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
主文化
符合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主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相同的,亚文化就是在这一范围里相对处于次要状态的文化。主文化就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采取的行为方式,而亚文化是只有少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及所采取的行为方式。
亚文化
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反文化是西方犯罪社会学的一个概念。
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现存的社会文化。T.罗札克的《反文化的创作》是关于反文化论的主要代表着作。反文化作为西方犯罪社会学的理论观点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的学生运动提出来的。
研究反文化的犯罪社会学家认为:反文化的鼓吹者一般都是青年,青年人正因为具有反文化倾向,才提出否定和取消现存社会文化的主张,才出现包括犯罪行为在内的违反传统观念的行为方式。由于反文化具有反对现存文化的特点,因而它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的主文化完全相反。
(1)反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组织主文化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
强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更大,与降低员工的流动率有更直接的关系。在强文化中,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强烈的认可和广泛的认同。
强文化的一个特定效果是降低流动率。在强文化中,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的立场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
这种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而这些特征反过来有使员工离开组织的倾向降低。
2. 组织文化中的亚文化和反文化指的是什么
亚文化(subculture):又称小文化、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
反文化是指某种文化内部摧毁其终极性价值规范的倾向。
3. 中国有哪些反主流文化
历史其实也正是如此。所谓的历史,往往是大众版的历史,而不是以历史的真相为历史。”就是上面说的“主流总想要确认什么,树立什么,划定什么,保持什么。”是大多数人的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不会被推翻,因为“非主流”毕竟是少数人。通过“主流”与“非主流”这个问题从而扩大到历史或者是这个世界,就像所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也是这个意思,有些事情能被少数人推翻;但毕竟还有很多事情是不可以的、无奈的。
再说另一个问题,“非主流”人群如果能将自己的个性展示到位,那会是让人欣赏并接受的;如果太过另类、另类的过了火就是不好的了,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形象,也会引领一些跟风的人从而破坏了社会的形象或者上升到一个国家的形象。这就是所谓的“非主流不光破坏自己,也破坏周边世界。”
非主流就是张扬个性、另类、非大众化,不盲从当今大众的潮流,讲究符合自己心性的服装 、衣着、言行。
非主流形象在中国,非主流形象代言还没有到达颠峰,已存在着极大的泡沫成分和非理性行为;随着消费者的成熟、行业的规范,企业也会走向理性,明星代言潮自然会回落,启用普通模特将成为主流;同时,感性形象代言人将异军突起并逐渐走向成熟。最近在韩国暴红的青年形象代言明星张庾玄,成为非主流形象代言大亨,他第一次代言的是韩国的一家服装品牌,出场价仅为1.6万韩元,也是他决定在中国寻找到更多的机遇,同时避免不了挑战。企业启用形象代言人,可能有各种目的,尤其当明星效应和炒作之风盛行的年代。在对形象代言人按照“准确营销”的观点进行理论总结,把形象代言人的角色细分,发现了现代市场形象代言人基本特性,但在张庾玄的形象代言生涯中也是曲折的,并非一凡风顺,也证实了他所做的努力,是改变中国的形象代言走向世界化,他的品牌形象代言,亦即以形象代言的方式传达品牌独特、鲜明的个性主张,使产品得以与目标消费群建立某种联系,顺利进入消费者的生活和视野,达到与之心灵的深层沟通,并在其心中树立某种印象和地位,使品牌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带有附加价值的符码。他通过一定的媒介或载体传播诉诸目标受众,从而在品牌如云的市场中树立和打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他或者通过品牌创立人独具人格魅力的形象代言,给目标受众以鲜明的品牌个性和信心;或者通过影视明星、社会名人极具亲和力的形象代言,令品牌产品迅速对目标消费群的购买施加影响;或者通过虚构人物演绎品牌叙事,传达品牌理念与价值取向,赢得目标受众的认同;或者通过漫画式卡通动物的形象代言,塑造活泼可爱、耳目一新的品牌形象,让人在相视一笑中对品牌产生美好的联想和印象。他的形象代言并不完全等于企业的形象,所以,他的走红并不意味着产品就能够走红。企业的监督与他们的配合就显得相当重要。而他们也应有自我约束的责任意识,真正融入这个企业文化,真正用心去演绎产品宣传理念,才会凸现Subchord effect模式,即张庾玄的“子弦效应”商业模式。
他们始终相信张扬的色彩不会被肤浅的世俗所掩埋`!
