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拜拜的台湾拜拜文化
过年时候各个地方也是演绎着各种各样的“拜拜文化”,这种“拜拜”的习俗在台湾尤为盛行,阿公阿嬷们也会时时嘴里念叨:“拜拜用旺旺,来年更加旺。”这种文化盛行的背后也是诠释着台湾人民的文化取向和心理特性。
台湾人对于神明凸显的尤为谦卑,遇神拜神,遇佛拜佛,就连巨大的石头、有“高龄”的树木,都能绑上红线或贴上红纸来拜祭,并且美其名曰“石头公”、“树头公”,瞬间觉得高大上了有木有。
台湾历来移民众多,台湾人崇拜神明的出发点在于扎根于本土,克服重重困难,并与当地土着和睦相处,融入到台湾这个大环境。长期与自然环境的抗争中坚韧性格慢慢形成,但是为了身体康泰,诸事如意,自然希望得到神灵的眷顾,那种安身立命、栖身度日的观念也是也是十分浓烈的。
说到拜神明,那自然少不了庙宇和神龛,在台湾,但凡有人祭拜的神明,都会有一座寺庙或一间殿堂。严格来讲,“寺”和“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寺”多为佛教庙宇,供奉佛陀,由僧人居住;而“庙”古时有两种,帝王家为太庙,百姓阶层成为祠堂。然时至今日,也没有太多人去在意这种区分,无一例外,每座庙宇都有其固定的日期举行庙会,届时,五湖四海的信徒如期而至,以各种方式表达着敬畏之意,每座神龛前也都堆满了精心准备的供品。旺旺大礼包、旺旺仙贝等一系列产品越来越受到推崇,看来这“拜拜用旺旺,来年更加旺”也就是这么而来的了。
目前,神明崇拜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创造和文化交流,迷信的成分也越来越被淡化,与之相对的,现在的神明崇拜从形式上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一切以为了表达信众们的夙愿为主,虽然没有了太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不过始终要记得,祭拜神明,一定要时刻有谦卑的心态,那条敬畏的鸿线,始终不可礼越哦。
Ⅱ 什么是庙堂文化
庙堂文化,一般而言,庄严、大方、典雅,是公开的悬诸国门而仪态万方。一句话,是透明的。相对应的宫廷文化,是猥亵、邪恶、阴谋、奢骄,淫逸,巧言令色,用美文伪饰包装的华彩。
Ⅲ 台湾人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台湾是一个民间信仰十分普及和盛行的地方,在台湾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教堂和寺庙。台湾的宗教文化可以说是十分的复杂的,因为台湾有着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所以组成了多样性的台湾宗教文化。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台湾文化 中有着怎么样的宗教信仰吧。
妈祖信仰
台湾人有一大部分是信奉妈祖。台湾兴建了许多妈祖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83座。其中以北港的朝天宫香火最为旺盛,每年都会举行北港妈祖绕境巡行的盛大庆典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生日,信奉妈祖的善男信女,便纷纷从全台各地涌入云林北港的朝天宫,掀起盛大的妈祖生日进香活动。
道教
台湾的道教由大陆传入。在郑成功治台时,道教已以组织形式出现。1951年,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发起成立“台湾省道教会”,1968年7月正式成立所谓的“中华民国道教会”。道教府除设总会于台北外,还下设有台湾省、台北市与高雄市3个分会及各县市分会。
佛教
佛教在台湾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949年,国民党控制的“中国佛教会”迁台,1950年2月依法登记,并在各地设立分会。台湾佛教寺庙林立,信徒众多。到2000年,正式统计的佛教寺庙为4010个,佛教职业人数为9304人,信徒367.5万人。台湾还有多个佛学院与刊物出版。星云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与世界佛徒友谊会名誉会长。
回教
台湾回教由闽南传入。郑成功收台后,信仰穆斯林的士兵开始在台湾依照福建泉州清真寺兴建清真寺。日本统治时期,回教受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打击,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国民党退台后,约有2万穆斯林到台。1950年,台湾“回教青年会”创建“文化清真寺”,成为回民诵经、礼拜与祈祷之地。台北市、桃园市与高雄市等地均设有清真寺,共计6座,有阿訇执掌传播教义,并举办阿拉拍文讲班。到2000年,回教信徒为5.3万人,神职人员34人。
Ⅳ 台湾孔庙的历史意义
有“全台首学”之称的台南孔庙落成于明永历二十年(1666年),是全台湾建成的第一座孔庙,也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建立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台南孔庙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正式进入了台湾,成为台湾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掀开了台湾教育史的崭新的一页,中华传统文化及教育由此在台湾岛上传播开来。
自此以后,台湾的文风初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并逐渐绽放出美丽的光彩。随着清朝政府对台湾的加强管理,历任的巡台长官都亲自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凡设立的府县均设立府县儒学。因儒学是地方政府的官办学校,大多设于各府县的文庙(即孔庙)内,所以孔庙就成为儒教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台湾的孔庙中,最着名的就是台南孔庙和台北孔庙。
Ⅳ “台湾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
