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西方文化有什么特点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包容外来文化
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它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所以要研究文化的发展脉络,可以依循历史的发展进行。
关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一般可以归为三条:第一,天人合一,顺天应物;第二,家族伦理本位;第三,贵和尚中。西方分别是:第一,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第二,个人本位;第三,理性精神。
⑵ 中西文化特征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谈到中西文化的诸多差异,其实渗透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饮食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无论再烹调技法上,还是在进餐方式上,都大相径庭。
再烹调技法上,中国人利用煎、煮、蒸、炸、炒等各种方法,尽其所能追求菜肴的色、香、味俱全;而西方人的烹饪方法较之中国人则简单很多,他们似乎不太在意菜肴的颜色和造型的美感,而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在“怎样尽量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上。这种差异使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注重形式,西方人注重内容。
再看进餐方式,中国人往往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对整着饭菜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互不相干。中国人的整体观念和西方人的个体意识在这种差别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从对颜色的好恶上看,中国人喜欢红色,把红色当成喜庆、兴旺的象征;西方人更喜欢蓝色,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蓝色是沉着、冷静的代表。由此可见 ,中国人崇尚热情,西方人注重理性。
再次,从造字方法上看,中国人以象形字为主;西方人以“尽量使人明白一个字的含义”为宗旨。这种目标上的差异分明表明中国人注重外形上的美感,而 西方人注重内在的实用性。
最后。从艺术角度上看,中国的国画大开大阖,泼墨写意,气势如虹;西方油画讲究的却是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写意和写实的不同风格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个性:情感和理智。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历史渊源
综上所述,中西文化在现象上的种种差异都可以归结为最本质的一点:中国人重道义,重感情;西方人重功效,重理智。
这种差别是深刻地孕育在两种文化的历史渊源中的,按先秦诸子的观点,中华文化即“道”,是教化的工夫。“仁者爱人”,血缘的亲情是割不断的,在宗法社会的基础上成为中华文化的第一基石。从伯牙琴到赵氏孤儿。从古诗十九首到唐诗宋词,何处少的一个“情”字?!
与此不同,西方的一切学说的母胎都始于哲学。哲学的定义即“爱智慧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阿基米德的几何,都是重智的产物。
(三)、中西文化差异在当代的延续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历史上的差异依然延续和发展着。中国人希望对社会生活实行事先主动协调,在兼顾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选择一条个人前进的道路。从战争年代,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到和平年代,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牺牲自己参加大赛,勇夺奖牌的机会,无
一事例不说明:整体至上的观念在中国人头脑里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中国人重感情,重道义!
西方人希望对社会实行事后被动制约,用法律和组织措施来解决问题。这无疑是以理智为基础的。从英国的经验主义到美国的实用主义;从路德的宗教改革到韦伯的新教资本主义理论,再到穆勒的利己主义,都浸透着一种理智精神。在追求整体利益的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外国运动员常常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他们追逐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国争光,更重要的是:使自己超越生命的极限,实现人生的梦想!这种“个体本位”的思想无疑来源于理智的指导。
面对目前世界的资源稀缺问题,中西方的态度依然不同。中国大多通过节制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来适应有限的资源。相反,西方的解决方案是: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尽可能的开发,以适应、满足人的无限欲望。为了满足欲望,不择手段,甚至垄断和战争。
(四)、中西文化的特征比较及优劣分析
中国人这种忍耐与节欲的性格特征,缺乏对交换的要求,从而,造成了历史上的中华民族虽然文化灿烂,却没有产生商品经济的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几千年里,一直占主导地位。人们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却很少关心“社会对个人是否功平”的问题,致使公民作为个体,其权利不是至上的。
在西方文明中,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其基本性格即坦诚、直率。个人生存的满足需要人与人的相互交换,使商品经济应运而生。同时,西方人十分注重“社会对个人是否公平”的问题,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都是第一位的。
面对迥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我们无力去分辨哪一种文化更为优秀。因为,无论哪一种文化都各有所长,从而孕育了两种不同的文明;也各有所短,致使两种文化皆有不足,均尚待发展与完善。
中华文化的优势在于;关注人本身,以减少纷争;劣势在于:需要普遍的道德自觉的前提,最终要归结为个人心理状态的自我把握,难以实施监督保障措施。西方文化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劣势在于:放任纷争。
小结:
故,西方人唯智,但是他们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中国人唯情,但是造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裙带关系。西方人运用先进的科学征服了自然,也破坏了自然的平衡,但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中国人克制自己以适应自然,但对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也奋起直追。