非主流意味着并不是最流行的东西... 也就是相对超前的或者滞后的 .
从人数上讲,追求非主流的人占相对少数,多了就叫主流了。
非主流,我不想用主流来界定它。因为容易陷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悖论中去。
在我看来,非主流,是有几个特点的:
1、无法确切定义或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
2、正在变动当中,或者说仍然存在较大变动。
主流的事物,应该说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内部或许运动剧烈,但依然遵循既有的规律和法则,结果是可以预见的。
比如旅行,通过旅行社的话,今天明天后天的行程、景点、游客的反应,导游心中大概都有一个谱在那里,不会有大的变化。若是通过单人骑马旅行,在今天则是无法预测会遇到什么情况:比如社会的反应、交通法规的限制、马料的补充、住宿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在古代,骑马旅行是很常见的方式,是主流方式。到今天变成非主流的,也是世界变化的结果。
非主流应该保持它的活力。这个活力不是指其存在与否或正在运行与否,而是指其创造的能力。很多非主流的事物,一旦失去其创造力,尽管其形式仍然是非主流的,那么只有两种结局:一、消灭;二、被同化。比如嬉皮士风潮,一旦失去了其特定的历史创造力,不能与时俱进的发展自己的理念,也就逐渐沦落到一种时尚了。而无法确切定义或没有定论,则是非主流事物拥有创造力的反映。比如R&B风格,在诞生之初,并非现在的唧唧歪歪尽说些没用的风花雪月。也因为它的尖锐与野蛮血统,充满了张力,难以为大众社会所容纳。
因此,现在R&B风格的风靡全球,是经过改造加工后的东西,保留了其形式美,但斩断了其发展的根。没有了现实的营养,它也就成了主流当中的一个零部件,成了一个流行语,被商品化,然后在世界各地的橱窗里展览、出售。
这些都是已经主流化了的非主流事物。更多的非主流事物,正在产生,但是在地下或者角落里,不为人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非主流代表的正是社会的发展趋向,人类前进的活力源,社会肌体里的变异基因片断,创造力的所在。所以,请你不要将非主流看成消遣与奇闻异趣似的八卦新闻。如果觉得非主流很浅薄,那很遗憾,只能证明你真的很平庸而已。因为已经丧失了自信和大气,没有勇力继续创造、接纳未有过的事物,如同行尸走肉般的存在于世,这样的下场不就是所谓的地狱么。
4. 反文化的性质,特征
1.为了进一步说明文化性质和文化概念的内涵,对文化特征的描述是十分必要的。综合各派学者对文化的定义,归结文化的一般特征如下:
(1).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生活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自然存在物及其运动不是文化,如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本身都不是文化,但人类据此而创造出来的历法、文学、艺术以及其他物品却是文化。人可以点头和摇头,这种生理机能本身不是文化,但赋予点头和摇头以一定的涵义,使其成为一种沟通符号,这时点头和摇头就成为文化。
(2). 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人的观念、知识、技能、习惯、情操等都是后天学来的,是社会化的产物。凡文化都是通过学习得到的,不需要学习的先天遗传本能不是文化。例如人分男女,这本身不是文化,而如何做男人和女人,如何扮演好性别角色,这需要后天学习才能知道,所以做男人和做女人的规矩、模式就是文化。
(3).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个别人的特殊习惯和行为模式,不被社会承认的不能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
一个社会的人在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并共同遵守和使用的才成为这个社会的文化,如语言、风俗习惯、规范、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等。吃馒头是中国北方人的饮食文化,个别人吃蚂蚁就不是北方文化。
(4).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同这个社会一样长久的,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并且还在不断地积累下去,是一个无尽无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从前一个阶段或时期继承下来并增加了新的内容。继承的并不是以往文化的全部,而是继承一部分,舍弃一部分,再增加一部分,就成为一定时期的文化。因此文化是一个不断继承和更新的过程,不能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去看待文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不对的,完全否定传统文化也是不对的,并且是不可能的。
(5).文化的多样性与共同性
