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福建文化有多少人种

福建文化有多少人种

发布时间:2022-11-02 21:35:57

① 两广福建是马来人种

就是马来人,他们和马来人有共同的祖先,是亚洲黑色人种。只不过一部分定居华南和华南人同化了。换句话说,两广人种就是马来人,这是无可争辩的,肉眼可见。但不是说不是中国人,行政上还是中国公民哈。另外他们饮食上面也和马来人比较接近,吃的东西很杂啊,这句是我个人观点。

② 1980年在福建泉州市出生的人,有汉族还是高山族

高山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同胞在中国台湾省在抗日战争胜利。可分为平埔族,泰雅,赛夏,卑南,阿美,雅美,布农族,邹族,邵族,鲁凯,排湾族语言,民俗等方面的研究,。 2003年高山族台湾省人口为42.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在大陆生活了近3000高山族同胞。

高山族原住民平埔族完成程度,人口10万。其余的仍是母系社会,女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生活中,男人只是狩猎。部分民族保留纹身,断齿,纹身的脸,这是古代百越的重要文化特征的习俗。

高山族的20种语言,13种,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文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山族作家拼音文字书写的一部分,也可用于中国汉字和罗马字母创建控件。

台湾本岛与大陆一直在一起,由于地质变化,由台湾海峡隔开。 “左镇”的化石,发现在台南县左镇乡1万-3万年前,属于智人,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从大陆搬到台湾。闽台东山陆桥,担任古人搬到台湾频道。 6500年前,台湾出现大坌坑文化,完全符合福建考古文化,可以得出结论,这种文化从大陆东南沿海的所有者。

古时岛上的台湾居民蒙古人种南亚类型,黑色短和冲绳。东南沿海的福建,只有六七千元年前来到台湾,泰雅,赛夏,布农族,邹族,等吸收矮黑人的祖先。古代中国西南浦人民迁往东南亚的岛屿,与其他种族的马来西亚原混合,然后来到台湾本岛,鲁凯族,排湾族,雅美族,卑南族的演变。

高山族同胞根在大陆。

③ 福州为什么有白种人

白种人是最早福州人的后裔,现在福州后裔全是中原搬迁过来的,真正福州人(以前称蛮夷)就是白种人。最原始的福州人,称为闽越人,因为后来有很多人从别处迁徙来,所以现在福州的大部分人才是黄皮肤黑发。

古闽越人是福建的原住居民。福州民系的来源有两个:中原汉人的入迁和土着闽越人的汉化。

中原汉民迁居福建可追溯至汉代,尤以迁居闽江下游的福州平原为主,福州地区成为早期汉人入闽的主要聚居点。

(3)福建文化有多少人种扩展阅读:

根据现代基因学考证显示,福州男性基因内传男不传女的基因于中原汉族相似度可达0.966,甚至远高当今中原地区汉族,而女性不过0.24,汉族是父系社会,故福州汉族得以代代相传至今。

正是晚唐经过五代,王审知在统一八闽,使福建有个统一的概念后并大力开发,带入中原文化,并且有更多汉人入闽才形成了福州民系。福州民系有着普遍的中原认同。

对于福州民系的形成时间,陈支平老师认为大致在隋唐五代已经形成。从语言形成的角度上看,李如龙认为闽东语形成于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时期。一般认为,福州民系形成于五代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福州民系

④ 福建汉族人的血统是中国最纯的吗

客家人的各种Y染色体(即父系遗传标记)与今天中国北方汉族相差无几,种族间和种族内都很接近,这可以说明第一,客家人确实是血统保守的北方移民集团;第二,在中国北方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除客家人以外的南方汉族吸收了很多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所以他们的O1(百越——东夷),O2(百濮)(不是O2b)成分比北方多。上古时期在通古斯人(东北)中产生的O2b,中古时期蒙古人中产生的C3c(C是棕色人种),突厥人中的R1a1,在本民族中广泛存在,但在汉族中均未发现

