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东粤剧的粤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粤剧成功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年,粤剧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昆曲之后“申遗”成功的第二个中国剧种。成为粤港澳共同拥有的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年11月28日,广东庆祝粤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通报会暨中国粤剧网开通仪式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杨树及广东省粤剧界知名人士和粤剧研究专家以及粤剧院团有关人员近百人参加。在2003年粤港澳三地政府文化部门举行的第三次文化合作会议上,三方商定联合申报粤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确定每年11月下旬举行“粤剧日”活动。
广东文化部门将积极履行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诺,扎实推进保护和弘扬粤剧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法规政策,为粤剧的繁荣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实施“粤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海内外粤剧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普查和清理;三是组织建立粤剧传习制度,保证粤剧艺术的稳定传承;四是建立粤剧艺术研究中心,加强跨地域的学术研究;五是广泛团结海内外粤剧表演艺术团体,定期进行粤剧展演,扶持重要的粤剧演出活动,使之成
为检验粤剧保护成果的重要方式;六是支持在社区、广场、学校、剧院等的业余粤剧演出,在基层推广粤剧艺术,维持、扩大粤剧观众群。
② 在广东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在广东的文化遗产有广东醒狮、广东粤剧、开平碉楼、洪拳、佛山狮头等,具体介绍如下:
1、广东醒狮
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2、广东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
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3、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4、洪拳
洪拳属于中国传统拳术中的南拳之一。关于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洪拳是清代南方民间秘密结社三合会(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另一种说法由元、明间陕西地方拳术红拳加上其他拳术演变而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洪拳流传区域甚广,如两广、两湖及四川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在台湾洪门由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开始流传,在南中国发展组织,练习武术,宣传反清复明思想。2015年,洪拳列入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佛山狮头
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干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③ 广东的传统戏曲艺术被称为什么
粤剧
粤剧,汉族地方戏曲,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④ 粤剧的来历(传说)是什么
1、来历
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由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广州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
2、简介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汉族戏曲之一。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3、角色分类
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⑤ 粤剧的形成,简要说一下
关于粤剧的产生和形成,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普遍认为,粤剧于明朝中叶开始萌芽,孕育于本地班。据史载,早在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在佛山、广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琼花会馆这一行业组织。经过不断发展,并弋阳腔和昆腔与广东本地流行的南音、龙舟、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以及广东器乐乐曲结合而成。直至清末民初,逐渐演变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乐,以广州话演唱,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地方戏剧――粤剧。粤剧有别于外省戏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属于中国写意派戏剧范畴,又具有轻快流畅、新款善变的个性,享有“南国红豆”的美誉[3]。
