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关于香道比较专业的书
台湾已故的作者刘良佑,香学会典。
这本书学习学习香文化可以,沉香知识不要看了。
2. 原创 | 西际重誉,带我们走近日本香道文化
通过对中日香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的了解,我们可以得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是分国籍的,但文化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不仅可以促进中国香文化的发展,更能促进两国文化的交织、互相渗透、彼此学习进步。
香文化在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宋代之后的千百年间起起伏伏趋向于衰落,以至晚清时几近消亡,香文化的兴衰与社会的稳定与富足密切相关。近几年香文化在中国发展已不再陌生,虽然明清晚期香文化没落了近两百年,但正因为有了行业前辈们通过查阅和钻研中国香文化,中日香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才有了我们今天香文化的复兴。与日本香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的是中国香文化更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礼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把茶艺和香艺传入了日本,日本人对于此等技法传承下来并衍生出新的内涵,在过程当中加入了日本传统文学,和歌,古典诗词,书法等并赋予其“道”的含义。让我们揭开日本香文化的神秘面纱,走近日本香文化,了解中日两国各自对于文化不同的理解,在未来中国香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扬长避短,这就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
大家好,我是来自日本皇家流派泉山御流的下一任掌门人西际重誉,日本的香道与花道、茶道的主要流派都是在着名佛教寺院的庇护下发展起来的,日本香道泉山御流是以日本京都名刹“泉涌寺”为中心传承下来的香道流派。日本的香道距今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700年前我们用熏香薰室薰衣, 这700年来用手持品香炉的方式进行香料的品鉴。日本的香料靠进口,很多香料都是从中国传过来的,日本用沉香来进行品香活动,就形成了现在的日本香道。
广州市沉香协会驻立于目前国内最集中的沉香批发交易中心---华林国际,协会的所有成员均是销售真沉香的商家店铺。作为国内较早开设《沉香鉴别师》培训课程的机构,以传播中国传统香文化为已任,一直以来积极推广沉香文化。到目前为止开办了38期的沉香专业培训课程,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400多名沉香专业人才和爱好者,其中有五位沉香协会的会长,10多位独立开课的老师,并且还有更多的学员都在积极的筹备推广香文化事宜。
此次的香文化交流我们邀请了广州市沉香协会的成员和《沉香鉴别师》课程的同学们等30多位齐聚一堂,在这里我们也介绍下我们的协会成员以及优秀的学员。广州市沉香协会会长周天明,广州市沉香协会常务理事/首届秘书长陈子龙,广州市沉香协会常务理事周天尧,广州市沉香协会常务理事罗成杰,广州市沉香协会副会长/首届办公室主任张思恒,广州市沉香协会副会长/沉香收藏鉴赏委员会主任王涛,广州市沉香协会副会长廖世有、周天良、周天桥等,还有我们《沉香鉴别师.香道师》课程的优秀同学们,常德市沉香协会会长钟玲,优秀学员雪雁,江西省沉香研究院院长官海滨等。
关于日本香道的很多名词包括:兰奢待,六国五味,香之十德,香道流派等专业的解释我们在这里就不再多作说明,重点就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一个直观记录性的回答,也许,每个人能学到不同的东西。
1. 日本现在的香道流派形式?
日本的香道,花道和花道源于中国唐朝时传到日本,一脉相承,后期加入了日本的特色,各种手法也变得不一样。日本的香道流派是家元制传承的流派,例如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志野流”“御家流”等。现在我们看到桌面的香器具,日本的香道具很小,更紧凑一些,因为日本是一个小国,所以习惯用小而精致的道具。
2.你对目前中国香文化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中国的香文化现在刚刚起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香文化会更加专业走向规范化,也会形成不同的流派。而在座的各位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中国香文化的领路人,中国香文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本地出产沉香,我坚信以沉香产地为主的中国(中国沉香产地包括:海南,广西,香港,广东,云南),有助于推动沉香文化的发展
3.在日本什么样的人学习香道,香和日本的生活有怎么样的关系?如何区别沉香的优劣?
日本香道男女老少都在学,但实际孩子很少,因为有些香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年轻女性较多,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流行趋势,如果有女性的支持能更好的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吸引大量的女性来学习香道,让更多的女性学习品香和制香。
日本大多数人都是佛教徒,所以用香是较为普遍的,一般家庭用线香较多,所以很多人都是从品线香开始的。沉香在日本数量有限,所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局限了香道的发展。沉香稀少,学习成本较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的。
日本进口香料以后,会请专人鉴定,味道好的才会拿来做品香教学之用,不够好的会拿来做线香。好的沉香用于香道的教学使用,日本香道用香不讲究沉香产地,追求的是香气。香气最好要求最高的称之为棋楠,是最高规格的沉香。在香道中各种各样沉香都使用,主要是香味上的对比、区别、辨别,而不是产区的鉴别。
(提问的午阳先生是柬埔寨华侨,今年才20岁,西际重誉先生对其赞不绝口:你看起来很年轻,在日本研习香道的大多数是女人,学习香道的年轻男子很少,你很棒,很期待看到你未来在香文化传播上的发展。午阳先生已经接手家里的沉香生意,全身心的投入到沉香的事业当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柬埔寨传播香文化的他将成为沉香行业最璀璨的新星。)
我语:其实中国现在香文化行业内,有许多的年轻人早早的接触到了香文化,并且身体力行的进行传播,沉香行业后生代的潜力不可估量。
4.日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传播香文化?
