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成都考古文化是什么

成都考古文化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31 14:44:27

A. 成都最早的考古学文化

宝墩文化。约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队员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距今4500年~3700年的8座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比三星堆文化早近千年,人们把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宝墩文化”。

成都最早的考古学文化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可能是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的。

成都也称蓉城、锦城、芙蓉城、锦官城、天府之国,是全国十大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成都在汉朝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在唐是中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在北宋是汴京外第二大都会。

B.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宝墩遗址以成都平原上的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史前遗址群为代表。
宝墩遗址既是文明孕育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C. 成都平原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宝墩文化。在距今4500年左右,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可能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
成都平原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

宝墩遗址以成都平原上的新津宝墩村、都江堰芒城村、崇州双河村和紫竹村、郫县古城村、温江鱼凫村等六座史前遗址群为代表。
宝墩遗址既是文明孕育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受到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D.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考古学文化是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

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E. 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成都,究竟有何独特的文化魅力

说起成都,我们应该都听过之前的一首歌《成都》,这首歌让它瞬间火遍全国,也让很多朋友很好奇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城市。成都作为一代古城,有很多古文明的留存,古往今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是一个非常神秘、特别的存在,也被称为“天府”。天府成都是有很多文化魅力的,比如饮食方面、旅游方面以及考古文学方面,都是非常有特色、有魅力的文化所在。

除了饮食和旅游,四川的考古文化也是闻名于耳的。四川有着名的,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源头,所以有很多的,考古学家去成都这边去探索以前的奥秘,天府成都因此吸引了很多古学家的目光。

F. 古蜀文化

        汪大仙说我的星盘提示我会喜欢古代历史、宗教文化,这点还是说得挺准的。不过这个兴趣也只是这几年才慢慢开始感兴趣,估计是看了《盗墓笔记》、《藏地密码》、《鬼吹灯》后受影响吧。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带。但位于四川的三星堆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历史,跟中原文明的起源时间是同一时期,说明这里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古蜀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信息的传递主要靠画像纹,但在三星堆发现的文物中,却发现了古代文字,并发现了象牙等不属于该地区特有的物品。这说明在当时,古蜀人已经开始跟周边地区的古人有交流。甚至有考古学家推测,在古蜀时期有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四川正是这条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蜀,从横目,从勹,从虫。横着的目,代表“网”; “勹”,代表“包裹”;“虫”,代表“活物”,合起来表示用带孔的网包裹着活动的虫在里面,这就是蚕。这是因为古蜀人以养蚕为生,所以考古学家推测在南方还有一条丝绸之路。)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十二桥文化”。但无论在古代的哪个时期,国家的两件大事都是战争和祭祀,所以展览的文物多数是兵器和祭祀品。在一期文化中,以陶制品和玉制品为主,而二期文化中,则主要以青铜器为主。这次展览的文物确实很漂亮,还有不少国家级的文物。

       三星堆文物中有很多不同造型的青铜头像,这些头像分为三类:圆顶头像、平顶头像和金面头像。考古学家推测,佩戴金面具的金面头像代表地位高贵的巫师;圆顶头像的圆顶似戴有头盔,代表战士;平顶头像则可能代表一般的平民。而脑后有发簪的代表神权人物,头顶有辫发的代表王权人物。(这些头像的下颌都是向外突出,目的是表示这都是戴着面具的头像)

        传说古蜀人最早生活在重庆地区,后来他们的第一代蜀王蚕丛因为有“千里眼、顺风耳”(可能这位蜀王有甲亢,眼睛突出),看到远处的成都有一平原,适合居住,于是带着全族移居到成都平原,因此族民依照他的形象,铸造了这个面具来放在庙里祭祀。这个面具之所以成为国宝级文物,是因为这个面具非常大,宽138cm,通高66cm,光是外突的眼睛就有16cm。

        人像高2.62米,重180公斤,是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最庞大的一个,被誉为“东方巨人”。

        四川博物院镇馆之宝,罍器顶似一顶头盔,器身的肩部腹部之间装饰有两个立体的长鼻象头耳,两耳之间和一面腹下各铸一立体象首。自颈部至圈足,由四道高的扉棱将器体分为四等份,其间分别铸四组相同的纹饰。每组纹饰分上中、下三段:肩上中间为一蟠龙,两边间以要纹;腹部为浓眉大眼的要龙、张口蜷身,独足四趾;腹下饰牛纹一周。三段皆以云雷纹为地。盖部顶端装饰有四道与器体相对应的鸟形扉棱,扉棱之间装饰有卷身要龙,以扉棱为鼻,云雷纹为地。这件铜罍的造型和纹饰,以浮雕和圆雕的手法突出主纹和装饰器物,对称布置,构成瑰丽繁缛的图案,颇具特色。整个铜罍通体碧绿晶莹,似有古玉的光泽,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其造型、纹饰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于一体,显得大气,带有民族原生时代的强悍、粗犷和勃勃生机。(罍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会、伤葬等礼仪活动中装食物、酒、水等的容器。在贵族中,分为三等:皇室用尊、诸侯用鼎、一般贵族用罍。)

        同期出土的商代青铜尊(就是供皇室用的)