佛山是粤剧粤剧的发源地。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有粤剧的演出。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
“琼花会馆是粤剧界最早的戏行会馆”。但早到什么时候,却无正史可征,亦乏文物可证。一般来说,是引用麦啸霞所撰的《广东戏剧史略》说法,该《史略》说:“雍正继位……,时北京名伶张五号摊手五……逃亡来粤,寄居于佛山镇大基尾……以京戏昆曲授诸红船子弟,变其组织,张其规模。创立琼花会馆。”不少后人便据此认为:琼花会馆是建于雍正年间,粤剧本地班的组织亦始于摊手五。郭沫若同志在赠给广东粤剧团的《七律》内亦云:“昔有名伶摊手五,佛山镇上立戏班。”其实,这是大大缩短了粤剧本地班的历史,琼花会馆也非是在雍正年间才创建[1]。
佛山“琼花会馆”建于明代中叶,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至今,粤剧行内仍有“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之说。明代,佛山民间演戏活动繁盛,本地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 (1522~1566年),建立了戏行会馆,称为琼花会馆,馆址设在佛山大基尾,因供奉戏行祖师“华光”,故又称之为琼花宫,为本地戏班艺伶排练、教习、切磋艺术之地,也是当时戏班管理的机构。在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立下一石碑,上刻《琼花水涉》四字。艺伶在水涉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作为粤剧的行会,琼花会馆有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会馆内设慎和、兆和、庆和、福和、新和、永和、德和、普和等八堂,分别统管所属会众。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1]。
粤剧的名称,虽在清光绪年间才出现,但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叶。只有本地班的林立,才会有琼花会馆的建立。而出现琼花会馆也是本地班繁盛的历史必然。因此两者关系是相当密切,要研究既乏文物可证的琼花会馆,不妨从粤剧本地班方面入手[1]。
明代,南戏——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常入粤演出。受外来的薰陶,粤人亦习演戏,继而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清道光时,杨掌生先生认为:“广东乐部分为二:曰外江班,曰本地班”。“大抵外江班近徽班,本地班近西班,其情形局面,判然迥殊”。尽管如此,但本地班建立的初期(明代),它与外江班的区别,主要非是指声腔的迥异,而主要是指该班是由本地人组成。狭义来说,它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广义来说,也可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演出团体[1]。
究竟粤人(本地人)参加戏剧演出活动是何时开始呢?郭秉箴先生在《粤剧古今谈》一文中认为:最早见于明朝归有光编写的《庄渠遗书》,其中记录了明代正德十六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告,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淫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语。郭秉箴先生认为这是广东有戏剧演出活动的最早记载,认为通过谕民文示可以反证,说明在明正德年间便有本地人参加演剧,即在距今四百多年前,广东就有演剧活动。这无疑是一个超前的发现,可是,我们在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内发现了比上述更超前的一个反证。即在正德年间再上溯两个皇帝的成化年间,便有佛山本地人参加戏剧演出。该族谱有如下的记载:“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三月三扮饰,好事者,大众赁人衣服,借人首饰,或雨致湿,或造成损破,用价赔偿,此事何益。……七月七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失之大体……后之子孙,遵吾明嘱。”这段霍氏仲房七世祖晚节翁家箴是写于明成化十七年(即公元一四八一年),比正德十六年(在《粤剧古今谈》一文内误为公元一五一二年,正确应为一五二一年)应提早四十年。况且,从该族谱所载:“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之言来分析,可以说,早在公元一四八一年前,即距今五百多年前,佛山人早就“世俗相尚”参加戏剧演出活动[1]。
