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海派文化受哪些国家影响

海派文化受哪些国家影响

发布时间:2022-10-30 04:49:04

1. 什么叫海派呢

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上海海派文化,体现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的建筑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造就了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世界建筑博览会”;上海的舞台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形成了本乡本土的“申曲”(沪剧)与国剧京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以及来自域外的话剧、芭蕾舞等百花争妍的“大联袂”;上海的音乐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由乡土气息浓烈的“紫竹调”、“梅花三弄”,吹来了喜气洋洋的“广东音乐”、喧腾激越的“欢庆锣鼓”、回肠荡气的“二泉映月”,以及来自欧美的交响乐、铜管乐、管弦乐;上海的书画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传承、光大了传统中国书画的风骨,出现了被称为“海派”的“海上画派”,而且使发源于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和来自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的油画艺术在这里留下了“神秘的微笑”;上海的饮食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但荟萃了展示域内川、粤、京、鲁、江浙、淮扬等地特色菜系、传统名点和茶酒文化的馆堂楼肆,而且汇聚起散发着欧美情调、各国风味的西餐馆、咖啡厅;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中不仅保存并革新着传统节庆、吉凶礼俗、民间艺技、武术健身、收藏集古等彰显中华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纳并发展着随欧风而来的交际礼仪、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饮食、婚丧嫁娶等异域风情……海派文化是在一种独特的氛围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是西化,一种商业化,在这两种氛围中形成了海派文化无比的包容,以实用和功利为准则,拿来就用,不怕“西化”,这使得只有在上海才可以看到中西、新旧、上下、雅俗之间混杂与兼容。在海派文化的形成中,有两个地方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号称“十里洋场”的外滩;一是曾寄居众多对现代文化产生深远影响重量级文人的虹口,鲁迅、茅盾、郭沫若、冯雪峰等曾在此居住和工作,一大批标志性的中国现代文学就诞生在这里,如果说外滩代表海派文化的商业文化,那虹口就酝酿着海派文化的生活与思想。海派文化林林总总,但海派的建筑是所有文化中最为流传和亲近民众的,看十里洋场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隐约可见昔日的商贸气象;多仑路上的旧居名宅,见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钩沉;山阴路上秋色梧桐掩映下的石库门风情,映衬着中西合璧的新式里弄、文化别墅,显得分外沧桑;溧阳路上的老洋房群,隐约中透析旧日名流往来纷至的景象,有衡山路的宁谧,而少了些灯红酒绿的纷扰。得天独厚的长三角位置、精英汇聚的互通有无、商业发达的经济重心、较早开端口的历史渊源,这一切都成为上海这座城市得以广纳、宽涵海内外一切文化,并融合、改造成为体现这座城市品格的标志性特色文化。 上海的“海派文化”,不仅使它能对世界各国的时尚文化作出“第一”反应,而且能快速发现世界学术文化、创意文化的前沿。同时顺势借势,进一步放开眼界,着眼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沿,大胆吸收外来的优秀文化,形成一种兼容各种优秀文化和学术派别的文化格局。相信上海迷离的风情,上海异为丰富的建筑天际线便是海派文化最为精湛的存在。海派文化肇始于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核心基础概念。海派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而融汇吴越(江浙)文化的地域文化精华,吸纳消化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吸纳百川、精于求变。海派文化一直在一段时间内是带有一种所谓资产阶级性的消遣情调的意味的,改革开放后,许多小资情调其实派生于此。