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的加班文化是否真的像传言中一样凶猛
日本的加班文化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传说中的凶猛加班应当在日本的高速成长期,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日本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在海外大肆收购,日本人成群结队地到处旅游,他们的GDP串到了世界第二。
自古以来,在日本效忠于某个团体被认为是责任所在,至高的荣誉,幕府时期的家臣到了现代就是爱加班的社畜,加班被认为是对企业忠诚的象征。
近年经济低迷,年轻一代丧失斗志,加班已经不再是必然。许多大公司都采取措施防止无效加班,加班需要批准,且工作时间也被监督记录。一周有那么一天健康工作日,可以正点走人。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加班仍然不少。对于不加班的同事,持宽容态度的人越来越多。90后的日本青年,一言不对就跳槽的也不少,这点和我国的情况比较相似了。
㈡ 你怎么看日本加班文化:疲惫比卓越更有美德
加班也能说成是文化,日本人真够变态。
其实加班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关键还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努力完成工作任务。这才是最重要的。
㈢ 很多人都觉得日本人就是每天都加班,当地的加班文化真的很常见吗
谈及日本,很多人对当地的加班文化十分感兴趣。在日本加班,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日本人曾经为自己的工作勤劳而感到骄傲,也正是这份骄傲铸就了日本的经济繁荣。日本加班的常见性也表明这种文化已经在日本民众心中根深蒂固。
一、日本加班文化的背景从日本的国情来看,经历二战后的混乱、复兴,再到后来的经济高速增长,这一系列的发展背后都是资本在疯狂地压榨着企业。在漫长的经济改革中,日本的企业数量和企业员工的人数变化也数次随着经济发展而调整。除此之外,目前日本处于老龄化社会,用工不足和升职困难的问题造就了日本人拼命努力的工作,加班也是再所不辞。
此外,在日本文化中,人的主观性是特别强的。日本人都加班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自身的个性决定,他们对待事物谨小慎微,更希望给部门的上司留下好的印象,所以才会选择加班。
㈣ 为什么欧美日韩不存在加班文化
在中国,加班文化一直盛行,996几乎是普遍性,标配性的。
对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加班现象确实是挺严重的。其实不止一直被吐槽加班过度的互联网行业,房地产行业,咱们除去国企看看这遍地的餐馆,超市,零售业,文娱,民营医疗教育等,哪一行不是996地卷着?
加班,对于中国职场人来说,已然是家常便饭。甚至对一些责任心高,积极主动意识强的人来讲,不加班反倒觉得对不起公司的培育,上司的栽培。
对个人工作时间设定无上限,天天加班不加薪十分心安理得。
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职场文化?为什么加班现象普遍而严重?
加班文化的形成有其历史背景
不是欧美等国家不加班,而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不一样。欧美先辈们996血汗工厂还少么?想想那些国家曾经的雇佣童工历史,想想美洲曾经的奴隶政策,还有华尔街那响亮的“金钱永不休眠”口号,以及马克思的那句:“资本主义来到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资本主义为了积累更多的原始资本,不但压榨劳动力,还不断的抢掠殖民地资源,把他们近乎免费的劳动力和原始资料抢夺过来,生产加工成工业品,再倾销回去,从而赚的盆满钵满。而在欧美资本通过抢掠积累财富的历史阶段,中国还是个被殖民者,被掠夺者,被倾销者。
整个世界被列强以殖民地的形式瓜分,因为分赃不均,也因为重复出现的产能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国家之间互相开炮抢夺殖民地,通过军工产业链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并掠夺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财富等资源。一些人口被消灭,世界资源得到重新分配,打赢得拿到更多,输得则失去了军事,政治和经济主导权,只能依靠着原有的工业基础一点点从头再来,德日二国便是这种典型。
