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从简朴到奢华,帝国时期的罗马人为何放弃了朴素的美德
同为罗马,在共和前期,人们饮食简朴,而到了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却讲究奢华和享受,两个时期为何会如此截然不同,有着天壤之别?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罗马人放弃了原先朴素的美德?这种变化并非偶然,它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公元前2世纪,罗马几乎征服了整个地中海世界,这不仅使罗马的公有土地增加了一倍,罗马将众多被征服地的财富占为己有,使数以万计的战俘降为奴隶,为罗马人服务。于是,在罗马奴隶制经济取代了原先的小农经济,奴隶劳动取代了公民自己的劳动。原先的小农经济纷纷破产,奴隶制大庄园经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式。
到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元老院尊奉为奥古斯都,建立了元首制之后,国内的和平与经济繁荣更是明显。同时,在共和末期帝国初期,罗马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也一改以前的落后面貌,在较大程度上有了进一步地发展。那时,西方各行省的各种手工业重新得到振兴。比如当时高卢的金属、纺织、陶器等产品行销中欧、不列颠和西班牙。
与此同时,帝国内部的行省与行省之间,商品贸易特别兴盛。各行省将自己本土生产的各式农产品,包括粮食、葡萄、橄榄和无花果等,与其他行省进行贸易。这种贸易的繁荣,曾一度成为这些行省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罗马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包括与东方的贸易也相当发达。东方各行省生产的各种奢华用品,比如贵重的布料、精美的地毯、优质的羊皮、奇异的香料、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艺术器皿等通过贸易渠道从四面八方进入罗马,而这一切都为罗马人享受奢华的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
⑵ 东罗马帝国的贵族制度,具体点!
罗马的君主制分为两种,帝国时代前期实行普林斯制,后期实行多米那特制。
普林斯制(Principatus)一般称为元首制,它表面上依然保留共和时代的民众大会和元老院,但这些国家机构的职能被大大削弱,而帝国元首集军事、行政和宗教大权于一身,并且可以不断连任,成为实质上的皇帝。可以说,普林斯制是从共和制向君主的过渡阶段,它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制之实。普林斯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君主的个人权力,使元首能有效控制内战初定而又疆域广阔的罗马帝国。实事证明这样的政体是行之有效的,它确保了罗马帝国两百多年的和平,为帝国前期的社会发展创造条件,也使帝国境内的各个行省逐渐罗马化。
公元3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的局势再度混乱,迫使军事专制的不断加强,帝国的政体从普林斯制转变为多米那特制。多米那特制(Dominatus)意为君主制,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后期的罗马帝国政体终于除去了表面共和制的伪装,实现了公开的君主专制。皇帝自称为多米那斯,宣扬君权神授,其命令有法律效力,掌握民众的生杀大权,并且采用东方的君臣之礼,所有官员都必须效忠皇帝。皇帝不但采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还利用基督教巩固统治。
从军事民主制到共和制,再到君主制,罗马的政治制度一直不断革新,正是这种政体革新为罗马帝国的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它每一次前进的脚步都适应了国家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反观一水之隔的希腊,虽然希腊人把城邦文明发展到了极致,可祟尚自由的希腊却一直没能出现君临四方的君主,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有灿烂的文化,却没有强大的国家。而罗马如果一直局限于同城邦社会相适应的共和政体,那么也无法成为雄霸欧、亚、非三大洲的伟大帝国。
⑶ 欧洲贵族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我认为,欧洲贵族生活方式不是张扬出来的,而是通过很多细节,弥漫式地、渗透式地表达出一种贵族气息。
欧洲贵族几乎是世袭的,因此他们对美要求也很高。一般来说贵族们在家具的选择上都会挑选经典的、尊贵的、已被认同的品牌。几乎每一件有名的品牌家具都有它的一段历史和背景。对上流文化消费没有引领一说,通常他们买的东西都比较局限于一两个出名的品牌,而品牌也同样以世袭的方式传承其风格。
体现“贵族文化生活”的日常活动:
社交舞会。是欧洲贵族在宫廷、城堡举行的一种交际舞会。
击剑,击剑是当时贵族子弟必修的格斗训练。
马术,骑马、赛马作为是最具代表性贵族文化生活的运动。
室内乐,欧洲的贵族常常在他们宽敞舒适的沙龙中举行非正式聚会,宴请政界名流或者文人雅士,席间由贵族的私人乐团演奏清雅的音乐。
欧洲的贵族文化生活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不管是音乐、舞蹈、美术,还是文学,数学,自然科学都有相当的修养,这样才有了各种各样的所谓上流社会的社交聚会,比如交谊舞。贵族的身份,爵位,意味着就是不用劳动也有丰厚的年金,衣食无忧。所以上流社会的人都有充裕的时间,他们可以任意去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欧洲的贵族有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科学研究中去,比如最着名的英国皇家学院,定期举办讲座什么的都是贵族们去听。规模盛大的舞会,奢华的礼服,显然不是平民能负担的起的。贵族们在一起讨论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科学,就有了各种所谓高雅艺术形式的大繁荣,这种欧洲的贵族文化生活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⑷ 古罗马文化的特征
