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希望能帮助到你~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文化领域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已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对文化发展方向、思路、目的、动力、格局、战略的认识,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中重大关系的认识,都在不断深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科学发展,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全力支持。
二、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市场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有效改变了“多头执法”的局面。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文化宏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三、加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四、推动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制定和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力度,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涌现出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超过或接近百亿元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加快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逐步打破。
五、推动文化出口,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在推进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交流的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方式,对外文化交流的范围、领域和渠道不断拓宽,以企业为主体的文化贸易不断扩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走出去”格局正在形成。加大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扶持力度,推动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逆差逐步减少。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着力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
3、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切实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4、大力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
5、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
6、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果要再具体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
1、加快推进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推动我国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推进电影体制改革,推动我国电影业再创新辉煌;
3、加快推进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推动我国演艺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切实抓好新闻媒体的改革,推动我国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
5、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
6、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后劲和整体实力;
7、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思路途径办法,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8、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在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上实现重点突破,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要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着力培育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三是要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切实增强国有文化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是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五是要加快构建有利于科技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六是要积极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文化体制改革的原则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要根据现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改革要求。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要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推进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不得相互混岗。
深化文化企业改革,要规范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转制企业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转制企业自工商登记之日起,实行企业财政、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制度,重视职工权益保障,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切实做好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的政策衔接,妥善安排富余人员。要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着力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创新对外文化交流体制和机制。实行政府推动和企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成为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主体。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
加强和改进文化领域宏观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责,理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
要切实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文化体制改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贰’ 文体新局如何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一)加强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新的文化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新三馆的选址应建在居民区,聘请专业设计专家进行规划、设计,使新三馆既融为一体又相互独立。
2、在城区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使其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中,采取政府投资为主,鼓励社会力量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会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基本权益。
3、建设集教学、训练、表演、比赛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体育馆,内设武术馆、游泳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排球馆、台球馆等体育室内健身场馆 。
4、建设大型公园,聘请专业设计专家进行规划、设计。园内景观要突出盘古文化元素,所设湖泊、殿堂、凉亭、碑廊、曲径、雕塑等景点之牌匾、楹联、简介等,要以宣传、展示盘古文化为主题内容。
5、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体育健身广场。
(二)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
1、开展每年重大节日、纪念日庆祝活动,做好“民间花会进城表演大赛”、“民间戏曲调演”、“元宵节灯谜竞猜”等系列文化活动;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20场次以上,“送文艺下乡”、“送图书下乡”、“送文体活动下乡”、“送电影下乡”;打造“戏曲票友大赛”、“红歌大赛”、“消夏晚会”、“书画摄影展”、“舞蹈大赛”、“器乐演奏大赛”等品牌文化赛事。