日本传播香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多媒体、电视等,多在公众平台亮相,让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香,在日本各个区域有文化教室,让大家有机会去体验如何品香。在日本没有像华林国际这么大的沉香批发市场,当我们上到四楼的时候,沉香清新淡雅的香气扑面而来,真是很难得。有广州市沉香协会驻立于市场,对香文化的传播起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5.传递品香炉的手势的含义?
在日本传递香炉的过程中,上一位品香者会把品香炉放于桌面,让下一位自己拿起。主要是担心在直接传递的过程中,如果对方没有接好就松开,会有危险。
(雪雁补充)在中国则不一样,在雅集开始之前,主香人会先把活动规则说清楚,特别是传递品香炉的动作以及品香的姿势。在中国讲究传递香火,人与人之间的交递,所以我们会直接用手来传递香炉,这就是中日两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6.日本人在品香时都会顺时钟逆时钟转动品香炉是为什么?
在香道的过程中,会通过打香筋或银叶片的摆放来区别品香炉的正反面。香炉的正面给天皇或皇族闻香品,其他人就要用反面来闻香。因为此香是由主香人点的,所以不需要转动就可以品闻香品。
7.日本的兰奢待具有象征意义,一般人有机会品闻吗?
兰奢待在日本非常有名,在日本学香的人都知道。据说有1300年的历史了,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兰奢待非常的名贵,很珍惜。日本大流派的家元手上都有一点点,规定一代家元只能闻一次,太珍贵了。我曾经有机会亲闻过,我父亲当家元时做过兰奢待的品鉴会,等我当家元以后,我也有机会去品闻一次。
兰奢待现在在东大寺保存着,不允许任何人去割取,我们手里的兰奢待是古代的时候天皇曾经取一点分给臣子作赏赐,所以我们的流派手上有一点点,真的一点点,现在是不允许了。说明在1300年前,日本人就开始与香有关系有了源渊流长的香文化。
8.六国五味各有什么特点?
简单的说六个国家,五种味道, 是对香木的分类标准。香木传到日本的时候代表不同的六个国家和五种香味(六国指的是伽罗(越南)、罗国(泰国)、真那加(马六甲)、真南蛮(马来西亚西部)、寸闻多罗(印度尼西亚)、佐曾罗(印度东部),五味指辛、甘、酸、苦、咸,指的是香木的五种气味。),虽然是古代的日本人认为的产地,距今400多年了,很多地名都听来的传来的,现在去找的话恐怕很多已经找不到了,不确切了。
9. 在中国香与养生、养性结合在一起,在日本有没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合香对身体、性情及个人修养的一种影响,日本在这方面具体又是怎么样?
其实日本香文化跟中国有很大的关系,香传到日本的时候,跟中国中医一样用来养生,做为中药来使用,沉香有行气的功效。一开始香文化的研究是从养生开始的,我们用香品香是作为健康养生,后来慢慢在日本品香活动中加了文学色彩,加入了和歌,游戏变成组香,用一个主题把他确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大家的文学修养和对古典的理解。
10.西际重誉先生家里收藏了多少沉香?目前日本沉香的价格?
我们流派用香来传播文化,家里就真没有多少香,现使用的很多老香是家族传下来的,一直用它做香文化的传播。至于沉香的价格,托中国人的福,目前日本棋楠的价格一路疯涨,据我所知,十年前一克棋楠的价格是两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200元),而现在一克棋楠5万日元都很正常(折合人民币3500元)。
我补充:3500元/克的棋楠在日本是买不到的,在日本不会公开买卖原材料,市面的香铺最多卖的就是沉香碎料,香品,线香,香丸,香道用品。渠道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是最关键的,更何况是收藏级别的棋楠呢。
11.棋楠跟沉香的差异和区别在哪里?沉水对于你们来说重要吗?
在日本,我们是品香为主的香道,它们之间最关键的区别主要是香气。香气好不管是什么产地都可以。如果两款沉香的品质和香气差不多,我们会用来它来组香,增加游戏的难度。所以日本香道最终还是通过鼻子品闻它的香气。
沉香能够沉水当然最好,但我们不像中国一样注重这个因素。日本有个概念半沉都算是沉水,现在也还是这样认为。棋楠的香肯定最好的,通过香气来判断。
12.香在日本与饮食有结合吗?
日本料理当中会用到一些香,香最开始也是作为香料传到日本的。
13.日本的香道师为什么没有佩戴沉香手串或饰品?