建国以前的三十年间,粤剧基本上分为“省港大班”与“过山班”(或称“落乡班”)两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戏剧史上绝无仅有的由艺人成为农民起义领袖。首任粤剧“八和会馆”会首的邝新华,不但是“同治中兴”的代表,也是着名的文武老生,演过《苏武牧羊》、《太白和番》、《李密陈情》等名剧。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闪耀,名伶辈出,如千里驹、肖丽湘、小生聪、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驰名于海内外。千里驹有“花旦王”之称,李雪芳则被康有为誉为“南雪北梅”,与梅兰芳并提。三十年代在粤剧史上称为“薛马争雄”的时代,薛觉先接近京剧风格,表演技巧比较全面,生旦净丑无所不能,有“万能老倌”的绰号,但以演小生出色,代表性剧目有《胡不归》等四大悲剧的马师以丑角取胜。他在以“孤寒种”(吝啬鬼)为主角的组剧中,尽情揭露封建财主资本家的丑态,有莫里哀之风。不但在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等地,为广大观众所倾倒,在美国多年,也深受欢迎。
⑥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我国民间有非常多的 文化遗产 ,有的因为“申遗”成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有的也逐渐的濒临消亡。在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很丰富,舞蹈、戏曲、手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有非常优秀的文化内涵,代表着 佛山文化 ,值得我们保护并传承后世。下面我们来了解几个佛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狮舞(民间舞蹈)广东醒狮源于佛山南海。相传明朝初年,人们用竹篾扎狮、舞狮来驱赶危害百姓的独角怪兽,被认为是驱赶邪佞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庙会等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醒狮采用“灯色扎作”工艺,狮面以拟人化的装饰,有关公面(红面白须),张飞面(黑面黑须),刘备面(黄面白须)等造型;狮身宽四尺、长丈余,缝有各式图案的“狮被”。醒狮融武术、舞蹈、杂技等于一体,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动作。主要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套路,其中采青为醒狮的精髓。
粤剧(传统戏剧)曾名“广东梆黄”,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用广州方言唱念。以梆、黄为主要唱腔,同时又保留昆、弋等剧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粤讴、木鱼、龙舟说唱、板眼等广东民间说唱的曲调和民歌、乐曲、时代曲、小调等民间小曲。采用中西乐器伴奏。在表演、舞台美术、灯光布景等方面吸收了话剧、歌剧、电影的长处。脚色有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大行当,在“省港大班”时期精简为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六柱制”。传统剧目有五六千个。现省粤剧学校和粤剧博物馆都落户佛山。
龙舟说唱(曲艺)清干隆年间,由顺德龙江乡的破落子弟首创,流浪歌者肩扛木雕龙,左手挂小锣小鼓,一边吟唱,一边敲打,很有韵味。“唱龙舟”为地道的“草根艺术”,过节、嫁娶、乔迁等,人们都会请“龙舟公”唱曲助兴。这种说唱形式曾广泛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乡镇,内容多为广泛流传的古典民间故事与传说,具有民间文学、古典文学、民俗学价值以及广州方言地区民间音乐的特有韵味。现顺德杏坛会“唱龙舟”的老艺人仅有4人,大多只会演唱其中一小部分曲目。
佛山木版年画(美术)始创于明永乐年间,盛于清乾嘉时期。采用雕版、套色印刷(部分再用手工加工)。有原画、木印、工印工笔3种。用色以大红、朱红(丹色)、黄、绿为主。“填丹”(作底色)为其特色,被誉为“万年红”,可耐日晒雨淋而保持颜色鲜艳。有门神、年画、神像画,以门神为主。具有构图丰满、造型夸张、色彩强烈、线条朴拙浑厚、粗犷简结、极富装饰的独特风格。
佛山剪纸(美术)始于明,盛于清光绪年间。用剪、刻、凿等技法,以刻为主。有纯色、衬色、写色三大类。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分别有铜衬、纸衬、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纯色等几大类。既有纤巧秀逸、又有浑厚苍劲的表现手法。现有1000多个花色品种。
石湾陶塑技艺(传统手工技艺)石湾陶塑是岭南着名的工艺美术品,有“石湾瓦、甲天下”之美誉。有素胎和上釉两大类型。采用车作、围泥、合板、卷筒、印坯、注浆等技艺。雕塑造型方法有贴塑、捏塑、捺塑和刀塑等。传统作品中有人物、动物、山水盆景和实用艺术器皿,主要以儒、道、佛教以及历史人物的陶塑人物为主,俗称“石湾公仔”。石湾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至今窑火不绝。
⑦ 粤剧属于农村文化吗
