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族分布属于文化区的哪一类 形式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 选
民族分布属于文化区的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功能文化区是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互相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有它自身的特质内涵,呈现为独特的文化韵味,它有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有着别具特色的节日习俗,有着本土智慧的民间传说,有着朴素善良的人情,有着历史悠久的地方古迹等等,形成了一种泥土般自然厚重,淳朴温情的文化姿态。民族分布就是对此的一种诠释。
(1)形式文化区是什么扩展阅读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形式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划分区别所在:形式文化区的第一参考标准是“文化现象”,第二参考标准是“空间分布”,即以文化现象来划定文化空间。
文化事物或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某些特定的文化事物的组合,就构成了文化综合体,若干个具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了文化系统,它所分布的地区就是文化区。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无必然联系。边界有实有虚,甚至发生重叠。
② 河套文化具体指什么
“河套文化”的演变及其概念和内涵
作者:酒疯 发表:2006-5-15 9:15:54 回复:0 点击:58
“河套文化”的提出,主要是基于文化景观而言的。要确立一种文化景观,不可忽视文化地理范畴的文化区划和文化体系。按照习惯,文化区划遵循三种方法,即以文化特质划分的“形式文化区”、以行政区划划分的“机能文化区”和以特种文化意识划分的“乡土文化区”。根据河套文化的成因、演进和扩散形态,河套文化形成了自己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它具有显着的文化复合体特征,即文化人类学所指的“文化丛”。它是某种特定文化体系的社会群体聚居后形成的一个文化区。“河套文化”是按照文化特质划分的“形式文化区”,有自己的独立文化体系(文化丛)。几千年来,边塞文化、黄河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河套地区聚集、融合、传承、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兼容并蓄的地方文化体系。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内涵、丰富的形式为打造河套文化品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远在数万年以前,河套先民就在巴彦淖尔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从1992年至1997年期间陆续出土的早期人类化石看,“河套人”属于“晚期智人”,其许多特征“与北京猿人接近”,“‘河套人’应在‘丁村人’之后,在‘峙屿人’和‘山顶洞人’之前”。
先秦以来,河套地区就是国家戍边卫国的军事重地。匈奴的崛起,两汉的兴衰,宋元辽金的战迹,无不与富饶的河套冲积平原和水草丰美的巴彦淖尔相关联。这里的生存优势使先民们从四面八方涌来,特别是各民族与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在此和睦聚居,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多种文化有机交融的特殊的河套文化体系,蕴藏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阴山岩画是世界上最大的岩画宝库之一;巴音满都呼出土了大量恐龙化石和其他哺乳类及爬行类动物蛋化石;境内赵、秦、汉长城蔚为壮观;遍布于全市各地的古城遗址和古墓葬群,尤其是沙金套海汉墓群数量之多、分布面积之广为国内仅有。据称,在这里出土的2000多年前汉代酒鼎中的烧酒,是目前国内仅有的两件液态文物之一,同时也表明这个地区的酒文化之古远。此外,还有极具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书画、音乐舞蹈、剪纸、河套二人台、爬山调、蛮汉调、民俗风情等,都是构成河套文化的重要内容。所以,“河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域名称,它主要聚显的是河套文化,是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彰显。
综上所述,河套文化是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北方文化中的瑰宝,是人类发展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强烈的文化包容性。河套文化的形成过程,对于我国的北方军事史、乌拉特草原文化史、游牧定居与垦殖发展史具有巨大作用。探寻和研讨河套文化,传承和弘扬河套文化,打造和传播河套文化,对于丰富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地区经济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 如何划分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互相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国家首都)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
④ 人文地理功能文化区和形式文化区的相同点
文化包含宗教文化,都在民族文化的内涵。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这样就会因为民族的分布(或者主要民族分布情况)形成文化区域,文化区域中宗教是较为突出的显现。民族融汇就慢慢出现文化融合,在多宗教相容的情况下,个民族和睦相处,会出现独特的文化。这样可以概括为文化包含宗教、宗教支撑文化、文化(包含宗教文化)影响民族文化、民族分布主导形成文化区域。
⑤ 人文地理 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区别和联系
功能文化区: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互相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国家首都)形式文化区: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语言文化现象)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1、核心区——前者只有核心区,也就是说该文化区范围是非常明确的,后者还有模糊的边界区,对它的划分不够明确;2、边界——前者明确,后者模糊;3、形成——前者受政治经济和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很大,后者相对较小受文化现象的影响较大(这是区分它们的定义规定的);4、特点——前者具有明确的功能,例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等,后者相对模糊,但可有发展为功能文化区。联系:都是一种受政治经济影响的文化区域,前者往往由后者发展而来,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很重要。希望贤者加以完善。
⑥ 001_《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人文地理学 :
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研究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文化区 :
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形式文化区 :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出现三个层次:
功能文化区 :
以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 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该文化区中心位置明确,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乡土文化区 :
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 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了在感情上有所反应外,还有一种符号做标志。
扩展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 就越来越大。特点是空间上的相对联系性,速度的差异性
接触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 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电视)
等级扩散 :
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土着人由狩猎转向放牧驯鹿)
迁移扩散 :
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特点是文化上保持原汁原味,速度快,空间上不连续,在空间上这种文化扩散呈孤立的点或小区(岛状分布),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文化生态学 :
应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文化景观(人文景观) :
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研究地理学的核心,是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环境决定论 :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德国的拉采尔和美国的森普尔。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决定论。
可能论 :
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文化遗产在影响人的行为方面,至少其作用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代表人物: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
适应论 :
生物通过文化的发展而对自然环境和环境变化的长期适应。英国的罗克斯比。
生物适应性 :
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文化适应性 :
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
生态论 :