再然后就是发达国家通过工业的先发优势,资本积累,技术壁垒等优势,开始收割羊毛了。并把一些低端的,污染环境的,劳动密集的产业链往这些战败国或贫困国家转移。人家留一些附加值高的,可以躺赢的产业。比如说美国用一架飞机换中国一亿件的确凉衬衫。这种情况说白了就是人家用1个工时的劳动价值换你10000个工时的劳动价值,这就是高附加值产业与低附加值产业的区别,在后发国家,劳动力是不值钱的。
㈤ 加班在韩国是一种文化
加班在韩国是一种文化
早就听说韩国人是工作狂。韩国政府官员和学者在列举韩国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体的原因时,每每自豪地将此列为重要原因。在采访韩国第三大企业SK集团过程中,韩国企业的加班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加班成常态
在SK集团,员工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才稀罕;天天加班是常态,偶尔加班才稀罕;全体加班是常态,只有少数人加班才稀罕;加班超过两小时是常态,不足一个小时才稀罕。
3年前进入SK电讯公司的金宙贤说,公司规定9点上班,但他每天会提前半小时到办公室。下班时间为18点,但他至少要到20点才离开。同事也大多如此。金宙贤说,加班没有补贴,并且不是强制性的,但每个人都渴望表现出对公司的忠诚和对工作的投入,渴望获得晋升。
SK能源公司公关经理尹盛昱说,他每天都工作到22点才下班回家。这种情况普遍吗?尹盛昱回答,在他所在的部门人人如此。参观SK能源公司的蔚山工厂后,尹盛昱又陪我们吃晚饭,吃完已21点多。他告诉我们,他仍要返回办公室,继续工作。据说,韩国人从来不把工作带回家,多晚都要在办公室做完。
SK集团还利用每天上班前的一个半小时为员工免费进行外语进修培训。这样一来,进修外语的员工每天在公司度过的时间就更长。韩国餐馆和卡拉OK一般到早晨5点才打烊,据说一大原因也是为了适应这种加班文化。
加班文化的负面效应
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的韩国人有的已工作多年,有的刚组成小家庭,有的还在大学读书,但他们都对加班习以为常。8小时工作制在韩国企业形同虚设,而长年累月加班则成为一种被普遍理解和接受的企业文化,成为员工融入公司集体所必须表现出的.合群、从众行为,是员工表现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和事业进取心的重要形式。要晋升,要奔前程,要在激烈竞争中获胜吗?那么,加班吧!
在这样的氛围里,即便不想也不需要加班的人,恐怕也不敢不继续在公司里耗着。如果反正得加班,那么原本8小时内能做完的事情,是否也会放慢速度,拖到加班时间再做?据了解,在不少韩国企业,都存在员工上班后找个没人的角落补觉,或者把手头工作丢在一边,捧杯咖啡扎堆闲聊的情况,工作效率可能不升反降。
此外,一天有一半时间在公司度过,剩下一半时间还要分配给家庭、同学、朋友、公司联谊活动和睡眠,这是多么紧张!几十年来,韩国离婚率上升,生育率下降,恐怕与这样的企业文化不无关系。
工作狂精神是韩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动机,但韩国企业的加班文化恐怕亦有其弊。29岁的金宙贤承认,这种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生活质量的年轻一代的质疑,不过,不包括他。我要当CEO(首席执行官)嘛,他笑着说,像开玩笑,也像真心话。
辛苦工作为哪般
以年为单位计算,韩国人,特别是男性,一生中工作时间不算长。
早年,韩国男大学生要服3年兵役,上世纪90年代缩短为2年半,现在又缩短到2年。读完大学,他们可能还要读研究生或者到海外留学进修,以便找一个好工作。
这样一来,等到开始工作,大部分韩国男子的年龄已介于26岁到28岁之间。
在职场起步的时间虽晚,止步的时间却早。按照韩国法律,55岁即到退休年龄。事实上,如果没有获得重要职位,不少人50岁左右甚至过了45岁就被迫退休。
这样一来,韩国人在不到30年的就业时间里既要养家糊口,为儿女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还要挣够自己退休养老的钱,实在是不容易。在首尔,按照传统习俗,父母还要攒钱为儿子结婚买房,为女儿买新房的全套家具,经济压力就更大。
那么,养老的钱不够怎么办?经常打车的人会发现,在首尔,老年出租车司机很多。很多韩国人退休后开出租以补贴生活,因为首尔允许个人申领出租车牌照,毋需向公司交份子钱,挣多少都是自己的。一名在首尔工作的中国人告诉记者,他本人曾经坐过一名83岁老人开的出租车,老人双手颤巍巍地扶着方向盘,让他一路心惊肉跳,没到目的地就下了车。