不可否认,随着商业的复苏,以应酬为核心要义的海派文化重新占据了一个高度(这里的应酬既无“京派官酬”的贬义也没有“海派商酬”的贬义),它只是一个相对文艺喜好者的中性词,每个人可以因为自己的角度与立场不同给出许多不同的解。90年代末2000年初曾从事房地产策划业,公馆一名词的滥殇,沉渣浮泛,语言只是时代的外衣,穷根究己,本身就有其海派文化根结的追溯。这种纠结,实在是一种文化的潜伏。而表象是咖啡、音符、红酒、艺术诸种名词碎片和优雅、悠闲、经典、怀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意象,个人浅以为:海派文化缘起及发展:1843年五口通商以后开端口,上海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结合老上海的本土文化,慢慢形成独特的文化流派,为了与“京派”、“杭派”、“港派”相区分,名曰:海派,这种提法普遍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这种城市精神上的自我认同,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确立的,也正是这种自我认同成就了独特的海派文化。1843年之后,开始形成;20世纪三十年代,随着 “东方巴黎”地位的确立,上海成为中国最时尚、最具魅力的大都会,海派文化也随之达到了一个高峰;解放后至1980年代,上海做为工业中心和经济中心称雄国内;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再度复兴,作为城市精神的海派文化再度焕发出炫目的光彩。海派文化的经典元素:海派建筑:中西融合的石库门建筑、老式新式里弄、西方别墅与东方园林融合的花园洋房、外滩万国博览会等。海派艺术:张爱玲的小说,海派书法(以昌硕大师为代表),爵士乐(中国第一个爵士乐队杰米·金),海派油画(中国油画发源地)。海派服装:旗袍,中西服饰的完美结合。海派生活:到百乐门舞台厅跳交谊舞,住在花园洋房和古库门,听留声机里传出的周璇的歌声,去大光明电影院里的好莱坞最新电影,喝可口可乐和法国白兰地。海派商业:南京路,中华商业第一街,以前称为“十里洋场”,中国商业朝圣地,淮海路的高档品牌商店。海派公园:静安公园的江南山水与西式园林的结合,复兴公园法式风情与娱乐文化的结合,世纪公园的现代城市意象。海派文化的核心价值海纳百川,兼容并蓄:面海临江的优越地理位置,决定了上海的胸襟宽广,而国外列强主导时期,客观上更加强了这种开放性,并作为传统植入城市神经。所以,上海比中国任何一座城市,更加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不分省区,更不分国别,沪剧、越剧、昆剧、京剧、话剧、歌剧、音乐剧、情景剧、黄梅戏、爵士乐、拉丁舞、HIG-HOP,各有各的市场。同时,上海是座标准移民城市,宁波人、广东人、江苏人、江西人、山东人、安徽人等云集,英国人、日本人、法国人、美国人、白俄人、犹太人,各种肤色杂处。过去如此,现在更如此,400万外地外国人聚居于此。多元化——正是海派的最大特征。接轨国际,时尚洋气:目前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有两个,一是北京,一是上海。北京的国际化更大因素来自首都的政治意义,因为北京同时也是最富中国传统色彩的城市。而上海,天然就是国际化都市,不仅是现在,100年前亦如此,因此,国际性的思维、视野、习惯已深入城市肌体。所以,一直以来,海派文化是离中国传统距离最远的一种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上海跟国外比跟国内的距离更近。在上海的马路上,看到老头吃冰激淋千万别大惊小怪,因为他从小就这么吃大的,老克勒们的品位,让人钦佩。如果说北京是东方皇室,那么上海更像西方贵族。1930年代,好莱坞的最新电影只需一周就会出现在上海的电影院里,连日本人都要赶过来先睹为快。这种与国际时尚同步的能力一贯如此。同样的衣服,上海的女孩子穿上就是洋气,而在其它城市的人的身上就没那种味儿,这是长期环境熏陶的结果。上海,这座东方巴黎一直都是中国的时尚之都。变革创新,敢为人先:自从海派文化形成之后,可以说,上海一直保持着中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这是因为海派文化具有不断从外部汲取养分,并不断根据处自己的需要进行融汇、变革和创新,从而具备了自我调节功能,总能够与时代最先进的文化同步。比如,万滩是那个时代世界范围内少见的优秀建筑群,现在的小陆家嘴同样是当今全球最漂亮的建筑群之一。爵士乐、交谊舞、摩天大楼、磁悬浮,太多的创新让中国其它城市只有艳羡的份。因此,无论是20世纪三十年代,还是现在,上海都是中国最具活力、最具国际性的大都会。精致唯美,注重细节:有人说上海人“精明不高明”,虽然不完全对,但也说明了上海人在“精”上的执着:精打细算、精明能干、精益求精。长期的商业化、持续的经济繁荣、规范的社会秩序,使城市像一座精密的钟表一样,丝丝入扣。海派文化很讲究细节,石库门的建筑饰件、干净平整的衣角裤线、一段篱笆编的围墙、一丝不乱的发型、上海牌手表等,都体现了上海人精益求精的生活态度。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凡事追求完美。上海是一座盛产白领和小资的城市,他们的生活观也正是这座城市的性格。

