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类学中的主位与客位是什么意思
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 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
B. 文化主位是什么意思
中国文化主位性的维持与判教 假如中国文化还有发展、还有它发展的动源、还有它的文化生命,那么,我们不能单由民主政治、科学、事功这些地方来看中国文化的问题,而必得往后、往深处看这个文化的动源、文化生命的方向。这是从高一层次来看中国文化如何维持其本身之永恒性的问题,且是个如何维持其本身主位性的问题。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作主的一个生命方向与形态,假如这个文化动源的主位性保持不住,则其他那些民主、科学等等都是假的,即使现代化了,此中亦无中国文化,亦祇不过是个“殖民地”的身份。所以,中国文化若想最后还能保持得住、还能往前发展、开无限的未来,祇有维持他自己的主位性;对于这个文化生命动源的主位性,我们要念兹在兹,把他维持住,才算是对得起中国文化。 这个中国文化维持其主位性的问题,在这个时代中,究竟表现在那些方面呢?就是表现在这个文化的主流与其他几个大教的比较问题上,亦即表现在“判教”的问题上。 判教首先对着基督教而言,其次对佛教而言,其次对道家而言。中国文化以儒家作主,这个文化生命主要的动向、形态是由儒家决定的,在以往几千年中,道家并不能负这个责任,从印度传来的佛教亦不能负这个责任。虽说中国人吸收了佛教、消化了佛教,佛教亦对中国文化有所影响,然而它却始终不能居于主流的地位。主流的地位是在历史上长期的摩荡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可以随便拿掉或替代的,亦不是可以随意放弃的。在这个时代,首先以基督教为判教的主要对象。信仰自由是一回事,这是不能干涉的,然而生为中国人,要自觉地去作一个中国人、存在地去作一个中国人,此则属于自己抉择的问题,而不是信仰自由的问题。从自己抉择的立场看,我们即应念兹在兹,护持住儒家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信仰自由是个人的问题,然而自觉自己是个中国人,要替中国作主,则要作一个存在的抉择时,我就不作基督徒。当年甘地即曾接到一位传教牧师的信,质问甘地的精神很合乎基督的精神,为什么不作基督徒呢?甘地回答说:我已生而为印度人,我信仰的是印度教、婆罗门教;我所做的事,照你说是合乎基督精神,然而我却是根据婆罗门教的教义而来的,既然婆罗门教能启发我、指引我,我又何必一定要作基督徒呢?甘地这句话的确值得深思。]我个人并不反对基督教,亦不反对信仰自由,然而,现在每一个中国人在面临这个问题时,都应该有双重的身份、双重的责任。首先,得了解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这个主流是不能放弃的。若是基督教能使你的生活得到安宁,当然很好,我也不反对信仰基督教,但是在这信仰的同时,身为中国的基督徒亦当自觉到自己有双重的责任,虽然是信仰基督教但也绝不反对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我不反对基督教、天主教,可是我坚决反对他们拿着基督教、天主教来篡夺、改篡中国的文化,更不可把中国历来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传统改成耶和华、摩西那一套,[若是这样子搞下去,这和共产党把马、恩、列、史挂在*安上奉为老祖宗又有什么两样?] 我不像宋明儒那样辟佛,我虽也辨儒佛同异,但并不反对佛教本身的价值,可是我反对以佛教来贬视儒家。以前内学院将孔子列为第七地菩萨,我就反对。佛家最高的是佛,儒家最高的是圣人,圣人与佛都是无限性的位格,为什么一定要把孔子列为佛家的第七地菩萨呢?这太没道理。我不反对佛教,已经很客气了,可是反过来,你却要贬视儒家,这就不对。为什么一定要反对圣人之道呢?圣人之道有那里对不起你呢?这样还能算是存在的中国人吗? 现代信基督教的人最怕人说他信的是洋教,而自辩曰宗教是普世的。事实上,上帝是普世的,基督教却是西方历史中发展出来的,这怎样能是普世的?上帝当然是普世的,就好比孔子讲道理也不是单对着山东人讲,乃是对着全人类讲的。这个分际必得弄清楚,才不愧身为一个现代的中国人;一方面不妨碍信仰自由,另一方面绝不抹煞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有人骂我们这是“本位主义”。然而,本位主义有什么不对?每一个民族事实上都是本位主义,英国人以英国为本位,美国人以美国为本位,何以独不许我们中国人以中国为本位呢?若是这叫本位主义,又怎么能反对呢?