古罗马与古希腊艺术十分接近,古罗马艺术是古希腊艺术的延伸、继承和发展。他们共同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古希腊包括欧洲东南部的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他给后世留下许多神话传说。古希腊雕刻建筑多从中汲取材料。古希腊雕刻写实而优美,意境高雅,被称为西方古典现实主义典范。古希腊雕刻分三个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的“代达罗斯风格”,这一时期,与东方接触中推动了雕刻艺术发展。虽然尚未成熟,作品较为呆板,缺乏生气,但其人物形象刻画的理性而严谨。前5--前4世纪的“古典时期”,这时期艺术家展开对人体解剖探索,奠定古希腊雕刻的重要地位,使雕刻更富于动感。“古典时期”是希腊雕刻最辉煌的时期,这一时期雕刻艺术逐渐成熟,并形成独特的艺术特点,达到鼎盛的局面。他们雕刻多以男女裸体为主,但看上去坦荡无邪,姿态和表情都显示一种高贵的单纯。杰出的作品有《雅典娜处女像》《命运三女神》、《掷铁饼者》、《荷矛的战士》等等。公元前4世纪的古典后期,因各城邦混战不已,经济衰退,阶级矛盾激化,雕刻艺术改变原来崇高庄重气概,取而代之是优美柔和的风格,体现人们对现实平静生活的向往。古希腊雕刻最后一时期是公元前4—前2世纪“希腊化时期”,它是古典时期的继承与发展。由于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化,社会生活不平静,雕刻题材也多样化。既有保持古典艺术特点的,如《维纳斯像》,又有反映屏门枫树的雕刻。在风格上表现肉体痛苦与激情成为主要趋势,如《拉奥孔像》,《垂死的高卢人》等古希腊建筑也有很高水平,尤其是神庙建筑。有诸多的建筑风格:身后朴实刚健和谐的多利亚式,轻快柔和自由流畅的爱奥尼亚式,风格华丽纤巧的克林斯式。希腊建筑以雅典卫城最负盛名。它不以宏大雄伟取胜,而以端庄典雅匀称,修美见长。卫城建筑配合白色大理石表现出神祉那种不近凡俗,不染尘嚣的美。希腊绘画多湮没不存,多不可考,但仅存的瓶画却形象生动,布局均衡饱满,达到工艺美术的高度成效,具有一定的艺术地位。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了希腊本土,公元前30年击败埃及的托勒密王朝,自此,原来为希腊所统治的广大地区,包括希腊本土,全部归入了罗马帝国的版图。罗马成为希腊之后的西方政治、文化的中心。
罗马征服希腊后,掀起了一场希腊热,他们把希腊文艺作品当作典范,加以模仿,甚至抄袭。大量艺术品,尤其是雕塑和绘画当作战利品劫运到罗马,用来装点、充实罗马城。同时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艺术家、工艺师、工匠等被当奴隶和人质集中到罗马,这就为繁荣罗马文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正如古罗马着名诗人贺拉斯所言:“被俘的希腊反使蛮族主人成为俘虏,她把艺术带给了粗野不文明的拉丁姆。罗马征服了希腊,在另一种意义上,希腊征服了罗马."罗马文化毕竟在罗马政治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庞大帝国在吸收融合东西方文化基础上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古罗马文化。罗马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直接根据面具制作肖像雕塑。这种肖像酷似真人,没有艺术的创造性,不过它却奠定了罗马肖像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罗马肖像的精神气质主要通过头部表现,希腊人则通过身体姿态动作来传达,所以罗马雕像如果缺了头部,余下的部分就没什么意义了,而希腊雕像的生命充满身体各个部分,即使只剩下断臂残躯,仍然能给人以特有的生命和美感。古罗马建筑以希腊为楷模,但又具独特风格和特色。罗马建筑以圆顶大跨度为主,使用拱券结构,建筑规模宏大,形体壮观,体现英雄气概,也象征权力。古罗马强调英雄,强调人本身,追求美与力量的结合。角斗场作为古罗马建筑重要代表,流露出一种罗马帝国异常雄壮的霸气,一种略带看似不修边幅的粗犷。虽然万神殿是古罗马神庙建筑的杰出代表,但我认为角斗场更有气质,更能表现出古罗马特色。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但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象力,更趋近于实用,是现实主义的体现,在形式上,罗马追求宏伟壮丽,与古希腊强调“和谐”不同。古罗马总的美学思想是“崇高”,有一种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
希腊人与罗马人共同创造了西方古典文化,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源流。他们共同处在于含有民主性和科学性,但希腊与罗马又各有特点:与罗马相比,希腊更富于理想主义精神;与希腊相比,罗马更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光辉的希腊,伟大的罗马!
⑸ "一切权力属于凯撒"! 罗马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罗马文化最终走向了尽头
罗马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1-质朴务实的传统美德
2-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感
3-虔诚敬神的宗教态度
4-遵纪守法的习惯风气
5-求实致用——罗马文化最重要的特征
--------------------------------------------------------------
为什么罗马文化最终走向了尽头?
罗马帝国作为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的集大成者和希腊、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其文化成就对后世的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罗马人广泛学习、吸收和利用了先前各时代、各民族尤其是希腊民族创造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罗马自己独特的文明,使之成为古典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后世文艺复兴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贵族的荒淫,性病的肆虐,导致了贵族的质量下降,逐渐失去了领导与控制的能力,再加上铅中毒,总之,贵族的衰落加快了罗马帝国的衰亡
⑹ 什么是罗马文化
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属于传承关系。从罗马的史前时代到帝国时期,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都给以不同程度的深刻影响。当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罗马人在继承希腊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有新的创造,因而丰富了西方古典文化。
一、从远古传说。看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的关系
古罗马国家建立在意大利半岛,根据考古发掘,意大利半岛存在过旧石器时代,当时的居民可能是克勒特人。新石器时代的居民则是来自非洲的利古里亚人。公元前二千年代初,一支印欧部落从东北方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拉丁人就是这些部落中的一支。拉丁人定居在中部意大利的拉丁平原。拉丁人在这里兴建了一些城邦,罗马城邦就是其中的一个。一般认为,罗马城的出现约在公元前8至7世纪。
