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如何给客服文化哲学

如何给客服文化哲学

发布时间:2022-04-18 23:00:02

Ⅰ 谈谈关于文化哲学的问题吧!!

一、什么是意识哲学
第一个时期(17世纪初叶—19世纪末):哲学家纷纷提出各自的意义理论。17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主张科学的职能在于探索真理,哲学则揭示意义,特别是科学概念、假说或理论的意义,这是两者的区别及关系。人们相信意义是说话者自己心里的内容或观念或图象,它决定心外的对象或指称。
第二个时期(19世纪末叶—20世纪中叶):意义究竟是什么?有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等成为注意的焦点。分析哲学预设意义的固定不变性,试图给出语句的“意义”,并且说明同一性、分析性和意义含混。意义所以含混,是因为很难给下述语句或语词找到合适的指称:模态句、命题态度句、整体名词(mass term)、 带副词的句子和疑问句等等。
塔斯基和卡尔纳普的指称语义学给语词各个元素以合适的外延,给语句以真值,给名字以所指(denotation),给谓词以集合,等等。语词元素的外延被给予了,便可由之引出越来越大的成分的外延。这是分析哲学的意义观。 解释学的意义观与此大异其趣。 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指出:意义是对处于一个情况中的主体的意义。它是关于某一事物的,它作为一个意义场(field)的一部分而存在; 并没有任何简单的意义元素。
在第二个时期,对于“如何决定指称”这个中心问题,仍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一是弗雷格—卡尔纳普范式,要使说话者心里所想的和外界对象挂钩,只须有大多数摹状词适合这个对象,克里普克把这个理论称为“一组摹状词”学说,指出其根本错误在于由之可以推出:一个人孤独地关在屋子里,离开其他说话者的整个社会及其余一切,便能够把心里所想的同外界对象挂钩。克里普克认为,只有当历史的因果链条把所想的同对象联系起来,这才是决定指称的必要又充足的条件。这就是新分析哲学的意义理论,是克里普克、普特南等人关于专名、通名和其他表词(expressions)的意义的新观点, 它强调语言共同体同人群的生活实践在决定指称中的主要作用。
二、意识哲学的的各种形式
(一)笛卡儿基础主义:近400年来的第一种意识哲学
笛卡儿的《沉思录》,由怀疑达到确实性,有两个关键。第一,依照怀疑的本体论目的,由怀疑本身导出一个确实性,即“我存在”的确实性。“毫无疑问我是存在的,因为我受骗。无论大骗子怎样地骗我,只要我意识到自己存在它不能令我不存在。”
“我是、我存在”这个命题和《方法论》的“我思、故我在”不同。一个人必能存在,方能怀疑。紧跟着第一个确实性便有第二个确实性。我存在,但我是什么东西呢?答复这个问题就提供了一个完全的定式:我是一个思想者,即一个心灵、理解力或理性。我成为理性或理解力,这便完全丧失了个体的规定性。
依笛卡儿看,自我结果成了惟一真正确实的东西。
这样笛卡儿便作出为现时代(modern age)下定义的两个重大步骤:向内给自我在自觉意识中奠定基础,以及由自我对外朝向原子论的物质世界。这就是笛卡儿的二元论。
(二)英国经验论传统:从洛克、巴克莱、休谟直到逻辑经验主义和卡尔纳普
1.洛克的《论人类的理解力》对理性的起源、性质和限度作批评的考察。洛克否认有天生观念,一切知识来源于经验。经验有两种:来源于感官知觉的观念和来源于反思的、即我们由内省而知道的那些观念。洛克把我们当下便知晓的一切东西都唤作观念。他把复杂观念分析为基本的简单观念,试图以此说明一切观念的起源。
2.休谟不像洛克那样谈到心里的知觉,却把洛克的观念分为印象(原始的)和观念(引申的)。但依他看,我们能够当下直接知晓的东西仍然是我们自己心里的表象而不是外在世界的事物。牛顿已经发现物质的基本原理,现在有必要揭示一个平行的意识机制。心智的原子是“心里的知觉”,对它们并且在它们之间运作的力量是联想。于是休谟提出他自诩为有创造性的观念联想的原理。
3.卡尔纳普接受罗素关于“用逻辑构造来代替被推论的对象”这个提示,努力贯彻罗素的设想,这就是《世界的逻辑构造》的由来。两人都是同休谟一脉相承的, 不过以逻辑构造代替休谟的心理学分析, 把18世纪盛行的观念理论精确化。
卡尔纳普致力于经验知识的合理构造。卡尔纳普的原则是:选做基础的对象必须是“认识上在先的”。逻辑构造分以下几个层次:
(a)基本经验:某一时刻的感觉经验的横断面、殊相,即具体、特殊的经验基础。
(b)现象的共相,由特殊经验构造出来的颜色、气味、声音等。
(c)知觉对象是由视觉的、触觉的对象同时发生构造出来的。 例如一支知觉的铅笔。
(d )物理对象借助于把物理状态配给物理位置和把性质配给知觉位置之间的符合构造出来。
归根到底,世界是由我自己的基本知觉经验一步步地构造起来的。这个“逻辑构造”不过是用新的逻辑技巧再现休谟以观念联想的意识机制为特色的心理学理论罢了。
(三)康德
康德哲学基本上是沿着笛卡儿基础主义方向使主体性或意识愈益精炼的计划。它使理性分离为科学、伦理道德和审美判断各个领域。康德企图以这个方式解决如何把艺术、宗教与道德同伽利略的物理世界图景相配合的问题。和笛卡儿一样,康德主张现代科学方法不仅是揭示自然界真理的新方法,而且是能获得真理的惟一合适的方法。因此现代哲学的首要任务是对科学知识的基础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是由心灵和意识来进行、并且在意识中进行的。这就是说,由主体反思来进行、并且在主体反思当中进行的。要确立的事实就是:认知自然界的最高权威即在认知主体的心灵里。此事要获得成功,哲学需要证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哲学应当具备使人能获致真理的一切认知原则,这就是康德的现代基础主义。他虽则承认直观和概念的结合才使知识成为可能,他却把概念当作“心里的观念”,同外界并无接触,因而陷于意识哲学。
应当注意意识哲学和基础主义是从不同角度考虑认识问题,基础主义不必是意识哲学,但意识哲学必定是基础主义。例如,柏拉图的理念或形式同经验世界分离,前者是与生俱来的实在、是认识的基础,人能够依靠记忆把这些不在意识中的实在事物回想起来。他的学说是基础主义的,但不是意识哲学。
(四)现象学运动