文化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因此无论从纵向历史角度看,还是从横向空间角度看,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同的而且差异很大。中国古代妇女以为缠足美,所以用一个美好的词汇--"金莲"来称呼它,现在"金莲"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点之一。中国南方人吃蛇肉和猫肉,北方人认为那是不能吃的,这就是中国南方和北方文化的差异。太平洋中某些岛屿的民族在不太久远的过去有吃人的习俗,在别的民族认为这样做是惨无人道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记载了大量世界各地的特殊文化,充分说明文化的多样性。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就会走向种族中心主义,即用自己民族的价值标准判断别的民族中发生的事件和现象的观念。比如中国人过去把国外人叫"洋鬼子",其中暗含的意思是只有中国人这样的人才是人。而在很多美国人的眼里,只有美金才是钱,别国的钞票都是纸。鲁迅小说中的阿Q看见城里人煎大头鱼加上切细的葱丝,而不像他们未庄那样加上半寸长的葱叶,以为城里人错了,就很有点未庄中心主义的味道。种族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民族沙文主义,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优等民族,鄙视和仇恨别的民族 . 2..文化的性质: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
学习文化|文化水平。首先文化是共有的,它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但是也存在没有文化的社会。在同一社会内部,文化也具有不一致性。例如,在任何社会中,男性的文化和女性的文化就有不同。此外,不同的年龄、职业、阶级等之间也存在着亚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学习得来的,而不是通过遗传而天生具有的。生理的满足方式是由文化决定的,每种文化决定这些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从这一角度看,非人的灵长目动物也有各种文化行为的能力,但是这些文化行为只是单向的文化表现如吃白蚁的方式警戒的呼喊声等。这和人类社会中庞大复杂的文化象征体系相比较仅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现代人们在某一地区或某一事物上时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是就“狭义文化”而言的。 总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是值得每个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我们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
5. 请帮忙列举一些社会上的反文化现象
达利——作为反艺术的反文化现象
“达利,你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一直揣着这样一个疑问,坦率地讲,译完《达利》对于我来讲是一个解脱,一个我很少体味过的解脱。
的确,“除了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也许是最为知名——但这并不是说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的二十世纪画家”。围绕达利现象,人们有许多疑问:达利为何如此知名——几乎是臭名昭着?他究竟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个江湖骗子?他到底是一个现代主义者还是一个古典主义的拙劣继承人?艺术史论界尤其关注的问题是:达利的艺术在多大程度上属于超现实主义?在得知弗洛伊德对达利的那番否定之词之后,理论界对此更是感到棘手;此外,达利在现代艺术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问题在道恩·艾兹!猘wn Ades)这部研究达利的专着中都得到了相应的研究和尽可能的回答。当然,我们不可能指望在一本书中寻求所有疑问的完满解决,艾兹的观点也许并不一定会使人感到十分满意,但是,在不少肤浅的达利风格的作品泛滥——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实情——的情况下,尤其在理论界大多数人士希望从更高的角度对现代或当代艺术现象给予高层次的研究的今天,读一读象道恩·艾兹这样一些国外同仁的研究着作,是颇有裨益的。 然而,在我看来,达利现象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最为根本的问题:艺术在二十世纪的命运究竟如何?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提出问题,类似达利的反艺术现象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现象?
应该承认,二十世纪的造型艺术革命在一八六三年就能见到其明显的萌动现象,这年的落选沙龙向人们提出的问题与以后数次骚动提出的问题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古典主义的法规与写实主义的原则并不是唯一不变的教条。
一八七四年在巴黎卡普辛大街的一家摄影室里发生的“灾难”(第一次印象派展览)不过是在爱的驱使下播下的对传统艺术进行破坏的种子。那些画家们当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并不想与谁过不去,只是想把对自然的感受——对自然的爱——以一种被说成是接近自然科学或实证主义哲学的技法表现出来而已。但是,这是一种爱的创造,还是一种大破坏之前的喃喃之语?因为不仅在纳比派,而且在以形式而不是色彩为主导的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中,我们可以不费力地找到印象主义语言的发展。事后我们对印象主义画家还可以抱之以同情,甚至对以马蒂斯为首的那群“野兽”也可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但对于破坏物体的立体主义者、以马利纳蒂为中心的未来主义者和在伏尔泰咖啡馆无所事事的达达分子的行径是否仍然不失同情、理解和宽容呢?