2、依托我县文化体育场馆,争取上级支持,积极主办或承办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国际性的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化体育赛事。
3、筹建图书馆网站,实行网上预约借阅,逐步实行网上阅读,以方便各类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优势,积极同各单位组织联系,利用多媒体进行各种类型的辅导工作和培训;组织各种题材的社会征文及读书活动 ;举办全县读书月、读书节;成立青县图书馆协会,定期对各乡镇村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进行图书管理专业培训;设立流动书箱,开展送图书进村、进校、进社区等多种方式的送图书下乡活动。
4、建设多功能数字影院,加入省市院线网络,为全县人民提供最新的数字影片放映服务;大力扶持现有的乡镇电影放映公司,采取政府补贴、社会力量资助等方式使其发展壮大,彻底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5、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办好等网站。同时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我县网络文化市场结构布局合理,健康繁荣活跃,竞争发展有序。
(三)挖掘保护和利用历史优秀文化资源
1、加强对馆藏文物的保护、评级、建档及健全管理制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鼓励、引导和帮助民间组织、企业、个人兴办各类专业、专题博物馆,形成以公立博物馆为龙头,民办博物馆为基础的博物馆网络;开展民间文物的捐赠征集活动,加强民间收藏行为的引导,促进收藏规范化、合法化;做好文物调查和有针对性地开展地下文物的挖掘和民间流散文物的征集工作。
2、争取上级资金,开展一系列文物展览活动,突出青县盘古文化地域特色,以我县境内出土文物为主,借助辅助展品如照片、拓片、情景绘图、场景复原、微缩场景、光盘、磁带、文字、展柜、展台、壁龛、形象墙等丰富的陈列语言,升华陈列主体,丰富展览内容;组织专业人员加强与兄弟县市博物馆的参观、交流、学习。
3、配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4、做好文物保护规划。
5、聘请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进行科学论证,提供专业咨询和理论指导;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重点摸清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对所有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立名录,撰写单项介绍材料,对于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做好各项非遗申报工作,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每年有针对性地举办3-5期民间艺术培训班,聘请县内知名民间老艺人跟班辅导;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积极创办民间艺术团体。
(四)加快重点文化产业的建设
(五)推动旅游事业的大发展
1、做好基础设施的规划。从城区通往各景点的部分公路需要拓
2、整合旅游资源,做好八大休闲旅游区的开发工作。
3、做好旅游的宣传、推广
(六)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1、扩充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文化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中均应配备至少1名经营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班子成员,为发展文化产业储备人才;文化馆需增设舞蹈创编、文学创作、曲艺编导、书法绘画、摄影摄像等多种人才;文物保护管理所需增设专业人员、保卫人员 、讲解员、文物修复员、绘图员、摄影人员、考古发掘人员等;图书馆需增设图书馆学专业人才。
2、各乡镇综合文化站需配备专职文化站长和管理人员;社区文化中心应配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农家书屋配备专业图书管理员。
3、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高素质、精通文化工作、熟悉国内外文化市场规则,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外向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引进专业文化人才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制定优秀人才引进制度和奖励制度。
‘叁’ 如何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
1.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方式和办法。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行政职能,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实行依法管理,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文化法规。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和企业领导人考核办法。健全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文化市场管理的信息网络体系。
2.健全微观运行机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加强经济核算,降低消耗,优化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企业改制,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机制,搞活经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具备条件的可实行资产授权经营,盘活国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
3.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深化国有发行企业改革,发展社会化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建设,尽快建立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现代市场营销系统。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减少流通环节,拓宽流通渠道,有效整合市场,形成以国有发行渠道为主、其他发行渠道为辅的格局。整合地方发行传输网络,促进跨地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实行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盗版盗印、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制止报刊摊派发行,优化结构,治理散滥。
4.健全文化经济政策。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分别制定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政策。要增加对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落实对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对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调整政府投入结构,完善政府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日常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单位的政策界限。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投资为主,可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新闻媒体和出版社的宣传编辑部门不对外融资,必要时可吸收本系统资金;其经营部分转为企业后,在确保国家控股前提下,经批准可吸收国内社会资金,但投资方不能参与宣传编辑业务。要改革对经营性文化企业的支持办法,使其适应市场,增强活力。部分转制为企业的报刊社、出版社,在保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经批准可扩大融资试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所涉及的影院改造、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书报刊分销、广告经营等领域,可按有关规定吸收境外资金和社会资金。
5.健全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兼并、联合、重组,实行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打造文化品牌,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已经组建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集团,要进一步转换机制,整合资源,实行人事、财务和资源开发“三统一”。进一步整合文艺演出、书报刊、广播电视资源,着力解决重复建设、结构失衡、忽视效益等问题,解决部门报刊散滥问题。以省级党报、电视台为龙头,整合市 (地)、县两级报刊和电视台。
6.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文化产品国际市场。制定有关政策,完善激励机制,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努力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份额。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扩大与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对我友好的国外知名文化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广播影视节目对外交流和境外落地。
