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朝时期,中日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唐代中日文化交流
唐代交通运输比较发达,除改变了前代陆路交通的一些方式外,造船术也有了进步。德宗(公元780~804年)时,李皋的脚踏战舰“挟二轮蹈之,翔风鼓浪,疾若挂帆席”。当时周边的一些国家也具备了较好的造船技术,例如日本可以造出每艘可载一百多人的海船。海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是促进唐与周边国家彼此交流的重要因素。
自隋朝始,日本开始吸收中国文化。唐兴后,日本同唐朝交往的主要方式是派“遣唐使”,自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到昭宗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3次,派船迎送唐朝赴日使者6次,合计19次。唐朝的律令制度、学术文化、科学技术以至某些风俗习惯陆续传入日本。公元5世纪,日本开始使用汉字,以后日本人民又逐步简化汉字的楷体和草书。我们从教材中出现的一段日本地理教科书的课文,可以看到其中有许多汉字,而且字意同汉语基本一致;从日本奈良时代的服装形式也可以看出唐代服装对日本服装的影响
㈡ 唐朝时期,中日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在哪些方面这些交流给后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政治制度
从中央下手,才能上行下效。那些地方上的酋长们要把权力还给中央,中央统一给农民授地耕种,农民老了之后再把土地还给国家,这就是学习唐朝的“租庸调”制度,建立起了一套简单的税收办法,农民只需向天皇缴纳田租和服从劳役即可,天皇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主。
2、军事上
也学习唐朝的“府兵制”,兵农合一,平时耕种土地,战时自备武器和干粮赶往前线。
3、生活风俗上
原本,日本人穿衣服的习惯是“左袵”,日本要摆脱蛮夷形象必须改穿中国人“右袵”的衣服,老式的“和服”统统不准穿,满朝文武上朝穿的官服和唐官一模一样。
后世影响:文化方面吧 ,日本遣派留学生上千名来唐学习唐文化。日本大化改新就是仿照唐朝,其都城建筑也仿唐长安。至唐朝,佛道传入日本,丰富了日本的文化,科技等。其中交流主要为鉴真东渡以及吉备真备来唐。日本的文字也是由于受汉字影响。
总之,即使是现在也能看出,日本人很多习俗与汗相似,其建筑、服饰、甚至文字。至于影响,从中日战争可以看出,除了文化上教化了日本以外,对中日交好没啥影响。
(2)中日文化交流有哪些扩展阅读
重要影响——日本
通过中日两国的不断交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646 年日本的“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还仿隋唐科举制,采取通过考试的办法选官;参照隋唐律令,制定了《大宝律令》。
8世纪初,日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都城的建设规模完全模仿长安,甚至街道的宽度与排列方法也几乎一样,也有“朱雀街”“东市”“西市”等名称。8世纪后期,日本又迁都平安京(今京都),仍仿长安建都城。
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的标音表意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
㈢ 中日文化交流的表现
唐代繁荣的经济,昌明的文化和完备的制度,对隔海相望的东邻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成为日本竭力模仿的楷模。日本通过派遣留学生来唐朝学习和延邀唐朝各类人才到日本传授等多种手段,全面移植唐朝文化,在哲学思想、文物制度、文学艺术、音乐舞蹈、天文历算、医学、建筑等文化科技的各个领域,以至衣食住行、风俗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无不受到唐朝文化的强烈影响。在中日文化交流过程中,既涌现出了大批像吉备真备和空海那样以学习唐朝文化为己任日本留学生或留学僧,也出现了像鉴真和尚那样终身以传播唐朝文化为使命的唐朝专业人士的杰出代表,正是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形成了唐朝与日本文化交流的繁荣局面。
从唐朝初年开始,日本就在遣隋使的基础上,向唐朝派遣“遣唐使”,以最大限度地从唐朝先进的文化中汲取养分,为日本社会的发展探求出路。派遣人数之多,学习内容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相当惊人的。