我们做香道的人是点香为客人,让点的香散发出更好的香气,如果我随身佩戴手串等,会影响品香炉中的香,所以我们从不佩戴。在日本学习香的人不允许使用有香气的化妆品,香饰,香水等,要求淡妆宜人即可。我们所有的精力都集中于香炉中的一小片香木上,所以不能有其他因素影响我们的发挥。
通过以上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香文化与日本文化的发展道路完全不一样,例如目前国内的香文化培训课程,不仅开设了香道课程引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更是单独在沉香领域开设课程,以系统、全面、专业的教学模式带领大家了解认识沉香,同时以更规范,产业化贴近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周天明会长就《沉香鉴别师》项目和教材,做了更详细的推广和未来前景的展望。
香文化在这短短的五年间发展迅猛,感恩行业内非常多的老师和前辈们努力不断的研究中国香文化和沉香,在背后付出了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努力,为香文化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通过新媒体、大型展览会、高级会所、电视平台、传统文化行业等传播沉香行业。我最有感触的是在最近一二年陆续有普通市民拿着收藏的木头来寻找我们专业的机构鉴定沉香,说明香文化已经走进普通人的视线了。
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香文化在中国已经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市场氛围的一条路,我们有自己推广模式和香文化传承的方式,请大家拭目以待,相信美好的未来属于我们的。
3. 请教香道文化
所谓香道,就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清静之中。香,不仅芳香养鼻、颐养身心,还可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颐养身心、祛秽疗疾、养神养生。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
独特的“香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铺”、“香人”,还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人们在香烟萦绕中净化心灵、感悟生活、寄托情思,大大开发了香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香之妙:养神养生
好香不仅芬芳,使人心生欢喜,而且能助人达到沉静、灵动的境界,于心旷神怡之中达于镇定。在防病养生方面,早在汉代,名医华佗就曾用丁香、百部等药物制成香囊,悬挂在居室内,用来预防肺结核病。现代流行的药枕之类的保健用品,都是这种传统香味疗法的现代版。明代医家李时珍用线香“熏诸疮癣”。在清宫医药档案中,慈禧、光绪御用的香发方、香皂方、香浴方等更是内容丰富。从中医药学的角度来说,香疗当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各种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药物,通过燃烧所产生的气味,可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等作用。
选香用香上好的香料主要有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等。品味香气是最直接也是较为可靠的鉴别方法。由于不同的香味风格各异,没有统一的鉴别方法,但品质较好的香,其香气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清新,爽神,久用也不会有头晕的感觉;醒脑提神,有愉悦之感,但并不使人心浮气躁;香味醇和,浓淡适中,深呼吸也不觉得刺鼻;香味即使浓郁,也不会感觉气腻,即使恬淡,其香也清晰可辨;天然香料做的香,常能感觉到在芳香之中透出一些轻微的涩味和药材味。
古代用途
1、药用
香做为药用的起源极早,在经典中,就有以牛头旃檀作为药用的记载。当初提婆达多唆阿阇世王谋杀佛陀,从灵鹫山推下巨石要压死佛陀。他们的计谋虽然未得逞,佛陀的脚却被碎石击中而流血。当时的医王侍缚迦为佛陀诊察之后,认为只有以牛头檀栴为医方才能医治。但是此香极为珍贵稀有,一般拥有的人也只有国王求索时才敢献出。当时有一个卖香的商人,听说此香能治佛伤,于是甘愿冒着生命的危险,欢喜奉上此香,以此因缘故,而被佛陀授记于未来世当证辟支佛等,名为“栴檀”。
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九,曾记载苏合香丸可用来治病:“此药本出禁中,祥符中尝赐近臣。”北宋真宗曾经把苏合香丸炮制而成的苏合香酒,赐给王文正太尉,因为此酒“极能调五脏,却腹中诸疾。每冒寒夙兴,则饮一杯。”宋真宗将苏合香丸数篚赐给近臣,使得苏合香丸在当时非常盛行。此外,在中国的金创药及去瘀化脓等方剂中,乳香、麝香及没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成份。而现今极为流行的“芳香疗法”,可以说是起源于埃及。
埃及人极为注重卫生,他们发明了能够恢复健康、美容的沐浴法,就是在沐浴之后以香油按摩,来减轻肌肉酸痛,松弛神经。这原来是用来为木乃伊防腐的技术。
现代许多科学研究也指出,香味有助于人体健康,如耶鲁大学精神物理学中心的学者,指出香薰苹果的气味可以使焦虑的人降低血压,并避惊慌;薰衣草则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使人提高警觉。辛辛那提大学相关测验则显示,空气中所加入香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些都使精油等芳香疗法变成极为流行的健身法。在宋代,也有将香药调入饮食而作成香药果子、香药糖水,并调龙脑、麝香入“龙凰茶园”中。而制作名贵的墨锭,也常调入龙脑、麝香。在《武林旧事》卷六中,也有以沈香水饮用的记载。
2、祭祀庆典
开始大量丰富使用香的埃及人,最初就是将香运用在繁复的礼拜仪式中,在祭祀的过程中,有时甚至必须燃烧数以吨计的香,乃至死亡时复杂的埋葬和防腐方式也需要用到大量香料和香膏。在古代的巴比尔塔宝塔形的建筑顶上,祭司经常点燃成堆的馨香来祭祀天神,他们认为在高塔上焚香,能更接近诸神。在中国,有很多用香来祭祀及举行典礼用香的记载,例如祭天地、祖先、亲耕礼等。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于河南开封地区发生早灾,仁宗就在西太乙宫焚香祝祷求雨,仪式中曾焚烧龙脑香十七斤。此外如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皇太后圣诞,从十天以前,皇后、皇太子、太子妃以下至各级官员,及宫内人吏都要依序进香贺寿。