2. 十九世纪中叶的海派,对传统中国化色彩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主要创新是什么

融合外来艺术技法因素,体现时代生活气息。具体如下:

其一是花鸟画为多,其次人物、再次山水画,依序再为杂项题材,就传统的意义上,有来自古诗词、文学作为基调,再佐以西方反衬法、结构法、设色法等,在笔法墨法的应用上,简逸而明快,只求意境而略其形式。

其二是颇具象征性的表现,不论是花鸟或人物画,富贵寓于牡丹等花卉,结义于桃园等借古喻今,山川风光于南山之麓等,都是具有象征的手法,讲究内涵的充实。

其三是造型与色彩华美,为了实用性与现实性,在造型的流畅上,以及较浓丽的色泽上,颇能迎合商业性的活动,也较受一般人所喜爱,此一风格显然也受西风美术表现法的影响。

(2)海派文化受哪些国家影响扩展阅读:

十九世纪中叶的海派文化的历史意义:

海派文化,是以明清江南城市文化为底蕴、以移民人口为主体,缺失传统士绅功能、融合近代西方文化元素、以追逐实利为目的、彰显个性、立足大众,灵活多变的上海城市文化。具体表现为四个特点,即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开放性。

无论是绘画、戏剧,都跟商业有关系,因为要牟利就一定会重视世俗,老百姓喜欢什么,他就会迎合老百姓的胃口,就会做什么,老百姓喜欢的不断变化,所以文化会不断的改变。还有就是开放。它因为要世俗、灵活,必然要开放。

3. 海派的基本介绍

海派(上海话拼音:hepa,发音:[hē̞pʼä́])代表了中国近代以来最具活力的地方文化之一。其对中国近代的文化与风气有很大的影响与领头作用。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中国的文化。
“海派”一词之出典依然待考,一般认为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有关。海上画派的前源是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松江画派。后随着上海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卖画为生。因从正统文化来看,上海的繁华只是离经叛道,左宗棠便称“海上”为“江浙无赖文人之末路”。海上画派之名因此得来。其名声最卓着者为“四任”,以善花鸟、人物、肖像、山水的任熊为首,包括任薰、任伯年、任预。此外还有赵之谦、吴昌硕、虚谷等知名画家。随后又有海派京剧的崛起。海上文坛的兴起又将海派文化推上新高峰。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6年的十五年中,中国新创文学期刊达57种;其中29种以小说命名,上海独占其中22种。而当时的北京一家小说杂志都没有。
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在全中国兴起,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和上海均有很大的发展,其早期骨干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虽在北大成军,但其文化能量莫不起源于上海。京沪两地在新文化运动的头十年大致平分秋色。1920年代初的北京,除了文研会,以北大教授为核心形成另外两个着名文学社团。1924年11月创刊的《语丝》,以鲁迅为主将,集合了周作人、顾颉刚、钱玄同、刘半农等。另一派是以英美派为代表的胡适集团,由徐志摩、蒋延黻、梁实秋等创办的《现代评论》以自由主义为标榜。林语堂是一个例外,他没有参加《现代评论》,而加入了《语丝》。后来《现代评论》的骨干又组织了新月派。1926年张作霖入京,实行文化高压,大学教授纷纷南下,北京文化界陷入凋零,上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的大本营。随后伴随着“左联”以及“孤岛文学”的兴起,上海文学界出现了持续繁荣。
上海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海派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并且融入了开端口以后来自西方欧美地区的各国文化,而逐步形成的一种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海派文化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49年以前,上海甚至是远东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1949年以后,由于诸多原因,上海的文艺时尚中心地位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中国大陆地区的文艺中心。
如今,作为中国大陆的时尚前沿,上海市政府每年都会举办繁多的文化、艺术活动。同时,民间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地兴隆,国际、国内的交流、访问演出不断,是许多国际、国内知名演出团体和文化机构登陆中国的首选地点。