应该指出这样一个事实,那些玩弄立方体的先生,那些歌颂“速度美”的捣乱分子和搞恶作剧的虚无主义者一开始就不打算对谁有所同情。确实,他们厌倦了平庸的写实主义,他们感到心灵的现实远不是粗糙的物质现实所能表现的,因而他们强调“自主的绘画空间”(野兽主义);强调不依赖于实用目的“纯绘画”(立体主义);强调绘画对运动的表现不止于莱辛的美学界定(未来主义)。在这一系列的强调中,艺术家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作为视觉文化的艺术,如何在表现心灵的形象上与文学或戏剧在语言形式上明确区别开来,也即是说,绘画应该摆脱它过去过多地负担的故事与轶事,历史与神话。我们所要提醒的是,在他们对传统艺术不满的精神状态中,在对绘画语言的严肃探索——当然只有严肃的艺术家才有资格归入“严肃探索”的行列——中,是否夹杂着一种现代人对宇宙的更加恐惧的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无疑联系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例如立体主义对物质世界的破坏与自然科学对空间和时间的重新解释就有着紧密的联系——象梅景琪,格莱兹这样的立体主义者对黎曼空间原理、非欧几里德原理的兴趣是非常明显的;未来主义的“同时性” 是在当时的工业发展和摄影技术的状况的基础上确立的;此外,马克的“动物心灵”正好是“现代文明”的逆反现象;原子裂变的研究成果不仅使康定斯基“震惊”,而且使他感到“仿佛世界的末日已经到来”。
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给艺术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类之生存在于探索神秘,人类之继续生存在于继续探索神秘,而这样人类便处于一个两难境地,人类希望获得明晰,但每当达到明晰就会出现新的——往往是更大的——神秘,于是,可不可以通过终止对神秘的探索来保持明晰?艺术家的回答似乎是肯定的,他们以视觉语言勾画出自己面对现实、面对宇宙、面对神秘所产生的内心恐惧,他们企求在相对静止的空间里寻找逃避恐惧的避难所(马列维奇的黑白方块的 “避难所”是耐人寻味的),因此,试图在现代艺术中找到现实的常态形象,找到对物质世界的誊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变形、分裂、模糊、“抽象”的形象正是处于这个时代的人类心理状态的具体可视的象征。问题回到了原位:这样一些象征究竟属于什么样的文化现象。
举出在超现实主义之前和同时发生的一些艺术现象的例子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那些艺术现象与超现实主义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不同的是,超现实主义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为依据,将过去一直被视为病态的、不正常的东西作为正常的、不应排斥的来看待。随恐惧而来的歇斯底里或精神错乱,随压抑而来的变态或癫狂在医学上可谓疾病,在习俗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准则的标准看来是不正常的现象,而在超现实主义者看来都是正常的且应加以充分表现的现象。当然,一种被认为是反常的精神现象就其自身来讲是无所谓反常的,无逻辑的精神世界本身有着自己的逻辑,这也不无道理,正是由于这样一些道理,精神病学家和医生也才有事可做,那些处于无逻辑的逻辑的精神世界的人才有幸可以得救——尽管二十世纪不少人认为这种得救不如说是掉进深渊,而且人们普遍认为象凡·高的失常就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达利是超现实主义运动中的一员,并且用他的笔画出了最为流行的超现实主义形象,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艾兹所分析的达利与超现实主义那种微妙的关系,并不影响达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超现实主义者。弗洛伊德对达利不客气地说,他在表现潜意识上不如安格尔和达·芬奇,这是一种师傅对徒弟的姿态,是大人对小孩的不含更多思想的否定。而弗洛伊德在以后对人谈到因达利而改变对超现实主义的看法这一事实,足以佐证我的这一推论。
使达利区别于其他超现实主义画家的是他的“偏执批评方法”,说明白一些,这是一种借用病态的心理以唤起病态形象的方法。偏执即妄想,导致达利妄想的动因不仅有他特殊的经历和性压抑心理,我认为还有达利特有的对这个现实世界不甘寂寞的破坏心理,因为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的不仅有性的焦虑的象征,而且还有杀戳、争斗和同性相食的形象。艾兹将这些杀戳、争斗和同性相食的形象归入了性的心理分析,但仅仅局限于这样的分析也许是不够的,因为它不能解释为什么达利每每要回避这些形象,符号后面的道德的、社会的、政治的现实真象。达利说,希特勒的一身 “白上加白的肉”对他有吸引力,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并不是他不关心政治的证据。使我联想到的是,达利倘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人物,这个世界将会处于怎样一个可怕的状况。