20世纪初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是要通过还原(Epoch é)探查个人经验里所能直觉到的东西,要达到基础的东西,从能够内在地直觉到的东西开始。目的是用丰富多彩的经验方法对意识内容作描写。思维活动可以指向超经验的对象。但现象学只涉及这种指向的意义,不作任何预设。他重视意识内容,这些内容属于本质的地位。这就是“先验的主观性”。胡塞尔相信实在以它和能经验者的关系为边界。现象学被看作世界经验的先验对应物。这里先验的就是彻底而完全地反省的。世界的基础构造就这样被先天地给予了。
胡塞尔把存在当作是由主观的内在结构推演出来的,把被知觉的对象叫做“感觉极”。美国现象学家法伯(M.Farber)说得好:知觉是具有指向的经验,在它自身中便内在地有一个所指向的对象。这样就非得除掉物自体不可。物理的东西不过是“感觉极”的发展罢了。实在世界仅仅是先验自我意向的对应物。现象学方法要揭示先验主观性在一切可想象的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永恒的本质结构。
胡塞尔探讨从笛卡儿到康德的古典认识论问题,即知识的源泉和可能性问题。现象学被他称为“先验的认识论”,其次它也是“具体的先验主观性的科学”,即“纯粹的自我学”。他试图证明对事物和我们自身的本质有完全充分的知识是可能的。
现象学运动属于从笛卡儿、英国经验论到康德的传统,这些哲学的共同特征是以“心里的观念”为出发点,加上各自不同的其他一些必要条件而成为典型的意识哲学。
三、文化哲学的特征
(一)信念定型和经验意义的整体主义
按照卡尔纳普的《世界的逻辑构造》,每一科学家都能够把一切科学命题解释为关于他或她自己的私人经验断定。对这个立场的反应,使奎因提出信念定型和经验意义的整体主义观点。今天几乎所有哲学家一致同意在成熟科学中信念定型和意义都是整体主义的。理由在于大家公认科学检验依靠辅助理论和假说的应用。例如,牛顿的引力理论本身和任何轨道都是相容的。只当带有这些不明显提出的辅助理论、假说,才能够由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一个系统的轨道或其他的可检验预测。这样,我们不能够谈到这个定律本身的经验意义,甚至不能够谈到整个牛顿力学的经验意义,除非采取人为的方便办法把一般接受的辅助假说当做“牛顿力学”的一部分。
因之文化哲学的第一特征就是信念定型和经验意义的整体主义观点。
(二)意识哲学坚持内外有别论,文化哲学反对内外有别论
意识哲学坚持内外有别论,观念是在心里或灵魂里,这是内部领域,同外界完全隔绝。从1630年到1950年的三百多年间,理性论(笛卡儿)和经验论(洛克、休谟、巴克莱直到卡尔纳普)都主张一切或绝大部分可感知的属性都存在于心中,因而并非外物本身所具有。
文化哲学坚决反对内外有别论,而回复到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实在论,主张我们所感知的外物,就在外界。并非这些物体对自我的触动引起知觉,因而只有因果关系;而是我们所感知的外界对象同自我或主体有认识关系。换言之,我们所感知的直接对象,并非在心里,而是在外界。这就是文化哲学的第二特征。
(三)文化哲学主张回到日常的生活世界
休谟的意识哲学把“实在”分为“世界的内容”和我们的“投射”(主体观念的外化)。世界的内容不是真实世界,是心里的观念,心里观念的“外化”是想象有一个并不认知的外在世界。这种把实在分为两个部分的计划被它的对立面完全摈弃,这些哲学家主张回到日常的生活世界,正如尼采指出的,不再寻求所谓“真实世界”的哲学。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就是这样的哲学家。这生活世界充满对其他对象“产生效果”的对象,“说明”其他事件的事件,和“认出”事物(不是感觉资料)的人。这生活世界并不分为内容和投射两个部分的新方向必定影响整个文化。
詹姆士、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认为哲学要有进步,必须恢复平常人的“自然实在论”这一生活世界的哲学。“生活世界”这个概念原来是胡塞尔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应以生活世界作为出发点,由之通过科学研究以锻造出真实世界为其果实。胡塞尔所指科学是“先验现象学”,他实际上认为生活世界不是“真实世界”。他又提出比“生活世界”所指的人类经验基地更广大得多的生活概念。他指一切可能的生活,从生物学的现实生活到文化生活,直到“先验的生活”。这样,胡塞尔虽首先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他并不认为这生活世界是真实世界,也不认为它即是文化世界,所以他并不是文化哲学家,而是典型的意识哲学家。
(四)新的语言观:维特根斯坦对传统语言观的批判和彻底的语用学观点
传统看法认为,经验观察是单纯的反映。维特根斯坦指出:非也;它是映象和语言的结合。因为观察是陈述,陈述必须使用语言。我们不是在这一种语言框架内观察,便是在另一种语言框架内观察,观察总是带有眼镜的。
彻底的语用学观点属于广泛的实用主义传统:以米德(G. H. Mead)、皮耳士、杜威、维特根斯坦、奥斯汀等为代表。这个传统的基本观点是:要理解语言,就不能把它看做表达私人心里观念、思想或者表象某些事物的工具。因为这便错误地预设语言的意义是独立于语言之外的东西。相反,语言应被看做一个社会活动,这便表示:第一,要研究由使用语言所构成的行动,这就使我们有可能理解像“有了思想”、“想要表达某些意义”这一类心理行为(mental acts)。这样, 和使用比较,意义就是一个引申出的范畴,语用学领域比语义学领域更为基本。米德计划就是要把优先次序倒转过来。皮耳士的功劳则在于发现那些近似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语言行为和发展的观点,以及它的语义学公式:“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语言意义的这种实用主义的理解限于词的意义,至于词组和语句的意义问题则有德国学者兰巴特(F. Rambartel)和施耐德(H. J. Schneider )等试图为语义学构造一个语用学基础。其宗旨就在于说明自然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行动系统。奎因和戴维森关于讲话或言谈(discourse)即是行动的看法与此类似。
(五)解释学者关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不同的“意义场”相关联的主张(意义场指成簇集结的主体间的意义)
解释学者强调研究者自己的文化传统要卷入被研究的文化传统之中,两者进行对话,以便不致曲解另一种文化。理解了别的文化才有可能对自己的文化作出恰当的评价。