4. 海派文学的起源

上世纪30年代达到极盛。上海成为文化中心是多层次的。它既是进步文化中心,如《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与此同时,上海的一般文化也相应地活跃起来;而反动文化也相当猖獗。还有像《嫖界指南》这样的妓院文学、色情文化也泛滥成灾。五花八门的小报,是上海的又一道“风景”。可以说,当年的上海文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性的复杂的共同体。这也许就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吧。
海派文化肇始于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很快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概念,可见这是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
海派文学就是在这个演进的过程中诞生的,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学。

5. 什么是“海派中医流派”

海派中医的含义
海派中医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具有“海派文化”特征的上海中医药。具有文字记载,上海中医始于唐代,兴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海派中医不是一个新兴的医学学术别派,而是在近代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地域特色的中医文化现象。
海派中医的诠释
海派中医是我国近代中医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它形成于近代的上海。以当时上海的名医汇萃、流派纷纭、学术争鸣、中西汇通为特征;以产生大量的名医名着、不同流派的医疗实践、形式多样的报刊杂志、多种模式的中医教育、现代雏形的医疗机构以及繁荣兴盛的中医社团等为史实;在清末民初上海特殊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条件下,在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医学的冲击、疾病谱患病模式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既保存自身传统特色,又具极大包容性,不断变化创新的“海派中医”的特定内涵。在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字意诠释:“海”是海洋,汇流百川,宏大而宽阔,意味着“开放”、“容纳”;大海时而平静,时而波涛汹涌,又意味着“变化”。“派”为派别、流派,个性鲜明,意味着“独特”;“派”又有“派生”之意,意味着“变化”和“创新”。由此可见,“海派”体现的是一种“大气、兼容、变化”的特质,而“海派中医”正是指这种具有“海派”特质的医学现象。我们从字意上可将“海派中医”诠释为: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特点的上海中医。从内涵诠释,“海派中医”的这种“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的特色,可以从近代上海“海派中医”的代表人物、“海派中医”的中心地位两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从内涵诠释:近代“海派中医”的代表人物,归纳起来有四大特点。即“多种模式的中医教育、临床中西两法并举、吸纳新知之临床求变、思维活跃之敢为人先”.在多种模式的中医教育方面 有儿科名家徐小圃幼承庭训,尽得父教的单纯家传;有伤科名家石筱山、外科名家顾伯华等人的先家传后院校教育;有名医程门雪、章次公等人的先院校教育后又拜名师;有儿科名家朱瑞群等人,本身家学渊源又上院校科班学习,毕业后再拜名师者,可谓模式不一、途径多样。既有家传、又有院校培养;既有流派的一技之长、又兼博采众长。 在中西两法并举方面: 周雪樵、蔡小香、丁福保、陆渊雷、章次公、祝味菊等上海近代中西汇通大家,先后受到洋务思想、变法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科学思想等影响。提倡“发皇古义,融合新知”的治学理念;“崇古不泥,博采众方”的临床实践;“革故鼎新,中西汇通”的创新精神。临床上,采用中西并举,中西两法兼施,疗效显着。 在吸纳新知之临床求变方面:号称“祝附子”的祝味菊,善用虫类药的章次公等人,吸纳新知、临床求变。他们不拘泥刻板,或有异于前贤,或有悖于众说,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曾一度呈现流派纷纭、学术争鸣的繁荣局面。 在思维活跃、敢为人先方面:网络相济助医发展,医文相融:既是名医,又是《小说月报》主编、任职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恽铁樵;既是名医,又出版了30种着作,妙笔生花的陈存仁;既是名医,又是中医教育大家,创办了着名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国医学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等机构的丁甘仁、陆渊雷、朱南山等,桃李满天下,为近代中医学的发展与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医工相济:有被誉为上海中药工业之先驱的李平书。还有医商相济、医艺相济的更是不胜枚举。他们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社、办药厂、开药店、既是临床诊疗的名医,同时活跃在教育界、出版界、文学界、美术界以及商界、政界等方方面面,客观上实现学科交融,激发了创造力。 敢为人先,出现了许多的“第一”、“首次”、“初创”。如1949年5月上海解放之初,65岁的祝味菊,草拟了“创建中医实验医院”的建议书,详细地阐述了走中医现代化道路的问题和方法,对中医要走现代化道路的问题,倡议之早,全国第一。陈存仁编撰第一部三百多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这部辞典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就重印了27版,其学术价值、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样是国内第一。 体现其内涵的另一方面,表现为近代上海是“全国医学中心”。中国医学中心,自上古以来经历了一个从北向南的大迁移,其元代是分界线。元以前,中国医学中心一直在北方;元以后,医学中心移至江南,明代开始形成苏、浙、皖并盛的格局。温病、温补学派的出现,使新安、江浙等地方医学鼎盛与繁荣,昭示着江南医学中心的形成与日渐成熟。因此,明清时期的江南医学中心应是近代“海派中医”形成的基础。 上海元代建县,从1843年11月17日被迫开端口,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时期。我国第一所中医医院和中西医医院诞生在上海;上海最早出现现代教育模式的雏形,由私塾进入学堂教育,诞生了第一所中医学校;第一次中医教材会议由秦伯未等人在上海组织召开;上海各类出版社云集,近代中医书籍的出版数量最多;中国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药研究所、神州医药学会等当时全国着名的学术团体,其总部设均在上海。近代的上海已成为全国的医学中心。可以说,元以前的中医史看北方,元以后的中医史看江南,近代中医看上海。近代的上海是中医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我们从上述字意和内涵两个方面,可以将“海派中医”的概念诠释为:“坚持开放、兼容中西医学、善于吸纳新知、不断发展变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上海中医药学”。
海派中医学术流派特点
1.深远的家学渊源。 2.重视随师临证。 3. 注重文化底蕴、钻研医学经典。 4.流派间交流和嫁接。 5.传统师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6.中西医结合。

