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将传统经典与现代创造实现融合,如何让文化传承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重要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与活力。
2. 民族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化相适应
中华民族之所以文化灿烂,源远流长,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国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民族的灿烂文明,如没有传统的文化,没有精粹,就没有现代化的中国。几千年的沙漠还是沙漠,没有研究的价值。从中华文明的足迹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值得我们继承的文化遗产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突出的是孝道文化,古时候,孩子小时就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四书五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中只是一些常识,但《三字经》和《弟子规》〈 论语〉〈孟子〉就不一样了,它是教化人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孝悌忠信,如何治家齐国平天下,还有《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这些文化是有根源的,是来自社会实际的,所以能流传这么久,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古人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不能独善其身,如何善天下。东汉时陈蕃的“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但时人质疑他,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一个人只有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有可能成大事。建立良好的功业,如果一心只想大事,连小事都不愿或办不好,哪么对他来说就没有大事,永远碰到的都是小事,永远也遇不上大事,所以一辈子只能在幻想中度过,枉费一生。所以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远大志向,实干精神。现在社会流行提倡注重细节,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影响形象,细节体现素质。这是返朴归真,这和古人的教导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们教育学生,也不能好高骛远,追求虚幻的理想。现在的青少年,动辄名牌,追星,大手大脚,不知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口头上背诵的“粒粒皆辛苦”,生活中却不爱惜粮食,教室里,到处丢失着夹菜饼、包子、油饼,餐厅的四周,剩饭剩菜随处可见,我们的接班人,对生活的要求太高,这不好哪也不好,这些现象与我们的舆论引导有关,我们的生活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种传媒中,不断的传播,要懂得享受生活,可什么是享受生活呢?青少年们自有他们的理解,享受就是吃好喝好玩好。我们提倡个性发展,尊重人格,所以,青少年学生就唯我独尊,穿奇装异服,说这是有个性,认为父母、老师也和他们是平等的,不能批语他们,更不能惩罚他们,犯了错误大人们也是慈言善语委婉批语,不能直截了当理直气壮的批语,怕他们不能接受,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犯了错误还在找其闪光点,进行鼓励。时时处处替孩子们着想,可是从不教孩子们也替大人想想,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做,就成了放纵,我们的学生,真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能力低下,身体素质也极差,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没有参加任何的农业劳动,工业生产,没有进行体能的锻炼,典型的病夫,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出现了,要他们当好接班人,我们不发冷汗吗?老师在教学中有时简直是跪着教书,哄着让学生学习,不断的奖励,甚至是物质刺激,对他们说话也要讲究方法,讲点艺术,大人越来越谦恭了,小孩却越来越霸道了。这与我们这个时代有关,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基本国策,现在的独生子女多,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哪里受得了点委屈,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毅志也没有,不知待人接物的礼节,在家中如入无人之境,出外大人要随时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如此孩提怎能成就大业,本性自私软弱,走上社会,面对复杂的事物,面对多变的国际局势,他们能应付得了吗?