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向。一种是建构以证实为基础的实证科学;另一种的目标在于建立不可避免地有意见分歧和不同解释的科学。但由于注意使用结构分析和概念阐释的客观方法,可能达到大致相似的解释。
(六)维特根斯坦论主体间可交谈的条件:语法命题所构成的确定信念系统和实在的相互联结
不同主体间需要有那通过共同规则使彼此交谈成为可能的确定信念系统(相当于解释学的“意义场”)。用语言描述实在以游戏规则为根基。这些规则是认知系统。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中指出它是信念系统。这个作为知识凝固形式的语法不能够被经验证伪,因为它恰恰是我们不能放弃而不致丧失自己立足点的确定命题系统。
语法被维特根斯坦描绘为世界的一个图象。如果我们把疯狂理解为有一种同等的生活形式与之配合的、改变了的语法,亦即改变了的世界图象,我们便能够认识疯狂的内在逻辑。狂人的语言和狂人的实在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一个疯子的实在充分证实了他的信念。正如我们的实在充满对我们的信念的证实一样。 这里维特根斯坦和尼采的视界主义(perspectivism)一致,因为语法是对实在的一个视界形式, 它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它是没有基础的或不可奠立基础的。疯子的思想不是错误的,却是和平常人不一样。这里维特根斯坦把多元文化论或多元合理性标准延伸到极度,是和解释学不同的。
上面列举的特征并不穷尽,也并非一切文化哲学理论都具有所列举特征的全部。有的特征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具备才是文化哲学,其他的则可以不具备。我认为两个特征是一切严格意义的文化哲学所必须的。(1)以生活世界为基地,绝不离开这个基地, 也就是以文化世界为基地,绝不放弃这个基地(胡塞尔以生活世界为出发点,其先验现象学便放弃生活世界了)。(2)承认意义并不源出“心里的观念”或印象,或者心里关于外物的表象。意义倒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实践,由讲话、交谈的活动所创生的。 意义决定于讲话的时间、 地点和具体环境(context), 语言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奎因称固定意义的设想为“博物馆神话”)。
在意识哲学的全盛时期,学者往往以意识、观念和自我的措词与思想来探讨文化问题。对不同社会文化和同一文化的不同领域或者是否合理、或者其合理性程度如何确定,按照什么标准等问题进行争论,这是意识哲学对文化问题的研究,决不是文化哲学。真正的文化哲学导源于尼采,因为尼采对意识、自我和主体进行彻底的摧毁,并且主张重估一切传统观念的价值。然后又在20世纪中叶,由以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研究》(1953)为首的一系列着作,和20世纪70年代海德格尔和加达默的哲学解释学予以发展,这样才形成严格意义的文化哲学。
四、为什么意识哲学的后继是文化哲学?
在意识哲学以主角身份登台表演得淋漓尽致、如今正要下台或已经下台之际,接着登台的何以是文化哲学而不是其他文化形态?我认为有下列理由。
(1)笛卡儿基础主义以科学为惟一真知识, 科学终将取代一切其他文化领域、从而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的设想,和18世纪启蒙运动关于科学理性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一切反科学或非科学的思想都不合理的观点,已被康德把宗教、道德和艺术纳入理性范围的观点所驳斥而不能成立,因此理性的多元化已成定论。
(2)于是意识哲学的终结并不表示哲学已告终结, 将由文学或诗来替代。在人的生理、心理结构和能力没有巨大变化、而仍然是地球上居民的情况下,他仍然需要哲学,因而代替意识哲学的将会是同意识哲学针锋相对的哲学。这种相反的哲学便是由虚构或幻想回到现实、不受私己的观念和印象所束缚的、朝向客观世界的哲学。亦即回到平常人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言谈实践”和“非言谈实践”(福柯用语)。
(3)这个世界不再是自我和对象相对立的、主客二元的世界, 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界,而是文化世界。至于那个不曾受人类影响的独立的自然界,人无法认知的、康德的“物自体”究竟是否存在,和人毫无关系。须知科学家正在研究的自然界也受人所发明、使用的仪表和其他工具的影响,并非所谓的独立的自然界。
任何人都是文化世界的居民,自我与对象、主体、客体都居于同一世界中。一切活动都决定于当时当地的文化环境,无法逃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这个道理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里讲得很透辟。因此接替意识哲学的定会是文化哲学。
多元主义的文化哲学允许研究者跨越两种不可通约的文化,例如两种各自有不同的圣经的宗教,把两者加以比较,甚至可以放弃原来信仰,皈依另一种信仰。而科学与宗教则往往可以结合。例如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从事严格的“客观思维方式”,但在教堂里却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事实上每个人在生活实践中常常跨越两三种不同文化。例如求神拜佛的是老者往往同时是以孔孟之道训诫晚辈的受尊敬的长者,这里并没有时间和地点的差别,却是“一身而二任焉”。这样的事屡见不鲜。反之,毕生坚持一种文化、毫无贰心的人倒比较罕见。
就哲学而言,意识哲学和文化哲学并没有共同语言,是不可通约的。当今的文化哲学家,在20世纪晚期之前也许是个意识哲学家。例如着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和他的《研究的逻辑》(英译本名为《科学发现的逻辑》)是意识哲学,到了他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的形而上学时期,他就放弃意识哲学,而接近文化哲学(《客观知识》)。
文化哲学是在意识哲学统治达400年之久以后发展起来的新思潮。它坚信我们在认知活动中直接接触到的是外物,而不是自己心里的“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见识。