C. 文化的主体是什么
主体:人。
概括的说:人是文化的主体。
首先,人是文化的创作主体。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他们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文化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又在文化满足中催生创造物质财富的内驱动力。
其次,人是文化的享有主体。人民群众创造文化,理所当然地享有文化的所有权与裁决权,谁都没有资格和能力剥夺,文化理所当然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人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事物特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把握人的本质所显示的不同特征。如从历史哲学的角度看,劳动作为人的本质,使人区别于动物。
从社会哲学的角度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从文化哲学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人的本质及其特性,可以简要地将其概括为,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在文化世界中居于主体地位。
D. 人类学中的主位与客位是什么意思
人类学研究中对于文化表现的不同理解角度.主位和客位这两个术语是肯尼思.派克(Kenneth Pike)在1954年从语言学的术语音位的(phonemic)和语音的(phonetic)类推出来的.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
E. 文化的主体是什么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是人类特有的,所以,文化的主体性是人类性。
F. 主位的主位观与客位观
让历史角色走到前台,发出自己的声音,是社会史的又一基本理念。这就要求历史编纂者不是作为历史的旁观者,而是设身处地,以当地人、当事人、当时人的观点来看待事物。人类学家称之为“主位观”(emics)。在人类学看来,任何社群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从该社群的眼光去观察,才能掌握其文化的真正含义。
与主位观相对应的是客位观(etics):观察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发表对事件的看法,这种看法在历史学看来,也构成了一份历史,一份时人的观念史。丰子恺是一位理性面对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具有很自觉的主位一客位的差别意识。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上海的一段时间里,丰子恺妻子每天傍晚带着孩子到弄堂口等他回家,这时,他便“觉得自己立刻化身为二人。其一人做了他们的父亲或丈夫,体验着小别重逢时的家庭团困之乐;另一个人呢,远远地站了出来,从旁观察这一幕悲欢离合的活剧;看到一种可喜又可悲的世间相。
G. 文化的主体是什么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作为创造主体的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性的人,在文化创造中,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自由自觉地进行文化创造。文化创造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新征程上,更加深沉的文化自信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我们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培育民族新文化,以展示时代风貌。其次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不同文化的交流激荡中,致力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生,努力开创未来世界文化的新境界。
H. 人类学中的主位与客位是什么意思
客位就是客人的角度,主位就是主人的角度就可以简单理解了。
I. 人类学中的主位与客位是什么意思
人类学研究中对于文化表现的不同理解角度.主位和客位这两个术语是肯尼思.派克(Kenneth Pike)在1954年从语言学的术语音位的(phonemic)和语音的(phonetic)类推出来的.
主位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尽可能的从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通过听取当地提供情况的人即报道人所反映的当地人对事物的认识和观点进行整理和分析的研究方法.主位研究将报道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他的描述和分析作为最终的判断.同时,主位研究要求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有深入的了解,熟悉他们的知识体系、分类系统,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通过深入的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
客位研究是研究者以文化外来观察者的角度来理解文化,以科学家的标准对其行为的原因和结果进行解释,用比较的和历史的观点看待民族志提供的材料.这样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系统的知识,并能够联系研究对象实际材料进行应用.
J. 什么是语言学中的主位和述位
一句话中,主位就是前面的部分,述位就是后面的部分,通常主位是已知的述位是未知的。
研究词汇项目、词汇意义、词语演变的是词汇学;追溯词的来源和历史的是词源学;搜集许多词项,把它们分类、比较、注释的是词典学。
(10)文化的主位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作用: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沟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层面上反映人类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反映人类文明进步。语言学就是要研究人类最核心本能的语言能力,透过对口语、书面语甚至手语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了解人类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