台湾文化中以闽南人为代表的闽南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与外省人带来的新文化在台湾共处融合。同时,还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岛文化。除此之外,由于台湾日治时期长达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当代的欧美与东亚流行文化对台湾的深刻影响,台湾文化也融合了日本、欧美等地的文化特色。
以传统的农历作为基础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台湾属于国定纪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湾特色的民俗庆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妈祖北港三月十九、元宵节着名的地方民俗活动盐水蜂炮、王爷绕境仪式的中元普渡时的头城抢孤、三峡祖师庙神猪比赛等。由于台湾庙宇香火鼎盛,因此由大陆流传而来的庙宇文化在台湾发扬光大,台湾的城隍,妈祖,关圣帝君等祭典活动成为台湾特殊文化,神祇阵头结合武学和艺术的八家将、宋江阵、舞龙舞狮民俗表演变成台湾特殊技艺文化。
Ⅵ 庙宇文化的含义
寺庙分
佛教:寺、院、庵、堂,寺和院是和尚道场,庵和堂是尼姑道场。
道教:宫、观、庙、祠
佛教寺院是皇宫式建筑,道教庙宇是府衙式建筑,道教庙宇分:大庙、庙亭、小庙。
但福建闽南和台湾,佛教和道教已经融为一体。
从广义上来说,庙宇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庙宇就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
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之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如白马寺、大召寺等。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居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正面开门,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如大召、五当召等。另外,有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
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宝。在南北朝时,道教的活动场所称呼为仙馆。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的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的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其它还有叫“院”、“祠”的,如文殊院、碧霞祠等。也有直接以建造者的园林地命名的,如明代睢州(今河南睢县)兵部尚书袁可立所建之袁家山,其实是其在自己别业中所建供奉八仙众神的道场。
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如孔庙、文庙,雍和宫,天坛等。
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如清真寺等。天主教称之为“教堂”。
在原始或民间中,称之为“庙”、“祠”,如旧时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地方。叫太庙、中岳庙、西岳庙、南岳庙、北岳庙、岱庙等。如祖庙、祠堂(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有武侯祠、韩文公祠等。
Ⅶ 台湾文化受大家欢迎,它有哪些特点
台湾的风土人情确实别具一格,值得去旅游。但现在海峡两岸的大气候不太好,暂时不去台湾旅游也好,但有关台湾的风土人情还是可以了解一些。
一、台湾的庙宇文化。
几乎可以说,台湾是我国庙宇最多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据统计,台湾大大小小各种庙宇数量高达10000多座,特别以台南、高雄、屏东居多。
这些庙宇以我国传统的道教最多,其次是佛教,当然,也有其他各种不知名的教。其供奉的主要有民族英雄郑成功、武圣财神关公、渔民保护神妈祖,以及道教的玉皇、菩萨、土地等,各方神灵都被台湾民众供奉着。
在台湾旅行,不会出现人满为患的场景,你完全可以放慢节奏,仔细的体会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台湾这些年经济发展确实比较缓慢,可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却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而且台湾人整体没有那么焦虑,大家都过的相对平和、宁静,因此你在台湾旅行的过程中,也能感到身心都非常的放松。
Ⅷ 台湾寺庙有怎样的特征
台湾寺庙建筑多为合院式建筑,供奉的神明也与大陆有所不同。大陆寺庙多是一寺一神明,神像多壮观;而台湾寺庙大多一庙数神,儒、释、道、民间信仰众神并处,却也相安无事,神像则大多小巧玲珑。
最华丽的台湾寺庙当属龙山寺,建于清干隆初年,主要供奉观世音菩萨,并祀奉妈祖、四海龙王、十八罗汉、城隍爷、注生娘娘、华佗、山神、土地公等。
台湾有种说法,“龙山寺是众神的集今所”,意思是,龙山寺供奉众家神佛,数量庞大。各大宗派的神在此云集,信徒们大可各取所需,于是理所当然地成为宗教活动中心。
龙山寺既有如此大气魄,平日香火非常鼎盛。在观音及妈祖诞辰时,还会举行盛大的祭典,前来烧香拜拜的人总是把庙堂挤得水泄不通。
细节之处,更见龙山寺的精雕细琢,该寺坐北朝南,采三殿式建筑格局,俯瞰呈“回”字形。由前殿、后殿、东西护宝及中央的正殿所组成,布局方正肃穆。
殿堂宏大,气势庄严,门壁梁柱极尽精雕细琢之美,全寺仿佛是千万件石雕、木雕、瓷雕所镶成的宏丽的雕刻集合体,所以被毫无争议地公认为台湾最华丽的庙宇。
龙山寺的前殿有铜铸龙柱一对,姿态生动绝伦;中殿有铜铸龙柱4对,雕工精细;所有神龛、供桌皆精镂细雕,美不胜收,尤以正殿最富观赏价值。
由于神灵多,龙山寺的祭日自然也多,该寺也就天天门庭若市,经常聚集着川流不息给神灵办庆典的信徒们。
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大批香客来此进香;元宵节更是汹涌的人潮赶来看花灯;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则举行大规模的绕境游行,并在寺前广场搭台演戏。
Ⅸ 台湾庙宇屋顶装饰与大陆的区别
台湾庙宇文化有个特色,寺庙的屋顶上立着三尊神像。他们是谁呢?