通过数百年的学习和吸收,唐朝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国家组织而言,大化革新之后,日本依照唐朝模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依照唐朝的三省(尚书、门下、中书)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一台(御史台)制,建立了二官(神祇官、太政官)八省(中务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官内省)制,地方制度也仿照唐朝道、州、县制,设国、郡、里三级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仿照唐朝均田制,制定了班田制,并实行了与唐朝租庸调法相近的税收制度。在教育制度上,仿照唐朝国子监制,在中央置大学寮,设明经、纪传、明法、书道、算道、音道等六学,学习课程则以大经(《礼记》《左传》)、中经(《毛诗》《周礼》、《仪礼》)、小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等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
唐代建筑艺术对日本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的深远影响,典型地说明了日本吸收唐朝文化的全面性和彻底性,特别值得重视。就城市规划原则来说,日本在8世纪营建的平城京和平安京与长安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如城市整体布局都是方形城廓;宫城位于中轴线北首;以棋盘式街道系统划分里坊;城内干道分别直对城门;宫城正门及门前大道都以“朱雀”为名等等,都可以说是唐长安城的翻版。平城京与平安京宫殿建筑,与长安宫殿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宫殿四周都有宫城环绕,城内分成若干个以围墙和回廊环绕的长方形庭院;每一庭院都沿中轴线前后配置若干座主要殿堂,左右以次要殿堂对称排列;前后院墙正中都有门,左右墙也可能有门;每一座主要殿堂两侧一般都有廊屋与左右院回廊相连,分隔成一进进的庭院。甚至在对建筑物的命名上,大多也沿袭了唐朝的名称。其它如文学、美术、舞蹈、天文、历算、医学以至衣食住行、风俗娱乐,都无不受到唐朝文化的全面影响。
除了日本派遣使臣、学者、僧人来唐朝学习之外,唐人泛海东渡,也是日本吸纳唐朝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鉴真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鉴真大师得到后世的高度赞扬与崇敬,并不仅仅是因为在他身上表现出了人类最可宝贵的百折不回的坚毅精神,作为传播唐朝文化的使者,他将唐朝先进的文化带到了日本,从而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鉴真将唐朝的戒律制度传到了日本。到达日本之后不久,鉴真就被尊崇为传灯大法师,为天皇、皇后、皇太子等授菩萨戒,并设立戒坛院,为包括众多高僧在内的日本僧人重新授戒,建立了完备的授戒制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此外,对日本天台宗和真言密宗的开创,鉴真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还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对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的佛教经典进行了校订工作。
弘扬佛教的工作,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准备第二次东渡时,鉴真选定同行者有“玉作人、画师、雕佛、刻缕、铸写、绣师、修文、镌碑等工手都有八十五人”,可知鉴真大师非常注意配置传播佛教所需要的各种工匠。由于在出国之前就着意延揽了各方面的专门人材,鉴真和他的弟子们对日本天平文化在汉文学、医药、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㈣ 古代史上,有哪些中日交流的事例
1.中日邦交最早记载是汉朝.
汉朝初期,与东瓯、闽越、南越等国关系尚友好。后伴随着国力的增强,这三国的越人国家先后被灭。武帝时期,汉朝多次派使节经略西南夷,并在这些地方设立益州等郡。到东汉时期,汉朝与这些地方联系更加紧密。汉朝与朝鲜和日本也有密切联系。东汉光武帝时期,古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汉赐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至今是日本的国宝。
2.邦交最高最密切的时期是隋唐时期。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以日本官方派出20余次遣隋唐使为表征,两国的交往出现一个高潮.日本派出"遣隋唐使"的动机不排除学习隋唐先进文化的因素,但从理性的角度深层次地分析思考,日本"遣隋唐使"是岛国心态的日本为了打破封闭和孤寂,发展本土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需要的物化表现形式.
