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坛的简介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干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1)天圆地方是哪个文化遗址扩展阅读:
1、天坛建筑特点:
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着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2、历史沿革:
(1)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2)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3)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
(4)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
(5)清干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6)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
(8)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㈡ 何谓“天圆地方”
古人以为天圆地方,亦以圆方作天地的代称。圆,是中国道家通变、趋时的学问;方,是中国儒家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圆方互容,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
《尚书·虞书·尧典》讲尧待天下太平后: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随后命羲和、羲仲、和仲、和叔分赴四方,这就是最早的天圆地方的理论和实践。其中可以从河图洛书中得以佐证,天圆故然没有今天的精确认识,但已经蕴育了朴素的宇宙观,地方则是指地平坐标系,方指方位或方位角,即子代表北方,午代表南方,酉代表西方,卯代表东方,并用十二个地支,十个天干,四个卦象表示二十四个方向并构在整个周天(360度圆),这是天圆地方的源流。
天圆地方是来源于《易经》先天八卦的演化所推演出的天地运行图,也就是天圆地方图 。其中外部环绕的卦象,代表天的运转规律,而中间方形排列的卦象,则代表地的运转规律。天是主,地是次,天为阳,地为阴。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
(2)天圆地方是哪个文化遗址扩展阅读:
天圆地方本质上是《易经》阴阳体系中对天地生成及其运行的解读,而《易经》为百经之首,国学之源,其思想体系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按照阴阳五行演化而来,因此在古代的各门学科中,都有阴阳五行的思想体系在其中。
㈢ 问: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天圆地方说”是谁提出来的
最早的关于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记录出现在《大戴礼.曾子天圆》,孔子的弟子曾子对于大地的正正方方形状也有过困惑,当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诚有之乎
曾子曰: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大戴礼.曾子天圆》)
但这只是文献记载的而已,在这个记录之前,盖天说已经广泛流行了。有人认为,良渚文化时期的代表器物“玉琮”就是盖天说的一种象征,“琮”的形制是外方内圆。
我个人认为,如果说“琮”代表盖天说,那么其形制应该是外圆内方。因此琮的出现,至多只能说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具有了阴阳、天地之分的概念,并不能证明已经出现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
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汉代出现了浑天说与盖天说的争论。在秦汉之前,盖天说比较盛行。自古以来,人们看见苍天笼罩着大地,产生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而春秋时的曾参就曾提出疑问:“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①后来盖天说又认为天不与地相接,而像圆顶凉亭那样由八根柱子支撑着。诗人屈原曾问道:“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公元前一世纪成书的《周髀算经》中提出“天象盖笠、地法复盘”的新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二者都是圆拱形,中间相距八万里,日月星辰随天盖旋转,近见远不见,形成了昼夜四季变化。
汉代,另一种学说浑天说兴起,认为“浑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以着名天文学家张衡为代表的浑天派提出天是一个整球,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日月星辰有时着不见是因为它们随天球转到地下面去了,天球绕轴转一圈就是一昼夜,地面上的人就看见天上的星星转了一周天。这种看法成功地解释了昼夜的交替、天体的东升西落和其他许多问题。同浑天说一致的浑仪又能很准确地测定天体位置,浑象能演示天象的变化,这一切对历法的推算既有用又方便,所以浑天说得到很快的发展并为大多数人们所接受,成为我国天文学思想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体系,直到明末西方天文学体系进入我国才开始改变。
㈣ 天圆地方是什么意思
天圆地方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阴阳学说乃其核心和精髓。阴阳学说,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是古代先哲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天圆地方”是这种学说的一种具体体现。
古人用圆规和矩尺,观测天地。天文观测,是以天球为坐标体系的,所以主要使用圆规。配合天文观测,要在地面上建立地平坐标系,进行地理测量,则是平面的直线测量为主,所以主要用矩尺。
天为阳,为轨。地为阴为矩。这才有了天圆地方之说。到了后来,上古图法渐渐失传,很多浅人,才把地球当成了一个方桌一样的东西。
而这样的假设,很明显会推算出自相矛盾的数学计算结论,《周髀算经》,把天圆地方,理解成地球是个大方桌,很多地方就算不对,也找不到原因。
(4)天圆地方是哪个文化遗址扩展阅读
天圆地方,圆是指天球坐标系。方是指地平坐标系。如果不把地面近似为平面,对天球的观 测是一个近乎不可能的事。所以,地平坐标系的发明,是非常天才的创举。
上古之人,人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常识,是为了计算方便,才建立了地平坐标系,简化为天圆地方。
㈤ 为什么古时候有天方地圆这一说
首先是人们对天地形的猜想,古人因走在地上感觉地总是方的,四面都能看见天认为天是圆的,于是就产生了天是圆的推测。那么,为什么古人云天圆的地方,古人不知道地球,所以在心里想,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是大地,大地是四根柱子站起来,幻想着神话故事,人们说天圆的地方是因为当时人类不知道。