即
~~“福禄寿”三星~~~~
●
福星站在中间,身着官服官帽,人称“天官赐福”;旁边一位手持如意的是禄星,代表升官如意;而外观突额长须,捧着寿桃的持杖老翁是寿星。但有时候你看到的是另一种情况,福禄两仙分别换成手托金元宝和抱小孩的造像,故福禄寿三仙有时亦称“财子寿”。
台湾之庙宇建筑为构成台湾文化之特色,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庙,庙的年代早表示其地之开发早,庙的规模大表示其地方经济力量雄厚。庙宇建筑是闽南系建筑中最主要的典型,因为它是信徒以最虔诚的奉献,最昂贵难得的材料,加上匠人最大的心血,全力以赴完成的艺术杰作。在清代,它是一个同籍移民地区内聚力量及意志的总表现,除了儒学书院义学对知识分子的教化外,庙宇可以说是移民精神生活的焦点,没有什么能比庙宇更重要的。就如同西方那些经营上百年才能完工的殿堂一样。
随着社会结构渐趋复杂,祀神之种类亦见增加,有几种庙宇就相应出现:
1.文昌祠——重视子弟教育,盼求第二代之发展朝向士大夫阶层。
2.职业团体守护神祗庙宇——人口众多,职业分化,各团体皆自然形成行会组织,首倡建庙祀神,如商贾之于关帝,药铺 之于神农大帝。
3.斋堂——社会日趋复杂,难免有不如意者,于是聚合礼佛诵经,祈求解脱苦海。
4.乡土神祗之庙宇——移民基于地绿关系,守望相助以谋团结发展,如漳籍之开漳圣王,泉籍之保生大帝及粤籍之 三山国王皆是。
5.家庙及家祠——几代之经营下来,有的基于血缘情感及共同利害关系,就 筹建家庙。连同前项,往往是分类械斗或分姓械斗时之精神中心。
6.文庙及城隍庙等庙宇——街肆发展成为城市,以郡城或邑治发挥地方政治、产业及交通功 能。而任官者则往往建文庙及城隍庙等宣扬教化,移风易俗。
这六种性质不同的庙宇与社会发展之过程发生极密切之关联,也是台湾庙宇建筑发展的背景因素。
台湾的寺庙,据1936年的调查统计约有3700多所,就创建年代分类,在1716年以前的有249所;在1816年以前的有1066所;在1886年以前的有1545所。其余的或年代不详,或后期所建。省文献会在民国49年(1960年)的调查,已增至4200所,另有一些未登记的,或小型福德祠皆未算在内。这些庙宇中,以民间建的占大多数,由官方建的如台南武庙、弥陀寺、彰化孔庙、节孝祠以及若干地方的文庙、城隍庙等,为数只有数十所。而历史较悠久的庙都是早期移民从闽粤的寺庙带来香火或分身像再兴建的。
至于一般庙宇多在聚落或城市之重要位置上,在丁字路口压邪或市集的广场旁边。坐向多为南向或西向,这是台湾清代重要建筑所喜用的方向。庙宇建筑之称有很多种,包括:1.宫,2.庙,3.祠(比庙略小),4.殿,5.家庙,6.坛(多为道教)7.寺(多为佛教),8.堂(食斋信徒),9.庵(尼姑),10.观(道教),11.岩等。在形态上,也是有区别的,不过也逐渐大同小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