关于罗马城的创建,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据传,在公元前12世纪,希腊人兴师远征特洛耶,攻打了十年也没把城池攻破。无奈,希腊人最后用木马计才攻陷特洛耶。在特洛耶攻毁之际,埃尼亚斯(他是女神维那斯与世人昂喜赛斯结合所生的儿子)带着儿子阿斯卡纽斯逃跑了。父子二人漂洋过海,最后来到拉提乌姆的海岸。当地国王拉提努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把女儿拉维尼亚嫁给埃尼亚斯。埃尼亚斯死后,阿斯卡纽斯便建了一个新城阿尔巴·隆加。从阿斯卡纽斯开始,经过好几代,到努米托尔执政时,发生了内江,弟弟阿穆里乌斯把哥哥努米托尔推下台,自己作了国王。为了铲除后患,阿穆里乌斯杀死了努米托尔的儿子,并把努米托尔的女儿西尔维亚送到神殿作贞女即女祭司,还命令她宣誓永不嫁人。但后来,西尔维亚违约与马尔斯神结合生下一对孪生子,因而,她被阿穆乌斯处死。国王又下令把孪生子投到台伯河里溺死。但是,奉命做这件事的奴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两个小男孩装在篮子里,放在浅水处。当上涨的河水退去之后,篮子留在地上。从附近山区跑到河边饮水的一只母狼卡皮托里纳,听到孪生子的哭声跑过来,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他俩。没多久,国王的牧羊人乌斯图鲁斯便找到了这两个孩子,带回家交给妻子拉伦娣来抚养。他们给孪生子起名,老大叫罗慕洛,老二叫勒莫。当兄弟俩长大并知道了自己的出身之后,便举兵攻打隆加城,杀死阿穆里乌斯,把外祖父努米托尔重新扶上王位。小哥俩不愿留在隆加城,决定到别处另建新城。在建立新城时,兄弟俩发生矛盾,并争吵起来。哥哥罗慕洛一气之下把弟弟勒莫刺死。罗慕洛把新建的城市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罗马人从罗慕洛的名字引伸出罗马(Roma)的名称。罗马建城发生在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古罗马人每年都在纪念这个建城节。因母粮用乳汁喂养罗慕洛兄弟,所以,古罗马人把卡皮托里纳母狼作为罗马城的象征,并把2月15日作为辟狼节。
这段神话故事虽离奇古怪,与史实不符,但我们从这里可以窥见,在古罗马史前时期,希腊文化已对罗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那时希腊文化是先进的,罗马文化是落后的,罗马人在续族谱时,自然要向希腊人靠拢了,并把自己的祖先落实在奥林匹亚神的身上。
如果我们从神话中回到真实的历史过程中,同样可以看到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希腊在意大利地区的殖民地城市上。
意大利中部、南部和西西里岛,早在爱琴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希腊殖民城邦,自此,大希腊的名字就出现在希腊发展史上,并构成希腊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早期罗马时代,沿着南意大利海岸直到坎佩尼亚的地方都是希腊的殖民地。在这里有库麦、拿波里、波希多尼亚、埃利亚、列吉乌姆、克罗托、塔连图姆等城市。肥沃的西西里岛是希腊人与迎太基人激烈斗争的场所;希腊人把岛的东半部殖民地化了,而迦太基人则占领西半部。萨地尼亚岛和科西嘉岛也是希腊人和迦太基人争夺的对象。在古罗马的史前时期,希腊文化就是通过这些希腊殖民城市传播到罗马城的。这种传播是长期的,渐进的,影响也是很深的。罗马人在共和国以前,从南部意大利的希腊人那里借用了希腊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拉丁文。自此,罗马人脱离了野蛮状态而进入了文明时代。
罗马人不仅仅从希腊殖民城邦那里汲取了文化营养,而且还从希腊化的伊达拉里亚人那里吸收不少东西。据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看法,伊达拉里亚人是吕底亚人,他们因饥饿而在王子提东莱诺斯的率领下循海路西行来到意大利中部,在台伯河以东的翁布里亚居住的地方建立一些城市。
罗慕洛建城之后,罗马便进入了王政时代(公元前8—6世纪)。罗慕洛是第一任勒克斯(即所谓的王)。罗马城和伊达拉里亚人的城市相毗邻,关系自然密切,这种关系甚至发展到在王政时代的七个王中有三个是伊达拉里亚人。前四个是拉丁人(罗慕洛。努玛、图鲁斯、安库斯),后三个是伊达拉里亚人(塔尔克维纽斯、赛尔维乌斯、高傲者塔克文)。
正由于伊达拉里亚人与罗马人这种特殊关系,所以,伊达拉里亚人对罗马人的文化影响就比较直接。例如,在罗马远古的口头文学作品中,有一种讽喻诗,它是在收获的季节,有舞蹈伴随的诙谐的合唱歌。据说,这种诗歌是来自伊达拉里亚人的菲司肯尼亚城。
伊达拉里亚人对罗马文化的影响最大者莫过于建筑,拱顶法建筑源于东方和希腊。罗马人从伊达拉里亚人处首先学会了这种建筑方法。我们几乎在所有的罗马古代建筑物上看到拱顶建筑技术。伊达拉里亚人的神殿大不相同,它几乎是方形的,并有很深的柱廊结构。罗马人吸取了伊达拉里亚人的建筑术,在卡庇托里乌姆山上建设了丘庇特、朱诺和米混尔瓦神殿。早期的其他罗马神殿也属于这一类型。
更值得一提的是王政时代后期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与伊达拉里人密切相关的。
罗马有三百个氏族,每十个氏族组成一个胞族即库里亚,共三十个胞族;十个胞族组成一个部落即特利具,共三个部落,它们是拉丁部落,萨宾部落和阿芬了部落,三个部落组成罗马民族。罗马民族是个封闭的民族,只有罗马本土的这些旧有居民才能成为罗马公民。他们总称为帕屈尔人。罗马公民是宗教性的奴隶主集团,它包括两个层次:氏族贵族和一般氏族成员。
与享受特权的罗马公民相对立的是罗马平民。罗马平民由三部分人构成:被征服的邻近部落而强行移居罗马者;从郊区和较远地区移居罗马者;外国人。他们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他们是自由人,在罗马危难之际,有保卫罗马的神圣义务。然而,他们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既不能参加公民大会,也不能担任任何社会职务。他们中间虽然有部分人发财致富,上升为工商奴隶主阶级,但仍被帕屈尔人所鄙视。因此,在平民中间便滋长起一种对帕屈尔人不满的情绪。随着平民的增多和不满情绪的增高,就出现了平民斗争。平民斗争主要表现在平民与罗马氏族贵族的斗争上。平民与罗马氏族贵族斗争的最初成果,就是迫使王政时期的第六个王塞尔维乌斯实行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按财产多寡把罗马居民(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划分为五个等级;建立百人队会议;按地区(不是按血缘关系)划分四个部落。
塞尔维乌斯的改革是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这正如恩格斯所言:“在罗马也是在所谓王政废除之前,以个人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古代社会制度就已经被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新的、以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的真正的国家制度。”
罗马政治制度的变革运动仅是个新起点,它将随着高傲者塔克文的篡权而日益深入。
高傲者塔克文是塞尔维乌斯的女婿,他有篡夺王位的野心。他与妻子共同策划这一阴谋活动。一天,他认为行动的时机已到,便率领着武装起来的篡权小部队冲击元老院。他穿着勒克斯的服装。坐到勒克斯的宝座上。老勒克斯塞尔维乌斯闻讯急忙赶来,大声责斥塔克文:“你怎么胆敢在我还活着的时候坐到王座上?”老国王想把篡位者从王座上拉下来,无奈力不从心,拉不动塔克文。这时,早已把自己的岳父大人视为眼中钉的塔克文,举手抓起塞尔维乌斯,摔到石阶上,叛乱分子一拥而上,打死了老国王,并把尸体扔到街上。高傲者塔克文就这样靠暴力作了第七任勒克斯。