显然,天圆地方有一个长期的流传过程。汉朝以后,学者们根据曾子的质疑,逐渐发现天圆地方的宇宙论存在很大的问题,于是产生了全天说的宇宙观。浑天说在北宋达到了小巅峰,甚至有些浑天仪器被制造出来,但是日月星辰在斗转星移中仍然面临着一个困境,那就是它们到底是如何通过环绕大地的水来实现的?到了朱熹的时候,浑天说终于完成了,朱熹根据张载的气论把浑天仪器里的水换成了气,这个难题就解决了。这时候,盖天说已经没有流传下来的可能了,它也终究成了我们历史记忆中的一个环节。
现代人已经证明了是天不是圆的而是无限大(也许有尽头,也许没有。姑且称之为无限大。),而地球乃是圆的。所以可称之为天方地圆
㈥ 天圆地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愈高,看得愈远,难怪杜甫在登上泰山后,不禁要发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叹。1968年12月21日,准备环绕月球飞行考察的载人宇宙飞船阿波罗8号,冲天而起,开始了它历时146小时59分的航程。此时飞船上的宇航员,回眸地球,又该有什么感觉呢?他们没有写下诗句,但带回了人类首次在深邃的太空中拍得的地球照片。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于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地球的全貌,一个以蓝色为主的、色彩丰富的星球。然而,在古代,人们的视野仅能窥视到地球微小的一角,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好像圆顶帐篷盖在地上。居住在塞外草原上的牧民,极目四望,就容易得到这种印象。
不仅是中国人,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最初都有过类似的错觉,因为他们都是仅凭直觉来认识周围事物的。古代中国的学者,把人们这种天笼罩着地的感觉,概括成“天圆地方”的理念。公元前3世纪,吕不韦主持编成的《吕氏春秋》,将天圆地方解释为:“天道圜(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上君下臣)。”用天高地卑来证明,在下者应当服从在上者的统治,认为这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公理。但是人们也看到,“天圆地方”实在难以自圆其说。日月交替,东升西降,变换有序。如果大地是一个平面,那日月星辰又落到何处呢?板状的大地靠什么依托?大地的另一面又是什么样子?
善于运用逻辑方法思维的古希腊人,率先提出了大地是一个圆球的想法,先有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B.C.571~B.C.497)和他的追随者,后来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2)更把地球摆在他设想的宇宙体系中肯定下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早就注意到:在海岸边观看从远方驶近的船只,总是先见船桅,后见船体;船只离港远去时则相反,先不见船体,后来才是船桅隐入海平面。这种现象是地表面为曲面的很好的证据,若大地是平面的,那么不论距离远近,船体与船桅应该同时可见或同时看不见。
公元前240年前后,今天属于埃及的亚历山大城,是当时的希腊文化中心,在这个城市的图书馆当馆长的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B.C.275~B.C.196),注意到在夏至的中午,位于亚历山大南边约920km处的锡恩的一口枯井中,阳光可以直射到井底;也是在夏至中午的时候,射入亚历山大城井中的阳光,却是斜射进去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埃拉托色尼判定,这是由于地面弯曲所造成的。他测得的数据证实了他的推测,而且还求得了不十分精确的地球圆周长度,39500km(图11)。与亚里士多德同时代的中国人惠施,以善辩闻名。从他的名言“南方无穷而有穷”以及“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南,越之北是也”,可以推论出“天下”是个球体。汉代的张衡(78~139)在观测中发现月食的阴影边缘总是弧形的,也认为大地是圆的。
1519年9月由麦哲伦(F.de Magalhes,1480~1521)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起航。到1522年9月,这支船队在环绕地球一周后,又回到西班牙。虽然出发时的13艘船只剩下1艘了,但大地是一个圆球最终得到证实。埃拉托色尼的工作成果,也由此得到了肯定。
图1-1 埃拉托色尼对大地进行测量的示意图(据松本英二,1980)
1687年7月,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的传世名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他在这部书中提出,由于地球转动产生的惯性离心力(centrifugal inertia force)在赤道一带较大,两极较小,因此地球赤道一带应该是凸起的,而两极扁平。通过模拟实验,他还算出了地球的扁率(flattening)。为此,法国在1735年派出一支测量队到北极附近的拉普兰,第二年又派出一支测量队到赤道附近的秘鲁,经过几年的实地测量和室内研究,到1744年,终于证实,牛顿的理论是正确的,他算出的数据也接近实测的结果。
根据卫星观察的结果,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固体地球(solid Earth)(不包括大气圈)的大小。固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km,从两极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755km;比从赤道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6378.140km)短21.385km;扁率为1/298.257,应该说地球是一个扁率比较小的、不规则的椭(扁)球体。将大地水准面(地球的实际形状)与理想的扁球体相比较,赤道一带和南半球的半径稍微凸出一点,北半球则较为收缩,但北极最多只突出了10m,而南极仅向内凹了约30m,总之偏差在40m以内。有人就夸张地说,地球的真实形态是略呈“梨形”的。由于地球体积十分庞大,地表的这些小起伏和整体形态相比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总体来看,地球基本上仍是一个接近于正圆的椭球体。地球的赤道周长为40008.08km。毛泽东主席在诗中曾提到过“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就是地球自转一周时赤道的长度。固体地球的表面积达5.101×108km2,体积达10832×108km3,固体地球的质量为5.976×1027g,平均密度为5.517g/cm3。
但如降到低空,透过大气和海洋,这时观测到的固体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则相差甚大,大部分地区低于今日的海平面。
今天地球上的陆地面积为1.49×108km2,占全球面积的29.22%,分成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7块大陆。大陆上的地形可分为山脉、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在各大陆中,亚洲是山地最多、最高的,平均高度为950m,比全球陆地平均高度(875m)高出75m。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海拔为8844.43m(据2005年10月9日中国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测量结果)的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就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南侧。
