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17 16:43:44

Ⅰ 如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要抓住机遇,把文化产业放在更重要位置,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结构、扩内需、增就业、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把文化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要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2、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加快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大力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培育文化人才、信息、技术和版权等交易市场,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要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基层农村连锁网点,推广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构建覆盖广泛、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鼓励文化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大力发展文艺演出院线,加快电影院线特别是中小城市电影院线、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建设;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构建网络文化产品交易平台。要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大力发展经纪、代理、评估、咨询等文化中介机构,推行文化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动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
3、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4、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文化产业,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要认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创造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育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Ⅱ 中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

(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1.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2.扶持中小文化企业
(二)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1.鼓励集聚发展
2.促进产业融合
3.打造文化品牌
4.加强引导调控
(三)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1.加强文化产业区域布局
2.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
3.培育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
(四)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1.坚持正确创作生产方向
2.鼓励文化创新
3.完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五)扩大文化消费
1.培育文化消费习惯
2.改善文化消费条件
3.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六)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1.加强对传统文化产业的技术改造
2.加快推进新兴文化产业发展
3.发挥科技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
4.推进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七)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八)健全投融资体系
1.推进银行业全面支持文化产业
2.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3.促进文化产业投资
4.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配套服务
(九)强化人才支撑
1.加强培训教育
2.完善人才政策
(十)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
1.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
2.鼓励文化企业开拓境外市场
3、加强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合作

Ⅲ 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如何融合发展.趋势的理解和研判

摘要 (一)进入平稳运行新发展周期

Ⅳ 如何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参照十年前,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频繁政策引导,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的相似性。文化产业已经没有悬念的成为了地产之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继任者。文化经济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较快发展。“十三五”期间,是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兴产业门类和新业态对文化产业进行大解构、大变革、大融合、大转型、大升级的历史机遇期。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实现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增长比例至少每年要达到15%以上。由此可以见,未来文化产业的增长空间及发展潜力巨大。实现文化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既需要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也需要大的发展战略的创新。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应该及时地校正目标、更新思维,首先要重视县域文化发展,进而要进行县域文化发展的创新战略研究。

Ⅳ 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应该会越来越好。

Ⅵ 当今社会,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如何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相对不错。不过,文化产业的覆盖面广,分支数量较多,而不同分支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再次,影视娱乐行业,则可能面临一个比较动荡的前景。国内的影视娱乐行业,已经发展到比较发达的水平。不过,这个行业的一些乱象,也引起了高层的重视。现阶段的影视娱乐行业,需要经受一次比较重大的整肃。在整肃之后,整个影视娱乐行业,才能迎来更健康的发展前景。不过,一些经营不合规的企业,会在这次整肃中受到较大的冲击。

综上所述,我国的文化产业,依然拥有不错的发展前景。但是,不同子行业之间,也会拥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Ⅶ 如何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关键要解决资金投入的问题。要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建立健全同公共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要把加大投入力度与改进投入方式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要拓宽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努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要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有效覆盖。设施网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全面覆盖。要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向城乡基层倾斜。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要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要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骨干作用,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着力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多提供符合人民群众需求、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要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加强区域内文化、教育活动场所的综合利用,推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开展城乡共建、区域共建,支援基层文化建设。要坚持加强项目建设和强化运行管理并重,提高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使各级文化阵地正常运转、持续发展、真正发挥作用。
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政府出钱办、群众围着看”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投入多见效少,群众往往不领情不满意。这就要求政府,尽快从大量不该管、管不好、管起来成本很高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标准制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和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等方面,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样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Ⅷ 怎样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毛概

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要抓住机遇,把文化产业放在更重要位置,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结构、扩内需、增就业、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把文化产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要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要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2、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为加快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大力培育各类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建设,培育文化人才、信息、技术和版权等交易市场,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要建立健全现代流通体制,积极培育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现代流通组织,加快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基层农村连锁网点,推广新型代理配送制度,构建覆盖广泛、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

鼓励文化企业开展连锁经营,大力发展文艺演出院线,加快电影院线特别是中小城市电影院线、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建设;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构建网络文化产品交易平台。要建立健全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大力发展经纪、代理、评估、咨询等文化中介机构,推行文化领域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动行业组织更好地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责。

3、要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4、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各类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发展文化产业,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我们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把那些思想政治坚定、组织领导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熟悉文化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继续推动文化领域人才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批名家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要认真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创造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在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培育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Ⅸ 如何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振兴,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然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相比世界先进国家,创新机制匮乏,技术手段落后,专业人才紧缺,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对GDP贡献小.要振兴中国文化产业,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时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洋为中用,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用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和现代的和谐文化,引导社会,感化民众,推动社会发展.
文化产业的提出,在国际上仅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国际上一般把文化产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强烈大众需求的通俗性娱乐,对这类文化产业的生产组织,一般强调其盈利目的而不过份强调其艺术价值。这类产业需要市场机制的商业运作。另一类是非盈利文化产业,包括古典音乐、严肃戏剧、诗词欣赏、古典与现代艺术舞蹈,高雅艺术等等。该类文化产品更强调其艺术价值。