在韩国,遇见的人都说,SK这样的大企业是年轻人最想进的地方,要进去自然也非常难。在大企业工作,不仅收入高于平均水平,而且干到高管位置后,不用担心被迫提前退休,退休后也容易到中小企业谋份咨询顾问之类的差事。既然人人都想升职,竞争便格外激烈,这也是韩国企业加班文化长盛不衰的部分原因吧。
㈥ 日本人的加班文化怎样理解
据调查,日本近年来每年平均发生3 万多起自杀事件,其中许多与经济压力以及加班加点的企业文化有关。而且,据估计,由于加班过度,日本每年至少发生 1 万起令人震惊的“过劳死”死亡事故。何谓“过劳死”?国际上对“过劳死”的普遍定义为: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精疲力尽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继而丧命。说来说去,还是因为过度加班,劳累而死,在此,笔者想从加班文化的背景以及形成原因来谈一下日本的加班文化。
一、日本加班文化的背景
加班对于日本人来说,可以说是家常便饭。首先,看看日本的国情“,从战后的混乱期、复兴期,经过高速经济增长期、两次石油危乱,到泡沫经济的膨胀与破灭,在这漫长的几十年当中,日本的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数的变化也受到经济形式的影响。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的 1991~1996 年日本的企业数在战后以来初次减少,在 1996~2001 年继续减少。从业人员数在 1996 年以前一直保持增加,在 1996 年~2001 年初次减少。日本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数供不应求,虽然 1996 年后从业人员数有减少的趋势,但市场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另外,日本社会普遍存在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也造成了职位不足和升职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拼命工作,努力加班也就无可厚非了。其次,日本的加班文化也是由其经济状况所决定的。日本处于经济低增长时代,无论怎样工作收入增加都很有限的。最后,日本的加班文化还取决于日本人的劳动意识。“日本人非常勤劳”———这一评价随着日本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已得到国际上的公认。有人认为,对于日本人来说,工作最主要的目的不是利益上的丰收,而是从工作中找出自我价值。根据评论家山本七平的说法,“日本人的勤劳,其实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为了成佛而修行,经济利益被赋予了宗教动机,结果成了没有私欲的劳动,通过劳动所得到的利润就可得到大家的认同。在现代的企业活动中,这种勤劳的精神仍然存在,也是对日本人努力工作原因的一种解释。因此,日本人的劳动意识与经济报酬和劳动时间和应成对等价值的欧美劳动意识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据说这种差异一方面创造出基于契约社会的企业经营;另一方面则产生了独特的所谓日本式经营。”当然,日本人的这种劳动意识与中国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意识是有所不同的。
二、日本加班文化的形成原因
日本加班文化的形成原因,由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种因素组成。
1.首先看它的客观原因,笔者觉得客观原因应该分为三点:
(1)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这也是比较根本的原因。集团意识可以说是日本人最具特点的国民性。在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中,内外有别又是其重要的心理特征。在集团内部、对熟人,日本人讲究的是“和”,讲究的是礼仪周全,替他人着想,他们对集团内部的成员表现得谦和、彬彬有礼,但是对于集团外部的人和事,或者在没有熟人的场合,其行为却变得大胆无礼和无所顾忌。因此,日本人讲求的是归属感,他们喜欢归属于某个社会集团,喜欢与这个社会集团的成员在一起。他们总觉得孤军奋战是不会取得多么显着的成绩,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的话,日本人就像蜜蜂,就单单一个个体而言或许未必优秀,但是,一旦他们结成一个小群体、小集团后,协调默契的配合却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力量。