回归传统文化的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它的独到之处。现在我们的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始终扭转不了,根深蒂固,很可怕,虽然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综合能力的培养,但鉴于社会的压力,价值取向,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以分数论英雄,分数及于高考显而易见,能力是将来的事,,现在的事领导能看得见,有政绩,将来的事,有谁管呢?这种现实主义,功利主义思想制约教育观念的转变。古代的教育是做人,这是第一位的,极少数的求取功名,现在全民都是考大学,而且追求重点名牌大学,至于能力,将来 的工作,也是笔试和面试,一辈子都要通过考试来解决,所以中国的学生是不怕考试的,甚至是世界奥林匹克考试的团体冠军,但就是得不到诺贝尔奖,可见能力与成绩不等同。古代的四大发明也不是考出来的,而是祖先自己研究创造出来的,发明人的文化水平也不一定高,还有许多的创造发明,都不是进士举人们搞的,这说明什么呢?能力是第一们水平是第一,文凭并不是第一。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纲常,不但在古代有它的存在道理,现在仍然有合理的因素,对国家要忠,对长辈要孝,对朋友诚信,这是立身之本,如失去根本,就难以为人成事,现在诚信制度的建立,企业信用级别的实行,也是社会的要求,这不是进步,而是把丢掉的国粹重新捡回,步入历史的轨道。可见,不能丢弃传统文化的优秀东西,否则,就要走弯路吃亏受损。
3. 文化是一种多元素,如何融合现代文化才能不会冲突
他们的中华文化只因此可以屹立全球文化之林,承传五千年无败,就是因为它具备的极大宽容、改造能力,它可以把从印度传到的佛家彻底同当地文化的儒、道两种文化结合,变为中华文化的当地文化,它也能把来自于西方世界的圣诞过成中国味的狂欢夜,更不用说长期吸收一些中华各民族文化元素了。社会是飞速发展进步的,民族文化也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日俱进。这就规定民族文化务必不断吸收时代元素,持续吸取时代文化营养。
文化的发展,必定伴随着冲突。文化的发展人是关键的引领者,人繁杂多样性,便是文化多元素的展现。炭基元素趋向活跃,氦基元素趋向惰性。前者丰富物质,不代表后者是无用的。前者能丰富物质,正是与其他元素冲突的结果,因此,怎样看待冲突,正是体现文化的阐释力,这个阐释力必须能真正站着巨人肩膀上得人来阐释。
4.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的例子
上海外滩建筑群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的典型例子。
上海外滩建筑群位于上海市区黄浦江滨外滩一带,遍布着一幢幢不同国家风格的西式建筑群,故有“世界建筑博览会”之称。
上海外滩建筑群包括古典主义风格的亚细亚大楼(1915年),英国古典式的上海总会大楼(1911年)、欧洲古典折中主义的海关大楼(1925年),仿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汇中饭店大楼(1906年),装饰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中国银行大楼(1937年),百老汇大厦(1934年)等。
(4)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怎么融扩展阅读:
上海外滩建筑群特色
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东路,全长约1500米。着名的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
被誉为“外滩第一楼”,建成于1906年,原名麦克波恩大楼。其高8层,建筑面积11984平方米,占地1739平方米。大楼外观具有折中主义风格。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式。底段与上段均为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大楼气派雄伟,简洁中不乏堂皇之气。
5. 你以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何和谐交融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如何和谐交融发展?
打开历史尘封的画卷,回眸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会挖掘出许多价值珍贵的文化宝藏。
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体现着民族特征与精神。
它们虽经过数千年的洗礼,但却历久弥新,在今天的当代社会却仍然熠熠生辉,焕发出活力,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与进程,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如,“烦恼”“差别”“平等”“世界”等。
家学者们强调“礼”,追求“礼”,即是要树立一种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用以调整和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
古“文”字是指纹理、花纹之意。后来发展为包括美好的言语、思想、行为、待人、处世等表之于外的都称为“文”。文明一词就是“文”的延续。“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
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当古典遇上现代
02
千年的文化积淀,给东方文学宝库留下了汗牛充栋般的巨着,为当代社会带来了创作灵感,让思想在浩瀚的书海中无限徜徉。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网络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经典名着《红楼梦》被多次拍成电视剧,导演无一不是借助这一着作,来仔细雕琢人物的内心活动,服饰细节等来进行创作艺术。
不仅如此,平时阅读文化经典,看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或“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认识到作者对整个生命世界的深入思考,也会将我们的思绪引向永恒话题的遐思。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悄然无息地渗透着我们的生活,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融合——当古典遇上现代
03
古代的王朝,历代历朝都有建造宫殿庙宇的传统。
传承至今,我们还能看到所遗留下来的城池古迹。
再历史名城北京,西安,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的皇家建筑,宫殿园林等。每逢节假日可供游人参观游览。
建筑作为园林的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特点,已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园林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苑、囿中的台榭。
魏晋以后,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观赏对象,因此建筑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体现出诗情画意,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
同时自然环境有了建筑的装点往往更加富有情趣。所以中国园林建筑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同自然景观融洽和谐。
一些园林建筑精致小巧,造园手法独特,陶冶人的情性,如此多的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