以上是从网络抄来的,其实俺也是海派私淑第子,俺私淑章次公.

6. 海派艺术(特指书画 国画)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

其实海派书画渊源流长,大概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当中呈现了很多海派艺术大师。
上海中国画院是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国务会议上批准的两个画院之一,一个是北京画院,还有上海中国画院,当时是为了保护传统的文化,解决这批有名艺术家的生机问题建立两个画院,在北京和上海各建立油画院。
其实海派文化是包容的文化,海派的来源离不开浙派的文化背景,也离不开江苏文化背景,加上上海特有的开放城市的本色结合成为海派。所以我刚才说海派是世俗文化的特写,所谓世俗文化就是现实主义文化,当时1840年鸦片战争上海变成开放城市以后,对外开放、对外交融变成城市的特点。
画院这个体制比较特殊国际上没有,只有中国有画院。中国特色这个文化又是我们中国传统延续下来的,古代统治阶级已经有皇室画院,这说明主体的、专业性的研究单位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需要,也就是说这个团队担当了创作主力军的作用,不管是宋代的还是到现在我们的画院都承担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政府所赋予我们特殊的创作任务,艺术除了个性以外还有很大的社会共性问题。
现在我们改革开放也面临一个转型的问题,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画家除了面对政府的创作任务以外,还面对很大的艺术市场局面。
这就说我们的创作思维起了根本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转型,每个人在社会变革当中都不断地转化自己的角色。
我们这批画院的画家区别于职业画家,区别于和画廊签约的画家,区别于大学院校的教授,就是一个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一种专业创作人员,他所承担的任务、其他画家所不能承担的,起不了主体作用这样一个区别。
所以我们的任务更明显,怎么面对自己的艺术家责任,同时怎么面对繁荣发展的艺术品市场,这就是我们艺术家要思考的大问题,也许里面有困惑、迷盲、徘徊,但是我们的画家经过二十年开放以后,各方面得到政府的关注、扶持、关心、爱护,从简单的艺术家变成了自觉担当责任的艺术家,过去说如果是一种朴素阶级感情的表现,现在完全是非常理性的理解,我觉得这是一种升华。
海派一词始于晚清,十九世纪末在上海鸦片战争后成为商贸、文化的枢纽。成为中国人才的聚集地。但并非全为上海人。