塔克文的妻子塔丽雅第一个前来庆贺。当庆贺完毕乘车回家时,车夫突然勒住了马。车夫惊慌地指着躺在街心的塞尔维乌斯的尸体,对女主人说。“怎么办?”塔丽雅对父亲的尸体不屑一顾,命令车夫驱车从尸体上轧过去。这样,塔丽雅就成为千古罪人。为此,罗马人民把这条街起名为“罪人街”。
高傲者塔克文上台后,妄图建立东方式的独裁统治,杀死了许多反对者,其中有一位名叫马尔克·尤尼的贵族及其长子。塔克文对马尔克·尤尼的小儿子布鲁图却大发慈悲,不仅不杀,而且作为义子收养在家。布鲁图成人后,知道塔克文是杀死父亲和哥哥的死敌,于是,就把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心里,待机复仇。
罗马人对塔克文的专制统治也心怀不满,待机起事。公元前510年,塔克文的儿子公然污辱一位贵族妇女而成为罗马人民起义的导火线。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国王的长子赛克斯图斯在罗马人围攻阿尔戴阿城的时候,和同族人柯拉提努斯、国王的外甥路克优斯等人一同饮宴。宴席上,话题转到妻子的身上,每个人都夸赞自己的妻子。柯拉提努斯提议做一次调查活动:大家一同回家,看看他们的妻子正在做什么。大家热烈响应,并立即行动。他们骑上马,几个小时便来到罗马城。他们发现国王的儿媳正在和自己的女友们饮酒取乐。接着他们又到柯拉提努斯的家里。这时柯拉提努斯的妻子鲁克列提亚,完全按照善良的罗马主妇应做的那样,在深夜里还坐在女仆们中间纺毛线。调查结果,无疑柯拉提努斯成为胜利者。然而揭乱的种子也由此萌发。鲁克列提亚的美丽和贤惠,使国王的儿子赛克斯图斯的心中燃起了情欲之火。几天之后,他便背着柯拉提努斯到鲁克列提亚的家中。她热情地接待了他,用完晚餐后便把他领到给他准备的住所。入夜后,赛克斯图斯象个鬼魂拿着白刃宝剑爬进鲁克列。提亚的寝室,并使用各种威吓的手段而占有了她。第二天早晨,在赛克斯图斯走后,鲁克提亚便把丈夫和父亲召到家中,向他们讲明夜间所发生的事情,然后拨出藏在衣服下面的刀子,刺进自己的胸膛。
以布鲁图为首的亲友们把鲁克列提亚满身是血的尸体放到罗马广场上,号召罗马公民们起来打倒塔克文的专制统治。罗马人民怒不可遏,纷纷拿起武器,一举推翻了塔克文的政权,王政结束。
公元前509年,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布鲁图被推举为第一任执政官。自此,罗马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果说,伊达拉里亚人前两任勒克斯从正面推进了罗马政治制度的变革,那么,第七任勒克斯则从反面影响了罗马的政治制度的变革。
二、希腊与共和时期的罗马文化
1.共和初期,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
罗马进入共和时期,标志着由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随着罗马人文明程度的发展,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首先我们从宗教意识上看这种影响。宗教是早期罗马思想最典型和最主导的形式。远古的罗马宗教是原始的多神教,这种多神教与万物有灵论的形式是十分近似的。在罗马的概念中,每一种物体都有自己的神。每个人都有他的本命神、保护神,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维斯塔即女灶神。童年时期的神更多,据说有四十三个:婴儿第一次啼哭的神、初生婴儿的知觉神、第九天的神,走第一步的神、摇篮神等等。这种众多神的划分,反映了这时的罗马人不善于抽象思维的情况。
早期罗马宗教的另一个特点是神的形象还未定型。人们只能用一些标志性东西来表示神。例如,用长枪表示马尔斯,用石箭表示丘庇特。直到公元前6世纪,在希腊文化的影响下,罗马的神才开始有了人的形象,并且分化出最高神丘庇特。从公元前5世纪,特别是从公元前4世纪,希腊那种诗意的多彩的宗教意识,通过坎佩尼亚的希腊人而传播到罗马那干燥的平淡的宗教世界,于是引起罗马宗教的变革。罗马神渐渐失去了原来的性质,他们不仅都获得人形,而且有了个人的特性,并获得了神话上的修饰。在希腊宗教的强热影响之下,罗马神和希腊万神殿的神都同等起来。例如,丘庇特等于宙斯,米涅尔瓦等于雅典娜,狄亚那等于阿尔台米戴,维涅拉等于维那斯等等。
其次,我们从文学上看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在希腊戏剧的影响下,罗马一些喜闻乐见的小型戏剧也产生了。一种是在一年一度的狂欢节上表演的。狂欢节是罗马人为了向播种之神撒尔努斯献祭而举行的撒图尔那里亚节,时间在十二月份。在连续举行七天的节日里,人们可以尽情地欢乐、狂饮、也可以在性行为上放荡不羁。并且把奴隶“解放”一天,在这一天里,奴隶们在桌子上吃饭,而他们的主人则来侍奉他们。这是表示在撤图尔努斯的黄金时代,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在节日里,除了物质娱乐之外,还有精神娱乐,这就是表演和观赏戏剧。
另一种戏剧是阿铁拉戏,它是由坎佩尼亚的一个希腊城市阿铁拉而得名。它是一种小型的笑剧,类似希腊的滑稽剧。剧本非常简单,里面充满了粗暴的讽刺话和开玩笑的话。
第三,我们从风俗上看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在共和国初期,罗马人在与有文化的坎佩尼亚人交往中,学到许多东西。特别是在罗马上层社会中,希腊语开始流行。罗马人的生活习俗也开始希腊化。例如,罗马人在以前是坐在桌旁吃饭的,现在则躺在桌旁吃饭;罗马人还学希腊人的样子,把头发剪短和刮胡子。住房中的装饰品开始增多,在公元前3世纪初,在罗马贵族的桌子上摆设了银制的器具等。
罗马共和国早期,希腊化还未广泛开展,从总体上看,罗马文化仍保持本民族的简朴特色。
2.大征服之后,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
公元前3世纪,罗马开始大规模地对外扩张,希腊文化便从各个渠道渗透到罗马人的生活和文化中去,罗马文化的希腊化也全面而迅速地展开。
罗马人在征服活动中,在军事、外交和商业上,与希腊人发生广泛而经常的联系。他们亲眼看到了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和希腊本土的富裕希腊人讲究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希腊艺术品和大量图书源源不断地运到罗马。大量希腊人也以奴隶、人质和外交官的身分进入罗马社会。罗马的教师、医生、演员等文化工作大都由希腊人所充任。特别是具有高度教养的希腊知识界人士,对罗马影响更为巨大。于是在罗马人中普遍产生了对希腊文化怀有赞慕的心情。早在公元前3世纪初,在新贵族中学习希腊语已蔚然成风。他们模仿希腊的建筑,他们雇佣希腊的雕刻家。甚至有的发展为希腊狂。例如路克优斯,因他的赫赫战功,当罗马人决定在卡庇托乌姆山为他树立雕像的时候,他竞要求雕像穿希腊的衣服;阿尔比努斯甚至不用罗马语而用希腊语写罗马史。
希腊文化的影响不只限于新贵族阶层,而且波及到广大居民。例如,公元前212年,根据元老院的决定,为了使国家避祸招福,罗马公民要为崇奉阿波罗神而举行全民性的赛会。
当希腊文化象潮水一样涌进罗马人的生活中来的时候,元老院不得不采取严厉措施对付那些过激分子。例如,公元前186年,元老院发布了反对崇拜狄奥尼苏斯的特别决定。大约有七千人因独犯这一决定而受审判,许多人还被处以死刑。过了一些时候,又有三千人因参加希腊酒神大祭典而受到惩罚。当然,罗马文化希腊化,这是一股历史潮流,什么力量也遏制不住。
在希腊文化强烈影响之下,罗马文学首先希腊化。过去罗马人所前发的许多文学形式,都被强有力的希腊文学形式所扼杀。
