培养,发挥学生个性,主张创造性思维等做法都大大的体现了美术学科的人文性。
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老师们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把美术课中的“美”与“术”分离。注重技法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把美术的人文性体现出来。因此,对于有些学生就对美术技法学习失去兴趣,技法学习枯燥,脱离学生实际需求,无法让美术技法与学生的人生发展联系起来。学生感觉学习美术技法跟学生本身关系,学多学少无所谓。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因此也会出现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对学生充满兴趣但到小学高年级会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课堂如果不能挖掘人文内涵,那么学生画来画去是重复内容与形式,他们终究会对这些失去兴趣。美术学习如何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相关,与其它学科相关,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老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元素,并使得学生能真正从美术学习中体验到美术是生活的升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从而自觉自愿接受艺术熏陶,形成基本人文素养,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漫画人物》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从人物性格出发,人物外形设计上体现人物个性,课堂中可以围绕漫画人物个性分析进行展开,欣赏熟悉的漫画形象分析其个性特点。而不单纯强调漫画人物使用夸张的表现技法。学生从单纯的关注技法学习上转移到关注人本身上,这也正是当下美术课堂需要正本清源之处。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画上,而比较少的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画的原因,画与人,画与生活的关系,画与学生自己的关系。
2、挖掘美术发展史中人文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
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艺术发展史。每个时期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老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努力给学生建立大美术观。能把美术作品与历史,作品与艺术家结合起来讲解。使得学生能透过艺术作品,了解到艺术与人类与生活的关联,每一件艺术作品都与一个艺术家有关,是艺术家创作了有血有肉赋予感情与个性的艺术作品,从而能用更广阔的胸怀去欣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艺术形式,能用包容欣赏理解的眼光去欣赏美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也是心灵与心灵对话的过程。
当学生面对古希腊的裸体雕塑《掷铁饼者》感觉到无法理解时候,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古希腊人热爱运动并对人体结构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雕塑表现技巧上因此也比古埃及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从艺术发展史的传承与创新去理解古希腊雕塑;当学生面对《格尔尼卡》觉得无法看懂、无法欣赏、无法认同的时候,老师要从创作《格尔尼卡》的故事开始讲起,并介绍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毕加索的艺术风格,让学生明白艺术作品与历史事件的关联与艺术家的关联,再让学生进行联想与解读,他们必然会融入自己的反战与反法西斯的情感去解读作品;当学生在临摹康定斯基作品,无法理解画面色彩的杂乱与抽象点线面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抽象绘画产生的缘由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体验到艺术就是不断的传承与创新的道理,正因为有不断追求新意的艺术家,才会有不断变化的艺术形式与艺术作品产生。从文艺复兴三杰到八大山人,从伦勃朗到元代画家,古今中外所有的美术作品,都能成为学生了解历史,发现人性的重要线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必然会发现美术的本质。体验到美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3、营造和谐民主开放的美术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
美术是人文的重要战场,因此美术课堂也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场所。在美术课堂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美术思维品质。教师不光注重学生作品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的艺术作品好坏的标准应该建立在作品是否能体现学生的人文素养上,学生不再把画画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成为学生抒发感情,表达思想的一种途径,作品不再只是枯燥的技巧练习,而是学生想象的驰骋,思维的迸发的过程。作品不再是千人一面的死气沉沉,我而是花各有色的生机勃勃。
美术作品应该称为能表现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是愉快的,有新意的。每一次的作品创作都是生命的体验。例如在画《我的一家》,学生能立刻回忆与父母共同渡过的时光,每个同学能从感受家庭三口之家在一起的天伦之乐开始,并把这种感情从画面中表现出来。学生在表现父母的样貌有的表现的很清晰有的却模糊,教师不必多说,画得模糊得同学就能反思自己对父母不够关心了,一幅画,竟也能唤醒我得感恩之心,好的作品首先能感动自己,然后再感动别人。人性的真善美这些才是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根本。美术课中有许多我们可以挖掘的要素。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讨论是积极的,师生关系也是和谐的。
美术课堂关注人文素养,是人性的回归,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以人发展为根本。教育之道,道在心灵,而不是被动的知识传递与技能训练。过去的美术教育只是把孩子当成技法训练的被教育者,他们一直是被教育的对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消极地位。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他们的心灵没有被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得不到培养,教育本真就离我们越来越远。

阅读全文

与美术课如何文化自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9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5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0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8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