这样就不难想象,为何日本人偏好加班了,因为加班既满足了他们的集团欲望也能够给他们的企业带来利益。(2)加班成了一种不自觉的惯性,也就是笔者所说的“加班文化”。有些人加班根本说不出原因,可能仅仅是惯性使然,就好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已经变成了必修课。许多人在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就被老板训练出加班的习惯,当然也有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至于到后来不加班就很不习惯。对于这些人,他们习惯于把下班时间延迟一小时甚至更多。(3)社会原因。日本的男人按时下班回家,会被老婆或者街坊邻居看不起的。邻居们会认为这个男人没有本事,老婆则会担心自己的老公在公司不被老板重视,这是整个大社会营造的环境。有的时候即使真的没什么事提前下班了,男人们还是不会回家,而是去街边的酒馆里小酌两杯,晃到个九、十点才回家。
2.日本人经常加班且喜好加班的主观因素
(1)本身的性格决定的。日本人谨小慎微,做事认真,同一件事情,中国人做可能是只需要一个小时,但日本人就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至于工作质量,或许会好很多吧。(2)工作效率低。很多人加班是因为工作倦怠导致了工作时间延长,或者是由于对工作的热情度不高,做事拖泥带水,使得工作时间延长。笔者觉得日本的加班族中大部分都是由于这个原因才加班的。第一天加班身体倦怠,第二天还没有恢复过来又投入到加班中去,天天如此,工作当然越拖越多,时间当然越拖越长,身体当然越拖越垮,成了一个恶性循环。(3)自我加压。像在东京、大阪这样的大都市,职场竞争就更加激烈,面对竞争,面对机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出类拔萃,鹤立鸡群,有出人头地的一天。由于这种自我实现的强烈欲求,相当一部分人群都处于超负荷的状态。(4)赚取加班费或讨好上司。可分为三种情况:①在一些加班费比较高的企业,这种情况就比较多,有钱赚谁不愿意呢?特别是新进职员,仗着自己年轻力壮,不把加班太当事儿。②这种情况是企业加班的成本很小,不需要做什么实在的内容,只要坐在那里装装样子即可。③上司没走,自己也不敢走,怕给上司留下不好的印象,只好陪着。有些日本职员还会故意在上司面前晃来晃去,以便让上司看到自己是在加班的。(5)告密。这一点在一些日剧里也是经常上演的。日本人在表面上好像很和气,对任何人都很友善,其实在私底下很爱搬弄是非。有的日本职员很喜欢向上司打小报告,汇报别人的一些举动,从而抬高自己,但在上班时间,由于同事们都在,不方便这样做,所以只好在下班之后,以加班为借口向上司告密。
最近,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之类的企业组织正在呼吁公司制定比较灵活的时间表,以减少加班。他们指出,日本需要结束其加班加点的企业文化,企业高管和政府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将日本的工薪族“拖离”办公桌。
你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㈦ 同为加班大国,日本的加班和中国的996相比有何异同
同为加班大国,但中国与日本的加班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
总之,金吉橙认为无论何种原因,加班都是应该被抵制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加班的坏处远远多于它的好处。就“过劳死”这一点,就足以让我们对他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之类的企业组织正在呼吁公司制定比较灵活的时间表,以减少加班。他们甚至指出,日本需要结束其加班加点的企业文化,企业高管和政府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将日本的工薪族“拖离”办公桌。
㈧ 为什么日本会有加班文化,甚至有些人会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跳楼
其实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一些传统文化,所以才导致日本人大部分都会选择加班。再加上他们也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对自身的要求很高,才有了日本的加班文化。
日本加班现象严重,这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且有很多人因为日本加班严重,还会患有抑郁症、压力大各种各样的疾病发生。但即使是这样,日本的加班文化也仍然是很严重的。我觉着这只能说是个人的选择以及日本的传统文化所造成的。