遣唐使
时间: 公元七世纪初至895年
朝代: 唐代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四世纪中叶,大和朝廷大体上统一了日本列岛,日本国王曾多次向中国南朝政权遣使朝贡,并请求授予封号。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当时日本正是圣德太子摄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先后向中国派出了四次遣隋使(公元600年、607年、608年、614年),这是中国和日本作为两个统一国家正式交往的开始,也是日本统治者采取主助积极态度,派遣大型文化使团直接吸收中国先进文明的开端。遣隋使可以说是后来遣唐使的先驱。
公元618年,唐朝灭隋,建都长安(今西安)。唐帝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末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实际上页正名副其质的逍唐使是十二次。
这十几次遣唐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初期:公元630一669年,共任命七次。使团规模较小,船只一、二艘,成员一、二百。航线走沿朝鲜半岛沿岸的北路,目的主要是为了学习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一752年,是极盛时期,共任命成行四次。使团规模扩大,每次达五百多人,分乘四舶,收获成果也最大。航线大多是经南方诸岛的南岛路。为了全面深入学习盛唐文明,实现全盘唐化,有大批留学生、留学僧长期留唐。
后期:公元759一874年,是渐衰期,共任命九次实际成行仅六次。此期唐朝经安史之乱逐渐衰败,因此日本学习唐朝的热情有所降低,使团规模缩小,留学生、留学僧留唐时间也减少成一、二年。航线主要是直接横渡东海的大洋路。
遣唐使团的规模初期约一、二百人,仅一、二艘船,到中、后期规模庞大,一般约五百余人,四艘船,最多是838年第十八次竟达651人。使团成员包括大使、副使及判官、录事等官员,还有文书、医生、翻译、画师、乐师等各类随员和工匠水手。此外,每次还带有若干名留学生和学问僧。
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第一流人才。甚至相貌风采、举止言辞也不同凡响,就是随员也至少有一技之长,至于留学生与学问僧也均为优秀的青年,有的在留学前已在国内崭露头角,学成归来一般均有一定建树。日本政府之所以精选这样强大阵容的遣唐使团,就是为了更好地吸学生活,赐物几乎与副使相同。遣唐使一旦安全回国,立即奏报朝廷,进京后举行盛大欢迎仪式。使臣奉还节刀,表示使命完成,天皇则为使臣晋级加官,赏赐褒奖,并优恤死难者。
遣唐使团在中国受到盛情接待。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迎进馆舍,安排食宿,一面飞奏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中国政府负担。遣唐使抵长安后有唐廷内使引马出迎,奉酒肉慰劳,随后上马由内使导入京城,住进四方馆,由监使负责接待。按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皇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还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臣在长安和内地一般要逗留一年左右,可以到处参观访问和买书购物,充分领略唐朝风土人情。遣唐使归国前照例有饯别仪式,设宴畅饮,赠赐礼物,珍重惜别。唐朝政府除优待使臣外还给日本朝廷赠送大量礼物,表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最后遣唐使一行由内使监送至沿海,满载而归。
逍唐使的贡献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着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了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以基本上完成改革。并在基础上开始萌生俱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3.密切的原因是因为中国那时候是世界的中心,长安是世界的心脏,天堂。李世民是世界的天可汗。
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日本舒明天皇二年,唐贞观四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即日本承和五年,唐开成五年)。894年(日本宽平六年,唐干宁元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长安。