地球表面另外的70.78%为海水所淹没,平均深度为3908m,这个海洋盆地面积达3.61×108km2,主要是由大陆边缘(包括浅海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共占海洋面积的22.3%)、洋脊(被海水淹埋的山脉,占海洋面积的32.8%)和大洋盆地(海水平均深4000~5000m,占海洋面积的44.9%)等所组成,可划分为既相连、又相对独立的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和印度洋等,它们为大陆、绵亘的山脉和链状分布的岛屿所环绕。在海洋盆地中,洋脊的分布位置并不固定,大西洋的中部正好存在一条洋脊,以此为轴,两侧洋底地形几乎对称分布,而太平洋的洋脊,则主要发育在其东部边缘地带。在西太平洋,常见链状岛屿岛弧(实际上就是些被海水淹没了山体大部分的山脉)及与其平行排列的狭长深邃的海沟(深达8000~11000m),使该区成为固体地球表面地形高差特别悬殊的地带。总之,固体地球的地形表面是相当不平坦的(见封二),最大高差达20km。仔细研究起来,各大洲、各大洋及各种表面形态的出现,都有它内在的原因,这正是我们以后所要探讨的内容。
㈦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之地。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天坛(Temple of Heaven)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而祭祀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在封建社会后期营建的天坛,是中国众多祭祀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天坛不仅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宝。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干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天坛公园的格局。
在明朝初年,天与地原是合并一起祭祀,南北的郊坛都一样,设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是方形十一间的建筑物。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为天地分祀,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另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原来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渐废而不用。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圆形建筑从此开始。
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干隆时期,国力富强,天坛也大兴工程。干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垣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内坛墙的墙顶宽度缩减为营造四尺八寸,不用檐柱,成为没有廊柱的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天坛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时改建,并一直留存至今。
【天坛布局】
天坛的主要建筑均位于内坛,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全部宫殿、坛基都朝南成圆形,以象征天。整个布局和建筑结构,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祈年殿是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大殿,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没有大梁 长檩,全靠28根木柱和36根枋桷支撑,在建筑的造型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天坛被两重坛墙分隔成内坛和外坛,形似“回”字。两重坛墙的南侧转角皆为直角,北侧转角皆为圆弧形,象征着“天圆地方”。外坛墙周长6553米,原本只在西墙上开辟祈谷坛门和圜丘坛门,1949年后又陆续新建了东门和北门,并把内坛南面的昭亨门改为南门。
天坛的内坛墙周长4152米,辟有六门:祈谷坛有东、北、西三座天门,圜丘坛的南面有泰元、昭亨和广利门。主要建筑都集中在内坛,南有圜丘坛和皇穹宇,北有祈年殿和皇干殿,两部分之间有隔墙相隔,并用一座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丹陛桥”(砖砌甬道)连接圜丘坛和祈谷坛,构成了内坛的南北轴线。
圜丘坛 是皇帝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坛平面呈圆形,共分三层,皆设汉白玉栏板。坛面原来使用蓝琉璃砖,干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后,改用坚硬耐久的艾叶青石铺设。每层的栏杆头上都刻有云龙纹,在每一栏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头,用于坛面排水。圜丘坛有外方内圆两重矮墙,象征着天圆地方。圜丘坛的附属建筑有皇穹宇及其配庑、神库、宰牲亭、三库(祭器库、乐器库、棕荐库)等。 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因此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神谕一般,加上祭礼时那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这是因为坛面光滑,声波得以快速地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汇合,则音量加倍。
篇幅较长,详细参看:http://ke..com/view/9993.htm
㈧ 古人所说的“天圆地方”指的是什么他们是如何知道天圆地方的
古代中国,有三种“宇宙空间基本知识”。指的是——“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天方地圆”,是“盖天说”的简洁整理,即经常说“天员(圆)如张盖,地区如残棋”。“盖天说”,是我国古代人最初的“宇宙空间基本知识”。考据学原料确定,早到至迟在公年五千纪,“盖天说”早就很健全了。
㈨ 北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曾发现3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
山顶洞人代表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是研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又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迹等新材料,是研究人类发展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的资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