而且日本的一切事情大多数都和事业相关的。以及社会地位和家庭都和日本的事业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说日本人的加班文化也才会这么严重。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表现。总比那些懒散慵懒的人要好很多。
日本的加班文化虽然很严重,但是我觉得也一定要适可而止。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
㈨ 日本社会,一直以“加班地狱”的形象呈现在中国人面前。
日本社会,一直以“加班地狱”的形象呈现在中国人面前。
每天,在人口密度世界第一的东京,6点半起床的上班族向地铁站蜂拥而至,将一节节车厢被挤得如同装满沙丁鱼的罐头。在1小时漫长的旅途后,这些白领在各自公司开始一天的忙碌。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许多人直到到凌晨,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
在这样的氛围里,日本的职工“有条件要加班,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加班”,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接近50个小时,领先世界各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加班大国,被外界公认为是“加班地狱”。所以早在90年代的日本,因加班导致的过劳死和自杀的新闻就已频繁见报。而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却少有人想到中国社会也会走到这一步。
2006年,《中国经济周刊》发表了一篇报道,指出中国每年“猝死”人数高达60万。这一极具争议的数字,后被部分媒体解读为过劳死并纷纷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这些舆论的哗然里,各个行业的中国职工们,下班时间仍是越来越迟。
在上个月的国家统计局数据里,全国企业就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长达到了46.5小时,比起去年同期多了半小时。而网上有专家称,中国90%的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50%的行业周加班4小时以上;80%以上职场人“被迫加班”,70%的“加班族”无偿加班。而其中加的最狠的,便是为大众所知的华为和碧桂园。
首先是华为,员工的平均加班时长是4个小时,办公桌底下放行军床,一遇到重大项目即加班加点,窝在公司通宵达旦几天几夜。因为也引申了不少段子,除了众人所知的日本专家外,还有一个是华为员工给老婆发短信,员工发到:“老婆,早点休息,我可能要11点回去。”果然,第二天11点回到了家。
而碧桂园的加班文化,则是通过一张要求设计人员通宵加班出图的文件火遍了朋友圈。除此之外,碧桂园为了让员工加班,还还做出了如下诸多规定:项目摘牌到开工超40天离职;开工期超7个月,项目总离职;按时下班的部门不得增补人员。有传言,许多进碧桂园的毕业生因为不堪加班,只能偷偷哭,从而被老人调侃:“什么,还有哭的时间,看来是工作不饱和啊。”
虽然这两家公司的加班极其严重,但它们取得的成绩也不容小觑。
通过18万员工的加班加点,华为在各个业务大展拳脚,先是通信业务领域与爱立信博弈,后在手机业务领域抢走三星大片市场,此外还涉及了存储、网络设备、云服务诸多领域。而它取得的成绩更是傲人:5G专利全球第一,手机出货超2亿,2018年的营收额度是BAT的总和还多。
与之相比,碧桂园则通过员工的高强度加班,搞起了“高周转”战术:在全国各地四处拍地,拿地后立刻开发,6个月内完工销售回笼资金,随后又继续拿地开发。也正是通过这个战术,碧桂园从顺德的一个本土开发商,挤掉了老大哥万科的位置,成为了所谓的“宇宙第一大房企。”
当然华为和碧桂园的发家,除了各自公司员工的加班奉献,也离不开碰上好时机的影响。前者享受着因为高等教育普及带来的工程师红利,同时又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在国内的爆发;后者赌对了国运,等到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爆发。不过两者的机遇,大多数的企业家看不到也等不到,为了盈利与生存,他们只能选了另外一条路:
尽量地让公司员工多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