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美国的巴罗斯。
环境感知论 :
环境感知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
文化决定论 :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在人地关系中,人通过文化起着决定作用,成为文化决定论。
和谐论 :
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地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人文地理学和谐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认为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目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元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②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③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 持和谐共生;④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人口转变 :
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适度人口 :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前者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 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人)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后者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即指除去考虑每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而,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人口分布 :
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 :
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
人口迁移 :
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作人口迁移(populationmigration);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作人口流动。
人种 :
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可见,人种概念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范畴,它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地理人种 :
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 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
民族 :
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和人种的区别:人种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隔离的不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属于生物学范畴。
民族机能分布区 :
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民间文化 :
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家庭婚姻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传统, 是各民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文娱活动、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
是农业起始阶段的农业类型,即迁移农业。现在只在热带地区还保留这种农业类型,其主要地区包括:①南美洲的亚马孙地区;②非洲中部的刚果地区;③亚洲的新几内亚岛、东南亚一些雨林地区。
传统农业---生计农业 :
从奴隶社会起,经过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即产业革命以前,这个阶段称为传统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有旱作农业、水稻农业、地中海农业和游牧业四种类型。
现代农业---商品农业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化、地域化程度越来越高,进人现代农业生产阶段。现代农业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人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现代农业的类型有种植园、谷物农业、牲畜育肥农业、乳品业、市场园艺农业和大牧场
农业景观是包含了土地、动植物和聚落在内的地域综合体,属于文化景观的一种类型。
农业区位论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 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这是现代农业商品经济条件下有关农业生产体系空间布局的理论,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首先创立。他在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 之关系》(简称《孤立国》),运用抽象法(也称“孤立法”)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抽取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第三产业 :
在再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包括除第一和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 :
即以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从事信息的收集、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处理和服务等为职能。第四产业技术新,知识、智力、科学技术密集,行业多、领域宽,涉及面广,社会服务性和相关性强。与第三产业有着明显的区别,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形态、劳动形式均不同,主要反应人类的 脑力劳动,生产无形的信息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价值。
第五产业又称文化产业,它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统称。第五产业是属于智慧产业范畴,包括咨询、策划、广告、文艺、科学、教育等,它是直接获取和利用人自身的智慧资源,满足人或机构在知识、文化、技术等方面的需要。
聚落是人类活动的中心,是房屋的集合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生产生活设施。它既是人们历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的场所(空间场所)。聚落分城市、乡村两大类。主要指标:人口规律、政治地位.
聚落的演变方向是:小村——村庄——集镇——镇——城市——大城市。
城市
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一般而言,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city),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村落
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具有人口和建筑密度低,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职能水平低,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一般是由村庄(中心村,基层村)和集镇构成。
城市化
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的过程,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转变、组织方式转变和传统方式转变的过程
形式城市化 :
人口及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非农地域(城市地域)的过程。结果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
功能城市化 :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结果是城市特征强化、城市现代化。
城市地域 :
指城市在地面上的实际范围,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已经成为市区的里侧建成区,二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外侧郊区。
城市地域结构 :
指在城市地域内部,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它是城市功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城市地域体系 :
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城市体系城市系统 :
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
城市等级结构 :
在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具有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按大、中、小,按规模 职能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即为城市的等级结构。
农村聚落体系 :
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村庄和集镇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根据其人口规模,经济职能,服务范围等可将一定范围内的村镇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村镇相互联系在空间上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特点的村镇体系.
