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含义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2. 何谓炎黄文化
错了,炎黄文化最大的文化内涵就是,人们都说是炎黄子孙,炎黄炎黄,炎帝在黄帝前面,但是国人却是把黄帝当作最始初的祖先,而炎帝次之,就是合说两人时候是炎黄,炎在黄前,分说时黄帝必然又在炎帝前面,就是中华文明名实的含义,最精髓的文化
3. 中国传统养生文化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奥秘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离不开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但人为的力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关键就在于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曾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说没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若已经得病则应尽早治疗 ,阻断疾病的发展,善于养生的人,常先处理没有发病时的隐患,驱除潜伏于体内外的种种危险因素。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祖国传统养生之道——“清调补”
•健康就是长寿的基础,而健康是指体内没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与毒素存在。目前人们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者占有5%,一类是患者占有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就是没有发病前时常体内有所隐患,却无大碍的危险状态,在这个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清、调、补,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不足;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紊乱,如果有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平衡的失调,因此要提早清理体内不利因素,调节平衡、补充营养,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而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力抗邪,引起邪正相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或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若正气强盛,邪气消退,则疾病趋于好转、痊愈。若正气虚弱,邪气强盛,则疾病日趋严重,甚至恶化、衰亡。
养生文化 ‘天人相应’
•由此可见人们在平时的养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体内潜伏而未发病的状态下,很容易忽视,认为自己处在健康状态,谁知身体犹如大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把潜伏病灶祛除,才不至于身体受损,而人们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后才开始补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体质犹如冰块般坚实,必须平时注重保养、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灾时,就可轻松避过了,那么在平时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时节、地域、时间的状态下要有不同方法进行调补,方能达到“天人相应”。
阴阳五行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有“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道理之说,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属性,人与自然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发、条达通畅而为阳,水曰润下而为阴,火曰炎上而为阳等等,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水润下为阴而水面为阳水底为阴,这说明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思想,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犹如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相互资生、相互助长身强体壮延年益寿,而任何一个脏器受到影响都会累及其他的脏器,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也同样受累。
阴阳五行与‘清调补’
•祖国传统医学的五行所谓‘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我们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清、调、补,以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的平衡。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
•通过五脏六腑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 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五行以生克来调节体内脏器而达平衡,就五行而论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长夏(中)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等等。
•这些人与自然的现象为我们养生保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了解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可分析可能发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五官九窍的感应及神经的反射,无处不在提醒着你的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体健身、延年益寿。这即是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独到之处。
总之,‘清调补’是一个健康体魄的养生之道,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目的,这就是祖国传统养生之道的奥秘所在。
4. 古代有哪些养生文化
我国历史悠久,积累了博大精深内容丰富的养生理论与实践,形成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中华养生文化。我国古代的养生文化经典要首推《黄帝内经》,其他一些古籍中也广泛涉及不同的养生观点与理论。1.《黄帝内经》:古老的养生文化经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系统结构,反映出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黄帝内经》一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着,而且也是一部光辉的养生学、康复学着作。因为它全面地反映并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康复学成就,对于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从而奠定了我国养生学、康复学的理论基础,是学习中医养生学、康复学的必读之书。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以来各医家的论文汇编,其汇编成书的时间约在西汉。然自成编以后,直至唐代,仍有增损。因此,《内经》这部着作,并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笔,也不是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各医家的经验总结汇编。所谓黄帝着《内经》,亦仅是托名而已。
《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养生学思想如下:
第一,正确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么”。《黄帝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如《素问?宝命全角论》里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本神篇》亦曰:“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
第二,认为“天人相应”,养生学、康复学的根本点在于“顺应自然”。《黄帝内经》把人与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因而,强调要适应自然变化,避免外界侵袭。如《灵枢·本神篇》指出:“要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则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明确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从而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阐明了生命的发展规律。《黄帝内经》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有独到的观察和科学的概括,不仅注意到年龄阶段的变化,也注意了性别上的生理差异,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子8岁为一生理阶段,女子7岁为一生理阶段的递变规律,《灵枢·天年篇》以10岁为一阶段的递变规律,分别详细阐述了人的生理变化特点。
第四,对衰老的认识是正确的。《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诸方面若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上古天真论》),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依据《黄帝内经》的原文,可以看出其中的养生思想包括以下内容:
(1)养生之道与健康长寿
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诸如先天遗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营养状况、个人职业等等。但能否讲究养生之道,也很重要。《内经》中已把“治未病”的预防为主的思想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并提出能否抗衰老的关键是实行正确的养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敌。但《内经》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养生之道的目的,就是为了培补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从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2)养生学、康复学的原则和方法