7. 上海文化为什么被称为“海派文化”

先网络介绍啥叫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的地域文化。“克勒”是英语“Colour”的音译,也有经典(Classical)的衍生义。最先吸收结合中西方文化的“老克勒”土洋结合,形成了早期的“海派文化”。21世纪,年轻“小克勒”继承了海派文化的精髓。


8. 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

海派文化的形成过程
从上海的成陆和崛起,伴随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回顾海派文化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到,在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了吴越文化的和其它地域文化,受到了世界文化主要西方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海派文化。这使我们了解到海派文化是历史的产物,是客观存在。
上海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三千分之一左右,人口只占一百分之一左右,但却是中国第一大都市,地位相当重要,色彩异常斑斓,内涵非常丰厚……它在短时期内为什么会迅速发展的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文化的因素却不应该低估!文化正是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也可以说文化是城市持久的生产力、竞争力!
报载,解放初期,毛泽东视察上海在和上海市主要负责人谈到上海港起源时,曾经问到,既然叫上海,那么一定就有“下海”了,“下海”又在哪里呢?当然,我们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同志需要问明白的内容就更多了。
据研究,在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上海与苏南地区为古老的陆地,后经地质升沉、变迁,在距今二万多年前,上海冈身外缘,即今北起娄塘、嘉定,经南翔、马桥,南至拓林一线以东一带,悉为海水浸没,以西一带则逐渐淤积成陆。近年考古发现,青浦崧泽遗址、金山查山遗址、上海马桥遗址等,表明六千多年前,先民们已在这一带劳动、生息。所以有学者概言:“上海历史六千年”。当然,今天上海市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市区,在六千年前尚是汪洋一片。随着时间推移,先民们的活动也不断顺势东移。
起初,这里只有几户人家靠打鱼为生,直到十一世纪才形成村藩,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在今小东门十六铺岸边成镇,因地处上海浦西,故称上海镇。上海浦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在明代永乐年间被黄浦江浸没。与其相对的有一条下海浦,在近代租界辟设以后被填没。今杨树浦地区有下海庙遗址,不久前,在原址重建了下海庙。
至元十四年(1277年)朝廷在上海设立市舶司,为当时全国七大市舶司之一,负责管理中外商船,对货物征税(在今光启路上)。此后十五年,元二十九年(1292年)经松江知府奏准,正式设置上海县。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9月动工筑城,当年11月就完工,筑成一座周围9里、高2丈4尺的城墙,城墙外还有护城河。1914年冬拆城墙,填护城河,修筑了环城圆路,也就是现在的中华路、人民路。
1949年5月27臼上海解放,掀开了上海历史新的一页。
上海是一座典型的近代崛起的城市,而不是在传统城市基础上自然形成的;同时,上海是典型的移民城市:1950年的上海人口,本地的只占15%,非本地的高达85%,国内移民大都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国际移民来自英、法、美、日、德、俄……近40个国家,最多时高达15万人。在一个多世纪中,大规模的国内移民潮有:太平天国期间,从1855年到1865年,上海人口一下子净增了11万人。抗日战争初期,主要是孤岛时期,仅4年时间,上海人口净增了78万人。解放战争期间,三年左右,上海人口净增了208万人,势头之猛世界罕见。上海也是中国最大港口经济发达的城市。是受西方影响最大的城市,这里最早开办西人工厂和学校,最多引进西式建筑、市政管理,等等。上海人的行为方式、婚丧嫁娶礼仪,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就连编门牌号码、人车分道等等,也都是学自西方。
上海开端口以后,西学东渐,海派崛起,云蒸霞蔚,日趋突出,到上世纪30年代达到极盛。上海成为文化中心是多层次的。它既是进步文化中心,如《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先生在上海生活和创作……与此同时,上海的一般文化也相应地活跃起来;而反动文化也相当猖獗。还有像《嫖界指南》这样的妓院文学、色情文化也泛滥成灾。五花八门的小报,是上海的又一道“风景”。可以说,当年的上海文化是多方面、多层次、综合性的复杂的共同体。这也许就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吧?
海派文化肇始于中国画,亦起源于京剧,作为艺术流派滥觞后,很快漫开至电影、小说、美术教育等领域,乃至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便形成了海派文化这个概念,可见这是客观历史的必然产物。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文坛有过一次关于京派文化与海派文化的争论,对海派文化褒贬不一,这里不及细述。鲁迅先生于1934年2月3日的《申报自由谈》发表俨京派”与“海派”》一文,他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近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眼中跌落了。”我们应该从鲁迅先生这一深刻的分析中得到教益,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分期问题,我认为是否可以分为:
萌芽时期,1843年上海开端口以前,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吴越文化,就为海派文化提供了基础,开始孕育了海派文化。
成长时期:1843-1949年期间,特别是19世纪30、40年代,上海“八面来风”似的移民,哺育了海派文化的成长。
转折时期:这又可以分为两段:1949-1965年间,建国以后,定都北京,商务印书馆等文化单位迁往北京,以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夏衍、曹禺为代表的上海文坛骁将率队陆续\迁居北京,上海在电影等方面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这是很正常的转移,上海虽然不再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了,但文化基础很好,依然作用不小,有些方面如电影、小说在全国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也给海派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整个中国文化,包括海派文化,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罄竹难书。 •
成熟时期: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长达十年的浩劫,开始拔乱反正,在全中国范围对“文革”进行反思,进行平反冤假错案,逐步恢复正常的文化活动。上海以话剧《于无声处》和小说《伤痕》为起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海派文化开始新的繁荣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再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海派文化重新焕发了青春,充满了活力,健康地发展,在新的基础上正在走向成熟。
当然,海派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这样那样前进和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这是不难解决的。
海派文化基本特点
同国内其它地域文化,如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客家文化……比较,海派文化有哪些独特之处?我认为,首先必须明确,海派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丛树枝,同中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知道,海派文化是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较多的一个复杂的地域文化,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全面地认识,给予正确的评价,以便清醒地加以扬弃,积极而又慎重地看待。
什么是海派文化?它的定义应该怎样表述?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上海滩通向五湖四海,上海人宋之四面八方,上海人讲话多有南腔北调,上海戏剧舞台上常年百花争艳,上海的菜肴兼有多种口味,上海的建筑物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真是五色斑斓,异彩纷呈,充满竞争,洋溢活力……
要对海派文化下一个定义,首先,要对什么是文化有个一致的定义,因为全世界对文化的定义多达260余种。我倾向于中国《辞海》给“文化”的定义:“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艺、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但对此还需要概括得简明扼要,是否可以说: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总和?那么,我们再来对海派文化下定义,是否可以说:“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文明的总和”?显然这过于简括了。
我个人意见: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以为可以说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一是开放性,海派文化姓海,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二是创造性,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三是扬弃性,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四是多元性,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阅读全文

与海派文化受哪些国家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9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2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8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5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0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8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