佛山是粤剧艺术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关于粤剧的形成,历来说法不一。在明代以前,广东就已经有百戏、杂剧活动。明中叶,弋阳腔、昆腔、秦腔等已流行于广东,外省戏班�外江班如姑苏班、徽班、江西班、湖南班、陕西班等经常入粤演出。受此影响,粤人也学习演戏,并由本地艺人组成本地班。李门先生认为,“粤剧孕育成长于本地班而成熟于梆黄声腔的使用”,这一观点是可取的,因为一个独立的新剧种的形成,在各种戏曲因素中,语言与音乐唱腔是最重要的。本地班在与外江班的长期杂处、交流中,在外来声腔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广东民间音乐舞蹈、说唱艺术,并由官话演出演变为官话与白话混用,再完全过度到白话演出,最终形成了以白话梆黄为主要特征的粤剧。因此,粤剧是外省戏曲文化到了广东后,与本地民间艺术相结合,“错用乡音,易调而歌”,逐渐形成并丰富本土文化个性而成为独立的戏曲剧种。对本地方言土语的运用和民间艺术的吸收,显示出本地班艺人本土文化的自觉意识,他们在粤剧文化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佛山是粤人较早参与戏剧活动的地方,并且也是李文茂起义、粤剧被禁之前本地班的大本营。明正统十四年�1449,黄肖养农民军攻打佛山,城内兵弱将寡,守城军官“令各里杂扮故事,彻夜金鼓喧天”,“后因踵为美事,不可复禁云。”�《佛山忠义乡志》)。“杂扮故事”、“金鼓喧天”,说的就是演戏。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佛山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曰:“一年之景,元宵之灯酒,三月三之扮饰,五月五之龙舟,七月七之演戏,世俗相尚,难于禁革。……七月之演戏,良家子弟不宜学习其事,虽学会唱曲,与人观看,便是小辈之流。”这里记载了佛山一年四季包括演戏在内的民俗活动,说明在此之前佛山本地人参与戏剧活动已经十分普遍,以至“世俗相尚,难于禁革”,霍氏族长不得不告诫后辈“不宜学习其事”。另据《顺德县志》记载,弘治三年�1490,知县吴廷大因城乡演戏过多而下令把全县经常演戏的“淫祠”拆除,由此可见当时戏剧活动的盛行。
从事职业演出的本地班最早于何时出现于何处已无从稽考,但戏行会馆琼花会馆于明万历年间在佛山大基尾建立,说明万历年间佛山已经是众多本地班活动的中心。没有众多的本地班,便不会出现戏行会馆琼花会馆,也不会出现专门停泊戏船的琼花水�。清顺治十五年�1658建于祖庙内的万福台�原名华封台,更说明本地班的活动是以佛山为中心,他们每年六、七月在琼花会馆重组之后,第一台戏便会到万福台演出。清雍正年间,北京名伶张五�湖北籍,号瘫手五为避清廷追捕逃来佛山琼花宫�据吴炯坚考证,琼花宫为琼花会馆之一部分安身,为红船弟子传授弋阳腔、昆腔和少林武功,推动了佛山戏剧的发展,被供奉为师。嘉庆年间,南海人梁序镛有《汾江竹枝词》曰:“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道光《佛山忠义乡志》可见此时本地班的盛况。道光年间,佛山大基尾一带“俱泊戏船,每逢天贶,各班集众酬息,或三四班会同唱演,或七八班合演不等,极甚兴闹。”�道光十年《佛山街略》咸丰四年�1854,陈开率天地会数百人攻克佛山,凤凰仪班艺人李文茂趁机率红船弟子起义响应,并成为中国戏曲史上唯一真正自立为王而不是在戏中“为将为相为帝君”的艺人。起义被镇压以后,清朝统治者对粤剧心存恼怒与戒备,下令焚毁琼花会馆,解散戏班,禁演粤剧。解禁以后,粤剧中心由佛山移到广州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粤剧孕育成长于本地班”,佛山是本地班活动的中心,所以和广州一样佛山也是粤剧艺术最重要的发源地。
佛山为什么会成为本地班活动的中心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看看本地班的特点。关于外江班与本地班的特点,清道光年间粤人杨掌生《梦华琐簿》作过比较:“外江班皆外来,妙选声色,伎艺并皆佳妙。宾筵顾曲,倾耳赏心,录酒纠觞,各司其职。舞能垂手,锦每缠头。本地班但工击技,以人为戏。所演故事,类多不可究诘,言既无文,事尤不经。又每日爆竹烟火,埃尘障天,城市比屋,回禄可虞。贤宰官视民如伤,久申厉禁,故仅许赴乡村般演。鸣金吹角,目眩耳聋。然其服饰豪侈,每登台金翠迷离,如七宝楼台,令人不可逼视,虽京师歌楼,无其华靡。”正是本地班的这些特点,使她更适合把佛山作为自己活动的中心。
首先,工商业的发达和城市的繁荣,形成了具有本土文化背景与审美趣味的观众群体。
明清时期,佛山跻身全国“四大名镇”和“四大聚”,成为南方商品集散中心,“岭南一大都会”,“四方之估走如鹜”,工商业十分繁荣。“万瓦齐鳞,千街错锈。棋布星罗,栉比辐凑,炊烟乱昏,灯火连昼”,正是清初佛山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的写照。雍正时佛山已“绵延十余里,烟户十万余”,乾、嘉时,更是店铺作坊如林,大街小巷共有六百二十二条。与华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不同,佛山一直是一个民间色彩浓厚的工商业城市,从人口构成来看,由于冶铁、制陶、纺织以及其他手工业发达,市民主要是这些行业的工人。道光年间到过广东的一位外国人曾写到:“佛山是中国一个具有大工业和很多人口,但没有政治地位的地方。”所以“这时,封疆大吏都集中于广州;佛山很少有官吏居住。因此,被官吏豪绅拒之门外的本地戏班,就在佛山麇集,佛山就成为早期粤剧戏班的大本营、集散地。”(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即是说,本地班的活动中心之所以是佛山而不是广州,主要原因在于两地人口构成不同。“妙选声色,伎艺并皆佳妙”的外江班适合在封疆大吏、南北商贾集中的广州演出,而本地班大锣大鼓的武打戏,则符合本地普通百姓的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平,在手工业工人集中的佛山及周围农村有广阔的市场。以佛山附近的石湾为例,制陶业工人在鼎盛时期就达六万多人,他们的“石湾公仔”往往从本地班的演出中选取题材,获取灵感,吸收表现手法,看戏既是他们的娱乐消遣,也是他们的谋生需要。
其次,丰富的宗教民俗活动,扩大了适合本地班演出的城乡市场。
佛山是一个宗教民俗活动十分丰富频繁的城镇。据吴炯坚统计,明末清初佛山全镇有大小庙宇一百多座,到道光年间,庙、寺、祠合计竟达五百八十多座,一年内属于祭祀的诞日,竟达一月有余。由于神诞、酬神、迎神等赛会频繁举行,也需要大量气氛热烈的神功戏助兴,而本地班“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录天《粤游纪程》的演出,显然更适合神功戏。这种神功戏在佛山镇及其周围农村均有很大市场,干隆年间,祖庙北帝神诞赛会发展为“各坊结彩演剧,曰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 �干隆《佛山忠义乡志》,可见需求之大。