遣唐使在难波(今日本大阪)登舟,通过濑户内海,从博多(今日本福冈)出发。从 7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约四十年间,航线采取北路,即沿朝鲜半岛西岸北行,再沿辽东半岛南岸西行,跨过渤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由陆路西赴洛阳、长安。这条航线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较安全,船只遇难情况较少。以后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统一半岛,与日本关系一度不甚融洽。于是遣唐使船在7世纪70年代到8世纪60年代这一百年间,改取南岛路,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种子岛、屋久岛、奄美诸岛,向西北横跨中国东海,在长江口登陆,再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主要航行于渺茫无边的东海上,难以靠岸,危险较大。北路和南岛路都需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长时间。8世纪70年代以后,直到停止遣唐使前,航线改取南路,即由九州西边的五岛列岛径向西南,横渡东海,在长江口的苏州、明州一带登陆,转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所需时间较短,一般十天左右,甚至三天可达,但风涛之险基本上与南岛路相同。
遣唐使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不少成员是文章博士,山上忆良、小野篁、菅原道真更是有名的文学之士(后二人受命而未成行)。有两家父子先后被任命为使臣,也是由于具有教养和经验,利于向唐朝学习。随行的留学生,如阿倍仲麻吕(晁衡)与诗人李白、王维结下深厚友谊,归航受阻,留唐官至秘书监。橘逸势被唐人目为秀才。入唐的医师、乐师、画师,和各行业的工匠,也都在自己行业中具有根柢,受到唐人推重,同时也从唐人获益。遣唐使大量输入中国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中国文化风靡日本封建社会上层,渗透到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正仓院所藏大量唐代文物,是遣唐使输入的中国物质文化。遣唐使对唐的赠品,和唐朝的答礼,实际是两国之间互通有无的贸易。
入唐留学生姓名可考的只二十余人,而随遣唐使及商船入唐僧人,见于文献的达九十余人。他们在中国巡礼名山,求师问法,带回大量佛经、佛像、佛具等,同时传入与佛教相关联的绘画、雕刻等,对促进日本文化的发展起了作用。最澄、空海分别创立了日本的天台宗和真言宗,并且仿效唐朝,开创了日本佛教在山岳建寺的风气。空海所着《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圆仁留唐十年的日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是研究中国和日本的文艺批评、文字学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遣唐使回日,唐朝有时派遣“送使”同去。由于航行艰险,他们往往居留下来,归化日本。如沈惟岳、袁晋卿等,见于日本史书的有十余人,都在日本朝廷任职。唐朝僧人也有随遣唐使赴日的,最着名的是东渡传授戒律的鉴真。随遣唐使船到日本的,还有天竺、西域、南海的人,不少受波斯、印度影响的唐朝文物,也输入日本。丝绸之路东端延至日本,遣唐使也是有作用的。
日本派遣遣唐使,财力负担很重。从任命使臣到出发,需准备两三年,包括造船,筹办礼品、衣粮、药物、薪俸、留学生和留学僧在唐费用等等。采取南岛路和南路时,还不掌握季候风规律,海上惊涛骇浪,随时会把船裂为两截。几乎往返途中总有船只遇难,只有一次来去平安。因此,遣唐使不仅出发前祷告神佛,航行中还祈祷佛教的观音、神道的住吉大神以至新罗神。受命为遣唐使虽是荣誉,也有人怕危险而畏缩不前。采取北路时,遣唐使平均约七年半一次,以后由十二年半到二十年一次。838年以后,经过五十五年才考虑派遣,最后终于停止。这固然与日本吸取唐文化趋于饱和,和唐朝之日益衰落有关,同时,也由于负担沉重和航行艰险。9世纪以后,往来中日之间的唐朝和新罗商船大为增多。唐朝商船掌握季候风规律,一般七月间乘西南风赴日,三、四月或八月乘东北风返回。这些商船航程需时较短,遇难可能较少,往来的间隔也较短。因此出现不少短期勾留的还学生,如日僧惠萼在 9世纪中叶曾三次来往中日之间。遣唐使虽然停止,并没有妨碍中日文化继续交流。
㈤ 阅读唐招提寺我们能获取哪些有关中日文化交流的信息
摘要 您好,唐招提寺反映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㈥ 你能列举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其他例子吗
宋元时径山寺名声响亮,慕名而来的日本僧侣众多,求法取经开创了径山与日本交往的先河,在悠久的历史交往中,将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包括政治哲学 书法 茶文化等,对日本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临济宗是中国禅宗的分支,杨岐派是其分派之一,来往的日本僧侣将它传到日本,并迅猛发展,这不仅改造了日本佛教的颓废局面,更促进了宗教的振兴和发展。 在径山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中国僧人也多次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佛学文化,还传播了先进的哲学政治,那么这些文化对日本有哪些显着的影响呢? 中国的文学推动了日本“国风文化”的发展,随之兴起的“五山文学”成为日本新文化运动的起点。在学习中国文学的同时也掀起了学写中国书法的风气。 日本茶道是一朵精神文明的绚丽之花,大受世人的赞美,那么日本茶道与中国的茶文化有什么渊源呢? 中日文化交流内容丰富,饮食文化的传入丰富了日本人的生活,尤其是酱油 豆瓣酱的传入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深远。 听完了中日文化交流之后,下期钱塘故事将播出俞清源老师的禅茶文化。