⑤ 福建人长相有什么特点

福建原始居民:肤色偏黑,鼻子扁平,福建人汉化得比较快,因此形成多元化的人种结构以及不同的面目特征。福建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特色。

福建人饮食精细,相较于吃粗粮的北方人,福建姑娘的个头总体不高,比较小巧玲珑,气候上,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潮湿,不像北方风沙多,天气干燥,所以福建姑娘的皮肤更细滑水嫩,长相更水灵些。


福建的注意事项和重点须知:


福建人谦和而不软弱,他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股韧劲,走进闽西,你可以充分感受到与客家人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和善好客,刻苦耐劳,怀德重教,读书奋进的民风,可能与文化氛围有关,在福建的历史上,不仅出现过许多政治家,军事家还出现了大批的科技文化名人。



可能与文化传统有关,福建特别重视、教育,福建的高考连续数年在全国名列前茅,福建人读书刻苦,做学问用功,这也是福建人的韧性。绝大部分福建人不喜欢空谈,他们比较沉默,话不多,显得“内秀”,一般不愿意在公众场合眉飞色舞地表露自己,所以也难以成为聚会的焦点人物。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福建人

⑥ 纯种福建人特征

现在的福建人绝大多数是汉族,或者更准确点讲,是秦汉以后中原地区汉族一批批南迁到福建后与当地土着居民融合的后代。
汉族的前身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族,从春秋战国到秦汉,它逐渐同周围的戎夷蛮狄融合而成汉族,但仍然主要住在中原地区。今天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一带居住的是“古越族”。从人种学角度看,华夏族属于蒙古人种,高颧骨,薄嘴唇,斜眼睛,比南方人高大粗壮。文化上:束发,右衽(衣带往右扣),土葬,以龙为图腾,等等。经济上:主要从事农业,春秋时期起已懂得使用铁器。南方的越族则不同,含有更多的马来人种成分,低颧骨,眼睛平而较大,鼻子较宽扁,嘴唇较厚,个子较小,骨骼较细。文化上:断发且下垂,赤膊纹身,盛行“悬棺葬”,以蛇为图腾,等等。经济上:或农业或渔猎,还不懂得使用铁器。
这些越族又称”百越“或”百粤”,主要分三大支:(1)在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的叫“东越”或“东瓯”、“瓯越”;(2)在今天福建(包括浙江苍南、平阳)的叫“闽越”;(3)在珠江流域包括今天广东、广西的叫“南越”。
由上可见,与南迁的汉族人融合前,福建的土着居民是“闽越族”。
秦汉以后,北方汉族多次南迁,比较大规模的有:东汉末三国时期;西晋末至南北朝时期;唐末五代时期;北宋末南宋时期。大概到南朝末年,闽越族已经绝大部分融合到这些南迁的汉族中去,只有少数依然保存较多的古越族人的特点,成为福建和浙江苍南、平阳一带的少数民族——畲族。

⑦ 福建人的祖籍是哪原属于哪种人

福建人大多是晋朝时从河南一带迁入的,最具代表是闽南人和客家人。闽南人是晋汉人的一个支系族群,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莆田、台湾大部分地区及广东潮州、雷州地区和海南岛。

他们所说的语言是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闽南语发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原称“河洛语”,闽南语曾是中国商朝、唐朝和北宋时期的官方语言。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着特征的汉族分支族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着居民杂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

(7)福建文化有多少人种扩展阅读:

闽南人,又称福佬人、鹤佬人,闽南语的方言相当地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Amoyese)、龙岩话、潮州话、雷州话、海陆丰话、海南话。

其中说漳州话、龙岩话、泉州话和厦门话以及海陆丰话的人能够沟通,和潮汕话可做部分沟通;而和说雷州话及海南话的居民,彼此之间未经训练基本不能沟通。

⑧ 福建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谢建国


提到福建,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武夷山、闽南话、鼓浪屿、闽江、南少林、霞浦、客家人、畲族人、永定土楼、严复、冰心、沙县小吃、安溪铁观音……是的,福建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和饮食文化。