Ⅱ 企业文化 如何理解内部客户关系

内部客户是指组织内部的员工,也可以是一个单位或组织。它内部的人员过程和产品都是内部的顾客。内部客户服务的特点是规范有序的相互的、自觉的。
内部客户按照相互关系的不同分为三类﹕
1、职级客户:由组织内部的职务和权利演变而来的客户关系。如公司内上下级之间就是一种职级客户关系
2、职能客户: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提供服务的关系,构成客户关系。
3、工序客户:在工作或作业中存在着产品加工或服务的提供与被提供关系构成工序客户。 习惯上将生产部门理解为是采购部门的顾客。生产、销售等部门是人事行政管理部门的客户,上级是下级的客户。这种理解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内部客户是相互的,彼此互为自己的客户,也是互为自己的供方。就职级客户而言,上级将工作任务交给下级,下级完成工作应让上级满意。这时上级就是下级的客户,上级是下级的供方。但同时,为保证上级交给的任务的完成,上级必须为下级提供必要的保证条件。这时下级就是上级的客户,上级就是下级的供方。

职能客户和工序顾客也是如此。由于双方在不同的职能或工序中其顾客位置可能互换。由于内部客户关系的相互性形成服务的相互性。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明确了何时为客户何时为供方,就能正确的提供服务和索取服务。提供服务是为了保证内部客户工作的完成内部供方应尽的义务,而索取服务则是内部客户享有的权利。

Ⅲ 文化哲学的简介

文化哲学 从哲学角度研究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18世纪意大利维科和德国赫尔德是其先驱,认为文化是人的创造物,文化的进步乃是历史的规律。19世纪先后出现进化论学派、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等流派,推动了文化哲学的研究。20世纪以来,文化问题成为现代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德国卡西勒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创立以符号形式为特征的文化哲学。文化哲学研究,包括地球文明的科学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与民俗习惯等,以及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等许多方面,中国梁漱溟、熊十力、张岱年、曾邦哲等学者对文化哲学也有研究。
目前,黑龙江大学有文化哲学硕士、博士专业。

Ⅳ 如何客服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

(如何客服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二者之间既有矛盾又互相激励。
当二者有矛盾时应以主题文化为主客体文化为辅,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可以为为客体文化放宽一些,当客体文化真正影响到主题文化时,应坚持主题文化。
主题文化可以激励客体文化,客体文化反过来又可以辅助主体的发展。二者可以共同发展。