我们还可以学习到建筑的内部构造,外部材质,细节装饰等等,这些都为当今社会建筑园林等行业的从业人员所借鉴,发挥着意义重大的参考借鉴作用。
6. 简要说明应如何推动传统节日和现代文明相融合
国家将民族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本质在于深入挖掘民族风情,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进而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把传统节日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深化传统节日主题,从“娃娃”抓起,构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把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彰显传统节日蕴含的特色主题,又要结合儿童及青少年的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要把节日文化教育与课程教育相结合。在幼儿园、小学课程中进一步引入传统节日的内容,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把课内声情并茂的讲授与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相结合,要重视发挥课堂教学在传播节日文化中的突出作用,也要充分运用课外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节日文化,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操。要把读书与做事相结合。引导学生阅读与传统节日相关文章,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以及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节日活动,身体践行,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突出节日文化内涵,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吸引群众参与。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多变,我们需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载体来传承民族传统节日。一是坚持价值引领,利用传统节日,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可以走访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举办一些爱心活动,邀请一些家庭及嘉宾参加群众联欢,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二是坚持融入群众,广泛组织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系列文化活动,如端午节,应该继承先人留下的包粽子、赛龙舟等文化符号。要通过“我们的节日”的诸多主题活动,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把传统节假日打造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为公众提供更多享受丰富精神大餐的良机,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的光彩。三是坚持文化涵育,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精心组织传统节庆活动。如春节的辞旧迎新、清明节的慎终追远、端午节的家国情怀、中秋节的阖家团圆等都可以通过展览、论坛、咨询、讲座等形式使其内涵和形式与时俱进,让人们参与其中有所了解,进而陶冶情操呵护文脉,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实际上,只有使民众自发性参与,传统节日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百姓也才能回过头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
7. 生活中有哪些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例子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生活中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例子,有着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京都,是古代日本的缩影,至今仍然保留着浓郁的日本传统文化。
同时,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业都市之一,传统产业、出版印刷、食品饮料、机械仪器、电子产业是京都工业中的主要产业。
但是,京都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接纳了现代化,从而使这座古都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汇融合:从花见小道一带的木结构传统民居到京都车站的钢结构后现代建筑;在用高科技产品装饰起来的现代化大公司旁边,藏着矮小寒碜的神社;街道上有西装革履的人和穿着和服的人擦肩而过……
京都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其建筑布局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为蓝本进行建造的。
这座千年古都的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虽然如今的京都中,现代建筑物已经栉比鳞次,但仍保留下了许多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京都 (日本京都市)
8. 现代文明如何与传统文明相结合
国家将民族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本质在于深入挖掘民族风情,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进而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新形势下,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把传统节日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深化传统节日主题,从“娃娃”抓起,构建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体系。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要把传承与创新相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彰显传统节日蕴含的特色主题,又要结合儿童及青少年的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要把节日文化教育与课程教育相结合。在幼儿园、小学课程中进一步引入传统节日的内容,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达到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把课内声情并茂的讲授与课外丰富多彩的实践相结合,要重视发挥课堂教学在传播节日文化中的突出作用,也要充分运用课外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节日文化,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操。要把读书与做事相结合。引导学生阅读与传统节日相关文章,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传说、习俗以及文化内涵。同时,让学生主动参与节日活动,身体践行,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突出节日文化内涵,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吸引群众参与。