历史 上的福建,先后属于闽越国、闽中郡、建安郡、闽州、福州、福建路和福建布政使司。“福建”之名始于公元733年(唐玄宗年间),当时设立军事机构“福建经略军使”,“福建”即从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一字组成。福州、建瓯,都曾经是福建“省会”。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大部是山地、丘陵。西边是武夷山,东边是大海,封闭的自然环境,使上古时代的福建开发较晚。尽管如此,历代中原人依然可以通过武夷山隘口或海路进入福建。山川阻隔,移民时间不同,使福建成为全国方言最复杂的省份,闽南话、闽东话、闽北话和客家话,互相之间几乎无法交流。

下面进入本文的主题:福建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


一、闽越人:福建最早的主人

在远古时代,福建大地上就有原始人生活,由于山川阻隔,他们与外界几乎没有来往。在古代典籍中,关于福建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周礼·夏官》:“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七闽”是指生活在福建的7个原始部落。《周礼》把闽和夷、蛮、貉并列,是华夏人对周边民族的歧视,但从侧面体现出福建尚未“开化”,与中原缺乏交流。在古汉语中,“闽”字最初指长蛇,原始部落的闽人大多信奉蛇神。

一直到战国时代,强大一时的越国被楚国消灭,有一批越人不愿臣服于楚国,他们迁徙到福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并与当地闽人融合,在福建建立闽越国,这是福建境内第一个政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起了南征百越的大规模战争,最终将广东、广西、福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并在福建设立闽中郡。不过,秦朝并未对福建进行直接管辖,而是由闽越首领无诸(勾践后裔)管理,闽中郡享有高度自治权。


在秦末的楚汉之争中,无诸站队刘邦一方,在军事上协助过刘邦,从而受到西汉的信任。在无诸的励精图治下,汉高祖五年,闽越国得以复国,以冶城为都城,也就是今天的福州。闽越国不断发展壮大,引起西汉的担忧,汉武帝击败匈奴后,派朱买臣消灭公开反汉的闽越国,闽越国享国92年。


汉武帝对于统治崇山峻岭的福建毫无兴趣,但又怕彪悍的闽越人造反,于是把闽越人强行迁徙到江淮之间。从此,福建最早的主人闽越人,却在福建消失了!在此后长达300年的时间里,福建是一片荒无人烟之地,只有极少数驻军留守侯官(福州),部分未迁走的闽越人进入山区沦为远离文明的“山越”。福建长期没有设立郡治,连唯一的东至县也到西汉末年才设立。从方言、地名、人种来说,广东、浙江保留了不少古代百越人遗存,但福建人的闽越遗存却几乎没有。

从东汉开始,渐渐有少量汉人进入福建,但一直到东汉末年,福建也仅有区区4万人口。进入三国时期,东吴的军队5次入闽,在闽北(今建瓯市)设立建安郡,开发经营福建长达数十年。经过孙吴的开发,福建的县治达到9个。



二、永嘉南渡,八姓入闽

进入西晋后,拆分建安郡为建安、晋安(郡治设在福州)两郡。到西晋末年,中原出现“八王之乱”,最终导致“永嘉南渡”大规模移民。尽管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在江苏、安徽、湖北,但也有少量进入福建。

据《九国志》记载:“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故六朝仕宦名迹鲜有闻名。”

“八姓入闽”,尤其是陈、林、黄、郑四大姓,至今在福建人口中仍占有很大比重,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说法。

不过,“八姓入闽”的说法,主要源自福建各姓家谱。其实几乎所有南方人的家谱中,都有“衣冠南渡、根在河洛”的记载,以证明自己是古代名门望族的后裔。“永嘉南渡”的总人口为90万,迁入地集中在淮河、长江之间的区域,舍近求远迁徙到福建的人口,数量应极为有限。