㈦ 唐朝时期中日有哪些主要的文化交流
1、语言文字方面
唐朝的经济繁盛,人民总体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便兴盛了众多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打马毬、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流行起来,亦先后传入日本。另外日本的柔道,发源于一种唐朝搏击术“唐手”,日本的剑道——日本的武士刀的形状是“唐刀”(唐刀,细长,长柄,双手执握砍杀)发展而来。
我国的茶叶于奈良时期传入日本, 当时只供药用, 到磋峨天皇时期, 日本寺院和宫廷中已吃茶之风兴起。而最值得称道的是,日本人学习改进唐朝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到目前,茶道在日本都是一门经典传统。唐服传入日本为日本人所喜爱,经改进为“和服”。唐代的菜式也传入日本,是日本宫廷的钟爱之选。端午节、重阳节等节令也在由唐朝传传入日本。
(7)中日文化交流有哪些扩展阅读:
鉴真东渡,是指僧人鉴真前往东瀛传授佛教。鉴真曾六次前往东瀛,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佛教更为广泛的传播。
鉴真原姓淳于,14岁时在扬州出家。由于他刻苦好学,中年以后便成为有学问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了。这是日本着名的佛教建筑。
㈧ 中日文化交流例子
1、冈千仞访华
冈千仞于1884年5月29日从横滨乘船出发,6月6日到上海,会晤老友王韬及其他上海名流。然后畅游苏杭,饱览风景名胜,拜访俞樾等江浙名士,访问朱舜水后裔。冈千仞访华期间,广泛进行日中文化交流活动,会见了许多中国官员和文人学者,仅在其《观光纪游》中提到姓名的就有近200人之多。
除了好友王韬等人外,还见过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达官贵人,俞樾、李慈铭、汪士铎等名流学者。交往时大多用笔谈问答应酬,有时亦由陪同的王惕斋口译。交流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个方面。
2、雪舟画圣——明代中日绘画的交流
1463年,雪舟接受了与明朝通商贸易而致富的大名(诸侯)大内氏的邀请,前往他的领地本州西部的周防国(今山口县)。雪舟希望有机会从这里到中国去,直接向明朝的画家们学习,同时在这里也能看到更多从中国传来的水墨画。他在周防创办了画室云谷轩,从事绘画创作,声名逐渐传扬四方。
1467年3月,遣明船到达中国浙江的明州(今宁波)。雪舟登陆后,先到明州东部的天童山景德禅寺参拜。雪舟在天童山深受僧众的敬重,获得了“天童山禅班第一座”的荣誉称号。因此后来他的画上常常落款“四明天童第一座雪舟笔”。
1468年5月,雪舟一行到达北京。他除了参加遣明使团的一些礼仪性活动外,主要是访师会友,学禅作画。他曾向明朝着名画家李在和张有声学习中国水墨画的着色、泼墨、晕染技法。
雪舟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当时中国的画坛,他一面参悟佛法,一面深入探究水墨画的精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和雄伟壮观的中国山水,深刻地影响了雪舟的哲学观和自然观。
3、荣西——传播饮茶之风的日本禅师
荣西1168年第一次入宋回国时,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1207年栂尾的明惠上人高辨来向荣西问禅。荣西请他喝茶,还赠给他茶种。高辨于是就在栂尾山种植茶树,出产珍贵的本茶,成为日本着名的产茶地,而后世有名的产茶地如宇治等地的茶种大多是从栂尾移植过来的。
1191年荣西第二次入宋回国时,因风在长崎县平户岛登陆,又将茶种播在该地富春园。次年,荣西将他所着《吃茶养生记》一书献给幕府,这是日本第一部茶书。因此饮茶风气先是在禅僧中盛行,然后才普及到世俗社会中去。随着茶树栽培的普及,饮茶成为日本广大民众的习俗。
4、鉴真和尚——东渡传经的唐代高僧
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遣僧人荣睿、普照随遣唐使来我国留学。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的委托,延请鉴真去日传戒,为日本信徒授戒。当时,大明寺众僧默然无应,唯有鉴真决意东渡。
天宝二年(743)鉴真和他的弟子祥彦、道兴等开始东渡。十年之内五次泛海,历尽艰险,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的振州(今崖县)。
返途时突发眼疾,62岁的鉴真大师双目失明,他的大弟子祥彦圆寂,邀请他的日本僧人也病故了,但他东渡宏愿始终不移。
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他率弟子40余人从扬州(今瓜洲镇入江口处)出发,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
实现了东渡宏愿。此后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动了十年,传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5、罗森及其《日本日记》——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