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具有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
谱系分类法 :
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语言比拟为生物,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 同等级的类别。
语系 :
具有共同历史渊源(即有同一母语分化的)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是分类的最大单位。
语族 :
语系中的语言根据其在演化上的亲疏远近之分,分成次级的语言群,就是语族。是分类 的二级单位。
语支 :
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通常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
语种 :
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但一种语言往往包含有若干方言。是分类中的最小单位。
宗教 :
是对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歪曲的反映。它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最大的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一个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这个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
旅游 :
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它地方去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旅游者 :
指任何一个人到他(她)的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不超过1个月,并且旅游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
旅游业 :
为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在这一过程中,凭借旅游 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六个环节的服务,并获取经济收益的相关行业的综合。
旅游系统 :
以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存在和发展为依托,由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互为条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包括: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客源地 :
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动机、 出游能力、闲暇时间。
目的地 :
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旅游动机 :
促发一个人有意于旅游以及到何处去、作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也就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 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旅游资源 :
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的物质形态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文化或精神的因素。旅游资源涉及旅游活动的商品、设施和服务,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以及吸引物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 :
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及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某种方法,对一定 区域内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及其外部开发条件等进行综合评判和鉴定的过程。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为制定旅游开发规划等提供科学的判断标准或理论依据。
政治地理现象 :
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也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政治地理现象。政治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存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每一个角落。政治是一种追求权力的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力空间现象。政治也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社会文化现象。
政治地理单元 :
在一定地理环境及社会文化条件下形成、由具体政治组织或集团支配、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 称为政治地理单元。
政治地理结构 :
指由某一空间范围内的政治现象与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而成的政治地理单元的结构。分为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政治空间结构 :
是由政治地理单元中包括领土范围、边界、位置、形状和具有支配地位的中心性区域等空间要素组成的。
政治实力结构 :
是由诸如领土、自然条件、人口、军事、经济、科学技术、国民士气及政府能力等实力要素组成的。每一权力要素都对政治地理单元的实力及有效地使用它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只是在不同条件下其影响力不同。
政治地理过程 :
政治地理单元及其结构要素有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政治地理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扩散,政治整合,政治分离,主权变化
国家 :
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人(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的、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
国家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
拥有确定的领土;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拥有主权。
国家的领土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包括疆界以内的陆地、水域和水域的底土以及陆地和水域的上空,即领陆、领水和领空。
国家权力是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的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
行为地理学 :
主要研究人类在环境感觉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内在行为(心理行为)和外在行为(表现行为或社会 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人类的环境知觉、环境认知、地理物象、物象评价和外在行为等的机制作用过程。
认知及行为过程 :
感觉 知觉 认知 决策行为
环境知觉 :
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是客观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是对地理客体(事物)的全面认识与综合解释。既反映地理环境的总体属性,同时又反映个别属性之间的关系。环境感觉是环境知觉的基础,环境知觉是各种环境感觉相互联系和有机结合的产物。
环境认知 :
是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环境认知是人们对地理环境识记(记忆的开始)再现的一种形态,不仅包括对环境信息刺激的直接反应认识过程,也包括依靠间接环境信息刺激的更一般的认识过程。环境认知是在环境知觉的基础上建立的,强调以往感知过的环境刺激再现大脑的再认识。
地理物象 :
地理环境及事物通过知觉和认知过程,反映在人头脑中的形象(映象)。是个人或集体对地理环 境的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所了解到的地理客体的思维产物。地理物象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形成的基础,它是人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得到的具体形象。因此它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心理图谱 :
意境图谱,构想图、智能图,指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像
行为矩阵 :
指作为决策人的行为和区位关系的一般描述模式
报偿矩阵模型 :
美国艾萨德(W. Isard)在《区域科学导论》着作中,继承和发展了韦伯、廖什等人的区位理论,对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行为等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区位决策问题,建立了报偿矩阵。
引力模型 :
在行为地理学中研究消费行为空间引力问题主要是与研究商店区位、商店分布模式、零售区位变 化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等综合起来进行的。赖利他在基本引力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以后经康维斯的改进,形成断裂点理论。他们认为商业中心(或商店)对消费者消费的吸引力同其本身的规模成正比,而同商业中心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消费行为空间偏好模型 :
在对消费者行为空间研究的过程中,一些学者也对消费者行为的个性性质和动机进行了研究,在对个体消费行为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消费空间偏好模型。
经济一体化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
经济全球化 :
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 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文化全球化 :
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认为由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 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这种理解认为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异质化的过程。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
文化本土化型 :
文化的本土化有二层涵义,一是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介入而实行的或正在追求的一种生存方式,它倡导保护和复兴传统文化,特别是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塑造民族特色,同时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和融塑,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使外来文化民族化;另一方面,对外来文化而言,文化本土化是传播主体调整和改变自身来适应当地文化生态环境,以更好借助客体文化要素来实现其传播,也就是说,本土文化异化外来文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外来文化异化本土文化的过程,文化本土化,从来就不可能是一条单行线。
《人文地理学》名词解释
⑦ 文化区的分类
一个文化区区内即使自然地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异,在文化特征方面仍具有共同的空间属性。一般将文化区分为形式文化区和机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 机能文化区是在政治上、社会上或经济上具有某种机能作用的地区,如一个行政区、教区或经济区都可视为一个机能文化区。实现机能作用的组织的所在地,即文化核心区。由于机能作用的范围比较明显,机能文化区有明确的边界。但有些文化现象有具体的中心,亦有一定的功能范围,但却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区,如报纸。还有人划分出第三种文化区,即乡土文化区或感性文化区。它是存在于其居民意识中的一种“地区”概念,既无一致的文化体系,也无实现某种机能的组织,只能根据流行文化或民间文化的地区间差异特征来加以划分。
⑧ 乡土文化区的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
从定义浅析我们不难发现形式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划分区别所在:形式文化区的第一参考标准是“文化现象”,第二参考标准是“空间分布”,即以文化现象来划定文化空间。
⑨ 什么指的是一种文化要素实际分布的空间
形式文化区指的是一种文化要素实际分布的空间,它有一个文化核心区,但边缘界限并不清晰。
形式文化区
,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文化区。(语言文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