三、陈元标征蛮:固始84姓入闽

唐高宗时期,闽南“南蛮”经常发生叛乱,大唐任命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领5600名以河南固始籍为主的士兵,从江西进入福州、泉州平定叛乱。平定之后大军并未回到北方,而是长期驻军福建镇守一方。



陈政的儿子陈元光,建议大唐在九龙江一带设立漳州,最终他本人成为漳州首任太守,蛮荒之地的漳州渐渐开化,陈元光也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由于固始陈氏老家以山西上党为郡望,在他们心中九龙江就是上党清漳水,从而称九龙江为漳江,这也是“漳州”地名的来历。

陈氏家族从河南固始带来的士兵、后勤人员,成为很多福建人的祖先。许天正、卢如金、李伯瑶、张虎、沈世纪,这些陈政、陈元光的僚属,后来都成为福建各大姓氏的开基始祖。据新编《固始县志》记载,当年那批平叛的人马中,一共有84姓,如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

四、三王入闽,建立闽国

如今,你在福建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闽王祠,每年都有纪念闽王的祭祀活动,活动还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闽王”的故乡河南固始,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开闽三王纪念馆”。“开闽三王”是怎么回事呢?

唐代末年爆发黄巢起义,一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河南固始人王绪带领一支5000人的军士,从中原南下,经过江西的赣江进入福建汀州,随即割据自守。不久,暴虐的王绪被王潮、王审知、王审邽三兄弟推翻,王潮继任汀州刺史。

“三王”的势力慢慢壮大,先后把漳州、泉州占领,接着北上把福州据为己有,最后王审知把整个福建吞并,成为“五代十国”中的闽国。他的邻居是割据浙江的吴越国,割据广东的南汉国。王氏建立的闽国享国53年,当北边处于军阀混战时,偏安一隅的福建免于战火,促进了福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


福建的省域观念,是在闽国时期形成的,王审知后来被尊为“开闽圣王”。唐代之前的福建,开化程度较低,王氏治闽后,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称赞王审知为“八闽人祖”“开闽第一”。

由于“三王入闽”率领的5000名军士,核心成员多源自河南固始,所以“闽人称祖者,皆曰光州固始”。至今仍很多福建人,到河南固始的“三王纪念馆”寻根问祖。据固始县史志研究室《 历史 姓氏》显示,随“三王入闽”南下的军士中,一共有王、陈、林、刘、郭、谢、吴、张、黄、周、许、杨等50多个姓氏。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大封开国功臣名将,所以这批姓氏很多成为福建的贵族,人口迅速繁衍。

不过,如果认为福建人的祖先,大多源自固始,未免太绝对!固始只是河南省信阳市的一个县城。“三王”率领的军士中除固始人外,还有来自洛阳、开封一带,甚至江南一带。此外,五代及之后的福建人,存在大量冒籍固始的人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开闽圣王”王审知优待固始人;二是固始人很多成为福建贵族, 社会 地位较高;三是5000军士南下福建前,集体出发地是固始。

五、客家先民南渡

打开《中国语言地图集》里的福建省方言,你会发现福建大多数地方都说闽语(包括闽南话、闽东话、闽北话),唯独闽西不说“闽语”,而是和赣南、粤东一样说客家话。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 历史 上,闽西开化时间较晚,直到唐代中期才设立州级行政建置——汀州。但在很长时间里,当地土着“蛮僚”仍占一定比例。安史之乱后,大量中原人南逃,其中一部分迁至江西中北部。这批客家先民定居数代之后,到唐末遇上黄巢起义,为了避难,他们继续南迁至赣南、闽西一带。


对于闽西客家人而言,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迁入者极少,从唐末、五代开始迁徙规模变大,真正最大规模的客家先民迁入,则在南宋。“靖康之乱”后,宋朝京城从开封迁至杭州,但金兵的逼迫并未停止。南宋隆佑太后率六宫至江西避难,但金兵很快就攻破南昌,隆佑太后再南逃至赣州。金兵的南侵,给江西中北部带来深重灾难,他们为了避免死于战乱,往南逃亡进入赣南、闽西,从而使赣南、闽西的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客家民系最终形成。