第三,便捷的交通条件使佛山成为本地班在珠江三角洲城乡巡回演出的大本营与集散地。
除佛山镇之外,本地班更广阔的演出市场是在珠江三角洲农村。由于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佛山涌�汾江在明代以后取代官窑涌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航道,可直通珠江三角洲各县,所以本地班便在交通方便的佛山大基尾汾江岸边修建了戏行会馆琼花会馆和“俱泊戏船”的琼花水�以方便“戏船”�即“红船”到四乡巡回演出,“东阡西陌,应接不暇。伶人终岁居巨舸中,以赴各乡之招,不得休息。”�清俞沟庆《荷廊笔记》这样,佛山自然就成了本地班的大本营和集散地。
对于粤剧艺术发展和城市形象塑造来说,佛山粤剧传统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和粤剧发源地的地位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首先,粤剧是在佛山民间孕育、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地方剧种,具有鲜明的民间色彩,她与市井社会和广大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粤剧文化传统深入人心。几百年来,这种艺术一直扎根民间,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即使在文化娱乐项目多元选择的今天,佛山市内的佛山青年粤剧团和顺德市粤剧团每年的演出也分别在一百场左右和二百八十场左右,此外还有四百多个私伙局活跃在城乡各地。这种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佛山粤剧事业的希望所在。其次,佛山粤剧完全是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她特别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普通观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注重通俗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在过于强调戏剧高台教化功能、艺术殿堂与艺术市场分立的今天,佛山粤剧尊重观众、尊重市场规律的传统尤其值得我们发扬。第三,粤剧是外省戏曲文化与本土艺术结合的产物,她既具有开放兼容,海纳百川的文化品格,又特别注重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张扬,这种文化精神是粤剧几百年来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力量源泉。在粤剧前途面临巨大危机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这种文化精神,在不断创新中开辟出粤剧发展的一片新天地。第四,佛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要构建独立的城市文化品格,要进一步增强文化魅力、提升城市形象,要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就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挖掘、提升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中最能反映佛山城市文化品格的要素,打造真正属于佛山的城市文化品牌,让它们成为佛山城市形象的文化支点,而“粤剧发源地”正是最能体现佛山城市文化品格的优势品种,是体现佛山城市文化核心价值的一张宝贵的文化品牌。
我们说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发源地的地位对于佛山粤剧发展,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传统和地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成为艺术创新的桎梏。第一,“粤剧发源地”的地位有可能使我们以“粤剧正宗”自居而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敢放手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甚至把别人的探索和实验视为离经叛道而不能容忍,从而影响粤剧的改革和发展。第二,几百年来,佛山粤剧的市场主要是在农村,演出的作品大多“言既无文,事尤不经”,思想浅薄,艺术粗糙。但是由于农村演出市场相对广阔和农村观众要求相对不高,就容易使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失去改革锐气和创新精神,这样就难以提高佛山粤剧的格调与品位。如果我们被粤剧这种“非艺术繁荣”的假象所蒙蔽,不在艺术质量上创新求变,那么随着现代城市社会的发展和观众文化素质的提高,我们的粤剧终究会被市场和观众所抛弃。
⑧ 粤剧是怎样由来的
粤剧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明中时期,粤中各地已有乡俗子弟以戏剧为生。明嘉靖开始,出现弋阳腔、昆腔。清雍正年间,广州有“土优”演戏时唱“广腔”。
及至干隆年间,本地班艺人在佛山镇大基尾建立了同业组织琼花会馆。干隆至道光年间,来自外省的成百个外江戏班入粤,并在广州成立粤省外江梨园会馆。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声腔和表演的艺术养料,逐渐形成演唱梆子腔为主的演出风格。咸丰四年(1854),本地班艺人李文茂以梨园子弟为骨干,组织红巾军起义反清,清政府严禁本地班演出,艺人只得转投外江班或冒称京戏登场。