有比较方见差异,有差异方见和同。梅随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两种文化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让人类更幸福,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儒教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只有经过互相取长补短后,形成全新的文化体系,才能更合理的解决生存中的个体化满足问题,从而是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相处的境地。
⑶ 中西文化的特点是,东学西传还是西学东渐,还是兼而有之。 答案要详细点的
从西学东渐到东学西传
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各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迫切了,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可以离开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而孤立地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开放将成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基本国策,任何一种文化的基本态度。发展中的国家和民族自不待言,就是发达的国家和民族,也不免产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感慨,恐怕某一个早上起来,已经为他人所超过。因为历史上,曾经先进的国家和民族,今天可能落后了;过去的后进者,今天可能走在前头。大千世界,潮起潮落,云聚云散,万象更迭,先后易位——过去是这样,未来恐怕也仍将如此。后进者希望后来居上,先进者担心被别人超过,怎么办?一个重要的办法就是善于学习。如今我们这个小小地球村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知识经济,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样,很自然地,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之一无疑就是向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学习。不但要学习他们的现状,也要学习他们的历史;不但要学习他们的优点,也要学习他们的缺点——学习缺点的方式就是"不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古代伟大的学者和教育家孔夫子,就是这样善于学习。
中华民族曾经有过先进的灿烂文明,因为中华民族曾经极其富于创造性的活力和创造性的学习精神,具有十分博大的开放胸怀和包容精神。汉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以众为师、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华民族曾经向周边国家和民族学习过许多东西,假如没有这些学习,中华民族决不能创造昔日的辉煌。正如众所周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汉唐时代对西域或"西天"等地的开放,没有外部佛教的引入,中华文明怎么能够达到当时那种令人惊叹的色彩缤纷和富丽堂皇;很难想象,假如没有近现代西方文明、俄罗斯文明(包括前苏联文明)等世界各国文明在中国的激荡和反响,中国人民怎么能够如此深刻地反省自己的过去,朝向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新生和复兴迈进。回顾历史,我们怎么能够不对伟大的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以及所有对中华古代文明有过直接或间接贡献的民族和国家满怀深深的感恩之情呢?怎么能够不对伟大的欧洲文明、非洲文明、美洲文明、澳洲文明和中国周围的亚洲文明给予近现代中国文明所做的直接和间接的推动满怀深深的报恩之心呢?
我们怀念跟缅甸人民已经2000来年的"胞波"情谊,据考证,从秦汉时代起,中国人民就跟缅甸通过西南丝绸之路和南海丝绸之路开展文化交流,"胞波"一语在缅甸话指的就是"一母所生的同胞"。
我们怀念跟伟大邻邦印度源远流长的文化交往,据有的学者考证,这种交流曾经滥觞于中国的先秦,极盛于汉唐。
我们怀念古代的安息和波斯,也即现代的伊朗。我们在在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里已经可以读到这样的记载:"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安息和波斯早在南北朝和唐代,就向中国传入了祆教、摩尼教、景教和伊斯兰教。
我们怀念大约从中国战国时代开始的中日文化交流,当时我们把日本列岛人称作倭人。而在更早的时候,即地质学上第四纪的冰河时期,日本列岛的南北两端曾经以陆桥的形式跟亚洲大陆连在一起,那是史前时期的事情了。到了距今一万年前的全新世,冰河时期结束,日本列岛才与亚洲大陆分离,成为今天的模样。考古发现距今八万年和一万年之间的日本旧石器文化,,跟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多有相似。
我们怀念跟非洲的久远来往。公元一世纪,住在埃及亚历山大里亚的一位讲希腊语的商人或船长,写了一本《红海回航记》,其中第一次记载了秦国(中国)。公元二世纪,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出了一位托勒密,他的名着《地理志》中对中国有了进一步的记载,他认为,中国和埃及有着可以通行的商道。唐宋时期中国的丝绸和陶瓷在东非的港口多得令人惊讶,仅仅坦桑尼亚海岸就发现46处遗址;其他如索马里、肯尼亚诸国也有多处遗址。
我们怀念与美洲的各种历史联系。远古的联系也许令人怀疑,可以留待日后的考证,近代以菲律宾的马尼拉为联络点而开始的中国和美州各国的贸易却令人感慨万千。中国人从痛苦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许许多多其他国家和民族跟中国人民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交往,都是我们难以忘怀的。我们知道,古代中国曾经在自己的上升时期通过开放学习而得以不断壮大,发展中的现代中国也会通过开放和学习别国而得以进步。不过,假如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学习和创新的历史,那么,在中国人的学习概念中,"西方"这个概念一直是耐人寻味的。它既唤起中国人无限的遐想和神往,也勾起我们诸多的迷惘和伤心的回忆,以及大量的误解。