Ⅳ 中国企业发展如何客服价值观差异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企业表明企业如何生存的主张。如宝洁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领导才能leadership、主人翁精神ownership、诚实正直integrity、积极求胜passionforwinning和信任trust。中国企业真正按照企业性质运作的时间很短,能够建立起并恪守其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就更是寥寥可数,与西方具有一百多年的企业相比,虽然在企业文化这个名词出来之前它们并没有叫做企业文化或核心价值观,但它们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企业文化运作体系,并且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以及执着足以令中国大多数企业家汗颜。正如惠普公司共同创始人威廉.休利特所说的:回顾一生的辛劳,我最自豪的,很可能是协助创设一家以价值观、做事方法和成就,对世界各地企业管理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公司。由此可见,西方企业家对如何建立企业的核心观深有体会,特别是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影响更是认识深刻。与此相反,中国许多企业家并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价值观,或者以为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一些时尚流行的管理哲理或警世名言贴在墙上或写在纸上就行了,要不然就罗列出一大堆管理书籍的理论或套路,使企业核心价值观成为挂在嘴上,写在墙上的绣花枕头。真正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需符合如下标准:1、它必需是企业核心团队或者是企业家本人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是企业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身体力行并坚守的理念,如有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有诚信的字眼,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诚信的行为,那么它就不是这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说,核心价值观不能够去追求时尚,世界五百强企业有的核心价值观不一定就是你的核心价值观,如创新、以人为本或追求卓越等,它可以是你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但并不一定是你的核心价值观。2、核心价值观必需是真正影响企业运作的精神准则,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它一旦确定下来就不会轻易改变。3、所谓核心,就是指最重要的关键理念,数量不会太多,通常是五到六条。中国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观经常有一些错误的理解,喜欢大而全,所以请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撰写出一本本理念手册,殊不知这些理念可能只是哗众取宠的漂亮文字而已,结果是误导了员工又难于形成价值观体系。二、中国企业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二、中国企业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方法1、立足长远,坚持基本商业信条中国现在处于过渡时期,机会比机遇多,很多投机行为或不规范操作都可以使人一夜暴富,因此许多鱼目混杂的人都自称为企业家,他们的经营理念可以说是赚钱而不是事业。伟大的企业需要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懂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他们懂得权衡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利弊,他们知道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而如何放弃钱。所以他们会在当前中国没有正式形成诚信制度的情况下自觉恪守诚信的理念,甚至为此做出许多别的企业家觉得傻的行为,而这恰好是中国企业在未来如何区分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最大区别。因此,恪守商业伦理,坚持基本的商业信条,从长远出发,甚至为此不惜成本,这才是未来中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代表。2、你所倡导的,就必需你去推崇很多中国企业家都认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他们将企业文化经常挂在嘴边,要求各层管理人员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他自己本人却依然高高在上,说的和做的两层皮或者要求员工做到自己却漫不经心,这是绝对的错误。作为企业家,其主要管理职能应该是战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他要做好战略的决策工作、建立吸引人才的平台,当好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牧师。你所倡导的,就必需你去推崇!如果一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由企业家本人身体力行,坚持不懈的宣导,那么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员工去信奉这所谓的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行为化呢?3、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企业现在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中国式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各种各样的管理思维和方法充斥着管理界,到底什么才是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各有各的说话。我们认为,在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上,必需采取博采众长,以我为主的做法,不能盲目去模仿所谓世界级公司的核心理念,但也不能不顾商业法则,违背公理而单一强调合适才是最好的。企业文化是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如果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相违背,那么它根本就无法生存。因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跨国公司重视跨文化管理的问题。一个跨国公司的总裁,必然是一个跨文化管理的专家,因为无论是那一个国家企业的最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能与本土国家的文化相融,那它就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因此中国企业不能好高务远,盲目追求缩短与世界企业的差距而建立所谓的世界级的理念,应该塑造一种基于民族文化和商业伦理,又是企业家内心追求的真正核心价值观,唯有如此,中国企业才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观体系。其实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在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是在理解核心价值观上的观念存在差异。就是说中国企业用什么方法去提炼和表达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不是最重要的,你用西方理性的思维来表达,只要你的员工可以理解那就行了,你用中国传统的文言文表达你的理念,你的员工可以接受理解那也没有问题,关键是你所推崇的理念是不是你的核心理念,你能不能恪守这些理念才是最关键的。