3、薰衣
早在西汉就记载着以焚香来薰衣的风俗,衣冠芳馥更是东晋南朝士大夫所盛行的。在唐代时,由于外来的香输入量大,薰衣的风气更是盛行。
在《宋史》中记载,宋代有一个叫梅询的人,在晨起时必定焚香两炉来薰香衣服,穿上之后再刻意摆型袖子,使满室浓香,当时人称之为“梅香”。北宋徽宗时蔡京招待访客,也曾焚香数十两,香云从别室飘出,蒙蒙满座,来访的宾客衣冠都沾上芳馥的气习,数日不散。
4、宴会
古代在宴会及庆典中,香也是不可缺乏的场景。在埃及,上流人士参加宴会时,大都会在头顶上戴一个蜡制的香膏圆锥体,让它慢慢融化,使脸和肩上都滴上芳香的糖浆。而古罗马人,则常在公开的典礼和宴会上,遍洒芬芳的玫瑰。在酒神祭等狂欢节目中,没有大量的玫瑰,是非常不礼貌的。古罗马人甚至设了“玫瑰日”这样的节目。有时在酒宴中,他们会从天花板上洒下布满香水和花瓣的香雨。
在中国南宋官府的宴会中,香更是不可缺少的。如春宴、乡会、文武官考试及第后的“同年宴”,以及祝寿等宴会,细节繁琐,因此官府特别差拨“四司六局”的人员专司。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六局”之中就有所谓的“香药局”,掌管“龙涎、沈脑、清和、清福异香、香叠、香炉、香球”及“装香簇细灰”等事务,专司香的使用。
5、考场焚香案
在中国多样的用香的文化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场合会焚香,就是在考场设香案。在唐代及宋代,于礼部贡院试进士日,都要设香案于阶前,先由主司与举人对拜,再开始考试。
宋朝欧阳修就曾作一首七言律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来描写这种情景:“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春晓席群英,无晔战士御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欧阳修在另外一首诗中又写道:“焚香礼进士,彻幕待经生。”也说明了考进士时以焚香待之的礼遇。
6、用香木建筑
除了生活中常见的燃香、薰香之外,香木也被运用于建筑上。例如: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以弗西斯的狄安娜神殿,就是用高达六十英尺的西洋杉来制成圆柱,因此当此殿于西元前三五六年焚毁时,传说现场溢满了浓郁的香气。
古代皇室外建筑也经常使用西洋杉建造整座宫殿,一方面是由于其杉脂香甜的气味,另外则是因为杉木是天然的驱虫材质。
如西元前八世纪,亚述王萨尔贡二世的宫殿之门,恒常散发出强烈的香气,每当访客出入的时候,都会飘香而过。埃及法老王的驳船和棺柩,也是由西洋杉所制成。
而中国满清皇室在承德的夏宫中,其梁柱与墙壁都是西洋杉所制造,而且刻意不上漆,让木材的芳香能够直接渗入空气中。
回教清真寺的建筑也常用玫瑰露和麝香混合在灰泥中,当中午太阳一照射;温度升高时,香气就会发散出来。
人类对香的喜爱及运用之广泛,由此可见一斑。
香是自然造化之美,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从早期的简单用香,到后来的富有文化气息的品香、咏香,体现了人类热爱自然的积极情趣,表明了人类安逸从容的生活态度。香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品香、斗香的概念,而是一种以天然芳香原料作为载体,融汇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的,感受和美化自然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创造人的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的香的文化。
香道的含义远远超越了香制品本身,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达到修养身心,培养高尚情操,追求人性完美的文化。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而又净化心灵;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开发心智;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安神定志; 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正是香的种种无穷妙用,使其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令人愉快、舒适、安详、兴奋、感伤……等等的气氛之中,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精神状态,人们用香、品香的方式有所不同,效果亦大相径庭。香虽细微,却能集宗教、艺术、医疗、休闲、生活日用诸功能于一体。依据香品的来源、用途、用法、以及不同人群、不同场合的需求等,演绎出了五彩缤纷的香文化—香道。现简单归类如下:
香品门类
1.根据所用香料的性质划分香品:天然香料(及中药材)类、合成香料类
天然香料类香品:以天然香料(动植物香料或其萃取物)或中药材制作的香品。此类香品原汁原味,淡淡乎似有似无,幽幽乎回味悠长。除气味芳香之外,更有安神、养生、祛病等功效。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事实上,品香用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奢侈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上嬗变,香品逐渐更趋于实用性,本已融入了书斋琴房和日常起居生活的香文化也倍受青睐,超越了安神养生、美化生活、陶冶性灵的内涵。
天然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使用单一香料的“单品香”(或是基本保持香料的原态,如块状、条状或粉末状;或是制成线香、盘香等形状)。其质量虽优于化学香,但直接使用单一香料,共味道与养生之功能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而且许多香料,如檀香,其实工不适于单独使用,古人已十分清楚的讲到“檀香单焚,裸烧易气浮上造,久之使神不能安。”这种单一香品只是汉代之前原始的用香方法。第二类是调和多种香料制成的合香,形状上多为线香、盘香等。而传统合香的制造,不仅要有天然香料作原料,更要有合理的配方,严格的炮制方法和制作工艺。市场上能见到的天然香料的合香已为数不多,大都是仅以天然香料为原料而已,只追求实用性,华而不实,而真正依古法制作的正宗合香,种类极少。