中国曾经是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中国跟东方诸国的交流比较早。西方的概念往往不很确切,既可以泛指中国以西的地方,也可以确指欧洲。在以马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古代,由于高山大海的阻隔,中国与西方处于一种隔离的状态。从中国一方来说,往西方走得最远的要算汉代的一些使者,他们出使西域,曾经到过安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境内。班超所派遣的使者甘英走得更远,"乃抵条支而历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条支"在"安息"以西,当是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一带,"大秦"即是当时的罗马帝国,"西海"应是今天的地中海。也就是说甘英曾经到达地中海边,与罗马帝国隔海相望,"临大海欲度"却被人劝阻而未成行。这在历史上留下了遗恨,中国与西方失去了一次早期直接交流的机会。此后,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经到的是印度,明代郑和通使"西洋"到的是东南亚、西亚和东非一带,可以说近代以前,欧洲这一西方世界一直在中国人的足迹之外。
古代中国虽然未能与西方直接接触,但西方世界在中国人的心中却非常神奇,《后汉书·西域传》提到"大秦国,名犁鞯(jiān),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土多金银奇宝"。"其国西有弱水、流沙,近西王母所居处,几于日所入也。"从这一段记载来看,当时中国人对西方世界的了解是一些近乎神话的传闻。
西方的情形也没好到哪里去,对于处在丝绸之路另一端的中国,也充满着想象和臆测。波桑尼阿(Pausanias,公元2世纪人)说:"赛里斯人用小米和青芦喂一种类似蜘蛛的昆虫,喂到第五年,虫肚子胀裂开,便从里面取出丝来。"这段对中国古代养蚕技术的描述,无异于荒诞的海外奇谈。此后的史籍零零星星地有了一些人来华的记载,直到13世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尽管有人对他是否真地到过中国持怀疑态度,但他留下一部记述元代事物的《马可波罗游记》却是确凿无疑的。这部游记中的一些关于当时中国的描述使得西方人认为是"天方夜谭"。从中西文化交流史来说,这是一个想象和臆测的时代,相互之间充满了好奇与幻想。
从16世纪末开始,由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东西方航路的开通,随着一批传教士来华,中国与西方开始了直接的交流。沟通中西的使命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那里有了集中的体现。利玛窦于1582年来华,1610年病逝于北京,在华20余年。除了传教以外,做了两件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事,一是1594年前后在韶州以拉丁文翻译《四书》,并作了注释;二是与明代学者徐光启合作,以中文翻译了《几何原本》。
西方传教士对《四书》等中国经典和粗略翻译,以及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志》等书对中国的介绍,在西方读者的眼前展现了一个异域文明,在当时及稍后一段时期引起了一场"中国热",许多西方大思想家的眼光都曾注目中国文化。有的推崇中华文明,如莱布尼兹、伏尔泰、魁奈等,有的对中华文明持批评态度,如孟德斯鸠、黑格尔等。莱布尼兹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某些思想与他的观念相近,例如《周易》的卦象与他发明的二进制相契合,对中国文化给予了热情的礼赞;黑格尔则从他整个哲学体系的推演出发,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还处在哲学史前状态。这段时期中西文化处在初步接触阶段,相互之间出现推崇、批评、排斥的态度是非常自然的,中西文化交流还是平等的和双向的,如果没有朝廷的"礼仪之争"引发康熙末年的海禁,中西文化交流或许会有更为深入的发展。
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使西方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西方文明释放出了巨大的文化创造力。伴随西方殖民政策的推行,西方文化在全世界扩展传播,由美洲而亚洲,西风横扫全球。乘着商船、炮舰远渡重洋的西方陌生人,来到了古老的中华帝国大门口。西方传教士带来"上帝福音"的时候,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人文和工艺;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也努力学习以民主和科学为主要标志的西方近代文明。西方着作大量而迅速地在中国翻译出版,各种西方思想也在中国迅速传播,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中国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西学东渐不仅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主潮,而且也是近现代中西文化的主要趋向。
与此相比,中西文化交流的另一趋向——中学西传则显得相当微弱,基本上限于一些传教士和汉学家的圈子。在这方面,英国传教士里雅各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1840年东来,1858年在香港着手翻译中国的"十三经",得到中国学者王韬的帮助,至1895年5卷本《中国经典》英译本出齐,这在翻译介绍中国文化典籍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20世纪以来,西方汉学家卫礼贤、贾尔斯、韦利等,以及中国学者辜鸿铭、林语堂等人在西译中国典籍,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文化典籍的西译虽然在不断增多,但仅限于少数中国经典,与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的中国文化仍不相称,何况这些西译本中还有翻译不当、表述偏颇的地方。
人类文明是一道奔腾不息的长河,几百年的近代史在其中只是很短暂的一段时期。中国文化在15世纪以前曾经处于领先状态,有过辉煌的历史。中国古代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四大发明,对于西方走向近代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华陀、李时珍、孙思邈、秦九韶、沈括、徐光启、司马迁、屈原、李白、杜甫、曹雪芹、慧能、宗喀巴、玄奘、葛洪、魏伯阳、黄帝炎帝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修行家和宗教家,他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珍贵无比的经典作品,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文化在上千年时间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并非偶然,说明中国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可是其中大量的宝贵典籍还不为兄弟国家的人民所了解。
