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为恢复传统文化孔子怎么做的

为恢复传统文化孔子怎么做的

发布时间:2022-11-13 19:41:15

Ⅰ 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贡献

国学大师潘守宇说: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历史是最好的过滤器,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精华。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曾发出这样的声音: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儒家那里去寻求智慧。联合国总部也刻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我国一位官员称孔子为孔老二,韩国的官员听到后全体站立退场!韩国的学生当知道孔子不是韩国人时泪流满面!韩国三星集团的外派人员必须会背论语;韩国把24孝拍成电视剧每天播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不是身上应该洗去的污垢,而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

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在千古之前,他们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的微笑着,注视着我们仍然在谈的言论中收益而已!

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很难超越的,比如说我们是学哲学的,我们中国啊,有很多的哲学系,也有很多的哲学家,但是有哪一位哲学家能够写出一本书,如老子的《道德经》一样传承久远,还被翻译成多国的语言文字,为现代的哲学家、思想家所研究。中国有这么多的历史学系,有这么多的历史学家,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司马迁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中国有这么多军事学家,有这么多军事院校,又有谁能写出一本书,如《孙子兵法》,仍然被西点军校奉为教材,所以我们只是略举了几个例子,那就告诉我们,其实中国古人的智慧,我们不能说是后人没有办法超越的,但是它确实是

后人难以超越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论语》上,孔子说的这样一句话,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的工匠,要把桌子做好,必须首先使你的工具锋利起来,同样的道理,我们人,要认识客观事物,要认识得清楚,首先必须把我们的心清静下来。

我们看到当代日本有一位着名的思想家池田大作,他在和英国着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对话的时候,他就讲了这样一句话,他说,一般人认为是落后象征的东西和这样的国家,实际上秘藏着时代最先进的东西。但正是因为它是秘藏着,所以很多人认识不到,还经常对它妄加批判。这就是导致传统文化没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的魅力从来都不来自血缘,阶级,宗教,地域和时空,是因为人们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仰望天空寻觅至善,所以兼爱非攻;脚踏实地探求至真,所以尚贤非命。胸怀慷慨彰显至美,所以重信贵义。


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文明风尚,推动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Ⅱ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近来,许多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都提到要将2008年的北京奥运办成“人文奥运”,也讲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就想,文化如何弘扬?从世界历史上的情况来看,文化弘扬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我们是肯定不可能采用的了,但也在此一并介绍一下。

第一种是野蛮式弘扬,即武力弘扬,用武装实力,强迫被侵占的国家和地区接受某种文化。所谓“殖民文化”、所谓“奴化教育”,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方式是最野蛮的。日本军国主义侵占韩国以后,不许韩国人讲韩语,用韩文,必须讲日语,用日文。推行日本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奴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日本军国主义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将日本文化“弘扬”到各国去。纳粹屠杀犹太人,就是为了“弘扬”日耳曼文化,企图取代犹太文化。希特勒发动战争,进攻苏联,也是为了将日耳曼文化“弘扬”到苏联去。也要“弘扬”到法国、英国和许多欧洲国家以及世界各地,从而实现日耳曼文化在全世界的广泛“弘扬”。现在拉美国家使用欧洲语言,就是当年殖民文化的遗迹。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占领美国,用屠杀驱赶的办法,在美国的大地推行欧洲文化,而印第安人的文化就被边缘化。孟子讲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武力弘扬表现出的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文化都有优点与缺点,一种文化有某些先进之处,并非一切都比别的文化强,也不是都适合于所有国家。因此,应该由本国人向外国学习那些适合本国情况的优秀文化,而不是全盘照搬。