客家先民(主要源自江西中北部、中原和江淮)进入闽西,主要分为三条主线:

第一条,溯赣江而上进入赣南,生活数代之后再迁入闽西;第二条,沿着抚河、盱江进入赣南东北部和闽西;第三条,越过浙江、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处的仙霞岭,沿武夷山东麓南下进入闽西。

从交通角度而言,尽管赣南和闽西隔着武夷山,但并非不可翻越。在高山之间有一些隘口,如从石城通往宁化的站岭隘,从瑞金通往长汀的桃源岽,从会昌通往长汀的水星岽。这些隘口成为客家先民从江西迁入闽西的主要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唐末王绪、王潮率领的5000军士,虽然进入福建的第一站就是闽西,并且以此为根据地进而南征闽南、闽东,但他们大多是闽西的过客,并非客家人的祖先。


六、下南洋:福建人遍布世界

进入明清时期,福建人口迅速繁衍,从而由过去的地广人稀,变得人稠地狭。尤其是福建多山区,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迫于人口压力,福建开始向外地输出人口。输出人口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向福建邻省输出,包括广东、江西、浙江等,他们大多是勤于开垦的农民,由于本地已经无土可耕,所以四处寻觅可耕之地。如陈寅恪的祖先,就是来自长汀的客家人,清初的时候迁入江西西北部的修水县。由于这批移民在垦殖时,就地在山区搭棚居住,他们被当地人称为“棚民”。

二是移民台湾。福建和台湾,只隔着一道台湾海峡,早在宋元时期就有不少闽南人渡海迁至澎湖列岛,繁衍很多代,也有一部分到了台湾本岛。到明末郑芝龙占据台湾时,开始组织大规模的闽南人进入台湾开垦。到了郑成功时代,军队和汉人移民数量已达12万,与岛上的土着人口相当了。再到清初干隆末年,由于官方取消海禁,福建闽南人、广东潮汕人和客家人大量涌入台湾开荒,并且定居下来,其中以漳州人、泉州人为多。


三是下南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最早的华人移民,大多是闽南人,粤人、客家人其次。一方面,福建有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有着向外输出的需要;另一方面,东南亚有大片未开垦的土地,需要大量人力去开发。此外,东南亚沦为殖民地后,西方殖民者为了发展经济、获取利益,也大力鼓励华工前往。

从“闽越人”“八姓入闽”、陈元标征蛮,到“三王入闽”、客家人南迁,再到“下南洋”……读到这里,福建人的祖先,是从哪里来的?相信每一位读者,都有了答案!

⑨ 福建人长的像东南亚人,是有那边的血统吗

只有本地土着的才像,也不是所有的都像,抛开外来人口,如果长得像起码爷爷辈祖上或本人是有东南亚血统的,我奶奶是印度尼西亚的,长相就是人种平均脸,在东南亚那带很常见的长相,以前还被人吐槽长得像广东人,我爷爷是漳州的,越南华侨,算是福建那边过去的,后来和我奶奶回国了,所以我算是混了四分之一,然而我表哥混的像东欧那边的,而我长得反而很东南亚,经常被人误会是那边的或者隔壁某国人。(本人没胡编乱造,纯个人经历码的

⑩ 古代的时候为什麽福建被称作蛮夷之地呢...