        这个青铜壶的最大特色是壶身满饰嵌错图案,共120多个人物,分别从上、中、下层展现了当时生活、宴会、战争的场面。壶身以三角云纹为界带,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采桑射猎图,左为习射图象,右为采桑歌舞图象;中层是宴乐弋射图,左为宴乐战舞图象,右为射猎图象;下层为水陆攻战图,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攻战。这些嵌错图案是在烧好的青铜壶上用硬物一点点雕刻而成,并在雕刻的凹陷处嵌入金丝,然后经过抛光等特殊处理,使金丝跟壶身融为一体(我觉得有点像景泰蓝的做法)。虽然铜壶已经失去了金属的光泽,但壶上的图案还是可以看出很精致,如果加上青铜和金丝的光泽,确实是一件佳品。

        古蜀人认为太阳都是由太阳神鸟带着升上天空的,因此非常崇拜太阳神鸟。同时认为太阳有天眼,眼睛睁开就给大地带来光明和温暖,闭上眼睛光明就消失,所以古蜀人对眼睛也是很崇拜。而月亮则是以蛙或蟾蜍作为象征物。

        这个图案被国家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据专家推测,中间的圆圈代表太阳,放射出十二道逆时针的光芒,代表着12个月;光芒外围四只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太阳神鸟,代表着四季的更替。

        在古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十二个神态各异的石跪坐人像,这些人像脸形方正渡削,额骨高凸,高鼻梁,大鼻头,大嘴巴,耳朵还有穿孔;赤身裸体,赤足,双手被绳索反绑在身后,双腿弯曲,双膝跪地,臀部坐于脚后跟上。他们的发式也非常奇特,头顶的头发人中间向左右分开,两侧修剪得极短并还微微上翘,脑后的头发又被梳成两股长长的辫子,直垂在腰间。人物的面部表情非常丰富,或悲恸、或惊恐、或平静、或苦涩、或茫然。金沙石跪坐人像都出土于该遗址的祭祀区内,有的与石蛇摆放在一起,有的置于玉璋之上,有的跪于石虎之前,有的旁边还伴存着石壁、铜器、陶器等,这一切迹象说明它们是金沙祭祀活动时使用的特殊用品。这些石跪人像也可能是活人祭祀的石质替代品。

        除了有石做的跪坐人像,还有铜做的跪坐人像。

        此外,古人还有以璧祭天、以琮祭地的习惯。

        蝉纹,古人认为蝉能死后回生,因此在兵器上刻上蝉纹,希望战士们战死后能够重生。

        在兵器上刻上虎纹,希望战士像老虎那样凶猛善战。

G.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最早的考古文化是哪里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最早的考古文化是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宝墩文化可能是由营盘山文化发展而来的。宝墩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陶器制作工艺有所创新,同时还可能接受了来自其它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宝墩文化的城址均建在成都平原上河流间的台地上,城墙的长边往往与河流及台地的走向一致,城址均呈长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设防。其中鱼凫城保存较差,似乎近于六边形,其保存最长的南墙也与附近的现代河流遥相平行。

宝墩文化的城墙建筑都是采用“双向堆土、斜向拍夯”的办法,与三星堆古城的做法有明显的承袭关系。从宝墩、鱼凫、古城(郫县三道堰遗址古城)三座城址的发掘看,墙基宽20―31米,上部残宽约7―19米。由平地起建,先在墙中间堆筑数层高后,再由两边向中间斜向堆筑,堆放一大层土即行拍夯,城内侧的斜坡堆筑层次多,故坡缓;城外侧的堆筑层次少,故坡略陡。

H.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什么

三星堆文明。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4800年至3100年左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里,是中国20世纪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了城墙遗址和大量精美文物。三星堆遗址及文物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三四千年前古蜀国的存在和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外影响

1987年8月13日,英国《独立报》以《中国青铜雕像无以伦比》的醒目标题,报道了英国着名学者戴维·基斯的高度评价。

1993年5月,三星堆部分文物首次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展出,面对古代东方如同天外来客的青铜奇军,西方人惊叹不已、莫不赞服。

1995年6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埃森克鲁勃山庄展出,立即引起轰动。

1995年12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在德国慕尼黑海伯基金艺术馆展出,观众蜂拥而至……

1996年4月,三星堆部分文物再度驾临瑞士,在苏黎世艺术之家展厅中,观众络绎不绝……

1996年9月,三星堆部分文物渡过英吉利海峡,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刹时万头攒动……

1997年2月,三星堆部分文物从英伦三岛回到欧洲大陆,丹麦路易斯安娜博物馆顿时人流如潮……

以后,三星堆文物在美国、日本……如同在欧洲大陆一样,可谓一路扬威,纵横四海……

I. 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什么

综述:宝墩文化。

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

特点:

城址均建在成都平原上河流间的台地上,城墙的长边往往与河流及台地的走向一致,城址均呈长方形或近方形,既有利于防洪也便于设防。其中鱼凫城保存较差,似乎近于六边形,其保存最长的南墙也与附近的现代河流遥相平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 宝墩文化

与成都考古文化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9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7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3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1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3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8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7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8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