偏执批评方法也许有别于其他超现实主义方法,因为达利的作品确有自己的鲜明特征,而且,在古典主义、学院派、写实主义受到极大不尊重的二十世纪,他却毅然拿起了十九世纪学院派写实主义武器,这似乎是对现代派的一种反动。但是,我们必须记住这样一个真理:当一种新的观念被旧的形式所接纳时,结果往往会出现反常。事实的确是这样,在达利看来,写实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清晰地、明白无误地反映出他的怪诞的念头,反映出性的焦虑和恶劣的破坏心理,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美学问题,正如艾兹所指出的,达利“绝对无误地遵循着布雷东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里的主张”,他完全抛弃了“道德和美学的思考”,象“仪器”那样记录下种种理性之外的精神状态。艾兹解释了达利的“仪器”与其他超现实主义仪器的区别,这个区别仅仅在分析他的形象的来源上有一定的意义,而不能证明达利在不要美学和形式原则上与许多超现实主义者有什么不同。作为试验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和作为艺术品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之间固然有区别(如米罗在超现实主义前后期作品的比较),但达利的作品实无所谓试验与非试验之区别。达利自始至终只注意精确记录由恶的本能唤起的病态的或偏执的形象。所以,他早期的“反艺术”口号更适用于他的“偏执批评方法”,因为偏执批评方法产生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反艺术作品,而他的“超现实主义物体”的实验,更是一种反艺术的玩世不恭的过场可是,不要现成的美学、艺术法则正如我们前面谈到的那样,并不始于达利,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情况并不局限于造型艺术领域,二十世纪的音乐(例如勋伯格)、戏剧(例如贝克特)和文学(例如卡夫卡)等门类与造型艺术相呼应,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纪病态的反文化现象。 尽管反文化现象是一个必然的、已经出现的客观现象,但勿庸讳言,这是一个令人颇为伤感的现象。今天看来,未来主义者、达达分子以及超现实主义者轻易抛弃的种种法则并不象他们以及今天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没有价值(普桑或安格尔并不是古典法则的真正创造者,而仅仅是自然——永恒的生命 ——的奴仆),为表现心理的骚动、不平静、压抑、苦闷、悲伤、神秘而寻找的新法则(或新方法)也未必有那么可爱——莫里斯·迪克斯坦将其解释为因“技术内在的不稳定性”而导致“众所周知的昙花一现”的结局。对此,一种观点认为,重要的是艺术家真诚地把内心世界展示在了观众的面前,真诚是至高无上的,非理性的本能既然是人的固有的精神现实,因而将其表现出来也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有理由说,这种观点几乎是整个反文化现象的理论基础——不妨可以表述为十分真诚的托词。我对于用传统的法则来评判今天的艺术这样的方法不屑一顾,但这并不等于说我要为今天仍然存在着的反文化现象欢呼,我们大家都清楚,只有真诚是远远不够的。相反,在我们受到过多的悲痛、“空寂”、“生命本体”的直接渲泄或说教的压载的今天,在我们发现了更大的神秘——这种说法也许令不同意见者宽慰——的今天,我们认为艺术家是否应该迅速摆脱使你着迷的困境而从事一种使人与人之间保持真诚、理解、宽容、激奋、爱的联系的创造,也就是说是否应该寻找一条超越属于逃避心理的个人渲泄的形象通道。
我没有能力指出如何找到这一也许会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通道,甚至有人会说这个通道是理想主义的东西。对此我只能说,理想主义比作茧自缚或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更有导致爱的可能性,而只有爱的创造才是伟大的。同时,我们有根据说我们的理想主义不会成为哲学家们经常所说的那种骗局。
鉴于以上的观点,我要用一句理性的话回答最初不太理性的提问:“达利是一个使人看到自己的恶的一面镜子。”另外我还要补一句:“我承认你,但不喜欢你。”——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译完《达利》有一种解脱感的主要原因。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6. 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 和反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主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也称主流文化,相同的,亚文化就是在这一范围里相对处于次要状态的文化。
亚文化就是次文化,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
反文化指的是否定和取消现存的社会文化,反文化的鼓吹者一般都是青年,青年人正因为具有反文化倾向,才提出否定和取消现存社会文化的主张,才出现包括犯罪行为在内的违反传统观念的行为方式。
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有一就有二,不可分离,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汉族文化是主文化,其他少数民族的则是亚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可以随着群体范围发生变化而改变。
(6)反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组织主文化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强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更大,与降低员工的流动率有更直接的关系。在强文化中,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强烈的认可和广泛的认同。