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兴起,于光绪十五年(1889)在广州成立八和会馆。本地班在这时又吸收了二簧声腔,能以梆子、二簧腔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阳腔、昆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场十八本等众多剧目。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丑十大行当,武打技艺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
演出独创的《六国大封相》时,登场百余人,花团锦簇,土音啁杂,与其他剧种迥异。早期的粤剧戏班,乘坐专门租用的“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往返于各端口演出,故又称粤剧艺人为“红船弟子”。清末民初,广州和港澳等地陆续修建戏院,新称粤剧的本地班逐渐由农村的土舞台转到城市戏院演出,此后出现流动于大中城市之间的省港大班。
为了适应城市观众和剧场演出的需要,出现了以编撰剧本为业的开戏师爷,他们新编的剧目多为华丽奇巧的生旦戏。而演出于粤西地区的下四府班,仍擅长表演武生、小武担纲的正本戏,保持着粗犷质朴的艺术特色。光绪年间陆续离乡过端口的州府班,这时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国家演出。
粤剧获得荣誉;
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10月2日,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粤剧艺术得到健康的发展。剧目创作多姿多采,主张继承艺术前辈的流派唱腔并加以发展,增强既能慷慨高歌又擅浅斟低唱的艺术魅力;伴奏音乐提倡中西结合,努力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建立导演制度,净化舞台艺术形象,注意整体艺术的创造,发展多种风格的舞台美术设计。粤剧渐而成为广东地方戏剧中拥有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1956年周恩来给予粤剧“南国红豆”的美誉,戏剧大师田汉称赞粤剧具有“热情如火,缠绵悱恻”的艺术特点。
全省专业粤剧团最多时发展到73个。1953年成立广州粤剧团;1958年,广州地区9个粤剧大班合并成立了广东粤剧院;1960年成立了广东粤剧学校及其湛江分校。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曾三多、靓少佳、罗品超、文觉非、郎筠玉、红线女、罗家宝、林小群、陈笑风、谭天亮等分别主演了《搜书院》、《关汉卿》、《柳毅传书》、《十奏严嵩》、《三件宝》、《寸金桥》、《金鸡岭》、《红花岗》、《刘胡兰》、《山乡风云》等优秀剧目。其中,《山乡风云》在全国还被移植成20多种戏曲剧目。
还曾组团到朝鲜和越南进行友好访问演出。薛觉先“万能老倌”的艺术造诣,马师曾的“乞儿喉”唱腔,白驹荣的“平喉”,罗品超的文武生,陈笑风的“风腔”,红线女的“红腔”,文觉非、罗家宝等人的唱做念打深受观众喜爱。
80年代粤剧代表作有《三脱状元袍》、《袁崇焕》、《昭君公主》、《南唐李后主》、《魂牵珠玑巷》等。关国华、林锦屏、卢秋萍、倪惠英、冯刚毅、丁凡、郭凤女、陈韵红、彭炽权、曹秀琴等成为观众喜爱的优秀演员,剧团还频繁地到港澳地区和一些国家演出。
⑨ 粤剧有什么文化
粤剧,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公元1522年~1566年(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公元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公元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⑩ 佛山有哪些文化遗产
1、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始创于清代干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
2、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一种地道的广东省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
3、粤剧(Cantonese Opera),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广东、广西两省和港、澳地区,在国外操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4、佛山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铜衬料、例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几种。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或在特制的铜箔、银箔上剪、刻而成。
5、佛山彩灯在民间俗称灯色,是广东省佛山市的传统手工艺品。它具有广东省南方彩灯精巧秀丽的特色,是传统彩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包括大型彩灯和头牌灯、人物故事组灯、彩龙、灯笼四大门类,彩灯的扎制,全过程都是艺人手工操作。佛山彩灯为中国民间彩灯的代表,是岭南民间艺术的奇葩,也是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