七闽族生活在今天的福建和浙江南部地区,据近代考古发现,还兼及台湾、广东潮、梅,以及赣东南部分地区。《辞海》引用《周礼•职方》云:“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民。”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闽,蛮之别也。”根据《周礼》“职分七国”之说,古闽地是由七个部族组成的周天子华夏国的附属国“七闽国”,或称闽方国。许慎《说文解字》一刀剖之,将“闽”肢解成“虫”即“蝮(蛇)”的象形。正史、稗史及古人笔记中古福建留给人们支离破碎的印象:闽乃蛇种,以蛇为图腾,蛮夷之国,化外之地。古闽人身形猥琐,红发白肤,如鬼似魅。出山入海,野蛮强悍,纹身、断发,喜生食,甚至不食而活。一句话是处于“人”与“非人”之间的人形动物,蛮夷之属。
自古以来人们对古闽地毫无认识,对闽地的了解始于闽越时期。武夷山闽越王城发掘中没有发现蛇拜物的印记,出土的方砖、兵器、彝器及残陶碎片未见蛇的造型、图案、纹饰。闽方国背靠仙霞岭山脉、戴云山脉、武夷山脉,面向南海,这样自然形成北方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独居一隅,相对富庶。中原文化历来就有排外情绪,把周边少数民族统统称之为“夷、蛮、戎、胡、狄”等等。可悲的是,福建唐以前只有南迁北人的士族子弟偶有习学文字的,真正意义上的“文教起自唐代常衮” 。所以有关古闽国的史料均出自北人笔下,闽籍人士没有给闽越国之前的福建史留下片言只语。
值得注意的是闽越王无诸死后,到了汉武帝时期,其后裔东越王余善并东瓯、击南越,百越臣服,与闽越王分庭抗礼;最后发展到私刻“武帝”玺,发兵反汉,意图叛乱。闽越国的强盛可见一斑。而此时的西汉王朝已经进入鼎盛时期,决不容许边远地区政权的日益壮大。汉武帝在击败北方匈奴后调遣数十万大军围攻闽越国,同时对闽越国内部进行分化瓦解,使闽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贵族围歼杀死余善后降汉。为了永绝后患,武帝采取“徙民虚其地”的办法,诏令大军将闽越举国内迁江淮间,焚毁闽越国的城池宫殿。这个骁勇善战最终被汉武帝消灭的“异族”当然成为掌握话语权的北人厌恶、侧目。许慎为东汉人氏,不要说更远的闽方国,就连闽越国也已在西汉时覆灭,他既不知道闽越,更枉谈闽方国了。并且许氏解“闽”多参照司马迁《史记》的记载,而司马迁为汉朝史官,当然站在汉武帝灭闽越的正统立场上大肆渲染,侮慢闽越。充斥《史记》、《汉书》中的字眼频频刺激人们的眼球:闽越虽蛮夷、闽越,方外之地、闽越性脆而愚、闽越,蛮夷之国也……古福建真的“蛮夷”吗?且听闽越王城等文化遗址的默默诉说。
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制六合,鞭笞天下,威震海内。南平百越,百越之君挽首系命委命下吏,无诸被削去王号,废为“君长”,秦王朝在闽越故地设置闽中郡。秦朝末年,无诸率军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与中原人民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楚汉战争爆发后,无诸再度北上,参加了汉高祖刘邦对楚霸王项羽的征伐,闽中军骁勇善战,无诸帮助刘邦夺得天下。刘邦登上皇位后,在公元前202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无诸成为西汉中央王朝首封的少数民族异性诸侯。直到公元前110年被汉武帝大军毁灭,闽越国存世92年。
但是从《史记•东越列传》中“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秦已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等语可以看出,早在汉王朝册封前,闽越地区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国家,无诸就是一国之君。不过是被秦王“废”了。这样说来,闽越文化最少应该上溯到战国时期。可见彼时闽地的文明与强盛。
闽越王城遗址不仅发掘出大量的瓿、壶、钵、罐;并且出土了众多锻铸精良的兵器:刀、剑、矛、戟、矢镞等,甚至发现了杀伤力极强的铜弩已经是闽越军的基本装备。闽越铁矛矛头长而锋利,最长的达80多厘米,是我国发现的汉代铁矛头中最长的。不少文物显示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长2米多的空心砖是国内发现最大的空心砖。王城内的取暖系统、排水系统,以及浴池、卵石走道,亦足见闽越人的智慧及文明程度,足以颠覆“福建属蛮夷之地”的成见。