中外文化的交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现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人类文化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前景。但是,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单一化,而是多样化的统一。当今,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对别的文化的吸取,都以别的文化的发展为前提。在近现代,西方文化吸取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播,更是西方文化自身的创新和发展,正如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既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在近现代的转型和发展。地球上所有的人类文化,都是我们共同的宝贵遗产。既然我们生活的各个大陆,在地球历史上曾经是连成一气的一整块"泛大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既然我们可以把整个人类乃至所有生物的历史追溯到更加久远的地质年代,我们同样可以在这个以知识和学习为特征的网络时代,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走向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文化泛大陆"和"知识地球村",并在其中营造各自风光无限的一角。
西学仍在东渐,东学也将西传;外学仍在中进,中学也将外出。各国人民的优秀文化正日益迅速地为中国文化所吸取,无论西方和东方,也都需要从中国文化中汲取养分。就是出于这一认识,我们提出了中外文化经典教育的设想,全面翻译介绍学习各国经典文化。我们的宗旨就是——
在历史的长河中,迎接中外文化大潮流史无前例的全面汇合和交融,在人类未来发展的高峰,拥抱地球文明新生的太阳。
⑷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一、中国文化的特点
1.重人道、轻天道的思想传统。所谓“天道”,泛指宇宙、天地、自然的起源和法则,而“人道”则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道理。《周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同西方天与人、灵与肉相分离的思想理念不同,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天人协调。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可以达到内在的统一。
2.重礼治、轻法治的政治传统。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在于,它属于一种伦理型的文化,对人伦的追求贯穿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自然也支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念。《礼记》中讲:“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在这里,礼既是社会等级制度,又是人们遵循的行为规范,可以说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最高道德范畴和政治范畴。《论语》中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倡导“无讼”,就是不提倡大家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如果出现了纠纷,应通过礼进行协调,而不要打官司。两千多年以来,这一观念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自秦汉以来,在法律体例及其实施过程中,一直遵循的基本上是儒家的重礼治、重道德、重人情的理念。这就是所谓的“援礼入法,融法于俗”的礼法传统。
3.重群体、轻个体的伦理传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同西方文化传统强调个体,尊重个性发展相反,中国伦理传统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对于个人的束缚极为严格。三纲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层层统属,各有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实际上是“三纲”的具体化。“三纲五常”自汉代提出以后,经久不衰。它既是统治秩序的集中表现,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
4.重直觉感悟、轻理性思维的认知传统。中国传统思维把体验视为高于理性思辨的一种认识本体的主要方式,在本质上是一种直觉思维。先秦的儒家和道家都长于直觉的辩证思维,后期墨家与名家(惠施、公孙龙)则特别发展了理性的逻辑思维,提出了一系列富于思辨精神的逻辑命题。然而,两汉魏晋以降,儒、道、释三家互补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主流,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观体验与直觉悟性推到极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的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二、西方文化的特点
1.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由于中国文明是在内陆上衍发壮大的,没有向海洋扩展,因而导致其封闭性或收缩性。同时,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也就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自然与人的对立。从整体上说,中国文化传统中并不缺乏作为哲学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天与人倘若完全合一,则天、人的概念亦没有了各自独立存在的必要。而事实上,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正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内容。
2.强调个体本位。在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上,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文化虽然承认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具有独立人格、尊严、利益和价值;但特别强调个体又是家庭、单位、民族、人类、国家和世界群体生活的一员,并重视把人看成整个社会关系的一个成员,是群体的一分子,个人的命运和利益依附于群体,个人的价值只有通过群体的认同才能得以体现,个人的存在只有通过对群体的负责才能向社会昭示。西方文化则把人看成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而存在于社会关系之中,人作为个体的存在,每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存和命运负责,个人的价值是通过自身的奋斗而获取的。
3.强调享乐主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以世俗精神为其特征,而中世纪希伯来文化则以宗教理想为其核心。近代西方文化是西方真正的、成熟的文化,或者说是西方的主流文化,其文化精神可称之为“世俗理想主义”,是古代世俗精神和中世纪宗教理想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产物。西方近代文化主流即“世俗理想主义”,以创造“人间乐园”作为历史的终结,或者说,作为“历史进步”观念的理想目标。尽管近代文化支流繁多,人们的思想观点甚至相互冲突,但把生活和历史理解为一种创造过程却是其主流,只是在如何创造“人间乐园”以及应该创造怎样的“人间乐园”方面,才有矛盾和冲突。