第一位希腊化罗马诗人是安德罗尼库斯(公元前280—204年)。他原是希腊籍奴隶,后来被释放。他首先用拉丁文翻译了荷马史诗。为了在公元前240年的罗马赛会上表演戏剧,他受托翻译改编幼里披底斯的悲剧和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他是第一次把希腊的剧介绍给罗马人并使希腊的诗体韵律适合于拉丁的语言。公元前207年,他又受托编写了对朱诺神的赞歌,这是一部抒情诗。
在安德罗尼库斯的基础上,涅维优斯(公元前270—200年)开始写作罗马的历史和创作喜剧。在他创作的喜剧里,既具有希腊形式,也具有许多纯罗马的特色。自此,独特的罗马文学开始发展起来。后来的文学家们,例如思尼乌斯(公元前239—169年)、普劳图斯(公元前254—184年)、铁伦提乌斯(公元195—159年)等,都循着他开拓的罗马文学道路前进,获得了丰硕的文学成果。
其次是造型艺术的希腊化。从公元前3世纪起,希腊对造型艺术的影响加强了。除了神像是用青铜雕像,在建筑方面,这时修建了一些希腊化类型的巨大公共建筑物。其中之一就是所谓的“巴锡里卡”。这是一种用来进行审判和洽谈商务的建筑物,它上有顶盖用国柱分成几部分。这种建筑物的典型是公元前184年由加图在广场上元老院的旁边建筑的那座“巴锡里卡”。此外,罗马人开始建造柱廊和拱门,上面饰以希腊式的镀金雕像。神殿的建设也继续进行,希腊化的风格日益占统治地位。
第三是罗马风俗日益希腊化。公元前3至2世纪,在希腊文化的强烈影响下,罗马人的日常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罗马旧式的住宅,按照希腊住宅模式进行了改建。住宅内外也进行了精美和豪华的装饰。在富人之家摆设了希腊艺术品、书籍、银制器皿等。餐桌上饭菜也发生变化,不仅菜的数量增加了,而且做得比以前更加精美和好吃。职业厨师已把女主人挤出厨房。基于饮食的需要,做饭技术也发生分化,面包的烤制和点心的制作等已成为专门的行业,仅罗马城就有一百七十一个面包店。希腊的葡萄酒和本都的鱼也成为罗马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酒佳肴。一些重要的饮宴也必须有希腊竖琴的演奏和舞蹈家的歌舞相陪伴。
罗马人的社会生活也与家庭生活一同发生变化。节日和人民游乐的数量增加了,时间也延长了。在赛会上,除了赛跑和赛车之外,还有希腊运动家的体育表演。希腊的戏剧演出也成为罗马人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马人观赏剑斗和逐兽的粗野情趣。剑斗是为纪念死者而以人为牺牲的一种人祭残余。这种粗野的娱乐活动多半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坎佩尼亚的希腊人影响之下才出现于罗马的。公元前264年,布鲁图兄弟第一次在父亲的葬仪上组织了三对剑斗士(即三对角斗士奴隶)的格斗。后来,剑斗的规模越来越大。公元前216年在罗马出现了二十二对剑斗式的格斗;公元前183年出现了六十对剑斗士的格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数字还继续增加。逐兽是剑斗士与野兽格斗,它是与剑斗平行发展的,常常又和剑斗有关系。第一次大规模的逐兽观赏是发生在公元前186年,这一年罗马从非洲运来一批雄狮等猛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奴隶主阶级的精神世界被野蛮性和残酷性所充斥。
⑺ 古罗马贵族共和制的特点是什么
贵族民主、平民监督、法律维护.
古罗马的共和制的突出特点是贵族把持政权,在共和制时代,罗马的执政官是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来的。
⑻ 古罗马是什么文明
古罗马文明 第一节 罗马对地中海地区的征服 罗马的政治史以罗马征服意大利乃至整个地中海地区为其主导线索之一。在这一对外扩展 的历程中, 罗马从一个城邦发展为帝国,其政体由贵族共和国演化成专制君主制。罗马 国家的法律和行政管理也有相应的变化。 地中海地区和意大利的地理环境 罗马坐落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第伯河谷,意大利则居于 地中海周边地区的中心。这一地理位置对罗马后来的扩张十分有利。 地中海盆地各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差别不大,周围的欧、亚、非三大洲由海路连结;夏季的 贸易风有力而不疯狂,便于船舶航行,而沿岸的岛屿是良好的导航标志。地中海被罗马人 称为“我们的海”,是罗马帝国重要的交通途径。充沛的日照和干燥的夏季有利于橄榄、 无花果和葡萄这三种当地主要果树的生长;橄榄油是重要的食品和日用品。相对贫瘠的土 地促成比较重视精耕细作的农业,但畜力、水力和风力都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耕作基本 上靠人力。 意大利是地中海地区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的一部分。这里的夏季比其他地方要凉快湿润一些 ;亚平宁山脉穿越整个半岛,河谷和火山灰覆盖的地区土地肥沃;山间草场丰美,畜牧业 发达。比起西欧较北地区的法国和英国,意大利的可耕地在国土总面积中的比例要小。铜 和铁是主要的矿产资源,满足了工具和武器制造业的需要。多山的地势妨碍了陆路交通, 也迫使罗马人后来重视修造道路。北部的阿 尔卑斯山多隘口,迁徙的民族可以由此进入 ,但大规模的外族入侵要到罗马帝国晚期才发生。古代意大利无深水良港,但漫长的海岸 线、居于地中海中部的位置和作为罗马帝国政治中心的地位仍然使之成为海上交通的枢纽 。 罗马兴起以前的意大利 罗马兴起以前的意大利史现在只能凭借考古发掘得到大致的了解 。人类的足迹在20万年前就出现在这里。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的农耕者开始在此定 居。在经历了铜器和青铜文化之后,意大利于公元前1000年以后进入了铁器时代,当时北 来的印欧语系民族已经进入了中部的拉丁姆地区。公元前7世纪前半叶,在拉丁姆逐渐出 现了40个左右的城邦。这些城邦以父权制的家族为基本单位,国王之外还有家族长组成的 元老会议和公民大会。城邦之间有结盟关系和共同的宗教庆典。坐落在第伯河边的罗马城 邦后来逐渐变成拉丁姆各城邦的领袖。 在很大程度上,罗马的成长得益于拉丁姆北边的伊达拉利亚文化之影响。伊达拉利亚人的 起源不明。自希罗多德起就有关于他们是土着还是来自小亚细亚的争论。有的现代学者推 测,伊达拉利亚人中间的统治者可能是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来自亚洲的武士,具有较高的 文化和管理水平,与当地原来印欧语系的维兰诺微人杂居通婚,形成一种新的文明。伊达 拉利亚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托斯坎尼,多森林和泥沼;为自然屏障所隔绝的许多居民点后来 发展成各自独立的城邦,政治统一倾向微弱。 伊达拉利亚的宗教仪式基本上是一种占卜术,也有类似中国看风水的内容;所信的神灵多 半阴暗残酷,和希腊罗马明快欢愉的诸神大不相同。活人常被当作供奉神灵的牺牲品,而 且让他们在决斗中互相残杀,是后来罗马观赏角斗士表演风气之由来。各城邦的君主制到 6和5世纪时被贵族寡头政治所取代,中产阶级的地位也有所上升。伊达拉利亚城邦都有自 治权,但相互之间有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伊达拉利亚文字到目前为止仍未被解读,仅凭 考古材料很难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关系有详细的了解。贵族显然役使一些下层人民为其劳作 ,过着奢侈的生活,但我们不知道生产关系的细节。