Ⅹ 怎样发展文化产业

据业界估计,“十二五”期间全国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将增至3万亿,在GDP中的比例有望从2010年的2.75%增至5%以上,到“十二五”后期,文化产业将晋升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部分地方加速出台“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备受关注并引发广泛热议。
合理发展文化产业园聚集区
由于产业分工,产业聚集区能够发挥产业聚焦效应,通过产业链组合,把成本降到极致。但是,发展产业聚集区要适可而止,不应一哄而上。
在国外,文化产业聚集区是很好的文化发展形式。近几年,全国各地也都纷纷涌现出大大小小的文化产业园区。目前,仅北京在“十一五”时期就分4批先后认定了30个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另外,区级聚集区、自发形成的聚集区达到200多个。这些聚集区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文化产业园区用于招商引资或者变相成了房地产开发项目,令人担忧。
很多文化产业园区在建园初期都进行了明确定位,后来开始转向重视入住园区的企业数量,忽视了质量,出现有的企业同时到很多园区入住,但是不经营的现象。产业聚集区不是新概念,但是,他认为其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需要管理者对文化有足够的认识,只提供物业管理是不够的。还希望政府能够给予这些文化产业园区工作指导,建立园区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搭建有效的产业服务平台,强调功能化建设和功能配套,建立分工合作的产业链,并引导各个文化产业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让聚集区之间能够协同共赢。
从工业发展角度讲,合作、联合、结合,才能让文化产业真正获得发展。全国文化产业园区要有大致分工,如果全国一拥而上,将造成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另外,产业聚集区发展要“适可而止”,因为文化产品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总和,是特殊产品,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属于个体生产,不能把所有零部件进行分解。
要看到,文化产业园区与其他工业园区不一样,如果产业聚集区都建成钢筋混凝土森林,艺术家们生活成本加大,环境改变,如何留住这群“金凤凰”恐怕是较大的挑战。
动漫产业可以聚集,创意产业更讲求灵魂迸发。所以,在发展文化聚集区时,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合理分类。如动漫产业等文化工业类,可以分工组合,对于文化创意类,可能就要采取差别的发展方式。
对此,文化产业聚集区的发展如何与弘扬文化主旋律相结合?以及如果把高端文化推向市场能否生存下来?所以,有人就建议对文化产业还要进行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区分。
破解资金难题
这次在对通州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时发现,资金问题是文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实际上,这也是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普遍难题。
资金难题对于像文物保护这类国家公益文化单位尤其明显,资金不足会带来文物保护不到位、人才流失等诸多问题。社会上批评“博物馆老一套”,不能推陈出新,也主要是因为资金短缺。除了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之外,也与GDP的考核制度有关。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相比,文物保护往往退而求其次。
另外,创意产业也存在“微笑曲线”,在设计-原料-生产-销售这个过程中,设计和销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目前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尽管国家表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发展领域仍然存在“天花板”现象。有的文化产业存在实实在在的行业门槛,有的存在无形的行业门槛,包括审批环节造成的门槛,这导致民营企业家无法涉足文化产业。当然,这与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受政策影响大、风险大,社会资本逐利特性等有关。对此,有必要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门槛。
而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上,“遍地撒芝麻”以及侧重扶持具体项目的方法都无法达到很好的扶持效果。专项资金应该主攻一个方向集中使用,而且要充分论证使用得是否恰当。财政专项资金要更多用于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文化人才的奖励。
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文化创意产业设立的专业金融机构,现阶段主要还是以金融信贷服务的方式存在。但有的地方可以鼓励民间捐助资金的投入。
此前提出的建设政策性文化创意产业银行也只是过渡的金融机构。据了解,文化产业的企业多是中小企业,有形资产少,规模小,多拥有的是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往往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其价值不容易确定,风险难以评估。
因此,更重要的工作是让文化企业被金融机构认同,他建议让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化,根据文化产业的不同类型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这需要信用评级公司、担保公司、产业交易中心、信托公司等中介机构一起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
“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
当国家形象宣传片通过BBC全球播出时,当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时,应当看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还略显艰难。在国内,一部《阿凡达》便让国人连夜排队买票,日本动漫及相关产品受到青少年的青睐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而目前制约其步伐的瓶颈就是,与国际相比,在经营管理经验、科技创新成果和市场游戏规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此,中国文化要“走出去”与“引进来”要并重。要鼓励国内与国外多层次的合作和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产业机构要与国外大牌的知名文化机构合作,不只停留在项目的引进上,而要包括成立合资公司等股权合作在内的深度合作。通过“引进来”,引进国外文化产业机构的经营管理经验、科技创新成果和市场游戏规则,结合中国的文化特色来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
尤其在确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之后,目前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与国际机构合作,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带来国际平台和基地,从而为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要构建文化发展促进体系包含多个方面。除了形成政府行政合力之外,还要认真细致梳理相关文化政策,及时进行政策修正才能实现文化繁荣的效果,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对文化产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另外,还要积极发挥文化活跃骨干人才的带动作用,丰富文化样式的多样性。

阅读全文

与文化产业如何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