⑸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思维模式的不同
中国:思维模式是宏观的,使中国人能更好地把握全局,中方一般都比较的注重儒家思想,注重礼义廉耻,在平常的时候比较的含蓄,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注重礼节问题。
西方:善于微观思考,严谨的思考,这是由于微观化的思维模式,也使西方更早地进入科学社会。一般崇尚开放思维,思维方式很直接,思考的方式更加注重一些利益性的问题,略带个人主义。
2、中西之间的科学文化呈现的文明底色不同
科学文化诞生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自由民对纯粹知识、对“无用之用”学问的追求,就培育塑造了西方文化中探究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和理性传统。形而上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为进一步追求建立严整自洽的逻辑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维训练。
基督教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更是直接酝酿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以求真、实验、证伪、定量等范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逐渐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和精神追求。此后,近代科学以具有强大解释力、说服力的丰硕成果,生动彰显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丰富内涵。
同样,中国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世界的进程中,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明传统。顺应自然,注重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强调天人合一、生命感悟、欲辩忘言,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她指导中国人有效地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与自然相处,并造就了历学、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重视整体、关联、综合、包容、感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与强调理性、批判、分析、实验、精确的西方科学文化有着不同的底色。
在不同底色上建立起来的科学文化必然有所差别,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需要交流互鉴,相互学习。必须承认,就近代科学而言,中国是落后的,中国尤其需要向先进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弘扬近代科学精神,要虚心,要诚心,要甘当小学生。
3、家庭文化的不同
中国社会极为注重家庭概念,家国同构可谓是其典型特征。中国更加重视家庭生活而缺少集体生活,在集体和个人之间有所选择时候,往往以集体理念为重,同构伦理来对社会进行相应组织,也正是因为此,我们国家被称为“伦理本位”社会。
西方社会则更加推崇个性发展,坚持以个人作为发展的根基,国家的形成则更加注重契约的作用。西方人比东方人更为注重集体生活,但是对于家庭的概念则相对淡薄,通过宗教来对个人形成威慑、凝聚社会,来确保个人的独立地位与自由权利,所以被称为“个人本位”社会。
⑹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特点有义利关系问题、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等。
⑺ 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什么
新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1、自主性特点
新时期文化交流的显着特点,就是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完全自主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
2、双向性
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
3、不对等性
当前的中西文化交流也有不对等的地方,表现在物质交流、精神文化交流和互派留学生方面,是由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事实造成的。
4、开放性
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的开放性,接受外来文明和传播中华文明往往都是通过贸易或僧侣等和平进行的。
5、包容性
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和消化异域文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7)中西文化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逐渐由近及远地与别国接触联系,进行文化交流。它包括人员的往来,物产的移植,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播。
交流的途径多种多样,如政府使节、留学学生、宗教、商业与商人、手工工匠等,甚至战争与俘虏,也曾为文化交流提供渠道。
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对方影响深浅及产生的结果,也因国家与时代而异。但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是历史的必然,而在与各国交光互影的漫长过程中,总的来看是中外双方相互受益。
⑻ 中西文化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中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的,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的,中国人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委婉的,西方人与人交际表达是比较直接的。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二、中西方文化的烹饪方式不同:
中国因为地广物博,也是四大文明古国,在对食物的烹饪上,中国的烹饪技巧比较多。
西方的烹饪一般是不使用明火烹饪的,在西方,他们是使用其它方式加热食物。
三、中西方文化道德观念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体,而中国注重团体,西方出现了个人英雄主义,中国出现了团结力量大,西方比较强调私有财产,西方比较重视契约精神,中国比较重视人情,中国重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