第二种是文明式弘扬,即积极推广、主动介绍式。将本国的传统文化梳理、整理出来,积极主动地向外国介绍推广。将许多重要典籍翻译成各种外文,发行到世界各国去,让外国人在阅读中了解本国的文化,从而达到弘扬的目的。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弘扬文化的方式。效果如何,另当别论。佛教弘法,唐代印度僧人到中国弘扬佛法,中国僧人到日本弘扬佛法,明初郑和下西洋,是弘扬中华文化。无论效果如何,都是比较文明的行动,无可厚非。日本人自认为很珍贵的文化遗产如茶道,经常积极主动地向外国人推销,为了提高推销的效果,专门雇佣一些外国人,特别是白种人来充当茶道表演中的各种角色。有一次,我作为外国人被请去喝茶。喝茶的地方是历史悠久的着名茶铺———裹千家。一群外国人围成一圈,出来介绍茶道的是荷兰人,端茶的有大胖子美国人,还有中国北京人和其他国家的人。这给我的印象是日本人还是很重视茶道的,还保存着茶道的精粹,而且颇受各国人的认可。住的时间长了,我发现日本青年好像对茶道不感兴趣。他们处于激烈竞争的快节奏的时代,没有时间去品尝茶味,只是为了解渴,买了瓶装冷饮茶,像喝其他饮料一样,咕噜咕噜下去,比《红楼梦》上说的“牛饮”都豪壮。至于茶叶的种类和特色,茶具的讲究与应用,泡茶的程序和操作,茶道的这一切,他们全然不懂,也不想知道。本国人不感兴趣不太了解的文化精粹,如何能让外国人认可呢?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向外国人宣传儒学如何好,有哪些优秀伦理内容,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如果没有兴趣,如果某些政府官员对此还带着批判的眼光,或者言行举止都没有儒学的痕迹,谁能相信呢?本国人不相信,如何让外国人相信?自己不喜欢,如何让别人喜欢?

第三种是无为式弘扬即无为示范式。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努力做好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富了,第二是强了,第三是每个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都很有教养,社会风气好,人民多数感到幸福满意,令各国各民族的人民都羡慕。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近者说,远者来”。又说:“修文德以来之”。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对别人就有吸引力,有魅力,人家就会主动来学习。这样,自己的优秀文化也就弘扬出去了。唐朝时,中国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经,即到古印度学习佛法。日本派遣大批人到中国学习文化,包括佛教。近代中国人到日本、到欧洲学习西方文化。现代中国人到苏联学习。当今各国派遣留学生,也都是主动“来学”的典型。文化传播有“来学”与“往教”的区别。主动向外介绍,就是往教的方式。《韩诗外传》卷三·第十四章载:“礼有来学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来学”与“往教”,效果有很大区别。

野蛮霸道式的弘扬不得人心;文明介绍式的弘扬收效甚微;无为示范式的弘扬是得人心的最有效的弘扬。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要发展,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有新的选择。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如何弘扬?可以而且应该向外国人宣传介绍中国文化,但是,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本国得到充分弘扬,要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要让所有人都能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传统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并能在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取得好的效应。这就会吸引很多外国人来学习、研究,实现弘扬文化的目的。说得更具体一点,现在,许多外国人都来中国旅游,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外国人,往往要到曲阜参观孔庙。如果曲阜市民对儒学毫无了解,在行为上也不够文明,社会风气也体现不出“礼仪之邦”,那么,向外国人介绍儒学如何优秀,谁能相信呢?各国官方代表团前来访问,曲阜市长出面接待,如果市长是一个“儒盲”,言行举止都与儒学相去甚远,那么,其结果如何,不言自明。因此,地方官应该是本地文化的半个专家,应该了解本地方的历史地理、人情风俗,应该读当地的地方志,所谓“入乡随俗”吧。现在讲2008年北京要办“人文奥运”,是不是也应该从这方面着手做点准备呢?观察一个人,“听其言,观其行”,观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自然也要“听其言,观其行”。有言有行,言行一致,这才有说服力。我没有别的本事,提一个参考意见,也算我为奥运尽了一点心力。

Ⅲ 孔子对中华文明作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这是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千百年来,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正统的治国理念。直到现在,这种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刻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我想这就是孔子为中华文明所做的最大贡献。

