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儒家文化中的国是指什么

儒家文化中的国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02 23:11:36

㈠ “国家”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怎样出现中国这个词也是

政治学上的国家(state)一词,最早来自于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所用的statos一词,该词来自于拉丁文status。汉语中的“国家”一词,“国”的涵义类似于欧洲观念中的“国家”,而“国”与“家”在最初是有区分的。如《周易》:“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秦汉以后以一国而统天下,由于儒家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家又指家庭、家族,从而形成了“家”“国”并提的条件,“国家”指一国的整体,如西汉刘向《说苑》:“苟有可以安国家,利人民者”,《明史》:“国家正赖公耳”。但是中国古籍中出现的“国家”并非近代民族国家的观念,而只有“天下”的观念。在西学东渐时,才用“国家”一词附会西方的state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卫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着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狄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关于“中国”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两种解释 1.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2.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㈡ 儒家的主要治国思想是什么

1.中国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此话虽然有些夸大,但也说明了治国之道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儒家礼治即以礼治国的主张,也就是施仁政,以德治国。总的来说儒家的治国思想有德治、仁治、礼治、孝治等,注重以德感化人,讲究人的内在修为

2.现在我们讲的是依法治国,如今,我们在实行以法治国的同时,如果大力推行以德治国,那么其适用后所产生的结果也会是截然相反的。因为中国是一个注重伦理道德的国家。但伴随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传统伦理道德发生了剧烈了嬗变。过,传统道德在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转型的过程中,失去了进行自身调适的可能性,出现了道德"失范",面临自身绵延的危机。道德立国已不可能。在当今社会,只有在法律治理不了的条件下或者在法律无法及时约束的情况下,道德才能发挥一定的弥补作用。 当然,社会从来就不是靠法律自身就可以单枪匹马所能解决了的,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也完全离不开良心道德的支持和辅助。

㈢ 儒家文化中的家与国的相似性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类似于现在说的“全国” 。
国,邦也。——《说文》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1.上地家七人。——《周礼·小司徒》。注:“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2.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如:家甲(古时卿大夫的私人武装);家主(春秋时对卿大夫的称谓);家老(上古大夫家臣中的长者);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的臣属);家邦(本指家和国,亦泛指国家);家国(家与国,亦指国家)

㈣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之一,其特点有什么

儒家文化,作为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之一,其特点有什么?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博爱等。仁:仁,情人。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伦蒂现在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无差别教学”。春秋时期,学习是在政府中进行的。

孔子首先开启了私人学习。弟子们可以不分出身而来受教。仁爱体现在对“德治”的政治强调上,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和仁爱。孔子将仁引入礼中,将传统的“礼治”变为“德治”,但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重新选择。爱是仁的本质和基本内容,这种爱从自我延伸到他人,从亲吻延伸到大众。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主导。它对中国乃至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儒家文明圈。


在极权社会中,儒家思想主要用来统治人民、愚弄人民,但其“内圣外王”的修养也有积极的作用。最典型的成就是王阳明和曾国藩。


“本质”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本质的核心,另一种是二者的本质。本文着重探讨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的本质是仁与礼的统一。如果我们不注重仁,而只注重礼节,人民就会反抗他们的统治。如果我们不讲究礼节而讲究仁爱,人民就会鄙视它的统治。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只有根据时代的变化,改变和调整仪式的某些具体内容,才能实现仁的原则。这是仁与礼和谐的关键所在。

㈤ 儒教国家有哪些

中国,韩国,日本。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㈥ 家国一体到底是什么意思

家国一体就是“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通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宗法社会的特征。

家庭是家庭的扩展,国家是家庭的扩展和延伸。在家庭与国家的同一结构中,家庭是一个小国,国家是每个人。在家庭和家庭中,父亲和父母是最重要和最强大的;在国家中,国王是最重要和最强大的。因为他们的宗法地位,他们的父母自然支配着他们的家庭,而这种宗法地位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生命被中止而停止,而是通过血缘传承,一代又一代。

同样,国王称自己为“天子”。龙是高贵的,国王死了。君主连续统治,自然由长子继承。父母是家里的第一人,国王是国家的第一人,是全国的父亲。不仅君主像父亲,各级地方政府首脑也被视为人民的“父母”。

(6)儒家文化中的国是指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经济基础以小农经济为主,几千年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庭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家庭结构向国家结构扩展。家庭和国家的制度组织和权力分配是严格的父权制。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家国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的社会根源。“修身养家、治国安邦”的古代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的同质关系。