合成香料类香品:以化学合成香料制作的香品,着重于香味的优美,香型的丰富,和成本的相对降低。在19世纪后半期,欧洲就已出现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学香精)。这些化学香精不仅能大致地模拟出绝大多数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价格极其低廉,并能轻易的产生非常浓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添香剂,在制香行业中同样如此。
化学香精与天然香料相比,虽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气更浓,但就香味品质及安神养生、启迪性灵的功能而言,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天然香料被列为上品药材,而作为化学产品的合成香料虽初闻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却有害于健康。而且,即使单就气味而言,化学香精也只是接近而远远不能与天然香料相媲美。
化学香精类香品之所以能畅行开来,也是由于大多数香客只是把烧香作为祭祀的仪式。既然不闻香,不品香,只是烧香、看香,也就自然忽视香的用料、配方与品质,而只关注香品外形的美观或香味的浓艳了。化学香精和化学加工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在实质上改变了现代的制香工艺。虽有一些传统的方法和技术仍然得到了采用,但那只是一些外围的,形式上的保留,而香料的选择、炮制、配伍、火候等最核心的内容被部分丢弃。其后果之一就是制香工艺的中断与香谱配方的散失,以至真正精通传统制香技术的人少之又少,对香道发展造成一定障碍。
2.根据所用的配方划分香品
有些香品是按照特定的香方,彩多种香料制成,所以多有自己独特的名称。而且单从其名称上,大都看不出所用原料升香味的特征。不同香方制成的香品,其特点、功效也不相同。所以,香方也是牙分香品的一个重要根据。一些通用的固定的配方都有相应的名称,据此制作的香品往往沿用之;若根据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配方,通常用其历史上的名称。
3.根据香品外形特征划分香品:原态香材、线香、盘香、塔香、香丸、香粉、香篆、香膏、涂香、香汤、香囊、香枕等。原态香材: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观特征,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块等。线香:常见的直线形的熏香,还可细分为竖直燃烧的“立香”,横倒燃烧的“卧香”,带竹木芯的“竹签香”等等,盘香:又称“环香”,螺旋形盘绕的熏香,可挂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燃,有些小型的盘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炉里使用。塔香:又称“香塔”,圆锥形的香,可放在香炉中直接熏烧。
香丸:豆粒大小的丸状的香。香粉:又称“末香”,粉末状的香。香篆:又称“香篆”、“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将香粉压制成特定的(“连笔”的)图案或文字,点燃之后可顺序燃尽。膏香:又称“香膏”,研磨成膏状的香。涂香:又称“涂敷香”,涂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汤:又称“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香囊:又称“香包”,装填香料的丝袋,有丝线可挂于颈下的称为“佩香”。香枕:装填香料的枕头,可安神养生。
4.根据香味特征(或所用的主体香料)划分香品:檀香、麝香、等,“根据香味特征”与“根据所用的主体香料”的划分总体上相似,但也有差别:使用天然香料的香品,其香味的名称与所用原料一致,“麝香”既是其香味,也是所用原料;而采用人工香料制作的香品,强调的主要是“香味特征”,如“麝香”,强调的是“麝香的香味”,百并非以天然麝香为原料。
5.根据使用方法划分香品:自然散发香气、熏烧散发香气、浸煮散发香气、浴用等。自然散发香气的香品:只须涂抹或佩戴,香料的香味就可以直接散发出来。如香精油、涂香(又名涂敷香,涂敷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囊、佩香(挂在颈下的香包)、衣香(放入衣服、衣袋)、香枕、帷香等等。熏烧散发香气的香品:直接点燃使用的香,古称“烧香”、“焚香”;或不直接点燃,而是借助炭火熏烤散发香气的香(古称“熏香”)。浸煮散发香气的香品:放入水中加热浸煮以散发香气(古人以兰膏熏衣即是用此方法)。
6.根据烟气特征划分香品:聚烟香:香的烟气可以汇聚不散;微烟气:烟气很淡;无烟香:看不到烟气。
7.根据所用香料的数量:单品香:使用单一香料制成(最典型的是原态香材,如檀木片、沉香粉等)。合香:使用两种以上香料调和搭配制成。
用具
1.香炉
香炉是最常见的香道用具,其外形各式各样,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等。材质多为陶瓷、石料或铜等金属。明清以来流行铜香炉,铜炉不惧热,而且造型变化多端。其他材质的香炉,多在炉底放置石英等隔热砂,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
2.手炉
手炉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提带(带有提梁)的小熏炉,类似暖炉。多为圆形、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等;表面镂空,雕琢成花格、吉祥图案、山水人物等各式纹样;材质多为黄铜或白铜。
3.香斗
又称长柄手炉,是带有长长的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饰莲花或瑞兽。香斗在唐代已经很流行。香斗所烧的多为颗粒状或丸状的香品。
4.香筒
香筒是竖直熏烧线香的香道用具,又称“香笼”(以区别于插香用的小筒)。造型多为长而直的圆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镂空成各种花样,筒内设有小插管,以便于安插线香。其质材多为竹木、玉石或象牙。