《黄帝内经》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学、康复学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人们的预防保健和康复实践。现分述如下:
①协调阴阳
疾病是健康的大敌,而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黄帝内经》都认为是由于阴阳失调,故主张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阴阳。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须注意协调阴阳,切实做到“法于阴阳”,补其不足,纠其偏胜,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②保阳气,益阴精
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③顺应自然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因此,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养生,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原则。此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还提出了四时“养生”、“养长”、“养收”、“养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具体方法,来抗御外界的侵袭,预防疾病的发生,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④调摄精神
注重调摄精神,是促进人类健康长寿的重要条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动,是五脏精气活动的体现,但反过来,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脏腑的活动,正如《灵枢?本脏篇》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御”、“收”、“适”、“和”,都有主动的含义。所以,充分发挥人的意志作用,重视精神的调养,既是养生防病、预防早衰的重要原则,也是内因为主的学术思想在摄生学说中的体现。精神意志调摄的方法,有两个具体内容,一是养意志,二是调情志。培养意志是为了加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则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⑤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十分重视饮食调理,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饮食调理得当,不仅可以保持人体的正常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治疗某些疾病,饮食不足或调理不当,则可诱发某些疾病。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食饮有节”的养生方法、维护脾胃化源。其内容包括节饮食、忌偏嗜、适寒温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规律,这里主要包括睡眠、劳作、性生活等几个方面。古人观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行有常”,人要长寿,就要“法则大地,象似日月”(《素问·上古天真论》),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规律,才能“生气不竭”。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问?生气通天论》有平旦、日中、日西将暮三时劳作歇息之分。现代生物学也认为,人体存在许多生命节律,控制着机体的生理活动。《内经》“起居有常”的养生方法,就是要人们顺从这些生命节律,安排起居作息,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持生命力长久不衰。
(3)关于发育、衰老与长寿的论述
“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这说明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谓限度,是指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传统医学称之为“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春秋皆度百岁”的记载。唐,王冰注曰:“度百岁,谓至一百二十岁也。”《灵枢·天年》则重点讨论了关于天年的问题,提出“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乃得终。”并对人体自出生以后,从幼年、健壮、衰老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10~100岁)生理上、体态行动上和性情变化上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论述,认为人生的一般寿命应当有百岁,到百岁以后才是自然趋向衰老的最终阶段。《黄帝内经》认为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起居无节,精神失于调摄,缺少锻炼,不注意养生防病;指出养生长寿的要旨在于顺应天时,形神兼养,保全精气,这些精辟的论述,包含着十分科学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健康长寿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5. 养生文化的介绍
养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创造的有关养护身体和生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有关养生的理论典籍和实用方法,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我国的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在世界养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6. 养生文化的养生思想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也是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中的养生思想非常丰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整体健康观。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平衡被破坏,健康也就被破坏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顺应自然观。只有“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或“法则天地,逆从阴阳,”人们才能达到至人、真人、圣人、贤人的境地,实现健康长寿乃至长生不死。
重在预防观。《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等到已经生病再治、再养就晚了。这不但是古代养生的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摄养情志观。《内经》重视精神修养,认为精神愉快、情结稳定是身体健康的关键。《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形神兼修观。《内经》认为既要保养精神,使“精神内守”,又要锻炼形体,做到“形劳而不倦”,动静结合,方能“形与神俱”,却病延年。
《内经》主张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修真养生的目的,除了注意四时饮食起居、情志调节等外,也很强调采用导引、吐纳等法。例如《内经》认为居住在潮湿地方容易得关节炎一类的病,主张采用导引之法治疗。对“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节者”,可以让他们练习“导引行气”之术。 吐纳属内养功,《内经·素问》中多处提及吐纳之法。如“肾有久病者,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这些方法成为后来气功发展的基础。 《吕氏春秋》由秦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集体编撰而成。该书虽然以探讨治国安邦之术为主,但不少篇章论及养生,形成了动以养生的特色:动是生命的精髓,“动而萌,萌而生,生而长”,并进一步提出了去害知本、动以养生的基本原则。去害即“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而去五味充形之害、五情接神之害、七淫动精之害,只有如此,才能做到“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知本是指知精气流动之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而“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
不过《吕氏春秋》并没有明确提出怎样“动”。华佗则把“动”解释为人体劳动之动,以“谷气得消,血脉流通”说明“动”的功能,比吕氏的气郁致病说合理得多。 《淮南子》是汉初淮南王刘安仿《吕氏春秋》而写的,书中也有许多养生论述。《淮南子》认为,养生就是“体道”:“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
养生的要义是做到形、神、气三位一体:“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三者中养神最重要,精神内守才能使神得其位,神得其位、精神清明才能充分发挥神的作用。所以《俶真训》说:“神清者,嗜欲不能乱也。”“是故神者,智之渊也,渊清则智明矣。”
《淮南子》主张适度运动:“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同时又主张要节欲:“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五脏摇动而不定,则血气滔荡而不休也;血气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邱山,而无由识之矣。”
《淮南子》还非常重视保持心态平和:“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主张“以中致外,百事不废。中能征之,则外能吸之。中之得,则五脏宁,愚虑平,精力坚强,耳目聪明。疏达而不悖,坚强而不鞼。”这种“以中致外”、以神驭形的思想,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道家色彩 。
7. 什么是养生文化