罗森1853年首次赴日期间,他感到与日本人打交道、订协议都离不开汉文。因此1854年培理舰队再次出发去日本时,便邀请友人罗森充任舰队的汉文翻译,罗森接受邀请同赴日本。
罗森在日本期间进行了许多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他广泛结交日本各界人士,除官员外还与文人、学者、僧人接触,不少日本人士也主动与罗森交往、笔谈,并向他打听中国的情况,表达“崇仰中国文物之邦之意”。
他发现日本人士“酷爱中国文字诗词”,很多人与他唱和汉诗,互赠书画,更多的人则请他题字、写扇面。据其日记所载,他在横滨一个月内,为日本人写了500余幅扇面,而在下田,一月之间“所写其扇不下千余柄矣”。至今在日本北海道函馆市松前城资料馆里,还藏有当年罗森题诗赠给松前藩家老勘解由的大扇面。
罗森也向日本书法家请教。他听说下田的文人云松窝擅长口笔书(即用嘴衔笔写字),也请他写了十几张草书,颇有“龙飞凤舞之势”。这是近代最早的中日书法交流。
㈨ 中日间到底有什么文化关系我要详细的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风俗文化的交流源远流长。秦汉时期稻作文化传入日本,唐朝时期儒学
传入日本,宋元时期饮茶习俗通过荣西之手传入日本,无论是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以及国家制
度方面,中国都在全面的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可以说,中日两国风俗文化的相互
关系异常紧密。到近代,日本的发展快于中国,汉字回流到中国开始丰富汉语言,中日两国
风俗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无不体现两者关系的紧密程度。本文通过中日两国语言的相互影响、
宋元时期中日两国的交流、和服中的中国元素以及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来论述中日两
国风俗文化的相互关系。日本在中国的影响下风俗文化、社会的文明度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中国在近代落后于世界的时候,也得到了日本的影响,通过日本间接的同西方先进文明接轨。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间风俗文化方面的交流源远流长。从隋朝时期的遣隋使,到宋朝时
期的入宋僧,从汉语言文字的交流到服装以及交通工具,无处不存在中日风俗文化的相互影
响。关于中日风俗文化交流的单方面的先行研究很多,但综合进行论述的研究较少。本文将
在先辈们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从汉字语言的交流、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和服中的中国
元素、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四个方面对中日风俗文化的相互关系展开论述。
1.中日两国语言的相互影响---汉字为中心
在中日长期的历史交往中,汉字称为两个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符号和象征。在鸦片战争
以前的历史时期,中国是文化的输出者,汉字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而近代之后,却出现了另一个倾向,日本汉字回流到中国,开始回馈中国汉字。
1.1 中国对日本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前,中日两国的交往中,中国长期居于文化输出国的地位。从秦汉时期开始,汉
文化就开始慢慢的向日本渗透。进入唐代之后,更是以强大的声势影响着日本。中国的政治
法令、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以及娱乐游戏个个方面,都成为日本人的学习对象。
比如,儒家的《孝经》,在日本就广为流传。文武天皇时期,《孝经》传入日本,并成为科举考试必考科目。日本孝经的版本,数量之多,品类之全,堪称世界之最。
汉书在日本的流传必然影响到对汉字的学习。日本遣唐使到唐朝学习,要遵从日本学制的规
定,不遗余力地学习使用汉字。比如,着名的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就是学识丰富的汉学家。汉
字不仅是日本人学习汉文化的工具,而且还促进了日本文字的产生,奠定了平、片假名产生
的文字基础。据文献记载,日本原本是没有文字的,汉字传入日本以后经过种种摸索,终于
创造出了日本人自己的文字平假名(由汉字的草书演变而来)、片假名(由汉字楷书的偏旁
部首演变而来),两者读音相同只是书写不同。另外,假名也是标语汉字之上的读音,又相
当于汉语中的拼音。他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自身的意思,也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章书写方式
---汉字假名混写体。
总的来说,近代以前,中国的汉文化以汉字为媒体,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促
进作用。这后面的背景就是汉文化的优势低温,而语言文字的影响不过是优势文化影响的一
个表现而已。
2.2 日本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清朝战败,中国和日本的交流中角色也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寻