5.卧炉
卧炉用于横向点燃线香,也称横式香熏。类似于香筒,但横竖方向不同。
6.熏球
熏球又称香球,呈圆球状,带有长链,球体镂空并分成上下两半,两半球之间以卡榫连接。球体内设有小杯,以承轴挂于中央,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小杯始终能保持水平,杯内的香品也不会倾倒出来。由于这种精巧的设计,即使把熏球放到被子里也不会倾覆熄灭,所以也称“被中香炉”,其原理与现代的陀螺仪相同。
7.香插
香插是用于插放线香的带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数量有各种款式,以适用于长短粗细不同规格的线香。
8.香盘
香盘又称香台,是焚香用的扁平的承盘,多以木料或金属制成。
9.香盒
香盒是放置香品的容器,又称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形状多为扁平的圆形或方型,材质多为木制,体积大小不等。香盒既用作容器,也是装饰香案、居室的物品。
10.香夹
香夹用于夹取香品。
11.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为铜制。
12.香铲
香铲常用来处置香灰,多为铜制。
13.香匙
香匙用于盛取粉末状或丸状香品。
14.香囊
香囊用于盛放香粉、干花等香品,以便于随身携带或挂佩,多为刺绣丝袋,也常把绣袋再放入石、玉、金、银等材质的镂空小盒里。系有丝线,能挂在颈下的也称为“佩香”。
15.香帚:清理香具上的粉尘,以示敬重;
16.香篆:压香末为篆纹,循序燃点,篆纹吉祥,香云缭绕,有祝愿祈福之意。古人也用作计时,南宋时杭州城曾盛行香篆;
17.香押:用来整理香灰,使香灰平整或者平滑,常用于隔火熏香中为香灰整理造型使用。一般材质铜质较多,也有银质。
18.香刀:用来切去香木,便于熏燃。
19.切香盘:用来切香或者鉴赏香品。
20.打火机:熏香打火机由于受各种香炉造型限制,一般多用头部可弯曲打火机;在隔火熏香中,燃碳用打火机多用喷火式打火机,方便初速燃碳。
养生操作
香道养生的方法根据具体的需要而定,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在于“养生”方面,只要不妨碍这个主要目的,不影响熏香的效果,具体的操作形式可以因人而异。当然,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采用传统的品香方式相对会比较有文化意味一点,如果你嫌麻烦那也可以选择线香、盘香来用,比较方便快捷。
这里主要介绍一种传统的熏香方法——隔火熏香的步骤:
1、将无味香灰放进闻香炉中。对于经常熏香、品香的朋友来说,香灰通常都是一直保留在香炉中的,这也就是所谓的以灰养炉。
2、将闻香炉内的香灰捣松,然后在中央挖出一个碳孔。其大小就按照香碳的尺寸来定,刚刚能够完全掩埋住香碳为准。
3、将香碳点燃,让香碳保持完全红色但是无明火状态最佳。然后把燃烧的香碳放进碳孔中,用香灰掩盖住。
4、将周围的香灰堆积到香碳上方,并拍打严实形成火山状,顶部要平。
5、在香灰顶部做一个通气的孔以防香碳熄灭,同时还能以此来控制燃烧速度。
6、将香盘放置在顶部平面上。
7、将小片状的香材或者香粉放到香盘上。保持香材没有烟雾的状态,若冒烟,则是温度太高所致,继续加厚香碳上方的香灰。
8、在香盘加热完毕后,香材的香气则会散发出来。这时可以将香炉托起至胸前来品香。
四大香药
沉香:在世界所有香料当中,[1] 沉香最为神奇,为众香之首,集天地气味一体,散食色欲为一方;被称为植物中的钻石;从质量来说都是从古至今的第一位。沉香是一种混合了树胶、树脂、挥发油、木材等多种成分的固体凝聚物,体积不同,形状各异。沉香是瑞香科植物所包含的树种为基础,在特定的条件下(受伤害)经多年累积结出的一种香料。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广东、云南、广西,及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缅甸、马来西亚、文莱、巴布亚等地。天然沉香已极为稀少、珍贵,属香道文化中香之上品。
檀香:(学名:Santalum album L. )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常绿小乔木,高6~9米,具寄生根。分布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台湾亦有栽培。全年可采。采得后切成小段,除去边材(制造檀香器具时,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药材分黄檀香和白檀香两种。多呈圆柱形或微扁;挺直,少数微有弯曲,常锯成长短不等之段,一般长50~100厘米,直径10~20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放置日久则颜色较深,外表光滑细致,可见细长的纵裂隙。两端平截而整齐,截断面圆形或微扁圆形,具细长裂隙,呈放射状排列,并可见锯断痕迹。质致密而坚实,极难折断,碎块折断后呈刺状。具异香,燃烧时更为浓烈,味微若。黄檀香色深,味较浓,白檀香质坚,色稍淡。制造器具后剩余的碎材,称为檀香块,大小形状,极不规则,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色较深,有时可见年轮,呈波纹状。纵劈后,断面纹理整齐,纵直而具细沟,以色黄,质坚而致密、油性大、香味浓厚者为佳。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用水浸泡,镑片或劈碎,晾干。
龙涎香:在西方又称灰琥珀,是一种外貌阴灰或黑色的固态腊状可燃物质,鲸消化系统的肠梗阻所产生。龙涎香有其独特的甘甜土质香味(类似异丙醇的气味);虽然现在它已经大部分为化学合成物取代,龙涎香和3-甲基吲哚历史上主要用来当做香水的定香剂,价值很高。2012年8月,英国男孩捡到罕见龙涎香,价值高达4万英镑。
麝(shè)香: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简称“麝”。
香道中对香木按照产地和味道做分类。
"六国"是指香木的原产地,分别是伽罗(越南)、罗国(泰国、老挝)、真那贺(马六甲)、真南蛮(马来西亚西部)、寸门多罗(印度尼西亚)、佐曾罗(印度东部、缅甸)。五味指的是香木的五种气味,分别指甘、酸、辛、苦、咸。
伽罗是沉香里的最高等级,产地只在越南。与白檀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沉香原木生长在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中,受外伤后形成树脂,累积后原木枯萎倒地,埋在土里经过几百年的熟成才形成了香气。沉香的产量极少,贵比黄金。现在连原产地越南也已经绝迹,而日本因为历史原因积累留存得最多。