Ⅵ 文化哲学的基本内蕴

有学者认为:对文化哲学范式的基本定位是厘清文化哲学的问题域限,进而推进和深化当代文化哲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文化哲学并不是文化和哲学的外在结合,其中蕴含着哲学理论范式的重要转换和跃迁:文化哲学不仅蕴含着新的人类学范式,而且蕴含着新的哲学范式。
首先,文化哲学蕴含着新的人类学范式。在文化哲学产生之前,自然主义、宗教神秘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人类学范式分别承担着人类自我理解的任务。自然主义的人类学范式把人看成是自然物,宗教神秘主义的人类学范式把人看成是上帝的造物,理性主义的人类学范式把人看成是理性的存在物。然而,人并非单纯的自然存在物,人也无法成为神,理性主义对人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理性主义不仅容易造成人的理解的抽象化和僵化,而且无法涵盖诸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等众多的文化形式,无助于理解人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在文化哲学看来,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在于人是文化的存在,即能够以精神的劳作进行文化创造,并通过文化的创造进行自我创造的存在。一方面,人类能够通过精神的活动赋予对象世界以意义,使对象世界变成符号化的意义世界;另一方面,人又要融入符号化的意义世界,通过符号化的意义世界确证人自身。在这一点上,人区别于自然物,区别于神,在现实性上,人就是文化的存在物。人通过符号化活动创造了诸如语言、历史、神话、科学、宗教、艺术和哲学等丰富的文化形式,并以文化展现和确证了人类的理想性和创造性。人创造文化,并寓于特定的文化中,人通过文化的创造进行自我创造。因此,真正的人的哲学不是自然哲学、精神哲学或者是宗教哲学,而是根植于人的现实性的文化哲学。毋宁说,自然哲学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意义上,精神哲学在精神产品的意义上,宗教哲学在宗教是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哲学。文化哲学在人类学范式上超越了以往人类学范式的抽象性、狭隘性和僵化性,回归了人类存在的现实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因此,具有更加深刻的人类学基础。以新的人类学范式为基础,文化哲学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哲学研究的视域和深度。
其次,文化哲学蕴含着新的哲学范式。文化哲学作为新的哲学范式包含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指文化哲学范式的哲学性,二是指文化哲学的范式是超越传统实体性哲学的功能性哲学范式。
文化哲学是对文化作哲学研究,这意味着文化哲学的范式首先必须是哲学范式。文化哲学理论范式的哲学性保证了文化哲学的哲学性,这使文化哲学区别于文化学、文化科学、文化价值论和文学艺术批评。
文化哲学在哲学范式上要求我们以哲学的方式面对文化问题。一方面,文化哲学要在与众多文化形式的对话与融合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另一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又要保持文化哲学之为哲学的范式自觉,以维护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的合法性。文化哲学虽然也以文化的经验描述和科学分析为基础,但并不是简单介绍文化现象,或者试图找到文化运行的规律性知识;虽然也关注文化的价值问题,但并不试图为文化寻求价值的支点;虽然也关注审美的文化形式,但并不注重审美文化的技术层面。正因如此,文化哲学既不能等同于文化学和文化科学,也不能等同于文化价值论,更不能等同于文学艺术批评。文化哲学作为哲学的重要规定在于,通过对蕴含在文化符号背后的理念的不断反思和追问,揭示特定文化的可能性及其限度。
文化哲学范式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范式,而且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即功能性哲学范式。文化哲学范式的哲学性使文化哲学区别于非哲学的文化研究,文化哲学范式的创新则意味着文化哲学对传统哲学的超越。文化哲学范式的创新性在于,文化哲学超越了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实体性哲学范式,代之以功能性的哲学范式。
文化哲学的功能性哲学范式不再把对象世界看成是与人无关的独立自存的实体,而是看成与人类的符号化活动息息相关,是人类符号化活动的成果。在功能性哲学范式中,对象世界摆脱了其直观性、外在性和僵化性,众多的文化形式不是给定之物的映像,而是人类精神劳作的客观化形式和人类创造性的显现。文化哲学的功能性哲学范式实质上是一种生成性思维范式。在文化哲学视域中,对象世界及其认识不是给定的、不变的,而是在人的符号化活动中不断生成的。语言、科学、神话、宗教、艺术、哲学等文化符号形式,是人类精神的筹划和劳作的产物,人通过对文化符号的创造使世界具有了无限丰富的意义规定,人以文化的创造不断确证自身,进行自我创造。功能性哲学范式超越了实体性哲学范式的直观性和独断性,确证了人类文化的创造性极其不可或缺的价值。

Ⅶ 一个优秀的客服应该具备的素质

市场营销人员每天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可以说每天都向公众展示着自己的素质,并由此而展示他所代表的组织的“素质”。那么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良好的品德
约定俗成的 礼仪规范是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中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中国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是注重“诚于中而行于外”的文明古国、礼义之邦。
营销活动是一项塑造形象、建立声誉的崇高事业。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革命情操,诚实严谨、恪尽职守的态度和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的作风。在代表组织进行社会交往和协调关系中,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责,恪尽职守,能充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那种玩忽职守、自由散漫、不学无术、损公肥私、投机钻营、趋炎附势、傲慢自大、争功夺利、嫉贤妒能的思想和行为,都是背离营销人员职业道德的。
渊博的知识
在当今以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经济时代,营销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再不能将其等同于单纯的推销了,传统推销观念是以企业或现有产品为出发点强调对现有产品的推销和宣传,主张从销售现有产品中获得短期利润,适用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过渡时期;市场营销观念则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强调企业整体营销活动,即不仅重视产后的推销宣传,也重视产前的调研工作,主张从满足市场需求中获取长期利润,适应于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营销活动。所以市场营销人员必须以渊博的科技、文化知识作后盾,其中掌握一般文化知识是基本条件,包括语文、历史、地理、外语、数学、自然、政治、哲学、法律等知识;精通本专业的知识是必备条件,包括商品、心理、市场、营销、管理、公关、广告、财务、物价、人际关系等知识;并且要具备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包括体育、音乐、美术等领域以增加自身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与客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渗透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活动质量。优秀的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特征是:有浓厚的职业兴趣,它可以增强营销人员开拓进取的精神,使营销人员在奔波劳累之中乐此不疲,以持久的热情从事营销活动,探索营销的成功之路;营销人员要有充分的自信心,这是决定营销工作能否成功的内在力量。