然而在汉朝建立之后,儒家的这套思想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这多亏了董仲舒这个人。在汉朝初年,刘邦为国家制定了一套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意在让国家休养生息保存实力。而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的国家实力渐渐恢复起来,曾经的那套陈旧的黄老思想并不再适合作为当前国家的治国理念,而这个时候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立刻被汉武帝采纳。由此开始,儒家思想就开始在中华民族中占据主导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Ⅳ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哪些

孔子是一个有道的生命,他承奉天命而来,做一个混沌的暗昧的世间的木铎。他的高尚的人格,使得一群俊伟的青年追随着他失道绝粮,周游四方。他们虽然在现实的功绩上没有世功所建立,但是他们对于人性价值的永恒追求为这个民族奠定了永世的道德理想的方向。孔子未出世,我们只能向往于圣王之统,我们所有的生民,只能在少数圣王的照辐之中过生活,而孔子的出现却为我们确定了每一个生命的主体价值都可以尽其本分的于天地间挺立,这就是孔子所开创的仁教。自孔子之后,中国的所有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力气完全对准了生命如何超越,如何在现实中表现最高的价值,这样的一种求道的方向。

仁教一旦开出,结果就是每一个后世子孙都可以在自己的份位上尽自己可能的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大家知道财富地位这是身外之物,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是你想求不一定能得的。而成德---生命的价值,是内在生命本质中,是有求便有,是求有益于得也,这是孟子里所说,所以孔子的价值在于,即便我们有很好的机缘,有财富地位权势,堂堂的可以挺立于天地之间,但是我作为一个人,纵使我一个字都不认得,我也可以凭我的良心在天地间尽我的本分,做天地人三才之一。这是孔子的价值。

中华民族由于原初文化的形态没有形成神的设教,而最终形成的是以人性的内在人格的挺立、而完成的尽己生命之所诚、便能够心诚而天下安这样的一个主体道德实现的文化。

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国学专家、石雕老总潘守宇常说:千年文官祖,百代帝王师.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2500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2500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中国上下5000年文化代表非孔子无与伦比!

Ⅳ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哪些方面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

培养三千弟子、整理古代典籍 、创立儒家学说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1. 哲学上的贡献 《易》是大道之源, 是中国哲学之源. 《汉书》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 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 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 《易传》的基本特点是,绕开卜筮, 阐发易理. 创立了"君子时而中","过犹不及","通变动成","中庸成道"等原则,体现了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运动过程的思想.

2.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时代,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提出"有教 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 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 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 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当仁不让于师 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
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在今天看来,仍与东西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合. 3,文学上的贡献 孔子修《诗》,正《乐》.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 《乐经》失传.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三千余篇,孔子删除其重复的,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形成了三百零五篇的《诗经》文本. 孔子还对《诗经》的主旨,作用和若干篇章作了重要解说. 《论语》中就有很多记载,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更是最近发现的孔子诗论文献. 孔子对《诗经》的解说, 涉及到文学,政治,伦理,教育等各个层面
,其中的一些重要思想,理念,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孔子整理的《诗经》和孔子的诗论,就是两千五百多年来中国文学和文论的"源头活水".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
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Ⅵ 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贡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着名学者潘守宇说一个好的老师,能让他的学生变化气质。而有一个人,有一本书,能让一个民族变化气质,这个人就是孔子,这本书就是《论语》,这个民族就是中华民族,这种气质就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气质。百年奇特几张纸,千古英雄一窖尘。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义洽生民。
历史是最好的过滤器,它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精华。1988年,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曾发出这样的声音: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年前的儒家那里去寻求智慧。联合国总部也刻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话。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我国一位官员称孔子为孔老二,韩国的官员听到后全体站立退场!韩国的学生当知道孔子不是韩国人时泪流满面!韩国三星集团的外派人员必须会背论语;韩国把24孝拍成电视剧每天播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来说,不是身上应该洗去的污垢,而是流淌在血管里的血液。