水利工程、铜铁的冶炼和金属器物的 制造为伊达拉利亚人所擅长,他们还与希腊和亚洲保持活跃的贸易往来。 希腊人在公元前8世纪末叶已经开始较大规模地移民到意大利南部。他们带来了橄榄树和 葡萄。希腊字母是拉丁字母的原型。希腊的青铜器、陶器、建筑风格和雕塑都为古代意大 利人所喜爱和模仿。希腊的军事战略和建城术也传到了意大利。希腊城邦互相争斗激烈, 他们在意大利的殖民地也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伊达拉利亚人在公元前7 世纪前半期就在拉丁姆有很大的文化和政治影响,但他们自己缺乏统一的政治体制,所以 无法在那里建立可以被称之为帝国的统治形式。伊达拉利亚人在公元前524年攻打希腊殖 民地库美受挫,拉丁姆的各城邦乘机起事。罗马的兴起结束了伊达拉利亚在拉丁姆的霸主 地位。 罗马的起源和成长 罗马城位于第伯河的东岸,靠近拉丁姆和伊达拉利亚的交界处;周围 土地肥沃,足以支持较多的人口。第伯河通海,便于和外国贸易;罗马又处于该河流之渡 口,所以也控制了意大利中部地区陆路交通的枢纽。 关于罗马的起源有许多传说,而真实的故事只能依靠考古学的证据来了解。根据当地的民 间传说,“罗马”之名来自罗慕路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勒摩斯与战神马尔斯有血缘关系 。因为是私生子,罗慕路斯被扔进第伯河,神灵把他救起,还让一头母狼以奶喂他。长大 后,罗慕路斯建立了罗马城。这一传说最迟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存在了。公元前5世纪的希 腊作家荷拉尼库斯提供了关于罗马起源的另一种说法,认为特洛伊王子伊尼阿斯是罗马的 创立者。公元3世纪时,罗马人也接受了特洛伊人建城的观点,把罗慕路斯和伊尼阿斯两 个传说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一罗马化的希腊传说,伊尼阿斯在特洛伊陷落后飘泊到意大利 ,受到当地国王拉丁努斯的款待,并和他的女儿拉维尼亚结婚。他们的儿子阿斯卡尼亚斯 之后有12王,其中最后一位国王努米托儿的两个外孙即为罗慕路斯和勒摩斯。近现代的考 古发掘证明,罗马所在地方要到铁器时代(公元前1000年以后)才有稳定和比较密集的农 牧居民点,而伊达拉利亚文化到公元前7世纪前半期在当地已占主导地位,传说中统治罗 马的第一个伊达拉利亚国王塔克文据说也是在这一时期获得王位。公元前1世纪中叶的罗 马作家瓦罗推算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753年。这一日期为罗马人普遍接受。罗马人相信他 们在建国之初受到7个国王的统治,其中最后的3个是伊达拉利亚人。王政时期的第二个伊 达拉利亚国王塞维·图里乌斯所推行的改革(公元前6世纪中叶)被认为对后来的罗马政 治和社会结构有重大意义。他的改革首先是重新组织罗马的军队。 最早的罗马军队由3个部落(特里布)各提供1个千人队的步兵;每个千人队指挥官的手下 有1队骑兵,各100人。每个千人队由10个百人队组成,与每个部落的10个库里亚相对应。 每个库里亚有10个氏族构成。当时罗马有许多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的外来人,没有公民权, 也没有服兵役的义务。塞维废除3个旧部落,以地域为基础建立了21个新特里布,把那些 外来的居民也编纳在内。到公元前241年,罗马城市和乡村一共有35个特里布,其后新征 服的领土都被划入已经存在的特里布。特里布取代库里亚成为行政单位。在这一时期前后 ,步兵也由使用方盾和投枪改为用圆盾和短剑,还装备有头盔和胸甲。改革后的罗马军队 有193个百人队。公民按财产分为5个等级。富有的第一等级提供80个百人队。第一等级之 上是骑士等级的18个百人队。新的一种公民大会以百人队为单位来组织:每个百人队首先 得出自己的多数意见,然后在大会上投票,每队一票。骑士和第一等级有98票,在193总 票数中占多数。富有者享有政治特权,但确实承担了沉重的军事义务。上述改革并不是全 在塞维统治时完成的,但可能他做了主要的工作。 公元前510年,最后一位国王“傲慢者”塔克文被罗马人民驱逐,城邦的君主制结束,共 和国取而代之。这一社会转变的原因和细节不是很清楚。可以肯定的是,王政时代的国王 地位原来就比较弱小,君主制本身是原始而且不发达的。罗马共和国由贵族所建立,其政 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为他们服务。50个贵族氏族只占自由民的十分之一弱,但其成员经济 实力雄厚,相互之间婚姻和政治关系密切,控制着国家的主要权力机构。早期共和国的政 体比较简单,真正掌握实权的是执政官和元老院。两位执政官任期一年,继承了原先国王 的权力,坐象牙椅,在官服上有紫色镶边,在战争中象原先的国王一样担任指挥官,并保 留了象征其强制权威的“法西斯” 。原来国王的顾问会议变成了共和国的元老院。执政 官负责任命元老院成员,召集他们开会,向他们提交议题。由于执政官任期很短,元老院 逐渐由咨询机构变成监督机构,规定执政官的权力范围,影响他们对继任者的选择。贵族 垄断了执政官的职位和元老院。两位执政官理论上可以互相否决对方的决定,但实际上因 为都是贵族利益的代表,关系十分融洽,难得发生冲突。 贵族等级以外的平民们不肯容忍自己被排斥在统治权力之外的情势。公元前5到4世纪的罗 马经历了贵族和平民争权夺利的风波。关于罗马社会形成贵族和平民两大集团的过程,无 可靠的记载流传下来。和贵族一样,平民也参加公民大会,在战时要服兵役。他们和贵族 的矛盾涉及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国有土地和债权法是平民积怨最 多的两个问题。王政时期的国有土地有时被无偿地分配给公民,有时出售给他们,有时任 由他们使用。贵族所控制的共和国不再分配土地给平民,他们又无钱购买。通过征服而得 来的国有土地一般离城较远,平民无财力和人力去占领和使用。贵族不仅享有大量国有土 地的使用权,而且难得交纳本来就微不足道的地租,实际上把这些土地变为他们世袭财产 。平民有义务服兵役,而他们和贵族一起流血所征服的土地只有后者才能享用。兵役负担 往往让平民负债;而依照罗马的债务法,负债的平民可以任由债主杀害或被债主出售为奴 。在政治方面,执政官和神庙祭司的职位都由贵族垄断;平民自己的集会所通过的决议没 有法律效力;平民与贵族的婚姻在法律上被认为是无效的,平民妇女和贵族男子所生的孩 子只能是平民身份。平民无法通过联姻加入贵族集团。 平民和贵族冲突的历史有相当的一部分早已成为传说和神话。平民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成 果通过变成法律和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并因此而为后人所知。平民的政治活动采取和平有 秩序的方式。他们先是选出5位保民官(后来增加到10位)作为代言人,并成功地要求元 老院和执政官承认保民官人身不可侵犯的地位和否决执政官立法提案的权力。保民官因此 不仅可以保护平民,而且能够对立法活动施加影响。《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年最后 编成)是平民较早的一个政治胜利。这部成文的法典对贵族无法无天的暴虐行为有所限制 。公元前449年的卡努雷阿法案容许平民和贵族缔结合法的婚姻。公元前367年的李锡尼- 赛克斯法案限制大地产,允许债务人把已支付的利息算成本金还债,但仍然没有废除债权 法。这一法案还规定执政官必须有一人是平民,祭司有一部分也必须由平民担任。古老而 无情的债权法要到40年之后才被废除。根据公元前287年的霍腾西阿法案,平民大会所通 过的决议和全体公民大会决议一样有效。实际上在公元前339年以前,平民会议决议就可 能已经具有这样的性质。平民的上层因为上述的各种法案而取得和贵族相当的地位,二者 逐渐融合成新贵族。 