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多变,我们需要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载体来传承民族传统节日。一是坚持价值引领,利用传统节日,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可以走访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举办一些爱心活动,邀请一些家庭及嘉宾参加群众联欢,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二是坚持融入群众,广泛组织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系列文化活动,如端午节,应该继承先人留下的包粽子、赛龙舟等文化符号。要通过“我们的节日”的诸多主题活动,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把传统节假日打造成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为公众提供更多享受丰富精神大餐的良机,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的光彩。三是坚持文化涵育,利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精心组织传统节庆活动。如春节的辞旧迎新、清明节的慎终追远、端午节的家国情怀、中秋节的阖家团圆等都可以通过展览、论坛、咨询、讲座等形式使其内涵和形式与时俱进,让人们参与其中有所了解,进而陶冶情操呵护文脉,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实际上,只有使民众自发性参与,传统节日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百姓也才能回过头来过好自己的传统节日。
一百多年基业的传统和文化批判,今天儒家知识分子自我认同,而希望儒家代言的这些人无论怎样褒扬儒家学说,在我们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过去我们也谈过在秋风所讲的领域,我觉得有一个文化心态问题,文化悲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消除,因为从1949甚至到1970年代都有这种文化悲情,与西方文明争议的高低,与其他文明争议的高低,我觉得都可以理解。但到了今天这一步,我觉得这样一种文化花朵飘零悲情情绪应该有所弱化。实际上你有这种潜意识或者文化心态,就是在这种被打压的绝境中间求得生存,有一种为中国文明烈士的想法,但我觉得你可能做不了烈士,因为现在没人打压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文化悲情不必要。
有一句话我很同意,就是只有儒家文明、儒家文化才能够治理中国,就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治理中国是一个道理。需要动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多种一切能够为我所用的理论,你说只有儒家文化才能有作用,这种文化独断的本身我觉得恰恰与多元的时代要求开放的心胸、一种世界公平话语是恰恰背道而驰的,所以这点上秋风如果你作为一个文化姿态,作为一个引起世人重视的一种宣语说只有什么,也不妨理解,但如果你真的这样相信,我觉得这个事情要改改口,不要说得这么独断。
说到这个地方我觉得有一件事情可能要提出来:究竟中国走到今天,我们一切的言论、一切的思绪、一切的悲情可能都围绕一个问题而深化:就是一百多年的转型到了今天如何转下去?把中国这次需要两百年左右才能走出去的时代文化大背景助一份力让它转出去,我想这可能是一切思考问题的关键所在。除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等这些问题,最核心的在我思考当下中国政治这种优良政体如何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在当下助它一把力,使它成为现实。这样一种政体怎么通过未来两代人的努力,变成一个开放、多元的政体,我们也可以说是人民共和的政体,也可以是其他的政体,但是我想这个方向是不可回避的。
我想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所有的学说在这个问题上要回答一个问题:政治权利的来源问题。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儒家学说没有给它作出让人家信服的回答。比如到今天为止我们不管是自由主义者还是一般人都要承认主权在民,政权为主,政府为客,民治以法,大概这样一个基本的思路。所以政治权力的来源问题不能回避,而儒家恰恰在回避,权力如何而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益属于人民,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这种现实的政治制度安排来表征、彰显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当然最大的彰显是让人民通过阶段化的仪式性的授权来表征这种公民化身为选民,从而行使自己的授权的主体功能,如果没有这条谈不上主权在民。所以我觉得政府的这种周期性的合法性,恰恰是政权通过它的授权而获得永久性、正当性的外在表征,如果没有这条,我觉得政体的问题,尤其它的优良、正当性的问题没有解决。
由此牵涉到一个问题:作为当下的中国任何一个有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如何对待世俗的权力,构成他的道德立场、他的人格的巨大考验。我觉得这点秋风这几年做得不太好,因为和世俗的权力拉得太近。现在的党国体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保障,这些话跟人民日报、新华社没有太大区别,如果当下一个读书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就仅仅因为现在的皇上倡导儒家学说,我觉得这是考验士君子人格的,知识分子、士大夫代表德,德位之争,如果犯上作乱我可以举个孔子牌位跟你抗争,我身为大臣我秉持的是天地良心,在这样一个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对待世俗权力的问题上,你讲到政治认同,我觉得把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完全混为一谈,政治认同是对它的权力的正当性是否认同,而国家认同是这样一种民族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我虽然对政权不认同,但是我对这个国家一往情深,这是国民爱国,而对政治的东西是否认同,从传统来讲,公民爱国和国民爱国是两回事,所以你以政治认同掩盖国家认同,国家认同代替政治认同我觉得这是一个障眼法。
9. 如何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更好的融合
冯骥才谈“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时间:2017年03月07日 14:38:13
今日14:30,全国政协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二层多功能厅,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记者会。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刘长乐、冯骥才、苏士澍、成龙、海霞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文化报:请问冯骥才,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冯骥才:你这个问题我也感兴趣,因为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的生活主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修养特别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因为我们现在的汉语,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只不过因为在现代社会里,社会节奏太快,我们通过手机、通过网络接受的多元文化太多、信息量太大,又是一个高科技时代,好像我们跟传统文化有一点远。所以,怎么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轻人,我个人的想法就是循循善诱。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不只是知识,文化是让我们享受的,特别是好的传统文化。有的传统文化修养,让精神是幸福的。所以怎么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喜欢、幸福。我也赞成把传统文化编入教材,--->www.cssce.com<---,他们学习、获得一些知识,其实更重要的还是把他们带领到传统生活里去。