较强的公关能力

营销人员应具备的公关能力主要包括:推销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劝说能力、演示能力、核算能力、应变能力、反馈能力和自学能力。其中推销能力最为重要,推销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1.自信。你对自己所说的话,必须有绝对的信心,客户才会听你的。你必须对你推销的产品、你的公司,甚至你自己,都充满信心,才有可能取信于客户。

2.助人。所谓助人就是愿意不计一切地去帮助他人。推销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帮助你的客户选择他们所需的产品,此时,你若能站在客户的立场帮他选购的话,你一定能够成为广受欢迎的推销员。

3.热诚。热诚是全世界推销专家公认的一项重要的人格特征。它能驱使别人赞同你的意见,为你的产品做义务宣传员,甚至成为你的义务推销员。热诚就是你表现出来的兴奋与自信,引起客户的共鸣,而对你的话深信不疑。赞美客户是表现热诚的主要方法,但赞美要恰到好处,掌握好赞美的分寸,一要真诚,二要把握时机。

4.友善。对人友善,必获回报。表示友善的最好方法就是微笑。只要你养成逢人就展露亲切微笑的好习惯,保证你广得人缘,生意兴隆。友善就是真诚的微笑、开朗的心胸,加上亲切的态度。微笑代表了礼貌、友善、亲切与欢快。它不必花成本,也无需努力,但它使人感到舒适,乐于接受你。

5.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推销员在推销过程中会遇到千奇百怪的人和事,如拘泥于一般的原则不会变通,往往导致推销失败。因此,一定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良好的气质

气质在一个人的行为和活动中的表现,跟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得紧张而有序,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这有利于提高气质的质量。“胆大而不急躁,迅速而不轻佻,爱动而不粗浮,服从上司而不阿谀奉承,身居职守而不刚愎自用,胜而不骄,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欺人,刚强而不执拗,谦虚而不假装”,这应该成为营销人员共同的信条和宣言。