4. 什么是中华香道文化
中国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
香,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它陪伴着中华民族的历代英贤走过了五千年的沧桑风雨,走出了华夏文明光耀世界的灿烂历程。它启迪英才大德的灵感,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架通人天智慧的金桥,对中国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哲学思想的形成都是重要的催化与促进。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香,既能悠然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宋代陈去非的诗作《焚香》,在一定程度上可代表中国古人对香的评价:
明窗延静书, 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 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 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 于今心醒然。
炉烟袅孤碧, 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 缥缈随风还。
世事有过现, 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 波定还自圆。
人类之好香为天性使然,不过人们开始用香的确切时间已难于考证。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中国用香的历史可以溯及春秋之前。汉代时,香炉得到普遍使用,上层社会流行薰香、薰衣,也出现了调和多种香料的技术,香文化开始略具雏形。魏晋南北朝时,文人阶层开始较多使用薰香。唐代时,香在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宋代时,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后,在元明清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
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可概括为: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多舛,香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阻抑,渐渐被局限在庙宇神坛之中。以至当今有很多人都将香视为宗教文化之一隅,甚而归入封建迷信的范畴,实为时代之遗憾。
从刘向、李商隐、李煜、苏轼、黄庭坚到朱熹、文征明、丁渭,历代文人都有大量写香的诗文传世,从《诗经》到《红楼梦》,从《名医别录》到《本草纲目》,历代经典着作都有关于香的记录……
中国香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留给民族与历史的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瞻念她在今日之气象,固然使人心生忧虑,但令人欣喜振奋的是,走过风云激荡的20世纪的中国人,正开始以更加清澈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的是非功过,对其精华灿烂报以更加睿智的热爱与珍惜;更有众多知香、好香、乐香的人们,兴味于传统文化的人们,共同关心着她的发展;而涉过千年之河的中国香文化,自当使人满怀信心,必能跨越一二波折,再次展示出迷人的光华。
亦可相信,那不会是一个因循守旧、疏远时代的老人,而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玉树临风,超尘拔俗。
关于香文化的定义
汉语的“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在古汉语中,“文化”是指“文治和教化”,“以道理开导世人”。
不过,现在白话文中使用的“文化”一词,并非直接来自《说苑》所提及的“文化”,而是一个源于拉丁语“cultura”的翻译词汇。“cultura”在拉丁语中有耕种、养殖、驯化等涵义。
对于“文化”一词,由于其含义过于丰富,所以多年以来,东西方的学者们,无论是哲学家、社会学家还是考古学家,都没能给出一个清晰、统一的定义。其实,硬要做出一个十分严格的本质性定义不仅是困难的,而且会破坏“文化”所固有的丰富性。不过,仍然有一些观点得到了较广泛的认同,例如:
第一种,广义的理解。将文化解释为某一族群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生活方式的整体,集中体现为一组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观念等。例如,阿拉伯文化、玛雅文化、中国文化等。这一文化整体中的某个部分,如果能够体现出该文化的特色,也可以称之为文化,例如佛教文化、茶文化、诗歌文化、武士文化等。
第二种,狭义的理解。弱化“物”的因素,而强调“心”的方面,认为文化实质上是抽象的,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和气质,是该族群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与深层心理结构的呈现。例如,一个人能学会说话的能力是天生的,但他学习某种语言的能力却是由文化决定的。
第三种,比喻性的解释。许多学者认为不应该给文化下一个本质性的定义,而更倾向于以比喻的方式去描述它,例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人格”,是“生命人格之精神表现的形式”,等等。
综合参考这三种对文化的定义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描述:
中国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香文化渗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香文化的研究也应从多方入手,涉及一系列课题,如香文化的历史;香料的生产、炮制与配伍;香品的开发;香器(制香用的器物)与香具(用香时的工具)的制作与使用;香与宗教;香与各类文化艺术作品等等。