一个疑问,为什么闽越之前的七闽族部落联盟“闽方国”踪迹了无痕呢?闽方国之前的古闽地又是一番怎样的状态?
1988年,清流县的狐狸洞发现有明确地点和地层层位记录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化石,把福建历史推向一万年前。闽北浦城县龙子湾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打磨石器,也把福建人类史推到了一万年前。一万年前生活在古闽地的人类,远远超过我们认识的闽越族,他们才是七闽族的祖先。
浦城管九山的一处冢茔,甬坑地面由三合土铺以小卵石,折射出古闽族人的生存态度和生活质量。他们从容的生活像是蛮夷吗?至此,当时的他们是否真的蜗居巢穴或干栏也不禁要打个问号了。
闽侯县昙石山遗址揭开了闽方国的神秘面纱。昙石山文化告诉我们,闽方国人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黑头发黄皮肤的黄种人。他们长期生活在遮天蔽日的森林岩穴,光合作用的严重不足导致他们黑色素蜕变、肤色蜕变,呈现出“白发红肤”的表象,可骨子深处是真正的黄种人。昙石山的一座墓坑中出土了18件陶釜,就是后世烧制羹汤的汤煲;还有“中华第一神灯”的出土,分明告诉人们使用火的文明程度。充分颠覆了“红发白肤”、“如鬼如魅”、“喜生食”等代表蛮夷的概念符号。
昙石山遗址出土的千余件文物比龙子湾、九管山出土的文物精致之外,它们的共同点在器物上没有发现蛇的造型和纹饰,它们在暗暗告诉福建人,你们的祖先没有蛇崇拜。从万年前的龙子湾旧石器时代的浦城陶器,到五千年前的昙石山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时期的建瓯铜钟,及至两千年前的武夷山闽越文化,均缺乏古闽人蛇拜物的佐证。倒是在古越人当时生活过的江苏发掘出来的越王墓群中的陶器上有大量的蛇图纹和蛇造型。可以认为闽地的蛇拜物是由古越人入闽后带来的,最早只能起于闽越时期。由于后人对缺乏文字记载的古闽地几无认识,对闽越也语焉不详,就稀里糊涂把蛇崇拜顶在头上。
闽方国烟消云散不知所终当在公元前306年。春秋末年,勾践七世孙无疆率兵伐楚,大功告成之际,反而被楚成王反戈一击,越国一败涂地。无国可归的无疆带领残部和越国衣冠之族,拼死突破仙霞岭天险,疯狂如潮水一般向古闽国猛扑。另一路越人则航海入闽,攻城略地,寻找新家园。偏安一隅的闽方国人猝不及防岂能抵挡,在越人刀斧寒光中呆若木鸡,七闽族遭到了灭族的大屠戮。闽方国从此在历史上消失,昙石山人和浦城文明在人间蒸发。少数的孑遗只能荡舟江海或者隐匿深山,在闽越国中苟且偷生,失去了人格尊严和话语权。
更加可怕的是越族是一个崇武好战、不注重话语权的民族。入闽后占地为王,称作闽越国。闽越族不忘南征北战,轻视文教,整个社会偃文修武,没有文教活动,一心只在武备上。七闽方国的遗民更谈不上有文字遗留了。一个种族没有文字当然就没有了历史传承。今天所能见到的关于古闽地的零星记录,都散见于北方史家的笔端。缺少文字、失去话语权的种族在中原民族的眼里自然是“蛮夷”,成为“化外之地”也不足为奇。
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为我们打通了窥视古闽国文明的时光隧道,无数出土文物不仅颠覆了以讹传讹的福建“蛮夷”之说,而且证明了与中原文化融合以前没有文字记载的古闽地有着高度辉煌灿烂的文明。

阅读全文

与福建文化有多少人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9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7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3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1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3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8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7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8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