一、养生文化概述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二、养生文化特征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终于以自己的聪明睿智创造出了一系列与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独特理论方法,逐渐使养生成了一种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 中国养生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产物,其理论体系本身具有这种学科所具有的双重特征。具体来说,中国养生文化的社会科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哲学存在着一种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养生文化的自然科学性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传统医学发生一种血肉相联的关系。 作为一种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文化现象,传统养生学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且也积累了一整套实用、同时又充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睿智的实践方法。三、中医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中,领略养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及无限极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渊源。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1,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2,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3,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4,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治未病”的实质是“人人享有健康”。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养生文化和养生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而在这其中,对于当今社会,人们尤其要注意人与社会的平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是最为重要的。常观天下之人,凡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间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总结起来,就是温和、善良、宽宏、幽默。四、阴阳五行与养生 祖国传统医学的五行所谓‘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我们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清、调、补,以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平衡。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 通过五脏六腑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五行以生克来调节体内脏器而达平衡,就五行而论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长夏(中)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等等。这些人与自然的现象为我们养生保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有“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道理之说,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属性,人与自然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发、条达通畅而为阳,水曰润下而为阴,火曰炎上而为阳等等,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水润下为阴而水面为阳水底为阴,这说明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思想,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犹如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相互资生、相互助长身强体壮延年益寿,而任何一个脏器受到影响都会累及其他的脏器,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也同样受累。 在了解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可分析可能发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五官九窍的感应及神经的反射,无处不在提醒着你的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体健身、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延年益寿。这即是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独到之处。五、健康与养生 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离不开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但人为的力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关键就在于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曾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说没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若已经得病则应尽早治疗,阻断疾病的发展,善于养生的人,常先处理没有发病时的隐患,驱除潜伏于体内外的种种危险因素。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健康就是长寿的基础,而健康是指体内没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与毒素存在。目前人们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者占有5%,一类是患者占有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就是没有发病前时常体内有所隐患,却无大碍的危险状态,在这个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清、调、补,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不足;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紊乱,如果有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平衡的失调,因此要提早清理体内不利因素,调节平衡、补充营养,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而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力抗邪,引起邪正相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或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若正气强盛,邪气消退,则疾病趋于好转、痊愈。若正气虚弱,邪气强盛,则疾病日趋严重,甚至恶化、衰亡。 由此可见人们在平时的养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体内潜伏而未发病的状态下,很容易忽视,认为自己处在健康状态,谁知身体犹如大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把潜伏病灶祛除,才不至于身体受损,而人们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后才开始补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体质犹如冰块般坚实,必须平时注重保养、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灾时,就可轻松避过了,那么在平时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时节、地域、时间的状态下要有不同方法进行调补,方能达到“天人相应”。
8.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
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而衍生发展成的,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学习与研究传统养生文化。
中国文化是指产生于历史、积淀于人们的普通心理中,并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潜质文化。
中国文化是多元复合体的综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万物与吾一体”的整体和谐,它具有重自然技艺的倾向和整体直观的直觉思维,缺乏严密的分析思维传统和形象逻辑系统。
正是构建在这种中国母体文化之上,中国传统养生学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养生思想体系。
9. 炎黄指的是什么意思
“炎黄”是传说中上古中国的两个部落领袖。炎是炎帝,黄是黄帝。借指中华民族的祖先。
炎帝:
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牦,牦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神农大帝。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9)炎黄养生文化指的是什么养生文化扩展阅读: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黄帝族最后定居在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最后到达今山东地区。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今山东、河南和安徽一带。相传炎帝族和九黎族为了争夺黄河流域一块肥沃的土地,发生了一次战争。炎帝族战败,向黄帝族求援。黄、炎两族合并。
根据以上的神话传说,可以看到,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10. 什么是炎黄文化
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世所公认,而炎黄文化则被认为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对炎黄文化的研究在学术界非常活跃,而每年清明节在陕西黄陵县举行的祭祀黄帝陵活动不仅得到海内外华人社会的热烈响应与积极支持,且已成为国家大典,它对弘扬炎黄文化、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促进祖国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南新郑是黄帝故里故都,每年都有很多海外华人来此拜祖认宗,因而加强黄帝文化的研究与对外宣传,使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就成为河南省、郑州市和新郑市义不容辞的责任。日前,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古都学会、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黄帝故里故都历代文献汇典》学术研讨会”在新郑召开,张文彬、李学勤、罗哲文、黄景略、朱士光等50余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聚首新郑,为深化黄帝文化的研究和加强黄帝文化的宣传献计献策。我们在此特别推出张文彬、李学勤、朱士光三位学者撰写的一组文章,相信会使更多的读者对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黄帝其人其事有更加全面、深刻、系统的了解,从而在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中,更加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