㈦ 儒家文化圈包括哪些国家

儒家文化圈主要包含咱们亚洲地区的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其次受影响的有韩国和日本。

㈧ 传统儒家的家国观念是什么

家与国的同构状态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过来,由此产生的"家国同构"观念不仅未能促进家与国的良性互动,反而使两者拉开了距离和走向对立.同时,它还将出于自然之情的孝与忠互相结合,要求臣民对君主不仅要作理性上的绝对服从,而且还要作感性上的父权认同,使其政权的"合法性"变得更加牢靠.最后,它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在倡导民主政治的今天,匡清旧义,对这一观念作清醒的认识不无现实意义.
昨天,在新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中国人的家国观念要改一改》(作者:许博渊),主要论点如下:我们的起点太低。从前,中国人的字典里没有“社会”二字。这两个字是近代才出现的,而且还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国人脑子里历来只有国和家,家国,或者国家。我们受到的道德教育是要对家庭和家族负责,对国家负责。一般人把家庭放在首位,他们说:“我为国家,谁为我呀?”只有优秀人物把国家放在前面,“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即是。中国人没有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文化传统,非亲非故,我为什么要对他负责?你要我对你负责?好,拿钱来。仔细观察当今中国社会的种种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都与此有关,都从这个源头流出。

许公差矣!中国社会的种种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绝非从中国人的家国观念这个源头流出。何以见得?理由如下:

一、人生而自私,不分中外

“卑劣的贪欲是文明时代从它存在的第一日起直至今日的动力;财富,财富、第三还是财富,——不是社会的财富,而是微不足道的单个人的财富,这就是文明时代唯一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目的”。(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页)。

纵观世界历史,每一次战争,每一次革命或复辟,无不是一个利益集团与另一个利益集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而集团利益的实质,是集团中的个体利益。请不要忘记英国人对华鸦片贸易的肮脏,英法联军圆明园掠夺的无耻,列强将中国恣意瓜分的狂热;也请不要忘记,当年西方资本家“圈地运动”的残酷,贩卖黑奴的血腥,射杀印底安人的凶狠!请更不要忘记日本侵略者的野蛮铁蹄!令人遗憾的是,许公却恰恰要竭力地去忘记。他无非是想说:西方人是有社会观念的,中国人的大多数是没有社会观念的,是只有家没有国的。

二、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社会的整体

诚然,社会这个词不是中国的发明,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历来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终身的崇高目标。请不要否认: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社会的整体,社会是客观存在。因此,社会这个词的发明权,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许公说:“我们的起点太低。从前,中国人的字典里没有社会二字。这两个字是近代才出现的,而且还是日本人发明的”......民族虚无主义的心态跃然纸上。那么请问:日本的文字起源于何时何地?

说中国人大多数只有家没有国,也是极端错误的。请问许公:如何解释我国的八年抗战?如何解释1998年的抗洪抢险?退一步说,即使真如许公所言,大多数中国人只有家没有国,也只能强化家国观念,而不能让“中国人的家国观念要改一改”。许公想方设法把家庭、社会和国家对立起来,把国家现存的种种弊端归咎于国人的自私,无非是想口出惊人之语,哗众取宠罢了。

三、源头:权力缺制衡,法制待完备

勿庸置疑,在我国尚处于社会转轨时期的现阶段,社会上的种种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的源头,不是所谓“需要改一改”的家国观念,而是权力缺少制衡,法律亟待完备。

西方国家的民主法律制度和权力制衡制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日臻完善,而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于近二十多年才开始起步,无论是对公权力的制衡,还是对私权力的约束,都有不容忽视的制度缺陷,民主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君不见,贪官们前赴后继;君不见,假冒伪劣、坑蒙拐骗风起云涌;君不见,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俯仰皆是?何者?制度缺失,制衡不力,风险小,利润大是也。与家国观念何干?

㈨ 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如日本.越南.蒙古.朝鲜.韩国等,他们以前都是用汉字,后来什么时候改成现在的文字的

朝鲜1955年放弃汉字
韩国1948年颁布韩文专用法,但仍可使用汉字。
朦估一直以朦文为主。
越南1976年统衣后彻底放弃汉字。
日本自古就保持了汉字,假名混用。

阅读全文

与儒家文化中的国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9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7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3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1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3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8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7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8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