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为中华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中国人最崇拜的圣人。他被中国封建统治者封为“大成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被近代国际社会公推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还是中国师道理论的创始人,也是践行中国师道的楷模。他是当然的师道宗师。
几千年来,为了纪念他,宣传他,传播他的学说,弘扬他的道德和精神,从京城到各地,建造了许多孔子庙。这些孔子庙简称孔庙,又称文圣庙(与之相对应的是武圣庙即关羽庙),简称文庙。少年儿童入校读书,第一件事是拜孔子像。学校里每有大型活动,第一项礼仪是集体给孔子像鞠躬。每年孔子诞辰日(阴历八月二十七),全国各地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孔子的名字,在中国,在世界华人圈子里,可谓妇孺皆知。孔子及孔子思想,对于中国人来讲,就像布帛菽粟那样,须臾不可离开。
孔子的教育生涯长达近 50 年。据汉代刘向《新序》载:“孔子年二十三岁,始教于阙里,颜路、曾点、琴张之徒,往受学焉。”是孔子第一次收徒设教。后来,孔子在其门下汇聚了庞大的弟子徒众,形成了最早的儒家学派。孔子的教育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开始办学到去齐国求仕之前。此时,门徒不多,但办学很有成效。第二阶段,自37岁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周游列国之前,共计 18 年时间(其中4 年多时间在做官),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来自鲁、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弟子越来越多,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第三阶段,自 68 岁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 73岁去世,共 5 年时间。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到办学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这一时期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
孔子在中华文明的进步史上,至少有五大贡献。
文献学上的贡献。我国传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 诗经》,是由孔子整理成书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时有诗3000余篇,孔子选取其“可施于礼义”的 305 篇,按风、雅、颂分类,形成《诗经》文本,并作了解说。《尚书》又称《书》、《书经》,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相传为孔子编定。
史学上的贡献。孔子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春秋》的作者。全书仅 1.6 万余字,却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共 242年的鲁国历史。孔子修《春秋》,是出于拨乱反正的政治目的。《孟子·滕文公下》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史记·太史公自序》称,《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孔子修《春秋》,确立了许多书写历史的原则和凡例,最着名的是所谓“春秋笔法”,即:用简约的文字表达复杂的微言大义,褒善贬恶,“一字之褒,如同华衮之荣;一字之贬,无异斧钺之诛”。孔子修《春秋》,通过把历史的原始记录改写成历史着作,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史学。应该说,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才是中国史学之父。因孔子作《春秋》,“春秋”二字便成了历史的代名词。
哲学上的贡献。《易》是大道之源,也是中国哲学之源。《汉书·艺文志》记《易》之由来,“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认为在《易》之早期发展史上,有三个至关重要的阶段:伏羲始作八卦是第一阶段,周文王由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是第二阶段,孔子作《易传》是第三阶段。《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孔子好《易》,是“观其德义”。孔子以其非凡的慧觉注意到《 易》的“德义”层面,发现了蕴含于《易》之中的丰富哲理,于是作《 易传》十篇予以系统阐发。可以说,是孔子使《 易》转向哲学,从而引发了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政治上的贡献。孔子从“仁者爱人”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仁政德治,将社会公正、秩序、诚信和人民的福祉摆在第一位。提出为政要从自身做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优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治。他的政治理想,一是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一是实现“天下有道”的“小康”社会。这是孔子为中国人设定的两个理想社会的目标。
教育上的贡献。孔子创办民营学校,是打破奴隶主阶级对教育资源垄断的第一人。孔子高举“有教无类”的旗帜,冲破了教育上的分配不公,是教育面向平民的第一人。孔子先后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是中国模范教师第一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被尊为“万世师表”。孔子在教学活动中,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将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