Ⅷ 作为保险公司的客服人员,如何开展“以客户服务为中心”战略

保险公司服务创新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它不仅包括服务理念的创新,服务手段的创新,还包括制度的创新。
(一)保险服务理念的创新
服务理念的核心在于保险公司的发展战略应该从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公司的一切活动包括保险产品的设计、保险营销、保险理赔等皆以客户至上为原则。
注重服务理念的保险产品设计要反映客户的需求与偏好,应时而变。消费者的需要产生于消费者的主观偏好与所处环境的客观状态两个方面。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年龄、性别、民族、文化水平、成长历程,以及所处的人文环境等多重变量导致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消费者的偏好差异很大。随着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的改变,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家庭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出现,新的风险与新的保险需求将不断涌现。在现阶段,人们急需的保险品种包括老人护理保险、医疗意外事故保险、特殊疾病保险、贷款人信用保险、人体器官特殊功能保险等。这些险种,在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经营中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虽然个别险种已在一些保险公司中试办,但离市场要求还相差甚远。
注重服务理念的保险营销应从传统的交易性推销转变为关系营销。交易性推销强调获得销售定单,忽视销售以后的时期。关系营销强调产品或劳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买卖双方是伙伴关系。关系营销是买卖双方为减少冲突、促进双方利益关系的长期协议。通过伙伴关系,买主应该得到有质量保证的产品和劳务,供应商负责确保买主的订单。这种伙伴关系能确保买卖双方在彼此都满意的价格下长期获益。应用关系营销的营销哲学在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拥有忠诚的消费者是企业保持长期成功的关键。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保持现有客户比开发新客户带来的效益更加显着。贝恩顾问公司调查了很多行业后发现,若维护忠诚消费者的努力增加5%,企业收入可增长25%-100%。这种情况在提供复杂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表现得尤为明显。努力维护忠诚客户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维护忠诚客户取得的成效直接影响对新客源的开发;随着时间的推移,忠诚的客户会逐步增加其消费的规模与数量,例如,某人买了一家保险公司的汽车保险后,可能会到该公司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或其他险种;为长期客户提供服务的成本比较低廉,这些消费者对公司的做法和规章制度都很熟悉,耗用的资源因而会相应减少。忠诚的消费者是最好的“口头宣传队”。据西方企业界调查,客户从某一个企业转向另一个企业的原因,70%是服务质量问题,业务人员怠慢一位顾客,会影响40位潜在客户,而一个满意客户会带来8笔潜在生意,其中,至少会有1笔成交。在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用服务来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才是上策。
注重服务理念的理赔要求快速、准确、及时、周到,不惜赔、不滥赔。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补偿的表现形式就是理赔。理赔服务使遭受损失的企业绝处逢生,使惨遭不幸的家庭重建幸福。对于保户来说,他们购买保险最关心的莫过于出了事故能否得到赔付,赔付是否及时准确。国内保险市场普遍存在“投保和理赔两张脸”的现象,这也是保户对保险业不满的主要原因。据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称,理赔程序包括报案、登记、调查取证、提供要件、做卷、复核、审批等。其中只有2—3项需要保户直接参与。但从报案登记开始,保险公司的人不一定马上就进入调查取证的阶段,需要集中安排时间才能进行,这就无形中延误了理赔的进程。调查取证回来,是否马上做卷,做卷之后是否随即复核,复核完是否立即审批,期间都可能发生拖延的现象,日积月累,便形成了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保险理赔缓慢而且麻烦的抱怨。如果保险公司真正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些现象都应该逐渐根除。
除此以外,对服务理念的贯彻还体现在保险的延伸服务领域。保险延伸服务就是普通保险服务的一种延伸,是保险公司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扩大为客户提供保险责任以外的附加服务,如风险咨询、风险管理、防灾防损等。如与信贷消费有关的保险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和人才优势,为客户提供一些有关投资咨询、理财顾问、信息交流等方面延伸服务。与养老、医疗保险相关的保险延伸服务包括定期免费体检、健康咨询、附加康复护理等。欧美一些大型保险公司甚至有自己的急救医院、康复中心,客户可以在那里享受优惠的服务,投保数额大的客户还可享受免费疗养。保险延伸服务已成为国外各保险公司竞争的主要手段。
(二)保险服务手段的创新
由于我国保险事业才刚刚起步,与国外保险业的百年历史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发挥后发优势,学习外国保险公司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结合具体的发展阶段与社会文化环境,创造属于自己的服务特色。
通过引进学习国外保险公司的先进服务手段,巧借他山之石,国内的保险服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友邦保险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率先引入个人营销员制度,国内保险公司纷纷效仿,开拓了寿险业的蓬勃发展势头。在友邦保险公司陆续推出海外交费、海外理赔、美国国际支援服务、电脑度身定做保单服务、全国范围全年24小时免费查询电话、网上服务、电话自动应答查询服务、一站式服务后不久,其他国内的保险公司也迅速跟上。
当然,外资保险公司自身也在不断的创新之中,新的服务技术层出不穷。比如国外的一份寿险保单是一张IC卡大小的刷卡,小卡内存了该保单的全部保险条款、交费情况、现金价值等,可用于理赔、兑付、借款,甚至信用担保、请求紧急援助等,在互联网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通用。而我们的保单还在采用单证形式,给保户的携带、收存带来很多不便。而无纸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另外,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力图让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投保、咨询。但与国外成熟的电子商务相比,我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例如:美国全国保险公司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决定将互联网与公司同客户交流的其他渠道进行整合,如电话服务中心以及独家代理等。由于客户信息资料的集中,使得销售代理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客户的个人化要求上;同时,客户具备了借助网络快速获得报价、要求服务、申请理赔和直接投保等自我服务的能力。除此以外,无论是网页上提供的报价和保险信息,还是其他任何渠道获得的咨询都完全一致,客户获得了完美、统一而协调的服务。公司对客户的了解更加完全,通过分析客户的资料、购买历史和更新习惯等,公司可以设计出更加有针对性或更具个性的促销活动。保险销售人员不再是“跑腿先生”,而成为专业的理财顾问。
针对中国特殊的社会人文环境,国内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服务。比如国内多家保险公司都已开通了以“955”开头的全国性服务专线电话,实现24小时为客户提供咨询申诉和回访服务,以树立自身专业服务的品牌和形象。2002韩日世界杯足球赛,国内保险公司与韩国同行合作,为赴韩的球迷提供异地出险查勘、理赔服务、国外紧急救援等服务项目。有的保险公司在高考考场外设置绿荫凉棚,为考生家长提供饮水及休息场所,并主动协助当地教育部门维持考场外秩序。近几年,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经验丰富的代理人开始根据客户的不同情况和需求,将公司的各类产品有机组合,为客户设计科学合理的保障计划。一些代理人自学中医等知识,或通过举办客户沙龙,为来自各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交流信息的机会。
(三)保险服务制度的创新服务不仅是为客户提供服务,同时也包括对公司内部员工的管理。公司的发展有赖于忠诚客户的扩大,而忠诚客户的扩大有赖于忠诚的员工。那么,对于公司员工而言,服务创新主要体现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改变。无论对于内勤人员还是外勤人员,无论对于管理经营层还是普通员工,激励机制的设计都应当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例如现阶段,保险代理人的佣金主要来源于直接佣金。而首期佣金在佣金总额和首期保费中占有很高的比重。首期佣金占每笔保险业务全部佣金的80%以上,占首期保费的30%-40%。这样一种佣金体制无疑使代理人在保险推销过程中重数量而轻质量,不利于与客户保持长久的关系,更有甚者会发生欺诈客户的行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Ⅸ 什么是文化哲学

文化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下属二级学科,用哲学角度研究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从学科分类角度来看,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者从哲学研究的理论高度出发,通过对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进行严格的批判反思和学术定位,而展开研究和论述的哲学理论。

Ⅹ 以“文化哲学”开头,重新组织下列语句

文化哲学是什么呢?这有待商榷,文化即为学识,哲学就是观点的学说,这好比论文,相互佐证,缺一不可。

阅读全文

与如何给客服文化哲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7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0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