求日本富强的经验,模仿日本变法维新成为了一种社会思潮桌布蔓延开来。最典型的就是康
有为,其变法的核心由“托古改制”转变为“仿日维新”。
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关系发生转变的过程中,日本汉字开始回流到中国,开始回馈汉语。明
治时代,日本人为了加快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须大量翻译西方的科学技术文献。原
有汉字已经不能满足日本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日本人开始大量创造新的汉语词汇。
如服务、方针、申请、想象等词汇是对汉字的从新组合,立场、手续、取消等是意译西方的
概念。这些用法和词汇在日本广泛应用之后,随着大批中国青年奔赴日本求学和中日之间的
文化交流,中国人将其引入汉语,极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
几乎现代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中国人都大规模采用了日本人用汉字创造的新词汇。
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来自日语。如服务、组织、革命、纪律、方针
哲学等等,实际上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
2 宋元时期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宋元时期中日之间虽然基本上没有正式使臣互聘,但是民间贸易和僧侣往来却十分活跃,两
国也通过这些途径进行官方联系和文化交流,尤其是僧人,在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充
当着重要的角色。比如,无准师范、荣西、成寻等。
2.1 医学的发展
宋代中日两国的医学、陶瓷、建筑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两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984年,
日本着名医生丹波康赖以中国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为主要参考资料,编成《医心方》30
卷,根据当时的实际需要,取舍摘录了隋唐名医书中关于内、外、妇产、小儿、针灸、眼等
科的学说,成为当时日本医学发展重要成果的重要总结。
2.2 陶瓷业和建筑业
日本的陶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享有很高声誉的“濑户烧”是由日本着名陶工加藤藤四郎发
展起来的。他于1223年来中国学习烧制陶瓷的技术,逗留五年,1228年回到日本在山田郡
的濑户村(今爱知县濑户市)试烧,成功后在濑户大量烧制。宋代传入日本的建筑式样有两
种,一种叫天竺式,一种叫唐式。
2.3 饮茶习俗
日本的“茶祖”荣西。荣西是日本临济禅宗的创始人。出生于日本现冈山县的一个神官家庭,
自由学习佛法,造诣深厚。中国茶叶在8世纪传入日本以后,日本完全依赖中国输入,但饮
茶风俗只限于宫廷贵族等阶层,很难普及到民间。9实际后,随着停派遣唐使,从中国进口
茶叶剧减,饮茶之习俗逐渐衰亡。宋朝时期随着荣西深入学习中国佛教,多次渡海入宋,将中国茶籽带回日本培植并广为传播。使中国的茶种及茶得栽培饮用方法在日本得到推广。随
着茶树栽培的普及,饮茶也开始成为日本广大民众的习俗。荣西把他所着的《吃茶养生记》
献给当权者,更加快了茶的推广。书中介绍了茶的功能、种类、茶具,以及采茶、制茶、点
茶的方法,奠定了日本茶道的基础,荣西被尊为日本茶祖。
2.4 入宋僧
宋元时期,中日僧侣往来络绎不绝,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入宋僧和赴日僧,禅僧的往来成为了
当时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介。这一时期,中日两国没有官方的正式外交关系,政府之间没有
使节往来,两国的联系除了宋商以外,就是佛教僧侣。日本入宋僧侣较多,其中最着名的有
裔然、成寻等人。
裔然是宋朝时期从日本到中国的第一个文化僧侣,他虽没有带来官方文件,不是正式使者,
但他第一个把有关日本国的情况相当正确而具体的介绍给中国,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
了解,沟通了中断已久的中日关系,实际上起到了使者的作用。
3 和服中的中国元素
根据史书《三国志》的描述,日本弥生时期的男性用长布将身体裹起来,这种形式的衣服成
为“袈裟”,女性在布得中央剪一个能够让头露出来的孔,将布披在身上,还没有真正意义
上的服饰。公元6世纪,开始出现“服色制度”,头冠统一规定为黑色,门襟采用左衽,领
尖至腰间,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盖以上。这就是初步的和服。
公元8世纪,中国正值盛唐时期(日本平安时代)。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中国的唐装传入日
本,对日本的和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天皇宣布,全国不论男女老少穿衣服都要以唐朝
的模式进行。当时和服的名称叫“唐草”、“唐花”、“唐锦”等。日本人穿衣习惯由原来的左