平民的胜利扩大了共和国的社会基础,增强了罗马的军事实力,帮助这一城邦国家通过战 争在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建立了霸主地位。 罗马在意大利和地中海建立统治地位 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史的第一阶段是对意大利的征 服,第二阶段是对地中海西部和东部地区征服。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高卢和意大利北部 的凯尔特人南下攻击罗马,在破坏城市和索取赎金后离去。罗马人在这次灾难以后开始逐 渐以武力或谈判为手段确立自己在意大利半岛的霸主地位,先是控制了第伯河南岸的拉丁 城市,征服了中部的萨莫奈人,后又把势力扩展到北部的伊达拉利亚人城市和南部的希腊 人城市。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以兼并或结盟的形式统一了波河以南的意大利,并在 各地设立罗马人的殖民地以巩固对广阔地区的控制。 在意大利半岛上,罗马和它最早的同盟者居于中部,隔断了南意和北意各城市之间的联系 ,战略地位十分优越。在政治和军事上,罗马也有一些有利条件。罗马是意大利人口最多 的城市,兵员充足,能够承受比较大的伤亡,而且与之结盟的其他城市在战时也派军队襄 助。罗马军人的素质比他们的许多对手要优越。他们从小就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养成服 从命令的习惯。放哨打瞌睡或打仗当逃兵都要被判处死刑;在某些情况下,整个分队会因 为集体违反军纪受到“十抽一法”的处罚(在每十个士兵中用抽签的办法挑出一人处死) 。罗马贵族对军事战术和战略十分重视,注意研究敌人的动向和武器,并设法为自己的军 队提供最新最好的装备。罗马人建造道路的爱好和技艺主要也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发展起来 的;平坦的道路为军队的快速运动提供了方便。在野战的条件下,罗马军队每次宿营之前 都要安营扎寨,防备敌人偷袭。罗马军队和整个共和国的应战能力在他们与迦太基人的三 次“布匿战争”(罗马人称祖先来自腓尼基的迦太基人为“布匿人”)中得到了严峻的考 验。这三次大战分别发生于公元前264年到241年,218年到201年,149年到146年。到第三 次布匿战争时,罗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大大超过迦太基。 迦太基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现在的突尼斯),是来自提罗的腓尼基人在公元前8世纪初 叶所建立的城市。从公元前600年左右开始,迦太基通过战争排挤了地中海西岸的其他商 人和殖民者,到公元前3世纪控制了西班牙东南部、撒丁尼亚、科西嘉、北非沿岸和西西 里岛的西部,把希腊人的势力限制在西西里东部。迦太基人拥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垄断 了地中海很多地区的贸易,建立了财力雄厚的商业帝国。和罗马人对垒的迦太基军队主要 由雇佣兵组成,斗志疲软,但其指挥官是专业军人,比经常更换的罗马执政官要经验丰富 得多。迦太基的政府由商人贵族把持,有两位执政官,3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104个法 官构成的最高法院;平民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但是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执政官和元 老们不负责指挥军队,但专职的将军受到他们的严密监督。迦太基历来奉行谨慎的外交政 策,对日益强大的罗马怀抱戒心,但为捍卫自己的商业利益也不惜使用武力。罗马并没有 蓄意策划挑起与迦太基的全面战争,然而它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必然要导致和后者的冲突 。布匿战争的直接诱因是公元前264年罗马和迦太基对西西里岛东部城市美塞那的争夺。 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损失了600多艘战舰,但迫使迦太基政府放弃了西西里,并支 付巨额赔款。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率领不到三万人入侵意大利,在特来 维尔(公元前218年)、特拉西美诺(公元前217年)和康奈(公元前216年)三场有名的 战役中以少胜多击败罗马人和他们的盟军。可是罗马和它在意大利的盟友支配着65万人的 大军,不会因为几次惨败而伤了元气。罗马一方面在意大利和汉尼拔周旋,另一方面派兵 出征西班牙和迦太基本土,终于在公元前202年北非扎马一役击败汉尼拔,摧毁了迦太基 的军事实力。罗马人对汉尼拔的恐惧并未因他的死亡和迦太基的臣服而消逝,50年之后罗 马元老院的主战派利用这种恐惧心理煽动民众,发起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彻底毁灭了迦太 基城,残存的5万居民全部被卖为奴隶。在三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北部波 河流域(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西西里、西班牙、叙利亚、马其顿和希腊的大部分地 区,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霸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也臣服于罗马。 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法国,凯尔特人在公元前500年以前就已经成 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在公元前1世纪形成一些强大的部落联盟。凯尔特人的农业比较发达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在罗纳河谷建立了殖民地,促进了商业贸易活动。公元前125年到 121年,罗马征服了山北高卢罗纳河南岸地区,在河北岸也取得了一些立脚点,后来还设 立了山北高卢行省。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在公元前一世纪开始向南移动,压迫罗纳河以北 的凯尔特部落向对岸迁徙,威胁到那里的罗马人。从公元前58年到49年担任高卢总督的恺 撒击败了高卢的诸部落,把罗马的统治推进到了莱茵河,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阻止了日尔 曼人的南进。恺撒一度进军不列颠,但没有在那里建立罗马的据点。对不列颠的征服是在 公元1世纪由罗马帝国的皇帝们完成的。在东部,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一直抵达底格里斯 河。地理知识的贫乏使罗马人产生了再向东扩张一点便能进入中国的错觉。 共和国的式微 在征服西西里时,罗马军事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不再觉得有增加新盟友 的必要,所以将西西里以及后来征服的其他一些地区划为行省,由罗马派总督统治。行省 居民没有公民权,不需要服兵役,但有义务向罗马纳税。行省制度的创立使得与罗马结盟 的城市不能再向被征服的地区移民建立殖民地。这些城市参与罗马所进行的战争,但现在 却不能分享这一战争的重要果实。罗马委托私人所办的税行在行省代收税款,弊端丛生, 加重了那里民众的负担。许多罗马总督在行省收受贿赂,大发横财。