‘肆’ 如何加快文化体制结构性改革释放文化发展潜力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改变投资消费失衡的格局,增加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减少无效投资带来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把消费需求作为投资的重要引导。适应文化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需要加快文化领域的结构性改革,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扩大文化有效供给,提高文化产业占比,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
加快文化企业走出去。我国正进入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二次开放”新阶段,文化进出口重要性日益凸显。需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国内文化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投资,直接进入国际文化市场。在金融、财税、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加快改革,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良的服务环境。
推进文化领域简政放权,释放文化企业活力。开展以简政放权为最大特点的新一轮改革,加快转变文化行政部门职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管体制,把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来源:学习时报
‘伍’ 如何认识和理解"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体制是机制的载体和物质条件,机制是体制的追求目标。
体指体例,与组织形式、管理方式有关。
机指机能,与运行、效能有关。
文化体制创新主要针对人,养人、用人、管人和带队伍,如公共文化服务谁主导,文化产业谁来办,事业单位的院团改制为企业化运行,社会力量如何进入等等。
文化机制创新主要针对事,找到有效的的办法,把事情做好,有文化产品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搞,文化产业怎么促进等等。
(个人浅见不成系统)
‘陆’ 简述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答案
1.健全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对宣传文化企事业单位领导的方式和办法。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强宏观管理。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行政职能,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实行依法管理,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完善地方文化法规。探索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价体系和企业领导人考核办法。健全与文化体制改革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文化市场管理的信息网络体系。
2.健全微观运行机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用制度,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加强经济核算,降低消耗,优化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要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企业改制,实施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管理机制,搞活经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具备条件的可实行资产授权经营,盘活国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
3.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加快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深化国有发行企业改革,发展社会化的现代流通组织形式,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院线建设,尽快建立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现代市场营销系统。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减少流通环节,拓宽流通渠道,有效整合市场,形成以国有发行渠道为主、其他发行渠道为辅的格局。整合地方发行传输网络,促进跨地区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实行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盗版盗印、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制止报刊摊派发行,优化结构,治理散滥。
4.健全文化经济政策。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分别制定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政策。要增加对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落实对党和国家重要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对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对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的扶持政策。调整政府投入结构,完善政府投入方式,实行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日常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增强导向作用,提高投资效益。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单位的政策界限。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投资为主,可吸收社会资金参与。新闻媒体和出版社的宣传编辑部门不对外融资,必要时可吸收本系统资金;其经营部分转为企业后,在确保国家控股前提下,经批准可吸收国内社会资金,但投资方不能参与宣传编辑业务。要改革对经营性文化企业的支持办法,使其适应市场,增强活力。部分转制为企业的报刊社、出版社,在保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经批准可扩大融资试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所涉及的影院改造、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书报刊分销、广告经营等领域,可按有关规定吸收境外资金和社会资金。
5.健全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把深化改革同调整结构、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兼并、联合、重组,实行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打造文化品牌,重点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已经组建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集团,要进一步转换机制,整合资源,实行人事、财务和资源开发“三统一”。进一步整合文艺演出、书报刊、广播电视资源,着力解决重复建设、结构失衡、忽视效益等问题,解决部门报刊散滥问题。以省级党报、电视台为龙头,整合市 (地)、县两级报刊和电视台。
6.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文化产品国际市场。制定有关政策,完善激励机制,重点扶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及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文化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交流的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努力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份额。坚持以我为主、于我有利,扩大与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对我友好的国外知名文化集团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广播影视节目对外交流和境外落地。
‘柒’ 如何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4)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捌’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首先是思想的
再有就是制度上的
对于百姓心理上适应最关键
‘玖’ 以什么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动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做好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部机关各司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把会议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纳入本司局工作计划,提出贯彻落实的对策措施。
二、完善改革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形成党组统一领导、相关司局分工负责、改革办公室综合协调的领导和工作机制。
三、加强对文化系统改革工作的指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重点、进度和措施。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文化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