衽变为右衽,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的。
日本的平安时代、镰仓时代是日本服装走向独立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894年日本撤回遣唐
使,中日政府上断绝了往来。和服的发展有了日本自身的文化特色,开始建立区别于中国服
饰的独特风格。尤其是染色技术的发展,使当时的和服色彩有了多样化的发展,但和服的样
式却朝着简单化的方向发展。元朝时期,中国得到统一,并连续十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
便于战争,服装又回复朴素,宽袖变回窄袖。
从面料选用到制造工艺上不断受到中国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纺织技术发达,至今丝绸忍让是
中国江浙地区的代表性产物。日本最初的和服面料以丝绸、麻为主,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其
面料更加丰富。和服的刺绣工艺和图案,也随着唐代中国文化的输出,中国吴越地区(现在
的杭州、苏州、无锡一带)的刺绣传到了日本,吴服称为日本当时上流社会的正式服装,至
今日本仍将带有刺绣的和服称为“吴服”。日本刺绣中的各种图形大都来源于具体生活中的
各种道具。题材非常丰富,大都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4 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
中日两国风俗文化的相互关系可以说是中日两国风俗文化交流的过程。从绳纹时期大陆与日
本列岛的原始居民可以自由往来到894年停派遣使团,在这1000多年的古代中日交往中,
日本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吸收中国文化并加以选择、甄别和融合,最终形成了日本特
色的民族文化。古代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大致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
方面。
4.1 物质文化的吸收
日本原本没有稻种等农作物,其主要食物来源是禽、兽以及鱼、贝类。睡到的传入改变了日
本的饮食结构,也改变了整个日本社会的发展。将日本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即进入文明
社会的“农耕文化”。随着睡到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场所由以前的山地、森林、海滨地带移
到湿润的低洼地带。并且,水稻的种植及农作物产量的增多,使弥生人定居下来,形成了村
落。其次,随着水稻的广泛种植及栽培技术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男子的社会低温越来越凸显,妇女主导地位开始动摇。日本逐步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
物质文化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金属器的传入。日本在进入农耕时代的同时也步入了金属文化
时代。水稻及金属的传入给日本带来了农耕文明和金属文明,加速日本由原始落后的渔猎社
会向先进的阶级社会转变的进程。这次物质文化的大量吸收从整体上改变着日本社会。
4.2 精神文化的吸收
在汉文字传入日本的同时,儒学也随之传到日本。在日本的发展史上,日本儒学随着中国儒
学的发展自身需要而不断发展。日本学者说,“日本儒学史可以看做是带有相应变形而压缩
地重复了中国的儒学史”。
儒学自传入日本,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有起有伏。但儒学作为古代较为先进的文化思想
在日本的传播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影响领域是非常广泛的。政治方面,为统治者加强
思想统治和维护政局起到了积极作用。教育方面,成为了私塾传授的主要思想。在道德和风
俗方面,将“孝”的思想移植于日本道德观念中。
4.3 制度文化的吸收
隋唐时期是日本大幅度、全方位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除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之外,日本还如
饥似渴地效仿中国的制度文明,进行改革以求日本社会的稳定进步,增强国力。古代日本全
面吸收中国政治制度文化的历史事实中以推古朝改革和大化改新两次制度革新最为明显,这
两次改革将日本推向了封建文明社会。
结束
中日两国交流源远流长,封建时期,中国的强大和兴盛引来了日本的学习和效仿,大量的吸
收中国文化建立起了本民族独特的风俗文化。但同中国的关系并没有消失,处处留有中国古
代文明的印记。语言、服饰、思想等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交流。本文主要论述了日本对
中国风俗文化的吸收以及近现代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从中日语言的交流、宋元时期中日文化
的交流、和服中的中国元素以及古代日本对中国风俗文化的吸收进行了论述。使中日风俗文
化的相互关系更加明朗。可能还有论述不到的地方,但今后将继续收集资料,继续中日风俗
文化相互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