还有一些典籍文化里的经典和精髓,比如清明节马上到了,不只是书本告诉他们清明节的传统知识,可以带孩子们去走进传统,现在有的地方带着孩子扫墓,或者对英烈祭奠,这个很好。但是也可以春游,踏青。传统的踏青就是现在的春游,踏一踏春天的草地,告诉他们古人插柳的知识。插柳植树就是绿化,有过这样一次体验,你开始不必讲太多的知识,他会记住这一次活动,他会跟自然亲近,他会闻到春天的空气,他会知道我们古人多么讲究和自然的亲和。这样他就有了一个记忆,慢慢大了,一方面有知识,一方面有情结,人的心灵进入了传统,传统也进入了他的心灵。所以,我认为,文化学习最好的方式是体验,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要注意体验。
还有一个就是不断创新的方式。大家也注意到,这两年央视几个节目,比如《乡愁》《诗词大会》《朗读者》都很好。我们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大家的热爱,在热爱过程中一定会提高他们的修养。这个过程一定是潜移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修养不是一天来的,和赚钱不一样,一笔买卖找到机会可能赚到不少,一天让一个人有气质、有修养很难。我们一定要踏下心来,文化的事情要慢慢做,要踏实做,一定要做实,一定要想各种办法。
10. 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关系
一、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
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二、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由于孕育传统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以及历史、文化自身发展的个性特征,使中国传统文化独成一系,以其独特风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和发展其精华,这种“血脉”和“精髓”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构成现代文化的主体。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传统文化精华主要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崇尚人的价值,注重和谐稳定;道德价值至上,追求精神境界的提高;直观整体思维,矛辨证分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和平友善,热爱祖国。
三、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必须去除,才能更好发扬现代文化。
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商品意识差。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守旧意识严重。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四、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
首先是发展市场经济经济的需要。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这种经济是人治经济,一切由政府统管,政企不分,按长官意志办事,乱放炮抱粗腿界。
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因此它能有效激励企业发挥主动性与竞争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与创造性,成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的经济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相联系的。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今天的经济,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将是后天的经济。
所以,现代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将对人们现有的文化观念进行检验,新的取舍,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必须努力学习一切先进的东西,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是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决定作用
其次是建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规范作用—通过法律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与秩序;三是保障作用—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与正当权利。
这些都是现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体现,而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却有很大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在法制思想上强调实行人治。法律仅作为治国的某种辅助手段,这种缺乏权利意识的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就难以存在与发展了。
(10)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怎么融扩展阅读
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加强文化引领的地位,发挥文化引领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化引领的质量,既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是现代文化的机能、现实诉求和基本依据。一是现代文化是现代人的主导性生活方式。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是用文化去引领文化,而是用现代文化去引领发展,用现代文化去引领人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用现代文化力促新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二是科学的发展观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发展应是共享性发展,增长当为包容性增长。三是现代化理论是现代文化发展的很重要尺度。新疆人要以先进的文化和现代人格塑造,去创新发展理念,去打造新疆效率,去砥砺新疆精神,去追求新疆卓越。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益成果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