战争的虏获大部为罗 马及其将军们所得。罗马及其盟邦富有的贵族通过给军队提供装备和物资也获利非浅。战 争给罗马的自由小农所带来的却是贫穷和破产。在抵抗汉尼拔的战斗中,他们为保卫家国 而自带武器参战,而他们自己的小农场却因战争而被毁坏或因无人照料而荒芜。来自行省 的廉价谷物和依靠大量战俘发展起来的大奴隶主经济的竞争使得小农的经济处境越发艰难 。破产小农离开土地,加入罗马城日益庞大的无产者队伍。罗马元老院成员多为拥有大量 地产的奴隶主,他们的家族垄断着执政官和行省总督等关键的官职,并注意保护行省的上 层贵族,开始与之逐渐融合。元老院成员对商业活动没有兴趣,以致于在公元前218年同 意通过禁止他们拥有航海船舶的法令,并且容许让贸易和税收成为其他等级垄断的事业。 罗马公民里的骑士等级通过参与行省的税收和因罗马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商业活动大大增 长了经济实力。他安东尼,逼迫他和已经嫁给他的克里奥帕特拉双双 自杀,并处死了恺撒和后者所生之子。手握重兵的屋大维在罗马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改 革,一劳永逸地结束了共和政体。 共和国和帝国早早的公民大会,不过它在王政时代的作用比较模 糊。共和国的执政官在被选举出来后须由库里亚大会确认,但这一程序并没有实际的政治 意义,只是一个过场。富有者在百人队大会长期占优势,但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重 新组织了百人队,在193个百人队中骑士和第一等级只拥有88队。特里布大会至迟在公元 前450年前后就已经存在。平民大会也以特里布为单位来召开。在平民和贵族的斗争取得 胜利之后,平民大会决议具有和其他公民大会一样的法律效力,加上平民也加入到了新的 贵族集团中去,平民大会和原有的特里布大会在宪法上仍然是两种不同的会议,但二者的 界线对许多人来说变得比较模糊。在共和国晚期,百人队大会和特里布大会的参加者其实 是同样的人;共和国早期的旧贵族这时在人数上微不足道,平民大会的组成和前两种大会 也相差无几。公民大会的功能是通过法律和选举行政官员,最重要的官员由百人队大会选 举;平民大会的主席是保民官,百人队大会的主席是执政官,后者常常忙于军事事务,无 暇开会,所以很多立法工作都有平民大会承担。罗马公民大会没有提出官员候选人和修改 法案的权力,这一局限性严重削弱了群众的民主权利。这个问题与罗马元老院和行政制度 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执政官的咨询机构,既无立法权也无行政权。共和国晚期的执政官必 须在所有重大事务上征得元老院的同意,后者变成了实际上的行政机构,体现了贵族寡头 统治的性质。元老院成员为300人,后来在公元前1世纪被扩大为600人。平民在王政时代 结束后就进入了元老院,但一开始只是那里的少数派。元老原先由执政官指定,在平民和 贵族斗争期间改由监察官任命,平民后来成为新贵族的一部分。习惯上元老院成员必须是 卸任的执政官、行政长官和高级营造官,到共和国晚期也可以是前任的平民营造官和财务 官。这些官员都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但往往只有贵族才能当选。
⑼ 列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特点
1、古希腊文化特点:
希腊是城联邦,各城即是独立的奴隶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政体。所谓的希腊文明是个包罗万象的文明,好象是雅典文明、特洛伊文明、斯巴达文明等等。比较注重哲学,数学、天文学等科学,总得来说比较先进。
2、古罗马文化特点:
罗马文明更为复杂,一般我们说的古罗马文明好象说的是罗马第一帝国以及此前的罗马共和国。罗马从政体上看是统一的,实行联邦民主制度。较早地开创和实践了民主的概念。政体上很像现在的美国。与希腊文明相比较,罗马是个强大的国家,但文明远落后与希腊。
因此罗马的文明是从希腊继承来的。这点与我国古代元、清等朝代有相似之处。古罗马受斯巴达很大,崇尚意志,有一种潜在的唯心哲学的雏形。
另外,罗马的疆土的广大,使得罗马文明具有更大的多样性,包括继承吸收了希腊文明、迦太基文明、绯尼基文明、日尔曼文明、埃及文明甚至早期基督教文明等等。典型的强式文化,影响力大、多样、开放。
(9)罗马贵族文化怎么样扩展阅读:
1、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2、古罗马在建立和统治国家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古代文明的成就,并在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文明。古罗马文明对西方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贡献有两方面:前半期的罗马律法和后半期的基督教。
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古罗马文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⑽ 罗马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罗马文化虽比不上希腊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却是希腊文化的传播者。罗马人的系统健全的法律体系、拉丁文学成就以及基督教等,均对西方政治、法律、价值观念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建筑以宏伟庄严着称。
在音乐上也是如此,古罗马音乐文化主要来自古希腊、巴比伦、埃及、叙利亚、西班牙等地,但却失去希腊文化全民的、健康清新的性质。古罗马音乐崇尚娱乐性,拥有庞大的歌队和乐队,军队中用以炫耀军威,宫廷贵族们用以炫耀权势或将音乐沦为纯娱乐的工具。他们拥有水压风琴和阉人歌手,大商人还拥有奴隶乐队。在民间,伴有歌唱和喧闹的乐队伴奏的假面即兴滑稽戏和独舞哑剧也获得发展,演出于露天。之所以如此,与统治阶级对有民主倾向的文艺进行镇压有关,在公元前450年公布的《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处死编造或歌唱含有诽谤或侮辱他人的歌词的人的条律。中世纪音乐二、中世纪音乐拜占庭音乐君士坦丁登上罗马帝位后,不仅实行君主“专制”,而且将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东方的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今名 伊斯坦布尔)。他于313年颁布了所谓的“米兰敕令”,将从诞生起状况就悲惨的基督教的存在合法化,323年他又在尼西亚召开了有318名基督教主参加的会议,即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制定了基督教的正统教义,基督教始与政治发生了关系。 392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一世又将基督教正式定为国教。476年西罗马帝国覆灭后,拜占庭帝国却一直延续到1453年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军中,君士坦丁堡陷落而消失在历史的云雾之中。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
拜占庭皇帝加冕仪式上吹喇叭的乐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