强文化的一个特定效果是降低流动率。在强文化中,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的立场有着高度一致的看法。这种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内聚力、忠诚感和组织承诺。而这些特征反过来有使员工离开组织的倾向降低。例如,行政部门和财务部门会有各自的由其成员共享的独特亚文化。它既包括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包括该部门成员的独特价值观。
7. 反文化是不是都是负面的请举例说明。
反文化是指某种文化内部摧毁其终极性价值规范的倾向。通常把一定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抗议运动,视为反文化运动。如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等,其实都是正面的
8. 什么是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含义:
1、主流文化是在一个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文化,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曾经是主流文化;在美国,西欧移民的清教徒文化是主流文化。
2、亚文化又叫次文化、副文化,是在一个文化系统中处于次要位置的文化。一般是指具有某一地区性色彩或某一群体性色彩的文化。一种亚文化不仅包含着与主文化相通的价值与观念,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与观念。“亚”的意思是“内部的”,而不是“次等的”。
3、当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互相对立和排斥时,它就成为反文化,反文化是指一种否定和排斥一定社会形态中的主流文化的文化。
名词解释:
文化(汉语拼音wén huà,英文culture),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教育、科学、艺术皆属广义的文化,而政治、经济与文化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实际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非常困难。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文化顺乎时代潮流具有不定性,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文化.……构成世界五彩斑斓的文化。
人类传统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和传播的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
9. 中国有哪些反文化的例子
中国反文化的例子有女德班。
女德班是指以宣扬“女德”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存在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的问题以及打着公益慈善旗号进行牟利的嫌疑。
反文化,为社会学家定义为,对主流文化的价值观、规范、信念等构成直接挑战的亚文化。
10. 反文化运动的介绍
196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比如,越战、古巴英雄切·格瓦拉[Che Guevara,1928-1967]的被杀害、黑人解放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1929-1968]的遇刺、苏联的赤化捷克,等等。所有这些,在因失业率增高、贫困阶层扩大而导致的绝望与沮丧中,在对保守政府无法容忍的愤怒情绪中,犹如一颗又一颗的燃气弹。当局借着电视媒体向观众制造舆论的同时,学生自己也走上街头发表言论。各种大规模游行,以及在警察与大学生之间上演的尖锐冲突成为重大新闻事件。此外,媒体还迷上了对极端艺术行为和摇滚音乐会的表演与骚动的报导,在当时的摇滚音乐会上,吉他常被打得粉碎,美国国旗常被焚毁。所有这一切,显示了反文化运动摧毁一切的力量,这场运动在1968年巴黎的五月事件中推演至顶点。 主导反文化运动的中产阶级年轻人渴望挣脱一切传统桎梏,通常被称为嬉皮士[Hippies]。而看来似乎是,最能够打破国家、父母、邻里加诸人类身上的限制、法律与习俗的,莫过于性与毒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历史学教授Theodore Roszak将“反文化”归结为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一切青年人抗议运动,“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反文化运动所到之处,以强调工作、清醒、俭省、节欲为人生态度的美国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都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批判。他们试图通过各种反叛活动表达对主流文化、现存制度的不满,对妇女、少数民族处境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