孔子: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被奉为圭臬,指导了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教育,而且今天看来,仍然有许多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相吻合,闪烁着科学和智慧的光芒。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孔子认为,通过兴办教育可以对国家和个人,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由仆。 子曰:‘ 庶矣哉!’ 冉由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即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格和伦理道德教育,并将其放在首要地位。《论语》多次提到要致力于培养“士”、“君子”、“成人”。孔子十分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他的教学内容相当多的是以道德教育为统领。《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与操行、道德、礼义有关的内容占很大一部分。关于这一点,《论语·学而》篇中讲得就更明确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弟子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外要敬重兄长,说话要谨慎、诚实,广泛地友爱大众,亲近仁德之人。做到这些之后,有多余的力量,再来学习文化知识。这就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育才先育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的渊源。
教育对象是“有教无类”。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就是说,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只要带一束“干肉”作为“学费”,有志于学,都可以收为弟子,施以教诲。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教育革新。它冲破了此前学在官府,只有少数富家子弟和官宦阔少才享有受教育权利的樊篱,以实际行动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倡导平民教育。孔门弟子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既有鲁国权贵之子孟懿子,又有“贫且贱”的颜渊、仲弓;既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子贡,又有曾为罪犯的公冶长。
孔子收子路为徒还有一段故事:有一天孔子走在曲阜街头,看到一个年轻人,头插公鸡毛,身披野猪皮,带把剑,像个不良少年的样子,那就是子路。 孔子问他,你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孔子对他说,那么你把南山的竹子前面削尖,装上箭头,后面插上羽毛,不是可以射得更深吗?子路立刻懂了,他说就算我资质好,稍微加上后天的磨练,可以有更杰出的表现。就立刻拜孔子为师。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对孔子教学经验的经典概括。《论语·雍也》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对中等以上才智的学生,可以给他讲授比较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才智的学生,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 孔子非常注意观察学生,对所有学生可谓了如指掌,学生同样问孝、问仁、问政,他的回答往往因人而异,繁简不同。在子路与冉由探讨“闻斯行诸?”同样问题时,他的回答竟然迥然不同,他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好勇斗狠,孔子就避其锋芒,谆谆诱导,以礼相待,宽大为怀。使子路幡然悔悟。由此可知,学生千差万别,教师就应该胸中有数,既不能拾优弃劣,又不能良莠不分,最好是各有所得,统筹兼顾。
教学方法是“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善诱人” 就是“启发式” 教学,是孔子首创。《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学生必须要有疑问,然后老师才加以引导。不能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引导;不能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告诉他一个角落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此外,孔子还讲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己推人,取譬喻义,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多种诱导方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孔子曾提出“为政在人”、“举贤才”的主张。子夏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孔子的教育目的加以概括。尽管对这句话的解释分歧不小,但将学习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则是毋庸置疑的。做官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的人,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应该被授予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邦的贤能之士。孔子认为,子路果敢大胆,子贡通达事理,冉求多才多艺,从政都不会有什么问题。《论语·公冶长》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可以让他到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管理军费,冉求可以让他到一个有千户居民、百辆兵车的地区做地方官,公西赤可让在朝廷上办理外交事务,接待来访宾客。

Ⅷ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有那些方面

首先是教育方面,提出因材施教。
开创儒家一脉,被尊称为至圣先师。流传千古,对中国数千年的中华帝国历朝历代所尊崇为治国方略。
然后是对古籍的的整理,像《春秋》等,像五经,诗书礼仪乐等
嗯,这是我知道的,呵呵,肯定不全面哈!

Ⅸ 孔子一生致力于维护和恢复周礼,其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一生致力于维护维护和恢复周礼。原因是出于对周公的崇拜。孔子在《论语》中不止一次的感慨:“已矣乎,吾不复梦见周公。”等等。可见,孔子对周公是非常崇拜的。以梦见周公为荣。我们不禁要问,孔子为何这么推崇周公呢?而且一生都在推崇和维护周礼。那就是因为周公是制礼作乐第一人。周公完善了周礼。爱屋及乌,孔子一生都在推崇完善周礼。

鉴于以上几点。孔子一生致力于维护和恢复周礼。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Ⅹ 孔子的贡献有哪些

1、文化上的贡献

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孔子办学是政治家办学。他所选编设置的六种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服务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至圣先师”孔子对人类到底有哪些贡献?

阅读全文

与为恢复传统文化孔子怎么做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9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7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7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1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74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3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8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7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9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8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