春秋至汉魏:香文化的初步发展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极其久远,在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最早使用香料的时间,其有据可考的的历史都可以溯及3000至5000年之前。
从现有的史料可知,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以春秋时期所使用的香木香草种类还不多,主要有兰(泽兰,并非春兰)、蕙(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不仅已有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诗经》、《尚书》、《左传》、《周记》、《山海经》等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述。如《周礼》所记:“剪氏掌除箜物,以攻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虫之事。”
那时的人们不仅对这些香木香草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如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椒专佞以慢稻兮,木杀又欲充夫佩帏”。
到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东南亚、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传入了中国。苏合香、鸡舌香、沉香、木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传入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西汉初期,在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广泛流行起来,而且有了专门用于熏香的熏炉,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陶制的熏炉和香茅出土。熏香在南方两广地区尤为盛行。汉代的熏炉甚至还传入了东南亚,在印尼苏门答腊就曾发现刻有西汉“初元四年”字样的陶炉。
香文化在汉代的快速发展,汉武帝有很大贡献。他在位期间大规模开边,遣使通西域,使战国时期初步形成的丝绸之路真正畅通起来,在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同时也便利了西域香料的传入。汉武帝本人似乎也很喜欢薰香,应是大大带动了汉代的用香风气。相传,“博山炉”(模拟仙境博山)就是汉武帝遣人制作的一种香炉。
5. 日照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怎么样
日照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2015-08-14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文登路266号(望海小区038幢01单元01-105号)。
日照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71102349112064G,企业法人张磊,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日照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食品、办公用品、日用百货、服装、玩具、五金交电、建材、钢材、工艺礼品、珠宝首饰、橡塑制品销售;广告设计、制作。(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日照香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 香道店办营业执照经营范围
佛具,文化,日用。
香业公司经营范围香薰,香水,精油,香炉,熏香制品。陶瓷制造,陶瓷制品,竹木制品,石制品,树脂,木制品,铁件,布艺,石膏,纸制,藤草,蜡制,纳米陶瓷,玻璃制品,办公用品生产销售。自营或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7. 香道文化作用介绍 香品门类道具有哪些
香道文化有关于香的历史文化 相关香料 草本香的用 香与宗教 相关香器等等
而香品可分为香囊、香饼、香牌、单品香、合香等等。
香道用具可以分为两种 香篆用具 隔火熏香用具 电子熏香用具等等
8. 开了一个文化用品店,应该怎样去运营呢
1、文具用品店经营的文具用品种类
文具用品店里究竟卖什么文具产品,这是影响文具用品店辐射区域的第一个因素,因为货品决定了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客户。对于顾客群体固定了的文具用品店来说,要想将自己的经营辐射区域进一步加大,就要不断的针对受众群体进行扩大宣传,让一定区域内的人群知道你的文具用品店的存在。
2、区位交通条件
许多人在选择零售店地址的时候,都要将交通条件列为很重要的考察因素,足可见它对文具用品店经营的影响有多大。因为一个开在交通便利地点的文具用品店肯定会比开在交通不畅通地点的文具用品店更赚钱。原因是由于在文具用品消费者的购买因素中,“方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文具用品店的地址方不方便,直接影响到影响文具用品店经营情况。
3、店铺规模
你的店铺有多大,是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文具用品小店,还是五到八十平方米的中型店铺,店铺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你的文具用品店究竟有多大的辐射区域。因为文具用品店的面积大,则经营的品种就更丰富,从而他的受众人群也就多,覆盖的范围也就大。
4、竞争对手
一个区域内有多少间文具店,或是是否有商场超市经营文具用品产品,都是决定影响文具用品店经营商务情况,因为这注定和竞争对手一起来分享这个区域内的客户人群。此时,文具用品店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意识来进行文具用品店的经营,才有可能打败竞争对手,在一定区域内争得“霸主”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